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2547A -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2547A
CN113732547A CN202111095943.3A CN202111095943A CN113732547A CN 113732547 A CN113732547 A CN 113732547A CN 202111095943 A CN202111095943 A CN 202111095943A CN 113732547 A CN113732547 A CN 113732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plate
plate
supporting
clamping devic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59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2547B (zh
Inventor
黄翔宇
林建胜
关汝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59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2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2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2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2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2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上下间隔布置,将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的轴线对中;S2:在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设置多个沿第一环状板的内周侧间隔布置的支撑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将第一环状板和第二环状板之间距离达到第一设定值;S3:在相邻的支撑装置之间设置夹持装置,以夹持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S4:将多个筋板插入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且使得各筋板分别位于相邻的支撑装置与夹持装置之间;因此,各个筋板在焊接时所产生的热应力及热应变均被限制在相邻的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之间;避免了先焊接部位的热应力和热应变向后焊接部位的累积。

Description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过渡座是用于将特种装置的舱内设备和舱面设备进行连接的专用连接件,授权公告号为CN209479897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目前常用的过渡座的结构形式,过渡座包括上面板、下面板、筋板和外侧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上下间隔同轴布置,筋板设置在下面板和上面板之间,筋板设置有多个且沿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周向间隔布置,以增强上面板和下面板的连接强度,上面板的外边缘与下面板的外边缘之间通过外板密封连接。过渡座解决了大型特种舱内设备预埋,导致与其连接的舱面设备的船体基座安装施工困难,以及船体基座安装面难以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特种设备的正常安装。
上述的过渡座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上下面板的平面度,最大限度的减小由于安装过渡座而引入的水平度误差,从而保障特种设备安装后的精度要求。
为保证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需要设置较多筋板,筋板需要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因此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上的焊接部位较多,并且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的间距小,焊接筋板过程中,焊缝部位因焊接所产生的热应力使得第二环状板内圈处和第一环状板内圈处的材料失去稳定性并发生波浪变形,导致第二环状板内圈处和第一环状板内圈处的平面度容易超过标准要求的最大值。
为确定第二环状板内圈处和第一环状板内圈处平面度超过标准值的原因,发明人对第二环状板内圈和第一环状板内圈与各个筋板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进行了平面度检测,发明人发现,越是后焊接的肋板处,波浪变形程度越大,平面度越差,最后焊接的几个肋板导致的第二环状板内圈处和第一环状板内圈处平面度超过标准值;发明人根据上述平面度分布规律,经分析后发现,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的内圈在最后焊接的几个肋板处波浪变形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采用逐个焊接的方式对筋板进行焊接,先焊接筋板处所产生的热应力所引起的应变会与后焊接的筋板处的应变产生累积作用,因此,越是靠后焊接的筋板处所产生的波浪变形程度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过渡座采用逐个焊接的方式对筋板进行焊接,先焊接筋板处所产生热应力所引起的热应变会与后焊接的筋板处所产生的热应变发生累积作用,越是靠后焊接的筋板处所产生的波浪变形程度越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环状板放置在固定座上,将第二环状板间隔布置在第一环状板的上方,且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的轴线对中;
步骤S2:在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之间设置多个沿所述第一环状板的内周侧间隔布置的支撑装置,调节各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使得所述第二环状板与所述第一环状板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设定值;
步骤S3:在相邻的所述支撑装置之间设置夹持装置,以夹持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
步骤S4:将多个筋板插入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之间,且各所述筋板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夹持装置之间;
步骤S5:焊接各所述筋板;
步骤S6:拆除各所述支撑装置和各所述夹持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调节各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微调各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使得所述第二环状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板的下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值达到第二设定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所述夹持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调节至第三设定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之后,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步骤S3’:
将各所述支撑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所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调节至第四设定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修整各所述筋板的高度,使各所述筋板的高度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环状板和所述第二环状板之间的高度相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采用对称焊接方式对各所述筋板进行焊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将各所述筋板焊接完毕后,焊接外侧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夹持装置均包括第一卡持件、第二卡持件、螺柱;
