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9700U -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9700U
CN219169700U CN202223376746.1U CN202223376746U CN219169700U CN 219169700 U CN219169700 U CN 219169700U CN 202223376746 U CN202223376746 U CN 202223376746U CN 219169700 U CN219169700 U CN 219169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key
fixing device
machining
shaf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67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仁志
袁军
吴佳欣
项懂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le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67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9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9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9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包括对轴类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槽,与定位槽相对设置、将轴类零件夹紧在定位槽上的夹紧板,以及对轴类零件中已经存在的键槽进行定位的定位块,定位块一端设置有开口、且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开口所在的端面为竖直校准平面,竖直校准平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具有与所述的键槽侧壁配合的键槽连接面,定位块外周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错位设置的水平校准平面。采用该固定装置后,普通立铣设备也可满足主轴上不同间隔的键槽加工,并且保证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公差。

Description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轴是机械传动与连接最普遍的零件之一,轴的圆周上经常分布有多个键槽,键槽之间以间隔90°或180°分布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键槽都是采用人工划线的方法,在普通设备上加工,这样很难保证各个键槽之间的位置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确保各个键槽之间的位置精度。
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包括对轴类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槽,与定位槽相对设置、将轴类零件夹紧在定位槽上的夹紧板,以及对轴类零件中已经存在的键槽进行定位的定位块,定位块一端设置有开口、且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开口所在的端面为竖直校准平面,竖直校准平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具有与所述的键槽侧壁配合的键槽连接面,定位块外周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错位设置的水平校准平面。
作为优选,水平校准平面与竖直校准平面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定位凸起与水平校准平面之间间隔90°,键槽连接面与水平校准平面之间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定位凸起与水平校准平面之间间隔180°,键槽连接面与水平校准平面之间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定位块远离开口的那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将定位块连接在轴类零件上。
作为优选,定位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作为优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外形相同。
作为优选,夹紧板的两端设置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位于夹紧板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固定装置后,普通立铣设备也可满足主轴上不同间隔的键槽加工,并且保证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公差。
附图说明
图1为轴类零件安装在固定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2为轴类零件加工第一键槽后的示意图。
图3为定位块的示意图。
图4为定位块安装在轴类零件上的示意图。
图5为准备加工第二个键槽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轴类零件10的键槽进行加工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尤其适用于相隔90°或180°的键槽的加工,能保证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公差。
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包括一块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3,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3分别用于定位轴类零件10长度方向的两端,具体的,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3上分别设置有容纳轴类零件10外周面的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作为优选,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为V型槽(参见图4),并且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的外形最好相同,从而对轴类零件10外周上直径相等的两个位置进行定位,以确保较好的定位精度。作为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的具体加工方式的优选,第一定位座2和第二定位座3最好以配对同磨的方式制造,以确保两者加工精度一致。
如图1所示,底板1上还设置有对轴类零件10进行夹紧的夹紧板4,夹紧板4位于轴类零件10的顶部,从上方向下施力夹紧轴类零件10。具体的,夹紧板4的两端都设置有一根螺杆5,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螺母6位于夹紧板4的上方,通过螺母6与螺杆5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夹紧板4的夹紧。为了保证夹紧效果,夹紧板4可以设置两块,分别从轴类零件10长度方向的两个位置进行夹紧。
如图2所示,在对轴类零件10加工第一个键槽时,首先通过千分表校准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的轴向跳动,然后将轴类零件10上外径相同的位置分别放置在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上,接着通过夹紧板4将轴类零件10夹紧在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上,再次用千分表校准轴类零件10需要加工键槽的端面101的轴向跳动,最后通过立铣设备加工第一键槽102,并确保位置公差。
