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9913A -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9913A
CN113719913A CN202111040312.1A CN202111040312A CN113719913A CN 113719913 A CN113719913 A CN 113719913A CN 202111040312 A CN202111040312 A CN 202111040312A CN 113719913 A CN113719913 A CN 113719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groove
template
channe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03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瑞而
吴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03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9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2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0Vibration or noise prevention at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模块机构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二模板盖合连接在第一模板,以使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空调系统的制冷配件。本发明提供的模块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室外机装配过程中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低压罐、电气元件、过滤器、单向阀、油分离器和毛细管等,各个部件之间均需要通过连接管路进行连接,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低压罐和连接管路是不震动,震动和不震动的零部件之间连接会产生应力,管路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晃动,从而产生噪音和管路磨损;另外为了避免管路之间接触出现磨管的问题,管路之间存在最小间隙,且管路焊接过程中需要将焊枪伸进冷凝器围成的空间内,安装过程中也需要预留线圈放入的间隙,因此在管路之间预留最小的可操作空间,最小需要拳头能够伸进去;此时室外机整机内部的空间被管路布满,配管复杂,安装和维修成本高,并且为了降低管路振动,避免出现管路断裂及噪音,压力开关、安全阀、毛细管都需要橡胶块进行固定,且避免管路出现磨损,需要在管路外侧加装加护套,工艺性差,在室外机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而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室外机装配过程中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模块机构用于空调系统,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二模板盖合连接在第一模板,以使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空调系统的制冷配件。
制冷配件为具备气液体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空调系统中其他功能的配件。
例如,制冷配件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冷媒流路自动换向功能;又例如,制冷件可包括过滤器,过滤器具备传输冷媒的功能,且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流路杂质功能;再例如,制冷件可包括单向阀,单向阀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防止冷媒流路逆流功能;再又例如,制冷件可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将冷媒和冷冻油混合体单独分离开的功能。
可选地,第二模板开设有与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连通形成容置腔。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油分离器腔和第一过滤器腔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油分离器腔和第一过滤器腔,单向阀腔与油分离器腔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单向阀腔的两端延伸至模块机构的边缘,单向阀腔用于设置单向阀芯。
可选地,单向阀腔内设有阀芯限位槽,单向阀芯卡接于阀芯限位槽。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单向阀凹槽,单向阀凹槽内设有阀芯限位槽。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油分离器腔,油分离器腔内设有分离网,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油分离器凹槽,油分离器凹槽的底壁设有油分离器孔。
可选地,油分离器凹槽内设有分离网限位槽,分离网卡接于分离网限位槽。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第一过滤器腔,第一过滤器腔的一端位于模块机构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的边缘,第一过滤器腔用于设置第一过滤网。
可选地,第一过滤器腔内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第一过滤网卡接于第一过滤网限位槽。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一过滤器凹槽,第一过滤器凹槽内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以及位于第一过滤网限位槽两侧的第一过滤器孔和第二过滤器孔。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第二过滤器腔,第二过滤器腔的一端位于模块机构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的边缘,第二过滤器腔用于设置第二过滤网。
可选地,第二过滤器腔内设有第二过滤网限位槽,第二过滤网卡接于第二过滤网限位槽。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二过滤器凹槽,第二过滤器凹槽内设有第三过滤器孔和第二过滤网限位槽。
可选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还形成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位于模板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的边缘。
可选地,第一模板和/或第二模板设有用于形成通道的通道槽,通道槽的底壁设有通道孔。
可选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还形成有分支通道,第一模板和/或第二模板设有用于形成分支通道的分支通道槽,分支通道槽的底壁设有分支通孔。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的模块机构。
可选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低压罐、室外换热器、电控箱和四通阀,低压罐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与油分离器连通,油分离器与单向阀连通,单向阀与四通阀的第一连接口连通,四通阀的第二连接口与第一通道连通,第一通道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室外换热器与第二通道连通,第二通道与电控箱连通,电控箱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三通道用于与空调室内机连通;
