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5364B - 电磁波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磁波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5364B
CN113735364B CN202111065514.1A CN202111065514A CN113735364B CN 113735364 B CN113735364 B CN 113735364B CN 202111065514 A CN202111065514 A CN 202111065514A CN 113735364 B CN113735364 B CN 113735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flow
electromagnetic wave
r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55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5364A (zh
Inventor
陈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Jie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Jie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Jie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Jie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55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5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5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5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5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波净化设备,其包括电磁波反应腔,所述电磁波反应腔上设置有若干磁控管,且电磁波反应腔内螺旋设置有水处理过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过流管路的入水口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内的侧壁下方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以除去污水中固体杂质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覆盖沉淀箱的横截面;所述沉淀箱内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污水产生沉淀的沉淀组件以及加药组件。本申请的优点是: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电磁波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磁波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需水量迅速增加,同时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按对污染物实施的作用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各种外力的作用,把有害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称为分离法。另一类是通过化学的或生化的作用,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可分离的物质,后者再经过分离予以除去,称为转化法。按处理原理不同,将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四类。
而电磁波作为物理能量的一种,可应用在污水的处理当中,采用的为电磁波中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的微波,其处理污水的原理为:当被微波辐照的物料是极性分子时,物料在极高速变化的电磁波作用下,分子的极性取向将随之发生快速变化,从而加剧分子运动及其内部变化,此时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化学能等其它能量,使物料产生新的物理化学等变化,进而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深度的氧化分解、还原和脱除,亦可有效的将水质的硬度软化,从而达到应用电磁波能对污水处理的目的。
相关的如本申请的发明人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164807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波污水净化消毒设备,包括电磁波反应腔,在电磁波反应腔的外周、沿电磁波反应腔径向均匀分布各磁控管,水处理过流管路在电磁波反应腔的内侧壁上、处在磁控管的电磁波作用范围内、呈螺旋设置;水处理过流管路是以底部管口为入水口,以顶部管口为出水口。
