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8186B -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 Google Patents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8186B
CN113738186B CN202111144002.4A CN202111144002A CN113738186B CN 113738186 B CN113738186 B CN 113738186B CN 202111144002 A CN202111144002 A CN 202111144002A CN 113738186 B CN113738186 B CN 1137381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ing piece
hole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40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8186A (zh
Inventor
路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40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81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8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8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8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8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00Fastening knobs or handles to lock or latch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5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13Followers; Bear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33Spindles for handles, e.g. square spi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把手装置以及门锁,该把手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连结件和驱动件;连结件的两端分别能够活动地连接旋转把手和驱动件;连结件与旋转把手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旋转把手带动连结件转动;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连结件与驱动件相分离;连结件与驱动件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在连结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相分离,连结件能够转动地连接驱动件;在连结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配合,用于通过连结件带动驱动件转动。连结件与驱动件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改善了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而影响到门锁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门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智能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客户对智能锁的选择。有的智能锁带有防猫眼结构,防猫眼结构能够很大程度上杜绝通过门扇猫眼开门的风险,并且减少了小孩子在室内误开门的现象。
防猫眼结构通常包括连结件和驱动件,连结件能够活动地设置于旋转把手内,通过按压旋转把手上的按钮能驱动连结件活动,并且通过驱动件的转动能够带动锁舌的伸缩,以实现智能锁的开关。在未按压按钮的情况下,连结件与驱动件是完全分离的,此时无法通过旋转把手内的连结件带动驱动件转动;在按压按钮的情况下,连结件与驱动件是相配合的,此时能通过旋转把手内的连结件带动驱动件转动。此种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的离合配合机构对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若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在装配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会影响到智能锁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装置以及门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若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在装配或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会影响到智能锁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把手装置,包括旋转把手、连结件和驱动件;
所述连结件的两端分别能够活动地连接所述旋转把手和所述驱动件;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旋转把手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把手带动所述连结件转动;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相分离;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相分离,所述连结件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配合,用于通过所述连结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本发明通过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设置限位结构,连结件与驱动件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连结件与驱动件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把手装置上,在把手装置的装配或者使用过程中,连结件与驱动件不会完全分离,改善了连结件与驱动件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而影响到门锁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并且使得把手装置容易组装,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的一端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限位孔,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侧向凸设有第二凸起,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扣持。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侧向凸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能够滑动地连接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限位孔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形成所述第一凸起。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第二凸起为沿着所述连结件的转动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底壁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一弹性件。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第二离合部为孔口朝向所述连结件的方形限位孔,所述连结件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形限位孔形状相适配,形成所述第一离合部;
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外;
