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7584B -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7584B
CN113817584B CN202111005288.8A CN202111005288A CN113817584B CN 113817584 B CN113817584 B CN 113817584B CN 202111005288 A CN202111005288 A CN 202111005288A CN 113817584 B CN113817584 B CN 113817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erobic
culture
sample
medium
bed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52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7584A (zh
Inventor
林连君
魏珊辰
王立娜
刘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0052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7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7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7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7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7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12M33/02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by impregnation, e.g. using swabs or loo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04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producing gas, e.g. bio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02Form or structure of the vessel
    • C12M23/14Ba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e.g. colony counters or b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样本收集装置,用于在患者床旁收集所述患者的用于检测厌氧菌的样本;厌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一培养基上,并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培养;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对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鉴定结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更客观、更准确地检测厌氧菌感染,可相对降低检测成本,且不需要特殊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菌是许多临床标本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微生物,在临床实践中,每当高度怀疑厌氧菌病因时,仅依赖于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主要原因是,厌氧培养技术繁琐,运输、培养需要维持厌氧环境,厌氧菌鉴定费时费力费钱,更重要的是,将厌氧培养报告告知临床医生需要更长的周转时间,仅培养基孵育时间就需要2-5天不等,某些特殊菌属,需要长达14天。
目前常见的厌氧菌鉴定方法如下:
1、经典的PRAS试管进行生化测试
根据菌种生长速率的不同鉴定时间在1-6天不等,菌落培养的选择依赖主观判读,缺乏客观标准。
2、自动化诱导酶检测系统
该技术利用单位时间内厌氧菌对碳水化合物及其它底物分解的能力进行厌氧菌的检测,优点是操作及时,无需厌氧环境,缺点是需要特殊设备,对生长缓慢菌落数量较小的厌氧菌来说难以实现较高的接种量,且许多厌氧菌诱导酶反应为阴性而难以检出。
3、24小时孵育的手工鉴定试剂盒
结合快速生化斑点试验和对特殊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的敏感性,确定临床相关的主要厌氧菌种,此技术简单可操作,缺点是需要厌氧环境。
4、MALDI-TOF质谱仪
基于分离蛋白质、肽类、脂类、糖和DNA等大分子物质的质谱技术可用于厌氧菌的鉴定,所需接种量小,检测快速,然而成本较高。
5、基因测序技术
可用于厌氧菌新物种鉴定和描述,缺点是需要特殊的设备,且需要生物信息学知识储备。
由于上述方法存在的缺乏客观性、灵敏度低、厌氧生长环境不佳、成本高、需要特殊设备等问题,难以在临床感染标本检测中普及厌氧菌检测。
发明内容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样本收集装置,用于在患者床旁收集所述患者的用于检测厌氧菌的样本;厌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一培养基上,并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培养;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对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鉴定结果。
优选地,所述样本收集装置包括:无菌容器,用于收集所述患者的痰液或非痰液,其中,所述非痰液包括以下之一:血、胸水、腹水、肺泡灌洗液、胆汁、脓肿穿刺液。
优选地,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包括:第一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第一厌氧产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二氧化碳孵箱,用于为所述厌氧产气袋中的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厌氧环境以进行厌氧培养。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需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二培养基上,并置于普通气体环境中。
优选地,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包括:第二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二培养基上;普通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温箱,用于为所述普通气袋中的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以进行需氧培养。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在厌氧培养期间,对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二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鉴定结果;厌氧培养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中止厌氧培养,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未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继续进行厌氧培养,以供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进行鉴定。