所述第一卡持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状板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持件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圆孔,所述螺柱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孔中,所述第一圆孔的内侧壁处同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螺柱的上端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
所述第二卡持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环状板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持件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
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旋转所述支撑装置的螺柱调节所述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
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旋转所述夹持装置的螺柱调节所述夹持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所施加的压力大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柱的下端设有扳拧部,
通过旋转所述夹持装置的螺柱调节所述夹持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夹持装置的扳拧部上套设第一扭矩扳手,通过设定所述第一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所述夹持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施加恒定的压力;
在调节所述夹持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施加恒定的压力后还包括,在所述支撑装置的扳拧部上套设第二扭矩扳手,通过设定所述第二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所述支撑装置向所述第二环状板和所述第一环状板施加恒定的支撑力。
本发明的过渡座焊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过渡座焊接方法,通过在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设置多个沿第一环状板的内周侧间隔布置的支撑装置,并且调节各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使得第二环状板与所述第一环状板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然后,使用多个夹持装置夹持第二环状板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一环状板的下端面,且使得各夹持装置与各支撑装置沿第一环状板的内周侧交替布置;使得筋板的两侧均存在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所施加的预应力,之后,将多个筋板插入第二环状板和第一环状板之间,且使得各筋板分别位于相邻的支撑装置与夹持装置之间;当焊接筋板时,焊接所产生的热应力与上述预应力进行耦合,使得各个筋板处因焊接产生的热应力均被限制在相邻的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之间,相应的应变也发生在相邻的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之间;从而避免了先焊接部位的热应力所产生的热应变与后焊接部位的累积,进而使得第一环状板内圈和第二环状板内圈因焊接热应力所产生的应变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环状板内圈的圆周和第二环状板内圈的圆周上,避免了较大的波浪变形的出现,提高了第一环状板和第二环状板内圈附近端面的平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的过渡座焊接过程中安装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装置和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环状板;2、第二环状板;3、支撑装置;31、第一卡持件;311、第一卡槽;312、第一圆孔;313、第一环形凹槽;32、第二卡持件;321、第二卡槽;322、第一螺纹孔;33、螺柱;331、第一凸缘;4、筋板;5、夹持装置;6、外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本发明的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环状板1放置在固定座(图中未示出)上,将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上下间隔布置,且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轴线对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座的上端面为经过平面度校准的水平面,将第二环状板2与第一环状板1的轴线对中的方法有多种,如在固定座上安装对中辅助装置或者在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对应的位置设置定位销孔。
步骤S2:在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之间设置多个沿第一环状板1的内周侧间隔布置的支撑装置3,调节各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使得第二环状板2与第一环状板1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设定值;第一设定值根据不同的特征设备安装要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值为199mm至200mm。
步骤S3:在相邻的支撑装置3之间设置夹持装置5,以夹持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具体的,使用多个夹持装置5夹持第二环状板2的上端面和第一环状板1的下端面,且各夹持装置5与各支撑装置3沿第一环状板1的内周侧交替布置;
步骤S4:将多个筋板4插入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之间,且各筋板4分别位于相邻的支撑装置3与夹持装置5之间;
步骤S5:焊接各筋板4;
由于各个筋板4的两侧均存在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所施加的预应力;当焊接筋板4时,焊接所产生的热应力与上述预应力进行耦合,通过调整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所施加的预应力的大小能够使得各个筋板4处的焊接热应力均被限制在相邻的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之间,相应的应变也发生在相邻的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之间;从而避免了先焊接部位的热应力所产生的热应变与后焊接部位的累积,进而使得第一环状板1的内圈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因焊接热应力所产生的应变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环状板1的内圈的圆周上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的圆周上,避免了较大的波浪变形的出现,提高了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附近端面的平面度。
步骤S6:拆除各支撑装置3和各夹持装置5,在筋板焊接完成后,拆除各支撑装置和各夹持装置,进行后续加工。
其中,步骤S2中,调节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之后,还包括微调各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使得第二环状板2的上端面与第一环状板1的下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值达到第二设定值。具体的,在第二环状板的上端面处放置水平仪,然后根据水平度数据对相应位置处的支撑装置3的高度进行微调,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环状板1与第二环状板2的平行度,其中,第二设定值根据相应规格的特种设备设计安装要求确定,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定值为0.5mm。
