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4761B -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4761B
CN113774761B CN202111289542.1A CN202111289542A CN113774761B CN 113774761 B CN113774761 B CN 113774761B CN 202111289542 A CN202111289542 A CN 202111289542A CN 113774761 B CN113774761 B CN 113774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plate
column
transpor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95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4761A (zh
Inventor
刘瑞盛
张桓靖
李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95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4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4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4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4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46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and placing the materials, e.g. slurry se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08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heating or melting asphalt, bitumen, tar,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设备的准备,以及混合料的试拌和检测,并彻底处理下承层的质量缺陷,对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清除再灌缝;步骤三:混合料运输:利用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对混合料进行运输;步骤五:混合料碾压:碾压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路表温度不低于120℃;步骤六:成型后检测,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弧形回流板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导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减速现象时,混合料因惯性因素对运输箱产生冲击,利用弧形回流板进行导向使得混合料回流,对运输箱进行保护,防止混合料破坏运输箱对运输车头产生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为改善路面抗滑、排水、防眩、降噪要求的各类高等级公路路面及预防性养护项目,包括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大桥、特大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磨耗层;各类旅游专线或专用道路的沥青路面表面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磨耗层、机场及停车区路面磨耗层;各类服务区、跑道和广场水泥混凝土罩面层和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现有的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运输因混合料载重增大设备的整体惯性,容易对设备产生冲击,危害驾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解决了现有的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运输因混合料载重增大设备的整体惯性,容易对设备产生冲击,危害驾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设备的准备,以及混合料的试拌和检测,并彻底处理下承层的质量缺陷,对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清除再灌缝,之后采用高压风机清扫路面并使路面保持干净;
步骤二:混合料制备: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拌制,拌合能力不小于240t/h,温度控制为:石料加热温度180℃~190℃,沥青加热温度165℃~175℃,拌和温度170℃~180℃,干拌时间为8~10s,然后加入沥青和矿粉,并湿拌40~45s,混合料出场温度为180±5℃;
步骤三:混合料运输:利用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对混合料进行运输;
步骤四:混合料摊铺:利用混合料摊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在摊铺混合料时同时洒布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其温度控制在60~80℃2下喷洒,摊铺量为1.00kg/m;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摊铺,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所有改性乳化沥青表面上;摊铺速度不超过2m/min;
步骤五:混合料碾压:碾压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路表温度不低于120℃;步骤六:成型后检测。
运输设备,具体包括:
运输车头,该运输车头具有箱型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型主体右侧的承载车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车体顶部的承载装置,且安装在所述承载装置远离所述承载车体一侧中间位置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外侧的防护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