上述净化消毒设备使得污水当中的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得到深度的氧化分解、降解与脱除,能有效地灭杀水中的大肠杆菌、细菌和病毒,但是污水当中的SS(SS是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未去除而直接采用电磁波进行净化时,由于污水当中的SS会吸收部分电磁波能量,进而影响污水的净化效果,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本申请提供电磁波净化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电磁波净化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磁波净化设备,包括电磁波反应腔,所述电磁波反应腔上设置有若干磁控管,且电磁波反应腔内螺旋设置有水处理过流管路,所述水处理过流管路的入水口连通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内的侧壁下方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沉淀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以除去污水中固体杂质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覆盖沉淀箱的横截面;所述沉淀箱内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污水产生沉淀的沉淀组件以及加药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处理的污水在进入到电磁波反应腔内进行电磁净化前,需要通过进水管先进入到沉淀箱内进行固体颗粒杂质的去除。污水进入到沉淀箱内后,水体的流向为由下至上,而沉淀箱内过滤层配合沉淀组件,同时加药箱中储存有絮凝剂,向沉淀箱内加入絮凝剂,能够有效的将污水当中的SS去除,使得进入水处理过流管路内的污水SS大幅度降低,进而减少污水当中的SS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沿水体的流向依次包括石英砂层、无烟煤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棉板层,且所述石英砂层、无烟煤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棉板层的上下侧壁之间皆设置有过滤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英砂层、无烟煤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棉板层通过过滤网板固定在过滤箱内。石英砂层能够首先过滤掉污水当中较大的杂质颗粒,随后无烟煤滤层、活性炭吸附层能够进一步去除污水当中的较小的杂质颗粒和色素,最后通过过滤棉板层能够在进一步去除杂质颗粒的基础上,减少活性炭过滤层出现因磨损产生的活性炭碎屑泄漏问题。
优选的,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设置在沉淀箱内的增流筒,所述增流筒为圆台形设置,且所述增流筒的较小端背离水体的流向设置,所述增流筒的侧壁由若干整流板组成,所述整流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的较小端,所述整流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的较大端,且第二连接环的外环侧壁与所述沉淀箱的侧壁相互连接;从增流筒的较小端至较大端的方向上,相邻的整流板之间具有过水通道,且过水通道的大小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沉淀箱的底部向上运动时,部分会从增流筒的较小端进入到增流筒内,部分污水会经过增流筒的外侧壁向上运动,而向上的路径被第二连接环所阻挡,故而污水会从增流筒侧壁上过水通道进入到增流筒内部与增流筒内部的污水混合。由于增流筒外侧的污水从过水通道进入到的增流筒内部时,不仅会增加污水的运动路径,而且还可使得污水呈螺旋运动,从而实现污水运动过程中的混流,此时再向污水当中的加入絮凝剂,存在于污水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会形成较大的杂质颗粒,从而实现杂质颗粒的自我沉降,从而降低污水当中的杂质颗粒。
优选的,所述沉淀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增流筒内部的过流管,所述过流管的直径与所述增流筒的较小端直径相等,所述过流管内设置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过流管内的污水能够进一步增加自身流动的路径,同时污水还可在过流管内在两个螺旋叶片的螺旋作用下进行混合,使得污水与絮凝剂能够混合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水中脱除杂质颗粒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内同轴套接有若干阻流筒,所述阻流筒为圆台型设置,其中阻流筒的较小端朝向沉淀箱的底部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流筒之间具有间隙,并在两个阻流筒之间的间隙中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阻流筒较大端平面的直径平行设置,位于最上侧的所述阻流筒与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型设置的阻流筒,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水在沉淀箱中的流动路程,从而提升污水当中杂质颗粒的沉淀效率。同时分隔板不仅将两个相邻的阻流筒相互连接成整体,同时分隔板将污水分隔成薄层,利用层流原理,污水在两个阻流筒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时,水力半径很小,水流呈现层流的稳定状态,对于沉淀极为有利,分隔板内絮状颗粒的再凝聚,促进了颗粒进一步长大,提高了沉淀效率。
