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9513B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9513B
CN113809513B CN202111354677.1A CN202111354677A CN113809513B CN 113809513 B CN113809513 B CN 113809513B CN 202111354677 A CN202111354677 A CN 202111354677A CN 113809513 B CN113809513 B CN 113809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illimeter wave
circuit board
wave antenna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46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9513A (zh
Inventor
黄奂衢
高大宋
漆知行
林虹
周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46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9513B/zh
Priority to US17/537,444 priority patent/US1131624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809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9513A/zh
Priority to JP2021206087A priority patent/JP7103700B1/ja
Priority to ZA2022/00096A priority patent/ZA202200096B/en
Priority to TW111103395A priority patent/TWI77891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9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9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6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天线支架及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天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通过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形成的所述天线结构,并将所述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天线支架上,不仅实现将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集成,还使得所述天线支架对所述天线结构进行有效的承载,增加所述天线结构和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灵活度,解决了所述电子设备内天线数量众多的挑战,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具有上述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由于更高阶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通讯需求、更多新频段的覆盖需求,甚至是毫米波段的加入,造成了手机等电子设备中需具备更多天线(即包含毫米波与非毫米波天线)的数量需求,而在整机空间无法显著增大下,便造成更高的天线设计难度,甚至会因不够紧凑的天线摆置(placement)或设计而造成整机尺寸的增加,以致产品竞争力的下降。
且众所周知,手机等电子设备内部电路板上空间相当紧张与紧凑,且此情势日趋险峻,故如何在有限的系统空间及可接受的成本下,容纳合格性能的多种多个天线,且使板空间可达更好利用率,便是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天线装置设计的一大热点课题。
发明内容
因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天线支架;
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天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形成的所述天线结构,并将所述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天线支架上,不仅实现将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集成,还使得所述天线支架对所述天线结构进行有效的承载,且可利用支架高度增强天线性能,增加所述天线结构和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灵活度,解决了所述电子设备内天线数量众多的挑战,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天线支架之间,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毫米波天线连接器,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间隔设置,所述天线支架具有第一缺口部,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缺口部暴露以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可以理解,将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与所述毫米波天线两者间路径较短,从而路径上的功率损耗可较小,即可提升所述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性能。此外,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也可以方便将所述毫米波天线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等,达到组装方便、信号传输可靠、提升毫米波天线摆置自由度等技术效果。所述第一缺口部的设计也利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连接,达到组装方便、信号传输可靠等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天线支架具有开口,所述天线结构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导电件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包括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和设在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外围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所述屏蔽罩还经由所述第一导电件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金属块。通过所述屏蔽罩可以对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进行防护以及防止信号串扰,提高可靠性及达到较好的辐射无线通信效果。所述第一导电件还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并且,接地的同时还可将热量排出至外界,降低所述天线装置(主要是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的温度,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及用户的握感舒适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通过将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可以实现将至少部分所述外壳同时作为天线使用,不仅帮助延长所述天线结构的长度和/或面积(特别是低频天线的长度和/或面积),还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的整体尺寸的减小,并且,所述外壳一般位于电子设备的最外侧,也有利于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从而提高天线性能、用户的无线通信体验,且外壳上的断缝位置与大小的设计自由度可更高(即产品外观设计可更极致),故有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环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包括侧壁部分和连接所述侧壁部分的天线部分,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沿环设方向依次连接。所述侧壁结构环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外围,可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防护,而且通过将所述侧壁结构的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沿环设方向依次连接,可以有效延长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长度和/或面积,以及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的整体尺寸的减小,且外壳上的断缝位置与大小的设计自由度可更高(即产品外观设计可更极致),故有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均为金属导电材料,所述天线部分的两端与所述侧壁部分之间分别具有断缝,所述断缝中设置有绝缘填充介质;所述天线部分接地和/或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均为金属导电材料,不仅材料简单易于实现,而且二者可以一体成型,从而保证生产效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断缝和所述绝缘填充介质,有利提升天线性能而强化无线通信体验。所述天线部分设在所述电路板外围的同时还可以接地和/或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不仅保证天线功能的实现、方便组装,还有保护电子设备系统的功效,并可作为外观设计的一部分。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直接接触所述天线部分以与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直接接触所述天线部分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也具有易于设计、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等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与所述天线部分具有间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经由所述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与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传输线路还与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通过所述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所述天线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可以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自由度,并可提高系统堆叠的自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部分接地,且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天线部分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天线部分接地,且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进而保证非毫米波天线功能的实现。所述天线部分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从而同时可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甚至可达MIMO的功效,且不会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尺寸,故可使所述天线装置的用户体验性较高,且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第一中间部分和连接于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天线结构之间的第一天线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天线部的一端的第二天线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天线部接地或者所述第一中间部分通过第二导电件接地。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天线部分具有多种不同的接地方式,天线设计与放置皆较为灵活,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靠性较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金属块,所述第二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接触以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第一中间部分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接地,使得所述天线部分形成的一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两端可以分别电连接一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从而同时可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甚至可达MIMO的功效,且不会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尺寸,故可使所述天线装置的用户体验性较高,且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金属块,使得所述第二导电件还可以起到隔离、电连接(如接地)的作用,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结构的缺口,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装饰件,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缺口,所述装饰件位于所述缺口中且盖设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上。