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内。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连结件的一端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旋转把手。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旋转把手贯穿设置有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把手通孔,所述连结件能够滑动地连接所述把手通孔的内侧壁,所述连结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按钮,用于通过所述按钮驱动所述连结件滑动。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把手通孔形成有小孔段,所述小孔段相对于所述把手通孔中与所述小孔段相邻的部分呈较小设置,其中:
所述小孔段为方形孔段,所述连结件包括与所述小孔段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配合段,所述滑动配合段与所述小孔段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小孔段形成有朝向所述按钮的环形抵接面,所述按钮与所述环形抵接面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驱动件靠近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把手通孔内。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把手装置还包括壳体、扭簧和离合限位件,所述壳体设置有把手安装孔;
所述旋转把手包括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把手安装孔;
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外,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均抵接所述壳体的壳壁;
所述离合限位件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外,所述离合限位件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一抵接凸起部,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抵接所述扭簧的一个扭臂。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离合限位件可拆卸地安装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扭簧凸出于所述离合限位件,形成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离合限位件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二抵接凸起部;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所述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所述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
优选地,在所述把手装置中,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两个抵接臂,两个所述抵接臂用于分别与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抵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把手装置。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把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离合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驱动件与连结件形成的连接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连接副的一剖视图;
图9为图7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85018350000041
Figure BDA000328501835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可以但不限应用于智能锁等门锁中,图1至图9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把手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3和图8,该把手装置100包括旋转把手1、连结件2和驱动件3;连结件2的两端分别能够活动地连接旋转把手1和驱动件3;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1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旋转把手1带动连结件2转动;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连结件2与驱动件3相分离;连结件2与驱动件3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分离,连结件2能够转动地连接驱动件3;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配合,用于通过连结件2带动驱动件3转动。
具体而言,由于连结件2的两端分别能够活动地连接旋转把手1和驱动件3,使得连结件2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正常往返运动。操作旋转把手1能驱动旋转把手1转动,由于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1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连结件2无论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旋转把手1都能够带动连结件2同步转动。
而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结件2与驱动件3不会完全分离,同时,限位结构不会限制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相对活动,使得连结件2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正常往返运动,并且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限位结构不会限制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相对转动,此时连结件2上的第一离合部21与驱动件3上的第二离合部31是完全分离的,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没有形成传动配合,故旋转把手1带动处于第一位置的连结件2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连结件2不会带动驱动件3转动,旋转把手1空转,不会打开门锁,这样能减低通过门扇猫眼开门的风险,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互靠拢而形成传动配合,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之间的配合能限制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相对转动,故旋转把手1带动处于第二位置的连结件2同步转动的过程中,连结件2能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而通过驱动件3的转动能够驱动门锁的锁舌伸缩,进而能够打开门锁,实现门锁的防猫眼开启功能。