本实施例中,步骤S3还包括,将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调节至第三设定值,从而保证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预应力大小,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三设定值的大小根据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厚度以及筋板4的数量确定,以焊接产生的热应变不会向外传导,并且压应力不会使得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发生塑性变形为准。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之后、步骤S4之前还包括步骤S3’:将各支撑装置3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调节至第四设定值。具体的,由于支撑装置3间隔布置在第一环状板1的周向,而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尺寸较大,因此,各支撑装置3所处的点位所对应的第一环状板1与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距离会有差异,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各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的调整,能够保证各支撑装置3向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所施加的预应力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支撑装置3对焊接过程中热应变的阻碍作用,从而更好的防止先焊接部位的热应变向后焊接部位的累积,其中第四设定值的设定原则与第三设定值相同。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修整各筋板4的高度,使各筋板4的高度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高度相匹配。具体的,由于筋板4间隔布置在第一环状板1的周向,而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尺寸较大,因此,各个筋板4所处的点位所对应的第一环状板1与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距离会有差异,在插入筋板4之前对筋板4的高度进行修整能够保证各个筋板4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间隙的一致,避免因筋板4的高度差异导致的焊接过程中筋板4所产生的热应差异而导致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与筋板对应部位的变形不均,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筋板4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采用对称焊接方式对各筋板4进行焊接,从而进一步降低筋板焊接过程中热量和热应变的累积传导。在所有筋板4焊接完毕后焊接外侧板6,在筋板4、支撑装置3、夹持装置5的作用下,能够避免焊接外侧板6的过程中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变形。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均包括第一卡持件31、第二卡持件32、螺柱33;第一卡持件31的一侧设有与第二环状板2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一卡槽311,第一卡持件31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圆孔312,螺柱33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圆孔312中,第一圆孔312的内侧壁处同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13,螺柱33的上端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凸缘331,第一凸缘331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313内;第二卡持件3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环状板1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二卡槽321,第二卡持件32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322,螺柱33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322中;在步骤S2中,通过旋转支撑装置3的螺柱33调节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在步骤S3中,通过旋转夹持装置5的螺柱33调节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3既能用在步骤S2中,通过逆时针旋转螺柱33使得第一卡持件31和第二卡持件32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卡持件31和第二卡持件32向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施加使得第一环状板1和第一环状板2相互远离的支撑力;也可以用在步骤S3中,作为夹持装置,通过顺时针旋转螺柱33使得第一卡持件31和第二卡持件32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第一卡持件31和第二卡持件32向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施加使得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相互靠近的夹紧力,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3不仅能够用来夹持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而且能够用来支撑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提高了支撑装置3的应用范围,避免了单独设计加工夹持装置所带来的研发及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螺柱33的下端设有扳拧部332,通过旋转夹持装置5的螺柱33调节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步骤包括:在夹持装置5的扳拧部332上套设第一扭矩扳手,通过设定第一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压力;在调节夹持装置5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压力后还包括,在支撑装置3的扳拧部332上套设第二扭矩扳手,通过设定第二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支撑装置3向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支撑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设置在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处是基于焊接筋板4的过程中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的变形量大于外圈的变形量;这是因为,位于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内圈的筋板4的数量与位于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外圈的筋板的数量相同;因此,在焊接筋板4的过程中,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位于筋板4附近的材料受热应力所产生的热应变的总量与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外圈所产生的热应变总量相同,然而,第一环状板1板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的周长远小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外圈周长,故而,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处的热应变总量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周长的比值远大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外圈的热应变总量与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