优选地,所述样本是痰液,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样本检验装置,用于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是否合格,以便在检验所述样本合格时进行相应培养以及在检验所述样本不合格时不进行相应培养。
优选地,所述样本检验装置包括: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一玻片;第二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第一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二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一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以确定所述样本是否合格。
优选地,所述样本是非痰液,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样本检验装置,用于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
优选地,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包括: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二玻片;第三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三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二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以便在所述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中存在细菌且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确定所述第一培养基中不存在厌氧菌时,通过基因组测序进一步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厌氧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能够以更客观、更准确地检测厌氧菌感染,可相对降低检测成本,且不需要特殊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图3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图5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图7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可以包括:样本收集装置10、厌氧菌培养装置20、厌氧菌鉴定装置。
所述样本收集装置10,用于在患者床旁收集所述患者的用于检测厌氧菌的样本;
厌氧菌培养装置20,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一培养基上,并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培养;
厌氧菌鉴定装置30,用于对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鉴定结果。
其中,所述样本收集装置10可以包括:无菌容器,用于收集所述患者的痰液或非痰液,其中,所述非痰液包括以下之一:血、胸水、腹水、肺泡灌洗液、胆汁、脓肿穿刺液。
其中,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第一厌氧产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二氧化碳孵箱,用于为所述厌氧产气袋中的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厌氧环境以进行厌氧培养。
图2是图1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进行厌氧检测的患者。
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时,临床高度怀疑患者发生厌氧菌感染:1)腐臭味的分泌液;2)感染涉及邻近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例如上呼吸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3)以脓肿形成为特征的感染;4)渗出液革兰氏染色呈现具有厌氧菌形态特征的多种菌群或生物;5)感染部位有气体形成;6)怀疑组织中毒性梭菌综合征,如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气性坏疽、艰难梭菌(曾称为梭菌)引起的腹泻或结肠炎、坏死性肠炎。7)临床常规需要进行厌氧血培养。
步骤2:准备
器材包,包括:玻片、一次性接种环、增菌培养基、厌氧产气袋、塑封袋、黄色垃圾袋、便签、马克笔;
防护用品包,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知情同意书、笔。
步骤3:床旁接种
研究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取样地点,签署知情同意书;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如涉及呼吸道标本,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由标本采集人员采集患者的标本(或称样本),并保存于无菌容器中。
研究人员立即使用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厌氧培养,将培养基放入厌氧产气袋中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进行涂板操作的人员,例如前述研究人员,需进行过无菌操作、平板划线的培训。另外,从标本离开人体到接种完毕放入厌氧产气袋的时间需不可超过5分钟。
步骤4:送检
2小时内将密封有培养基的厌氧产气袋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指定接收标本处,并将厌氧产气袋中的培养基送入36℃二氧化碳孵箱进行无菌培养。
另外,使用便签记录以下内容:科室、送检时间(精确到分钟)、送检人、联系电话,记录后将便签一起放置在孵箱中。
步骤5:结果输出及反馈
检验科工作人员利用厌氧菌鉴定装置30对培养基中培养出的菌落进行鉴定后将鉴定结果反馈给研究人员,由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临床医生。
若鉴定结果为阴性则考虑无厌氧菌检出,若鉴定结果为阳性则考虑有厌氧菌检出。
本发明基于床旁接种的方式进行厌氧菌检测,克服了传统痰培养厌氧菌生长环境不佳致鉴定困难的问题,能够更客观、更准确地检测厌氧菌,且检测成本低,不需要特殊设备。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需氧菌培养装置40、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50、厌氧培养控制装置60。
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40,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二培养基上,并置于普通气体环境中;