通过将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缺口中,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天线结构和所述外壳的稳靠组装,而且,所述缺口还可以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提高无线通信体验。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装饰件,不仅可以对天线结构进行防护、避免损害及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增加使用所述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外表美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侧具有凹槽,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凹槽。通过将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中,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天线结构和所述外壳的稳靠组装,而且,所述凹槽还可以减少天线信号的屏蔽,提高无线通信体验,所述凹槽还可以对天线结构进行防护、避免损害及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增加使用所述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外表美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可以理解,通过具有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所述天线支架,可以实现对具有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三维天线结构的有效承载,以及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灵活度,此外,三维天线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天线性能及无线通信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电路板还围成容纳空间;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上。可以理解,通过设计所述容纳空间,可以容纳器件(如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其他电子器件等),进而提高所述天线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与系统设计的紧凑及极致性,而有利于避免设备尺寸的增大,而可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地,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和/或所述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围成所述容纳空间的部分,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和/或所述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的电连接、减少传输线路损失以及提高信号传输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且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上,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部,进一步提高对三维天线结构的有效承载,以及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灵活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经由穿过所述开口部的电连接件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通过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可以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自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且电连接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可以实现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电路板的信号传输和/或天线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子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的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第一子部分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电路板叠合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电连接使得所述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所述第二子部分还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通过弯折的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电路板叠合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可以方便所述第二部分与外部器件(如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之间的电连接,提高组装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远离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端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同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上以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可以理解,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所述天线结构电连接处的集成性,方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从而可提高组装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远离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端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不同的所述第二子部分以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子部分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分的同一侧。可以理解,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避免毫米波信号和非毫米波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提高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第二子部分穿过所述开口部,且所述第二子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子部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开口部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第二子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子部分弯折设置,且在弯折后,所述第二子部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子部分的底部可以大致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天线结构的组装平整度以及系统堆叠的自由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外表面。将所述天线结构设在于所述外表面,可以提高所述天线结构的辐射效果。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所述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通过将所述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于同一表面,可实现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紧凑,降低所述天线装置对电子设备的整机尺寸要求,进而减少成本及提升产品竞争力。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开口区域,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开口区域中,通过设置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提高所述毫米波天线的通信能力,满足现有电子设备多个毫米波天线的使用需求,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开口区域中,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能够有效的改善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的信号互耦,提高毫米波天线单元间的隔离度,而强化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可将所述天线装置设计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所述毫米波天线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之间的互耦,以及提升毫米波天线的无线通信性能,从而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外表面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靠近所述外表面一侧的表面。其中,将所述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靠近电子设备的外侧时,还具有辐射效果较佳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对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的开口,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三导电件通过所述开口接触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以将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接地;所述第三导电件包括第三金属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包括第二中间部分、第三天线部和第四天线部,所述第三天线部和所述第四天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部分的两端,且所述第三天线部和所述第四天线部还分别电连接一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可以理解,所述第三导电件可以起到隔离、支撑、电连接、散热等技术效果。所述第三导电件包括第三金属块,使得所述第三导电件还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并且,接地的同时还可将热量排出至外界,降低所述天线装置(主要是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的温度,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及用户的握感舒适度。所述第二中间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导电件接地,起到隔离的效果,并使得所述天线部分形成的一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两端可以分别电连接一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从而同时可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甚至可达MIMO的功效,且不会增加所述天线装置的尺寸,故可使所述天线装置的用户体验性较高,且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金属块具有第二缺口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缺口部并与所述电路板叠合及电连接。所述第二缺口部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弯折设置,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天线结构的组装平整度,及可避免柔性电路板绕行所述第三金属块而增加的路径损耗,故有利提升无线通信性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
