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0372A - 一种柔性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0372A
CN113750372A CN202111026572.3A CN202111026572A CN113750372A CN 113750372 A CN113750372 A CN 113750372A CN 202111026572 A CN202111026572 A CN 202111026572A CN 113750372 A CN113750372 A CN 113750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flexible
layer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65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天星
张国辉
许显斌
朱映光
于倩倩
胡永岚
李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guang Med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65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0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0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0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35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body area to be irradiated
    • A61N2005/0643Applicators, probes irradiating specific body areas in close proximity
    • A61N2005/0645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 A61N2005/0647Applicators worn by the patient the applicator adapted to be worn on the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Light sources therefor
    • A61N2005/0651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面罩,该柔性面罩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发光面板,所述柔性发光面板包括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发光区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孔洞内对应设置有无机发光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柔性面罩对不同人脸的适形性,提高光治疗强度及效果,提高柔性面罩发光均匀性,降低了整个柔性面罩的厚度和重量,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美容的需求越来越高,且光照技术作为既安全效果又好的方式,被广大女士消费者所钟爱,尤其是光照美容仪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光照除了在光美容也在光医疗上有巨大的应用。
目前的光美容面罩多采用曲面硬屏方式,此种方式的缺点有以下:1.曲率固定,对不同人脸适形性比较差;2.在照射过程,光源距离人脸比较远,因此照在人脸的光通量比较低,同时因为采用的都为直插式LED(LED高度≥5mm)点光源,光源均匀性较差,不能起到很好的光美容效果;3.因为光源依附于一刚性载体,因此厚度较厚,重量较大,用户体验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面罩,以提高柔性面罩对不同人脸的适形性,提高光治疗强度及效果,提高柔性面罩发光均匀性,降低了整个柔性面罩的厚度和重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罩,包括:
至少一个柔性发光面板;
所述柔性发光面板包括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发光区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孔洞内对应设置有无机发光单元。
可选的,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板、有机发光功能层和封装层,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孔洞沿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所述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表面,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无机发光单元与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或者,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孔洞沿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无机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面罩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发光;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电源信号进行脉宽调制,向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第二驱动信号,使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无机发光单元发光。
可选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层邻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块,每一所述电极块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每一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孔洞和发光区之间,且与所述孔洞和所述发光区的边界不交叠;
每一所述辅助电极与其邻近的电极块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机发光单元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柔性基板内的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采用相同的材料。
可选的,相邻所述柔性发光面板相互拼接,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包括环绕所述发光区的非发光区,相邻所述柔性发光面板的非发光区相互交叠。
可选的,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1-5mm;
所述孔洞的边界与所述发光区的边界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5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可选的,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mm;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焊接于所述孔洞内;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包括LED、MINILED或MICRO-LED;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范围在90度-180度之间。