优选的,所述沉淀箱内设置有用以将污水向上提取的轴流输送装置,所述轴流输送装置包括与沉淀箱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沉淀箱的中轴线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若干转动叶片位于转动轴同一高度并沿转动轴的周面均匀排布,且所述转动叶片与转动轴倾斜设置,所述转动叶片背离转动轴的端部固接有固定环,所述转动叶片上还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与所述固定环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扇叶带动介质流动远离,在转动轴转动时,可带动污水向上流动,从而使得沉淀箱中过滤层下侧的污水能够与加入的絮凝剂混合更加均匀,促进水体沉淀,同时还可提升污水通过过滤层的速率,提升污水的净化效率。同时在絮凝剂与污水混合完毕后,转动轴停止转动,污水经过若干转动叶片形成的间隙中时,污水会产生旋转和离心运动,进一步增加污水流动的路径,增加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延伸至最上侧的阻流筒内部,并在转动轴位于阻流筒内部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扰流环,若干所述扰流环的尺寸沿转动轴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扰流环的轴截面为三角形设置,所述扰流环的内侧端角指向所述转动轴设置,所述扰流环的外侧端角指向阻流筒设置,所述扰流环的外侧端角的高度低于其内侧端角,且所述扰流环的内侧与转动轴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扰流环通过若干转动杆与所述转动轴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进入到阻流筒内部的污水,会首先接触扰流环的倾斜侧壁,使得污水沿阻流筒的侧壁向上流动,通过扰流环进一步增加污水的流动路径,提升沉淀效果。同时,沉淀后的较大的杂质颗粒会从扰流环与转动轴之间的间隙向沉淀箱的底部下落,从而不影响沉淀的排出。在转动轴转动时,会同步带动扰流环转动,从而带动污水产生离心运动,促进絮凝剂与污水中杂质颗粒的混合沉淀效果。
优选的,所述扰流环的内侧和外侧皆设置有若干凸条,位于同侧的所述凸条相互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的设置,不仅在扰流环不转动时,提供污水流动的路径,缩短了颗粒沉淀距离,使沉淀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在扰流环转动时,使得污水流动速率更快,提升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效果,提升沉淀效率。
优选的,所述加药组件包括放置在沉淀箱的一侧的加药箱,所述加药箱上连通以后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一端与所述沉淀箱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加药管伸入加药箱的端部连通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位于过滤层的下侧,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加药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进入到沉淀箱内后,可通过加药管将加药箱内的絮凝剂抽取处加药箱,随后通过环形管上的加药喷头将絮凝剂加入至沉淀箱中,使得污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产生颗粒状的胶羽,随后逐渐生成粒度较大的絮团,加快污染物颗粒的沉降速度。本申请的絮凝剂为煅硅土、稀土瓷砂、白云母、聚铝、蛇纹石、聚丙烯酰胺按照6:3:3:10:5的比例加水混合而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沉淀箱内过滤层配合沉淀组件,同时加药箱中储存有絮凝剂,向沉淀箱内加入絮凝剂,能够有效的将污水当中的SS去除,使得进入水处理过流管路内的污水SS大幅度降低,进而减少污水当中的SS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
2、石英砂层能够首先过滤掉污水当中较大的杂质颗粒,随后无烟煤滤层、活性炭吸附层能够进一步去除污水当中的较小的杂质颗粒和色素,最后通过过滤棉板层能够在进一步去除杂质颗粒的基础上,减少活性炭过滤层出现因磨损产生的活性炭碎屑泄漏问题。
3、通过增流筒、过流管和阻流筒以及分隔板的作用,提升污水在沉淀箱内的流动路径,从而提升污水在沉淀箱内的沉淀时间,提升污水中固体杂质的去除效果;
4、通过轴流输送装置和扰流环的相互配合,可使得加入沉淀箱中絮凝剂与污水快速的混合,同时在转动轴不转动时,若干转动叶片和扰流环还可进一步提升污水在沉淀箱内的流动路径,从而提升污水中固体杂质的沉淀时间,提升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沉淀箱和净化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体现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隐藏过滤层后体现轴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箱;11、进水管;12、加药管;13、加药箱;14、环形管;15、加药喷头;16、排污管;2、净化箱;21、电磁波反应腔;211、磁控管;22、水处理过流管路;23、冷却水箱;24、冷却管路;25、冷却水泵;3、过滤层;31、石英砂层;32、无烟煤滤层;33、活性炭吸附层;34、过滤棉板层;35、过滤网板;4、轴流输送装置;41、转动轴;42、驱动电机;43、转动叶片;44、固定环;45、加强环;5、沉淀组件;51、阻流筒;511、连接杆;512、分隔板;52、增流筒;521、整流板;522、第一连接环;523、第二连接环;524、过水通道;53、过流管;531、螺旋叶片;6、扰流环;61、转动杆;62、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电磁波净化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沉淀箱1和净化箱2,沉淀箱1用以初步去除污水当中的SS,净化箱2用以对去除SS后的污水进行电磁净化。
