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2831A - 一种汽车仪表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仪表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2831A
CN113752831A CN202110944781.XA CN202110944781A CN113752831A CN 113752831 A CN113752831 A CN 113752831A CN 202110944781 A CN202110944781 A CN 202110944781A CN 113752831 A CN113752831 A CN 113752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utt joint
assembly
plate
scree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47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2831B (zh
Inventor
王文博
魏成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447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2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2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2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9Instrument input by detecting viewing direc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外罩及显示器组件,外罩包括遮光罩及后壳,后壳具有前安装口,后壳的内腔设有多个滑动对接结构;显示器组件包括上屏组件、反射镜组件以及后屏组件,反射镜组件包括半反射镜;半反射镜用于供后屏组件的向前投射的第一图像透过,并将上屏组件向下投射的第二图像向前反射;第一图像的实像与第二图像的虚像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以组合形成3D显示效果;显示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后屏组件背面的背面支架;背面支架具有多个滑动结构;滑动结构与滑动对接结构沿前后方向可滑动配合,显示器组件与后壳固定连接,遮光罩盖合在前安装口处。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盘背面支架与后壳滑动配合,降低了磕碰风险保证了装配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仪表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包括显示器核心以及用于为显示器核心提供支撑及遮光作用的外罩,外罩通常分为遮光罩与后壳,从而通过前后夹合的方式形成包围显示器核心的壳体结构。
为了实现汽车仪表信息的裸眼3D显示效果,现有技术提出了这样一种汽车仪表盘:该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器核心包括第一显示器、半反射镜以及第二显示器,半反射镜由上至下地向前倾斜设置,第一显示器设于的半反射镜的后方,第二显示器设于半反射镜的上方,第一显示器的向前投射的第一图像可以透过半反射镜向前传播,第二显示器向下投射的第二图像经半反射镜反射后同样向前传播,第一图像的实像与第二图像的虚像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从而构成3D显示效果对应的深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汽车仪表盘中保证第一显示器、半反射镜以及第二显示器三者之间较高的位置精度对于3D显示效果非常重要。现有的一种汽车仪表盘的相关装配结构涉及直接将显示器核心塞入后壳的内腔以对准相应的固定结构,接着完成显示器核心与后壳之间的固定,最后再将遮光罩盖在显示器核心的前侧。这种装配方式中首先在显示器核心移动至装配位置后难以保持显示器核心与后壳的相对位置,其次且更为重要的是显示器核心容易与后壳发生碰撞,从而导致第一显示器、半反射镜以及第二显示器三者之间的位置发生走位,进而导致3D显示效果的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易于装配且可减少装配碰撞的汽车仪表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外罩及显示器组件,所述外罩包括遮光罩及后壳,所述后壳具有前安装口,所述后壳的内腔设有多个滑动对接结构,所述滑动对接结构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对接面,所述滑动对接面位于所述前安装口限定的范围内;
所述显示器组件包括上屏组件、反射镜组件以及后屏组件,所述反射镜组件包括半反射镜,所述半反射镜由上至下地向前倾斜设置,所述后屏组件设于所述半反射镜的后方,所述上屏组件设于半反射镜的上方;
所述半反射镜用于供所述后屏组件的向前投射的第一图像透过,并将所述上屏组件向下投射的第二图像向前反射;所述第一图像的实像与第二图像的虚像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以组合形成3D显示效果;
所述显示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屏组件背面的背面支架;所述背面支架具有多个滑动结构,在所述后屏组件及所述背面支架中多个所述滑动结构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参考面伸出所述后屏组件背面;
所述滑动结构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滑动对接面可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面,所述显示器组件与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罩盖合在所述前安装口处。
优选地,所述背面支架包括竖板及两个侧板,所述竖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自所述竖板左右侧边分别沿背离所述竖板的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滑动结构中包括上滑动结构、下滑动结构以及两个侧滑动结构,所述上滑动结构、下滑动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侧滑动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竖板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组件还包括反射镜支架,所述反射镜支架呈前后贯通的环状,所述反射镜支架的前端供所述半反射镜安装,所述反射镜支架的后端与所述后屏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的宽度,所述背面支架还包括自所述竖板的下端向前延伸的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后屏组件的下侧,所述下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反射镜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滑动结构为自所述底板向下延伸的板状,所述下滑动结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前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安装板,所述下滑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向下突出于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左右两端的后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筒,所述安装板的前侧面在对应所述固定筒的位置处开设有伸入所述固定筒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筒与所述下滑动结构的根部固定连接;
