CN113830541A -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0541A
CN113830541A CN202010580795.3A CN202010580795A CN113830541A CN 113830541 A CN113830541 A CN 113830541A CN 202010580795 A CN202010580795 A CN 202010580795A CN 113830541 A CN113830541 A CN 113830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md
light source
rod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0541B (zh
Inventor
毛平
蒋军州
王强
余代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gwe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ngwe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ngwe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ngwei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07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0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0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0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8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 B65G47/8807Separating or stopping elements, e.g. fingers with one stop
    • B65G47/8815Reciprocating stop, moving up or down in the path of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包括:导轨;放料台,放料台设有若干直线凹槽用以放置SMD元件,且放料台沿导轨运动,直线凹槽贯通放料台的左右两侧;进料管,进料管的出料口将SMD元件输送进若干直线凹槽内,本发明能快速的将网络变压器码入放料台的直线凹糟内,简单快捷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SMD元件指的是表面贴装器件,它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引脚元件,常见的如具有“海鸥脚”的网络变压器,对于这种网络变压器,一般的采用单个通道的进行上料,然后通过机械手对单个网络变压器进行夹持进行下一个步骤;整个过程效率低下,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申请号为:201720756497.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网络变压器入管装置,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若干凹陷部与料槽来装载、整理网络变压器;但是放入凹槽内的网络变压器并没有快捷的放入方式,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能快速的将网络变压器码入放料台的直线凹糟内,简单快捷高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包括:导轨;放料台,放料台设有若干直线凹槽用以放置SMD元件,且放料台沿导轨运动,直线凹槽贯通放料台的左右两侧;进料管,进料管的出料口将SMD元件输送进若干直线凹槽内。
进一步的,凹槽的底部的拐角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用从放料台上方压紧SMD元件。
进一步的,压紧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压板,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工作台,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压板,压板设置于凹槽的上方且与凹槽同轴设置,伸缩杆设置于放料台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压板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源发射器、第二光源发射器;工作台上固定设置第一光源接收器和第二光源接收器,第一光源接收器位于第一光源发射器的竖直下方,第二光源接收器位于第二光源发射器的竖直下方,每个凹槽的两端部设有弧形通槽,第一光源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穿过凹槽一端部的弧形通槽,第二光源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穿过凹槽另一端部的弧形通槽。
进一步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还包括若干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都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别置于直线凹糟的左右两侧用以夹紧直线凹糟内的SMD元件。
进一步的,相邻直线凹槽之间设有活动通孔;每个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左夹板与第一推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右夹板与第二推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活动通孔内且在活动通孔内水平位移,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活动通孔内且在活动通孔内水平位移,第一推杆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且在伸缩杆的推动下第一推杆进行水平位移,第二推杆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且在伸缩杆的推动下第二推杆进行水平位移。
进一步的,进料管的出料口设有挡料装置,挡料装置用以间隔阻挡进料管的出料。
进一步的,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伸缩杆、压嘴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竖直设置,挡料伸缩杆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压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挡料伸缩杆的活动端。
一种运用SMD元件的上料机构的整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复位检查设备,将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
S2: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一个直线凹槽内;
S3:待第一个直线凹槽输送完成后,将放料台通过导轨驱动至第二个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
S4: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二个直线凹槽内;
