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0282A -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00282A
CN113700282A CN202010436041.0A CN202010436041A CN113700282A CN 113700282 A CN113700282 A CN 113700282A CN 202010436041 A CN202010436041 A CN 202010436041A CN 113700282 A CN113700282 A CN 113700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reinforcing plate
hanging basket
basket mechanism
mechanism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60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00282B (zh
Inventor
窦正伟
李敏
张继骋
张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60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00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00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00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00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3/00Safety devices for use in window-cleaning
    • A47L3/02Cages;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3/30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suspended by flexible supporting elements, e.g. cables
    • E04G3/32Hoist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 E04G3/325Safety devices for stabilising the mobile platform, e.g. to avoid it swinging in the wi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所述吊篮机构包括:吊篮、支撑模组和动力模组,所述吊篮具有在作业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撑模组设于所述吊篮的第一侧;所述动力模组与所述吊篮相连,且所述动力模组沿预定方向对所述吊篮施力,所述预定方向为从所述吊篮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吊篮机构,该吊篮机构具有动力模组和支撑模组,可以提高吊篮机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机构以及具有该吊篮机构的外墙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高处作业外墙喷涂吊篮机构与擦窗机的吊篮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外界的影响较大,比如人员的动作、风力等都会造成吊篮机构在空中的摆动,对搭载人员的安全与施工的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吊篮机构,该吊篮机构具有动力模组和支撑模组,可以提高吊篮机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吊篮机构的外墙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吊篮机构,包括:吊篮、支撑模组和动力模组,所述吊篮具有在作业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撑模组设于所述吊篮的第一侧;所述动力模组与所述吊篮相连,且所述动力模组沿预定方向对所述吊篮施力,所述预定方向为从所述吊篮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吊篮机构,该吊篮机构具有动力模组和支撑模组,可以提高吊篮机构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吊篮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组包括:外壳、风力元件和固定架,所述外壳在作业方向上的两端开口并分别设有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所述风力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网和所述第二防护网之间;所述固定架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吊篮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并在所述作业方向上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作业方向在所述吊篮上的投影呈“十”字交叉形状,所述风力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元件包括旋翼和涵道风扇中的至少一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模组沿所述作业方向可伸缩地与所述吊篮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篮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伸缩部和和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部伸缩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吊篮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支撑模组相连以带动所述支撑模组伸缩。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沿作业方向延伸且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吊篮相连的安装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气动元件或液动元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模组包括:支架和行走部,所述支架包括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行走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周围具有多个所述弹性部,且每个弹性部上均连接有所述行走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部为滚轮或滑动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部包括具有弹性的充气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部的表面设有聚氨酯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的平片形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并沿所述作业方向朝所述吊篮的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自由端相连并沿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篮的第二侧设有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动力模组,且所述吊篮机构的第一侧设有与多个所述动力模组对应的支撑模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外墙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吊篮机构,所述吊篮机构通过钢丝绳吊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吊篮机构为根据前述的吊篮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与作业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的靠墙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的动力模组的示意图,其中风力元件为旋翼。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的动力模组的爆炸示意图,其中风力元件为旋翼。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篮机构的动力模组的示意图,其中风力元件为涵道风扇。