所述反射镜支架后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耳,每个所述第一凸耳贴合所述安装板的前侧面且对应两个所述固定筒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适配的第一过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滑动对接结构中包括上滑动对接结构、下滑动对接结构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下滑动对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后壳的上部与下部,多个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后壳的左右两侧;
多个所述滑动对接结构均为朝向所述前安装口的中心呈开放设置的凹槽,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所述上滑动结构的滑动配合面;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所述侧滑动结构的滑动配合面。
优选地,所述前安装口的下边缘的两端部位置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悬臂梁,所述后壳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悬臂梁后端的横梁,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前安装口的两侧边缘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导向梁,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位于所述导向梁的后端。
优选地,所述前安装口的上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板,所述遮光罩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包括上对接板及两侧对接板,所述上对接板自所述连接板的下边缘向后延伸形成,两个所述侧对接板分别自所述上对接板的左右边缘向下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的槽宽大于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的槽宽,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的槽宽大于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的槽宽。
优选地,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下滑动对接结构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的前端入口均形成有导向斜面。
优选地,后屏组件包括后盖、前框以及后显示屏,所述前框呈环状且前后贯通,所述后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前框的前开口,所述后盖覆盖所述前框的后开口且与所述前框固定连接;所述背面支架设置在所述后盖的背面,所述反射镜支架的后端与所述后盖及前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盖的背面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结构;
所述竖板的上部设有上避位孔,所述上避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外围;所述显示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上屏组件及后屏组件的屏连接臂组;
所述屏连接臂组包括中连接臂及两个侧连接臂,所述中连接臂及侧连接臂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参考面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两个所述侧连接臂的分别位于所述中连接臂的左右两侧;
所述中连接臂与侧连接臂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上屏组件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上屏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中连接臂向后延伸穿过所述上避位孔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臂的后端延伸至后屏组件的后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盖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竖板及两个所述侧板适配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各处宽度均大于对应位置所述背面支架的宽度,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面与所述背面支架的前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背面支架的轮廓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导向翻边。
优选地,所述竖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位置还设有下避位孔,所述侧板与所述竖板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上避位孔与所述下避位孔之间;所述定位凹槽内对应所述下避位孔还设有导向凸台。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支架的设有多个向后延伸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前框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适配的第二过孔,所述后盖设有与所述第二过孔适配的第三过孔。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支架后端的外边缘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弹片,每个弹片上设有卡孔,所述前框的外周面对应每个所述弹片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接的卡扣。
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盘在装配时,背面支架上的多个滑动结构与后壳上的多个滑动对接结构配合,而背面支架又固定设置在后屏组件的背面,从而可以对显示器组件整体起到临时的支撑作用,方便连接显示器组件与后壳的固定结构对准。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背面支架上的滑动结构凸出于后屏组件的背面边缘,从而在将显示器组件装入后壳的过程中,除了背面支架上的滑动结构与滑动对接结构滑动配合外,显示器组件其他部件不容易触碰到后壳的非目标结构,从而避免了上屏组件、半反射镜以及后屏组件三者之间的位置发生移位,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装配质量,使得显示器组件的3D显示效果不会因为装配环节磕碰而降低。