参照图1和图2,沉淀箱1为圆柱形设置,放置在净化箱2一侧,沉淀箱1的周面靠近底部位置连通有进水管11,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11泵入到沉淀箱1的内部,污水从沉淀箱1的底部进入后能够在沉淀箱1中由下至上流动,从而使得污水能够在沉淀箱1中存留较长的时间,提升污水中固体杂质的沉淀效果。沉淀箱1的周面靠近顶部位置连通有加药管12,加药管12背离沉淀箱1的一端连通有加药箱13,加药箱13中放置有絮凝剂,絮凝剂为煅硅土、稀土瓷砂、白云母、聚铝、蛇纹石、聚丙烯酰胺按照6:3:3:10:5的比例球磨后成粉末然后加水混合而成;且加药箱13通过水泵(图中未展示)提供动力,使得絮凝剂能够通过加药管12泵入沉淀箱1内对污水中的污染物颗粒进行絮凝沉降;在加药管12伸入加药箱13内的端部连接有环形管14,环形管14上连通有若干加药喷头15,若干加药喷头15沿环形管14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且加药喷头15的轴线向下倾斜朝向沉淀箱1的轴线方向,使得絮凝剂能够均匀的泵入沉淀箱1内。沉淀箱1的底部为锥形设置,并在沉淀箱1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16,从而将沉淀箱1中沉淀出的固体杂质排出。
参照图1和图2,电磁箱内开设有电磁波反应腔21,在电磁波反应腔21的外周均匀排布有二十一个磁控管211,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各个磁控管211为独立供电,可按需求分别工作。电磁波反应腔21内螺旋设置有水处理过流管路22,水处理过流管路22的入水口与沉淀箱1相互连通,且水处理过流管53与沉淀箱1的连通处位于沉淀箱1周面的上侧,使得经过沉淀箱1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电磁波反应腔21内进行电磁波的辐照,之后导出电磁波反应腔21,完成污水净化。为了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在电磁波反应腔21的下侧设置有冷却水箱23,冷却水箱23一侧连通有冷却管路24,冷却管路24上安装有用以提供动力的冷却水泵25,冷却管路24中的冷却循环水用以对磁控管211进行持续的冷却。
参照图2和图3,沉淀箱1的内部设置有用以除去污水中固体杂质的过滤层3,过滤层3覆盖沉淀箱1的横截面;其中,水处理过流管53与沉淀箱1的连通处位于加药层的上侧,使得进入水处理过流管53内的污水为去除固体杂质颗粒后的污水。过滤层3沿水体的流向依次包括石英砂层31、无烟煤滤层32、活性炭吸附层33和过滤棉板层34,且石英砂层31、无烟煤滤层32、活性炭吸附层33和过滤棉板层34相邻的上下侧壁之间皆设置有过滤网板35,过滤网板35用以对各个结构层进行安装固定。其中,石英砂层31的粒径为0.5-1.2mm,厚度400mm,当污水自下而上流过石英砂层31时,粒径较大的悬浮颗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层滤料的空隙中,从而使此石英砂层31滤料间的空隙越来越小,截污能力随之变得越来越高,结果逐渐形成一层主要由被截留的固体颗粒构成的滤膜,并由它起主要的过滤作用,用以去除污水当中较大的杂质颗粒。无烟煤滤层32的粒径1.2-2mm,厚度300mm,活性炭吸附层33厚度为400mm,过滤棉板层34的厚度为500mm;无烟煤滤层32、活性炭吸附层33能够进一步去除污水当中的较小的杂质颗粒和色素,最后通过过滤棉板层34能够在进一步去除杂质颗粒的基础上,减少活性炭过滤层3出现因磨损产生的活性炭碎屑泄漏问题。经过过滤层3的过滤作用,能够剔除一些无法降解、转化的污染物或过滤掉一些体积较大,可降解、转化效果不佳的污染物,提高后续电磁反应腔净化污水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4,沉淀箱1内设置有用以将污水向上提取的轴流输送装置4,轴流输送装置4位于环形管14的下方。轴流输送装置4包括设置在沉淀箱1中轴线处的转动轴41,且转动轴41与沉淀箱1的顶部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轴41穿出沉淀箱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自身转动的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安装在沉淀箱1上,且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转动轴41为同轴固接;转动轴41穿过过滤层3并与过滤层3转动连接,并在转动轴41穿过过滤层3的部分的周面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43,若干转动叶片43位于转动轴41同一高度并沿转动轴41的周面均匀排布,且转动叶片43与转动轴41倾斜设置,转动叶片43背离转动轴41的端部固接有固定环44,固定环44的外侧壁与沉淀箱1的侧壁抵接;为了增加转动叶片43的强度,在转动叶片43上还固接有加强环45,加强环45与所述固定环44同轴设置,且固定环44位于加强环45与转动轴41之间。利用扇叶带动介质流动远离,在转动轴41转动时,可带动污水向上流动,从而使得沉淀箱1中过滤层3下侧的污水能够与加入的絮凝剂混合更加均匀,促进水体沉淀,同时还可提升污水通过过滤层3的速率,提升污水的净化效率。同时在絮凝剂与污水混合完毕后,转动轴41停止转动,污水经过若干转动叶片43形成的间隙中时,污水会产生旋转和离心运动,进一步增加污水流动的路径,增加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效果。
参照图2和图4,沉淀箱1内还设置有用以辅助絮凝剂与污水反应产生沉淀的沉淀组件5。沉淀组件5位于轴流输送装置4的下侧,沉淀组件5包括依次设置在沉淀箱1内的阻流筒51、增流筒52和过流管53。
