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1472A -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1472A
CN113751472A CN202111077431.4A CN202111077431A CN113751472A CN 113751472 A CN113751472 A CN 113751472A CN 202111077431 A CN202111077431 A CN 202111077431A CN 113751472 A CN113751472 A CN 113751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oil
stirring shaft
induction coil
thermal de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74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1472B (zh
Inventor
王之学
魏巍
孙启刚
郝燕超
张哲娜
唐建稳
王涛
丁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74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1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1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1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1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1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1/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non-melting solid carbonaceous or similar materials, e.g. woo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flushing boreholes, e.g. by use of exhaust air from motor
    • E21B21/01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drilling fluids or cuttings outside the borehole, e.g. mud box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石油化工物料处理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仅通过炉体的炉壁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换热面积小,热效率低的问题。该热脱附装置,包括:炉体;至少一个第二感应线圈,第二感应线圈设置于炉体外壁上;以及,搅拌轴,贯穿炉体,搅拌轴包括搅拌轴本体、支撑结构以及第一感应线圈,搅拌轴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支撑结构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第一感应线圈位于搅拌轴本体和支撑结构之间,且缠绕于支撑结构外壁上。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能够使炉体的炉壁和搅拌轴本体共同对炉体内的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因此,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

Description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物料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油气资源开发作业中,润滑性强、稳定性好的油基钻井液的使用规模逐年增加,从而导致产生大量油基钻屑固体废弃物。油基钻屑成分十分复杂,若不加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对周围环境造成多重影响和危害。
目前,常用的油基钻屑处理技术主要有溶剂萃取、热脱附技术、TCC技术等。热脱附处理技术是在绝氧条件下,在热脱附炉中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使其达到物料中挥发性物质的沸点,从而使油分从物料中蒸发脱除,并实现油的冷凝回收。热脱附技术可实现油基钻屑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最有优势的油基钻屑处理技术。
相关技术中,热脱附装置需要配套燃气、燃料油或生物质燃烧器,通过燃料燃烧提供热能,作业现场需要配套布置相关传输管线或定期运输固体燃料,对应用场地的要求较高,且在杜绝明火作业的场地无法使用,而电磁加热法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关技术中,对油基钻屑进行热脱附处理时,仅在炉体外壁缠绕感应线圈,通过炉体的炉壁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此种加热方式,换热面积小,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仅通过炉体的炉壁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换热面积小,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脱附装置,包括:炉体,包括进料口、固态物料出口以及气态物料出口;至少一个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炉体外壁上;以及,搅拌轴,贯穿所述炉体,所述搅拌轴包括搅拌轴本体、支撑结构以及第一感应线圈,所述搅拌轴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搅拌轴本体的轴线贯穿所述搅拌轴本体;所述支撑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且缠绕于所述支撑结构外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支撑轴之间,且缠绕于所述支撑轴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绝缘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及,支撑管,穿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管管壁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一部分穿设于所述支撑管内,另一部分由所述第二安装孔穿出所述支撑管,并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绝缘套管之间,且缠绕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由水冷铜管缠绕形成,所述水冷铜管的内腔用于连通冷却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管包括:第一圆形挡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二圆形挡片,与所述第一圆形挡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圆形挡片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连通;以及,多个支撑挡片,所述支撑挡片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形挡片和所述第二圆形挡片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挡片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邻两个支撑挡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个支撑挡片形成所述绝缘套管的管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还包括:多个环形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绝缘套管内腔中,且套设于所述支撑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还包括:第一保温层,位于所述水冷铜管和所述搅拌轴本体之间,且包覆于所述水冷铜管靠近所述搅拌轴本体一侧的管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线圈支架,扣设于所述炉体的所述固态物料出口所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支架上;以及,固定架,与所述线圈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架与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支架之间形成用于穿设所述炉体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弧形板,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及,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穿设多个所述弧形板中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线圈支架;所述固定架为弧形,跨设于所述炉体远离所述固态物料出口所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线圈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两个所述线圈支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连接孔,所述多组第一连接孔沿所述固定架的弧形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线圈支架分别为第一线圈支架和第二线圈支架;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线圈支架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固定架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以及,第二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