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盘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盘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汽车仪表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汽车仪表盘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或图3中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或图3中后壳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或图3中后壳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或图3中后壳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沿XIII-X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4中背面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2或图3中后壳与图4中背面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F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G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4中后屏组件与背面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配合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沿XX-XX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H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中汽车仪表盘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沿XXIII-XX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J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3中K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3中L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16274100000061
Figure BDA000321627410000007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图8、图12、图14、图15、图22及图23,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仪表盘包括外罩100及显示器组件200,外罩100包括遮光罩10及后壳20,后壳20具有前安装口21,后壳20的内腔设有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对接面,滑动对接面位于前安装口21限定的范围内;
显示器组件200包括上屏组件50、反射镜组件60以及后屏组件70,反射镜组件60包括半反射镜61,半反射镜61由上至下地向前倾斜设置,后屏组件70设于半反射镜61的后方,上屏组件50设于半反射镜61的上方;
半反射镜61用于供后屏组件70的向前投射的第一图像透过,并将上屏组件50向下投射的第二图像向前反射;第一图像的实像与第二图像的虚像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以组合形成3D显示效果;
显示器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后屏组件70背面的背面支架90;背面支架90具有多个滑动结构(91a,91b,91c),在后屏组件70及背面支架90中多个滑动结构(91a,91b,91c)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参考面伸出后屏组件70背面;
滑动结构(91a,91b,91c)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滑动对接面可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面,显示器组件200与后壳20固定连接,遮光罩10盖合在前安装口21处。
本实施例中,外罩100用于为显示器组件200形成相对封闭的保护结构,其中后壳20是主要的支撑结构;遮光罩10用于覆盖显示器组件200的前侧,从而与后壳20配合形成上述保护结构。具体地,遮光罩10包括开口部11及遮光部12,开口部11呈环状,遮光部12自开口部11的上边缘向后延伸形成;驾驶员通过遮光罩10的开口部11可以观察到汽车仪表盘显示的仪表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汽车驾驶室若过量的环境光照射到汽车仪表盘的显示屏则将产生导致信息显示不清晰的反射光,遮光罩10用于遮挡这样一部分环境光以保证汽车仪表盘信息显示的可靠性。由于遮光罩10的形状相对复杂,且属于外观部件,因此遮光罩10通常采用多个部件拼接而成,遮光罩10的组成部件先期制造工艺优选采用注塑工艺。
后壳20上的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与背面支架90上的滑动结构(91a,91b,91c)成对设置,相互配合,例如若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为滑凸,则滑动结构(91a,91b,91c)为滑槽;反之,若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为滑槽,则滑动结构(91a,91b,91c)为滑凸。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可以为滚珠,滑动结构(91a,91b,91c)可以为滚动配合面等。
为了兼顾显示效果与降低汽车仪表盘的成本,上屏组件50及后屏组件70的显示屏优选地为段码屏或TFT显示屏。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向前投射第一图像,后屏组件70的显示屏通常朝前设置;同理,为了向下投射第二图像,上屏组件50的显示屏通朝下设置。在具体的实施中,
上屏组件50包括上盖51、中框52、下框53、上段码屏54、上电路板55、第一密封圈56及上导光部件(图未示),中框52呈环状且上下贯通,上电路板55盖合的在中框52的上端,上盖51与盖合上电路板55并与中框52固定连接,上段码屏54安装在中框52的下端,下框53抵接上段码屏54边缘部的下表面并与中框52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56则设置在上段码屏54。上电路板55的下表面设有光源,上导光部件设置在上电路板55与上段码屏54之间,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束引导至上段码屏54的图案上。
后屏组件70包括后盖71、前框72、后断码屏73、后电路板74、第二密封圈75、上限位板76、下限位板77以及后导光部件(图未示),前框72呈环状且前后贯通,后电路板74盖合在前框72的后端,后断码屏73安装在前框72的前端,上限位板76与下限位板77与前框72固定连接并抵接在后断码屏73的边缘部前表面。后电路板74的前表面设有光源,后导光部件设置在后断码屏73与后电路板74之间,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束引导至后段码屏的图案上。
后屏组件70的显示屏与半反射镜61对于光线既具有反射性也具有透过性,即半透半反射性。半反射镜61通常为玻璃镀膜件。上屏组件50的显示屏与后屏组件70的显示屏通常关于半反射镜61对称,但为了更好地裸眼3D显示效果,两块显示屏之一也可以稍微偏离对称位置,例如,后断码屏73与半反射镜61之间的夹角为45°,而上断码屏与半反射镜61支架的夹角为47°。