运输箱,该运输箱具有无门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内腔底部靠近所述运输车头一侧的弧形回流板,通过弧形回流板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导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减速现象时,混合料因惯性因素对运输箱产生冲击,利用弧形回流板进行导向使得混合料回流,对运输箱进行保护,防止混合料破坏运输箱对运输车头产生危害,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的传动转轴,且安装在所述传动转轴外表面的螺旋运料板,通过螺旋运料板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从下向上的运输,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底布产生沉积,确保混合料的均匀程度,同时塔型的螺旋运料板设计将底部大量混合料向上输送,形成上下物料运输的差异,便于混合料产生循环的回流运动,用以进行物料的全面运动,避免内部产生部分分层或温度差异,确保混合料的使用品质,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旋运料板远离所述传动转轴一侧的电磁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远离所述运输车头一侧的启闭箱门。
优选的,所述运输箱底部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且所述传动转轴顶端贯穿所述运输箱并延伸至所述运输箱顶部,以及所述弧形回流板正面和背面与所述运输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柱包括:
转换器,该转换器具有杆状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杆状柱体顶部和底部的导电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端板靠近所述导电端板且位于所述杆状柱体外侧的感应线圈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端板远离所述转换器一侧的加热柱,利用感应线圈柱的设置,利用电磁效应产生电流的转换,为设备进行能源的供给,因混合料原本就具有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仅需要进行温度保持,无需大量的电流进行设备的支撑,同时加热柱的设置增加螺旋运料板与混合料的接触面积,提升运输过程中的搅拌效果,促进混合料的均匀化程度,避免分层现象严重,同时增大温度的传递面积提升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板外表面与所述螺旋运料板连接,且所述转换器和感应线圈柱贯穿所述螺旋运料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装置包括:
强化底板,该强化底板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强化底板顶部靠近所述运输车头一侧的防撞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撞柱远离所述运输车头一侧的液压伸缩杆,通过液压伸缩杆的设置保证了调节过程中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因混合料的温度导致设备运行不平稳,且安装在所液压伸缩杆远离所述方形板体一端的安装轴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远离所述运输车头一侧的弧形卡槽,且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腔中间位置的定位转柱,通过弧形卡槽的设置对运输箱进行转动位置的限定,避免运输箱因混合料的倾斜导致位置的偏移,对运输箱进行位置的保护,避免运输箱脱离车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安装轴柱外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连接,且所述定位转柱外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连接,以及所述强化底板顶部与所述防护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壳体,该防护壳体具有倒凹型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底部的柔性封垫,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内壁的磁铁条,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顶部中间位置的中心轴柱,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柱外表面的风动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顶部且位于所述风动板外表面的电动环轨,且安装在所述电动环轨顶部的遮蔽罩体,通过遮蔽罩体的设置对风动板的状态进行调整,用以控制风动板的转动方向,避免对混合料的运输方向产生错误导致运输箱受到过度挤压破裂,或内部设备构件断裂损坏同时转动方向的调控有利于混合料在倾斜过程中进行位置的顺流调节,加速混合料的卸料避免长时间裸露导致混合料凝固。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内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连接,且所述中心轴柱底端贯穿所防护壳体并延伸至所述防护壳体底部,以及所述中心轴柱底端与所述传动转轴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通过弧形回流板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导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减速现象时,混合料因惯性因素对运输箱产生冲击,利用弧形回流板进行导向使得混合料回流,对运输箱进行保护,防止混合料破坏运输箱对运输车头产生危害。
(二)、该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通过螺旋运料板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从下向上的运输,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底布产生沉积,确保混合料的均匀程度,同时塔型的螺旋运料板设计将底部大量混合料向上输送,形成上下物料运输的差异,便于混合料产生循环的回流运动,用以进行物料的全面运动,避免内部产生部分分层或温度差异,确保混合料的使用品质。
(三)、该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通过感应线圈柱的设置,利用电磁效应产生电流的转换,为设备进行能源的供给,因混合料原本就具有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仅需要进行温度保持,无需大量的电流进行设备的支撑,同时加热柱的设置增加螺旋运料板与混合料的接触面积,提升运输过程中的搅拌效果,促进混合料的均匀化程度,避免分层现象严重,同时增大温度的传递面积提升保温效果。