固定架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炉体外壁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脱附装置;以及,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热脱附装置中的第二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线圈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线圈提供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测温仪器,位于所述炉体内且与所述搅拌轴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测温仪器用于测量所述搅拌轴本体的第一加热温度;多个第二测温仪器,位于所述炉体的壁上,所述第二测温仪器用于测量所述炉体的第二加热温度;以及,第三测温仪器,位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用于测量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的气态物料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炉体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用于接收氮气;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位于所述炉体内,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炉体内的氧气含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冷凝器串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一储液箱之间;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冷凝器串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二储液箱之间;以及,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连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以及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或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用于至少对所述炉体内进行抽真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和冷却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与所述固态物料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连接以冷却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以及,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第二螺旋输送器和输送泵,所述料斗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泵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由进料口向炉体内填充待处理油基物料;启动搅拌轴,以对所述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搅拌;以及,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通入第一电流,向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第二电流,以使所述炉体和所述搅拌轴本体对所述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形成馏分蒸汽和固体物料;所述馏分蒸汽由气态物料出口排出,所述固体物料由固态物料出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测温仪器、第二测温仪器以及第三测温仪器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搅拌轴本体的第一加热温度、所述第二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炉体的第二加热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的气态物料温度;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加热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则保持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所述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增大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电流;以及,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加热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则保持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所述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炉体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以及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炉体内的氧气含量;以及,若判断出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氧气含量超过氧气含量阈值,向所述炉体内输入氮气,以将炉体内的氧气排除出所述炉体。
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包括炉体、第二感应线圈、以及位于搅拌轴的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感应线圈,因此,第二感应线圈通电流后产生的磁场可使炉体的炉壁内产生涡流,第一感应线圈通电流后产生的磁场可使搅拌轴本体内产生涡流,使得炉壁和拌轴本体共同对填充到炉体内待处理的油基物料进行加热,至炉体内的温度达到油基物料内水分或油分的沸点时,水分或油分从油基物料内蒸发脱离形成蒸汽,即可实现对油基物料的热脱附处理。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能够使炉体的炉壁和搅拌轴本体共同对炉体内的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因此,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通过电磁加热对油基物料进行热脱附处理,故可以应用到明火受限的作业场地,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提供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由于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热脱附装置,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由于其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搅拌轴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搅拌轴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搅拌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搅拌轴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C-C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C-C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感应线圈的三维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绝缘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绝缘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的仰视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的主视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热脱附装置(隐藏炉体及搅拌轴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系统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20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2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3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00-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热脱附装置;101-炉体;1011-进料口;1012-固态物料出口;1013-气态物料出口;1014-氮气输入口;102-第二感应线圈;103-搅拌轴组件;1031-搅拌轴;10310-支撑结构;10311-搅拌轴本体;10312-支撑轴;10313-第一感应线圈;10314-绝缘套管;103141-第一圆形挡片;103141a-第三安装孔;103142-第二圆形挡片;103142a-第四安装孔;103143-支撑挡片;10315-支撑管;10316-环形支撑片;10317-第一保温层;1032-搅拌桨;1032a-第一搅拌桨;1032b-第二搅拌桨;10321-连接件;10322-搅拌板;10323-刮板;1033-驱动装置;104-线圈支架;104a-第一线圈支架;104b-第二线圈支架;1041-弧形板;1042-第一连接板;105-固定架;1051-第一连接孔;106-固定片;107-第二连接板;1071-第二连接孔;108-第三连接板;1081-第三连接孔;109-第二保温层;2-电源;3-第一测温仪器;4-第二测温仪器;5-第三测温仪器;6-热脱附产出物处理装置;61-第一冷凝器;62-第一储液箱;63-第二冷凝器;64-第二储液箱;65-第一阀门组件;651-第一阀门;652-第二阀门;7-抽真空装置;8-出料装置;81-第一螺旋输送器;82-冷却器;83-出料阀;9-进料装置;91-料斗;92-第二螺旋输送器;93-输送泵;94-进料阀;10-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包括热脱附装置1以及电源2。电源2与热脱附装置1中的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第一感应线圈10313电连接,用于向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第一感应线圈10313提供电信号。