与空调室内机连通的第一过滤器与四通阀的第四连接口连通,四通阀的第三连接口与第四通道连通,第四通道与低压罐连通;
其中,第一过滤器、油分离器、单向阀、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中的至少一个为集成于模块机构的结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模块机构。
可选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分别与空调室外机中的第三通道和过滤器连通。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模块机构的制备工艺用于生产空调系统中的模块机构,包括:
将金属薄板采用金属模具冲压形式冲压成型,形成模板;
将两块模板合并,并进行连接,在两块模板之间形成容置腔或通道。
可选地,将两块模板合并之前,在对应的凹槽内预装过滤网、阀芯和分离网。
可选地,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块模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模块机构可安装于空调室外机内,由于模块机构内具有容置空调制冷配件的容置腔,从而能使制冷配件集成于模块机构的内部,减少了室外机外露的管路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管路的成本;由于外露的管路数量减少,相比于现有的室外机焊口更少,装配更加简单,能够节约组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外接的管路少,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固定管路的橡胶块和管夹的数量,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管路集成于模块机构内部,能够降低管路应力和振动,进而降低噪音,减少管路出现断裂的风险;另外,由于模块机构采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制造难度更低,可以节约制造成本,组装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构中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构中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中四通阀与模块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00-模块机构;110-第一模板;111-第一折边;120-第二模板;121-第二折边;200-单向阀腔;210-单向阀凹槽;220-阀芯限位槽;300-油分离器腔;310-油分离器凹槽;311-油分离器直线段;312-油分离器锥形段;320-油分离器孔;330-分离网限位槽;400-第一过滤器腔;410-第一过滤器凹槽;420-第一过滤器孔;430-第二过滤器孔;440-第一过滤网限位槽;500-四通阀;510-第一连接口;520-第二连接口;530-第三连接口;540-第四连接口;610-第一通道;611-第一通道槽;620-第二通道;621-第二通道槽;630-第三通道;631-第三通道槽;640-第四通道;641-第四通道槽;700-分支通道;710-分支通道槽;800-第二过滤器腔;810-第二过滤器凹槽;820-第三过滤器孔;830-第二过滤网限位槽;910-压缩机;920-低压罐;930-室外换热器;940-电控箱;950-底座;960-支架;970-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内设有模块机构100,具体地,空调室内机内单独设有模块机构100,空调室外机内单独设有模块机构100或者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内均设有模块机构100。下面以空调室外机设置模块机构100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5至图9所示,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910、低压罐920、室外换热器930、电控箱940、四通阀500、模块机构100和底座950,压缩机910、低压罐920和室外换热器930安装于底座950上。模块机构100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机身内。可选的,模块机构100可通过支架960安装于低压罐920。模块机构100具有容置制冷配件的容置腔,制冷配件安装置于容置腔内。
制冷件为具备气液体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空调系统中其他功能的配件。
例如,制冷件可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四通阀500,四通阀500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冷媒流路自动换向功能;又例如,制冷件可包括过滤器,过滤器具备传输冷媒的功能,且能够实现过滤冷媒流路杂质功能;再例如,制冷件可包括单向阀,单向阀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防止冷媒流路逆流功能;再又例如,制冷件可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具备传输功能,且能够实现将冷媒和冷冻油混合体单独分离开的功能。
具体地,制冷配件可为但不限于单向阀,油分离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等。低压罐920通过外接管路与压缩机910连通,压缩机910通过外接管路与油分离器连通,油分离器与单向阀连通,单向阀与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四通阀500的第二连接口520与第一通道610连通,第一通道610与室外换热器930连通,室外换热器930与第二通道620连通,第二通道620与电控箱940连通,电控箱940与第三通道630连通,第三通道630用于与空调室内机连通,并且第二通道620与第三通道630之间设置有膨胀阀970;与空调室内机连通的第一过滤器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连通,四通阀500的第三连接口530与第四通道640连通,第四通道640与低压罐920连通;其中,第一过滤器、油分离器、单向阀、第一通道610、第二通道620、第三通道630和第四通道640中的至少一个为模块机构100中的结构。
例如,空调系统处在制冷状态时,四通阀500中的第一连接口510与第二连接口520连通,第三连接口530与第四连接口540连通,冷媒通过压缩机910压缩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由压缩机91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油分离器和单向阀,单向阀排出的冷媒进入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并由四通阀500的第二连接口520排出,然后通过第一通道610进入室外换热器930,在室外换热器930吸冷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从室外换热器930排出的冷媒通过第二通道620进入电控箱940,然后从电控箱940进入第三通道630,冷媒从第二通道620流动至第三通道630的过程中经过膨胀阀970,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然后通过第三通道630再进入室内热交换器,经过放冷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的冷媒进入第一过滤器,经过过滤后进入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并通过四通阀500的第三连接口530排出,然后再通过第四通道640流入到低压罐920中,低压罐920中的冷媒再回到压缩机910,然后继续循环。