为了进一步保证上屏组件50、半反射镜61以及后屏组件70三者之间的位置较高的精度,显示器组件200采用悬挂式的单点固定方式,即显示器组件200仅上部与后壳20固定其他部位悬空。具体地,请参照图24至图26,遮光罩10还包括自开口部11的内边缘向后延伸的导光筒14,导光筒14的顶部形成有与遮光部12相对的顶壁141,请进一步参照图18至图20,上屏组件50设置在导光筒14的顶壁141与遮光部12之间且与遮光罩10非接触;导光筒14的顶壁141设有供上屏组件50的显示屏外露的窗口142;导光筒14与半反射镜61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显示屏组件在邻近遮光罩10的部位均形成有间隙,无需利用遮光罩10进行支撑,相比将上屏组件50直接固定在遮光罩10上,以及将后屏组件70固定在后壳20上这种分离的固定方式,支撑更稳固,更能保证半反射镜61、上屏组件50的显示屏以及后屏组件70的显示屏三者之间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较好的3D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汽车仪表盘在装配时,背面支架90上的多个滑动结构(91a,91b,91c)与后壳20上的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配合,而背面支架90又固定设置在后屏组件70的背面,从而可以对显示器组件200整体起到临时的支撑作用,方便连接显示器组件200与后壳20的固定结构对准。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背面支架90上的滑动结构(91a,91b,91c)凸出于后屏组件70的背面边缘,从而在将显示器组件200装入后壳20的过程中,除了背面支架90上的滑动结构(91a,91b,91c)与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滑动配合外,显示器组件200其他部件不容易触碰到后壳20的非目标结构,从而避免了上屏组件50、半反射镜61以及后屏组件70三者之间的位置发生移位,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装配质量,使得显示器组件200的3D显示效果不会因为装配环节磕碰而降低。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4至图17,在一实施例中,背面支架90包括竖板92及两个侧板903,竖板92沿上下方向延伸,两个侧板903自竖板92左右侧边分别沿背离竖板92的方向延伸;
多个滑动结构(91a,91b,91c)中包括上滑动结构91a、下滑动结构91b以及两个侧滑动结构91c,上滑动结构91a、下滑动结构91b分别设置在竖板92的上下两端,两个侧滑动结构91c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903的远离竖板92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背面支架90的形状设置成由中心向外辐射发散状,如此,在使得滑动结构(91a,91b,91c)与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形成更稳定支撑结构的同时使得后屏组件70的背面形成更多外露的部位,从而方便其他部件与后屏组件70的背面连接,例如通过下面实施例的第二固定结构712,以及方便在后屏组件70的背面开设透气孔、过线孔等结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8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镜组件60还包括反射镜支架62,反射镜支架62呈前后贯通的环状,反射镜支架62的前端供半反射镜61安装,反射镜支架62的后端与后屏组件70固定连接;
竖板92的宽度大于侧板903的宽度,背面支架90还包括自竖板92的下端向前延伸的底板94,底板94位于后屏组件70的下侧,下滑动结构91b设置在底板94上;底板94与反射镜支架62固定连接。
相比半反射镜61与后屏组件70或上屏组件50的显示屏共用同一个支撑框架,本实施例中将半反射镜61安装在反射镜支架62上有利于模块化组装并简化对应的支撑框架,降低支撑框架的成型难度与制造成本。由于背面支架90的底板94与反射镜支架62固定连接,底板94连接在竖板92的下端,因此,竖板92相比侧板903更为靠近固定点,通过将竖板92的宽度设计成大于侧板903的宽度,从而在保证竖板92自身强度的同时还能为侧板903提供足够的支撑。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4、图15以及图19,在一实施例中,下滑动结构91b为自底板94向下延伸的板状,下滑动结构91b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板94的左右两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动结构(91a,91b,91c)设置有多个,因此,下滑动结构91b即使设置成简单的板状也可以在整体上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优选地,通过在底板9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下滑动结构91b,如此背面支架90的下端可以形成更为稳定的支撑结构,并且在滑动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晃动。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板状结构的下滑动结构91b适于滑动插入凹槽状的下滑动对接结构22b。
进一步地,底板94的前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安装板95,下滑动结构91b与安装板95连接并向下突出于安装板95。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95与底板94形成横截面为“L”状的弯折结构,下滑动结构91b同时与安装板95与底板94连接则增强了下滑动结构91b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下滑动结构91b的下端凸出于安装板95则保证了下滑动结构91b能够与相应的下滑动对接结构22b配合。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8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板95左右两端的后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筒952,安装板95的前侧面在对应固定筒952的位置处开设有伸入固定筒952的第一固定孔953,固定筒952与下滑动结构91b的根部固定连接;
反射镜支架62后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耳621,每个第一凸耳621贴合安装板95的前侧面且对应两个固定筒952设置,每个第一凸耳621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953适配的第一过孔621a。
本实施例中,固定筒952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背面支架90与反射镜支架62的固定,具体的,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过第一凸耳621上的过孔再旋入安装板95上的第一固定孔953即可固定连接背面支架90与反射镜支架62;另一方面,固定筒952还与下滑动结构91b固定连接,如此与底板94、安装板95一起对下滑动结构91b形成了三面固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下滑动结构91b的强度。
为了方便固定连接背面支架90与反射镜支架62并增加两者之间的定位精度,优选地,每个第一凸耳621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621b,安装板95的对应位置还设有与第一定位孔621b适配的第一定位柱951。优选地,参照图4及图5,为了使显示器组件200的上部与后壳20固定,实现悬挂式安装,后壳20的上部边缘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加强板,加强板的前侧面设有螺孔281与第二定位柱282,上屏组件50的顶面,即上盖5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耳511,第二凸耳511上设有与螺孔281适配的通孔511a,以及与第二定位柱282适配的第二定位孔511b。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至图13,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中包括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22c,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分别位于后壳20的上部与下部,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22c分别位于后壳20的左右两侧;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均为朝向前安装口21的中心呈开放设置的凹槽,上滑动对接结构22a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上滑动结构91a的滑动配合面;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侧滑动结构91c的滑动配合面。
