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1118A -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21118A CN113821118A CN202110657121.3A CN202110657121A CN113821118A CN 113821118 A CN113821118 A CN 113821118A CN 202110657121 A CN202110657121 A CN 202110657121A CN 113821118 A CN113821118 A CN 1138211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sensor
- metal
- bridge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100060179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lk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50038023 PEX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50014555 pa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000642431 Homo sapiens Pre-mRNA-splicing factor SPF27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2100036347 Pre-mRNA-splicing factor SPF27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100016388 Arabidopsis thaliana PA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00297150 Komagataella pastoris PEX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00315760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PEX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07809 BAM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66478 BAM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4526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a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57 barrier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5351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a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PUWHANPEXNPJT-UHFFFAOYSA-N disiloxane Chemical class [SiH3]O[SiH3] KPUWHANPEXNPJ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silic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Si-]#[O+]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的透明显示装置。具有所述低反射结构的所述触摸电极可以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该传感器金属上的传感器透射层和该传感器透射层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从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并且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所述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穿过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和所述传感器透射层之后从所述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9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075297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特此通过引用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充分地阐述到本申请中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正在以诸如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各种类型开发显示装置。另外,正在开发各种显示技术和融合技术以满足各种用户需要。
例如,对于各种应用,正在逐渐地开发用来透射光并且能够看见背景的透明显示装置。作为另一示例,除了显示图像的功能之外,还已开发了基于触摸的输入功能,该基于触摸的输入功能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且直观地输入信息或命令。
为让透明触摸显示装置提供基于触摸的输入,必须在面板上形成包括触摸电极和触摸布线线路的触摸传感器配置。这些触摸传感器配置可以是降低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透射率的因素。
由于此原因,目前尚未进行能够在提供高透射率的同时提供高触摸灵敏度的透明显示装置的开发。另外,当显示面板被设计为提供高透射率时,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由于触摸传感器配置而发生不想要的图像异常。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传感器配置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实现高透明度、高图像质量和高触摸灵敏度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工艺复杂性的情况下实现高透明度、高图像质量和高触摸灵敏度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包括触摸传感器结构并且在没有偏光板的结构下实现高透明度、防止图像异常并且降低工艺复杂性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该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其中,该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并且该显示面板包括与多个发光区域相对应的多个子像素、多条数据线、多条选通线和多个触摸电极;数据驱动电路,该数据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多条数据线;选通驱动电路,该选通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多条选通线;以及触摸驱动电路,该触摸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多个触摸电极。
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该传感器金属上的传感器透射层和该传感器透射层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
在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从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并且在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穿过传感器辅助金属和传感器透射层之后从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
从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可以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该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设置在基板上方的多个发光器件;设置在多个发光器件上的封装层;以及设置在封装层上或上方的多个触摸电极。
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该传感器金属上的传感器透射层和该传感器透射层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
在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从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并且在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穿过传感器辅助金属和传感器透射层之后从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
从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可以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传感器配置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实现高透明度、高图像质量和高触摸灵敏度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工艺复杂性的情况下实现高透明度、高图像质量和高触摸灵敏度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包括触摸传感器结构并且在没有偏光板的结构下实现高透明度、防止图像异常并且降低工艺复杂性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其它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查阅以下图示和详细描述后将是或者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意图被包括在此说明书内,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此部分中任何内容不应被看作对那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接合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论述其它的方面和优点。要理解的是,对本公开的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和说明性的,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是更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系统配置图。
图2、图3和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中的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的布置的图。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顶部平面图和截面图。
图8是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形成有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的区域的平面图。
图9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中的每一个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的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的截面图。
图11和图12是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桥电极和第二桥电极相交的区域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并且是应用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图14和图15是当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应用图2的布置结构时的示出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的网格图案结构的平面图以及该平面图的局部区域的放大平面图。
图16和图17是当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应用图3和图4的布置结构时的示出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的网格图案结构的平面图。
在整个附图和详细描述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相同的附图参考标记应当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这些元件的相对大小和描绘可能为了清楚、例示和方便的目的而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在附图中通过例示示出了能够被实现的特定示例或实施方式,并且在附图中,即使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时,它们也能够用与标明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的主题变得不清楚时,将省略本文并入的公知功能和组件的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由……组成”和“由……形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它组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元件。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均不用于定义元件的本质、次序、顺序或数量等,而仅仅用于将所对应的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
当提及了第一元件“连接或联接到”、“接触或交叠”等第二元件时,应该解释的是,第一元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或联接到”或“直接接触或交叠”第二元件,而且还能够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插置”第三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能够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交叠”等。在这里,第二元件可以被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交叠”等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
当使用诸如“在……之后”、“继……之后”、“接下来”、“在……之前”等的时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元件或配置的工艺或操作或操作、处理、制作方法中的流程或步骤时,除非将术语“直接”或“紧接”一起使用,否则这些术语可以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工艺或操作。
另外,当提及任何尺寸、相对大小等时,应该考虑的是,即使当未指定相关描述时,元件或特征的数值或对应信息(例如,电平、范围等)也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工艺因素、内部或外部影响、噪声等)引起的公差或误差范围。此外,术语“可以”充分地包含术语“能够”的所有含义。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系统配置图。参考图1,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数据驱动电路120、选通驱动电路130和显示控制器140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组件。
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非显示区域NDA可以是显示区域DA的外部区域,并且也可以被称为边框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以是从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前表面可见的区域或者可以是弯曲的并且从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前表面不可见的区域。
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SP。另外,显示面板110还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信号线以驱动多个子像素SP。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包括LCD(液晶显示器)装置、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微LED(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量子点显示装置等。