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50,用于在厌氧培养期间,对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二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鉴定结果;
所述厌氧培养控制装置60,用于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中止厌氧培养,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未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继续进行厌氧培养,以供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进行鉴定。
其中,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40可以包括:第二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二培养基上;普通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温箱,用于为所述普通气袋中的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以进行需氧培养。所述普通气体为空气。
其中,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30和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50可以是相同的鉴定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的鉴定装置。
图4是图3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进行厌氧检测的患者。
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时,临床高度怀疑患者发生厌氧菌感染:1)腐臭味的分泌液;2)感染涉及邻近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例如上呼吸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3)以脓肿形成为特征的感染;4)渗出液革兰氏染色呈现具有厌氧菌形态特征的多种菌群或生物;5)感染部位有气体形成;6)怀疑组织中毒性梭菌综合征,如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气性坏疽、艰难梭菌(曾称为梭菌)引起的腹泻或结肠炎、坏死性肠炎。7)临床常规需要进行厌氧血培养。
步骤2:准备
器材包,包括:玻片、一次性接种环、增菌培养基、厌氧产气袋、塑封袋、黄色垃圾袋、便签、马克笔;
防护用品包,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知情同意书、笔。
步骤3:床旁接种
研究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取样地点,签署知情同意书;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如涉及呼吸道标本,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由标本采集人员采集患者的标本(或称样本),并保存于无菌容器中。
研究人员立即使用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厌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厌氧产气袋中密封。
同样地,研究人员使用另一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另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需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中。也就是说,更换一次性接种环,再次进行一次涂板,将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进行需氧条件涂板做对比。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进行涂板操作的人员,例如前述研究人员,需进行过无菌操作、平板划线的培训。另外,从标本离开人体到接种完毕放入厌氧产气袋的时间需不可超过5分钟。
步骤4:送检
2小时内将密封有培养基的厌氧产气袋和装有培养基的普通袋子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指定接收标本处,并将厌氧产气袋中的培养基送入36℃二氧化碳孵箱进行无菌培养,将普通袋子中的培养基送入35℃温箱中进行无菌培养。
另外,使用便签记录以下内容:科室、送检时间(精确到分钟)、送检人、联系电话,记录后将便签分别放置在孵箱和温箱中。
步骤5:结果输出及反馈
检验科工作人员将鉴定结果反馈给研究人员,由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临床医生。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0培养阴性或者A.1培养出需氧菌时,继续进行厌氧培养满5天。5天后,对于厌氧培养的培养基,若鉴定结果为B.0培养阴性,则考虑无厌氧菌检出,若鉴定结果为B.1培养阳性,则考虑有厌氧菌检出,并鉴定出厌氧菌的菌种。
2、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2存在兼性厌氧菌时,因兼性厌氧菌会明显掩盖专性厌氧菌生长,此时中止厌氧培养,鉴定结果为:NA,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专性厌氧菌。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实施例通过配合需氧培养,能够在鉴定出兼性厌氧菌的情况下,及时中止无效的厌氧培养,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率,降低检验成本。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样本检验装置11。
所述第一样本检验装置11,用于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是否合格,以便在检验所述样本合格时进行相应培养以及在检验所述样本不合格时不进行相应培养。
其中,所述第一样本检验装置11应用于所述样本是痰液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样本检验装置11可以包括: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一玻片;第二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第一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二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一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以确定所述样本是否合格。
图6是图5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进行厌氧检测的患者。
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时,临床高度怀疑患者发生厌氧菌感染:1)腐臭味的分泌液;2)感染涉及邻近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例如上呼吸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3)以脓肿形成为特征的感染;4)渗出液革兰氏染色呈现具有厌氧菌形态特征的多种菌群或生物;5)感染部位有气体形成;6)怀疑组织中毒性梭菌综合征,如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气性坏疽、艰难梭菌(曾称为梭菌)引起的腹泻或结肠炎、坏死性肠炎。7)临床常规需要进行厌氧血培养。