本实施例中,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分散上部、下部以及左右两侧,如此在与背面支架90上的滑动结构(91a,91b,91c)配合后,后壳20可以对背面支架90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进而对显示器组件200整体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由于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设置在所述后壳20的内腔,因此,将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设置成凹槽状有利于在装配的过程中减少误碰。由于背面支架90仅下端固定,因此位置相对靠上的上滑动结构91a以及侧滑动结构91c具有在前后方向甚至左右方向晃动的可能性,通过将增加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与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滑动对接面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而相对应地可以提前与上滑动结构91a与侧滑动结构91c进行导向配合,减少背面支架90的晃动,从辅助下滑动结构91b与下滑动对接结构22b对准,使显示器组件200的装配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前安装口21的下边缘的两端部位置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悬臂梁23a,后壳20还包括连接两个悬臂梁23a后端的横梁23b,下滑动对接结构22b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下滑动对接结构22b分别位于横梁23b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悬臂与横梁23b可以使得两个下滑动对接结构22b相对前安装口21的边缘后移,如此避免集中在前安装口21边缘处支撑背面支架90,同时又保持相对镂空的结构,提升了可用的内部空间或内部空气流动性。
进一步地,前安装口21的两侧边缘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导向梁24,侧滑动对接结构22c位于导向梁24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相比设置一整圈的内壁,然后在该内壁上设置侧滑动对接结构22c,通过设置一个悬空的导向梁24,不仅可以加长前置的导向面,而且还可以保持后壳20内腔相对镂空的结构。优选地,导向梁24为板状且导向梁24的板面朝向前安装口21的中心,为了增加导向梁24的强度,防止导向梁24过度弯曲,导向梁24的背离前安装口21的背面设有加强肋。
进一步地,前安装口21的上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板25,遮光罩10与连接板25固定连接;上滑动对接结构22a包括上对接板26及两侧对接板27,上对接板26自连接板25的下边缘向后延伸形成,两个侧对接板27分别自上对接板26的左右边缘向下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设置连接板25后,连接板25则形成相对下凸的结构,从而连接板25成为容易与显示器组件200发生碰撞的部位,通过顺势地在连接板25的下边缘设置上对接板26,并在上对接边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对接板27,这样最容易发生碰撞的部位形成了上滑动对接结构22a,形成对了显示器组件200的保护。并且通过复用连接板25连接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也增加了后壳20的结构紧凑性,从而有利于缩小汽车仪表盘整体的体积。关于遮光罩10与连接板25的固定连接,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板25上设置前后贯通的孔,然后对应在遮光罩10的内壁设置连接柱,并在连接柱的后端面设置与上述孔适配的固定孔,然后采用螺钉锁附即可固定连接遮光罩10与后壳20。
进一步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的槽宽大于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槽宽,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槽宽大于下滑动对接结构22b的槽宽。
本实施例中,如前面实施例所介绍的,由于上滑动结构91a、侧滑动结构91c相对远离背面支架90与反射镜支架62的固定点,因此具有更大晃动的可能性,从而通过增大相关结构的尺寸,有利于观察装配过程使装配更容易进行。优选地,为了通过位置纠偏使滑动结构(91a,91b,91c)更好地滑入相应的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前端入口均形成有导向斜面(未标注)。
进一步地,参照图19至图23,在一实施例中,后屏组件70包括后盖71、前框72以及后显示屏73,前框72呈环状且前后贯通,后显示屏73安装在前框72的前开口,后盖71覆盖前框72的后开口且与前框72固定连接;背面支架90设置在后盖71的背面,反射镜支架62的后端与后盖71及前框7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反射镜支架62、后盖71及前框72设置分立的部件,相比设置一体结构,一方面降低了相关结构的复杂度,从而方便制造成型及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分别组装半反射镜61与后显示屏73,并在完成两者的装配后,再将反射镜组件60与后屏组件70组装在一起,通过这种模块化装配,使得更多装配工序得以并行,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后盖71的背面设有第一固定结构711,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固定结构711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结构712;
竖板92的上部设有上避位孔921,上避位孔921位于第一固定结构711的外围;显示器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连接上屏组件50及后屏组件70的屏连接臂组80;
屏连接臂组80包括中连接臂81及两个侧连接臂82,中连接臂81及侧连接臂82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参考面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两个侧连接臂82的分别位于中连接臂81的左右两侧;