现有技术中室外机整机内部的空间被管路布满,配管复杂,安装和维修成本高,并且为了降低管路振动,避免出现管路断裂及噪音,压力开关、安全阀和毛细管都需要橡胶块进行固定,且避免管路出现磨损,需要在管路外侧加装加护套,工艺性差,在室外机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而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中的模块机构100具有容置空调制冷配件的容置腔,从而使制冷配件集成于模块机构100的内部,减少了室外机外露的管路的数量,因此能够降低管路的成本;由于外露的管路数量减少,相比于现有的室外机焊口更少,装配更加简单,能够节约组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外接的管路少,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固定管路的橡胶块和管夹的数量,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管路集成于模块机构100内部,能够降低管路应力和振动,进而降低噪音,减少管路出现断裂的风险;另外,由于模块机构100采用两个模板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制造难度更低,可以节约制造成本,组装也更方便。
模块机构100包括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模板11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二模板120盖合连接在第一模板110,以使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空调系统的制冷配件。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模板1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第二模板1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数量与第二凹槽的数量相同,并且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的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与至少一个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置空调系统的制冷配件。
例如,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容置腔可以为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如图1至图4所示,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单向阀腔200可通过外接的管路与油分离器和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油分离器腔300,油分离器腔3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单向阀和压缩机910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第一过滤器腔400,第一过滤器腔400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和室内换热器。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和油分离器腔300,单向阀腔200与油分离器腔300连通。单向阀腔200可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油分离器腔300通过外接管路与压缩机910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和第一过滤器腔400。单向阀腔200可通过外接的管路与油分离器和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第一过滤器腔4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和室内换热器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油分离器腔300和第一过滤器腔400。300油分离器腔3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单向阀和压缩机910连通,第一过滤器腔4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和室内换热器连通。
可选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油分离器腔300和第一过滤器腔400,单向阀腔200与油分离器腔300连通。单向阀腔200可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油分离器腔3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压缩机910连通,第一过滤器腔400通过外接的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和室内换热器连通。
下面对以上情况中各种容置腔的具体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单向阀腔200的两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边缘,并且一端安装有单向密封盖,另一端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单向阀腔200用于设置单向阀芯,将单向阀芯安装于单向阀腔200内时,单向阀芯位于单向阀腔200的与油分离器连通的开口和与四通阀500连通的开口之间。
单向阀腔200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方式为仅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形成,另一种方式为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和设于第二模板120的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具体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包括单向阀凹槽210,如图3和图4所示,单向阀凹槽210的截面呈半圆形,并两端均延伸至第一模板110或第二模板120的边缘。将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单向阀凹槽210。
当单向阀腔200仅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形成时,第一模板11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内设有阀芯限位槽220,当单向阀腔200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和第二模板12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配合形成时,仅第一模板11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内设有阀芯限位槽220,或者,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的单向阀凹槽210内均设有阀芯限位槽220,并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后,两个单向阀凹槽210内的阀芯限位槽220相互连通。将单向阀芯安装于单向阀腔200内时,单向阀芯卡接于阀芯限位槽220内,对单向阀芯进行限位,防止单向阀芯在单向阀腔200内移动。
油分离器腔300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并且内部设有分离网。油分离器腔300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方式为仅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形成,另一种方式为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和设于第二模板120的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具体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包括油分离器凹槽310,油分离器凹槽310包括相互连通的油分离器直线段311和油分离器锥形段312,安装模板时,油分离器直线段311位于油分离器锥形段312的上方,油分离器直线段311的底壁设有油分离器孔320,油分离器孔320通过外接管路与压缩机910连通。将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油分离器腔300,油分离器腔300内的分离网位于油分离器直线段311与油分离器锥形段312的连接处。