本发明通过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设置限位结构,连结件2与驱动件3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连结件2与驱动件3能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把手装置100上,在把手装置100的装配或者使用过程中,连结件2与驱动件3不会完全分离,改善了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而影响到门锁的正常使用的问题,并且使得把手装置100容易组装,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常通过下压和上提转动把手装置100的旋转把手1,能够对应实现门锁的打开和反锁,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装置100还包括壳体4、扭簧5和离合限位件6,壳体4设置有把手安装孔41;旋转把手1包括沿着旋转把手1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14,转轴14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转轴14的两端均穿出把手安装孔41;扭簧5套接于转轴14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外,扭簧5的两个扭臂均抵接壳体4的壳壁;离合限位件6固定套接于转轴14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外,离合限位件6朝向扭簧5凸设有第一抵接凸起部61,第一抵接凸起部61抵接扭簧5的一个扭臂。
具体而言,转轴14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为转轴14的第一端,转轴14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为转轴14的第二端。扭簧5和离合限位件6套接于转轴14的第一端外,并且转轴14的第一端、扭簧5和离合限位件6均位于壳体4内。转轴14的第二端位于壳体4外,转轴14的第二端通常会设置有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把手操作部15,通过操作把手操作部15能够转动旋转把手1,把手操作部15可以设置为条状手柄或者球状凸起等样式。
下压转动旋转把手1的过程中,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同步转动,离合限位件6上的第一抵接凸起部61与扭簧5的一个扭臂抵接,使得扭簧5的该扭臂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1后,在扭簧5的作用下,使得离合限位件6能够带动旋转把手1自动复位。
转轴14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内设置有轴承42和轴承压板43,轴承42的内圈固定套设于转轴14外,轴承42的外圈被夹持固定于轴承压板43与壳体4的内壳壁之间。
进一步,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于把手安装孔41处的壳壁局部朝外凸出,以在壳体4内外形成凹陷部(未在图中示出)和凸出部(未在图中示出),轴承42设置于凹陷部处,壳体4外设置有把手装饰圈44,把手装饰圈44套设于转轴14外,把手装饰圈44罩设于凸出部外,把手装饰圈44固定连接壳体4。
离合限位件6固定套接于转轴14的第一端外,可选地,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4的第一端形成有朝向驱动件3的环形安装面141,转轴14的第一端外在远离环形安装面141的方向上依次套接有轴承42、离合限位件6和紧固螺母7,轴承42的内圈抵接于环形安装面141与离合限位件6的一端之间,离合限位件6远离轴承42的一端与紧固螺母7抵接,紧固螺母7与转轴14的第一端螺纹连接。通过紧固螺母7将旋转把手1锁紧,这样离合限位件6也被锁紧,且压紧轴承42的内圈,防止旋转把手1出现晃动的情况。
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离合限位件6的内侧壁凸设有安装导向凸起65,转轴14的第一端对应安装导向凸起65设置有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缺口(未在图中示出),通过安装导向凸起65与缺口的设置,能够起到对离合限位件6与转轴14安装定位的作用。
扭簧5的两个扭臂均抵接壳体4的壳壁,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扭簧5的两个扭臂分别为第一扭臂51和第二扭臂52,把手安装孔41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分别抵接扭簧5的主体、第一扭臂51、第二扭臂52,第一壳体凸起411位于扭簧5的主体的上方,第二壳体凸起412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第三壳体凸起413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这样通过第一壳体凸起411、第二壳体凸起412、第三壳体凸起413的设置,能够将扭簧5卡接安装于把手安装孔41处。
为了提高把手装置100的通用性,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离合限位件6可拆卸地安装有抵接件62,抵接件62的一端朝向扭簧5凸出于离合限位件6,形成第一抵接凸起部61;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61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抵接;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61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松开抵接件62,使得第一抵接凸起部61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脱离,通过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连结件2一起转动180°,扭簧5和驱动件3无转动,然后再锁紧抵接件62,使得第一抵接凸起部61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从而实现了旋转把手1的换向。通过抵接件62的调整,能够方便地变换旋转把手1的安装方向,实现一把门锁通过把手换向,能够去匹配左右开、内外开的门,提高了门锁的通用性,有利于减少产品的库存和备货。
抵接件62可以为螺接件、铆接件等,例如,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62为螺接件,离合限位件6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未在图中示出,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离合限位件6设置有凸台64,螺纹孔设置于凸台64处),抵接件62的尾部朝向扭簧5穿出螺纹孔,形成第一抵接凸起部61。
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离合限位件6朝向扭簧5凸设有第二抵接凸起部63;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抵接凸起部63与扭簧5的第二扭臂52抵接;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抵接凸起部63与扭簧5的第一扭臂51抵接。
具体而言,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61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且与第一扭臂51抵接,第二抵接凸起部63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且与第二扭臂52抵接,下压转动旋转把手1的过程中,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同步转动,第一抵接凸起部61使得第一扭臂51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1后,在第一扭臂51的作用下,使得离合限位件6带动旋转把手1自动复位;上提转动旋转把手1的过程中,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同步转动,第二抵接凸起部63使得第二扭臂52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1后,在第二扭臂52的作用下,使得离合限位件6带动旋转把手1自动复位。
在旋转把手1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抵接凸起部61位于第二扭臂52的下方且与第二扭臂52抵接,第二抵接凸起部63位于第一扭臂51的下方且与第一扭臂51抵接,下压转动旋转把手1的过程中,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同步转动,第一抵接凸起部61使得第二扭臂52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1后,在第二扭臂52的作用下,使得离合限位件6带动旋转把手1自动复位;上提转动旋转把手1的过程中,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同步转动,第二抵接凸起部63使得第一扭臂51发生形变,松开转动旋转把手1后,在第一扭臂51的作用下,使得离合限位件6带动旋转把手1自动复位。
