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1612A -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1612A CN113771612A CN202110996577.2A CN202110996577A CN113771612A CN 113771612 A CN113771612 A CN 113771612A CN 202110996577 A CN202110996577 A CN 202110996577A CN 113771612 A CN113771612 A CN 1137716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temperature
- branch
- cooling branch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72 de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63—Heat dissipaters releasing heat from coola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其中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支路,包括分别用于对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的第一冷却支路、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三冷却支路,第一冷却支路、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三冷却支路相并联,第一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第二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测温元件;调节装置,设置为分别对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冷却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控制装置,与第一测温元件、第二测温元件和调节装置电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作业机械是一种依靠电动驱动行走,并依靠电动驱动作业部件进行作业动作的作业机械,如电动搅拌车。对于行走的驱动系统和作业部件的驱动系统均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降温,以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失。
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的冷却系统主要是根据作业部件开启与否、不同转速运转、整车具体工况(高速、爬坡等)等工作状态对冷却系统的流量进行调控,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存在冷却效果差或能耗高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支路,包括分别用于对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的第一冷却支路、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三冷却支路,所述第一冷却支路、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相并联,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测温元件;
调节装置,设置为分别对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所述调节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的第一调节阀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上,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上,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的调节泵,所述调节泵与所述冷却支路串联设置,所述调节泵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支路,所述散热支路与所述冷却支路串联以构成回路,所述散热支路设置为对所述冷却液散热降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系统,所述第三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三测温元件,
所述散热支路包括散热器和用于向所述散热器吹风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支路连通,
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第三测温元件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方法,基于如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一流量,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二流量,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
当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三流量,否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四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小于所述第四流量;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五流量,否则,控制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六流量,所述第五流量小于所述第六流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温度,控制散热风扇,包括: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六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四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2;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五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1;
否则,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0,F0>F1>F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却方法,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四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五时间阈值相同,
或,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四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五时间阈值中,至少两者不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为对所述车辆的主驱电机、作业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系统为如上述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支路、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冷却支路上设置的第一测温元件和第二测温元件分别对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分别将相应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上述信号后,控制调节装置分别对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冷却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可以响应作业电机和主驱电机不同的散热需求,并且直接根据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对第一冷却支路和第二支内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提高了冷却支路对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的问题。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方法中,由于基于如上所述的冷却系统,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车辆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冷却系统,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冷却支路; 2:第二冷却支路; 3:第三冷却支路;
4:第一测温元件; 5:第二测温元件; 6:控制装置;
7:第一调节阀; 8:第二调节阀; 9:调节泵;
10:散热支路; 11:第三测温元件; 12:散热器;
13:散热风扇; 14:第一换热部; 15:第二换热部;
16:第三换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却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支路、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6,具体来说,冷却支路包括第一冷却支路1、第二冷却支路2和第三冷却支路3,分别用于对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上述控制器至少包括主驱电机控制器和作业电机控制器,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油泵、气泵、配电、绝缘检测以及DC-DC进行控制的辅助控制器,上述控制器也可以为将主驱电机控制器、作业电机控制器和用于对油泵、气泵、配电、绝缘检测以及DC-DC进行控制的辅助控制器集成于一体的多合一控制器。
在第一冷却支路1上设置有能够与作业电机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14,第一换热部14的内部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通道与第一冷却支路1连通,第一换热部14能够包覆于作业电机的外表面。冷却液流经第一换热部14时,与作业电机进行热交换,冷却液吸收作业电机的热量、温度升高,作业电机释放热量、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对作业电机的冷却降温。