所述电子设备中,通过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形成的所述天线结构,并将所述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天线支架上,不仅实现将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集成,还使得所述天线支架对所述天线结构进行有效的承载,增加所述天线结构和所述天线装置的设计灵活度,解决了所述电子设备内天线数量众多的挑战,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外,所述电子设备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天线装置,则也具备所述天线装置其他进一步特征及优势,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述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天线装置的天线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天线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天线结构沿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述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述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1所述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4是图11所示天线装置的天线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天线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天线结构沿线D-D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述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六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七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八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九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5所示天线装置的一种变更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十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一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2是图30所示天线装置一种变更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3是图30所示天线装置另一种变更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二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5是图34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三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7是本申请实施例十四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8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五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9是本申请实施例十六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7所示天线装置的天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41是图37所示天线装置的天线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2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七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2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十八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4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6是本申请实施例十九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7是图46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十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8所示天线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0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十一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5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电路板1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的天线支架11、及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11上的天线结构12。所述天线结构12包括柔性电路板121、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的毫米波天线122、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的非毫米波天线123。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设置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形成的所述天线结构12,并将所述天线结构1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的所述天线支架11上,不仅实现将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集成,还使得所述天线支架11对所述天线结构12进行有效的承载,增加所述天线结构12和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灵活度,解决了所述电子设备内天线数量众多的挑战,以及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包括外壳13,所述外壳13设于所述电路板10外围,所述外壳13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外壳13可以为使用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电子设备的边框,但不限于边框,也可以是前盖或后盖等。所述外壳13的至少部分为导电材料且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电路板10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具体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
通过将所述外壳13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天线结构12,可以实现将至少部分所述外壳13同时作为天线使用,不仅帮助延长所述天线结构12的长度和/或面积(特别是低频天线的长度和/或面积),还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12的整体尺寸的减小,并且,所述外壳13一般位于电子设备的最外侧,也有利于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从而提高天线性能、用户的无线通信体验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具体地,所述外壳13包括环设于所述电路板10外围的侧壁结构131,所述侧壁结构131包括侧壁部分132和连接所述侧壁部分132的天线部分133,所述天线部分13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侧壁部分132和所述天线部分133沿环设方向依次连接。可以理解,所述天线部分133为导电材料。
所述侧壁结构131环设于所述电路板10的外围,可以对所述电路板10进行防护,而且通过将所述侧壁结构131的天线部分13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侧壁部分132和所述天线部分133沿环设方向依次连接,可以有效延长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长度和/或面积,以及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12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部分133的两端与所述侧壁部分132之间分别具有断缝134,所述断缝134中设置有绝缘填充介质135;所述天线部分133还通过所述电路板10接地。所述侧壁部分132和所述天线部分133均为金属导电材料,不仅材料简单易于实现,而且二者可以一体成型,从而保证生产效率。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所述断缝134和所述绝缘填充介质135,可以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有利提升天线性能而强化无线通信体验,且所述外壳13上的断缝位置与大小的设计自由度可更高(即产品外观设计可更极致),故有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所述天线部分133设在所述电路板10外围的同时还可以接地和/或所述天线部分133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不仅保证天线功能的实现、方便组装,还有保护电子设备系统的功效,并可作为外观设计的一部分。
所述天线部分133远离所述天线结构12的一端可以接地,从而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天线部分133接地,同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还用于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具体地,所述天线部分133远离所述天线结构12的一端可以直接接触所述电路板10上的接地点,上述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实现、可靠性较高。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可以直接接触所述天线部分133以与所述天线部分13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直接接触所述天线部分133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也具有易于设计、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等技术效果。其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用于电连接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其中,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本实施例一中,主要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可以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进行示意性说明。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可以包括馈线1241、匹配网络1242和馈源1243,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馈线1241依次连接所述匹配网络1242和所述馈源1243。其中,所述馈线1241可以包括第一馈线1241a和第二馈线1241b,所述第一馈线1241a连接所述匹配网络1242和所述馈源1243,所述第二馈线1241b一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1242,所述第二馈线1241b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第二馈线1241b、所述匹配网络1242、所述第一馈线1241a连接所述馈源1243。在一些变更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一些线缆或者电连接件代替所述馈线1241,实现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匹配网络1242、所述馈源1243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天线支架11为绝缘支架,如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或者由绝缘材料包覆非绝缘材料。所述天线支架11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天线结构12设置于所述外表面。其中,将所述天线结构12设在于所述外表面,可以提高所述天线结构12的辐射效果。
具体地,所述天线支架1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所述第二支撑部112连接所述电路板10,所述第一支撑部11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112远离所述电路板10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1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111、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和所述电路板10还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内外部器件,特别是可以容纳位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所述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125、和/或所述电路板10的电子器件等,从而提高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空间利用率与系统设计的紧凑及极致性,而有利于避免设备尺寸的增大,而可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地,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和/或所述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125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围成所述容纳空间的部分,有利于所述天线结构12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和/或所述毫米波天线射频集成电路125的电连接、减少传输线路损失以及提高信号传输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包括第一部分121a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21a的第二部分121b,所述第一部分121a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11上,所述第二部分121b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112上且与所述电路板10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21a上,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可以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21a和所述第二部分121b上。可以理解,通过具有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的所述天线支架11,可以实现对具有所述第一部分121a和所述第二部分121b的三维天线结构的有效承载,以及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灵活度,此外,三维天线结构也有利于提高天线性能及无线通信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11还包括第三支撑部113,所述第三支撑部11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11、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和所述电路板10,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包括第三部分121c,所述第三部分121c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21a和所述第二部分121b且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113上,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121c。通过所述第三支撑部113,进一步提高对三维天线结构的有效承载,以及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灵活度。
