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8500B -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8500B
CN113818500B CN202111073201.0A CN202111073201A CN113818500B CN 113818500 B CN113818500 B CN 113818500B CN 202111073201 A CN202111073201 A CN 202111073201A CN 113818500 B CN113818500 B CN 113818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lifting
inclination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3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8500A (zh
Inventor
张林波
王擎忠
廖建忠
章春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enkee Construction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enkee Construction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enkee Construction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enkee Construction Speci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32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8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8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8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8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8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5/00Straightening, lifting, or lowering of foundation structures or of constructions erected on foundations
    • E02D35/005Lowering or lifting of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50Anchored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7/00Repair of damaged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38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by use of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包括:1)锚杆静压桩数量的确定;2)对待纠倾高层建筑的既有基础筏板进行临时保护加固及地下室降水;3)对既有基础筏板静力取芯开压桩孔,埋设反力锚杆,沉桩施工,沉桩施工后对钢管灌芯;4)确定提升量;5)利用补桩反力锚杆,安装提升反力架;6)提升反力架和锚杆静压桩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7)进行提升纠倾,提升结束后基底脱空区域灌浆、截桩、持荷封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截柱顶升纠倾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实现基础控沉和纠倾技术二合为一,大大地减少工程造价和节约工期。

Description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常用的纠倾法有迫降纠倾法和截柱顶升纠倾法两大类,这两种方法各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迫降纠倾法相对顶升纠倾而言可控性较差,纠倾精度低,对建筑物标高有较大影响,而截柱顶升纠倾法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1)由于高层建筑重心较高、水平荷载大,竖向构件截断后,对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容易造成失稳;2)竖向构件在同一水平截断钢筋,结构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同时对抗震不利;3)托换系统后期拆除量大,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环保;4)工期长,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基础控沉和纠倾技术合二为一,大大地减少工程造价和节约工期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纠倾高层建筑上部结构重量和沉降倾斜状况,确定锚杆静压钢管桩的数量,锚杆静压钢管桩提供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上部结构重量;