在第二冷却支路2上设置有能够与主驱电机热交换的第二换热部15,第二换热部15的内部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通道与第二冷却支路2连通,第二换热部15能够包覆于主驱电机的外表面。冷却液流经第二换热部15时,与主驱电机进行热交换,冷却液吸收主驱电机的热量、温度升高,主驱电机释放热量、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对主驱电机的冷却降温。
在第三冷却支路3上设置有能够与控制器热交换的第三换热部16,第三换热部16的内部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通道与第三冷却支路3连通,第三换热部16能够包覆于控制器的外表面。冷却液流经第三换热部16时,与控制器进行热交换,冷却液吸收控制器的热量、温度升高,控制器释放热量、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对控制器的冷却降温。
第一冷却支路1、第二冷却支路2和第三冷却支路3相互并联设置,有利于实现对各个支路的独立控制。
在电动作业机械运行过程中,上述控制器基本都处于工作状态,产生的热量相对稳定,使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流量处于相对稳定的数值或范围内,确保对控制器的冷却降温效果即可,无需对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上述调节装置用于分别对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在第一冷却支路1上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4,用于测量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在第二冷却支路2上设置有第二测温元件5,用于测量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上述第一测温元件4、第二测温元件5和调节装置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第一测温元件4和第二测温元件5可以选用温度传感器,上述控制装置6可以为单独配置的控制器,也可以为上述辅助控制器。
第一测温元件4和第二测温元件5分别对并联设置的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分别将相应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接收上述信号后,控制调节装置分别对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如此,可以响应作业电机和主驱电机不同的散热需求,并直接根据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对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支内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提高了冷却系统对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阀7和第二调节阀8,第一调节阀7和第二调节阀8可以为电动两通阀。第一调节阀7设置在第一冷却支路1上,通过调节第一调节阀7的开度,可以调节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流量。第二调节阀8设置在第二冷却支路2上,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可以调节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第一调节阀7和第二调节阀8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控制装置6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温元件4的检测信号和第二测温元件5的检测信号,分别对第一调节阀7和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进行调节。
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作业电机的温度较高时,说明作业电机的冷却需求较高,此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一调节阀7的开度增加,增加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流量,促进换热,以使作业电机的温度降低。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作业电机的温度较低时,说明作业电机的冷却需求较低,此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一调节阀7的开度减小,减少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流量,以节约能耗。
相应地,当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主驱电机的温度较高时,说明对主驱电机的冷却需求较高,此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增加,增加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促进换热,以使主驱电机的温度降低。当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主驱电机的温度较低时,说明对主驱电机的冷却需求较低,此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减小,减少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以节约能耗。
上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泵9,调节泵9可以选用PWM调速水泵(PWM为脉冲宽度调制,PWM调速水泵指应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调速水泵),可通过调节占空比,调节输出流量。调节泵9与冷却支路串联设置,为冷却液的流通提供动力,同时通过调节调节泵9的开度或占空比,可以调节调节泵9的输出流量,相应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得到调节。上述调节泵9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作业电机的温度和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主驱电机的温度均较高时,控制装置6控制调节泵9的开度或占空比增加,增加调节泵9的输出流量,以确保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支路10,散热支路10与上述冷却支路串联以构成回路,冷却液分别流经第一冷却支路1、第二冷却支路2和第三冷却支路3,分别与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热交换后温度升高,然后流经至散热支路10,在散热支路10散热降温。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三冷却支路3上设置有第三测温元件11,用于测量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上述散热支路10包括散热器12和散热风扇13,散热风扇13向散热器12吹风,以促使冷却液在散热器12内散热。散热风扇13可以选用PWM调速风扇(PWM为脉冲宽度调制,PWM调速风扇指应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调速风扇),可通过调节占空比,调节散热效率。散热器12包括主水箱和副水箱,主水箱的出口与冷却支路的入口连通,主水箱的入口与冷却支路的出口连通,冷却支路内的冷却液与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换热后,流至主水箱进行散热。上述副水箱设置在主水箱的上方,且副水箱与主水箱连通,通过副水箱可以向主水箱内补充冷却液。上述副水箱的下端设置有与主水箱上端的注水口直接连通的出水口,简化了副水箱与主水箱之间的管路连接。
上述散热风扇13和第三测温元件11均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作业电机的温度、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主驱电机的温度和第三测温元件11检测到的控制器的温度均相对较低时,控制装置6控制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减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冷却系统还包括除气管,除气管设置在第一冷却支路1、第二冷却支路2和第三冷却支路3中的至少一者与散热器12的副水箱之间。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在冷却支路中会产生气体,为避免气体影响热交换的效果,需将冷却支路中的气体排出。副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冷却支路内产生的气体经除气管进入副水箱,并通过副水箱的出气口排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下文描述的冷却方法与上文描述的冷却系统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方法包括:
步骤110、分别获取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步骤120、根据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
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支路1上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4,第二冷却支路2上设置有第二测温元件5,分别利用第一测温元件4对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测量,利用第二测温元件5对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测量。
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温度表征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温度表征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直接根据第一测温元件4和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温度对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支内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提高了冷却系统对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的灵敏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作业机械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不精确、不直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冷却方法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来说,上述根据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的过程,包括:
当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一流量,否则,控制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二流量,第一流量小于第二流量;
当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三流量,否则,控制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四流量,第三流量小于第四流量;
当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时,控制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五流量,否则,控制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六流量,第五流量小于第六流量。
上述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三时间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将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均设置为55度,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三时间阈值均设置为10分钟。
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55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第一调节阀7的开度为A1。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55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第一调节阀7的开度为A2,A2大于A1。
当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55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为B1。当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55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第二调节阀8的开度为B2,B2大于B1。
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均小于55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调节泵9的占空比为P1,其他情况下,调节调节泵9的占空比为P0,P0大于P1。
上述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和第三时间阈值的设置,能够避免短时间内的频繁调节,提高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
冷却系统的第四支路上设置有第三测温元件11,利用第三测温元件11能够对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测量。
第三测温元件11检测到的温度表征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综合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对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准确性。若三个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均较高,通过增加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若三个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均较低,通过减小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调节泵9的调节和对散热风扇13的调节存在前后逻辑关系,先调节调节泵9,再调节散热风扇13,既保证散热需求,又实现降低能耗。
具体来说,上述根据各个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调节散热支路10的散热效率的过程,包括:
当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五温度阈值、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六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四时间阈值时,控制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2;
当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第五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第六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五时间阈值时,控制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1;
否则,控制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0,F0>F1>F2。
上述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第四温度阈值、第五温度阈值和第六温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第四时间阈值和第五时间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将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均设置为55度,将第三温度阈值设置为50度,将第四温度阈值和第五温度阈值均设置为45度,将第六温度阈值设置为40度,上述第四时间阈值和第五时间阈值均设置为10分钟。
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第一冷却支路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第二冷却支路2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均小于45度,第三测温元件11检测到的第三冷却支路3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小于40度,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2。
当第一测温元件4检测到的第一冷却支路1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测温元件5检测到的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位于45-55度范围内,第三测温元件11检测到的第三冷却支路3内冷却液的温度位于40-50度范围内,且持续时间大于10分钟时,则调节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1,F1>F2。
在其他情况下,调节散热风扇13的占空比为F0,F0>F1>F2。
具体如下表所示: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辆能够直接根据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冷却支路2内冷却液的温度对第一冷却支路1和第二支内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提高了车辆对冷却系统的冷却支路和作业部件等需散热部件的温度调节的精确度。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辆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车辆可以为电动搅拌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支路,包括分别用于对作业电机、主驱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的第一冷却支路、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三冷却支路,所述第一冷却支路、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相并联,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测温元件;
调节装置,设置为分别对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和所述调节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的第一调节阀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的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上,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上,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的调节泵,所述调节泵与所述冷却支路串联设置,所述调节泵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支路,所述散热支路与所述冷却支路串联以构成回路,所述散热支路设置为对所述冷却液散热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三测温元件,
所述散热支路包括散热器和用于向所述散热器吹风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支路连通,
所述散热风扇、所述第三测温元件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6.一种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和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包括: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一流量,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二流量,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