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的结构可以根据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类型而变化。例如,当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是子像素SP自身发出光的自发光显示装置(例如,OLED显示装置等)时,每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自身发出光的发光器件(例如,OLED等)、一个或更多个晶体管和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
例如,各种类型的信号线可以包括发送数据信号的多条数据线和发送选通信号的多条选通线。在这里,数据信号也被称为数据电压或图像信号,并且选通信号也被称为扫描信号。
多条数据线和多条选通线可以彼此交叉。多条数据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多条选通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
在这里,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列方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行方向。第一方向对于第二方向是横向的,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一定彼此垂直。在本说明书中,列方向和行方向是彼此相对的。例如,列方向可以是垂直方向而行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对于另一示例,列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而行方向可以是垂直方向。
数据驱动电路120是用于驱动多条数据线的电路,并且可以通过多条数据线来输出数据信号。选通驱动电路130是用于驱动多条选通线的电路,并且可以通过多条选通线来输出选通信号。显示控制器140是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20和选通驱动电路130的器件,并且可以控制多条数据线的驱动定时和多条选通线的驱动定时。
显示控制器140向数据驱动电路120供应数据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20,并且向选通驱动电路130供应选通驱动控制信号以控制选通驱动电路130。
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根据显示控制器140的驱动定时控制来向多条数据线供应数据信号。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从显示控制器140接收数字图像数据,将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模拟数据信号,并且将它们输出到多条数据线。
选通驱动电路130可以根据显示控制器140的定时控制来向多条选通线供应选通信号。选通驱动电路130可以与各种选通驱动控制信号(例如,启动信号、重置信号等)一起接收与导通电平电压相对应的第一选通电压和与截止电平电压相对应的第二选通电压。选通驱动电路130可以生成具有第一选通电压或第二选通电压的选通信号,并且将所生成的选通信号供应给多条选通线。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和触摸感测电路150以进一步提供触摸感测功能以及图像显示功能。触摸感测电路150可以感测触摸面板以检测触摸是否是由诸如手指或笔的触摸对象生成的,或者检测触摸位置。
触摸感测电路150可以包括触摸驱动电路160和触摸控制器170。触摸驱动电路160可以驱动和感测触摸面板以生成和输出触摸感测数据。触摸控制器170可以使用从触摸驱动电路160输出的触摸感测数据来检测触摸的发生或者检测触摸位置。
触摸面板可以包括多个触摸电极作为传感器。触摸面板还可以包括用于电连接多个触摸电极和触摸驱动电路160的多个触摸布线线路。也可以将触摸面板或触摸电极称为触摸传感器。
触摸面板可以存在于显示面板110外部或者可以存在于显示面板110内部。当触摸面板存在于显示面板110外部时,该触摸面板被称为外部型。当触摸面板是外部型时,可以分开地制造和组合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110。外部触摸面板可以包括基板和该基板上的多个触摸电极。当触摸面板存在于显示面板110内部时,该触摸面板被称为内置型(内部型、嵌入式型)。当触摸面板是内置型时,可以在显示面板110的制造工艺期间在显示面板110中形成触摸面板。
触摸驱动电路160可以通过向多个触摸电极的全部或一部分供应触摸驱动信号并且感测多个触摸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触摸感测数据。
触摸感测电路150可以使用自电容感测方法或互电容感测方法来执行触摸感测。当触摸感测电路150在自电容感测方法中执行触摸感测时,触摸感测电路150可以基于每个触摸电极与触摸对象(例如,手指、笔等)之间的电容来执行触摸感测。当触摸感测电路150在互电容感测方法中执行触摸感测时,触摸感测电路150可以基于触摸电极之间的电容来执行触摸感测。
根据互电容感测方法,多个触摸电极被划分成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触摸驱动电路160可以驱动驱动触摸电极并且感测感测触摸电极。根据自电容感测方法,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均可以用作驱动触摸电极和感测触摸电极。触摸驱动电路160可以驱动多个触摸电极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感测多个触摸电极的全部或一部分。
例如,触摸驱动电路160和触摸控制器170可以作为单独的器件被实现,或者可以通过被集成到单个器件中来实现。例如,触摸驱动电路160和数据驱动电路120可以通过被集成到单个器件中来实现。
图2、图3和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的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的布置的图。参考图2和图3,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子像素SP可以包括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颜色子像素以及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中的每一种均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中的一种。
参考图4,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子像素SP可以包括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颜色子像素、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颜色子像素以及发出第四颜色光的第四颜色子像素。例如,第一颜色、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中的每一种均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种。
参考图2至图4,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和与发光区域EA相邻的透射区域TA。
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对应于设置有子像素SP的像素电极的区域。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对应于构成子像素SP的发光器件(例如,OLED)的像素电极、发光层和公共电极交叠的区域。
基于每种颜色的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可以不同地设计每种颜色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
参考图3,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以及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在预定范围内类似。
参考图2,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在预定范围内类似。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中的每一个的面积可以比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大预定值。
参考图4,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以及第四颜色子像素(例如,白色SP)的发光区域EA的面积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在预定范围内类似。
基于每个发光区域EA的期望透射率和面积,可以确定每个透射区域TA的面积。
随着透射区域TA的面积与发光区域EA的面积的比率增加,显示面板110的透射率可以增加。随着透射区域TA的面积与发光区域EA的面积的比率减小,显示面板110的透射率可以减小。可以将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透射率和透射区域TA称为透明度和透明区域。
包括在显示面板110中的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相同的面积。另选地,包括在显示面板110中的透射区域TA中的一个的面积可以与另一个透射区域TA的面积不同。
可以以各种形式布置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
参考图2,在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分开布置,并且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与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相邻的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布置,并且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之间。并且,在沿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与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相邻的第(i+2)发光区域行(第(i+2)EA行)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开布置,并且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之间。
参考图2,透射区域TA可以设置在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第(i+1)EA行、第(i+2)EA行)之间。例如,透射区域TA可以设置在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与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之间。透射区域TA可以设置在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与第(i+2)发光区域行(第(i+2)EA行)之间。
参考图2,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之间的透射区域TA可以延伸到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二颜色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三颜色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之间的区域。
参考图2,可以在沿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将选通线GL中的每一条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延伸。可以将选通线GL设置为与第i发光区域行(第iEA行)、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和第(i+2)发光区域行(第(i+2)EA行)交叠。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设置选通线GL。
参考图3,在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第(i+1)EA行)中的每一个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被布置为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相邻。
参考图3,透射区域TA沿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设置在相邻的发光区域行(第iEA行、第(i+1)EA行)之间。
参考图3,可以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选通线GL中的每一条。选通线GL可以被设置为与每个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第(i+1)EA行)交叠。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设置选通线GL。
参考图4,在发光区域列(第j EA列、第(j+1)EA列)中的每一个中,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EA、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EA、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EA和第四颜色子像素(例如,白色SP)的发光区域EA可以被布置为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彼此相邻。
参考图4,透射区域TA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相邻的发光区域列(第j EA列、第(j+1)EA列)之间。
参考图4,可以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设置数据线DL中的每一条。可以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设置选通线GL中的每一条。选通线GL可以设置在发光区域行之间。可以在避开透射区域TA的同时在透射区域TA之间设置选通线GL。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示意结构的图。参考图5,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触摸面板TSP。也就是说,在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SP可以是内置到显示面板110中的嵌入式型。也可以将内置触摸面板(TSP)称为内嵌型(in-cell type)触摸面板或外嵌型(on-cell type)触摸面板。
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DA中的每个子像素SP可以包括发光器件ED、用于驱动发光器件ED的驱动晶体管DRT、用于向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发送数据电压VDATA的扫描晶体管SCT以及用于维持一个帧的预定电压的存储电容器Cst。
驱动晶体管DRT包括能够施加有数据电压VDATA的第一节点N1、电连接到发光器件ED的第二节点N2以及从驱动电压线DVL施加有驱动电压VDD的第三节点N3。第一节点N可以是栅极节点,第二节点N2可以是源极节点或漏极节点,并且第三节点N3可以是漏极节点或源极节点。
发光器件ED可以包括像素电极PE、发光层EL和公共电极CE。像素电极PE可以设置在每个子像素SP中并且可以电连接到每个子像素SP的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公共电极CE可以共同地设置在多个子像素SP中。可以对公共电极CE施加基极电压VSS。例如,发光器件ED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器件ED中的发光层EL可以包括含有有机材料的有机发光层。
扫描晶体管SCT可以由作为通过选通线GL施加的选通信号的扫描信号SCAN控制开关,并且可以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数据线DL之间。
存储电容器Cst可以电连接在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之间。
每个子像素SP可以具有包括两个晶体管DRT和SCT以及一个电容器Cst的2T1C结构,如图5所示。每个子像素SP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晶体管和/或一个或更多个电容器。
存储电容器Cst可能不是作为可以存在于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内部电容器的寄生电容器(例如,Cgs、Cgd),但是可以是在驱动晶体管DRT外部有意地设计的外部电容器。
驱动晶体管DRT和扫描晶体管SCT中的每一个均可以是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
由于每个子像素SP中的电路元件(尤其是发光器件ED)易受到外部湿气或氧气影响,所以可以在显示面板110上设置用于防止外部湿气或氧气穿透到电路元件(尤其是发光器件ED)中的封装层ENCAP。例如,封装层ENCAP可以设置在发光器件ED的公共电极CE上。
同时,在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触摸面板TSP可以形成在封装层ENCAP上。换句话说,在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可以在封装层ENCAP上设置诸如构成触摸面板TSP的多个触摸电极TE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在这里,可以在触摸电极TE与公共电极CE之间设置封装层ENCAP。