所述第二部分121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12的第一子部分121d和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的第二子部分121e,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且与所述电路板10连接;所述电路板10上设置有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使得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还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通过弯折的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且与所述电路板10连接,可以方便所述第二部分121b与外部器件(如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之间的电连接,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121b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用于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使得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用于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和/或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可以具有第一开口部112a,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可以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部112a,且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远离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0,如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0上的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第一开口部112a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相对于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弯折设置,且在弯折后,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的底部可以大致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天线结构12的组装平整度。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包括第一表面121f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121g,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所述第一表面121f可以为远离所述天线支架11的外表面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21g为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的外表面一侧的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121g还设置有部分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的部分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21g的部分所述第二表面121g可以通过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一导通孔121h电连接。
其中,通过将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至少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设于同一表面,可实现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紧凑,降低所述天线装置100对电子设备的整机尺寸要求,且所述外壳13上的断缝位置与大小的设计自由度可更高(即产品外观设计可更极致),故有助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地,将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至少部分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且靠近电子设备的外侧时,还具有辐射效果较佳的技术效果。
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21f的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可以包括多个开口区域123a,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122a,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122a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开口区域123a中;通过上述设置,可将所述天线装置100设计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也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能够有效的改善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122a间的信号互耦,提高毫米波天线单元间的隔离度,而强化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辐射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可将所述天线装置100设计更加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也有利于降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之间的互耦,以及提升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无线通信性能,从而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电线路128,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28的一端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28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至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28可以自所述第一部分121a延伸至所述第二部分121b,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28可以自所述第一部分121a延伸至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以及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从而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可以理解,所述电路板10上可以设置有馈线,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可以通过所述馈线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可以包括至少层叠设置的两层绝缘层129,所述第一导电线路128可以位于两层所述绝缘层129之间,且通过贯穿其中一个绝缘层129的第二导通孔129a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弯折连接,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外围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可以不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12a,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并接地,使得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可以理解,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即可完成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所述天线结构12的接地,可以使得所述天线结构12比较简单、且便于与所述电路板10组装及电连接,此外,还有利于所述天线支架11和所述电路板10围成的容纳空间的完整利用。
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在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112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12a和第二开口部112b,所述天线支架11和所述电路板10围成的容纳空间的部分设置有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部112a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位于所述天线结构12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一侧的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所述天线结构12、所述天线支架11及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整体占用的平面空间较小,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四
如图1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在实施例四中,所述天线结构12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且位于所述天线结构12和所述天线支架11之间,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将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可利用所述天线支架11高度增强天线性能。
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4,所述天线支架11具有开口114,所述天线结构12覆盖所述开口114,所述第一导电件1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所述第一导电件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114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包括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和设在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外围的屏蔽罩126a;所述屏蔽罩126a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122;所述屏蔽罩126a还经由所述第一导电件14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14包括第一金属块。通过所述屏蔽罩126a可以对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进行防护以及防止信号串扰,提高可靠性及达到较好的辐射效果。所述第一导电件14还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并且,接地的同时还可将热量排出至外界,降低所述天线装置100(主要是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的温度,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及用户的握感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14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1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126a直接接触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一侧的非毫米波天线123,从而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的引脚125a可以贯穿所述屏蔽罩126a,且经由贯穿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三导通孔121i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