油分离器腔300内还设有油分管,油分管的一端从油分离器直线段311伸出,用于与单向阀腔200连通,另一端穿过分离网伸至油分离器锥形段312。压缩机910中的冷媒通过油分离器孔320进入油分离器直线段311,经过分离网进入油分离器锥形段312,然后通过油分管从油分离器腔300排出。
当油分离器腔300仅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油分离器凹槽310形成时,第一模板110上的油分离器凹槽310内设有分离网限位槽330,当油分离器腔300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油分离器凹槽310和第二模板120上的油分离器凹槽310配合形成时,仅在第一模板110上的油分离器直线段311与油分离器锥形段312的连接处设置分离网限位槽330,或者,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油分离器直线段311与油分离器锥形段312的连接处设置分离网限位槽330,并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后,两个油分离器凹槽310内的分离网限位槽330相互连通。将分离网安装于油分离器腔300内时,分离网卡接于分离网限位槽330内,对分离网进行限位,防止分离网在油分离器腔300内移动。
第一过滤器腔400的一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边缘并形成第一过滤器开口,开口处固定安装有过滤密封盖,第一过滤器腔400内设有第一过滤网。
第一过滤器腔400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方式为仅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形成,另一种方式为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和设于第二模板120的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具体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包括第一过滤器凹槽410,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直线段和第一过滤器锥形段,安装模板时,第一过滤器锥形段位于第一过滤器直线段的上方,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内设有第一过滤器孔420和第二过滤器孔430,第一过滤器孔420位于第一过滤器锥形段的顶点处,并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连通,第二过滤器孔430位于第一过滤器直线段的下端部,并通过外接管路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将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第一过滤器腔400,第一过滤器腔400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过滤器孔420和第二过滤器孔430之间,起到过滤的作用。
当第一过滤器腔400仅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过滤器凹槽形成时,在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一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当第一过滤器腔400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和第二模板120上的第一过滤器凹槽410配合形成时,仅在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一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或者,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第一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一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并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后,两个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内的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相互连通。将第一过滤网安装于第一过滤器腔400内时,第一过滤网卡接于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防止第一过滤网在第一过滤器腔400内移动。
第二过滤器腔800的一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边缘并形成第二过滤器开口,第二过滤器开口通过外接管路与压缩机910连通,第二过滤器腔800内设有第二过滤网。
第二过滤器腔800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方式为仅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形成,另一种方式为通过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一凹槽和设于第二模板120的第二凹槽配合形成。具体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包括第二过滤器凹槽810,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过滤器直线段和第二过滤器锥形段,安装模板时,第二过滤器锥形段位于第二过滤器直线段的上方,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二过滤器锥形段的顶点设有第三过滤器孔820,第三过滤器孔820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将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器腔800,第二过滤器腔800内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三过滤器孔820和第二过滤器开口之间。冷媒可通过第三过滤器孔820进入第二过滤器腔800,并从第二过滤器开口流出。
当第二过滤器腔800仅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形成时,第一模板110上第二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二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当第二过滤器腔通过第一模板110上的第二过滤器凹槽和第二模板120上的第二过滤器凹槽配合形成时,仅第一模板110上的在第二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二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或者,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第二过滤器直线段与第二过滤器锥形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并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后,两个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内的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相互连通。将第二过滤网安装于第二过滤器腔800内时,第二过滤网卡接于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防止第二过滤网在第二过滤器腔800内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还形成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边缘。通道用于连通容置腔至模块机构100的外表面,这样使得模块机构100内的制冷配件能够通过通路与空调系统的管路连通。
