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9832A -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9832A
CN113779832A CN202111037484.3A CN202111037484A CN113779832A CN 113779832 A CN113779832 A CN 113779832A CN 202111037484 A CN202111037484 A CN 202111037484A CN 113779832 A CN113779832 A CN 113779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model
modal
excitation
cal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74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9832B (zh
Inventor
李亚南
冯伟
张永杰
肖健
张为雯
都佳逊
王云涛
白舟
闫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110374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9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9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在利用模态参数进行模型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面试验数据相互辅助,开展仿真计算模型修正,提高模型修正的精度,为结构改进设计提高有力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仿真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仿真计算是目前结构强度设计、动力学分析甚至一些故障分析等过程中常用的手段,仿真计算的关键是建立准确的有限元模型,即根据实际结构形式,建立可用于有限元计算的模型。模型的准确与否,目前常用方式是通过模态试验实际测量参数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改材料参数、连接刚度等,使计算得到的前几阶频率与振型与试验结果近似。此方法对于大部分结构可满足计算精度,但对于一些小型、轻型结构,无法开展模态试验测试,频率和振型无法获取,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则无法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修正方法,即在通过模态参数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面试验数据相互辅助,进行修正,例如通过局部位置传递特性、响应大小等进行修正,保证局部位置计算的准确性。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根据实际结构三维设计图建立其有限元几何模型,重点关注位置要进行详细建模;对所建模型划分网格,对结构附材料参数,例如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计算结构前10阶模态参数。
开展地面模态试验,边界条件与仿真计算相同,便于进行模型修正,通常采用自由-自由边界条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测点位置,测点数量和位置选择要能描述主要振型,激励点要避开节点位置。测试获得结构的前几阶模态参数,包括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结构的材料参数、连接刚度等,进行多轮迭代,提高模型精度,减小计算误差。
根据结构实际或设计环境剖面,开展随机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相关试验,测试不同激励方式下关键位置的加速度或应变响应,以及传递特性;以同样的条件和加载方式,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相对应位置的响应和传递特性,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再次进行模型修正。以最终修正后的模型为基础,计算结构的环境应力,发现结构的薄弱环节,改进设计,从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包括:
1)提高仿真计算模型精度,从而使仿真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为结构设计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2)对于一些较轻、较薄的结构,无法开展模态试验振型测试,结构建模只能根据经验进行,无法进行模型修正,但这些结构又属于关键零部件或高概率故障位置,需要准确计算其应力分布,分析失效原因,进行结构改进;本专利通过利用其它地面试验数据进行辅助,进行模型修正,提高建模精度,准确获取其应力分布,为结构设计改进提供有力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法流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加表摆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石英摆片2:摆片根部3:加表轮廓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加表摆片结构改进方案示意图;1:石英摆片2:摆片根部3:加表轮廓4:倒角5:限位块
图4为本发明模态试验测点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加表安装位置和加表表面传递自谱与互谱对比。
图6为本发明加表安装位置和加表表面时间历程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图6,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实际结构三维设计图建立其有限元几何模型,重点关注位置要进行详细建模;对所建模型划分网格,对结构附材料参数,例如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计算结构前10阶模态参数。
开展地面模态试验,边界条件与仿真计算相同,便于进行模型修正,通常采用自由-自由边界条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测点位置,测点数量和位置选择要能描述主要振型,激励点要避开节点位置。测试获得结构的前几阶模态参数,包括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结构的材料参数、连接刚度等,进行多轮迭代,提高模型精度,减小计算误差。
根据结构实际或设计环境剖面,开展随机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相关试验,测试不同激励方式下关键位置的加速度或应变响应,以及传递特性;以同样的条件和加载方式,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相对应位置的响应和传递特性,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再次进行模型修正。以最终修正后的模型为基础,计算结构的环境应力,发现结构的薄弱环节,改进设计,从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实施例2
以惯测装置内部加表为例,加表内部有一个石英摆片,属于高概率故障部位,摆片厚度不足1mm,现已知在高量级冲击下,摆片在平面悬臂方向(图2)容易断裂,但由于摆片太薄,无法开展模态参数测试,模型准确性得不到验证,给结构改进设计带来极大困难。
第一步:有限元建模、模态参数计算。
分析结构三维设计图,包括结构组成、材料属性等,根据三维设计图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重点关注位置要进行详细建模;对所建模型划分网格,对结构附材料参数,例如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计算结构前10阶模态参数。
第二步:模态参数测试。
通过弹簧、橡皮绳悬吊等方式模拟自由-自由边界条件,开展模态试验,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测点位置和数量,测点数量和测点位置选择要能描述主要振型(图4),激励点要避开节点位置,测试设备为加速度传感器,激励设备可选择力锤、激振器等,激励方式可选脉冲激励、随机激励或者步进正弦激励,通过激励处力反馈与响应处加速度响应,计算频响函数,从而识别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第三步:其他地面试验测试。
根据结构实际或设计环境剖面,开展随机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相关试验,以惯测装置为例,以验收条件为随机振动试验输入条件,冲击试验数据来自工作冲击环境实测数据以及跌落试验,同时开展惯测装置加表安装位置到加表上的传递特性测试等,包括传递函数(图5)和时域响应(图6)。
第四步:模型修正。
根据模态试验测得的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在进行模型修正时,主要针对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刚度,及板件的非结构质量等进行了调整,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阻尼比。以随机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等输入条件为基础,对结构进行应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传递函数与传递路径,进一步修正结构的连接刚度等,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频率、振型、响应趋势、传递等方面相吻合。
第五步:应力分析、设计改进。
在修正后的模型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确定结构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设计,以XX惯测装置为例,在高量级冲击条件下,其内部加表摆片在平行摆片平面悬臂方向,应力远大于材料许用应力,是惯组工作时的薄弱环节,其应力大的主要原因是摆片根部应力集中以及悬臂方向摆动位移过大造成,因此在摆片根部增加倒角,减小应力集中,在摆片平行摆片平面悬臂方向增加限位装置,减小这一方向的摆动位移(图3)。通过这两方面的改进,再次进行应力计算,发现摆片所受应力小于其许用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模态参数进行模型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面试验数据相互辅助,开展仿真计算模型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模态参数计算:根据三维设计图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计算结构前10阶模态参数;