参照图2和图4,阻流筒51设置有三个,阻流筒51为圆台型设置,三个阻流筒51同轴套接;其中阻流筒51的较小端朝向沉淀箱1的底部设置,位于最上侧的阻流筒51与沉淀箱1的侧壁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511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是三个阻流筒51安装在沉淀箱1内;相邻的两个阻流筒51之间具有间隙,并在两个阻流筒51之间的间隙中平行设置有四个分隔板512,四个分隔板512沿阻流筒5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排布,分隔板512与阻流筒51较大端平面的直径平行设置。圆台型设置的阻流筒51,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水在沉淀箱1中的流动路程,从而提升污水当中杂质颗粒的沉淀效率。同时分隔板512不仅将两个相邻的阻流筒51相互连接成整体,同时分隔板512将污水分隔成薄层,利用层流原理,污水在两个阻流筒51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时,水力半径很小,水流呈现层流的稳定状态,对于沉淀极为有利,分隔板512内絮状颗粒的再凝聚,促进了颗粒进一步长大,提高了沉淀效率。
参照图2和图4,转动轴41的下端延伸至最上侧的阻流筒51内部,且转动轴41的下端与最上侧的阻流筒51的较小端齐平,并在转动轴41位于阻流筒51内部的周面上设置有四个扰流环6,四个扰流环6的尺寸沿转动轴41的高度方向向上逐渐增大,以使扰流环6能够覆盖阻流筒51的内部并与阻流筒51的侧壁不相接触。扰流环6的轴截面为三角形设置,且扰流环6的内侧端角指向转动轴41设置,扰流环6的外侧端角指向阻流筒51设置,扰流环6的外侧端角的高度低于其内侧端角,扰流环6的外侧端角与阻流筒5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扰流环6的内侧与转动轴41之间具有间隙,且扰流环6通过多个转动杆61与转动轴41相互连接,多个转动杆61按照自身在转动轴41上的高度分为两组,每组各有四个转动杆61,且同组的四个转动杆61沿转动轴4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排布;位于上侧的转动杆61的一端与扰流环6的上端角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转动杆61的一端与扰流环6的下端角固定连接,而转动杆61的另一端与转动轴41的周面固定连接,进而将扰流环6稳定的固定在转动轴41上,同时在转动轴41转动时能够通过转动杆61带动扰流环6进行同步转动。为了使得扰流环6能够带动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在扰流环6的内侧和外侧皆设置有若干凸条612,位于同侧的凸条612相互平行设置;在转动轴41转动时,会同步带动扰流环6转动,凸条612会带动污水产生离心运动,使得污水流动速率更快,从而提升絮凝剂与污水中杂质颗粒的混合沉淀效果。
对于进入到阻流筒51内部的污水,会首先接触扰流环6的倾斜侧壁,使得污水沿阻流筒51和扰流环6的侧壁向上流动,且污水经过阻流筒51与扰流环6之间的间隙时,流速会加速,随后经过间隙后的污水流速会减慢,使得污水经过加速和减速之后,固体颗粒之间絮凝团聚,从而能够快速沉淀;同时还可通过扰流环6进一步增加污水的流动路径,提升沉淀效果。
参照图2和图4,增流筒52位于阻流筒51的下侧,增流筒52为圆台形并与沉淀箱1同轴设置,且增流筒52的较小端朝向沉淀箱1的底部设置。增流筒52的侧壁由若干整流板521组成,整流板521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环522,整流板52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环523,第一连接环522和第二连接环523相互平行设置。若干整流板521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环522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52的较小端,整流板5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523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52的较大端,且第二连接环523的外环侧壁与沉淀箱1的侧壁固定连接;从增流筒52的较小端至较大端的方向上,相邻的整流板521之间具有过水通道524,且过水通道524的大小逐渐增大。过流管53位于增流筒52的内部并与增流筒52同轴设置,过流管53的直径与增流筒52的较小端直径相等,过流管53内固接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531。
污水从沉淀箱1的底部向上运动时,部分会从增流筒52的较小端进入到过流管53内,经过过流管53内的污水能够增加自身流动的路径,同时污水还可在过流管53内在两个螺旋叶片531的螺旋作用下进行混合,使得污水与絮凝剂能够混合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水中脱除杂质颗粒的效果;而剩余部分的污水会经过增流筒52的外侧壁向上运动,而向上的路径被第二连接环523所阻挡,故而污水会从增流筒52侧壁上过水通道524进入到增流筒52内部与增流筒52内部的污水混合。由于增流筒52外侧的污水从过水通道524进入到的增流筒52内部时,不仅会增加污水的运动路径,而且还可使得污水呈螺旋运动,从而实现污水运动过程中的混流,此时再向污水当中的加入絮凝剂,存在于污水当中的固体杂质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会形成较大的杂质颗粒,从而实现杂质颗粒的自我沉降,从而降低污水当中的杂质颗粒。