例如,通道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通道610、第二通道620、第三通道630和第四通道64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块机构100安装于空调室外机后,第一通道610的上端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第一通道610的下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下边缘,在模块机构100的下边缘形成第一通道口,第一通道口通过外接管路与室外换热器930连通,第一模板110上设有与第一通道610连通的第一通道孔,第一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二连接口520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通道620的上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第二通道620的下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下边缘,在模块机构100的下边缘形成第二通道口,第二通道口通过外接管路与室外换热器930连通,第二模板120上设有与第二通道620的上端连通的第二通道孔,第二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通道630与第二通道620相邻设置,第三通道630的下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第三通道630的上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上边缘,在模块机构100的上边缘形成第三通道口,第三通道口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第二模板120上设有与第三通道630的下端连通的第三通道孔,第三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四通道640的下端位于模块机构100的中部,第四通道640的上端延伸至模块机构100的上边缘,在模块机构100的上边缘形成第四通道口,第四通道口通过外接管路与低压罐920连通,第一模板110上设有与第四通道640的下端连通的第四通道孔,第四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三连接口530连通。在模块机构中设置多个通道,能够使外接的管路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固定管路的橡胶块和管夹的数量,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管路集成于模块机构100内部,能够降低管路应力和振动,进而降低噪音,减少管路出现断裂的风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仅在第一模板110上设置通道槽、或者仅在第二模板120上设置通道槽或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均设置通道槽,将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通道。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均设有多个通道槽,多个通道槽分别为第一通道槽611、第二通道槽621、第三通道槽631和第四通道槽641,两个模板连接后,两个第一通道槽611配合形成第一通道610,两个第二通道槽621配合形成第二通道620,两个第三通道槽631配合形成第三通道630,两个第四通道槽641配合形成第四通道64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上第一通道槽611的上端设有第一通道孔,第一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二连接口520连通,第二模板120上的第二通道槽621的上端设有第二通道孔,第二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第二模板120上的第三通道槽631的下端设有第三通道孔,第三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室内热交换器连通,第一模板110上的第四通道槽641的下端设有第四通道孔,第四通道孔通过外接管路与四通阀500的第三连接口530连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模板上还均设有多个分支通道槽710,其中部分支通道槽710的一端位于模板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板的边缘,第二模板120上的分支通道槽710的一端设有分支通孔,另一部分分支通道槽710的两端均位于模板内部,第二模板120上的分支通道700的两端均设有分支通孔。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后形成多个分支通道700,分支通道700能够起到分支管路的作用,减少空调系统中管路的数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之间还形成有多个分支通道700,可仅在第一模板110上设置分支通道槽710、或者仅在第二模板120上设置分支通道槽710或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均设置分支通道槽710,将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连接后,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分支通道槽710。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均设有多个分支通道槽710,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密封连接后,第一模板110上的多个分支通道槽710和第二模板120上的多个分支通道槽710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多个分支通道700。在多个分支通道槽710中,部分支通道槽710的一端位于模板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模板的边缘,第二模板120上的分支通道槽710的一端设有分支通孔,另一部分分支通道槽710的两端均位于模板内部,第二模板120上的分支通道槽710的两端均设有分支通孔。两个模板连接后形成多个分支通道700,分支通道700能够起到分支管路的作用,减少空调系统中管路的数量。
在上述的模板多种设置方式中,各个容置腔和通道的位置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置,下面以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上设置单向阀凹槽210、油分离器凹槽310、第一过滤器凹槽410、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多个通道槽和多个分支通道槽710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第二模板120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三通道槽631、第二通道槽621、第一通道槽611、单向阀凹槽210、油分离器凹槽310、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和第二过滤器凹槽810,第四通道槽641设于油分离器凹槽310的上方,第四通道槽641的右侧设有多个分支通道槽710,多个分支通道槽710均直接或通过外接管路与第三通道槽631连通,其中一条分支通道槽710通过外接管路与第二过滤器凹槽810连通,在第三通道槽63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分支通道槽710,位于右侧的分支通道槽710的下端通过设有膨胀阀970的外接管路与第二通道槽621连通,上端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位于左侧的分支通道槽710的下端通过设有膨胀阀970的外接管路与第三通道槽631连通,上端通过外接管路与电控箱940连通。上述各容置腔和通道的分布方式布局合理,满足连通要求的同时,减小模块机构100的体积,从而减小模块机构100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均呈长方形,第一模板110的两个宽边处均设有第一折边111,两个第一折边111位于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相对的一侧,且均与第一模板110垂直设置,两个第一折边11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模板120的长度。第二模板120的两个宽边均设有第二折边121,第二折边121位于第二模板120背离第一模板110的一侧,并且均与第二模板120垂直设置。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时,两个第二折边121位于两个第一折边111之间,并且均与对应侧的第一折边111抵接,第一折边111和第二折边121配合起到了定位的左右,使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连接时,第一模板110上的凹槽与第二模板120上的凹槽能够准确的对应上,提高两者装配的精度。