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7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设置有两个抵接臂35,两个抵接臂35用于分别与扭簧5的两个扭臂抵接。这样扭簧5对驱动件3也有复位的作用,扭簧5能带动驱动件3自动回位,能改善防猫眼结构对锁体离合虚位偏大而造成不回位的问题。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6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设置有与把手安装孔41相对的敞口,壳体4的敞口处可拆卸地盖合安装有盖板45,盖板45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避让孔451,每个抵接臂35贯穿设置有第二避让孔37,两个第一避让孔451中的一个、两个第二避让孔37中的一个均对应旋转把手1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时的抵接件62,两个第一避让孔451中的另一个、两个第二避让孔37中的另一个均对应旋转把手1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时的抵接件62。这样便于调整抵接件62,以变换旋转把手1的安装方向。
驱动件3与连结件2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通过驱动件3与连结件2之间的相对活动,实现连结件2上的第一离合部21与驱动件3上的第二离合部31之间的离合。而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的一端能够沿着旋转把手1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驱动件3。此种连结件2的活动方式能使得把手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变得简单、可靠性好。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限位孔32,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伸入限位孔32内。即连结件2与驱动件3之间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32,限位孔32能限制连结件2和驱动件3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相脱离。其中,可以是连结件2设置有限位孔32,也可以是驱动件3设置有限位孔32,以下将以驱动件3设置有限位孔32为例进行说明。
限位孔32还能对连结件2起到滑动导向的作用,可选地,请参阅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的另一个(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的另一个即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没有设置限位孔32的一个,也即连结件2)的一端侧向凸设有导向凸起23,导向凸起23能够滑动地连接限位孔32的内侧壁,这样限位孔32对连结件2的滑动导向的作用较好。
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32,以限制连结件2和驱动件3在与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相脱离,限位结构还能限制连结件2自限位孔32的孔口处与驱动件3相脱离。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32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331,连结件2和驱动件3中的另一个(即连结件2)的一端侧向凸设有第二凸起22第一凸起331和第二凸起22,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起331与第二凸起22相扣持。即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凸起331和第二凸起22,第一凸起331相对于第二凸起22靠近限位孔32的孔口,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起331与第二凸起22抵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连结件2和限位孔32的内侧壁中的一个设置卡槽,另一个设置用于与卡槽卡接的卡凸等方式,来限制连结件2自限位孔32的孔口处与驱动件3相脱离。
进一步,请参阅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2与限位孔32的内底壁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一弹性件34,在第一弹性件34的作用下,连结件2能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自动回位。其中,第一弹性件34可以为弹簧等。
限位孔32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331,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3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36,安装孔36处设置有限位件33,限位件33的一端伸入限位孔32内形成第一凸起331。先将第一弹性件34放入驱动件3的限位孔32内,再将连结件2的一端插入限位孔32内,最后将限位件33安装在安装孔36,这样连结件2与驱动件3就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
第一凸起331可以沿着连结件2的转动方向设置有多个,即限位件33可以沿着连结件2的转动方向设置有多个,例如,请参阅图2、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3设置有两个,并且该两个限位件33以连结件2的转动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同样地,第二凸起22可以是对应限位件33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22也可以是为沿着连结件2的转动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
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与第二离合部31相互靠拢而形成传动配合,使得连结件2能够带动驱动件3同步转动。第一离合部21、第二离合部3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中的一个为插槽,另一个为插臂,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插臂位于插槽外;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插臂插入插槽内。再如,请参阅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离合部31为孔口朝向连结件2的方形限位孔,连结件2靠近驱动件3的一端与方形限位孔形状相适配,形成第一离合部21;在连结件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位于方形限位孔外;在连结件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离合部21位于方形限位孔内。如此,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在旋转把手1转动换向后,第一离合部21和第二离合部31也能较好地形成离合配合,其中,方形限位孔设置于限位孔32的内底壁。
连结件2的一端与旋转把手1活动连接,通常操作连结件2用于与旋转把手1活动连接的一端,能够驱动连结件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返运动,而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1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连结件2的一端能够沿着旋转把手1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旋转把手1。此种连结件2的活动方式能使得把手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变得简单、可靠性好。
具体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1贯穿设置有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把手通孔11,连结件2能够滑动地连接把手通孔11的内侧壁,连结件2远离驱动件3的一端设置有按钮12,用于通过按钮12驱动连结件2滑动。通过按压按钮12能够驱动连结件2滑动。其中,按钮12与连结件2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卡接固定等方式固定连接。