(2)模态参数测试:开展模态试验,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测点位置和数量,计算频响函数,从而识别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3)其他地面试验测试并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模态试验测得的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4)应力分析、设计改进:在修正后的模型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确定结构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地面试验测试的边界条件与仿真计算相同,便于进行模型修正,通常采用自由-自由边界条件,根据结构实际或设计环境剖面,开展随机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在内的相关试验,测试获得结构的前几阶模态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对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在内的结构附材料参数计算结构前10阶模态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模态参数测试通过弹簧、橡皮绳悬吊方式模拟自由-自由边界条件,开展模态试验,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测点位置和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数量和测点位置选择要能描述主要振型,激励点要避开节点位置,测试设备为加速度传感器,激励设备可选择力锤、激振器,激励方式可选脉冲激励、随机激励或者步进正弦激励,通过激励处力反馈与响应处加速度响应,计算频响函数,从而识别得到结构的模态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主要针对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刚度及板件的非结构质量进行调整,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正阻尼比,以随机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输入条件为基础,对结构进行应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传递函数与传递路径,进一步修正结构的连接刚度,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频率、振型、响应趋势、传递方面相吻合。
8.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提高建模精度,准确获取其应力分布。
CN202111037484.3A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Active CN113779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7484.3A CN113779832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7484.3A CN113779832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9832A true CN113779832A (zh) 2021-12-10
CN113779832B CN113779832B (zh) 2023-08-29

Family

ID=7884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7484.3A Active CN113779832B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98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8615A (zh) * 2022-11-26 2023-03-07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铸设备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数字孪生实现方法
CN116738609A (zh) * 2023-06-05 2023-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大型激振平台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9055A (zh) * 2016-11-18 2017-03-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应变模态振型相关性的模型修正方法
CN106682301A (zh) * 2016-12-23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多点激励振动试验的系统模型修正方法
CN10677769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 用于结构动力学仿真的橡胶o形圈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07220407A (zh) * 2017-04-27 2017-09-29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流器柜体振动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CN112685841A (zh) * 2021-01-28 2021-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连接关系的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修正方法及系统
US20210118530A1 (en) * 2019-05-27 2021-04-22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ulti-scale method for simulating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ultiphase composite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9055A (zh) * 2016-11-18 2017-03-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应变模态振型相关性的模型修正方法
CN10677769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 用于结构动力学仿真的橡胶o形圈有限元建模方法
CN106682301A (zh) * 2016-12-23 2017-05-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多点激励振动试验的系统模型修正方法
CN107220407A (zh) * 2017-04-27 2017-09-29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流器柜体振动仿真模型构建方法
US20210118530A1 (en) * 2019-05-27 2021-04-22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ulti-scale method for simulating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ultiphase composite materials
CN112685841A (zh) * 2021-01-28 2021-04-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连接关系的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修正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8615A (zh) * 2022-11-26 2023-03-07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铸设备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数字孪生实现方法
CN115758615B (zh) * 2022-11-26 2024-03-12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铸设备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数字孪生实现方法
CN116738609A (zh) * 2023-06-05 2023-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大型激振平台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法
CN116738609B (zh) * 2023-06-05 2024-04-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大型激振平台的支撑结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9832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ownjohn et al. Dynamic assessment of curved cable-stayed bridge by model updating
CN113779832B (zh) 一种高精度有限元仿真模型修正方法
Ren et al.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using modal data. II: Test verification
Rosales et al. Crack detection in beam-like structures
CN108491578B (zh) 一种基于摄动随机有限元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方法
CN110795884B (zh) 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更新的新型混合试验方法
CN107885908A (zh) 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层合板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15630558B (zh) 一种复合材料构件装配变形预测方法
CN116306179B (zh) 机载外挂物起落冲击损伤评估用载荷筛选方法及系统
CN110516365A (zh) 一种测试螺栓连接刚度的方法
CN115186377A (zh) 一种商用车悬置系统的稳健性优化方法
CN110737958B (zh) 一种利用曲率转角指标辨识弹性支撑梁刚度薄弱环节的方法
CN113051788B (zh) 一种臂架疲劳分析方法
CN116362083A (zh) 一种基于响应面的轨道梁有限元模型参数联合修正方法
CN116187053A (zh)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臂架应力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及装置
Crouch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three-point bend impact test
CN108195532B (zh) 一种梁结构裂纹等效刚度的测量方法
CN108304653B (zh) 晶体培植工艺环境振动影响定量快速评估技术
Krejčí et al. A comparison of two modal analysis methods: An impact hammer versus laser vibrometry
Pippi et al. Limitations of a dynamic shear-frame model based in a small-scale experimental steel structure
CN110569611B (zh) 一种基于多复变量法的结构频响函数灵敏度分析方法
Ghaisas et al.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 Development of Diesel Engine Block
Kurent et al. On (Bayesian)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by Using Modal Features
CN114324979B (zh) 加速度计振动失调误差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Nagesh et al. 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 of linear dynamic systems using a hybrid static and dynamic testing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