中连接臂81与侧连接臂82的前端延伸至上屏组件50的上表面并与上屏组件50固定连接,中连接臂81向后延伸穿过上避位孔921与第一固定结构711固定连接,侧连接臂82的后端延伸至后屏组件70的后表面并与第二固定结构71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相比利用后屏组件70的后盖71与上屏组件50的上盖51直接固定来保持后屏组件70与上屏组件50的相对位置,通过专门设置屏连接臂组80连接上屏组件50与后屏组件70则更为可靠。并且通过在背面支架90上设置上避位孔921,并在后盖71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一固定结构711,使得显示器组件200的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的体积更小,从而有利于汽车仪表盘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后盖71的背面设有与竖板92及两个侧板903适配定位凹槽713,定位凹槽713的各处宽度均大于对应位置背面支架90的宽度,定位凹槽713的底面与背面支架90的前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背面支架90的轮廓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导向翻边96。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后盖71的背面设置定位凹槽713,以及在背面支架90的边缘设置导向翻边96,使得可以快速地将背面支架90扣合在后盖71的相应位置,方便背面支架90的底板94与反射镜支架62之间的固定结构对准。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背面支架90的重量同时进一步提升背面支架90的可装配性,竖板92与底板94的连接位置还设有下避位孔922,侧板903与竖板92的连接位置位于上避位孔921与下避位孔922之间;定位凹槽713内对应下避位孔922还设有导向凸台714。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8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反射镜支架62的设有多个向后延伸的固定柱622,固定柱622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固定孔622a;前框72的内壁面设有与第二固定孔622a适配的第二过孔721,后盖71设有与第二过孔721适配的第三过孔715。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射镜支架62上设置伸入前框72内腔的固定柱622,然后在前框72与后盖71叠加且对应固定柱622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二过孔721及第三过孔715,如此,设置一个紧固件穿过第三过孔715、第二过孔721并与第二固定孔622a配合则可以一并地将反射镜支架62、前框72及后盖71这三个部件固定在一起,从而简化了相应装配并实现了结构的紧凑化设计。
进一步地,反射镜支架62后端的外边缘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弹片623,每个弹片623上设有卡孔623a,前框72的外周面对应每个弹片623设有与卡孔623a卡接的卡扣72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反射镜支架62的后端与前框72卡接,有利于实现反射镜支架62与前框72支架的预固定,方便进一步采用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过第三过孔715、第二过孔721并与第二固定孔622a配合从而一并地将反射镜支架62、前框72及后盖71这三个部件固定在一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汽车仪表盘,包括外罩(100)及显示器组件(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100)包括遮光罩(10)及后壳(20),所述后壳(20)具有前安装口(21),所述后壳(20)的内腔设有多个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所述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对接面,所述滑动对接面位于所述前安装口(21)限定的范围内;
所述显示器组件(200)包括上屏组件(50)、反射镜组件(60)以及后屏组件(70),所述反射镜组件(60)包括半反射镜(61),所述半反射镜(61)由上至下地向前倾斜设置,所述后屏组件(70)设于所述半反射镜(61)的后方,所述上屏组件(50)设于半反射镜(61)的上方;
所述半反射镜(61)用于供所述后屏组件(70)的向前投射的第一图像透过,并将所述上屏组件(50)向下投射的第二图像向前反射;所述第一图像的实像与第二图像的虚像之间形成预定的间距以组合形成3D显示效果;
所述显示器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后屏组件(70)背面的背面支架(90);所述背面支架(90)具有多个滑动结构(91a,91b,91c),在所述后屏组件(70)及所述背面支架(90)中多个所述滑动结构(91a,91b,91c)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参考面伸出所述后屏组件(70)背面;
所述滑动结构(91a,91b,91c)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滑动对接面可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面,所述显示器组件(200)与所述后壳(20)固定连接,所述遮光罩(10)盖合在所述前安装口(21)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支架(90)包括竖板(92)及两个侧板(93),所述竖板(92)沿上下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侧板(93)自所述竖板(92)左右侧边分别沿背离所述竖板(92)的方向延伸;
多个所述滑动结构(91a,91b,91c)中包括上滑动结构(91a)、下滑动结构(91b)以及两个侧滑动结构(91c),所述上滑动结构(91a)、下滑动结构(91b)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92)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侧滑动结构(91c)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93)的远离所述竖板(92)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件(60)还包括反射镜支架(62),所述反射镜支架(62)呈前后贯通的环状,所述反射镜支架(62)的前端供所述半反射镜(61)安装,所述反射镜支架(62)的后端与所述后屏组件(70)固定连接;
所述竖板(92)的宽度大于所述侧板(93)的宽度,所述背面支架(90)还包括自所述竖板(92)的下端向前延伸的底板(94),所述底板(94)位于所述后屏组件(70)的下侧,所述下滑动结构(91b)设置在所述底板(94)上;所述底板(94)与所述反射镜支架(6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动结构(91b)为自所述底板(94)向下延伸的板状,所述下滑动结构(91b)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94)的左右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4)的前边缘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有安装板(95),所述下滑动结构(91b)与所述安装板(95)连接并向下突出于所述安装板(9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5)左右两端的后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筒(952),所述安装板(95)的前侧面在对应所述固定筒(952)的位置处开设有伸入所述固定筒(952)的第一固定孔(953),所述固定筒(952)与所述下滑动结构(91b)的根部固定连接;