S5:依次类推,直至整个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码放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利用活动的放料台配合进料管实现快速进料的目的,将SMD元件快速码放在放料台上的凹槽内,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的结构沟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中夹紧机构与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中放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中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SMD元件,100-工作台,110-导轨,200-放料台,210-直线凹槽,220-活动通孔,230-第一凹槽,240-第二凹槽,250-弧形通槽,300-进料管,400-压紧机构,410-伸缩杆,420-压板,431-第一光源发射器,432-第一光源接收器,441-第二光源发射器,442-第二光源接收器,500-夹紧机构,510-左夹板,520-右夹板,511-第一推杆,512-第一连接杆,521-第二推杆,522-第二连接杆,600-挡料机构,610-压嘴,620-挡料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SMD元件1的上料机构。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SMD元件1的上料机构。
如图1-2所示的SMD元件1的上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00、放料台200和进料管300;工作台100上设有导轨110,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处导轨11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定,包括但不限于:滑轨、线性滑轨、线性导轨110、移置导轨110、主运动导轨110和进给运动导轨110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放料台200设有若干直线凹槽210用以放置网络变压器,且放料台200沿导轨110运动便于直线凹槽210与进料管300对齐,直线凹槽210贯通放料台200的左右两侧使从进料管300中滑出的SMD元件1能顺利进入直线凹槽210内;进料管300相对于工作台100固定设置且进料管300的出料口与直线凹槽210同轴设置避免SMD元件1堆积在直线凹槽210的进口处,进料管300的管径不大于网络变压器宽度的两倍,便于进料,保证网络变压器在进料管300内运动的不会出现物料堆叠的现象,具体的,进料管300可以利用网络变压器的自重或者设置气压机构辅助进料,此方式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手段;利用活动的放料台200配合进料管300实现快速进料的目的,将SMD元件1快速码放在放料台200上的凹槽内,快捷高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SMD元件1为设有“海鸥脚”的网络变压器,此时为了放置网络变压器两侧的“海鸥脚”,在凹槽的底部的拐角处设有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通过第一凹槽230、第二凹槽240分别放置两个“海鸥脚”,尽量用网络变压器的本体来与放料台200接触限制其位移,避免对PIN脚产生损坏,具体的第一凹槽230、第二凹槽240的位置根据所放置SMD元件1不同而针对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为了保证通过进料管300的SMD元件1能整齐的码放在放料台200上,还设有压紧机构400,压紧机构400包括伸缩杆410和压板420,伸缩杆410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工作台100,伸缩杆410的移动端固定连接压板420,压板420设置于直线凹槽210的上方且与直线凹槽210同轴设置,伸缩杆410设置于放料台200的左右两侧,通过伸缩杆410带动压板420,利用压板420直接按压码放在直线凹槽210上的SMD元件1,对直线凹槽210内的因为摩擦力或者弹性形变导致的轻微物料堆积的情况进行处理;将其按压至同一水平面,完全卡进直线凹槽210内,便于下个生产步骤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处。伸缩杆410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伸缩杆410、气压伸缩杆410和液压伸缩杆410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压板420的外形也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对直线凹糟有挤压面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由于放料台200会沿着导轨110运动,利用进料管300将SMD元件1码进多个直线凹槽210内,此时可能存在放料台200上的直线凹槽210与压板420对不齐的现象存在,所有在本实施例中,压板420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源发射器431、第二光源发射器441用以发射光线;工作台100上固定设置第一光源接收器432和第二光源接收器442,第一光源接收器432位于第一光源发射器431的竖直下方,第二光源接收器442位于第二光源发射器441的竖直下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源发射器431、第一光源接收器432、第二光源接收器442、第二光源发射器441都采用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产品;每个凹槽的两端部设有弧形通槽250,第一光源发射器431发出的光线穿过凹槽一端部的弧形通槽250,第二光源发射器441发出的光线穿过凹槽另一端部的弧形通槽250;通过第一光源接收器432和第二光源接收器442是否能接收到第一光源发射器431、第二光源发射器441发出的光线来判断压板420是够与下方的直线凹槽210对准;对准时,光线从弧形通槽250穿过;不对准时,光线被放料台200阻挡,因此光源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两个光源接收装置的设定也是为了检测压板420与直线凹槽210的同轴度,判断在放料台200的运动过程中导轨110是否发生偏移,避免生产意外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为了保证进料方便不会卡料,所以直线凹槽210的截面尺寸应大于SMD元件1的截面尺寸,便于进料;使SMD元件1不会卡在直线凹槽210的进口处,此时SMD元件1进入直线凹槽210后会存在水平面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提高水平面方向的同轴度,便于下一个工况操作,所以在放料台200上还设有若干夹紧机构,每个夹紧机构都包括左夹板510、右夹板520、第一推杆511和第二推杆521,左夹板510与右夹板520分别置于直线凹槽210的两侧用以将位于直线凹槽210内的SMD元件1进行夹紧,使其整齐排列;左夹板510与第一推杆511通过第一连接杆512连接,右夹板520与第二推杆521通过第二连接杆522连接,第一连接杆512设置于活动通孔220内且在活动通孔220内水平位移,第二连接杆522设置于活动通孔220内且在活动通孔220内水平位移,第一推杆511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410且在伸缩杆410的推动下第一推杆511进行水平位移,第二推杆521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410且在伸缩杆410的推动下第二推杆521进行水平位移,在此处,水平位移的方向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满足能通过左夹板510和右夹板520对若干SMD元件1进行整齐动作即可,同样的左夹板510、右夹板520的尺寸外形不做限制,更具第一推杆511、第二推杆521的运动能将置于直线凹槽210内的若干SMD元件1进行夹紧、整齐动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杆511、第二推杆521与电子伸缩杆410、气压伸缩杆410和液压伸缩杆410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固定连接,并通过此方式提供足够的动力源。