2)对待纠倾高层建筑的既有筏板进行临时保护加固及地下室降水;
3)对既有筏板静力取芯开压桩孔,埋设反力锚杆,沉桩施工,钢管混凝土灌芯;
4)确定提升量,根据房屋外墙倾斜和楼面高差,计算提升量,纠倾后房屋整体倾斜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利用补桩反力锚杆,安装提升反力架;
6)提升反力架和锚杆静压钢管桩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根据千斤顶数量和提升力划分控制组数,每组设置一个监控点,每个监控点安装一台位移传感器,同时根据组数布置变频调速控制液压泵站,实时监测;
7)进行提升纠倾,提升结束后基底灌浆、持荷封桩。
进一步地,步骤2)中筏板临时保护加固是指采用增设预应力弹性支点对筏板进行保护性加固,具体为首先在地下室的竖向构件上固定水平钢梁,然后用预应力钢支撑对筏板施加竖向荷载,平衡部分提升力,降低筏板内力。
进一步地,步骤2)中地下室降水是指直接在地下室底板上开设泄压、降排水孔,泄压、降排水孔的直径为60-200mm,深度至底板底以下0.2-0.3m,开孔前在待开孔区域外先设置集水池。
进一步地,步骤3)中压桩孔孔径为65mm,孔深800mm,反力锚杆为直径32mm的精轧螺纹钢管,反力锚杆伸入压装孔后,孔内浇筑灌浆料养护三天。进一步地,步骤3)中沉桩施工的具体步骤包括:
(1)检查锚杆和桩机,清理桩孔,并对桩孔壁清理干净;
(2)压桩架保持竖直,均衡拧紧锚固螺杆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
(3)桩节就位保持垂直,使千斤顶与桩节及压桩孔轴线重合,不得偏压;
(4)分节进行桩节沉压,桩节沉压与桩节焊接交错进行,前三节缓慢压入,且保持良好的垂直度,倾斜率<1%;
(5)后续的连接保证桩体上下顺直,禁止纠直压桩,禁止塞填片搭接,压桩施工不得中途停顿,应一次到位;
(6)上下桩节竖直对齐后,采用内衬环坡口半自动气体保护对接熔透焊连接;
(7)压桩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指挥作业,并有专人进行压力表读数记录、绘制压力曲线,发现异常应立即向技术员报告相关记录情况,以便判断沉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8)压桩终止标准:采取双控制标准,既要控制压桩桩长,又要控制最终压桩力。
进一步地,步骤3)中钢管灌芯采用人工浇筑,灌芯前检查桩管内是否有积水,若管内无水可先注0.3~0.50m3水泥浆湿润管壁和管底后再进行混凝土灌芯;若管内积水较多,可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或抽排水后浇筑;桩管内灌芯上部8-12m段采用振捣棒插入振捣密实。
进一步地,步骤4)中各点提升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计算提升量(mm);
—转动点(轴)至计算提升点的水平距离(m);
L—转动点(轴)至沉降最大点的水平距离(m);
Sv—建筑物纠倾设计提升量(沉降最大点的提升量)(mm)。
进一步地,步骤7)中提升纠倾按照:提升准备;监控系统设置;称重;试提升;正式第一次提升;换程,第二次提升;依次顺序,循环提升直至纠倾合格。
进一步地,步骤7)中基底灌浆的水泥浆采用4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并掺入5%水玻璃,水灰比为0.6~0.7:1;注浆顺序为先外围后中间,注浆压力由小到大。
进一步地,步骤7)中持荷封桩过程中每批封桩数量不大于3根,跳间隔施工,持荷加载值取1.0Ra;封桩前需对压桩孔口内壁进行凿毛和湿润,保证孔内洁净,孔壁凿毛可在沉桩前完成;封桩材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分二次浇筑,第一次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封桩反力架。
本发明一种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装置及方法,解决截柱顶升纠倾中稳定性及同一截面恢复抗震性能差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该方法利用锚杆静压钢管桩不仅起到对地基承载力的补强和控制沉降,而且还可以同时提升纠倾,消除地基危险状态。并实现了基础补强控沉和房屋纠倾技术二合为一,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纠倾工艺原理图;
图2为筏板临时保护加固装置示意图;
图3为地下室降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桩孔开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锚杆埋设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施工流程图;
图7为实施例各墙肢的目标提升量分布图;
图8为实施例千斤顶平面布置图;
图9为实施例提升反力架装置图;
图中,1-锚杆静压桩,2-提升反力架,3-千斤顶,4-基础筏板,5-基底脱空区域,6-截桩,7-封桩,8-水平钢梁,9-钢支撑,10-泄压孔,11-降排水孔,12-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
本发明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以既有建筑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通过千斤顶和固定在基础筏板上的压桩架把钢管桩压入基础筏板的桩位孔内,然后利用钢管桩为支承点,安装提升装置,将基础与结构整体同步提升纠倾,纠倾结束后,对基底脱空区域灌注水泥浆,截桩及封桩。
具体施工方法步骤为:
一、根据待纠倾高层建筑上部结构荷载的计算,确定锚杆静压桩数量。