(四)、该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通过弧形卡槽的设置对运输箱进行转动位置的限定,避免运输箱因混合料的倾斜导致位置的偏移,对运输箱进行位置的保护,避免运输箱脱离车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五)、该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通过遮蔽罩体的设置对风动板的状态进行调整,用以控制风动板的转动方向,避免对混合料的运输方向产生错误导致运输箱受到过度挤压破裂,或内部设备构件断裂损坏同时转动方向的调控有利于混合料在倾斜过程中进行位置的顺流调节,加速混合料的卸料避免长时间裸露导致混合料凝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运输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输车头;2、承载车体;3、承载装置;31、强化底板;32、防撞柱;33、液压伸缩杆;34、安装轴柱;35、弧形卡槽;36、定位转柱;4、运输装置;41、运输箱;42、弧形回流板;43、传动转轴;44、螺旋运料板;45、电磁柱;451、转换器;452、导电端板;453、感应线圈柱;454、加热柱;46、启闭箱门;5、防护装置;51、防护壳体;52、柔性封垫;53、磁铁条;54、中心轴柱;55、风动板;56、电动环轨;57、遮蔽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设备的准备,以及混合料的试拌和检测,并彻底处理下承层的质量缺陷,对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清除再灌缝,之后采用高压风机清扫路面并使路面保持干净;
步骤二:混合料制备: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拌制,拌合能力不小于240t/h,温度控制为:石料加热温度180℃~190℃,沥青加热温度165℃~175℃,拌和温度170℃~180℃,干拌时间为8~10s,然后加入沥青和矿粉,并湿拌40~45s,混合料出场温度为180±5℃;
步骤三:混合料运输:利用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对混合料进行运输;
步骤四:混合料摊铺:利用混合料摊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在摊铺混合料时同时洒布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其温度控制在60~80℃2下喷洒,摊铺量为1.00kg/m;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摊铺,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所有改性乳化沥青表面上;摊铺速度不超过2m/min;
步骤五:混合料碾压:碾压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路表温度不低于120℃;步骤六:成型后检测。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运输设备,具体包括:
运输车头1,该运输车头1具有箱型主体,以及安装在箱型主体右侧的承载车体2,以及安装在承载车体2顶部的承载装置3,且安装在承载装置3远离承载车体2一侧中间位置的运输装置4,以及设置在运输装置4外侧的防护装置5,运输装置4包括:
运输箱41,该运输箱41具有无门箱体,以及安装在无门箱体内腔底部靠近运输车头1一侧的弧形回流板42,通过弧形回流板42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导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减速现象时,混合料因惯性因素对运输箱41产生冲击,利用弧形回流板42进行导向使得混合料回流,对运输箱41进行保护,防止混合料破坏运输箱42对运输车头1产生危害,以及安装在无门箱体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的传动转轴43,且安装在传动转轴43外表面的螺旋运料板44,通过螺旋运料板44的设置,对混合料进行从下向上的运输,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底布产生沉积,确保混合料的均匀程度,同时塔型的螺旋运料板44设计将底部大量混合料向上输送,形成上下物料运输的差异,便于混合料产生循环的回流运动,用以进行物料的全面运动,避免内部产生部分分层或温度差异,确保混合料的使用品质,以及设置在螺旋运料板44远离传动转轴43一侧的电磁柱45,以及安装在无门箱体远离运输车头1一侧的启闭箱门46。
运输箱41底部与承载装置3连接,且传动转轴43顶端贯穿运输箱41并延伸至运输箱41顶部,以及弧形回流板42正面和背面与运输箱41连接。
电磁柱45包括:
转换器451,该转换器451具有杆状柱体,以及安装在杆状柱体顶部和底部的导电端板452,以及安装在导电端板452靠近导电端板452且位于杆状柱体外侧的感应线圈柱453,以及安装在导电端板452远离转换器451一侧的加热柱454,利用感应线圈柱453的设置,利用电磁效应产生电流的转换,为设备进行能源的供给,因混合料原本就具有温度,在运输过程中仅需要进行温度保持,无需大量的电流进行设备的支撑,同时加热柱454的设置增加螺旋运料板44与混合料的接触面积,提升运输过程中的搅拌效果,促进混合料的均匀化程度,避免分层现象严重,同时增大温度的传递面积提升保温效果。
导电端板452外表面与螺旋运料板44连接,且转换器451和感应线圈柱453贯穿螺旋运料板44。
承载装置3包括:
强化底板31,该强化底板3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强化底板31顶部靠近运输车头1一侧的防撞柱32,以及安装在方形板体顶部且位于防撞柱32远离运输车头1一侧的液压伸缩杆33,通过液压伸缩杆33的设置保证了调节过程中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因混合料的温度导致设备运行不平稳,且安装在所液压伸缩杆33远离方形板体一端的安装轴柱34,以及安装在方形板体顶部远离运输车头1一侧的弧形卡槽35,且设置在弧形卡槽35内腔中间位置的定位转柱36,通过弧形卡槽35的设置对运输箱41进行转动位置的限定,避免运输箱41因混合料的倾斜导致位置的偏移,对运输箱41进行位置的保护,避免运输箱41脱离车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安装轴柱34外表面顶部与运输箱41连接,且定位转柱36外表面顶部与运输箱41连接,以及强化底板31顶部与防护装置5连接。
防护装置5包括:
防护壳体51,该防护壳体51具有倒凹型壳体,以及安装在倒凹型壳体底部的柔性封垫52,以及安装在倒凹型壳体内壁的磁铁条53,以及安装在倒凹型壳体顶部中间位置的中心轴柱54,且安装在中心轴柱54外表面的风动板55,以及安装在倒凹型壳体顶部且位于风动板55外表面的电动环轨56,且安装在电动环轨56顶部的遮蔽罩体57,通过遮蔽罩体57的设置对风动板55的状态进行调整,用以控制风动板55的转动方向,避免对混合料的运输方向产生错误导致运输箱41受到过度挤压破裂,或内部设备构件断裂损坏同时转动方向的调控有利于混合料在倾斜过程中进行位置的顺流调节,加速混合料的卸料避免长时间裸露导致混合料凝固。