所述反射镜支架(62)后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第一凸耳(621),每个所述第一凸耳(621)贴合所述安装板(95)的前侧面且对应两个所述固定筒(952)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凸耳(6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953)适配的第一过孔(621a)。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中包括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22c),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分别位于所述后壳(20)的上部与下部,多个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22c)分别位于所述后壳(20)的左右两侧;
多个所述滑动对接结构(22a,22b,22c)均为朝向所述前安装口(21)的中心呈开放设置的凹槽,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所述上滑动结构(91a)的滑动配合面;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滑动对接面向前凸出于所述侧滑动结构(91c)的滑动配合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口(21)的下边缘的两端部位置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悬臂梁(23a),所述后壳(20)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悬臂梁(23a)后端的横梁(23b),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22b)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22b)分别位于所述横梁(23b)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口(21)的两侧边缘分别向后延伸形成有一个导向梁(24),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22c)位于所述导向梁(24)的后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安装口(21)的上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板(25),所述遮光罩(10)与所述连接板(25)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包括上对接板(26)及两侧对接板(27),所述上对接板(26)自所述连接板(25)的下边缘向后延伸形成,两个所述侧对接板(27)分别自所述上对接板(26)的左右边缘向下延伸形成。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的槽宽大于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槽宽,所述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槽宽大于所述下滑动对接结构(22b)的槽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对接结构(22a)、下滑动对接结构(22b)以及多个侧滑动对接结构(22c)的前端入口均形成有导向斜面。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
后屏组件(70)包括后盖(71)、前框(72)以及后显示屏(73),所述前框(72)呈环状且前后贯通,所述后显示屏(73)安装在所述前框(72)的前开口,所述后盖(71)覆盖所述前框(72)的后开口且与所述前框(72)固定连接;所述背面支架(90)设置在所述后盖(71)的背面,所述反射镜支架(62)的后端与所述后盖(71)及前框(72)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71)的背面设有第一固定结构(71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左右两侧的第二固定结构(712);
所述竖板(92)的上部设有上避位孔(921),所述上避位孔(92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的外围;所述显示器组件(20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上屏组件(50)及后屏组件(70)的屏连接臂组(80);
所述屏连接臂组(80)包括中连接臂(81)及两个侧连接臂(82),所述中连接臂(81)及侧连接臂(82)沿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参考面延伸并沿左右方向排列,两个所述侧连接臂(82)的分别位于所述中连接臂(81)的左右两侧;
所述中连接臂(81)与侧连接臂(82)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上屏组件(50)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上屏组件(50)固定连接,所述中连接臂(81)向后延伸穿过所述上避位孔(921)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711)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臂(82)的后端延伸至后屏组件(70)的后表面并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712)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71)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竖板(92)及两个所述侧板(93)适配定位凹槽(713),所述定位凹槽(713)的各处宽度均大于对应位置所述背面支架(90)的宽度,所述定位凹槽(713)的底面与所述背面支架(90)的前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背面支架(90)的轮廓边缘设有向后延伸的导向翻边(96)。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92)与所述底板(94)的连接位置还设有下避位孔(922),所述侧板(93)与所述竖板(92)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上避位孔(921)与所述下避位孔(922)之间;所述定位凹槽(713)内对应所述下避位孔(922)还设有导向凸台(714)。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支架(62)的设有多个向后延伸的固定柱(622),所述固定柱(622)的后端面设有第二固定孔(622a);所述前框(72)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622a)适配的第二过孔(721),所述后盖(71)设有与所述第二过孔(721)适配的第三过孔(715)。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汽车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支架(62)后端的外边缘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弹片(623),每个弹片(623)上设有卡孔(623a),所述前框(72)的外周面对应每个所述弹片(623)设有与所述卡孔(623a)卡接的卡扣(722)。
CN202110944781.XA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汽车仪表盘 Active CN113752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4781.XA CN11375283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汽车仪表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4781.XA CN11375283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汽车仪表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2831A true CN113752831A (zh) 2021-12-07