二、对待纠倾高层建筑的既有筏板进行临时保护加固及地下室降水:
筏板临时保护加固是指采用增设预应力弹性支点对筏板进行保护性加固,具体为首先在地下室的竖向构件上固定水平钢梁,然后用预应力钢支撑对筏板施加竖向荷载,平衡部分提升力,降低筏板内力,其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地下室降水是指直接在地下室底板开设泄压、降排水孔。底板开泄压降水孔直径60~200mm,深度为至底板底以下0.2~0.3m,先开设直径60孔泄水,后根据出水情况逐步扩大泄压降水孔孔径。开孔前该区域外约1m×1m范围先设置约1.2m高集水池,集水池采用砖砌,砌筑于底板结构面上(若有找平层,找平层需切割边线后凿除),砌筑集排水池壁厚240mm,砂浆饱满,池壁内侧、面粉刷2~3mm厚砂浆防渗。然后在集排水池内设置潜水泵进行抽排水,排水直至排至底板以下后扩孔换自吸泵插入孔内进行吸水,确保压桩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下。
三、对既有筏板静力取芯开压桩孔,埋设反力锚杆,沉桩施工,沉桩施工后对钢管灌芯:
在既有基础底板上开设压桩孔时应采用静力水钻微倾取芯成孔工艺,减少对既有基础底板的损伤,压桩孔开孔示意图如图4所示,锚杆采用精扎螺纹钢,直径32mm,在基础底板上用水钻取芯钻孔,孔径65mm,孔深800mm,孔洞内浇筑灌浆料,养护三天。并按规范要求应做抗拔力试验。锚杆埋设结构图如图5所示。
沉桩施工的具体步骤为:(1)检查锚杆和桩机,清理桩孔,并对桩孔壁清理干净;(2)压桩架要保持竖直,应均衡拧紧锚固螺杆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3)桩节就位必须保持垂直,使千斤顶与桩节及压桩孔轴线重合,不得偏压;(4)分节进行桩节沉压,桩节沉压与桩节焊接交错进行。前三节应缓慢压入,且必须保持良好的垂直度,倾斜率<1%;(5)后续的连接必须保证桩体上下顺直,禁止纠直压桩,禁止塞填片搭接,压桩施工不得中途停顿,应一次到位;(6)桩节焊接质量尤为重要,每套压桩机械专门配备1-2名专业焊工,负责钢管桩的焊接作业施工。上下桩节竖直对齐后,采用内衬环坡口半自动气体保护对接熔透焊连接。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7)压桩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指挥作业,并有专人进行压力表读数记录、绘制压力曲线,发现异常应立即向技术员报告相关记录情况,以便判断沉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8)压桩终止标准:采取双控制标准,既要控制压桩桩长,又要控制最终压桩力。
钢管灌芯具体为:桩管内灌芯采用人工浇筑,灌芯前检查桩管内是否有积水,若管内无水可先注0.3~0.50m3水泥浆湿润管壁和管底后再进行混凝土灌芯;若管内积水较多,可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或抽排水后浇筑;桩管内灌芯上部约8-12m段采用振捣棒插入振捣密实。
四、确定提升量,根据房屋外墙倾斜和楼面高差,计算提升量,纠倾后房屋整体倾斜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各点提升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计算提升量(mm);
—转动点(轴)至计算提升点的水平距离(m);
L—转动点(轴)至沉降最大点的水平距离(m);
Sv—建筑物纠倾设计提升量(沉降最大点的提升量)(mm)。
五、利用补桩反力锚杆,安装提升反力架。
六、提升反力架和锚杆静压桩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根据千斤顶数量和提升量划分控制组数,每组设置一个监控点,每个监控点安装一台位移传感器,同时根据组数布置变频调速控制液压泵站,实时监测。
七、进行提升纠倾,提升结束后基底灌浆、持荷封桩:
提升准备工作包括:1) 提升系统可靠性检验;2)成立提升工程现场领导组,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3)提升系统结构部分检查;4)提升系统调试主要包括液压系统检查、控制系统检查、监测系统检查、初值的设定与读取。5)根据房屋倾斜,确定提升纠倾量。
监控系统设置:提升施工监测指提升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姿态所进行的监测,包括结构的平动、扭转和倾斜。其监测点主要布置首层楼面上。
称重:为保证提升过程的同步进行,在提升前应测定每个提升点处的实际荷载。称重时依据计算提升荷载,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在一定的提升高度内(1-10mm),通过反复调整各组的油压,可以设定一组提升油压值,使每个顶点的提升压力与其上部荷载基本平衡。将每点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计算其差异量,由液压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分析原因,最终由领导组确定该点实测值能否作为提升时的基准值。如差异较大,将作相应调整。
试提升:在正式提升前进行试提,试提主要是为了消除钢管桩的桩身压缩变形,并停放数小时进行观察,无任何变化后才能开始整体提升。
正式提升:试提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提升。提升行程可根据工程具体的提升高度而制订。 顶升1个段落(1个设定的安全行程)后,将千斤顶机械锁母锁紧,然后安装换程支垫,进行下一个行程的提升,依次循环至到提升纠倾到位。
提升应分级同步协调进行,单级行程最大提升量不应大于30mm,每级提升量后应有一定间隔时间,当顶部回倾量与本级提升量协调后方可进行下一级提升。
基底注浆具体为:
(1)注浆目的,一是预防地下室整体提升过程中底板“悬空”产生挠度的底板开裂;二是填充纠偏过程中因底板提升而产生的空隙,维持既有地基的受力状态。
(2)注浆参数,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6~0.7:1(掺入5%水玻璃),采用4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在正式注浆施工前,进行注浆试验,确定合宜的注浆施工工艺参数。
(3)注浆顺序,为防止浆液流失,注浆顺序宜先外围后中间,注浆压力由小至大,并视池体纠偏速度和效果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
(4)注浆设备,注浆泵(注浆压力P>0.5MPa)2台,中低压注浆泵(注浆压力小于0.2MPa<P<0.5MPa)2台。
 (5)注浆施工,按既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有序注浆施工。
持荷封桩具体为:每批封桩数量不大于3根,跳间隔施工,持荷加载值取1.0Ra。封桩前必须对压桩孔口内壁进行凿毛和湿润,保证孔内洁净,孔壁凿毛可在沉桩前完成;封桩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封桩材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分二次浇筑。待第一次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封桩反力架。
实施例:广西某项目41#楼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工程
工程现状:41#楼位于小区的西侧,为一梯三户的高层住宅,地上21层,地下1层,房屋总高度61.3m,建筑平面轴线尺寸36.30×15.20m,地上建筑面积8593㎡,地下建筑面积396.7㎡。该楼为剪力结构,6度抗震设防,天然地基筏板基础,筏板厚1100mm,以③卵石层为持力层。基底下各土层性状描述及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在竣工收尾阶段,发现房屋南北向整体往南倾斜,外墙倾斜率2.9~5.0‰之间;东西方向整体往西倾斜,外墙倾斜率1.3~3.1‰之间。经分析,该楼产生不均匀沉降倾和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基底持力层(卵石层)下分布有溶洞和软弱土层所导致。
控沉纠倾设计方案
1、控沉及纠倾目标
(1)控沉目标:通过本次地基处理后100天内整体沉降均匀且沉降速率(平均沉降)不宜超过0.04mm/天,最大点不应超过0.06mm/d。
(2)纠倾目标:实施双向纠倾,外墙主控角倾斜率≤1.0‰。
(3)保证纠倾施工均衡、有序、整体回倾,确保上部结构不产生严重结构性开裂、损坏;个别部位出现细微拉裂现象时纠倾完毕后应及时处理。
2、控沉纠倾设计方案
(1)采用锚杆静压钢管桩弥补地基承载力不足,从而达到减少并控制沉降和沉降速率。补桩后考虑桩间土共同作用,设计时取锚杆静压钢管桩承担托换上部荷载总量的60%~70%左右,基底土应力控制在150KPa,以该控制值作为布置锚杆静压桩数量的依据。锚杆静压钢管桩采用
Figure 10000238747073
219和
Figure 10000238777335
299两种桩径,壁厚均为12mm,材质:Q355B。桩基设计参数如下:
Figure 10000238785442
219x1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1000KN,有效桩长约25m,以4-2中风化石灰岩层为持力层,桩数91根;
Figure 10000238791012
299x1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1500KN,有效桩长约25m,以4-2中风化石灰岩层为持力层,桩数11根。
(2)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以补入的锚杆静压钢管桩为支撑点,采用“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法”技术手段,使房屋纠倾扶正,消除地基危险状态。
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流程图见图6所示。
工况一:建立完备的监测系统,并深化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工况二:南侧外墙填土开挖,并做好基坑开挖临时支护措施,施工翼墙;
工况三:埋设锚杆、开压桩孔、沉桩、灌芯等工序施工
工况四:提升纠倾前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采用高压空气对底板底冲气,减少地基土对底板的吸附力;采用PLC同步提升控制系统,以补入桩为支点,对既有基础整体同步提升,边提升边基底填充注浆;
工况五:锚杆静压钢管桩预加载封桩;
工况六:主楼邻边地库等相关范围结构裂缝处理;
工况七:工后变形监测。
提升纠倾施工
纠倾量确定:根据纠倾目标,结合观测数据,确定本工程南北向纠倾量为4.4‰;东西向纠倾量2.5‰。纠倾后,各主控角剩于倾斜值如表2所示:
表2
各墙肢的目标提升量如图7所示。
千斤顶及提升架布置如图8-9所示:每根钢管桩桩顶布置一台200t自锁式液压千斤顶和提升反力架,共计102台。根据桩顶反力大小划分26组进行提升控制,每组安装1台位移传感器,共布置7台四点液压变频调速泵站,通过数据线连接PLC主控制台。
纠倾测量系统的建立:纠倾处理前,建立周密、合理的监测体系(包括倾斜监测、沉降和平面高差发展监测、既有结构裂缝和新产生结构裂缝的发展监测、底板结构挠度变化监测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建立中主要针对提升施工而安装的测量系统包括:提升标尺安装,沉降观测点安装,倾斜系统监测安装。