夹紧机构500、压紧机构400的设定更具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可以不设置或者全都设置,当执行压紧或者夹紧动作时,进料管300不能进行进料动作,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管300的出料口设有挡料装置,通过挡料装置用以间隔阻挡所述进料管300的出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料装置为电子伸缩杆410、气压伸缩杆410或者液压伸缩杆410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通过伸缩杆410的移动端来进行挡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配合SMD元件1的挡料,具体的SMD元件1为带有“海鸥脚”的网络变压器,为了避免对“海鸥脚”的损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挡料装置只从上方进行挡料,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伸缩杆620、压嘴610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竖直设置,挡料伸缩杆620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压嘴610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挡料伸缩杆620的活动端,在挡料伸缩杆620的驱动下,压嘴610会从上至下竖直运动,保证对SMD元件1的阻挡,且不会损坏“海鸥脚”状的PIN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挡料伸缩杆620为电子伸缩杆410、气压伸缩杆410或者液压伸缩杆410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压嘴610的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能阻挡进料管300内的SMD元件1即可。
一种运用上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的整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复位检查设备,将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同时将夹紧机构和压机机构打开漏出直线凹槽。
S2: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一个直线凹槽内;待码放完成后驱动压紧机构对SMD进行竖直方向的压紧,驱动夹紧机构对SMD元件进行水平方向的夹紧整齐,使直线凹槽内的SMD元件不在杂乱无章。
S3:待第一个直线凹槽输送、整齐完成后,将夹紧机构、压紧机构打开;放料台通过导轨驱动至第二个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
S4: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二个直线凹槽内;重复压紧和夹紧步骤。
S5:依次类推,直至整个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码放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
放料台,所述放料台设有若干直线凹槽用以放置SMD元件,且所述放料台沿所述导轨运动,所述直线凹槽贯通所述放料台的左右两侧;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将SMD元件输送进若干直线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拐角处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用从放料台上方压紧所述SMD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压板,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所述伸缩杆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上方且与所述凹槽同轴设置,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放料台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光源发射器、第二光源发射器;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第一光源接收器和第二光源接收器,所述第一光源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器的竖直下方,所述第二光源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器的竖直下方,每个所述凹槽的两端部设有弧形通槽,所述第一光源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凹槽一端部的弧形通槽,所述第二光源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凹槽另一端部的弧形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MD元件的上料机构还包括若干夹紧机构,每个所述夹紧机构都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分别置于一个所述直线凹糟的左右两侧用以夹紧一个所述直线凹糟内的SMD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直线凹槽之间设有活动通孔;每个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左夹板与所述第一推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右夹板与所述第二推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活动通孔内且在所述活动通孔内水平位移,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活动通孔内且在所述活动通孔内水平位移,所述第一推杆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且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所述第一推杆进行水平位移,所述第二推杆的末端设有夹紧伸缩杆且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所述第二推杆进行水平位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设有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用以间隔阻挡所述进料管的出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伸缩杆、压嘴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竖直设置,所述挡料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压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料伸缩杆的活动端。
10.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元件的上料机构的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复位检查设备,将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
S2: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一个直线凹槽内;