在触摸感测期间,可以对一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施加触摸驱动信号或触摸感测信号。因此,在触摸感测期间,可以在触摸电极TE与公共电极CE之间形成电势差,使得可以形成不必要的寄生电容。寄生电容能够使触摸灵敏度降级。
为了降低寄生电容,可以考虑到面板厚度、面板制造工艺和显示性能将触摸电极TE与公共电极CE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大于或等于预定值(例如,5μm)。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将封装层ENCAP的厚度设计为至少5μm。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顶部平面图。参考图6,当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执行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时,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触摸传感器结构可以包括多条第一触摸电极线(在下文中被称为X触摸电极线)和多条第二触摸电极线(在下文中被称为Y触摸电极线)。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位于封装层ENCAP上。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设置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并且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设置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是相对不同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例如,行方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例如,列方向)。相反地,第一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x轴方向。此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正交,但是可以彼此不正交。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行和列是相对的,并且可以根据视图的视点来改变行和列。另外,第一方向可以是与设置有选通线GL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而第二方向可以是与设置有数据线DL的方向平行的方向。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由电连接的多条X触摸电极X-TE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包括电连接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作用可以彼此不同。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是由触摸驱动电路160驱动的驱动触摸电极线。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被施加有从触摸驱动电路160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是由触摸驱动电路160感测的感测触摸电极线。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是驱动触摸电极,并且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是感测触摸电极。
相反地,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是由触摸驱动电路160感测的感测触摸电极线。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是由触摸驱动电路160驱动的驱动触摸电极线。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被施加有从触摸驱动电路160输出的触摸驱动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的多条X触摸电极X-TE是感测触摸电极,并且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可以是驱动触摸电极。
用于触摸感测的触摸传感器金属除了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之外还可以包括多条触摸布线线路(X-TRW、Y-TRW)。多条触摸布线线路(X-TRW、Y-TRW)包括连接到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的一条或更多条X触摸布线线路X-TRW以及连接到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的一条或更多条Y触摸布线线路Y-TRW。
参考图6,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包括设置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并且彼此电连接的多个X触摸电极X-TE,以及将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电连接的X桥电极X-BE。
如图6所示,连接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的X桥电极X-BE可以是与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集成在一起的金属。相比之下,连接两个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的X桥电极X-BE可以位于与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不同的层上并且可以通过接触孔电连接到两个X触摸电极X-TE。
参考图6,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包括设置在同一列(或同一行)中并且电连接的多个Y触摸电极Y-TE,以及将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Y触摸电极Y-TE电连接的Y-桥电极Y-BE。
如图6所示,连接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的Y桥电极Y-BE可以位于与相邻的两个Y触摸电极Y-TE不同的层上并且可以通过接触孔电连接到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相比之下,连接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的Y桥电极Y-BE可以是与两个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集成在一起的金属。
在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彼此交叉的区域(触摸电极线交叉区域)中,X桥电极X-BE和Y桥电极Y-BE可以交叉。在触摸电极线交叉区域中,当X桥电极X-BE和Y桥电极Y-BE彼此交叉时,X桥电极X-BE和Y桥电极Y-BE必须位于不同的层中。
因此,为了被布置为使得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和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交叉,多个X触摸电极X-TE、多个X桥电极X-BE、多个Y触摸电极Y-TE、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和多个Y桥电极Y-BE可以位于不止一个层中。
参考图6,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通过一条或更多条X触摸布线线路X-TRW电连接到触摸焊盘单元TP中的对应X触摸焊盘X-TP。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通过一条或更多条Y触摸布线线路Y-TRW电连接到触摸焊盘单元TP中的对应Y触摸焊盘Y-TP。
同时,如图6所示,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个X桥电极X-BE可以设置在设置在公共电极CE上的封装层ENCAP上。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多个X桥电极X-BE构成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个Y桥电极Y-BE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个Y桥电极Y-BE构成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电连接到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的多条X触摸布线线路X-TRW中的每一条均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并且延伸到没有封装层ENCAP的地方以电连接到多个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的多条Y触摸布线线路Y-TRW中的每一条均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并且延伸到没有封装层ENCAP的地方以电连接到多个Y触摸焊盘Y-TP。封装层ENCAP可以位于显示区域DA中,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域NDA。
同时,如上所述,为了防止显示区域DA中的任何层(例如,封装层)塌陷,在显示区域DA与非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中或者在作为显示区域NA的外部区域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可以存在隔障单元DAM。
隔障单元DAM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隔障。例如,如图6所示,隔障单元DAM可以包括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辅隔障DAM2可以是进一步位于主隔障DAM1外部的隔障。与图6的示例不同,隔障单元DAM可以仅包括主隔障DAM1。另选地,隔障单元DAM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附加隔障以及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
同时,参考图6,封装层ENCAP可以位于隔障单元DAM的内侧。另选地,封装层ENCAP可以位于隔障单元DAM的内侧,并且可以被定位为延伸到隔障单元DAM的上部和/或下部。封装层ENCAP可以进一步延伸以位于隔障单元DAM的外侧。
在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没有开口的板形电极金属。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透明电极。也就是说,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由透明电极材料制成,使得从设置在下方的多个子像素SP发出的光能够向上透射。
另选地,如图6所例示的,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上的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是网格型的。为此,每个触摸电极TE可以由传感器金属SM形成,在所述传感器金属SM中,通过以网格型图案化来形成多个开口OA。每个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金属SM是与实际触摸电极TE相对应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一部分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与每个触摸电极TE相对应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位于设置在除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以外的区域中的堤部上。
如图6所示,当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是以网格型图案化的传感器金属SM时,在形成有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可以存在多个开口OA。存在于每个触摸电极TE中的多个开口OA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对应于一个或更多个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或者可以对应于一个或更多个透射区域TA。也就是说,多个开口OA可以是从设置在下方的多个子像素SP发出的光向上穿过以形成发光区域EA的路径,或者可以是用来透射光以形成透射区域TA的路径。
例如,触摸电极TE的轮廓的形状可以是诸如钻石形状或菱形的正方形形状,或诸如三角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各种形状。多个开口OA中的每一个均可以根据触摸电极TE的形状或传感器金属SM的网格形状而具有各种形状。
参考图6,在每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可以存在网格型传感器金属SM和一个或更多个虚设金属DM。虚设金属DM可以位于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并且至少部分被传感器金属SM围绕。与传感器金属SM不同,虚设金属DM是未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并且未检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是浮置金属。传感器金属SM可以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但是虚设金属DM未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
在所有触摸电极TE的每个区域中,一个或更多个虚设金属DM可以存在于与传感器金属SM断开的状态下。相比之下,一个或更多个虚设金属DM可以仅存在于所有触摸电极TE当中的一些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并且虚设金属DM可能不存在于其它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
同时,关于虚设金属DM的作用,当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不存在一个或更多个虚设金属DM并且仅传感器金属SM以网格型存在时,可以在屏幕上看见传感器金属SM的轮廓。这被称作可见性问题。相比之下,如图6所例示的,当在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存在一个或更多个虚设金属DM时,能够防止传感器金属的轮廓在屏幕上可见的可见性问题。
另外,通过针对每个触摸电极控制虚设金属DM的存在与否或数量或虚设金属比率,可以调节每个触摸电极TE的电容以提高触摸灵敏度。
同时,通过切割(蚀刻)形成在一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的传感器金属SM中的一些点,被切割并且以岛的形式存在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被形成为虚设金属DM。也就是说,传感器金属SM和虚设金属DM可以是形成在同一层上的相同材料。
参考图6,如果省略了存在于一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的多个虚设金属DM并且示出了仅传感器金属SM,则在设置有传感器金属SM的区域中可以存在多个虚设区域DM。多个虚设区域DMA是与多个虚设金属DM相对应的区域。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6的X-X’线截取的截面图。然而,在图7中,如稍后将描述的,触摸电极Y-TE不是以网格型形成的,而是被假定为以板形状形成以便于说明。
在显示区域DA中的每个子像素SP中,驱动晶体管DRT设置在基板SUB上。驱动晶体管DRT可以包括与栅极电极相对应的第一节点N1、与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相对应的第二节点N2、与漏极电极或源极电极相对应的第三节点N3以及半导体层SEMI。
在驱动晶体管DRT中,栅极绝缘层GI设置在第一节点N1与半导体层SEMI之间,并且第一节点N1与半导体层SEMI可以交叠。在驱动晶体管DRT中,第二节点N2可以形成在绝缘层INS上以接触半导体层SEMI的一侧,并且第三节点N3可以形成在绝缘层INS上以接触半导体层SEMI的另一侧。
发光器件ED可以包括与阳极电极相对应的像素电极PE、形成在像素电极PE上的发光层EL以及与形成在发光层EL上的阴极电极相对应的公共电极CE。
像素电极PE可以电连接到通过穿透平整化层PLN的接触孔暴露的驱动晶体管DRT的第二节点N2。
发光层EL可以形成在由堤部BANK提供的发光区域EA的像素电极PE上。公共电极CE可以被形成为面对像素电极PE,同时发光层EL被插置在公共电极CE与像素电极PE之间。
封装层ENCAP可以阻止外部湿气或氧气渗透到易受到外部湿气或氧气影响的发光器件ED中。封装层ENCAP可以由单个层形成,但是可以如图7所示的那样由多个层PAS1、PCL和PAS2形成。
例如,当封装层ENCAP由多个层(PAS1、PCL、PAS2)制成时,封装层ENCAP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无机封装层PAS1和PAS2和一个或更多个有机封装层PCL。作为特定示例,可以通过依次堆叠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来形成封装层ENCAP。