(1)在各控制点设置固定性标尺,确定统一的零起点,并对各顶升点进行编号,编号要简单明了;
(2)沿楼栋外边设置沉降观测点,届时用二台水准仪全程测读;
(3)在东、西、南、北主方向处挂线锤,装支架标尺便于测读;
(4)纠偏过程中,专人每天(每天不少于2次)进行测量、检查监测。
纠倾方法及工作原理
(1)纠倾方法
以补入的锚杆静压钢管桩为支承点,利用提升反力架和千斤顶,采用PLC全自动液压控制系统对房屋基础结构进行整体同步提升纠纠,边提升边板底注浆施工,确保板底与基地土不脱离。每次提升各点的提升量要求呈线性比例关系,最终完成整体提升纠倾。
(2)整体同步提升纠倾工作原理
采用双向分级调坡提升纠倾,以东北角为转动点(零点),每级最大提升量≯30mm。采用变频调速泵、压力传感器和PLC控制器组成的压力闭环,根据每组提升千斤顶的承载的不同,调定变频调速泵的压力,将几个千斤顶组成一个提升组,托举上部结构进行同步提升或比例调坡顶升。由于组间顶升系统的压力信号由同一个数字积分器给出,因此可保持提升组同步提升,只要改变数字积分器的时间常数(或设定所需要的提升力大小),便可方便地改变提升的速度,达到同步比例调坡纠倾提升。
(3)其他提升准备工作
① 各支点千斤顶、反力架已规范安装完毕,各支点编号完毕,备用千斤顶、垫块、钢板及应急料具均已备足,且已经放置在各支点边;
② 监测系统均已设置完毕,测读记录表、图均已准备充分,并已存入计算机;
③ 周边临时围栏设置完毕,场区内清理完毕,施工照明设置完毕,对讲机备4套;
④ 现场已设立指挥小组且分工完毕,具体的提升专项方案制订完备,各级技术交底完毕;
⑤ 各项安全劳保用品均发放完毕,机电维修及千斤顶维修工均已到岗;
⑥可对桩密集部位底板面进行粘钢加固处理;
⑦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钢管桩沉桩,并完成灌芯,对压桩孔内桩与底板之间的空隙采用低标号水泥浆进行临时封固;精轧螺纹钢螺母紧固后,反力锚杆顶部需保留有丝口不少于2丝;
⑧注浆设备、后台、材料、人员就绪完毕。
提升纠倾施工要点
① 提升前检查设置建立提升测量系统;
② 提升前对既有结构裂缝进行明确标识,提升过程中加强裂缝监测;
③ 提升准备工作必须充分;
④ 落实应急预案机制,正式提升前应进行试提升;
⑤ 提升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统一协调指挥;
⑥ 提升过程中安排专人密切巡视检查;
⑦ 边提升边注浆,循环有序线性提升纠倾。
提升纠倾施工
(1)临时持荷、预加载
每根桩沉压完成后,立即进行临时持荷加载锁定,既要保证桩孔在板底下注浆时泄压漏浆,又要保证整体上抬过程中桩体与底板压桩孔壁之间相对移动。
(2)提升纠倾施工
① 准备工作就绪后即进行一个巡回的试提升,根据试提升取得的参数,研讨原有提升专项方案中的流程及安全是否有调整的必要,以及千斤顶的配备是否足量等,否则立即作相应调整;
② 按照既定的纠倾流程进行分级加载整体同步提升,同时注浆系统跟踪注入浆液,每级提升量≯30mm,每级提升结束后,若发现钢管桩有刺入变形,则加长桩节后再继续提升。
③ 整个提升纠倾施工过程中,现场派专门测量人员进行各阶段提升进程和提升量汇总统计,及时进行整理,确保在可控下进行纠倾施工;
④ 全程中安排专人密切巡视检查垫块、支墩、千斤顶的安全性。全天24小时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做好监测、检查和保护工作,并形成详细、系统的记录;
⑤ 纠偏过程中,专人每天(每天不少于2次)进行测量、检查监测。
注浆系统建立
①注浆孔开孔。用水钻在底板钻孔开设注浆孔,注浆孔规格为φ60mm,数量共119个,深度1350mm。
②连接注浆系统。注浆孔内插入专用注浆管及接头,每个接头连接注浆支管管路,各支管连接到主管路,主管路连接注浆泵,每台注浆泵形成1个注浆系统。本工程拟用2台注浆泵,即形成2个注浆系统。
③注浆工艺
a注浆目的,一是预防地下室整体提升过程中底板“悬空”产生挠度的底板开裂;二是填充纠偏过程中因底板提升而产生的空隙,维持既有地基的受力状态。
b注浆参数,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6~0.7:1(掺入5%水玻璃),采用4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在正式注浆施工前,进行注浆试验,确定合宜的注浆施工工艺参数。
c注浆顺序,为防止浆液流失,注浆顺序宜先外围后中间,注浆压力由小至大,并视池体纠偏速度和效果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
d注浆设备,注浆泵(注浆压力P>0.5MPa)2台,中低压注浆泵(注浆压力小于0.2MPa<P<0.5MPa)2台。
e注浆施工,按既定的施工顺序进行有序注浆施工。

Claims (7)

1.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纠倾高层建筑上部结构重量和沉降倾斜状况,确定锚杆静压桩(1)数量;
2)对待纠倾高层建筑的既有基础筏板(4)进行临时保护加固及地下室降水;筏板临时保护加固是指采用增设预应力弹性支点对基础筏板(4)进行保护性加固,具体为首先在地下室的竖向构件上固定水平钢梁(8),然后用预应力钢支撑(9)对基础筏板(4)施加竖向荷载,平衡部分提升力,降低基础筏板(4)内力;地下室降水是指直接在地下室底板上开设泄压孔(10)、降排水孔(11),泄压孔(10)、降排水孔(11)的直径为60-200mm,深度至底板底以下0.2-0.3m,开孔前在待开孔区域外先设置集水池(12);
3)对既有基础筏板(4)静力取芯开压桩孔,埋设反力锚杆,沉桩施工,沉桩施工后对钢管灌芯;
4)确定提升量,根据房屋外墙倾斜和楼面高差,计算提升量,纠倾后房屋整体倾斜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利用补桩反力锚杆,安装提升反力架(2);
6)提升反力架(2)和锚杆静压桩(1)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3),根据千斤顶数量和提升量划分控制组数,每组设置一个监控点,每个监控点安装一台位移传感器,同时根据组数布置变频调速控制液压泵站,实时监测;