外圈的周长的比值,最终导致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内圈发生波浪变形的程度大于外圈的波浪变形程度,以致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平面度无法达到规定要求,为满足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平面度要求,需要将筋板4的数量设置的尽量少,然而筋板4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故而,目前的过渡座难以同时平衡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与平面度要求,导致过渡座的应用受到限制,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筋板4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使得各个筋板4的位置处的焊接热应力均被限制在相邻的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之间,相应的应变也发生在相邻的支撑装置3和夹持装置5之间;从而避免了先焊接部位的热应力所产生的热应变与后焊接部位的累积,进而使得第一环状板内圈和第二环状板内圈因焊接热应力所产生的应变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环状板内圈的圆周和第二环状板内圈的圆周上,避免了较大的波浪变形的出现,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筋板4的设置数量,在保证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平面度的同时,提高了第一环状板1和第二环状板2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环状板(1)放置在固定座上,将第二环状板(2)间隔布置在第一环状板(1)的上方,且第二环状板(2)和第一环状板(1)的轴线对中;
步骤S2:在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之间设置多个沿所述第一环状板(1)的内周侧间隔布置的支撑装置(3),调节各所述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使得所述第二环状板(2)与所述第一环状板(1)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设定值;
步骤S3:在相邻的所述支撑装置(3)之间设置夹持装置(5),以夹持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
步骤S4:将多个筋板(4)插入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之间,且各所述筋板(4)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支撑装置(3)与所述夹持装置(5)之间;
步骤S5:焊接各所述筋板(4);
步骤S6:拆除各所述支撑装置(3)和各所述夹持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调节各所述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微调各所述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使得所述第二环状板(2)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环状板(1)的下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值达到第二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所述夹持装置(5)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调节至第三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步骤S3’:
将各所述支撑装置(3)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调节至第四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修整各所述筋板(4)的高度,使各所述筋板(4)的高度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环状板(1)和所述第二环状板(2)之间的高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采用对称焊接方式对各所述筋板(4)进行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各所述筋板(4)焊接完毕后,焊接外侧板(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和所述夹持装置(5)均包括第一卡持件(31)、第二卡持件(32)、螺柱(33);
所述第一卡持件(3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状板(2)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一卡槽(311),所述第一卡持件(31)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圆孔(312),所述螺柱(33)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孔(312)中,所述第一圆孔(312)的内侧壁处同轴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13),所述螺柱(33)的上端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凸缘(331),所述第一凸缘(331)卡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13)内;
所述第二卡持件(3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环状板(1)的厚度相匹配的第二卡槽(321),所述第二卡持件(32)中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322),所述螺柱(3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322)中;
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旋转所述支撑装置(3)的螺柱(33)调节所述支撑装置(3)的支撑高度;
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旋转所述夹持装置(5)的螺柱(33)调节所述夹持装置(5)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渡座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33)的下端设有扳拧部(332),
通过旋转所述夹持装置(5)的螺柱(33)调节所述夹持装置(5)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所施加的压力大小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夹持装置(5)的扳拧部(332)上套设第一扭矩扳手,通过设定所述第一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所述夹持装置(5)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压力;
在调节所述夹持装置(5)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压力后还包括,在所述支撑装置(3)的扳拧部(332)上套设第二扭矩扳手,通过设定所述第二扭矩扳手的扭矩值,使所述支撑装置(3)向所述第二环状板(2)和所述第一环状板(1)施加恒定的支撑力。
CN202111095943.3A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Active CN113732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943.3A CN113732547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5943.3A CN113732547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2547A true CN113732547A (zh) 2021-12-03
CN113732547B CN113732547B (zh) 2022-09-02

Family

ID=7873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5943.3A Active CN113732547B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254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1748A (ko) * 2016-06-28 2018-01-05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다단구조를 포함하는 용접지그