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可以形成在上面形成有公共电极CE的基板SUB上。在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当中,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被设置为最靠近第一发光器件ED。例如,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可以由诸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氮氧化硅(SiON)或氧化铝(Al2O3)的有低温沉积能力的无机绝缘材料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可以防止在沉积工艺期间对包括易受到高温气氛影响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造成损坏。
有机封装层PCL可以被形成为与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比具有较小的面积。有机封装层PCL可以被形成为使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的两端暴露。有机封装层PCL用作缓冲层以减轻由于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弯曲而导致的层之间的应力,并且可以用来增强平整化性能。例如,有机封装层(PCL)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乙烯或碳氧化硅(SiOC)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
参考图7,隔障单元DAM可以包括更靠近显示区域DA的主隔障DAM1和更靠近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触摸焊盘单元TP的辅隔障DAM2。例如,可以将隔障单元DAM设置在触摸焊盘单元TP与显示区域DA之间。触摸焊盘单元TP可以包括多个X触摸焊盘(X-TP)和多个Y触摸焊盘(Y-TP)。
当不存在隔障单元DAM时,当在面板制造工艺期间将液体有机封装层PCL滴到显示区域DA上时,液体有机封装层PCL可能在非显示区域NDA的方向上塌陷并且侵入形成有触摸焊盘单元TP的焊盘区域。包括在隔障单元DAM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隔障可以防止液体有机封装层PCL塌陷。如图7所示,当隔障单元DAM包括多个隔障DAM1和DAM2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此效果。
包括在隔障单元DAM中的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形成在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中。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基本上由隔障形成图案DFP制成。
隔障形成图案DFP可以由与用于使子像素SP彼此分离的堤部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用于维持层间间隙的间隔件相同的材料形成。隔障形成图案DFP可以与堤部或间隔件同时形成,并且因此,可以在没有掩模添加工艺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形成隔障结构。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隔障DAM1和/或第二隔障DAM2可以具有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或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堆叠在隔障形成图案DFP上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封装层PCL可以仅位于主隔障DAM1的内侧。另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封装层PCL可以位于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当中的至少主隔障DAM1上。
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也可以位于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当中的至少主隔障DAM1上。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位于主隔障DAM1和辅隔障DAM2当中的至少主隔障DAM1的外侧。
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可以被形成为至少部分覆盖或叠加在上面形成有有机封装层PCL的基板SUB上的有机封装层PCL和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第二无机封装层PAS2减少或阻止外部湿气或氧气渗透到第一无机封装层PAS1和有机封装层PCL中。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可以将触摸缓冲层T-BUF设置在触摸传感器金属与发光器件ED的公共电极CE之间。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不存在于触摸传感器金属与发光器件ED的公共电极CE之间。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被设计为维持触摸传感器金属与发光器件ED的公共电极CE之间的预定最小分离距离(例如,5μm)。因此,能够减小或防止在触摸传感器金属与发光器件ED的公共电极CE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从而防止由于寄生电容而导致的触摸灵敏度的降低。另外,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阻止在设置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的触摸传感器金属的制造工艺中使用的化学溶液(显影剂或蚀刻剂等)或来自外部的湿气渗透到包括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中。
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在低于某个温度(例如,100℃)的低温度下形成以便防止对包括易受到高温影响的有机材料的发光层EL造成损坏。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由具有1至3的低介电常数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由丙烯酸类、环氧类或硅氧烷类材料形成。由有机绝缘材料制成的具有平整化性能的触摸缓冲层T-BUF可以防止由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弯曲和形成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的触摸传感器金属的破裂而对封装层ENCAP中的每个封装层(PAS1、PCL、PAS2)造成的损坏。
根据基于互电容的触摸传感器结构,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设置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并且X触摸电极线X-TEL和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被设置为彼此交叉。
多条Y触摸电极线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包括将多个Y触摸电极Y-TE彼此电连接的多个Y桥电极Y-BE。如图7所示,多个Y触摸电极Y-TE和多个Y桥电极Y-BE可以位于不同的层上。层间绝缘膜ILD可以设置在多个Y触摸电极Y-TE与多个Y桥电极Y-BE之间。
多个Y触摸电极Y-TE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可以以规则间隔彼此间隔开。多个Y触摸电极Y-TE中的每一个均可以通过Y桥电极Y-BE电连接到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邻的另一Y触摸电极Y-TE。
Y桥电极Y-BE可以被设置在触摸缓冲层T-BUF上,并且可以通过穿透层间绝缘层ILD的触摸接触孔暴露以电连接到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Y触摸电极Y-BE。Y桥电极Y-BE可以被设置为与堤部BANK交叠。因此,能够防止由于Y桥电极Y-BE而导致的孔径比的减小。
多条X触摸电极线X-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包括多个X触摸电极X-TE和电连接多个X触摸电极X-TE的多个X桥电极X-BE。X桥电极X-BE可以设置在与X触摸电极X-TE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在没有单独的接触孔的情况下电连接到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另选地,X桥电极X-BE可以与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X触摸电极X-TE集成在一起。X桥电极X-BE可以被设置为与堤部BANK交叠。因此,能够防止由于X桥电极X-BE而导致的孔径比的减小。
同时,Y触摸电极线Y-TEL可以通过Y触摸布线线路Y-TRW和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X触摸电极线X-TEL可以通过X触摸布线线路X-TRW和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
参考图7,封装层ENCAP可以包括外倾斜表面SLP。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隔障单元DAM,其被设置在封装层ENCAP的外倾斜表面SLP结束的区域中;触摸焊盘单元TP,其位于非显示区域NDA中并且还位于隔障单元DAM外部;以及Y触摸布线线路Y-TRW,其将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Y触摸电极Y-TE电连接到触摸焊盘单元TP当中的Y触摸焊盘Y-TP。
Y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包括线路金属,该线路金属沿着封装层ENCAP的外倾斜表面SLP下降,通过隔障单元DAM的上部,并且电连接到触摸焊盘单元TP的Y触摸焊盘Y-TP。
Y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通过触摸布线线路接触孔电连接到Y触摸电极Y-TE,或者可以与Y触摸电极Y-TE集成在一起。Y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域NDA并且可以通过封装层ENCAP的上表面和侧表面以及隔障单元DAM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电连接到Y触摸焊盘Y-TP。因此,Y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通过Y触摸焊盘Y-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Y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从Y触摸电极Y-TP向触摸驱动电路160发送触摸感测信号,并且/或者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16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将触摸驱动信号发送到Y触摸电极Y-TE。
X触摸布线线路X-TRW可以通过触摸布线线路接触孔电连接到X触摸电极X-TE,或者可以与X触摸电极X-TE集成在一起。X触摸布线线路X-TRW可以延伸到非显示区域NDA并且可以通过封装层ENCAP的顶表面和侧表面以及隔障单元DAM的顶表面和侧表面电连接到X触摸焊盘X-TP。因此,X触摸布线线路X-TRW可以通过X触摸焊盘X-TP电连接到触摸驱动电路160。X触摸布线线路X-TRW可以从触摸驱动电路160接收触摸驱动信号并且将触摸驱动信号发送到X触摸电极X-TE,并且/或者可以从X-触摸电极X-TE向触摸驱动电路160发送触摸感测信号。
参考图7,触摸钝化层PAC可以设置在X触摸电极X-TE和Y触摸电极Y-TE上。触摸钝化层PAC可以在隔障单元DAM之前或之后延伸并且可以设置在X触摸布线线路X-TRW和Y触摸布线线路Y-TRW上。
同时,图7的截面图概念性地示出了结构,并且每个图案(各种层或各种电极)的位置、厚度或宽度可以取决于观看方向或位置而变化,并且各种图案的连接结构也可能发生改变。另外,可以进一步存在附加层,并且可以省略或集成所例示的层中的一些。例如,堤部BANK的宽度可以比绘图的宽度窄,并且隔障单元DAM的高度可以比绘图的高度低或高。
图8是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形成有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区域的平面图。图8是图6的部分区域600的平面图。
参考图8,多个触摸电极TE包括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多个触摸电极TE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电连接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
在图8中,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传感器金属SM。虚设金属DM所位于的虚拟区域DMA可以存在于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每个区域中。
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被以网格型图案化,并且设置在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各个区域中的虚设金属DM也可以被以网格型图案化。
参考图8,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可以是在y轴方向(第二方向)上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可以是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上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
参考图8,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可以通过第一桥电极BE1电连接。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可以通过第二桥电极BE2电连接。
参考图8,第一桥电极BE1和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彼此交叉。
可以将第一桥电极BE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不同的层上。可以将第二桥电极BE2设置在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相同的层上。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一体地形成。
可以将第一桥电极BE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不同的层上。可以将第二桥电极BE2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相同的层上。可以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或更多个第一桥电极BE1。
图9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的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中的每一个的截面结构的图。
参考图9,在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中,子像素SP的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可以被设置为彼此相邻。
每个发光区域EA可以包括在基板SUB上形成有晶体管DRT和SCT的TFT(薄膜晶体管)层、设置在TFT层上的PE(像素电极)层以及设置在PE层上的发光层EL。另外,可以在每个发光区域EA中的发光层EL上设置公共电极CE。
TFT层、PE层和发光层EL可以存在于发光区域EA中,并且公共电极CE可以存在于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两者中。
公共电极CE可以是透射率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透射率的透明电极(例如,透明阴极电极)。另选地,公共电极CE可以是透射率小于发光区域EA中的临界透射率的电极,并且可以是透射率大于或等于透射区域TA中的临界透射率的透明电极。
当封装层ENCAP可以设置在公共电极CE上或上方并且触摸电极TE可以设置在封装层ENCAP上或上方时,使得可以配置触摸面板TSP。触摸面板TSP还可以包括叠加或覆盖触摸电极TE的触摸钝化层PAC。触摸面板TSP可以通过粘合剂层920结合到覆盖层930。覆盖层930可以包括覆盖玻璃或覆盖膜。
参考图9,下抗反射膜910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基板SUB下面,并且上抗反射膜940可以进一步设置在覆盖层930上。
参考图9,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的所有层配置可以具有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透射率的透射率。
偏光板可以是设置在包括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的所有区域中的结构,并且具有抗反射效果。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能不设置有偏光板以便增加透射区域TA中的透射率。
以这种方式,对于透射区域TA中的高透射率,如果未设置具有抗反射效果的偏光板,则可以在透射区域TA中提高透射率。但是如果未设置具有抗反射效果的偏光板,则在发光区域EA中,通过设置在最上层上的触摸电极EA的传感器金属SM的反射可以增加。由于这样的反射增加,可能发生识别出由触摸电极TE的网格图案所引起的网格图案的图像异常。这样的图像异常也被称为莫尔现象。