步骤2:准备
器材包,包括:玻片、一次性接种环、增菌培养基、厌氧产气袋、塑封袋、黄色垃圾袋、便签、马克笔;
防护用品包,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知情同意书、笔。
步骤3:床旁涂片和床旁接种
研究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取样地点,签署知情同意书;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如涉及呼吸道标本,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由标本采集人员采集患者的标本(或称样本),并保存于无菌容器中。
床旁涂片:进行床旁痰涂片。具体地说,取经过95%的乙醇擦拭脱脂,干燥清洁、无划痕、无油污的合格的玻片,在玻片背面左端1/3处注明编号;小心打开痰标本盒,使用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脓样或可疑部分约0.05-0.1ml,于玻片正面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10*20mm的卵圆形痰膜;痰膜朝上静置自然干燥,然后将该玻片放入厌氧产气袋中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接收标本处进行染色镜检。若痰标本合格(即,满足低倍镜下鳞状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25个,或者鳞/白比例<1:2.5,则进行床旁接种;若痰标本不合格,则床旁接种及后续培养对判断致病菌感染意义有限,不再进行床旁接种和培养。
床旁接种:研究人员立即使用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厌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厌氧产气袋中密封。同样地,研究人员使用另一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另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需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中。也就是说,更换一次性接种环,再次进行一次涂板,将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进行需氧条件涂板做对比。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进行涂板操作的人员,例如前述研究人员,需进行过无菌操作、平板划线的培训。另外,为了保证从标本离开人体到接种完毕放入厌氧产气袋的时间需不可超过5分钟,也可以同时进行床旁涂片和床旁接种。
步骤4:送检
2小时内将密封有培养基的厌氧产气袋和装有培养基的普通袋子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指定接收标本处,并将厌氧产气袋中的培养基送入36℃二氧化碳孵箱进行无菌培养,将普通袋子中的培养基送入35℃温箱中进行无菌培养。
另外,使用便签记录以下内容:科室、送检时间(精确到分钟)、送检人、联系电话,记录后将便签分别放置在孵箱和温箱中。
步骤5:结果输出及反馈
检验科工作人员将鉴定结果反馈给研究人员,由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临床医生。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0培养阴性或者A.1培养出需氧菌时,继续进行厌氧培养满5天。5天后,对于厌氧培养的培养基,若鉴定结果为B.0培养阴性,则考虑无厌氧菌检出,若鉴定结果为B.1培养阳性,则考虑有厌氧菌检出,并鉴定出厌氧菌的菌种。
2、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2存在兼性厌氧菌时,因兼性厌氧菌会明显掩盖专性厌氧菌生长,此时中止厌氧培养,鉴定结果为:NA,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专性厌氧菌。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实施例在样本为痰液的情况下,通过床旁涂片预先判断痰液样本是否合格,从而在判断痰液样本不合格时,及时中止第一实施例的厌氧培养或中止第二实施例的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也就是说,仅在痰液样本合格时进行相应培养,有助于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率,降低检验成本。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在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样本检验装置70。
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70,用于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
其中,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70应用于所述样本是非痰液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70可以包括: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二玻片;第三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三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二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以便在所述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中存在细菌且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确定所述第一培养基中不存在厌氧菌时,通过基因组测序进一步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厌氧菌。
所述第一染色镜检设备和所述第二染色镜检设备可以是相同设备,也可以是不同设备。
图8是图7所示系统的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流程图,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进行厌氧检测的患者。
当存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时,临床高度怀疑患者发生厌氧菌感染:1)腐臭味的分泌液;2)感染涉及邻近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例如上呼吸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3)以脓肿形成为特征的感染;4)渗出液革兰氏染色呈现具有厌氧菌形态特征的多种菌群或生物;5)感染部位有气体形成;6)怀疑组织中毒性梭菌综合征,如破伤风、肉毒杆菌中毒、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气性坏疽、艰难梭菌(曾称为梭菌)引起的腹泻或结肠炎、坏死性肠炎。7)临床常规需要进行厌氧血培养。
步骤2:准备
器材包,包括:玻片、一次性接种环、增菌培养基、厌氧产气袋、塑封袋、黄色垃圾袋、便签、马克笔;
防护用品包,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知情同意书、笔。
步骤3:床旁涂片和床旁接种