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热脱附装置1,包括炉体101、至少一个上述第二感应线圈102以及搅拌轴组件103。参见图1至图4,炉体101包括进料口1011、固态物料出口1012以及气态物料出口1013。
示例性的,炉体101为卧式罐形炉体,横截面为圆环形,便于油基物料以搅拌轴组件103可控制的速度从炉体10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从而对油基物料进行更充分的热脱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炉体101也可以为立式炉体,同样可以实现对油基物料的热脱附处理。
示例性的,炉体101的材料为铁素体材料,导磁性较好,提高了对油基物料的加热效率,以保证对油基物料的热脱附处理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炉体101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的导磁性材料,同样可以实现电磁加热。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4所示,进料口1011位于炉体101的顶部,固态物料出口1012位于炉体101的底部,气态物料出口1013位于炉体101的顶部,如此,便于进料及出料。
参见图1,第二感应线圈102设置于炉体101外壁上。
示例性的,第二感应线圈102可以缠绕于炉体101外壁上,使得炉体101的整个炉壁发热;或者,第二感应线圈102也可以其他的形式设置于炉体101外壁上,使得炉体101的部分炉壁发热,均可以实现对炉体101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
示例性的,第二感应线圈102与炉体101可以接触;或者第二感应线圈102与炉体101也可以不接触,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和图4,搅拌轴组件103包括搅拌轴1031,搅拌轴1031贯穿炉体101。搅拌轴1031包括搅拌轴本体10311、支撑结构10310以及第一感应线圈10313。搅拌轴本体1031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沿搅拌轴本体10311的轴线贯穿搅拌轴本体10311。支撑结构1031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搅拌轴本体10312转动连接,且与炉体101固定连接。第一感应线圈10313位于搅拌轴本体10311和支撑结构10310之间,且缠绕于支撑结构10310外壁上。
示例性的,搅拌轴1031与炉体101通过轴承形成可转动连接,如此,便于搅拌油基物料,同时轴承也可以提高搅拌轴1031与炉体101之间可转动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1包括炉体101、第二感应线圈102、以及位于搅拌轴1031的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感应线圈10313,因此,第二感应线圈102通电流后产生的磁场可使炉体101的炉壁内产生涡流,第一感应线圈10313通电流后产生的磁场可使搅拌轴本体10311内产生涡流,使得炉壁和拌轴本体10311共同对填充到炉体101内待处理的油基物料进行加热,至炉体101内的温度达到油基物料内水分或油分的沸点时,水分或油分从油基物料内蒸发脱离形成蒸汽,即可实现对油基物料的热脱附处理。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1能够使炉体101的炉壁和搅拌轴本体10311共同对炉体101内的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因此,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热脱附装置1通过电磁加热对油基物料进行热脱附处理,故可以应用到明火受限的作业场地,应用范围广。
参见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组件103还包括多个搅拌桨1032。多个搅拌桨1032位于炉体101内并螺旋排布于搅拌轴1031上,且与搅拌轴1031相连接;其中,搅拌桨1032具有用于推动物料的搅拌面,多个搅拌桨的搅拌面形成至少一个螺旋面M的一部分。
示例性的,搅拌桨1032与搅拌轴1031可以为焊接;或者搅拌桨1032与搅拌轴1031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螺旋面M可以为一个,即所有的搅拌桨1032的搅拌面都在同一个螺旋面上,此时,炉体101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可以位于炉体101的底部任一处;或者,如图6所示,螺旋面M也可以为多个,即螺旋面M可以为旋向相同的多个并排的螺旋面,也可以为旋向相反的多个螺旋面。当多个螺旋面M为旋向相反的螺旋面时,不同旋向的螺旋面自搅拌轴1031的中心分别向两端延伸,此时,如图4所示,炉体101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需位于炉体101的底部与不同旋向螺旋面相接处相对应的位置。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螺旋面M可以为标准的螺旋面,即各个搅拌面均位于螺旋面M内;或者,如图6所示,螺旋面M也可以为近似标准的螺旋面,即搅拌面相对于标准的螺旋面可以旋转一个微小的角度(如5°),同样可以解决标准螺旋面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搅拌轴组件103,搅拌轴组件103中的多个搅拌桨1032的搅拌面形成沿搅拌轴1031轴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断续的螺旋面M,因此,搅拌轴1031旋转时,螺旋面M可以对炉体101内的油基物料进行沿平行于搅拌轴1031轴线的两个相反方向的推送,同时多个搅拌桨1032可以对油基物料进行打散均匀翻抄,实现对油基物料的均匀加热,并且能够防止物料堆积板结而影响热脱附处理效果。
参见图1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310包括支撑轴10312,支撑轴10312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搅拌轴本体10311转动连接,且与炉体101固定连接。第一感应线圈10313位于搅拌轴本体10311和支撑轴10312之间,且缠绕于支撑轴10312外壁上。
示例性的,支撑轴10312和搅拌轴本体10311同轴,支撑轴10312和搅拌轴本体1031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即支撑轴10312外圆面与轴承内圆面过盈配合,搅拌轴本体10311与轴承外圆面过盈配合,如此,安装简便,连接可靠。
示例性的,第一感应线圈10313可以由一根感应电缆自支撑轴10312的一端均匀地螺旋缠绕向另一端;或者,第一感应线圈10313也可以由两根或多根感应电缆自支撑轴10312的一端均匀地缠绕向另一端。
参见图4、图9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10310包括绝缘套管10314以及支撑管10315。绝缘套管10314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支撑管10315穿设于绝缘套管10314,并与搅拌轴本体10311转动连接,且与炉体101固定连接;支撑管10315开设有贯穿支撑管10315管壁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感应线圈10313一部分穿设于支撑管10315内,另一部分由第二安装孔穿出支撑管10315,并位于搅拌轴本体10311和绝缘套管10314之间,且缠绕于绝缘套管10314的外壁上。
如此设计,绝缘套管10314和支撑管10315都是空心管,重量轻,且便于对第一感应线圈10313进行散热。
示例性的,绝缘套管10314、支撑管10315和搅拌轴本体10311同轴,支撑管10315和搅拌轴本体1031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即支撑管10315外圆面与轴承内圆面过盈配合,搅拌轴本体10311与轴承外圆面过盈配合,如此,安装简便,连接可靠。
参见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线圈10313由水冷铜管缠绕形成,水冷铜管的内腔用于连通冷却水。如此,既可以向水冷铜管内通入电流产生磁场,又能够通过冷却水对水冷铜管进行冷却,延长了第一感应线圈10313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搅拌轴组件103整体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0和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套管10314包括第一圆形挡片103141、第二圆形挡片103142以及多个支撑挡片103143。第一圆形挡片103141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3141a。第二圆形挡片103142与第一圆形挡片103141相对设置,第二圆形挡片103142开设有第四安装孔103142a,第四安装孔103142a与第三安装孔103141a相连通。支撑挡片103143两端分别与第一圆形挡片103141和第二圆形挡片103142相连接;多个支撑挡片103143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邻两个支撑挡片103143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支撑挡片103143形成绝缘套管10314的管壁。
如此设计,既可以保证绝缘套管10314对水冷铜管缠绕形成的第一感应线圈10313的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小绝缘套管10314的重量,进而减轻搅拌轴组件103的重量,同时,此种结构更便于对第一感应线圈10313进行散热。