S3:待第一个直线凹槽输送完成后,将放料台通过导轨驱动至第二个直线凹槽对准进料管;
S4:通过进料管输送SMD元件进入第二个直线凹槽内;
S5:依次类推,直至整个放料台上的直线凹槽码放完成。
CN202010580795.3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Active CN113830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95.3A CN11383054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95.3A CN11383054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541A true CN113830541A (zh) 2021-12-24
CN113830541B CN113830541B (zh) 2023-04-18

Family

ID=7896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795.3A Active CN113830541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054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7531A1 (de) * 1982-05-10 1983-11-17 Multitest Elektronische Systeme GmbH, 8206 Bruckmühl Vorrichtung zum weiterleiten von bauteilen, insbesondere von integrierten chips, von einer abgabeeinrichtung zu einer aufnahmeeinrichtung
EP0301691A1 (en) * 1987-07-31 1989-02-01 Emhart Inc. Magazine for sto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the soic type
DE9216115U1 (zh) * 1992-11-26 1993-03-25 Siemens Ag, 8000 Muenchen, De
EP0684757A1 (de) * 1994-05-27 1995-11-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Zuführung von elektronischen Bauteilen zu einem Bestückungsautomaten
KR20010081495A (ko) * 2000-02-15 2001-08-29 이중구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부품 실장 방법
CN206961669U (zh) * 2017-06-27 2018-02-02 耒阳市亚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变压器入管装置
CN108337871A (zh) * 2018-02-23 2018-07-27 河南省健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d产品自动裁切折弯设备
CN109399192A (zh) * 2018-11-27 2019-03-01 厦门奥维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素子分极自动上下料结构
CN209143167U (zh) * 2018-11-27 2019-07-23 厦门奥维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外观检测机的进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7531A1 (de) * 1982-05-10 1983-11-17 Multitest Elektronische Systeme GmbH, 8206 Bruckmühl Vorrichtung zum weiterleiten von bauteilen, insbesondere von integrierten chips, von einer abgabeeinrichtung zu einer aufnahmeeinrichtung
EP0301691A1 (en) * 1987-07-31 1989-02-01 Emhart Inc. Magazine for sto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the soic type
DE9216115U1 (zh) * 1992-11-26 1993-03-25 Siemens Ag, 8000 Muenchen, De
EP0684757A1 (de) * 1994-05-27 1995-11-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Zuführung von elektronischen Bauteilen zu einem Bestückungsautomaten
KR20010081495A (ko) * 2000-02-15 2001-08-29 이중구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부품 실장 방법
CN206961669U (zh) * 2017-06-27 2018-02-02 耒阳市亚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变压器入管装置
CN108337871A (zh) * 2018-02-23 2018-07-27 河南省健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d产品自动裁切折弯设备
CN109399192A (zh) * 2018-11-27 2019-03-01 厦门奥维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素子分极自动上下料结构
CN209143167U (zh) * 2018-11-27 2019-07-23 厦门奥维丝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外观检测机的进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541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5495B (zh) 一种pcb板自动组装焊接设备
CN106494668B (zh) 玻璃管码垛机
CN214279935U (zh) 一种引线框架的送料装置
CN113830541B (zh)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CN219234172U (zh) 一种半自动攻丝机
CN217866511U (zh) 一种载具入料回收系统
CN108346953B (zh) 一种pcb电子产品焊接组装用工装载具
CN113161840B (zh) 排插多点位自动焊接设备
CN209834788U (zh) 一种夹持搬运机构
CN111804831A (zh) 一种金属管端部成型装置
CN108910121B (zh) 一种节能型型钢自动打包装置和工艺
CN212424575U (zh) 一种dip元件的上料机构
CN216828343U (zh) 一种冲压生产线
CN220097937U (zh) 自动供纸装置
CN111003522B (zh) 一种用于超薄板的板垛堆垛系统及堆垛方法
CN216371267U (zh) 一种定位结构和定位推料设备
CN213833488U (zh) 一种机架上的方管归正结构
CN220965307U (zh) 电路板融合机的移动平台
CN116101536B (zh) 一种兽医口服溶剂包装设备
CN212350147U (zh) 一种金属管端部成型装置
CN218537353U (zh) 一种全自动的隔套展开装置
CN113681263B (zh) 铜件上料装置
CN218123943U (zh) 一种垂直插针机
CN211490194U (zh) 一种用于焊接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1866918U (zh) 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