所述天线结构12还包括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且可经由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内部的线路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也可以方便将所述毫米波天线122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0,达到组装方便、信号传输可靠、提升毫米波天线摆置自由度等技术效果。
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可以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间隔设置,所述天线支架11具有第一缺口部110,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缺口部110暴露以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支架11的第二支撑部112的一侧可以凸出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113,使得所述第二支撑部112靠近所述第三支撑部11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11靠近所述第三支撑部113的一侧围成所述第一缺口部110,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部110,以方便与外部的另一连接器连接。
所述天线支架11具有第一缺口部110,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缺口部110暴露以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可以理解,将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5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可利用支架高度增强天线性能,并且,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5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两者间路径较短,从而路径上的功率损耗可较小,即可提升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辐射性能。此外,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也可以方便将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6和/或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0等,达到组装方便、信号传输可靠、提升毫米波天线摆置自由度等技术效果。所述第一缺口部110的设计也利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与另一连接器连接,达到组装方便、信号传输可靠等技术效果。
具体地,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的引脚可以经由贯穿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层129的第四导通孔129b、第一导电线路128等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
此外,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两侧的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可以通过第二导通孔129a电连接,位于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一侧的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还具有多个避让区域,所述第三导通孔121i和所述第四导通孔129b均对应所述避让区域,以避免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和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之间短路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17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在实施例五中,所述天线部分133包括第一中间部分133a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和所述天线结构12之间的第一天线部133b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远离所述第一天线部133b的一端的第二天线部133c,所述第二天线部133c接地或者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通过第二导电件15接地。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天线部分133具有多种不同的接地方式,天线设计与放置皆较为灵活,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靠性较高。具体地,所述第一天线部133b与所述天线结构12的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如二者可以直接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从而所述天线部分133可以作为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延长部分。
所述第二导电件15包括第二金属块,所述第二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接触以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电连接;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第一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a和第二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b,所述第一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a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第二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b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部133c。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15接地,从而同时可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甚至可达MIMO的功效,且不会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尺寸,故可使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用户体验性较高,且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所述第二导电件15包括第二金属块,使得所述第二导电件15还可以起到隔离、电连接(如接地)的作用,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
实施例六
如图19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是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五的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两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及第二导电件15,以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第二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b还可通过如射频缆线(RF cables)等传输机制馈入所述外壳13的所述天线部分133上,从而所述天线部分133可以作为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延长部分;同时所述天线结构12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和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此时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与毫米波天线122集成,两者间路径较短,路径上的功率损耗较小,可提升所述毫米波天线122的辐射性能;同时所述天线部分133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15接地;所述屏蔽罩126a还经由所述第一导电件14接地。
实施例七
如图21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六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在实施例七中,所述第二支撑部11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部112b,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天线支架11和电路板10围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有助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相关的布局更为紧凑。
实施例八
如图23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二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八中,所述天线部分133包括第一中间部分133a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和所述天线结构12之间的第一天线部133b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远离所述第一天线部133b的一端的第二天线部133c,所述第一中间部分133a通过第二导电件15接地。设置一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
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不直接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部133c。
实施例九
如图25至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五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九中,所述天线支架11与所述天线部分133具有间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通过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的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天线部分133电连接,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还电连接一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还经由另一个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的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接地。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可以设置有传输线路,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电连接所述天线部分133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自由度,并可提高系统堆叠的自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如图27所示,在一种变更实施例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也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10上的传输线路101与所述天线部分133内侧电连接,从而增加装置堆叠的自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十
如图28至图2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九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中,所述天线结构12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且位于所述天线结构12和所述天线支架11之间,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4,所述天线支架11具有开口114,所述天线结构12覆盖所述开口114,所述第一导电件1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所述第一导电件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114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的屏蔽罩126a,从而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的具体结构如实施例四中描述,此处就不再赘述;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通过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的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与所述天线部分133电连接以及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此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也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10上的传输线路与所述天线部分133内侧电连接,从而增加装置堆叠的自由度。
实施例十一
如图30至图3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一中,所述侧壁结构131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结构131的缺口136,所述天线结构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136中.