7)进行提升纠倾,提升结束后基底脱空区域(5)灌浆、截桩(6)持荷封桩(7),基底灌浆的水泥浆采用4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并掺入5%水玻璃,水灰比为0.6~0.7:1;注浆顺序为先外围后中间,注浆压力由小到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压桩孔孔径为65mm,孔深800mm,反力锚杆为直径32mm的精轧螺纹钢管,反力锚杆伸入压装孔后,孔内浇筑灌浆料养护三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沉桩施工的具体步骤包括:
(1)检查锚杆和桩机,清理桩孔,并对桩孔壁清理干净;
(2)压桩架保持竖直,均衡拧紧锚固螺杆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
(3)桩节就位保持垂直,使千斤顶与桩节及压桩孔轴线重合,不得偏压;
(4)分节进行桩节沉压,桩节沉压与桩节焊接交错进行,前三节缓慢压入,且保持良好的垂直度,倾斜率<1%;
(5)后续的连接保证桩体上下顺直,禁止纠直压桩,禁止塞填片搭接,压桩施工不得中途停顿,应一次到位;
(6)上下桩节竖直对齐后,采用内衬环坡口半自动气体保护对接熔透焊连接;
(7)压桩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指挥作业,并有专人进行压力表读数记录、绘制压力曲线,发现异常应立即向技术员报告相关记录情况,以便判断沉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8)压桩终止标准:采取双控制标准,既要控制压桩桩长,又要控制最终压桩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钢管灌芯采用人工浇筑,灌芯前检查桩管内是否有积水,若管内无水先注0.3~0.50m3水泥浆湿润管壁和管底后再进行混凝土灌芯;若管内积水较多,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或抽排水后浇筑;桩管内灌芯上部8-12m段采用振捣棒插入振捣密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各点提升量Δhi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4071855720000021
式中:Δhi—计算提升量(mm);
li—转动轴至计算提升点的水平距离(m);
L—转动轴至沉降最大点的水平距离(m);
Sv—建筑物纠倾设计提升量(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提升纠倾按照:提升准备;监控系统设置;称重;试提升;正式第一次提升;换程,第二次提升;依次顺序,循环提升直至纠倾合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持荷封桩过程中每批封桩数量不大于3根,跳间隔施工,持荷加载值取1.0Ra;封桩前需对压桩孔口内壁进行凿毛和湿润,保证孔内洁净,孔壁凿毛在沉桩前完成;封桩材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分二次浇筑,第一次封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封桩反力架。
CN202111073201.0A 2021-09-14 2021-09-14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Active CN113818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3201.0A CN113818500B (zh) 2021-09-14 2021-09-14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3201.0A CN113818500B (zh) 2021-09-14 2021-09-14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8500A CN113818500A (zh) 2021-12-21
CN113818500B true CN113818500B (zh) 2023-05-12

Family

ID=7892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3201.0A Active CN113818500B (zh) 2021-09-14 2021-09-14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85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3078B (zh) * 2019-08-09 2022-07-08 北京恒祥宏业基础加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厂房设备基础精密抬升方法
CN112343106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北京恒祥宏业基础加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沉降加固抬升纠偏的施工方法
CN114319411B (zh) * 2022-01-10 2023-12-08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减少地基沉降引起次应力的柔性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61949B (zh) * 2022-03-18 2024-05-24 四川华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锚杆静压桩的封桩装置