可选的,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匀光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匀光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匀光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匀光层包含散射粒子;
所述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匀光层远离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一侧;
所述匀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所述压敏胶层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
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面罩采用柔性有机发光面光源和无机发光光源结合的形式,由于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发光均匀性比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柔性,对不同人脸的适形性比较好,因此可以贴在脸上直接使用,提高了光治疗强度以及效果,同时加入无机发光单元,由于无机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较高,无机发光单元和有机发光面光源配合使得柔性面罩具有较高的发光均匀性,且可以输出较高的亮度,并且通过将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孔洞内,降低了整个柔性面罩的厚度,减轻了整体重量,更易于便携以及穿戴,较高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AA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罩,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AA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图4,柔性面罩包括:
至少一个柔性发光面板100;
柔性发光面板100包括有机发光面光源20,有机发光面光源20上设置有多个孔洞30,孔洞30在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发光区101均匀分布,每一孔洞30内对应设置有无机发光单元40。
其中,多个柔性发光面板100可以相互拼接也可以一体形成,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有机发光面光源20整面发光,有机发光面光源20可以包括柔性基板、有机发光功能层和封装层,孔洞30可以贯穿有机发光面光源20,也可以不贯穿有机发光面光源20,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面罩采用柔性有机发光面光源和无机发光光源结合的形式,由于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发光均匀性比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柔性,对不同人脸的适形性比较好,因此可以贴在脸上直接使用,提高了光治疗强度以及效果,同时加入无机发光单元,由于无机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较高,无机发光单元和有机发光面光源配合使得柔性面罩具有较高的发光均匀性,且可以输出较高的亮度,并且通过将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孔洞内,降低了整个柔性面罩的厚度,减轻了整体重量,更易于便携以及穿戴,较高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矩形柔性发光面板,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柔性面罩的需要设置柔性发光面板具有不同的形状。
可选的,参考图3,有机发光面光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板210、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和封装层230,柔性基板210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1,有机发光功能层220与第一驱动电路11电连接。
孔洞30沿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厚度方向贯穿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和封装层230,无机发光单元40设置于柔性基板210表面,柔性基板210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2,无机发光单元40与第二驱动12电路电连接。
其中,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可以包括阳极、阴极以及设置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在形成有机发光面光源20时,可以先形成具有第一驱动电路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的柔性基板210,然后形成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在形成有机发光功能层220时形成第二通孔,然后形成封装层230,封装层23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且封装层230包覆第二通孔的边界,第二通孔即为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孔洞30。可以将无机发光单元40直接焊接于孔洞30内裸露的柔性基板210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驱动无机发光单元40发光的第二驱动电路12设置于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柔性基板210内,第二驱动电路12可以与第一驱动电路11一同制作,在减少工艺步骤的同时,无需单独设置承载第二驱动电路12的基板,减小了柔性发光面板的厚度,提升了柔性发光面板的柔性,从而提升柔性面罩的柔性,减小柔性面罩的厚度,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图2中柔性发光面板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4和图5,每一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设置于柔性基板远离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孔洞30沿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厚度方向贯穿有机发光面光源20,无机发光单元40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表面,柔性电路板10包括第二驱动电路12,无机发光单元40与第二驱动电路12电连接。
具体的,无机发光单元40直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表面,第二驱动电路12单独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内,可以避免第二驱动电路12与第一驱动电路11相互影响,降低第一驱动电路11和第二驱动电路的制作工艺难度。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面罩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6和图7,