研究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取样地点,签署知情同意书;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白大褂、帽子、口罩(如涉及呼吸道标本,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由标本采集人员采集患者的标本(或称样本),并保存于无菌容器中。
床旁涂片:进行床旁非痰涂片。标本为其它类型的标本,例如,血、胸水、腹水、肺泡灌洗液、胆汁、脓肿穿刺液等较稀薄的标本,采用推片法,取一小滴标本滴在玻片偏右侧端,用推片用30度夹角将玻片上液体轻轻向左推;玻片朝上静置自然干燥,将玻片放入厌氧产气袋中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接收标本处进行染色镜检。
床旁接种:研究人员立即使用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厌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厌氧产气袋中密封。同样地,研究人员使用另一10uL一次性接种环将标本以分区划线法涂在另一增菌培养基上,使用马克笔在该培养基底面标记时间(精确到分钟)、患者姓名、标本类型、需氧培养,将该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中。也就是说,更换一次性接种环,再次进行一次涂板,将培养基放入普通袋子进行需氧条件涂板做对比。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进行涂板操作的人员,例如前述研究人员,需进行过无菌操作、平板划线的培训。另外,为了保证从标本离开人体到接种完毕放入厌氧产气袋的时间需不可超过5分钟,也可以同时进行床旁涂片和床旁接种。
步骤4:送检
2小时内将密封有培养基的厌氧产气袋和装有培养基的普通袋子送至分中心检验科指定接收标本处,并将厌氧产气袋中的培养基送入36℃二氧化碳孵箱进行无菌培养,将普通袋子中的培养基送入35℃温箱中进行无菌培养。
另外,使用便签记录以下内容:科室、送检时间(精确到分钟)、送检人、联系电话,记录后将便签分别放置在孵箱和温箱中。
步骤5:结果输出及反馈
检验科工作人员将鉴定结果反馈给研究人员,由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反馈给临床医生。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0培养阴性或者A.1培养出需氧菌时,继续进行厌氧培养满5天。5天后,对于厌氧培养的培养基,若鉴定结果为B.0培养阴性,若鉴定结果为B.1培养阳性,则考虑有厌氧菌检出,并鉴定出厌氧菌的菌种。
2、对于需氧培养的培养基,在鉴定结果为A.2存在兼性厌氧菌时,因兼性厌氧菌会明显掩盖专性厌氧菌生长,此时中止厌氧培养,鉴定结果为:NA,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专性厌氧菌。
3、在非痰液标本的床旁涂片的鉴定结果为C.1阳性(即染色镜检可见细菌),而厌氧培养的鉴定结果为B.0阴性时,可能说明细菌活力较弱,难以培养,此时无法判定是否存在厌氧菌感染,需通过基因组测序进一步确定D.0阴性(即非痰液标本存在厌氧菌)或D.1阳性(即非痰液标本不存在厌氧菌)。
4、在非痰液标本的床旁涂片的鉴定结果为C.0阴性(即染色镜检未见细菌),而厌氧培养的鉴定结果为B.1阳性时,以涂板结果(即厌氧培养的鉴定结果)为准。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第四实施例在样本为非痰液的情况下,如果床旁涂片的鉴定结果为C.1阳性且厌氧培养的鉴定结果为B.0阴性,则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厌氧菌检测,有利于检测出活力较弱难以培养的厌氧菌,提高检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规范临床感染标本厌氧感染检测,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床旁涂片及接种的方式纳入痰标本进行厌氧菌检测,克服传统痰培养厌氧菌生长环境不佳而导致的鉴定困难的问题,可系统地判断痰标本微生物检测结果,及时中止无效的厌氧培养,提高检验效率,理论上可缩短检验成本。另一方面,对于非痰标本,本发明通过结合床旁涂片及接种,综合判断是否有厌氧菌感染可能,是否有进行基因组测序的必要性,理论上可以提高厌氧菌检出的灵敏度。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样本收集装置,用于在患者床旁收集所述患者的用于检测厌氧菌的样本,所述样本是痰液;
第一样本检验装置,用于床旁涂片以及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是否合格,以便在检验所述样本合格时进行相应培养以及在检验所述样本不合格时不进行相应培养;
厌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一培养基上,并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培养;
需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二培养基上,并置于普通气体环境中;
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在厌氧培养期间,对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二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兼性厌氧菌的鉴定结果;
厌氧培养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中止厌氧培养,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未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继续进行厌氧培养,以供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进行鉴定;
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对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厌氧菌的鉴定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和所述第二培养基是增菌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收集装置包括:
无菌容器,用于收集所述患者的痰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包括:
第一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
第一厌氧产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
二氧化碳孵箱,用于为所述厌氧产气袋中的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厌氧环境以进行厌氧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包括:
第二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二培养基上;
普通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
温箱,用于为所述普通气袋中的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以进行需氧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本检验装置包括:
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一玻片;