本申请实施例电磁波净化设备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处理的污水在进入到电磁波反应腔21内进行电磁净化前,需要通过进水管11先进入到沉淀箱1内进行固体颗粒杂质的去除。污水进入到沉淀箱1内后,水体的流向为由下至上,而沉淀箱1内过滤层3配合沉淀组件5,同时加药箱13中储存有絮凝剂,向沉淀箱1内加入絮凝剂,能够有效的将污水当中的SS去除,使得进入水处理过流管路22内的污水SS大幅度降低,进而减少污水当中的SS对电磁波能量的吸收,从而进一步提升污水的净化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电磁波净化设备,包括电磁波反应腔(21),所述电磁波反应腔(21)上设置有若干磁控管(211),且电磁波反应腔(21)内螺旋设置有水处理过流管路(2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过流管路(22)的入水口连通有沉淀箱(1),所述沉淀箱(1)内的侧壁下方连通有进水管(11);所述沉淀箱(1)的内部设置有用以除去污水中固体杂质的过滤层(3),所述过滤层(3)覆盖沉淀箱(1)的横截面;所述沉淀箱(1)内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污水产生沉淀的沉淀组件(5)以及加药组件;所述沉淀箱(1)内同轴套接有若干阻流筒(51),所述阻流筒(51)为圆台型设置,其中阻流筒(51)的较小端朝向沉淀箱(1)的底部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流筒(51)之间具有间隙,并在两个阻流筒(51)之间的间隙中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板(512),所述分隔板(512)与阻流筒(51)较大端平面的直径平行设置,位于最上侧的所述阻流筒(51)与所述沉淀箱(1)的侧壁之间通过连接杆(511)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沿水体的流向依次包括石英砂层(31)、无烟煤滤层(32)、活性炭吸附层(33)和过滤棉板层(34),且所述石英砂层(31)、无烟煤滤层(32)、活性炭吸附层(33)和过滤棉板层(34)的上下侧壁之间皆设置有过滤网板(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5)包括设置在沉淀箱(1)内的增流筒(52),所述增流筒(52)为圆台形设置,且所述增流筒(52)的较小端背离水体的流向设置,所述增流筒(52)的侧壁由若干整流板(521)组成,所述整流板(52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522)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52)的较小端,所述整流板(5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环(523)相互连接形成增流筒(52)的较大端,且第二连接环(523)的外环侧壁与所述沉淀箱(1)的侧壁相互连接;从增流筒(52)的较小端至较大端的方向上,相邻的整流板(521)之间具有过水通道(524),且过水通道(524)的大小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增流筒(52)内部的过流管(53),所述过流管(53)的直径与所述增流筒(52)的较小端直径相等,所述过流管(53)内设置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5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内设置有用以将污水向上提取的轴流输送装置(4),所述轴流输送装置(4)包括与沉淀箱(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41),所述转动轴(41)位于沉淀箱(1)的中轴线处,所述转动轴(41)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43),若干转动叶片(43)位于转动轴(41)同一高度并沿转动轴(41)的周面均匀排布,且所述转动叶片(43)与转动轴(41)倾斜设置,所述转动叶片(43)背离转动轴(41)的端部固接有固定环(44),所述转动叶片(43)上还设置有加强环(45),所述加强环(45)与所述固定环(44)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1)的下端延伸至最上侧的阻流筒(51)内部,并在转动轴(41)位于阻流筒(51)内部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扰流环(6),若干所述扰流环(6)的尺寸沿转动轴(41)的高度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扰流环(6)的轴截面为三角形设置,所述扰流环(6)的内侧端角指向所述转动轴(41)设置,所述扰流环(6)的外侧端角指向阻流筒(51)设置,所述扰流环(6)的外侧端角的高度低于其内侧端角,且所述扰流环(6)的内侧与转动轴(41)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扰流环(6)通过若干转动杆(61)与所述转动轴(41)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环(6)的内侧和外侧皆设置有若干凸条(612),位于同侧的所述凸条(612)相互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波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件包括放置在沉淀箱(1)的一侧的加药箱(13),所述加药箱(13)上连通以后加药管(12),所述加药管(12)的一端与所述沉淀箱(1)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加药管(12)伸入加药箱(13)的端部连通有环形管(14),所述环形管(14)位于过滤层(3)的下侧,所述环形管(14)上设置有加药喷头(15)。