下面对模块机构100的具体制备工艺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集成,将金属薄板采用金属模具冲压形式冲压成型,形成具有凹槽的模板;在其中一个模板的单向阀凹槽210内放入单向阀芯,油分离器凹槽310内放入分离网和L型的油分管,油分管的上端位于单向阀凹槽210与油分离器凹槽310之间的通道内,在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内放入第一过滤网,在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内放入第二过滤网;然后将另外一个模板盖合于该模板上,并使两个模板上的凹槽和通道一一对应,完成放置后通过激光焊机将两块模板焊接在一起,以在两块模板之间形成容置腔和通道,焊接完成后将模块机构100的外周进行密封,防止使用过程中冷媒泄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模块机构,用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所述第一模板(11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模板(120)盖合连接在所述第一模板(110),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形成至少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120)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连通形成所述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油分离器腔(300)和第一过滤器腔(400)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油分离器腔(300)和第一过滤器腔(400),所述单向阀腔(200)与所述油分离器腔(3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单向阀腔(200),所述单向阀腔(200)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模块机构(100)的边缘,所述单向阀腔(200)用于设置单向阀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腔(200)内设有阀芯限位槽(220),所述单向阀芯卡接于所述阀芯限位槽(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单向阀凹槽(210),所述单向阀凹槽(210)内设有所述阀芯限位槽(2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油分离器腔(300),所述油分离器腔(300)内设有分离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油分离器凹槽(310),所述油分离器凹槽(310)的底壁设有油分离器孔(3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凹槽(310)内设有分离网限位槽(330),所述分离网卡接于所述分离网限位槽(33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第一过滤器腔(400),所述第一过滤器腔(400)的一端位于所述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块机构(100)的边缘,所述第一过滤器腔(400)用于设置第一过滤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腔(400)内设有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所述第一过滤网卡接于所述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一过滤器凹槽(410),所述第一过滤器凹槽(410)内设有所述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限位槽(440)两侧的第一过滤器孔(420)和第二过滤器孔(430)。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置腔包括第二过滤器腔(800),所述第二过滤器腔(800)的一端位于所述模块机构(100)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块机构(100)的边缘,所述第二过滤器腔(800)用于设置第二过滤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腔(800)内设有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所述第二过滤网卡接于所述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包括第二过滤器凹槽(810),所述第二过滤器凹槽(810)内设有第三过滤器孔(820)和所述第二过滤网限位槽(83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所述第二模板(120)之间还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模板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块机构(100)的边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或所述第二模板(120)设有用于形成所述通道的通道槽,所述通道槽的底壁设有通道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所述第二模板(120)之间还形成有分支通道(700),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或所述第二模板(120)设有用于形成所述分支通道(700)的分支通道槽(710),所述分支通道槽(710)的底壁设有分支通孔。
19.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模块机构(10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910)、低压罐(920)、室外换热器(930)、电控箱(940)和四通阀(500),所述低压罐(920)与所述压缩机(910)连通,所述压缩机(910)与油分离器连通,所述油分离器与单向阀连通,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四通阀(500)的第一连接口(510)连通,所述四通阀(500)的第二连接口(520)与第一通道(610)连通,所述第一通道(610)与所述室外换热器(930)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930)与第二通道(620)连通,所述第二通道(620)与所述电控箱(940)连通,所述电控箱(940)与第三通道(630)连通,所述第三通道(630)用于与空调室内机连通;
与空调室内机连通的第一过滤器与所述四通阀(500)的第四连接口(540)连通,所述四通阀(500)的第三连接口(530)与第四通道(640)连通,所述第四通道(640)与所述低压罐(920)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油分离器、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一通道(610)、所述第二通道(620)、所述第三通道(630)和第四通道(640)中的至少一个为集成于所述模块机构(100)的结构。