进一步地,如图3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包括装饰件16,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缺口136,所述装饰件16位于所述缺口136中且盖设于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上。通过将所述天线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缺口136中,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天线结构136和所述外壳13的稳靠组装,而且,所述缺口136还可以避免天线信号被屏蔽,提高无线通信体验。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装饰件16,不仅可以对天线结构12进行防护、避免损害及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增加使用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电子设备的外表美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所述装饰件16可以为玻璃、塑料等,只要不屏蔽天线信号的收发即可。另外,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装饰件16也可以被省略。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支架11的所述第二支撑部112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12a、第二开口部112b和第三开口部112c,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二子部分121e穿过第一开口部112a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还经由所述第三开口部112c连接接地线路,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接地,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位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及所述接地线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也可以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并通过电连接件18(如弹片抵接的方式)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还经由所述第三开口部112c并通过另一电连接件18(如弹片抵接的方式)连接接地线路。通过所述电连接件18电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可以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设计自由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131包括贯穿的缺口136,但是,如图33及图33所示,在变更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131也可以在内侧设置有凹槽137,所述毫米波天线122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凹槽137。通过将所述天线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137中,不仅可以实现所述天线结构12和外壳13的稳靠组装,而且,所述凹槽137还可以减少天线信号的屏蔽,提高无线通信体验,所述凹槽137还可以对所述天线结构12进行防护、避免损害及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增加使用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电子设备的外表美观性,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十二
如图34至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一中与实施例四的方案的结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要点。本实施例十二中,所述天线结构12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和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和毫米波天线连接器127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且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和所述天线支架11之间;所述天线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4,所述第一导电件14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且所述第一导电件14经由所述天线支架11的开口114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的屏蔽罩126a,从而经由所述屏蔽罩126a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的非毫米波天线123;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所述第一导电件14的具体结构及效果等如实施例四中描述,此处就不再赘述。
所述天线支架11还设置有第二开口部112b,所述屏蔽罩126a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所述屏蔽罩126a、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电连接至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
实施例十三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三与实施例十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及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线路邻近设置,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位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及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线路之间,上述设计可以体现所述天线装置100设计的自由度与装置元件摆设的灵活性。
实施例十四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为实施例十三和实施例十二的结合,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与实施例十二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四与实施例十二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11设置有第三开口部112c,屏蔽罩126a经由所述第三开口部112c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
实施例十五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三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三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11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部,所述第二子部分121e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部112a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经由第二开口部112b连接所述电路板10的接地线路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
实施例十六
如图39、图40及图4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一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六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的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靠近所述天线支架11的表面,所述天线支架11包括对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另一部分的开口114,所述天线装置100包括第三导电件17,所述第三导电件17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上,且所述第三导电件17通过所述开口114接触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另一部分以将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另一部分接地;所述第三导电件17包括第三金属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另一部分包括第二中间部分123d、第三天线部123b和第四天线部123c,所述第三天线部123b和所述第四天线部123c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部分123d的两端,且所述第三天线部123b和所述第四天线部123c还分别电连接一个位于所述电路板10上的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所述天线支架11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12a、第二开口部112b和第三开口部112c,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二子部分121e穿过第一开口部112a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第三天线部123b穿过第二开口部112b与第一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a电连接,所述第四天线部123c穿过第三开口部112c与第二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b电连接,可避免柔性电路板121绕行所述第三金属块而增加的路径损耗,故有利提升无线通信性能。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导电件17可以起到隔离、支撑、电连接、散热等技术效果。所述第三导电件17包括第三金属块,使得所述第三导电件17还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并且,接地的同时还可将热量排出至外界,降低所述天线装置100(主要是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的温度,维持无线通信功能的稳定性,进而可提升产品性能及用户的握感舒适度。所述第二中间部分123d通过所述第三导电件17接地,起到隔离的效果,并使得所述天线部分133形成的一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的两端可以分别电连接一个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从而同时可形成两个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效果,甚至可达MIMO的功效,且不会增加所述天线装置100的尺寸,故可使所述天线装置100的用户体验性较高,且产品综合竞争力较强。
实施例十七
如图42至图4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六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七与实施例十六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十七相较于实施例十六可以省略装饰盖,此时,所述天线结构12远离所述天线支架11的表面可以与所述侧壁结构131的外表面平齐。上述设计可以减少遮蔽,有利于提升天线装置100的辐射性能。
实施例十八