示例性的,支撑挡片103143与第一圆形挡片103141和第二圆形挡片103142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或者支撑挡片103143与第一圆形挡片103141和第二圆形挡片103142之间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三安装孔103141a和第四安装孔103142a同轴设置,如此,便于支撑管10315穿过第三安装孔103141a和第四安装孔103142a后与绝缘套管10314同轴,既减小了设计加工难度,又便于安装。
示例性的,支撑挡片103143可以为弧形板,所有的支撑挡片103143形成的管壁的半径与弧形板的曲率半径相同;或者,支撑挡片103143也可以为条形平板,所有的支撑挡片103143沿第一圆形挡片103141和第二圆形挡片103142周向设置,均可以形成绝缘套管10314的管壁。
参见图11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1031还包括多个环形支撑片10316,设置于绝缘套管10314内腔中,且套设于支撑管10315上。如此设计,绝缘套管10314两端可以不做封闭设计即可既能在外壁上支撑第一感应线圈10313,又能在中空腔内对支撑管10315进行支撑。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环形支撑片10316的数量为四个,垂直于绝缘套管10314的轴线设置。四个环形支撑片10316等间距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套管10314的材料包括云母。云母具有绝缘和耐高温的特性,用来制作绝缘套管10314,既可以保证绝缘套管10314的绝缘性,又能承受水冷铜管通电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了搅拌轴组件103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见图8、图10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1031还包括第一保温层10317,位于水冷铜管和搅拌轴本体10311之间,且包覆于水冷铜管靠近搅拌轴本体10311一侧的管壁上。如此,可以防止搅拌轴本体10311的第一安装孔内部的部件受热而损坏。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桨1032包括连接件10321以及搅拌板10322。连接件10321螺旋排布于搅拌轴1031上,且与搅拌轴1031相连接。一个搅拌板10322与一个连接件10321远离搅拌轴103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搅拌板10322的板面为搅拌面。如此,搅拌板10322磨损后,便于更换。
示例性的,连接件10321可以为连接板;或者,连接件10321也可以为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形。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连接件10321为圆柱时,搅拌板10322与连接件10321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在该平面内,搅拌板10322沿垂直于连接件10321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于连接件10321的直径。如此,连接件10321的直径可较小,既便于安装,又能减小连接件10321与油基物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搅拌轴组件103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321与搅拌板10322可以为焊接;或者,连接件10321与搅拌板10322也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同样可以应用。
示例性的,搅拌板10322与连接件10321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进行连接,在搅拌板10322上开设多个用于螺栓穿过的长圆孔,长圆孔沿垂直于搅拌轴1031的方向延伸,如此,可根据炉体101的内径及搅拌板10322的磨损情况调节搅拌桨1032的长度,增强了搅拌轴组件103的实用性。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搅拌桨1032包括两个端部搅拌桨和位于两个端部搅拌桨之间的多个中间搅拌桨,两个端部搅拌桨分别位于搅拌轴1031上靠近两端处。端部搅拌桨还包括刮板10323,与连接件10321靠近搅拌轴1031端部的一侧相连接。如此,可通过刮板10323清理炉体101端部封盖内壁的物料,防止物料在炉体101端部堆积板结。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螺旋面M包括第一螺旋面M1和第二螺旋面M2,第一螺旋面M1和第二螺旋面M2的旋向相反。多个搅拌桨1032包括多个依次螺旋排布的第一搅拌桨1032a和多个依次螺旋排布的第二搅拌桨1032b。其中,多个第一搅拌桨1032a的搅拌面形成第一螺旋面M1的一部分,多个第二搅拌桨1032b的搅拌面形成第二螺旋面M2的一部分。
如此设计,由于第一螺旋面M1和第二螺旋面M2的旋向相反,故可以在搅拌物料的过程中,推动物料沿着炉体101中间区域向两端区域逐渐移动,又由于第一螺旋面M1和第二螺旋面M2是由位于搅拌桨1032端部的搅拌板10322形成,因此,靠近炉体101炉壁的物料向着炉体101的端部移动,靠近搅拌轴1031的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累积,如此,会在炉体101内形成低动力高效的涡流环境,相对于一个旋向相同的螺旋面,此种设计能够减小搅拌轴1031换向旋转的频率,进而节约了能耗,且热脱附处理效果更好、更高效。
示例性的,相邻两个搅拌桨1032之间间隔的螺旋面的长度约为搅拌板10322长度的2倍。如此,既能保证搅拌轴组件103推动物料的效果,又能避免搅拌板10322的长度过长而增加搅拌轴组件103承受的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旋面M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螺旋面M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321垂直于搅拌轴1031,搅拌板10322的板面与搅拌轴103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45°。如此,既可以实现搅拌板10322推动油基物料移动,又不会使连接件10321承受过大的反作用力而有变形或倾倒的风险。
示例性的,夹角β可以为30°或40°或45°。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件10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其中,第一平面垂直于搅拌轴1031的轴线。如此,既可以实现所有搅拌板10322推动油基物料在炉体11内移动,又减小了连接件10321与搅拌轴131之间连接的设计及安装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垂直”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件103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α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如30°或45°或60°或75°)。
参见图5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搅拌桨1032包括连接件10321和搅拌板10322的情况下,搅拌板10322远离连接件10321的表面为弧面,弧面各处与炉体内壁的间距相同。如此,既可以防止搅拌板10322随着搅拌轴1031转动时与炉体101内壁干涉,又可以防止上述弧面各处与炉体101的间距不同而导致炉体101内壁各处附着的物料的厚度不同,使得炉体101的炉壁各处与油基物料之间的传热效率不同,致使油基物料受热不均匀而影响热脱附处理效果。
弧面与炉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mm~5mm。如此,可防止油基物料在炉体101内壁上板结而降低炉体101的炉壁传递到油基物料上的有效热量。
示例性的,搅拌板10322远离连接件10321的表面与炉体10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mm或4mm或5mm,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应线圈102缠绕于炉体101外壁上。
示例性的,第二感应线圈102可以由一根感应电缆自炉体101的一端均匀地螺旋缠绕向另一端;或者,第二感应线圈102也可以由两根或多根感应电缆自炉体101的一端均匀地缠绕向另一端。
当第二感应线圈102为多个的时候,多根感应电缆的缠绕方式可以为并排缠绕,即相邻两个感应电缆之间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的间隙;或者,多根感应电缆的缠绕方式也可以为交错缠绕,即各个感应电缆的缠绕方向和角度不相同;或者,多根感应电缆的缠绕方式也可以为其他缠绕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保证至少一个第二感应线圈102通入电流后,产生磁场即可。
参见图15至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热脱附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线圈支架104以及固定架105。至少一个线圈支架104扣设于炉体101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所在的一侧外壁上;第二感应线圈102缠绕于线圈支架104上。固定架105与线圈支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架105与至少一个线圈支架104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炉体101的安装空间。
由于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堆积在炉体101的下半部分,在炉体101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所在的一侧外壁上扣设线圈支架104,线圈支架104上缠绕第二感应线圈102,使得第二感应线圈102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仅作用于第二感应线圈102所在处的部分炉壁,即仅下半部分炉体101的炉壁对炉体101内的物料加热,如此,可以防止炉体上半部分炉壁加热干烧,受热不均匀而变形。