通过连结件2与旋转把手1之间的联动结构,使得旋转把手1能带动连结件2同步转动,并且联动结构不会影响到连结件2沿着转动轴线滑动,此种联动结构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联动结构包括滑动凸起和沿着转动轴线延伸的滑槽,滑动凸起与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连结件2与把手通孔11的内侧壁中的一个设置有滑槽,另一个设置有滑动凸起。再如,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通孔11形成有小孔段111,小孔段111相对于把手通孔11中与小孔段111相邻的部分呈较小设置,小孔段111为方形孔段,连结件2包括与小孔段11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配合段24,滑动配合段24与小孔段111形状相适配,即联动结构包括小孔段111和滑动配合段24,此种联动结构的设置方式较为简单。
可选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通孔11的内侧壁形成有朝向按钮12的环形抵接面112,按钮12与环形抵接面112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二弹性件13,第二弹性件13能对按钮12起到自动复位的作用,其中,第二弹性件13可以为弹簧等。环形抵接面112可以是位于小孔段111的上方,也可以是小孔段111的上端面形成环形抵接面112。
可选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靠近旋转把手1的一端套设于把手通孔11内。驱动件3与连结件2形成连接副,将驱动件3的一端套设于把手通孔11内,能够实现旋转把手1与连接副之间的安装定位。
以下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把手装置100的具体结构,介绍该把手装置100的实现原理:
1、首先将连结件2和驱动件3通过铆钉(即限位件33)铆接牢固(不要漏装第一弹性件34),这就形成了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副,保证连结件2和驱动件3能相对转动,切不可脱离,连结件2在第一弹性件34的作用下能回位;2、再将轴承42放到壳体4的把手安装孔41处,通过轴承压板43固定,将换向螺丝(即抵接件62)紧固在离合限位件6对应位置,离合限位件6和扭簧5连结好;3、将把手装饰圈44固定在壳体4上面,将旋转把手1通过轴承42安装好,将安装好的离合限位件6固定在旋转把手1的对应位置,在通过紧固螺母7将旋转把手1锁紧,这样离合限位件6也被锁紧,且压紧轴承42的内圈,防止旋转把手1出现晃动;4、将第1步中组装好的连接副安装在旋转把手1的把手通孔11处;5、将按钮12、第二弹性件13安装在连结件2带螺纹一端,锁紧即可。
装配好把手装置100后,下压转动旋转把手1,旋转把手1、离合限位件6和连结件2同步转动,连结件2和驱动件3脱离,旋转把手1空转,不能打开门锁;通过按压按钮12,连结件2滑动至第二位置,进入驱动件3的方形限位孔内,连结件2与驱动件3连接在一起,下压转动旋转把手1后,能够带动驱动件3一起运动,从而打开门锁,实现防猫眼开启功能;并且驱动件3能够通过扭簧5自动回位,能够确保开门后,在锁体离合虚位过大的情况下,驱动件3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将换向螺丝(抵接件62)松开后,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带动离合限位件6、连结件2一起转动180°,而驱动件3在扭簧5的作用下无转动,然后再锁紧换向螺丝,就轻松实现了把手换向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把手装置100,把手装置100的具体结果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门锁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把手、连结件和驱动件;
所述连结件的两端分别能够活动地连接所述旋转把手和所述驱动件;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旋转把手之间设置有联动结构,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把手带动所述连结件转动;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相分离;
所述连结件与所述驱动件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相分离,所述连结件能够转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在所述连结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配合,用于通过所述连结件带动所述驱动件转动;
所述连结件在处于第一位置和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旋转把手都带动所述连结件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件的一端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限位孔,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凸设有第一凸起,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侧向凸设有第二凸起,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相扣持;和/或,
所述连结件和所述驱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侧向凸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能够滑动地连接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形成所述第一凸起;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为沿着所述连结件的转动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和/或,
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底壁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一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部为孔口朝向所述连结件的方形限位孔,所述连结件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形限位孔形状相适配,形成所述第一离合部;
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外;
在所述连结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离合部位于所述方形限位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件的一端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滑动地连接所述旋转把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贯穿设置有沿着所述转动轴线延伸的把手通孔,所述连结件能够滑动地连接所述把手通孔的内侧壁,所述连结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按钮,用于通过所述按钮驱动所述连结件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通孔形成有小孔段,所述小孔段相对于所述把手通孔中与所述小孔段相邻的部分呈较小设置,其中:
所述小孔段为方形孔段,所述连结件包括与所述小孔段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配合段,所述滑动配合段与所述小孔段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小孔段形成有朝向所述按钮的环形抵接面,所述按钮与所述环形抵接面之间弹性抵接有第二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靠近所述旋转把手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把手通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装置还包括壳体、扭簧和离合限位件,所述壳体设置有把手安装孔;
所述旋转把手包括沿着所述旋转把手的转动轴线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安装孔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把手安装孔;