如图44至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七
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十八与实施例十七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件17的第三金属块具有第二缺口部172,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二子部分121e穿过所述第二缺口部172并与所述电路板10叠合及与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125电连接。所述第二缺口部172的设置,可以方便所述柔性电路板121的第二子部分121e弯折设置,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天线结构12的组装平整度,维持毫米波天线122较为对称的馈入,以减少毫米波天线122设计的复杂度。
实施例十九
如图46至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是实施例四、实施例十二及实施例十七的结合,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七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七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12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121上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21和所述天线支架11之间,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123。此时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为馈到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126上达到两非毫米波天线的功能。本实施例中,两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天线支架11、所述电路板10围成的容纳空间中。
实施例二十
如图48至图4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十九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部分121d也可以经由所述第二开口部112b并通过电连接件18(如弹片抵接的方式)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电连接。
实施例二十一
如图5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天线装置100的方案与实施例二十中方案相同部分不再赘述,将重点描述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的不同点。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的位置与实施例二十不同,且两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124分别电连接所述天线部分133的两端。所述天线部分133与所述天线结构12的非毫米波天线接触并电连接。
如图51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装置100和显示屏200。所述电子设备300采用了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天线装置100,则也具备所述天线装置100其他进一步特征及优势,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天线支架;
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天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天线支架之间,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毫米波天线连接器,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且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间隔设置,所述天线支架具有第一缺口部,所述毫米波天线连接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缺口部以用于与另一连接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天线支架具有开口,所述天线结构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包括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天线的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和设在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主体外围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屏蔽罩还经由所述第一导电件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金属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环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的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包括侧壁部分和连接所述侧壁部分的天线部分,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沿环设方向连接;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天线部分均为金属导电材料,所述天线部分的两端与所述侧壁部分之间分别具有断缝,所述断缝中设置有绝缘填充介质;所述天线部分接地和/或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直接接触所述天线部分以与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或者所述天线支架与所述天线部分具有间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经由所述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与所述天线部分电连接,所述传输线路还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部分接地,且所述天线部分还电连接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天线部分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部分包括第一中间部分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和所述天线结构之间的第一天线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天线部的一端的第二天线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天线部接地或者所述第一中间部分通过第二导电件接地;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金属块,所述第二金属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接触以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结构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结构的缺口,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装饰件,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缺口,所述装饰件位于所述缺口中且盖设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上;或者
所述外壳内侧具有凹槽,所述天线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或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对应所述凹槽。
8.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天线支架;
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天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电路板还围成容纳空间;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且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上,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第二部分的至少部分经由穿过所述开口部的电连接件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线路,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且电连接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一子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子部分的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第一子部分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电路板叠合且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第二子部分与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电连接使得所述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所述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所述第二子部分还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电连接,使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远离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端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同一个所述第二子部分上以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线路远离所述毫米波天线的一端和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不同的所述第二子部分以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子部分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子部分的同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第二子部分穿过所述开口部,且所述第二子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子部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15.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天线支架;