示例性的,线圈支架10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只要能够支撑第二感应线圈102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支架104的设计及设置需避让开炉体101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将固定架105和线圈支架104连接后套设在炉体101上,实现限制第二感应线圈102与炉体101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固定架105固定在整个处理系统的机架上以支撑线圈支架104,同样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支架104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弧形板1041以及两个第一连接板1042。相邻两个弧形板1041之间具有间隙;第二感应线圈102穿设多个弧形板1041中的至少一部分。如此设计,线圈支架104的重量较轻,且第二感应线圈102大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便于对第二感应线圈102进行空冷冷却。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板1042与弧形板1041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连接板1042与弧形板1041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感应线圈102可以由一根电缆依次穿过多个弧形板1041绕设形成的螺旋线圈;或者,第二感应线圈102也可以由多根电缆各自穿过一部分弧形板1041形成的多个嵌套的线环构成,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热脱附装置1包括两个线圈支架104。固定架105为弧形,跨设于炉体101远离固态物料出口1012所在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架1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线圈支架104可拆卸连接。热脱附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片106,固定片106与两个线圈支架104相连接。如此,通过弧形板1041构成的线圈支架104与弧形的固定架105围设出与炉体101外壁相适配的圆形腔,增加了线圈支架104与固定架105的稳固性,也减小了设计加工及安装难度。此外,可以通过调整两个线圈支架104的位置,灵活地调整需要炉体101炉壁发热的位置,提高了热脱附装置1的适应性。
示例性的,固定架105的数量为四个,沿着炉体10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可降低固定架105与线圈支架104之间的安装难度,避免了固定架105加工时累积误差过大而造成安装困难。
示例性的,固定架105可以为开有圆形槽口的平板;或者,固定架105也可以为由平板弯曲呈弧形的弧形板。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固定架105与线圈支架104之间可以通过固定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挂接等形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示例性的,固定片106可以为弧形平板,与两个线圈支架104靠近炉体101封盖的端部相连接。固定片106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将两个线圈支架104相连接即可。
示例性的,固定片106上开设与炉体101同轴的弧形长圆孔,螺栓穿过长圆孔与线圈支架104旋紧连接。如此,当线圈支架104绕着炉体101改变位置时,固定片106同样可以将两个线圈支架104相连接。
参见图15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105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连接孔1051,多组第一连接孔1051沿固定架105的弧形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线圈支架104分别为第一线圈支架104a和第二线圈支架104b。
热脱附装置1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07、第三连接板108、第一固定连接件(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固定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板107的一端与第一线圈支架104a远离第二线圈支架104b的端部相连接,第二连接板107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71。第三连接板108的一端与第二线圈支架104b远离第一线圈支架104a的端部相连接,第三连接板108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081。第一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二连接孔1071和固定架105一个端部的第一连接孔1051,将第二连接板107与固定架105相连接。第二固定连接件穿过第三连接孔1081和固定架105另一个端部的第一连接孔1051,将第三连接板108与固定架105相连接。
如此设计,当炉体101内的油基物料随着水分和油分的蒸发,物料的高度会逐渐降低,可通过调节第二连接孔1071与不同位置的第一连接孔1051相对应,使第一线圈支架104a沿着炉体101的周向方向移动,进而调整炉体101炉壁的加热位置随着第一线圈支架104a的移动而相应的变化;同理,可调整炉体101炉壁的加热位置随着第二线圈支架104b的移动而相应的变化。因而,可防止炉体101炉壁不需加热的位置发热而干烧,受热不均匀而变形。
示例性的,每组第一连接孔105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1051。
示例性的,第二连接孔1071的数量为多个。第三连接孔1081的数量为多个。
示例性的,第一固定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固定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如此,使得第一线圈支架104a和第二线圈支架104b与固定架105的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示例性的,第一固定连接件为螺栓。第二固定连接件为螺栓。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热脱附装置1还包括第二保温层109,第二保温层10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炉体101外壁和第二感应线圈102之间。
示例性的,第二保温层109可以为以陶瓷纤维棉为主体,以玻璃丝布为覆面的结构。如此,可以减少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并且能够防止第二感应线圈102与炉体101直接接触而损坏,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炉体101内温度的均匀性。
示例性的,第二保温层109包裹炉体101全部的炉壁,如此,保温效果较好。
示例性的,第二保温层109与炉体101外壁接触设置,如此,保温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温层109也可以不与炉体101外壁接触设置,同样可以实现保温的效果。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第一测温仪器3、多个第二测温仪器4以及第三测温仪器5。多个第一测温仪器3位于炉体101内且与搅拌轴本体10311相连接,第一测温仪器3用于测量搅拌轴本体10311的第一加热温度。多个第二测温仪器4位于炉体101的壁上,第二测温仪器4用于测量炉体101的第二加热温度。第三测温仪器5位于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用于测量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气态物料温度。如此,可以测得炉体101内气态物料的温度、搅拌轴本体10311的温度及炉体101的炉壁的温度,既可以根据第一测温仪器3和第二测温仪器4测得的温度评估炉体101和搅拌轴本体10311的温度情况以调整感应线圈内通入的电流,防止炉体101和搅拌轴1031热变形,又可以评估炉体101内的气态物料的温度情况以分段调整感应线圈内通入的电流,使油基物料中的不同馏分在不同时段形成蒸汽。
示例性的,第一测温仪器3的数量为6个,沿搅拌轴本体1031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同时也可以沿着搅拌轴本体10311的旋转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或者,三个第一测温仪器3位于搅拌轴本体10311的纵剖面一侧的半圆面上,沿着搅拌轴本体1031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同时沿着搅拌轴本体10311的旋转方向依次间隔90°分布,另外三个第一测温仪器3位于搅拌轴本体10311的纵剖面的另外一侧的半圆面上,且与上述三个第一测温仪器3关于搅拌轴本体10311的轴线一一对称设置。如此,可以测得搅拌轴本体10311轴线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的温度,便于得到搅拌轴本体10311上温度的分布情况。
示例性的,第二测温仪器4的数量为6个,位于炉体101的外壁与第二感应线圈102相对应处,沿搅拌轴103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同时也可以沿着搅拌轴1031的旋转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如此,可以测得炉体101沿搅拌轴1031轴线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的温度,便于得到炉体101的炉壁的温度分布情况。
示例性的,第一测温仪器3、第二测温仪器4和第三测温仪器5为热电偶。或者,第一测温仪器3、第二测温仪器4和第三测温仪器5也可以为其他测温元件,只要能够测得相应的温度即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炉体101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1014。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位于炉体101内,用于检测炉体101内的氧气含量。