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外,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均抵接所述壳体的壳壁;
所述离合限位件固定套接于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外,所述离合限位件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一抵接凸起部,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抵接所述扭簧的一个扭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限位件可拆卸地安装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一端朝向所述扭簧凸出于所述离合限位件,形成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限位件朝向所述扭簧凸设有第二抵接凸起部;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所述第一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二扭臂抵接;
在所述旋转把手处于所述第二把手安装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抵接凸起部与所述扭簧的第一扭臂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两个抵接臂,两个所述抵接臂用于分别与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抵接。
15.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把手装置。
CN202111144002.4A 2021-09-28 2021-09-28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Active CN1137381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002.4A CN113738186B (zh) 2021-09-28 2021-09-28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002.4A CN113738186B (zh) 2021-09-28 2021-09-28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8186A CN113738186A (zh) 2021-12-03
CN113738186B true CN113738186B (zh) 2023-02-24

Family

ID=7874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4002.4A Active CN113738186B (zh) 2021-09-28 2021-09-28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81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4258A (zh) * 2022-12-29 2023-05-02 北京深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换向机构、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4814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在电动锁的传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动锁
WO2018014414A1 (zh) * 2016-07-17 2018-01-25 浙江凯迪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美标插芯锁
CN107869276A (zh) * 2017-12-14 2018-04-03 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可换向执手
CN108915392A (zh) * 2018-08-15 2018-11-30 杭州立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离合结构装置及其智能锁
CN209443913U (zh) * 2018-11-21 2019-09-27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锁锁具
CN213869332U (zh) * 2020-07-10 2021-08-03 广州采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猫眼锁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14199U (zh) * 2010-02-04 2011-01-19 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平开式门窗单舌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4814A (zh) * 2011-12-29 2013-07-03 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在电动锁的传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动锁
WO2018014414A1 (zh) * 2016-07-17 2018-01-25 浙江凯迪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美标插芯锁
CN107869276A (zh) * 2017-12-14 2018-04-03 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可换向执手
CN108915392A (zh) * 2018-08-15 2018-11-30 杭州立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式离合结构装置及其智能锁
CN209443913U (zh) * 2018-11-21 2019-09-27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猫眼开锁锁具
CN213869332U (zh) * 2020-07-10 2021-08-03 广州采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防猫眼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8186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1627B2 (en) Latch-bolt mechanism operable to allow for idle rotation of an exterior handle
CN113738186B (zh)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EP0750289B1 (en) Connectors for string instruments
US7111879B2 (en) Latch assembly for movable closure element
CN113738185B (zh) 把手装置以及门锁
CN211325286U (zh) 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AU2019202084B2 (en) A driving assembly for a lever-type door lock
CN210888429U (zh) 锁具
CN110701155B (zh) 杠杆式闩锁柱塞
US4729527A (en) Slide switch of anti-reverse mechanism for fishing reel
CN217461764U (zh) 旋钮结构及门体
TWI833765B (zh) 閂鎖
CN212105460U (zh) 联轴器、辅助开锁装置和门锁
US20220314406A1 (en) Tool quick-release mechanism
CN114718384A (zh) 一种门把手及具有其的门
CN220173856U (zh) 限位剪刀
CN220168300U (zh) 快拆锁紧组件及系统
CN219754305U (zh) 闩锁
CN117681244A (zh) 锁扣件、连接结构、关节组件和机械臂
CN216199585U (zh) 一种快拆式紧固件及锁固扣件
CN219101847U (zh) 一种万向转动结构及支架
CN212155350U (zh) 一种锁体及锁组件
CN217269415U (zh) 固定结构、旋钮机构及锁具
WO2024060742A1 (zh) 一种冰箱
CN215485241U (zh) 一种锁具后面板结构及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