柔性面罩还包括控制器300和电源200,控制器300分别与电源200、第一驱动电路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电连接;
控制器300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向第一驱动电路11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第一驱动电路11驱动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发光;控制器300还用于对电源信号进行脉宽调制,向第二驱动电路12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第二驱动信号,使第二驱动电路12驱动无机发光单元40发光。
具体的,控制器300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光模式驱动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和无机发光结构40发光。示例性的,在强光模式下,主光源为无机发光单元40,有机发光功能层220为辅助光源,控制器300可以只驱动无机发光单元40发光,也可以驱动无机发光单元40和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均发光。在弱光模式下,有机发光功能层220为主光源,无机发光单元40为辅助光源,控制器300可以驱动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发光,并通过控制无机发光单元40发光来增加发光均匀性。
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可以采用恒流驱动模式,电源200向控制器300输出设定大小的电流,控制器300对电流进行一定的处理,得到有机发光功能层220需要的驱动电流,将该驱动电流输出第一驱动电路11,通过第一驱动电路11驱动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发光。例如,第一驱动电路11可以向有机发光功能层220输出11mA的恒定电流,有机发光功能层220的亮度为1000nit。控制器300可以通过对电源信号进行脉宽调制,向第二驱动电路12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第二驱动信号,从而调节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和无机发光单元40的整体出光均匀性。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示意图,参考图8,在柔性发光面板上选取0-9十个测试点,设置电源向控制器输出1mA的电流,控制器通过脉宽调制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电流,将该电流输出值第二驱动电路,使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无机发光单元发光。通过测试柔性发光面板表面处0-9十个测试点的亮度,计算柔性发光面板的发光均匀性,计算公式为:1-(亮度最大-亮度最小)/(亮度最大+亮度最小),表1示出了无机发光单元不同出光角度下不同占空比的均匀性数据。
表1
Figure BDA0003243741810000081
结合表1可以看出,不同占空比对柔性发光面板的发光均匀影响比较大,随着占空比增加,均匀性先变好再变差,主要因为在占空比比较低时,无机发光单元亮度比较低,导致均匀性变差;在占空比高的情况下,无机发光单元亮度会比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亮度高,导致占空比变差。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器调节无机发光单元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调节柔性发光面板的发光均匀性,从而使得柔性面罩具有较高的发光均匀性。
可选的,无机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范围包括90度-180度。
结合表1可以看出无机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在90度-180度之间时,整个柔性发光面板的出光均匀性较好。示例性的,无机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可以在120度、130度、135度或150度。
此外,继续参考图6和7,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可以在发光区101内除孔洞30所在位置整面连续分布,有机发光功能层220也可以包括几个子区域,每一子区域的有机发光功能层220连续分布,每一子区域为一个面光源。
下面结合图7对具有柔性电路板10的柔性发光面板中孔洞30的具体形成过程进行说明:在形成有机发光面光源时,可以先在柔性基板210上设置第一通孔,然后形成具有第二通孔的有机发光功能层220,示例性的,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可以包括阳极层、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可以通过对蒸镀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的掩膜版相应位置进行遮挡,使得蒸镀出的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层具有第二通孔,阳极层可以通过光刻工艺形成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然后形成封装层230,可以在形成封装层230的同时形成第三通孔,例如封装层230包括无机层,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等工艺形成无机层,化学气相沉积时可以采用相应的掩膜版,形成带有第三通孔的无机层。也可以先形成整层的封装材料层,封装材料填满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后在封装材料层通过激光打孔等工艺形成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贯穿封装层230。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边界距离发光区101最远的孔为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孔洞。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局部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9,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201,有机发光层202和第二电极层203,第一电极层201设置于有机发光层202邻近柔性基板10的一侧;
第一电极层201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块22,每一电极块22均与第一驱动电路11电连接,第二电极层203与第一驱动电路11电连接。
其中,有机发光面光源20可以为正面结构或者背面结构,当第一电极层201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等透明材料时,有机发光面光源20为正面出光(俗称底发光结构),即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第一电极层201侧为出光侧。当第一电极层201采用银、氧化铟锡、铟金属或Al等不透明材料时,有机发光面光源20为背面结构(俗称顶发光结构),即有机发光面光源20的第二电极层203侧为出光侧。第一电极层201可以为阳极层,第二电极层203可以为阴极层。第一驱动电路11通过向阳极层和阴极层提供驱动信号,使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差,阳极产生的空穴向有机发光层运动,阴极产生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运动,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层复合后有机发光层发出相应颜色的光。