CN115262610A (zh) * 2022-06-16 2022-11-01 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群桩智能化持荷控沉系统及方法
CN115263017A (zh) * 2022-08-12 2022-11-01 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高层建筑物整体抬升纠倾的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2741A (ja) * 2006-01-04 2007-07-19 Mitsuru Honda アンダーピニングによる不同沈下基礎修正補強工法。
CN103452147B (zh) * 2013-08-20 2015-08-1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平衡锚配重断桩迫降纠倾方法
CN104763005A (zh) * 2015-03-18 2015-07-08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大型钢制球罐纠倾方法
CN106436788A (zh) * 2016-02-29 2017-02-22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高层建筑摩擦桩基础加固纠倾方法
CN108661088A (zh) * 2017-03-29 2018-10-16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永久排水降压抗浮施工方法
CN108316369A (zh) * 2018-02-09 2018-07-24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物的加固纠偏方法
CN110107114B (zh) * 2019-05-21 2021-05-04 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倾的侧向限位方法
CN110453734A (zh) * 2019-08-29 2019-11-15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气囊顶升建筑物纠倾法
CN113338362A (zh) * 2021-06-03 2021-09-03 杭州圣基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笼芯囊扩底注浆锚杆静压钢管桩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8500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8500B (zh) 高层建筑基础与结构整体提升纠倾施工方法
CN109487822B (zh) 逆作法施工钢管柱安装调整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560976B (zh) 一种两次体系转换桩基托换结构
CN112761199A (zh) 高层纠偏的静压锚杆桩和断桩托换支撑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CN104264865A (zh) 装配式防火墙
CN112576812B (zh) 一种大直径长距离直线顶管顶进方法
CN105863042A (zh) 一种全钢结构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79045A (zh) 一种地基加固纠偏方法
CN211735397U (zh) 格构柱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定位导向装置
CN113585360A (zh) 一种抗浮锚杆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5201107A (zh) 一种地下车库叠合板式剪力墙施工方法
CN113338333A (zh) 一种盖挖逆作条件下型钢梁板的快速安装方法
CN109267578B (zh) 一种斜面素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139369U (zh) 装配式防火墙
CN116378016A (zh) 一种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后插入钢筋笼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CN115828381A (zh) 一种便于纠倾的配电房基础设计方法
CN115058977A (zh) 城市桥梁预制装配式墩柱施工方法
CN113846714A (zh) 一种筏板基础的修复加固方法
CN113266019A (zh) 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
CN113309229A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构件注浆逆序施工方法
CN111663779A (zh) 冶金工业厂房闭口施工方法
CN214363688U (zh) 高层纠偏的静压锚杆桩和断桩托换支撑装置
CN112031011B (zh) 一种混凝土桩基的施工工艺
CN115749343A (zh) 深基坑周边建筑物加固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9195930U (zh) 一种钢筋笼定位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