CN113752831B CN113752831B (zh) 2023-06-20

Family

ID=7879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4781.XA Active CN113752831B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汽车仪表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283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0428A (en) * 1993-09-30 1995-08-08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Automotive instrument 3-D virtual image display
US20050040940A1 (en) * 2003-08-04 2005-02-24 Yazaki Corporation Meter for displaying virtual image
CN1826242A (zh) * 2003-07-23 2006-08-3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指示装置
CN204694994U (zh) * 2015-05-25 2015-10-07 深圳市愿景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悬浮数字仪表盘
CN104960422A (zh) * 2015-06-19 2015-10-07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3d显示结构
CN205661315U (zh) * 2016-05-23 2016-10-26 理原车辆技术研发(苏州)有限公司 车用多层显示组合仪表
CN107813704A (zh) * 2016-09-14 2018-03-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用显示装置
JP2018075961A (ja) * 2016-11-09 2018-05-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US20190070960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Yazaki Corporatio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CN11160540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0428A (en) * 1993-09-30 1995-08-08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Automotive instrument 3-D virtual image display
CN1826242A (zh) * 2003-07-23 2006-08-30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指示装置
US20050040940A1 (en) * 2003-08-04 2005-02-24 Yazaki Corporation Meter for displaying virtual image
CN204694994U (zh) * 2015-05-25 2015-10-07 深圳市愿景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悬浮数字仪表盘
CN104960422A (zh) * 2015-06-19 2015-10-07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3d显示结构
CN205661315U (zh) * 2016-05-23 2016-10-26 理原车辆技术研发(苏州)有限公司 车用多层显示组合仪表
CN107813704A (zh) * 2016-09-14 2018-03-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车用显示装置
JP2018075961A (ja) * 2016-11-09 2018-05-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US20190070960A1 (en) * 2017-09-01 2019-03-07 Yazaki Corporatio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CN11160540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装置及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安装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2831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6504B2 (ja) 頭部装着型画像表示装置
JP5469965B2 (ja) サイドターンシグナルランプ
US20100053986A1 (en) Vehicular lamp
JP2007250290A (ja) サイドターンシグナルランプ
CN112882239B (zh) 一种车用抬头显示器
CN216139833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的主体结构及汽车仪表盘
CN113752831A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
CN214375770U (zh) 一种光机组件及投影光机
KR20070098628A (ko) 후면 투사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6139831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
US20050047160A1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CN216139830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的外罩及汽车仪表盘
CN113752830B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
JP4274595B2 (ja) 頭部装着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9151112A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17110519A1 (ja) 死角補助装置
EP3402183A1 (en) Head-mounted display
CN109204122B (zh) 车身构造
JP5039749B2 (ja) 車両の前側方視認装置
CN220528153U (zh) 补光式摄像头
CN114924412B (zh) 投影装置
CN113075845B (zh) 一种分光棱镜固定组件及投影光机
JP7435327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219590607U (zh) 一种光学部件和背光装置
CN116560038B (zh) 反射镜安装结构及抬头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520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52000 No. 9, Xingsui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TIANYOUWEI ELECTRONIC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