如此,可在每次向炉体101内填充油基物料之前,先向炉体101内输入氮气进行吹扫,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扭矩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搅拌轴1031上,用于检测搅拌轴1031的扭矩。如此,可以根据测得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评估油基物料的水分和油分的蒸发情况,以调整搅拌轴1031的转速,保证油基物料的热脱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1031的扭矩还可以根据驱动搅拌轴1031旋转的驱动装置1033的电流变化得出,同样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热脱附产出物处理装置6,包括第一冷凝器61、第一储液箱62、第二冷凝器63、第二储液箱64以及第一阀门组件65。第一冷凝器61串接于气态物料出口1013和第一储液箱61之间。第二冷凝器63串接于气态物料出口1013和第二储液箱64之间。第一阀门组件65连接于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一冷凝器61之间,以及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二冷凝器63之间,第一阀门组件65用于控制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一冷凝器61或第二冷凝器63连通。如此,可通过第一阀门组件65控制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一个冷凝器连通,而与另一个冷凝器不连通;这样,根据热脱附过程中产生水蒸气和油蒸汽的时间阶段不同,两种馏分气体可分别定向进入到两个冷凝器中,实现油水单独回收以循环利用。两个冷凝器还可以互为备用,保证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示例性的,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一冷凝器61通过管路连通,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二冷凝器63通过管路连通。第一阀门组件65包括设于第一冷凝器61入口管路上的第一阀门651和设于第二冷凝器63入口管路上的第二阀门652,以对气态物料出口1013与第一冷凝器61和第二冷凝器63之间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脱附装置1还包括蒸汽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位于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以对蒸汽里携带的灰尘进行过滤。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抽真空装置7,与第一储液箱62和第二储液箱6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用于至少对炉体101内进行抽真空。
如此,能够在炉体101内部产生真空负压的工况(如使炉体101内真空度达到-95kPa),可以降低油基物料在热脱附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如水分的沸点可降低20℃,油分的沸点可降低50℃),减少因高温而裂解产生的气体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提高回收油的品质,并且可以降低炉体101和搅拌轴本体10311的加热温度,延长金属材料使用寿命。
抽真空装置7与第一储液箱62和第二储液箱64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如此,可对整个处理系统进行抽真空以保证处理系统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第一储液箱62和第二储液箱64可以连通,如此,抽真空装置7与其中的一个储液箱连通即可与整个系统连通,既便于对炉体101内抽真空,也便于抽吸热脱附产出蒸汽中的不凝气以进行后续处理。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出料装置8以及进料装置9。
出料装置8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81和冷却器82,第一螺旋输送器81与固态物料出口1012连通;冷却器82与第一螺旋输送器81连接以冷却第一螺旋输送器81。如此,可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器81将从炉体101内排出的经热脱附处理后的固体物料输送至指定场所或车辆进行后续处理。
示例性的,冷却器82可以为闭式冷却塔。冷却塔内冷却用流体介质的换热主要是通过风冷加水冷的降温方式。
示例性的,固态物料出口1012处设有出料阀83,以控制固态物料出口1012的开闭状态。
进料装置9包括料斗91、第二螺旋输送器92和输送泵93,料斗91的出口与第二螺旋输送器92的入口连通,第二螺旋输送器92的出口与进料口1011连通,输送泵93连接于第二螺旋输送器92的出口与进料口1011之间。如此,可通过第二螺旋输送器92将待处理的油基物料输送至进料口1011,通过输送泵93注入到炉体101内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进料口1011处设有进料阀94,以控制进料口1011的开闭状态。
参见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冷却装置10,与电源2及水冷铜管连通,用于对电源2和水冷铜管进行冷却。
示例性的,电源2包括第一电源2a和第二电源2b。第一电源2a与水冷铜管电连接,用于向水冷铜管通入电流。第二电源2b与第二感应线圈102电连接,用于向第二感应线圈102通入电流。其中,第一电源2a的功率为60KW,第二电源2b的功率为200KW。
示例性的,冷却装置10同时与第一电源2a和第二电源2b的冷却夹套连通,对第一电源2a和第二电源2b进行水冷。
示例性的,冷却装置10与水冷铜管的空腔连通,对水冷铜管进行水冷冷却。
参见图20,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由进料口1011向炉体101内填充待处理油基物料。
S200:启动搅拌轴1031,以对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搅拌。
S300:向第二感应线圈102通入第一电流,向第一感应线圈10313通入第二电流,以使炉体101和搅拌轴本体10311对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形成馏分蒸气(水蒸气或油蒸汽)和固体物料;馏分蒸汽由气态物料出口1013排出,固体物料由固态物料出口101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和步骤S200中,可以先进行步骤S100,再进行步骤S200;或者,也可以同时进行步骤S100和步骤S200,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0和步骤S300中,可以先进行步骤S200,也可以先进行步骤S300,也可以同时进行步骤S200和步骤S300,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油基物料处理方法,由于其应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包括扭矩传感器的情况下,启动搅拌轴1031,以对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搅拌之后,处理方法还包括:
S201:接收扭矩传感器测量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
S202:根据扭矩传感器测得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调整搅拌轴1031的转速,使得转速与扭矩正相关。
示例性的,搅拌轴1031的转速为15-30r/min,搅拌轴1031的初始转速为15r/min,当油基物料中的水分和油分开始蒸发后,油基物料会逐渐变得粘稠,因此,扭矩传感器测得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会增大,为防止油基物料粘结,根据扭矩传感器测得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增加搅拌轴1031的转速,使油基物料受热均匀以保证处理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扭矩传感器测量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之后,根据扭矩传感器测得的搅拌轴1031的扭矩,调整搅拌轴1031的转速之前,处理方法还包括:若判断出搅拌轴1031的扭矩超出扭矩阈值,则调整搅拌轴1031的转向。如此,可防止搅拌轴1031卡死,导致处理系统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定搅拌轴1031按照设定的频率进行转向,以使油基物料被均匀翻抄,受热更加均匀,保证处理效果。
参见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测温仪器3、第二测温仪器4以及第三测温仪器5的情况下,处理方法还包括:
S401:接收第一测温仪器3测量的搅拌轴本体10311的第一加热温度、第二测温仪器4测量的炉体101的第二加热温度以及第三测温仪器5测量的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气态物料温度。
S402:若判断出第一加热温度和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则保持向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第一感应线圈10313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
S403:增大向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第一感应线圈10313通入的电流。
S404:若判断出第一加热温度和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则保持向第二感应线圈102和第一感应线圈10313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第一预设范围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范围为100℃~120℃,第一加热温度和第二加热温度处于此温度区间可使油基物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而油分不蒸发,便于单独收集水分。
示例性的,第一温度阈值为55℃左右。当油基物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时,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水蒸气的温度为75℃左右,随着从油基物料中蒸发处的水蒸气减少,炉体101内的气压逐渐减小,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水蒸气的温度也会下降,当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水蒸气的温度下降至55℃左右时,可以认为油基物料中的水分基本蒸发完全。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范围为380℃~420℃,第一加热温度和第二加热温度处于此温度区间可使油基物料中的油分进行蒸发,而此前油基物料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完全,因此,此时可单独收集油分。