2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模块机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分别与空调室外机中的第三通道(630)和过滤器连通。
23.一种模块机构制备工艺,用于生产空调系统中的模块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金属薄板采用金属模具冲压形式冲压成型,形成模板;
将两块模板合并,并进行连接,在两块模板之间形成容置腔或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模块机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将两块模板合并之前,在对应的凹槽内预装过滤网、阀芯和分离网。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模块机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块模板连接。
CN202111040312.1A 2021-09-06 2021-09-06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3719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312.1A CN113719913A (zh) 2021-09-06 2021-09-06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312.1A CN113719913A (zh) 2021-09-06 2021-09-06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913A true CN113719913A (zh) 2021-11-30

Family

ID=7868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0312.1A Pending CN113719913A (zh) 2021-09-06 2021-09-06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99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295A (zh) * 2021-12-28 2022-03-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CN114260657A (zh) * 2021-12-28 2022-04-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件、空调器及模块组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8368A (ja) * 1994-12-20 1996-07-1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8226729A (ja) * 1995-02-21 1996-09-0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用一体形冷凍サイクル部品及び該部品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0161808A (ja) * 1998-11-24 2000-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逆止弁ユニット
CN102759150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EP3015792A1 (en) * 2014-10-29 2016-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8368A (ja) * 1994-12-20 1996-07-1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8226729A (ja) * 1995-02-21 1996-09-03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用一体形冷凍サイクル部品及び該部品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0161808A (ja) * 1998-11-24 2000-06-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逆止弁ユニット
CN102759150A (zh) * 2011-04-28 2012-10-3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EP3015792A1 (en) * 2014-10-29 2016-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295A (zh) * 2021-12-28 2022-03-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CN114260657A (zh) * 2021-12-28 2022-04-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组件、空调器及模块组件制备方法
CN114234295B (zh) * 2021-12-28 2024-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19913A (zh)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CN114234295B (zh) 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模块机构制备工艺
CN113719914B (zh) 模块机构、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15176229U (zh) 储液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5724315U (zh) 一种配管集成单元及配管集成模块
CN212720382U (zh) 调试组件
CN114260657A (zh) 一种模块组件、空调器及模块组件制备方法
EP4160129A1 (en) Hea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CN215723730U (zh) 配管模块化装置及空调器室外机
CN217209585U (zh) 一种模块机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US20210247114A1 (en)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20689434U (zh) 一种立式双向储液器
CN218936613U (zh) 管路集成模块、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113280648A (zh) 一种换热器及装配方法
WO2024071379A1 (ja) 冷媒流路モジュール、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931728B (zh) 一种集液器以及具有该集液器的换热装置
CN219913541U (zh) 冷凝器及汽车空调
CN220489440U (zh) 一种满液式风冷螺杆热泵机组用四通阀组件
CN215767698U (zh) 一种空调试验设备
EP3730872A1 (en) Liquid collec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liquid collector
JP3927823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の冷媒分流器
CN213687380U (zh) 储液器及具有储液器的换热系统
CN218764079U (zh)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和降膜蒸发器
JP7488494B2 (ja) 熱源ユニット
CN220380026U (zh) 气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