具体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包括至少两个子发光区,每一电极块22对应一个子发光区,通过向不同的电极块22发送不同的驱动信号,可以使每一子发光区可以根据需要发出不同亮度和/或不同颜色的光。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机发光功能层220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块22,使得可以根据需要向驱动不同的电极块22对应的子发光区发出不同亮度/或不同颜色的光,满足不同的光线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6,无机发光单元40通过连接结构41与柔性基板210内的第二驱动电路12电连接,连接结构41与第一电极层采用相同的材料。
具体的,对于第二驱动电路12设置于柔性基板210内的结构,连接结构41可以和第一电极层201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减少工艺步骤。
可选的,参考图7,有机发光功能层220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204,每一辅助电极204位于孔洞30和发光区101之间,且与孔洞30和发光区101的边界不交叠;
每一辅助电极204与其邻近的电极块22电连接。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辅助电极204与邻近的电极块22电连接,可以减小电极块22的电阻,降低驱动信号在电极块22的损耗,提升发光效率。
可选的,参考图7,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发光限定层70,发光限定层70环绕发光区101设置,且发光限定层70设置于孔洞30的边界处。
具体的,可以在形成第一电极层201和辅助电极块204后,先形成发光限定层70,发光限定层70位于有机发光功能层220的边界处,用于提升边界处的发光清晰性以及均匀性,然后形成有机层202、第二电极层203和封装层230,封装层230可以包覆在发光限定层70和发光功能层在孔洞处裸露的边界,以及在发光区101边界处裸露的包覆发光限定层70,从而更好的阻挡水氧进入发光功能层。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发光面板的拼接示意图,参考图10,可选的,相邻柔性发光面板100相互拼接,每一柔性发光面板包括环绕发光区101的非发光区102,相邻柔性发光面板的非发光区102相互交叠。
具体的,每一柔性发光面板100的非发光区102可以和与其相邻柔性发光面板100的非发光区102完全交叠,以最小化减小拼缝。示例性的,非发光区102的宽度为1.25mm,则拼缝可减小到1.25mm。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7,孔洞的孔径为0.1-5mm;
孔洞30的边界与发光区101的边界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0.05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具体的,孔洞30用于设置无机发光单元40,孔洞30的孔径过小,容易增加无机发光单元40的设置工艺难度,孔洞30的孔径过大,占用发光区的面积较大,容易影响发光均匀性。通过设置孔洞30的孔径为0.1-5mm,在降低无机发光单元40的设置工艺难度的同时,避免孔洞30过大影响发光均匀性,保证柔性发光面板具有较高的发光均匀性。
此外,发光区101的边界即为有机发光功能层220的发光边界,孔洞30的边界与发光区101的边界的距离D较小时,孔洞30的形成工艺难度较大,距离较大时,存在较大的非发光区域,通过设置孔洞30的边界与发光区101的边界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0.05mm,且小于或等于5mm,在降低孔洞30的形成工艺难度的同时,减小了非发光区域的面积。
示例性的,柔性发光面板的发光区的尺寸可以为115mm*115mm,发光区内可以平均分布11*11个孔洞,孔洞的间距可以为10mm,孔洞的直径在0.5mm,孔洞与发光区的边缘距离D为0.07mm。在孔洞的正中心放置0.2(长)*0.2mm(宽)*0.1(高)mm的mini-LED。
可选的,无机发光单元4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mm;无机发光单元10焊接于孔洞30内。
这样设置,减小了无机发光单元40占用的体积,减小无机发光单元40对柔性发光面板柔性的影响,保证柔性发光面板具有较高的柔性。示例性的,可以采用贴片式的无机发光单元,将无机发光单元40直接在孔洞30内焊接于柔性电路板或柔性基板表面。
可选的,无机发光单元40包括LED、MINILED或MICRO-LED。
具体的,LED、MINILED和MICRO-LED具有较大的发光强度,采用LED、MINILED或MICRO-LED作为无机发光单元40可以提升柔性面板的发光强度,此外贴片时的LED,MINILED和MICRO-LED均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减小无机发光单元40占用的体积,降低无机发光单元40对柔性面罩的柔性的影响,提升柔性面罩的柔性,且减小柔性面罩的重量。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和图5,每一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匀光层50和压敏胶层60,匀光层50设置于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出光一侧,匀光层50覆盖有机发光面光源;匀光层50包括多个散射粒子;
压敏胶层60设置于匀光层50远离有机发光面光源的一侧。
具体的,匀光层50用于提高柔性发光面板的发光均匀性,匀光层50可以包括柔性衬底,散射粒子分散于柔性衬底中,散射粒子可以为无机粒子,如氧化钛、或氧化锆等。
此外,压敏胶层60可以为医用压敏胶层,通过设置压敏胶层,使得柔性面罩可以直接贴附于皮肤表面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仅示出了有机发光面光源为顶发光结构时匀光层和压敏胶层的位置,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当有机发光面光源为底发光结构时,匀光层可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有机发光面板光源的一侧,压敏胶层设置于匀光层远离有机发光面光源的一侧,或者,匀光层和压敏胶层可以设置于有机发光面板光源的柔性基板远离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压敏胶层设置于匀光层远离有机发光面光源的一侧。
可选的,匀光层50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压敏胶层6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
具体的,匀光层50的厚度较小容易影响匀光特性,且制作工艺难度较大,厚度太大会增大柔性发光面板的厚度,通过设置匀光层50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在保证匀光层50具有较好的匀光特性的同时,可以降低制作工艺难度,减小柔性发光面板的厚度,从而减小柔性面罩的厚度。
设置压敏胶层60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避免压敏胶层60影响柔性面罩的出光效率,保证柔性面罩具有较高的出光亮度。
示例性的,匀光层的厚度可以为0.2mm,压敏胶层的透光率可以设置为85%。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柔性发光面板;