防护壳体51内表面顶部与运输箱41连接,且中心轴柱54底端贯穿所防护壳体51并延伸至防护壳体51底部,以及中心轴柱54底端与传动转轴43连接。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6,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运输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启闭箱门46将混合料灌输进入运输箱41内部,之后关闭运输箱41的启闭箱门46;
步骤二:启动运输车头1,带动整体的设备进行运动,直至到达目的地;
步骤三:整体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启动防护装置5中的电动环轨56,使得遮蔽罩体57沿着电动环轨56进行角度的调整,使得气流带动风动板55进行转动,使得螺旋运料板44将混合从下向上输送;
步骤四:风动板55的转动,带动中心轴柱54和传动转轴4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旋运料板44和电磁柱45进行转动;
步骤五:电磁柱45的转动,使得感应线圈柱453跟随螺旋运料板44进行转动,使得感应线圈柱453切割防护装置5中的磁铁条53磁感线,使得感应线圈柱453内部产生电流;
步骤六:感应线圈柱453产生的电流经过转换器451的转换,并经由导电端板452输送进入加热柱454中,使得加热柱454升温对混合料进行保温;
步骤七:到达位置后,开启启闭箱门46,启动承载装置3中的液压伸缩杆33,使得运输箱41沿着定位转柱36进行转动调节,对混合料进行卸料,完成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设备的准备,以及混合料的试拌和检测,并彻底处理下承层的质量缺陷,对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清除再灌缝,之后采用高压风机清扫路面并使路面保持干净;
步骤二:混合料制备: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拌制,拌合能力不小于240t/h,温度控制为:石料加热温度180℃~190℃,沥青加热温度165℃~175℃,拌和温度170℃~180℃,干拌时间为8~10s,然后加入沥青和矿粉,并湿拌40~45s,混合料出场温度为180±5℃;
步骤三:混合料运输:利用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对混合料进行运输;
所述的运输设备,具体包括:
运输车头(1),该运输车头(1)具有箱型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型主体右侧的承载车体(2),以及安装在所述承载车体(2)顶部的承载装置(3),且安装在所述承载装置(3)远离所述承载车体(2)一侧中间位置的运输装置(4),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4)外侧的防护装置(5),所述运输装置(4)包括:
运输箱(41),该运输箱(41)具有无门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内腔底部靠近所述运输车头(1)一侧的弧形回流板(42),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内腔底部中间位置的传动转轴(43),且安装在所述传动转轴(43)外表面的螺旋运料板(44),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旋运料板(44)远离所述传动转轴(43)一侧的电磁柱(45),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门箱体远离所述运输车头(1)一侧的启闭箱门(46);
所述电磁柱(45)包括:
转换器(451),该转换器(451)具有杆状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杆状柱体顶部和底部的导电端板(452),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端板(452)靠近所述导电端板(452)且位于所述杆状柱体外侧的感应线圈柱(453),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电端板(452)远离所述转换器(451)一侧的加热柱(454);
所述承载装置(3)包括:
强化底板(31),该强化底板(3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强化底板(31)顶部靠近所述运输车头(1)一侧的防撞柱(32),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撞柱(32)远离所述运输车头(1)一侧的液压伸缩杆(33),且安装在所液压伸缩杆(33)远离所述方形板体一端的安装轴柱(34),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远离所述运输车头(1)一侧的弧形卡槽(35),且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35)内腔中间位置的定位转柱(36);
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
防护壳体(51),该防护壳体(51)具有倒凹型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底部的柔性封垫(52),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内壁的磁铁条(53),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顶部中间位置的中心轴柱(54),且安装在所述中心轴柱(54)外表面的风动板(55),以及安装在所述倒凹型壳体顶部且位于所述风动板(55)外表面的电动环轨(56),且安装在所述电动环轨(56)顶部的遮蔽罩体(57);
步骤四:混合料摊铺:利用混合料摊铺进行混合料的摊铺,在摊铺混合料时同时洒布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其温度控制在60~80℃2下喷洒,摊铺量为1.00kg/m;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5℃,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摊铺,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在所有改性乳化沥青表面上;摊铺速度不超过2m/min;
步骤五:混合料碾压:碾压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路表温度不低于120℃;步骤六:成型后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41)底部与所述承载装置(3)连接,且所述传动转轴(43)顶端贯穿所述运输箱(41)并延伸至所述运输箱(41)顶部,以及所述弧形回流板(42)正面和背面与所述运输箱(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板(452)外表面与所述螺旋运料板(44)连接,且所述转换器(451)和感应线圈柱(453)贯穿所述螺旋运料板(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柱(34)外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41)连接,且所述定位转柱(36)外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41)连接,以及所述强化底板(31)顶部与所述防护装置(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51)内表面顶部与所述运输箱(41)连接,且所述中心轴柱(54)底端贯穿所防护壳体(51)并延伸至所述防护壳体(51)底部,以及所述中心轴柱(54)底端与所述传动转轴(43)连接。