第二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一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
第一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二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一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以确定所述样本是否合格。
6.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样本收集装置,用于在患者床旁收集所述患者的用于检测厌氧菌的样本,所述样本是非痰液,所述非痰液包括以下之一:血、胸水、腹水、肺泡灌洗液、胆汁、脓肿穿刺液;
第二样本检验装置,用于床旁涂片以及检验床旁涂片的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以便在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确定所述样本中存在细菌且厌氧菌鉴定装置确定第一培养基中不存在厌氧菌时,确定所述样本中存在的细菌难以培养;
厌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一培养基上,并置于厌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培养;
需氧菌培养装置,用于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收集的所述样本涂布在第二培养基上,并置于普通气体环境中;
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在厌氧培养期间,对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二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所述第二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兼性厌氧菌的鉴定结果;
厌氧培养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中止厌氧培养,在所述兼性厌氧菌鉴定装置未鉴定出所述第二培养基中存在兼性厌氧菌时,控制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继续进行厌氧培养,以供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进行鉴定;
厌氧菌鉴定装置,用于对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培养出的所述第一培养基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得到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厌氧菌的鉴定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和所述第二培养基是增菌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收集装置包括:
无菌容器,用于收集所述患者的非痰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菌培养装置包括:
第一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上;
第一厌氧产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
二氧化碳孵箱,用于为所述厌氧产气袋中的所述第一培养基提供厌氧环境以进行厌氧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氧菌培养装置包括:
第二接种环,用于将在所述患者床旁将所述样本涂布在所述第二培养基上;
普通气袋,用于为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
温箱,用于为所述普通气袋中的所述第二培养基提供普通气体环境以进行需氧培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样本检验装置包括:
已在所述患者床旁涂抹所述样本的第二玻片;
第三厌氧产气袋,用于在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自然干燥后,为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提供密封的厌氧环境;
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用于对从所述第三厌氧产气袋中取出的所述第二玻片上涂抹的所述样本进行染色镜检,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细菌,以便在所述第二染色镜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玻片上的所述样本中存在细菌且所述厌氧菌鉴定装置确定所述第一培养基中不存在厌氧菌时,确定所述样本中存在的细菌难以培养,通过基因组测序进一步确定所述样本中是否存在厌氧菌。
CN202111005288.8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Active CN113817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288.8A CN11381758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5288.8A CN11381758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7584A CN113817584A (zh) 2021-12-21
CN113817584B true CN113817584B (zh) 2023-12-29

Family

ID=7891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5288.8A Active CN113817584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75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065U (zh) * 1987-06-04 1988-05-25 阎侗有 液封式二氧化碳培养器
JP2004350537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itsubishi Kagaku Iatron Inc 嫌気性菌の鑑別方法
JP2006304698A (ja) * 2005-04-28 2006-11-09 Asahi Soft Drinks Co Ltd 高温性偏性嫌気性菌の迅速検出用培地、及び高感度検出期間短縮方法。
CN204198730U (zh) * 2014-11-14 2015-03-11 重庆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厌氧菌、微需氧菌和需二氧化碳菌培养袋
CN204455100U (zh) * 2015-01-20 2015-07-08 济宁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接种瓶
CN105219675A (zh) * 2015-10-13 2016-01-06 田发益 一种厌氧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CN109234164A (zh) * 2018-09-11 2019-01-18 安徽万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岐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CN110628867A (zh) * 2019-10-24 2019-12-3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新型尿液细菌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6026198B1 (pt) * 2014-05-16 2023-02-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étodo e sistema de cultura para cultura de um micro-organismo microaerofílico