所述柔性发光面板包括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在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发光区均匀分布,每一所述孔洞内对应设置有无机发光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板、有机发光功能层和封装层,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孔洞沿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和所述封装层,所述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表面,所述柔性基板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无机发光单元与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或者,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远离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孔洞沿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无机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表面,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无机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面罩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电源信号,并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发光;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电源信号进行脉宽调制,向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第二驱动信号,使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所述无机发光单元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层邻近所述柔性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块,每一所述电极块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每一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孔洞和发光区之间,且与所述孔洞和所述发光区的边界不交叠;
每一所述辅助电极与其邻近的电极块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柔性基板内的第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采用相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柔性发光面板相互拼接,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包括环绕所述发光区的非发光区,相邻所述柔性发光面板的非发光区相互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洞的孔径为0.1-5mm;
所述孔洞的边界与所述发光区的边界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5mm,且小于或等于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mm;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焊接于所述孔洞内;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包括LED、MINILED或MICRO-LED;
所述无机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范围在90度-180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面罩,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柔性发光面板还包括匀光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匀光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匀光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所述匀光层包含散射粒子;
所述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匀光层远离所述有机发光面光源的一侧;
所述匀光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05mm-2mm,所述压敏胶层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80%。
CN202111026572.3A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柔性面罩 Pending CN113750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6572.3A CN113750372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柔性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6572.3A CN113750372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柔性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0372A true CN113750372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6572.3A Pending CN113750372A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柔性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037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9590A1 (en) * 2009-12-09 2011-06-16 Merck Patent Gmbh Therapeutic and cosmet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KR20120049085A (ko) * 2010-11-08 2012-05-16 권오규 엘이디 패치를 구비하는 미용 마스크
KR20120100861A (ko) * 2012-07-27 2012-09-12 김진왕 피부 병변, 피부 신생물 및 피부암, 피부혈관, 통증완화, 다모증완화, 두피모발재생, 피부재생, 피부미백, 피부회춘, 노화방지, 국소지방세포감소, 지방조직감소, 줄기세포 병행치료, 안면 및 전신에 관한 단순치료 혹은 복합광선치료, 공기압 맛사지치료, 공기압 광선역학치료, 고주파, 초음파기기 복합치료, 성형외과, 피부과, 스파병행 시술등에 있어 앨이디, 오앨이디, 레이저 ,레이저 다이오드, 광선, 광선역학 치료방법 및 광선역학 치료기
CN103212162A (zh) * 2012-01-19 2013-07-24 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光刺激方法及混合光刺激装置
KR20140141782A (ko) * 2013-05-30 2014-12-11 한국광기술원 다중 oled 패널을 이용한 조명장치