为了增加透射区域TA中的透射率并且防止发光区域EA中的图像异常,不应用偏光板,并且在发光区域EA中的封装层ENCAP上或上方设置滤色器和黑底。黑底可以被设置为与触摸电极TE交叠。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由不应用偏光板而引起的图像异常,但是必须附加地执行用于形成滤色器和黑底的工艺过程。因此,可能引起增加制造工艺的复杂性的问题。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在不经历复杂的工艺过程的情况下防止可能在不应用偏光板时发生的图像异常以便提高透射率的方法。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透射率,防止图像异常,并且防止工艺复杂性。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在未应用偏光板的结构下具有包括触摸电极TE等的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低反射结构。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包括触摸电极等的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低反射结构。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的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TE的截面图。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包括基板SUB、基板SUB上的驱动晶体管DRT、像素电极PE、发光层EL、公共电极CE、封装层ENCAP和多个触摸电极TE。在这里,基板SUB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外部的非显示区域NDA。在这里,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EA和多个透射区域TA。
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RT、像素电极PE、发光层EL等。公共电极CE可以相对于多个子像素SP共同存在。
更具体地,驱动晶体管DRT可以设置在与多个发光区域EA相对应的多个子像素SP的每一个中。像素电极PE可以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EA中的每一个中,并且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一个中的驱动晶体管DRT的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发光层EL可以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EA中的每一个中,并且可以设置在像素电极PE上。公共电极CE可以被设置在发光层EL上并且可以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EA和多个透射区域TA上方。例如,公共电极CE可以是透明公共电极。
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基本上包括形成有多个开口OA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SM。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还可以包括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以便实现低反射结构。
每个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是与实际触摸电极TE相对应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传感器金属SM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一部分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每个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可以是用于低反射结构的附加层。在一些情况下,每个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像传感器金属SM一样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的一部分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参考图10,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可以包括位于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位于传感器透射层STL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
参考图10,入射在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上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可以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入射在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上的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可以在穿过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和传感器透射层STL之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
参考图10,可能在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发生光程差。例如,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可以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也就是说,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对应于光程差)可以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由于光程差和相位差,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和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引起相消干涉。
因此,即使从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生成了反射光(第二反射光),来自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的反射光(第二反射光)也可以被从在传感器金属SM上方添加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生成的反射光(第一反射光)抵消。因此,朝向显示面板的观看表面引导的反射光消失,并且可以防止由反射引起的图像异常现象(例如,莫尔现象)。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在不经历复杂的工艺过程(例如,滤色器和黑底形成工艺过程)的情况下通过不应用偏光板来提高透射率并且防止可能在不应用偏光板时发生的图像异常。也就是说,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可以具有通过未应用的偏光板和触摸电极的低反射结构来提高透射率、防止图像异常并且防止工艺复杂性的效果。
如上所述,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具有包括传感器金属SM、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多层结构。由于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多层结构,可以实现低反射结构。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通过多层结构的低反射的原理。
参考图10,当入射光的波长为λ、传感器透射层STL的折射率为n并且入射光的入射角为θ时,可以将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d1+d2)设定为满足以下等式1。
【等式1】
在等式1中,左侧(((2m+1)/2)*λ)意味着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变为半波长的奇数倍(例如,相位差=λ/2、3*λ/2、5*λ/2、7*λ/2、…)。
在等式1中,右侧(2nd cosθ)表示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
因此,等式1可以意指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光程差变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条件表达式。
入射光的波长λ可以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
传感器透射层STL的折射率n、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可以是设计因素。例如,当传感器透射层STL是ITO(铟锡氧化物)时,假定折射率n约为1.8,m=0,入射角θ=0度,并且入射光的波长λ为550nm,可以将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的厚度d计算出为76.4nm
假定入射光的波长λ可以在380nm至770nm的范围内,则可以将d设计为52.75nm至107nm(至)。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比传感器透射层STL薄得多。例如,当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可以是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的大约85%时,可以将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设计为45nm至90nm(到)。
参考图10,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可以小于入射光的波长λ(d<λ)。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可以小于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d1<d2)。如上所述,随着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变得更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变得等于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并且能够忽略传感器辅助金属SAM中的光折射现象。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且更容易地设计用于在第一反射光与第二反射光之间生成相消干涉的光控制。
同时,在一些情况下,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根据以上等式1的值m可以小于或大于入射光的波长λ。另外,可以考虑到工艺将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之和d设计为简单值。
因此,可以满足等式1。因此,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和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引起相消干涉,使得可以防止由于反射而导致的图像异常现象。另外,基于等式1,可以准确地设定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厚度d1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厚度d2,或者可以准确地选择传感器透射层STL的材料以便防止图像异常。在这里,传感器透射层STL的材料的选择可以意指折射率n的确定。
参考图10,传感器透射层STL可以包括透明电极(透明金属)或者可以是透明非金属。当传感器透射层STL包括透明电极时,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和传感器金属SM可以通过传感器透射层STL电连接。因此,触摸电极TE的电阻减小,使得包括触摸电极TE的触摸传感器配置的时间常数可以减小。因此,能够通过触摸传感器的配置准确地发送电信号(触摸驱动信号和触摸感测信号),并且能够提高触摸灵敏度。
参考图10,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和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被设置为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也就是说,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和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被设置为不与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的全部或一部分交叠。因此,能够在尽可能多地防止发光性能和透射率减小的同时提供触摸感测功能。
多个子像素SP可以形成在形成有一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因此,在形成有一个触摸电极TE的区域中,可以存在多个子像素SP的透射区域TA和发光区域EA。
在此布置中,形成在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开口OA可以被定位为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EA和多个透射区域TA。因此,即使触摸电极TE设置在发光器件ED与观看表面之间,也能够提供高透射性能,并且能够提供高发光性能。
图11和图12是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第一桥电极BE1和第二桥电极BE2相交的区域的截面图。
参考图11,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可以通过第一桥电极BE1彼此电连接。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桥电极BE2电连接。第二桥电极BE2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桥电极BE1交叉并且与第一桥电极BE1部分地交叠。
可以将第一桥电极BE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不同的层上。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位于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相同的层上。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一体地形成。
参考图11,第一桥电极BE1可以包括第一桥金属BM1。可以将第一桥金属BM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不同的层上,同时层间绝缘层ILD被插置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与第二触摸电极TE2之间。
参考图11,第一桥金属BM1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层间绝缘层ILD的第一接触孔电连接到第一触摸电极TE1的传感器金属SM。第一桥金属BM1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层间绝缘层ILD的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第二触摸电极TE2的传感器金属SM。通过这个,即使第一桥电极BE1与第二桥电极BE2交叉,也能够有效地连接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
参考图11,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一体地形成。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具有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相同的多层结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传感器金属SM和该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可以包括设置在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透射层STL和设置在传感器透射层STL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
参考图11,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包括第二桥金属BM2和设置在该第二桥金属BM2上的第二桥光控制层BLCL2。
参考图11,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光控制层BLCL2可以包括第二桥金属BM2上的第二桥透射层BTL2和第二桥透射层BTL2上的第二桥辅助金属BAM2。
换句话说,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包括第二桥金属BM2、第二桥金属BM2上的第二桥透射层BTL2以及第二桥透射层BTL2上的第二桥辅助金属BAM2。
参考图11,第二桥金属BM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一体地形成。第二桥透射层BTL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透射层STL一体地形成。第二桥辅助金属BAM2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一体地形成。