示例性的,第二温度阈值为150℃左右。当油基物料中的油分进行蒸发时,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油蒸汽的温度约为300℃左右,随着从油基物料中蒸发处的油蒸汽减少,炉体101内的气压逐渐减小,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油蒸汽的温度也会下降,当气态物料出口1013处的油蒸汽的温度下降至150℃左右时,可以认为油基物料中的油分基本蒸发完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两个储液箱内安装液位计,对储液箱内的液位变化进行检测,同样可以实现判断水分或油分是否蒸发完全。
综上所述,两个感应线圈同时通入电流,可使炉体101的炉壁和搅拌轴本体10311同时对油基物料加热,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热效率。且通过对两个线圈中通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水分和油分的分时段单独收集,以便循环利用。
参见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炉体101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1014,以及油基物料处理系统100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处理方法还包括:
S501:接收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的炉体101内的氧气含量。
S502:若判断出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氧气含量超过氧气含量阈值,向炉体101内输入氮气,以将炉体101内的氧气排除出炉体101。
示例性的,氧气含量阈值为6%,即若炉体101内的氧气浓度值超过6%,须对炉体101内的氧气进行排除处理,以防止热脱附处理过程中,油蒸汽和氧气混合发生爆炸。
示例性的,在进行步骤S100前先进行步骤S501和步骤S502。如此,能够保证处理系统安全运行。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包括进料口、固态物料出口以及气态物料出口;
至少一个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置于所述炉体外壁上;以及
搅拌轴,贯穿所述炉体,所述搅拌轴包括搅拌轴本体、支撑结构以及第一感应线圈,所述搅拌轴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搅拌轴本体的轴线贯穿所述搅拌轴本体;所述支撑结构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且缠绕于所述支撑结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支撑轴之间,且缠绕于所述支撑轴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绝缘套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及
支撑管,穿设于所述绝缘套管,并与所述搅拌轴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管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管管壁的第二安装孔;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一部分穿设于所述支撑管内,另一部分由所述第二安装孔穿出所述支撑管,并位于所述搅拌轴本体和所述绝缘套管之间,且缠绕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由水冷铜管缠绕形成,所述水冷铜管的内腔用于连通冷却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包括:
第一圆形挡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第二圆形挡片,与所述第一圆形挡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圆形挡片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连通;以及
多个支撑挡片,所述支撑挡片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形挡片和所述第二圆形挡片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挡片分布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邻两个支撑挡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多个支撑挡片形成所述绝缘套管的管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还包括:
多个环形支撑片,设置于所述绝缘套管内腔中,且套设于所述支撑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还包括:
第一保温层,位于所述水冷铜管和所述搅拌轴本体之间,且包覆于所述水冷铜管靠近所述搅拌轴本体一侧的管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线圈支架,扣设于所述炉体的所述固态物料出口所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支架上;以及
固定架,与所述线圈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架与至少一个所述线圈支架之间形成用于穿设所述炉体的安装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包括:
多个并排设置的弧形板,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及
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穿设多个所述弧形板中的至少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线圈支架;所述固定架为弧形,跨设于所述炉体远离所述固态物料出口所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线圈支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两个所述线圈支架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多组第一连接孔,所述多组第一连接孔沿所述固定架的弧形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两个所述线圈支架分别为第一线圈支架和第二线圈支架;
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二线圈支架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线圈支架的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第一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固定架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以及
第二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固定架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脱附装置还包括:
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炉体外壁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之间。
13.一种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脱附装置;以及
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热脱附装置中的第二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线圈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第一感应线圈提供电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
多个第一测温仪器,位于所述炉体内且与所述搅拌轴本体相连接,所述第一测温仪器用于测量所述搅拌轴本体的第一加热温度;
多个第二测温仪器,位于所述炉体的壁上,所述第二测温仪器用于测量所述炉体的第二加热温度;以及
第三测温仪器,位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用于测量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的气态物料温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用于接收氮气;
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检测端位于所述炉体内,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炉体内的氧气含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
第一冷凝器和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冷凝器串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一储液箱之间;
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储液箱,所述第二冷凝器串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二储液箱之间;以及