KR20190012871A (ko) * 2017-07-28 2019-02-1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원통형 구조물의 용접변형 방지 지그
CN109434348A (zh) * 2018-10-25 2019-03-08 苏州市东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设备支撑端盖板反变形工装及反变形工艺
CN109570877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管板堆焊变形的装置及利用其进行堆焊的方法
CN209157525U (zh) * 2018-12-10 2019-07-26 山东帅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鞍座焊接辅助固定工装
CN110434543A (zh) * 2019-06-28 2019-11-12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盘的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
CN110900077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凉山中水恒岳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法兰的固定平台
CN211136098U (zh) * 2019-12-09 2020-07-31 中国水电四局(福清)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支架拼装焊接平台
CN112846617A (zh) * 2021-01-05 2021-05-28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段环形管路焊接变形控制工装
CN113295371A (zh) * 2021-05-27 2021-08-24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风洞用厚板拐角段椭圆环制作方法
CN113369733A (zh) * 2021-05-27 2021-09-10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风洞拐角段小型奥氏体不锈钢椭圆环的拼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01748A (ko) * 2016-06-28 2018-01-05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다단구조를 포함하는 용접지그
KR20190012871A (ko) * 2017-07-28 2019-02-1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원통형 구조물의 용접변형 방지 지그
CN109434348A (zh) * 2018-10-25 2019-03-08 苏州市东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大型设备支撑端盖板反变形工装及反变形工艺
CN209157525U (zh) * 2018-12-10 2019-07-26 山东帅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鞍座焊接辅助固定工装
CN109570877A (zh) * 2018-12-29 2019-04-05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管板堆焊变形的装置及利用其进行堆焊的方法
CN110434543A (zh) * 2019-06-28 2019-11-12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盘的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
CN211136098U (zh) * 2019-12-09 2020-07-31 中国水电四局(福清)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支架拼装焊接平台
CN110900077A (zh) * 2019-12-10 2020-03-24 凉山中水恒岳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焊接法兰的固定平台
CN112846617A (zh) * 2021-01-05 2021-05-28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段环形管路焊接变形控制工装
CN113295371A (zh) * 2021-05-27 2021-08-24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低温风洞用厚板拐角段椭圆环制作方法
CN113369733A (zh) * 2021-05-27 2021-09-10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风洞拐角段小型奥氏体不锈钢椭圆环的拼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宓震宇等: "船舶建造过程中薄板变形问题及其控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2547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34233B1 (en) Method for fixing a workpiece on a table of a machine tool
EP2540439B1 (en) Work pallet positioning and affixing device
US10933501B2 (en) Quick change modular gauge
JP2011104727A (ja) ワーク加工装置およびワーク加工方法
US6682250B2 (en) Position-adjustable faste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3732547B (zh) 一种过渡座焊接方法
CN109500528B (zh) 一种钢结构球形网壳三角形框架的焊接装置
KR20210000161U (ko) 진공 배관용 플랜지 및 진공 배관 연결 구조
KR101612950B1 (ko) 이중마루 레벨 풋 유닛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장비 설치방법
CN106767589B (zh) 夹块类零件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05904243A (zh) 一种用于数控加工的零件快装止动方法
JP2017225276A (ja) 太陽光発電パネル用固定具
CN115476288A (zh) 一种环形件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工艺及装置
CN214080078U (zh) 一种反力墙及反力台座加载孔预埋件制作工装模具
CN109653512B (zh) 一种可调幕墙的安装方法
CN212811414U (zh) 一种耐低温电机
CN112091678A (zh) 一种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装
CN219169700U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CN219684599U (zh) 一种可夹持多种尺寸方形金属片的夹具
KR101716383B1 (ko) 터보팬 엔진 안내날개의 제조방법
CN217155287U (zh) 一种校验治具
CN218461558U (zh) 一种用于机床t型键槽的定位锁紧装置
CN218081210U (zh) 一种焊接紧固防变形装置
CN211277879U (zh) 一种砂轮切割机夹具
CN115213843B (zh) 一种固定下凸模和凸模垫块的组装夹具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Ltd.

Assignor: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769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Welding Method for Transition Sea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70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Transition Seat Weld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

Pledgee: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Guangzhou branch

Pledgor: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