参考图11,第二桥金属BM2可以包括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相同的材料。第二桥金属BM2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相同的厚度。第二桥透射层BTL2可以包括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透射层STL相同的材料。第二桥透射层BTL2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透射层STL相同的厚度。第二桥辅助金属BAM2可以包括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相同的材料。第二桥辅助金属BAM2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相同的厚度。
也就是说,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具有与触摸电极TE相同的多层结构。因此,第二桥电极BE2像触摸电极TE一样具有低反射结构,并且能够防止由第二桥电极BE2引起的图像异常现象。
参考图11,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与第一桥电极BE1的一部分交叠,同时层间绝缘层ILD被插置在第二桥电极BE2与第一桥电极BE1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层间绝缘层ILD与第一桥电极BE1电隔离。
参考图11,不同于第二桥电极BE2,第一桥电极BE1可以具有由第一桥金属BM1组成的单层结构。因此,可以将层间绝缘层ILD设置在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金属BM1与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金属BM2之间。
参考图11,如果第一桥电极BE1被设置为使得几乎不发生来自第一桥电极BE1的反射,则第一桥电极BE1可以形成在单层结构中。因此,存在优点的原因在于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一桥电极BE1。
参考图12,类似于第二桥电极BE2,第一桥电极BE1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桥电极BE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桥金属BM1上的第一桥光控制层BLCL1。在这里,第一桥光控制层BLCL1可以包括第一桥金属BM1上的第一桥透射层BTL1和第一桥透射层BTL1上的第一桥辅助金属BAM1。
参考图12,第一桥金属BM1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相同的材料。第一桥金属BM1可以具有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SM相对应的厚度。第一桥透射层BTL1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透射层STL相同的材料。第一桥透射层BTL1可以具有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透射层STL相对应的厚度。第一桥辅助金属BAM1可以包括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相同的材料。第一桥辅助金属BAM1可以具有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相对应的厚度。
也就是说,第一桥电极BE1可以具有与触摸电极TE相同的多层结构。因此,像触摸电极TE一样,第一桥电极BE1具有低反射结构,并且能够防止由第一桥电极BE1引起的图像异常现象。
参考图12,像第二桥电极BE2一样,第一桥电极BE1具有多层结构。因此,可以将层间绝缘层ILD设置在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辅助金属BAM1与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金属BM2之间。
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金属BM1和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金属BM2是电连接到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金属SM的部分。因此,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金属BM1和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金属BM2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光控制层BLCL1和/或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光控制层BLCL2可以是用于低反射结构的附加层。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桥电极BE1的第一桥光控制层BLCL1和/或第二桥电极BE2的第二桥光控制层BLCL2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的截面图,并且是应用了具有低反射率结构的触摸电极TE的显示面板110的截面图。
图13的截面结构与图7的截面结构几乎相同,并且仅在触摸电极TE的低反射结构上与图7的截面结构不同。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与图7的截面结构不同的特征。
参考图13,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位于封装层ENCAP的外倾斜表面SLP结束的区域中的隔障单元DAM、位于非显示区域NDA中并且进一步位于隔障单元DAM外部的触摸焊盘单元TP、以及电连接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触摸电极TE1、TE2中的一些和触摸焊盘单元TP的触摸布线线路Y-TRW。
参考图13,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沿着封装层ENCAP的外倾斜表面SLP下降并且在隔障单元DAM上方通过以电连接到触摸焊盘单元TP。
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具有单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包括线路金属WM。另选地,如图13所例示的,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具有应用了低反射结构的多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布线线路Y-TRW还可以包括线路金属WM和设置在该线路金属WM上的布线光控制层WLCL。
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金属WM可以是电连接到触摸电极TE的传感器金属SM的一部分。因此,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金属WM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布线光控制层WLCL可以是用于低反射结构的附加层。在一些情况下,像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金属WM一样,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布线光控制层WLCL可以是被施加有触摸驱动信号或感测到触摸感测信号的一部分。
参考图13,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布线光控制层WLCL可以包括位于线路金属WM上的线路透射层WTL和位于线路透射层WTL上的线路辅助金属WAM。
参考图13,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金属WM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金属WM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金属SM可以具有对应的厚度。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辅助金属WAM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辅助金属WAM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具有对应的厚度。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透射层WTL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透射层STL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触摸布线线路Y-TRW的线路透射层WTL以及触摸电极TE1和TE2的传感器透射层STL可以具有对应的厚度。
因此,像触摸电极TE一样,触摸布线线路Y-TRW具有低反射结构,使得能够防止由触摸布线线路Y-TRW引起的图像异常现象。同时,触摸布线线路Y-TRW可以具有延伸的第二触摸电极TE2。
图14是当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应用图2的布置结构时的示出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结构的平面图。并且图15是图14的局部区域1700的放大平面图。
参考图14,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第一桥电极BE1彼此电连接。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第二桥电极BE2彼此电连接。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可以是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Y触摸电极Y-TE。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可以是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X触摸电极X-TE。
参考图14,第一桥电极BE1和第二桥电极BE2可以彼此交叉。
参考图14,可以将第一桥电极BE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不同的层上。第二桥电极BE2可以位于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相同的层上,并且可以与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一体地形成。也就是说,可以将第一桥电极BE1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不同的层上。可以将第二桥电极BE2设置在与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相同的层上。
参考图14,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形成在多层结构中,该多层结构包括以网格型图案化的传感器金属SM和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以便实现低反射结构。在这里,传感器光控制层SLCL可以包括设置在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透射层STL和设置在传感器透射层STL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
参考图14,触摸驱动电路160可以向多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中的至少一条(例如,X-TEL或Y-TEL)供应触摸驱动信号并且感测多条感测触摸电极线中的至少一条(例如,Y-TEL或X-TEL)。
多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例如,X-TEL或Y-TEL)中的每一条均可以是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电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的组装。多个感测触摸电极线中的每一条(例如,Y-TEL或X-TEL)可以是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电连接的两个或更多个触摸电极TE的组装。
参考图14,通过第一桥电极BE1电连接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可以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例如,X-TEL或Y-TEL)。通过第二桥电极BE2电连接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可以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例如,Y-TEL或X-TEL)。
另选地,通过第一桥电极BE1电连接的第一触摸电极TE1和第二触摸电极TE2可以构成一条感测触摸电极线(例如,Y-TEL或X-TEL)。通过第二桥电极BE2电连接的第三触摸电极TE3和第四触摸电极TE4可以构成一条驱动触摸电极线(例如,X-TEL或Y-TEL)。
参考图14,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可以被设置为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也就是说,可以设置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多层结构以便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在这里,多层结构可以包括传感器金属SM、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可以设置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多层结构以便不与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的全部或部分交叠。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的多层结构可以被布置为使得即使当与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中的至少一个交叠时,也使交叠最小化。因此,能够在尽可能多地防止发光性能和透射率减小的同时提供触摸感测功能。
图14的平面结构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与图8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的形状不同。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的形状可以根据发光区域EA和透射区域TA的布置结构而变化。
图14所例示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的网格图案的形状适合于图15的发光区域(EA1、EA2、EA3、EA4、EA5、EA6)和透射区域(TA1、TA2)的布置结构。
参考图14和图15,由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占据的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EA1至EA6以及多个透射区域TA1和TA2。
参考图14和图15,形成在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开口OA可以包括与多个发光区域EA(EA1~EA6)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口OA1和与多个透明区域TA(TA1、TA2)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口OA2。因此,可以设置第一触摸电极TE1至第四触摸电极TE4中的每一个的网格图案SM、STL和SAM以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EA1~EA6)和透射区域TA(TA1、TA2)。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发光效率和透射率。
例如,第一开口OA1可以具有诸如矩形、六边形、椭圆和圆的形状。第二开口OA2可以具有诸如八边形、椭圆和圆的形状。
参考图15,多个第一开口OA1可以对应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可以被包括在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中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相邻。参考图15,第一开口OA1可以对应于第四发光区域EA4至第六发光区域EA6。第四发光区域EA4至第六发光区域EA6可以被包括在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中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彼此相邻。
在这里,第四发光区域EA4至第六发光区域EA6分别可以被设置为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列方向)上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相邻。
参考图15,多个第二开口OA2可以对应于第一透射区域TA1和第二透射区域TA2。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位于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中的第一发光区域EA1与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中的第四发光区域EA4之间。可以将第二透射区域TA2设置在第i发光区域行(第i EA行)中的第三发光区域EA3与第i+1发光区域行(第(i+1)EA行)中的第六发光区域EA6之间。