JP6810518B2 (ja) * 2015-12-18 2021-01-06 関東化学株式会社 偏性嫌気性菌または微好気性菌を好気環境下で培養するための長期保存性培地および同培地を用いた偏性嫌気性菌または微好気性菌の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065U (zh) * 1987-06-04 1988-05-25 阎侗有 液封式二氧化碳培养器
JP2004350537A (ja) * 2003-05-27 2004-12-16 Mitsubishi Kagaku Iatron Inc 嫌気性菌の鑑別方法
JP2006304698A (ja) * 2005-04-28 2006-11-09 Asahi Soft Drinks Co Ltd 高温性偏性嫌気性菌の迅速検出用培地、及び高感度検出期間短縮方法。
CN204198730U (zh) * 2014-11-14 2015-03-11 重庆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厌氧菌、微需氧菌和需二氧化碳菌培养袋
CN204455100U (zh) * 2015-01-20 2015-07-08 济宁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接种瓶
CN105219675A (zh) * 2015-10-13 2016-01-06 田发益 一种厌氧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
CN109234164A (zh) * 2018-09-11 2019-01-18 安徽万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岐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CN110628867A (zh) * 2019-10-24 2019-12-3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新型尿液细菌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ing anaerobic blood cultures for infants younger than 90 days rarely showed anaerobic infections but increased yields of bacterial growth;Itai Gross等;《Acta Pædiatrica》;第107卷;第1043-1048 *
吕厚东 等.《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第223-225页. *
血培养厌氧菌实验室鉴定;郭素芳 等;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第37卷(第1期);第6-9、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7584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incus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using the bioMérieux Vitek® 2 system
JP6837473B2 (ja) ハイスループット微生物学適用高分解能システム、キット、装置、並びに方法
AU2008204257A1 (en) Means for identifying a strain isolated from a clinical sample at the species and/or subspecies level
Pezzlo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guidelines, challenges, and innovations
JP2012073197A (ja) 細菌検査システム
CN106148548B (zh) 一种能同时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梭菌和b型诺维氏梭菌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3817584B (zh) 一种厌氧菌床旁培养检测系统
WO2009123772A3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ng microbiology processes
CN111735673A (zh) 针对病原菌检测的液基薄层制片及其应用
CN113571128A (zh) 一种用于宏基因组学病原体检测参考阈值建立的方法
Mikoleit WHO global foodborne infections network
CN112501323A (zh) 基于raa-lf技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引物及应用
Riley Principles of microscopy, culture and serology-based diagnostics
Paray et al. Gram staining: a brief review
Vanstokstraeten et al. Culturomics in unraveling the upper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microbiota
WO19990232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centrating and searching of microbiological specimens
CN113512601A (zh) 用于筛查变形杆菌属的分子靶标以及定量检测方法
US11525115B2 (en) Process for the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organisms contained in a sample
Athamna et al.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uropathogens by combining Alfred 60 system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CN103196906B (zh) 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中白假丝酵母的特异性方法
Lai et al. A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Diversity of Vaginal Microbiome.
CN111647647A (zh)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基因多拷贝数快速检测分析方法
CN100430486C (zh) 微生物易感性的快速测定
CN114196768B (zh) 用于鉴别铜绿假单胞菌血清群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Windsor et al.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of Mycoplasma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