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连接于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以及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所述第一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气态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或所述第二冷凝器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用于至少对所述炉体内进行抽真空。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
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和冷却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与所述固态物料出口连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连接以冷却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以及
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第二螺旋输送器和输送泵,所述料斗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泵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19.一种油基物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由进料口向炉体内填充待处理油基物料;
启动搅拌轴,以对所述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搅拌;以及
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通入第一电流,向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第二电流,以使所述炉体和所述搅拌轴本体对所述待处理油基物料进行加热,形成馏分蒸汽和固体物料;所述馏分蒸汽由气态物料出口排出,所述固体物料由固态物料出口排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测温仪器、第二测温仪器以及第三测温仪器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搅拌轴本体的第一加热温度、所述第二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炉体的第二加热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测温仪器测量的所述气态物料出口处的气态物料温度;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加热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则保持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所述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
增大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电流;以及
若判断出所述第一加热温度和所述第二加热温度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则保持向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一感应线圈通入的当前电流,直至所述气态物料温度达到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油基物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上开设有氮气输入口,以及所述油基物料处理系统还包括氧含量检测装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炉体内的氧气含量;以及
若判断出所述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氧气含量超过氧气含量阈值,则向所述炉体内输入氮气,以将炉体内的氧气排除出所述炉体。
CN202111077431.4A 2021-09-13 2021-09-13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751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431.4A CN113751472B (zh) 2021-09-13 2021-09-13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431.4A CN113751472B (zh) 2021-09-13 2021-09-13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1472A true CN113751472A (zh) 2021-12-07
CN113751472B CN113751472B (zh) 2022-09-02

Family

ID=7879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7431.4A Active CN113751472B (zh) 2021-09-13 2021-09-13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147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2672B1 (ko) * 2013-04-12 2013-08-07 김현수 배치 회전식 고분자 유화장치
CN104828425A (zh) * 2015-05-29 2015-08-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油品储罐气相燃爆的方法
CN105201432A (zh) * 2015-10-08 2015-12-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钻屑处理方法
CN208430097U (zh) * 2018-06-19 2019-01-25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导热油间接加热的含油污染物处理装置
CN109439355A (zh) * 2018-12-07 2019-03-08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高粘度液体有机废弃物内外协同加热热解炭化装置
CN212610436U (zh) * 2020-05-29 2021-02-26 四川华洁嘉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基岩屑的热脱附装置
CN112852469A (zh) * 2021-03-26 2021-05-28 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含油固体物料处理系统和含油固体物料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2672B1 (ko) * 2013-04-12 2013-08-07 김현수 배치 회전식 고분자 유화장치
CN104828425A (zh) * 2015-05-29 2015-08-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油品储罐气相燃爆的方法
CN105201432A (zh) * 2015-10-08 2015-12-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钻屑处理方法
CN208430097U (zh) * 2018-06-19 2019-01-25 大庆高新区百世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导热油间接加热的含油污染物处理装置
CN109439355A (zh) * 2018-12-07 2019-03-08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高粘度液体有机废弃物内外协同加热热解炭化装置
CN212610436U (zh) * 2020-05-29 2021-02-26 四川华洁嘉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基岩屑的热脱附装置
CN112852469A (zh) * 2021-03-26 2021-05-28 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含油固体物料处理系统和含油固体物料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1472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9433B1 (ko) 고형 유기 물질들을 탄소 또는 활성 탄소로 변환시키기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CN103261824A (zh) 微波回转窑
CN113751472B (zh) 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3089090A (zh) 反应系统
CN216321215U (zh) 搅拌轴组件、热脱附装置及油基物料处理系统
CN105222582B (zh) 一种微波、电混合加热高温设备
CN210974870U (zh) 一种应用于管式pecvd设备的混合加热真空电阻炉
CN113652645A (zh) 一种旋转镀膜设备
CN113737154A (zh) 一种外延设备的生长腔室
CN109759582B (zh) 真空脱脂烧结系统
CN113731227A (zh) 搅拌轴组件、热脱附装置、油基物料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466304A (zh) 氧化亚硅生产设备
CN205066429U (zh) 一种微波、电混合加热高温设备
JP2004352538A (ja) 活性炭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207894221U (zh) 一种冶金专用微波竖式炉
CN211771088U (zh) 一种微波热解设备
CN213925125U (zh) 反应系统
CN113122828B (zh) 一种粉体专用多搅拌轴真空气相沉积炉
KR101092889B1 (ko) 연속식 소성로
CN108439766A (zh) 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及微波处理设备
JP2012072289A (ja) 炭化炉
CN109423627B (zh) 圆盘类零件一次性全表面气相沉积炉
CN111139099A (zh) 一种微波热解设备
CN113639549A (zh) 电加热浸渍干燥回转窑
CN216368016U (zh) 一种感应加热活性炭再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