CN202111065514.1A 2021-09-11 2021-09-11 电磁波净化设备 Active CN113735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5514.1A CN113735364B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磁波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5514.1A CN113735364B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磁波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5364A CN113735364A (zh) 2021-12-03
CN113735364B true CN113735364B (zh) 2022-06-17

Family

ID=7873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5514.1A Active CN113735364B (zh) 2021-09-11 2021-09-11 电磁波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53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3558A (en) * 1972-05-22 1977-03-22 Rosenberg H Colman System for purifying liquids
CN201648078U (zh) * 2010-02-05 2010-11-24 徐昌友 电磁波污水净化消毒设备
CN203959896U (zh) * 2014-01-15 2014-11-26 福建元科机械有限公司 竖流式沉淀过滤器
JP6630617B2 (ja) * 2016-04-07 2020-01-15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液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液体処理方法
CN205700197U (zh) * 2016-04-10 2016-11-23 郭宝申 一种三幅螺旋叶片管道混合设备
CN207143031U (zh) * 2017-07-03 2018-03-27 武汉永清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波净化水处理装置
CN211546209U (zh) * 2019-12-19 2020-09-22 广东奥伯特高新地坪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涂料的废液净化装置
CN213950705U (zh) * 2020-12-17 2021-08-13 陕西碧澄九洲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絮凝反应用搅拌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5364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108B (zh) 一种含藻废水的旋流浮选处理系统及方法
AU675406B2 (en)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effluent
JP2007069179A (ja) トルネード式凝集沈澱装置
CN111704319A (zh) 一种预制模块化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GB2067984A (en) Liquid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8328786A (zh) 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09455857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113735364B (zh) 电磁波净化设备
CN207627994U (zh) 两相沉淀池
CN205933334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悬浮物污水的磁分离净化处理设备
CN216236643U (zh) 一种基于污泥处理的沉淀池用快速沉淀结构
CN208829447U (zh) 一种环境保护污水处理装置
CA1130024A (en) Multi stage flocculation treatment system
CN107032462A (zh) 一种用高效中性絮凝剂净化选矿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6639004U (zh)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CN212504362U (zh) 一种净水用反应沉淀器
CN107399885A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的混凝旋流过滤的净化系统及其方法
CN105967444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6395845U (zh)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89022U (zh) 一种用高效中性絮凝剂净化选矿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5367858U (zh) 一种曝气沉淀装置
CN215855273U (zh) 一种新型污水超磁絮凝装置
CN209352722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CN217709090U (zh) 一种磁混凝高品质饮用水处理集约化装置
CN215208959U (zh) 一种粉末涂装工艺用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