US20160317834A1 (en) * 2015-05-01 2016-11-03 Polyphotonix Ltd Light treatment therapy for an eye
US20190366115A1 (en) * 2018-05-29 2019-12-05 Carewear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rradiating Tissue with Pulsed Blue and Red Light to Reduce Muscle Fatigue, Enhance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Repair, and Reduce Pain
CN111714781A (zh) * 2020-06-24 2020-09-29 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美白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40809A (zh) * 2020-07-22 2020-10-30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医疗装置
CN212592697U (zh) * 2020-03-31 2021-02-26 北京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眼罩
CN113082544A (zh) * 2021-05-10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罩式光疗美容仪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9590A1 (en) * 2009-12-09 2011-06-16 Merck Patent Gmbh Therapeutic and cosmetic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KR20120049085A (ko) * 2010-11-08 2012-05-16 권오규 엘이디 패치를 구비하는 미용 마스크
CN103212162A (zh) * 2012-01-19 2013-07-24 福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光刺激方法及混合光刺激装置
KR20120100861A (ko) * 2012-07-27 2012-09-12 김진왕 피부 병변, 피부 신생물 및 피부암, 피부혈관, 통증완화, 다모증완화, 두피모발재생, 피부재생, 피부미백, 피부회춘, 노화방지, 국소지방세포감소, 지방조직감소, 줄기세포 병행치료, 안면 및 전신에 관한 단순치료 혹은 복합광선치료, 공기압 맛사지치료, 공기압 광선역학치료, 고주파, 초음파기기 복합치료, 성형외과, 피부과, 스파병행 시술등에 있어 앨이디, 오앨이디, 레이저 ,레이저 다이오드, 광선, 광선역학 치료방법 및 광선역학 치료기
KR20140141782A (ko) * 2013-05-30 2014-12-11 한국광기술원 다중 oled 패널을 이용한 조명장치
US20160317834A1 (en) * 2015-05-01 2016-11-03 Polyphotonix Ltd Light treatment therapy for an eye
US20190366115A1 (en) * 2018-05-29 2019-12-05 Carewear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rradiating Tissue with Pulsed Blue and Red Light to Reduce Muscle Fatigue, Enhance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Repair, and Reduce Pain
CN212592697U (zh) * 2020-03-31 2021-02-26 北京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眼罩
CN111714781A (zh) * 2020-06-24 2020-09-29 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美白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40809A (zh) * 2020-07-22 2020-10-30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医疗装置
CN113082544A (zh) * 2021-05-10 2021-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面罩式光疗美容仪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媚媚;肖艾青;成柳;李艳;段秀丽;: "三种蓝光方法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应探讨", 护理实践与研究, no. 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6493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用平形蛍光ランプ及びこの平形蛍光ランプ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9082936B2 (en) Transparent LED lamp for bidirectional lighting
US9324692B2 (en) Transparent LED layer between phosphor layer and light exit surface of lamp
JP6587508B2 (ja) 発光装置
JP2005317977A (ja) Ledランプユニット
JP2004309710A (ja) 写真撮影用光源装置
JP200625330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11600101B2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901810B2 (en) Transparent OLED device with high intensity
CN109637449B (zh) 一种oled照明面板
KR930008702A (ko) 평면형 표시 장치
EP1416547A3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having such light-emitting devices
CN113750372A (zh) 一种柔性面罩
KR102583731B1 (ko) 협-베젤 전계 발광 조명장치
KR101163064B1 (ko) 유기 발광소자용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소자
US20220196230A1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having the same
CN113574314B (zh) 车辆用灯具
EP2908045B1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100434622B1 (ko) 어두운 영역이 없는 균일한 밝기의 전계 발광 패널 및이를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JP6603301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JP2011034871A (ja) 面発光装置
KR100508245B1 (ko) 액정표시모듈과 그의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JPH10270759A (ja) 半導体面状光源装置
JP2013125690A (ja) 発光装置
EP4124793A1 (en) Led lamp manufactured by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