设置在所述天线支架上的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毫米波天线、和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于所述电路板外围,所述外壳的至少部分电连接所述非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天线结构设置于所述外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所述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开口区域,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开口区域中;所述第一表面为远离所述外表面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靠近所述外表面一侧的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天线支架包括对应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的开口,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三导电件通过所述开口接触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以将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接地;所述第三导电件包括第三金属块;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另一部分包括第二中间部分、第三天线部和第四天线部,所述第三天线部和所述第四天线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部分的两端,且所述第三天线部和所述第四天线部还分别电连接一个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非毫米波天线馈源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块具有缺口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缺口部并与所述电路板叠合及电连接。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7项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CN202111354677.1A 2021-11-16 2021-11-16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09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677.1A CN113809513B (zh) 2021-11-16 2021-11-16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7/537,444 US11316243B2 (en) 2021-11-16 2021-11-29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206087A JP7103700B1 (ja) 2021-11-16 2021-12-20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ZA2022/00096A ZA202200096B (en) 2021-11-16 2022-01-03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111103395A TWI778916B (zh) 2021-11-16 2022-01-26 天線裝置及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677.1A CN113809513B (zh) 2021-11-16 2021-11-16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9513A CN113809513A (zh) 2021-12-17
CN113809513B true CN113809513B (zh) 2022-02-15

Family

ID=7889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4677.1A Active CN113809513B (zh) 2021-11-16 2021-11-16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6243B2 (zh)
JP (1) JP7103700B1 (zh)
CN (1) CN113809513B (zh)
TW (1) TWI778916B (zh)
ZA (1) ZA2022000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0674B (zh) * 2023-11-17 2024-06-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移动终端
CN117673700B (zh) * 2023-11-17 2024-08-1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无线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0429U (ja) * 2016-01-27 2017-05-2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ンテナを備えた通気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CN112563747A (zh) * 2020-11-23 2021-03-26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9345B2 (en) * 2008-10-16 2013-08-27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UST) Miniaturized, low power FGMOSFET radiation sensor and wireless dosimeter system
US9093745B2 (en) * 2012-05-10 2015-07-28 Apple Inc. Antenna and proximity sensor structures having printed circuit and dielectric carrier layers
US10418687B2 (en) * 2016-07-22 2019-09-1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on printed circuits
US10249937B2 (en) * 2016-09-06 2019-04-0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with suppressed parasitic resonance
CN109411877B (zh) 2017-08-17 2020-11-1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530052B2 (en) * 2017-10-23 2020-01-0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0723371U (zh) 2018-02-21 2020-06-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220818A1 (ja) 2018-05-18 2019-11-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00361B1 (ko) * 2018-07-26 2023-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5g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088180B (zh) * 2018-08-12 2020-11-2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Aog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346829B (zh) * 2018-09-28 2020-10-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JP2020065246A (ja) * 2018-10-16 2020-04-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信装置
KR102568765B1 (ko) * 2018-11-19 2023-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799545B (zh) * 2019-04-08 2022-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641819U (zh) * 2019-05-22 2019-1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117540B (zh) * 2019-06-21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015563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Fpcb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430942B (zh) * 2020-04-01 2021-06-29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与非毫米波天线整合模块
CN111509383B (zh) * 2020-04-30 2021-07-16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与非毫米波天线多元整合模块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541032B (zh) * 2020-04-30 2021-08-06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与非毫米波天线整合模块系统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0429U (ja) * 2016-01-27 2017-05-2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ンテナを備えた通気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CN112563747A (zh) * 2020-11-23 2021-03-26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8916B (zh) 2022-09-21
US20220085480A1 (en) 2022-03-17
JP2023073938A (ja) 2023-05-26
JP7103700B1 (ja) 2022-07-20
CN113809513A (zh) 2021-12-17
US11316243B2 (en) 2022-04-26
TW202322455A (zh) 2023-06-01
ZA202200096B (en)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0887B (zh) 倒f天线和手持电子设备
CN113809513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754815B2 (en) Portable terminal and antenna device thereof
US6384793B2 (en) Slot antenna device
WO2007046285A1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通信機器
JP422714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KR101964636B1 (ko) 전자 장치
CN103199341A (zh) 具有隔离天线的手持式电子设备
CN113809514B (zh) 天线设备及电子装置
WO2011045930A1 (ja) 携帯無線機
JP5093230B2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JP3912754B2 (ja) 無線装置
EP1507313B1 (en) Antenna device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12563747B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675603B (zh) 柔性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EP2257033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435787A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6093998A (ja) 携帯通信機
KR101240844B1 (ko) 내장 안테나를 갖는 셋톱 박스
CN218385725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
CN219267891U (zh) 机器人设备
CN118400453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