为了准确的加工第二个键槽,本申请提供一个对键槽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块7,本实施例中,以两个键槽相隔180°举例说明,参见图3,定位块7呈至少一端开口71、且内部具有截面为圆形的空腔72的套筒状,定位块7圆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校准平面73,定位块7朝向开口71的那端为竖直校准平面74,竖直校准平面74上凸出设置有一个定位凸起75,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键槽相隔180度,因此,定位凸起75与水平校准平面73相对设置,定位凸起75用于连接在第一个键槽101内,为了确保定位凸起75与第一个键槽101连接时的位置度,定位凸起75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键槽连接面751,键槽连接面751用于与第一个键槽101两侧的侧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键槽连接面751为竖直面。
需要说明的是,制造定位块7时,需要确保水平校准平面73和竖直校准平面74之间的垂直度,以及水平校准平面73与键槽连接面751之间的位置公差,在本实施例中即为垂直度,但当键槽相隔90°时,即为水平校准平面73与键槽连接面751之间的平行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块7使用时,需要选择空腔72大小与轴类零件10加工键槽位置的外径相适应,并且定位凸起75的大小与第一键槽102宽度相适应的定位块7,以便于定位块7能准确的安装在轴类零件10上。
此外,为了确保定位块7能稳定的安装再轴类零件10上,定位块7远离开口71的那端设置有连接孔(未示出),定位块7安装时,螺栓8穿入连接孔内(参见图4),并螺纹连接在轴类零件的端部,从而在螺栓8的作用下,将定位块7固定在轴类零件10的端部,避免加工键槽的过程中,定位块7发生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加工第二个键槽时,首先将轴类零件10旋转180°,使得原先加工的第一键槽102朝向下方,然后选择合适的定位块7,将定位块7的开口71对准轴类零件10的端部,并调整定位块7的周向位置,使得定位凸起75朝向下方,接着将定位块7向轴类零件10移动,直到竖直校准平面74与轴类零件10的台阶面(通常是轴肩)连接,并且此时定位凸起75也插入第一个键槽101内,通过竖直校准平面74和键槽连接面751共同作用,将定位块7准确的定位在轴类零件10上。再通过螺栓8将定位块7固定在轴类零件10上。千分表对轴类零件10的周向跳动进行校准,再对水平校准平面73的跳动进行校准,确保水平校准平面73位于水平面内。最后通过立铣设备加工第二个键槽,这样加工的第二个键槽能保证与第一个键槽之间相隔180度,满足对称度、平行度等公差要求。
此外,通过调整定位凸起75与水平校准平面73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将定位凸起75与水平校准平面73相隔90°,则可以对间隔90度的键槽进行加工,再次不再赘述具体加工方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定位块上设置与已经加工的键槽配合的定位凸起,以及与定位凸起间隔所需角度的水平校准平面,能实现相应间隔的键槽的加工,并且能保证对称度、平行度等公差要求。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轴类零件(10)进行定位的定位槽,与定位槽相对设置、将轴类零件(10)夹紧在定位槽上的夹紧板(4),以及对轴类零件(10)中已经存在的键槽进行定位的定位块(7),定位块(7)一端设置有开口(71)、且内部形成有空腔(72),所述开口(71)所在的端面为竖直校准平面(74),竖直校准平面(74)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75),定位凸起(75)具有与所述的键槽侧壁配合的键槽连接面(751),定位块(7)外周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起(75)错位设置的水平校准平面(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校准平面(73)与竖直校准平面(74)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凸起(75)与水平校准平面(73)之间间隔90°,键槽连接面(751)与水平校准平面(73)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凸起(75)与水平校准平面(73)之间间隔180°,键槽连接面(751)与水平校准平面(73)之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块(7)远离开口(71)的那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设置有螺栓(8),通过螺栓(8)将定位块(7)连接在轴类零件(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槽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槽(21)和第二定位槽(31)的外形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板(4)的两端设置有螺杆(5),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螺母(6)位于夹紧板(4)的上方。
CN202223376746.1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169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746.1U CN21916970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746.1U CN21916970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9700U true CN219169700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6746.1U Active CN219169700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9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7518B (zh) 一种加工异形件上两空间相交孔的镗孔夹具及加工方法
CN109108688B (zh) 一种环类零件内部斜槽加工用的铣床夹具及加工方法
CN109420916B (zh) 一种多工位自定心夹具
CN212312387U (zh) 一种弧面上钻孔加工装置
GB2056070A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robes of a plug gauge
CN110487625B (zh) 一种可调式四边简支矩形板动、静力学实验用夹具
CN219169700U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键槽的固定装置
CN211101738U (zh) 一种斜孔钻削装置
CN219767394U (zh) 一种可保障弹体加工同轴度的机床夹具
CN110560746A (zh) 一种斜孔钻削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8907901B (zh) 一种曲柄轴偏心圆的精密磨削方法及专用偏心工装夹具
CN209811771U (zh) 钻孔夹具
CN108405932B (zh) 支臂零件偏斜耳片孔加工与检测共用夹具
CN213944939U (zh) 夹具及车床
CN213998612U (zh) 自动压紧治具
CN210922464U (zh) 一种空间圆心到端面距离的测量夹具
CN111421355B (zh) 一种环形薄板的加工工装及固定方法
CN205184370U (zh) 圆棒类工件的机床加工夹具
CN112517946A (zh) 夹具及车床
CN217453669U (zh) 一种外齿形产品的弹簧夹具
CN219053587U (zh) 一种偏心球面加工定位装置
CN213351628U (zh) 一种阵列耳片精密孔加工装夹装置
CN110749299A (zh) 一种快速测量薄壁回转件与夹具接触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12977941U (zh) 一种通用型轴承套圈加工定位用工装
CN111958525B (zh) 一种箱轴组件分级式微调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