当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三流量,否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流量为第四流量,所述第三流量小于所述第四流量;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五流量,否则,控制所述冷却支路的总输入流量为第六流量,所述第五流量小于所述第六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散热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和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温度,控制散热风扇,包括: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五温度阈值、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小于第六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四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2;
当所述第一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三冷却支路内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且持续时间均大于第五时间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1;
否则,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占空比为F0,F0>F1>F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四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五时间阈值相同,
或,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四时间阈值和所述第五时间阈值中,至少两者不相同。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为对所述车辆的主驱电机、作业电机和控制器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6577.2A CN113771612A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6577.2A CN113771612A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1612A true CN113771612A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883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96577.2A Pending CN113771612A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1612A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43419A (ja) * | 1990-02-19 | 1991-10-30 | Kubota Corp | 作業車の原動部構造 |
CN102535572A (zh) * | 2012-02-23 | 2012-07-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及其冷却系统 |
CN102765321A (zh) * | 2012-07-27 | 2012-11-0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
CN104070987A (zh) * | 2014-06-26 | 2014-10-01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一体化冷却系统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 |
CN204845518U (zh) * | 2014-06-05 | 2015-12-09 | 利勃海尔矿业设备科马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式作业机械 |
CN105196860A (zh) * | 2015-10-27 | 2015-12-30 |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温控式电动汽车冷却方法及系统 |
CN107472002A (zh) * | 2017-08-16 | 2017-12-15 | 合肥东凯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散热系统 |
CN208962849U (zh) * | 2018-11-01 | 2019-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冷却系统和汽车电驱动系统 |
CN209870078U (zh) * | 2019-04-01 | 2019-12-31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车辆 |
CN111186289A (zh) * | 2020-03-03 | 2020-05-22 | 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车 |
CN211764950U (zh) * | 2019-12-05 | 2020-10-27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及其车辆 |
WO2021064602A1 (en) * | 2019-09-30 | 2021-04-08 | Cer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imited | Sofc cooling system, fuel cell and hybrid vehicle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10996577.2A patent/CN1137716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43419A (ja) * | 1990-02-19 | 1991-10-30 | Kubota Corp | 作業車の原動部構造 |
CN102535572A (zh) * | 2012-02-23 | 2012-07-04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及其冷却系统 |
CN102765321A (zh) * | 2012-07-27 | 2012-11-0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
CN204845518U (zh) * | 2014-06-05 | 2015-12-09 | 利勃海尔矿业设备科马尔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式作业机械 |
CN104070987A (zh) * | 2014-06-26 | 2014-10-01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一体化冷却系统及其热管理控制方法 |
CN105196860A (zh) * | 2015-10-27 | 2015-12-30 | 莆田市云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温控式电动汽车冷却方法及系统 |
CN107472002A (zh) * | 2017-08-16 | 2017-12-15 | 合肥东凯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散热系统 |
CN208962849U (zh) * | 2018-11-01 | 2019-06-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冷却系统和汽车电驱动系统 |
CN209870078U (zh) * | 2019-04-01 | 2019-12-31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及车辆 |
WO2021064602A1 (en) * | 2019-09-30 | 2021-04-08 | Cer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imited | Sofc cooling system, fuel cell and hybrid vehicle |
CN211764950U (zh) * | 2019-12-05 | 2020-10-27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及其车辆 |
CN111186289A (zh) * | 2020-03-03 | 2020-05-22 | 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78590B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 |
US12097774B2 (en) | Cooling method and cooling device of electric motor | |
WO2016117094A1 (ja) | 半導体装置 | |
CN109435658B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车辆 | |
CN107781330A (zh) | 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的散热系统及汽车 | |
CN114023993A (zh) |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0762084A (zh) | 液压系统及泵送机械 | |
CN114929000B (zh) | 一种WBG和Si器件混合的电源水冷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 |
CN113183734A (zh) | 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 | |
CN113771612A (zh) | 冷却系统、冷却方法及车辆 | |
CN210805962U (zh) |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06545604A (zh) | 一种缓速器冷却系统及方法 | |
CN113942427A (zh) | 一种冷却方法、冷却装置及车辆 | |
CN117345844A (zh) | 变速器冷却系统、变速器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 |
CN116834572A (zh) | 充电终端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985990U (zh) | 一种变速器调温装置及车辆 | |
CN210739010U (zh) | 液压系统及泵送机械 | |
CN207315502U (zh) | 一种分布式控制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 |
CN210283969U (zh) | 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8595003U (zh) | 一种可精确控制的车用冷却系统 | |
CN215474451U (zh) | 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客车 | |
CN116181468B (zh) | 发动机冷却系统、车辆及发动机冷却控制策略 | |
CN216861131U (zh) | 温度调节系统、运算装置和自动驾驶车辆 | |
CN212179342U (zh) | 水循环式冷却器 | |
CN217944837U (zh) |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