参考图15,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延伸到第二发光区域EA2与第五发光区域EA5之间的空间中的部分空间。第二透射区域TA2可以延伸到第二发光区域EA2与第五发光区域EA5之间的空间中的另一部分空间。
参考图15,包括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传感器金属SM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六发光区域EA6当中的相邻区域与第一透射区域TA1和第二透射区域TA2之间。
参考图15,例如,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三发光区域EA3、第四发光区域EA4和第六发光区域EA6可以是第一颜色子像素(例如,红色SP)的发光区域(第一颜色发光区域)。第二发光区域EA2可以是第二颜色子像素(例如,绿色SP)的发光区域(第二颜色发光区域)。第五发光区域EA5可以是第三颜色子像素(例如,蓝色SP)的发光区域(第三颜色发光区域)。
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三发光区域EA3、第四发光区域EA4和第六发光区域EA6的大小可以彼此对应。第二发光区域EA2和第五发光区域EA5的大小可以彼此对应。第二发光区域EA2和第五发光区域EA5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可以大于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三发光区域EA3、第四发光区域EA4和第六发光区域EA6中的每一个的大小。
另外,第一透射区域TA1和第二透射区域TA2的大小可以彼此对应。第一透射区域TA1和第二透射区域TA2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可以大于第二发光区域EA2和第五发光区域EA5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因此,能够提高透射率。
如上所述,在布置相当适合于透明显示器的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结构下,能够有效地应用触摸电极TE的低反射结构。
图16是当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应用图3的布置结构时的示出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TE的网格图案结构的平面图。并且图17是当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板110中应用图4的布置结构时的示出了具有低反射结构的触摸电极TE的网格图案结构的平面图。
参考图16,可以在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1、EA2、EA3)和透射区域(TA1、TA2、TA3)的同时设置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的网格图案SM、STL和SAM。
因此,形成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多个开口OA可以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EA1、EA2和EA3)。并且形成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多个开口OA还可以对应于多个透射区域(TA1、TA2和TA3)或一个或更多个透射区域(组合了TA1、TA2和TA3的一个或更多个透射区域)。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发光效率和透射率。在这里,多个透射区域可以包括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都是单独的类型,或者可以连接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中的两个或更多个。
参考图16,多个发光区域(EA1、EA2和EA3)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二发光区域EA2和第三发光区域EA3。多个透射区域(TA1、TA2和TA3)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相邻。
包括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传感器金属SM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当中的相邻区域与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之间,或者可以被设置为围绕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三发光区域EA3和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三透射区域TA3。
因此,可以在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1至EA3和透射区域TA1至TA3的同时设置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的网格图案SM、STL和SAM。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发光效率和透射率。
参考图17,可以在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1至EA4和透射区域TA1至TA4的同时设置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的网格图案SM、STL和SAM。
参考图17,形成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多个开口OA可以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EA1至EA4和多个透射区域TA1至TA4。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发光效率和透射率。
参考图17,多个发光区域EA1至EA4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区域EA1、第二发光区域EA2、第三发光区域EA3和第四发光区域EA4。多个透射区域TA1至TA4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第三透射区域TA3和第四透射区域TA4。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四透射区域TA4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四发光区域EA4相邻。
包括在第一触摸电极TE1中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传感器透射层STL和传感器金属SM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四发光区域EA4当中的相邻区域与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四透射区域TA4之间,或者可以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发光区域EA1至第四发光区域EA4和第一透射区域TA1至第四透射区域TA4。因此,可以在尽可能多地避开发光区域EA1至EA4和透射区域TA1至TA4的同时设置多个触摸电极TE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TE1的网格图案SM、STL和SAM。因此,能够显著地提高发光效率和透射率。
根据前文,在布置适用于如图16或图17所例示的透明显示器的各种发光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结构下,能够有效地应用触摸电极TE的低反射结构。
在上文中,已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描述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然而,即使当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是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类型(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等)时,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作为本公开的主要特征的触摸传感器配置的低反射结构。考虑到这一点,将再次简要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该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DL、多条选通线GL和多个触摸电极TE;数据驱动电路120,该数据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多条数据线;选通驱动电路130,该选通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多条选通线;以及触摸驱动电路160,该触摸驱动电路驱动多个触摸电极TE。
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外部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区域EA和多个透射区域TA。
多个触摸电极TE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网格型传感器金属SM,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OA;设置在传感器金属SM上的传感器透射层STL;以及设置在传感器透射层STL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SAM。
入射在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上的入射光的一部分可以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入射在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上的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可以在穿过传感器辅助金属SAM和传感器透射层STL之后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
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和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可以具有与入射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相对应的光程差和相位差。
从传感器辅助金属SAM的上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和从传感器金属SM的上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可能引起相消干涉。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来自触摸电极TE的反射而导致的图像异常现象。
已呈现了以上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且已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容易地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和应用。以上描述和附图仅出于例示性目的提供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示例。也就是说,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例示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方式,而是与和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相一致。应该基于以下权利要求来解释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且在本公开的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应该被解释为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可以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以提供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提及和/或申请数据表中列出的所有美国专利、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美国专利申请、外国专利、外国专利申请和非专利公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提及文献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如果需要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概念来提供另外的实施方式,则可以修改实施方式的方面。
根据上述详细描述,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这些和其他改变。一般而言,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将权利要求限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应被解释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其等效物的全部范围。索赔是有权利的。因此,权利要求不受本公开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该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该基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
多个发光器件,该多个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封装层,该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器件上;以及
多个触摸电极,该多个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或上方,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所述传感器金属上的传感器透射层和所述传感器透射层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从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并且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所述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穿过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和所述传感器透射层之后从所述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一反射光与从所述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的第二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厚度小于所述传感器透射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透射层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和所述传感器金属通过所述传感器透射层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由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占据的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的传感器金属和传感器辅助金属被设置以便不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和所述多个透射区域的全部或部分交叠,并且