CN202111289542.1A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Active CN113774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542.1A CN113774761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542.1A CN113774761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4761A CN113774761A (zh) 2021-12-10
CN113774761B true CN113774761B (zh) 2022-04-26

Family

ID=7887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9542.1A Active CN113774761B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47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0534A (ko) * 2001-02-28 2002-09-10 김종호 폐아스콘을 이용한 재생혼합물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20736A (zh) * 2011-01-26 2011-10-19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
CN107964850A (zh) * 2017-11-27 2018-04-27 李厚兵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防静置运输装置
CN208307530U (zh) * 2018-04-19 2019-01-01 山东普文特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沥青储送罐
CN111996893A (zh) * 2020-09-03 2020-11-27 李红建 沥青路面灌封机
CN112376357A (zh) * 2020-12-05 2021-02-19 姚迎黎 一种道路养护用沥青加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70534A (ko) * 2001-02-28 2002-09-10 김종호 폐아스콘을 이용한 재생혼합물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20736A (zh) * 2011-01-26 2011-10-19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超薄磨耗层施工工艺
CN107964850A (zh) * 2017-11-27 2018-04-27 李厚兵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沥青混凝土防静置运输装置
CN208307530U (zh) * 2018-04-19 2019-01-01 山东普文特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恒温沥青储送罐
CN111996893A (zh) * 2020-09-03 2020-11-27 李红建 沥青路面灌封机
CN112376357A (zh) * 2020-12-05 2021-02-19 姚迎黎 一种道路养护用沥青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4761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4821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енивания балластных слоев
CN206289505U (zh)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
CN107175759A (zh) 建筑梁柱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线
US2010020346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t asphalt recycling
US20140270953A1 (en) Road strengthening and reinforcement during a recycling process
KR20080106549A (ko) 교통용 도로의 고착 방법
CN113774761B (zh) 一种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CN110184933A (zh) 一种钢箱梁桥面铺装施工方法
CN107336343A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转料布料一体化装置
CN110258236A (zh) 一种高性能钢渣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11254790A (zh) 一种公路路面裂缝修补设备
KR20170002011A (ko) 철도 공사용 콘크리트 연속 타설을 위한 재료공급장치
CN101429746B (zh) 道路铺装方法
CN206475289U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转料布料一体化装置
CN208959685U (zh) 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原料加工处理装置
CN1008285B (zh) 路面翻修设备
CN209703411U (zh) 一种市政融雪车的融雪装置
CN109797626A (zh) 快速排水市政道路
CN114984802A (zh) 沥青混凝土原料混合装置
CN109357502A (zh) 沥青混凝土石料加热烘干机及沥青路面材料生产系统
CN21303814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人行道砂层铺设装置
CN211571305U (zh) 低温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用滚压装置
CN216040558U (zh) 一种路面综合养护装置
CN211171471U (zh) 一种高性能钢渣路面
CN112391898A (zh) 一种碾压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