其中,形成在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中的多个开口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口和与所述多个透射区域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对应于第一发光区域、第二发光区域、第三发光区域、第四发光区域、第五发光区域和第六发光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当中的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三发光区域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当中的所述第四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被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所述第四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第三发光区域相邻,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对应于第一透射区域和第二透射区域,所述第一透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当中的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四发光区域之间,所述第二透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当中的所述第三发光区域和所述第六发光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透射区域延伸到所述第一透射区域、所述第二透射区域、第三透射区域、第四透射区域、第五透射区域和第六透射区域当中的所述第二透射区域和所述第五透射区域之间的空间中的部分空间,所述第二透射区域延伸到所述第一透射区域至所述第六透射区域当中的所述第二透射区域和所述第五透射区域之间的空间中的另一部分空间,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任何第一触摸电极中所包括的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所述传感器透射层和所述传感器金属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所述第六发光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透射区域和所述第二透射区域当中的相邻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三发光区域、所述第四发光区域和所述第六发光区域是第一颜色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是第二颜色发光区域,并且所述第五发光区域是第三颜色发光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五发光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三发光区域、所述第四发光区域和所述第六发光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透射区域和第二透射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五发光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形成在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当中的第一触摸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开口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所述多个发光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发光区域至第三发光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透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透射区域至第三透射区域,并且所述第一透射区域至第三透射区域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第三发光区域相邻,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中所包括的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所述传感器透射层和所述传感器金属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第三发光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透射区域至第三透射区域当中的相邻区域之间,或者被设置为围绕所述第一发光区域至第三发光区域以及所述第一透射区域至第三透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包括第一触摸电极、第二触摸电极、第三触摸电极和第四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所述第四触摸电极当中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被设置为在列方向或行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通过第一桥电极彼此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所述第四触摸电极当中的所述第三触摸电极和所述第四触摸电极被设置为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彼此相邻,并且通过第二桥电极彼此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桥电极和所述第二桥电极彼此交叉,所述第一桥电极位于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所述第四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上,并且所述第二桥电极位于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至第四触摸电极相同的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桥电极包括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不同的层上的第一桥金属,层间绝缘层被插置在所述第一桥金属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桥金属与第二触摸电极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桥金属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的第一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传感器金属,并且所述第一桥金属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层间绝缘层的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传感器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桥电极包括第二桥金属、该第二桥金属上的第二桥透射层和该第二桥透射层上的第二桥辅助金属,
其中,所述第二桥电极与所述第一桥电极的一部分交叠并且与所述第一桥电极电隔离,并且
其中,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桥电极与所述第一桥电极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桥电极的第一桥金属与所述第二桥电极的第二桥金属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电极还包括所述第一桥金属上的第一桥透射层和所述第一桥透射层上的第一桥辅助金属,
其中,所述第二桥电极包括第二桥金属、该第二桥金属上的第二桥透射层和该第二桥透射层上的第二桥辅助金属,
其中,所述第二桥电极与第一桥电极的一部分交叠并且与所述第一桥电极电隔离,并且
其中,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桥电极与所述第一桥电极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桥电极的第一桥辅助金属与所述第二桥电极的第二桥金属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所述透明触摸显示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隔障,该至少一个隔障位于所述封装层的外倾斜表面结束的区域中;
触摸焊盘,该触摸焊盘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并且进一步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隔障的外侧;以及
触摸布线线路,该触摸布线线路将所述触摸电极电连接到所述触摸焊盘,
其中,所述触摸布线线路包括线路金属,该线路金属沿着所述封装层的外倾斜表面下降,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隔障的上部,并且电连接到所述触摸焊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布线线路还包括所述线路金属上的线路透射层和所述线路透射层上的线路辅助金属。
15.一种透明触摸显示装置,该透明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个发光区域和多个透射区域,并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多个发光区域相对应的多个子像素、多条数据线、多条选通线和多个触摸电极;
数据驱动电路,该数据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条数据线;
选通驱动电路,该选通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条选通线;以及
触摸驱动电路,该触摸驱动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个触摸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触摸电极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型传感器金属、该传感器金属上的传感器透射层和该传感器透射层上的传感器辅助金属,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从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反射,并且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的上表面上入射的所述入射光的另一部分在穿过所述传感器辅助金属和所述传感器透射层之后从所述传感器金属的上表面反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75297A KR20210157239A (ko) | 2020-06-19 | 2020-06-19 | 투명 터치표시장치 |
KR10-2020-0075297 | 2020-06-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1118A true CN113821118A (zh) | 2021-12-21 |
CN113821118B CN113821118B (zh) | 2024-03-29 |
Family
ID=78923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57121.3A Active CN113821118B (zh) | 2020-06-19 | 2021-06-11 |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13650B2 (zh) |
KR (1) | KR20210157239A (zh) |
CN (1) | CN1138211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20037014A (ko) * | 2020-09-16 | 2022-03-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20075787A (ko) * | 2020-11-30 | 2022-06-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20230102583A (ko) * | 2021-12-30 | 2023-07-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06198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具有集成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80182816A1 (en) * | 2016-12-26 | 2018-06-28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CN108258009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8984053A (zh) * | 2017-06-01 | 2018-12-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CN110321027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具有保护的显示器用触摸传感器 |
CN110321029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显示器的触摸传感器 |
CN110347279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感测方法 |
-
2020
- 2020-06-19 KR KR1020200075297A patent/KR20210157239A/ko unknown
-
2021
- 2021-05-13 US US17/319,976 patent/US11513650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6-11 CN CN202110657121.3A patent/CN1138211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06198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具有集成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80182816A1 (en) * | 2016-12-26 | 2018-06-28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
CN108258009A (zh) * | 2016-12-28 | 2018-07-06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8984053A (zh) * | 2017-06-01 | 2018-12-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 |
CN110321027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具有保护的显示器用触摸传感器 |
CN110321029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显示器的触摸传感器 |
CN110347279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装置和触摸感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513650B2 (en) | 2022-11-29 |
CN113821118B (zh) | 2024-03-29 |
KR20210157239A (ko) | 2021-12-28 |
US20210397305A1 (en) | 2021-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2195B (zh) | 具有觸控感測器之發光顯示裝置 | |
JP7416585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CN113821118B (zh) | 透明触摸显示装置 | |
US10802634B2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JP7005566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KR102569316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KR102428711B1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JP6986601B2 (ja) | タッチ表示装置 | |
CN112909046A (zh) | 显示装置 | |
US20210026478A1 (en) |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20200130578A (ko) | 입력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CN112286406B (zh) | 触摸显示装置 | |
KR20230014112A (ko) | 전자 장치 | |
KR20230082149A (ko) | 표시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 |
US11861125B2 (en) | Transparent touch display device | |
KR20240084283A (ko)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KR20240112623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30036012A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패널 | |
KR20240120344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20240101147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40107980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20230094037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30103186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230069571A (ko) | 표시장치 | |
KR20220073551A (ko)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