附图标记:吊篮机构1000,吊篮11,支撑模组12,支架121,连接部1211,第一连接片1212,第二连接片1213,行走部122,滚轮轴1221,滚轮轴支撑板1222,动力模组13,外壳131,第一翻边1311,第一防护网1321,第二防护网1322,环形条1301,径向条1302,风力元件133,固定架134,第一连接板1341,第二连接板1342,第三连接板1343,加强条1344,第二翻边1345,连接架135,第一加强板1361,第二加强板1362,板部1303,加强翻边1304,转接件137,碳管固定块138,驱动件14,连接段141,安装板142,转接板143,电机144,作业面2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吊篮机构1000,包括:吊篮11、支撑模组12和动力模组13。
具体而言,吊篮11具有在作业方向(参照图1中示出的前后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支撑模组12与吊篮11相连,其中,在吊篮机构1000的使用过程中,支撑模组12可以支撑在作业面2000(例如墙面、窗户等)上。支撑模组12用于支撑于作业面2000。动力模组13与吊篮11相连,且动力模组13构造成适于沿预定方向对吊篮11施力,其中预定方向是指从吊篮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参照图1中从后向前的方向)。也就是说,在动力模组13工作时,可以沿预定方向对吊篮施力。或者说,动力模组13可以对吊篮施加朝向作业面的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吊篮机构1000,该吊篮机构1000具有动力模组13和支撑模组12,动力模组13和支撑模组12配合实现吊篮机构1000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模组支撑于作业面2000,而动力模组对吊篮施加的作用力,会促使支撑模组对作业面200施加更加的压力,从而使得吊篮可以稳定地支撑于作业面2000,提高吊篮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本发明中的作业方向即图1中示出的前后方向。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方向可以为垂直于作业面的方向。对于外墙喷涂而言,此处的作业面是指吊篮正在进行喷涂的墙面;对于外墙清洗而言,此处的作业面是指吊篮正在进行清洗的墙面或外窗等。当然,本申请中的作业面主要是针对附图所示方位进行的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另外,本发明中吊篮的第一侧是指吊篮在工作时靠近作业面的一侧,而第二侧是指吊篮在工作时背离作业面的一侧,吊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确定。
可选地,如图4至图6,动力模组13包括:外壳131、第一防护网1321、第二防护网1322、风力元件133和固定架134。
其中,外壳131在作业方向(参照附图中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开口,也就是说,气流可以沿作业方向在外壳内外流通。由于外壳的两端开口,为了实现外壳内部空间和内部元器件的防护,在外壳13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第一防护网1321封盖外壳131的一端,第二防护网1322封盖外壳131的另一端。风力元件133设于第一防护网1321和第二防护网1322之间,风力元件133可以提供动力来驱动吊篮,而且通过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可以实现对风力元件的防护。固定架134分别与外壳131和吊篮相连,也就是说,在外壳131上连接有固定件134,该固定件134可以用于将动力模组安装到吊篮上。通过第一防护网1321、第二防护网1322,可以实现对风力元件133的有效防护,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到动力模组13内部,损坏动力模组13的内部元件,提高动力模组13的稳定性。另外,固定架134可以将动力模组13稳定地安装到吊篮11上,提高吊篮机构10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架134上连接有连接架135,通过连接件135将固定件134与外壳131连接在一起。可选地,该连接架135可以为L型,并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连接架135的第一支部与外壳131相连,连接架135的第二支部与固定架134相连。
另外,固定架134可以沿外壳131的径向方向延伸,可以在固定架134的相对两端均设置连接架135来连接外壳131。
当然,还可以通过焊接、螺钉连接、卡接等方式将固定架134与外壳131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外壳131内设有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第一加强板1361的两端和第二加强板1362的两端均与外壳131相连,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均垂直于作业方向。举例而言,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沿外壳131的径向延伸,第一加强板1361两端均连接外壳131,第二加强板1362两端均连接外壳131。
通过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可以实现对外壳131的有效支撑,提高外壳13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外壳131可以设置成环形的形状,或者说外壳131设置成空心圆筒形状或圆管状。外壳131的两端周沿可以设置第一翻边1311,第一翻边1311可以设置成沿外壳131的径向向外壳131外延伸,外壳131上可以设置定位孔来连接前述的第一防护网1321、第二防护网1322以及连接架135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防护网1321和第二防护网1322中的至少一个防护网可以具有多个环形条1301和径向条1302,环形条1301布置成圆环形状,且多个环形条1301布置成由内到外间隔排布的多个圆环,并通过径向条1302将多个圆环连接固定在一起,径向条1302可以沿防护网的径向延伸的长条形状,且在沿防护网的周向上可以设置多个径向条1302,径向条1302的外端延伸出最外侧的一个环形条1301,径向条1302的外端可以与外壳131通过螺钉或其他紧固件连接。
径向条1302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一直线条和第二直线条,第一直线条和第二直线条可以在防护网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可选地,第一直线条和第二直线条沿防护网的径向延伸,第一直线条的外端和第二直线条的外端可以由弧形条连接,从而在第一直线条、第二直线条和弧形条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孔结构。
径向条1302和环形条1301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固定架13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1341、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第一连接板1341为长条形状,并沿外壳131的直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13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了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相对于第一连接板1341朝远离外壳131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的自由端可以设置外翻的第二翻边1345,该第二翻边1345可以用于连接吊篮11,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连接架135与外壳131相连。
另外,固定架134还可以包括加强条1344,所述加强条1344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且加强条1344沿第一连接板1341延伸,加强条134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板1342和第三连接板1343。
第一连接板1341的中间位置与转接件137连接,转接件137可以包括管状部和翻边部,管状部的两端均设置了翻边部,翻边部朝管状部的外侧延伸,转接件137两端的翻边部分别连接固定架134和第一加强板1361。
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均包括板部1303和加强翻边1304,板部1303沿外壳131的径向方向延伸,板部130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1304,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的结构强度。
具体而言,第一加强板1361包括板部1303和加强翻边1304,板部1303沿外壳131的径向方向延伸,板部130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1304;第二加强板1362包括板部1303和加强翻边1304,板部1303沿外壳131的径向方向延伸,板部130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翻边1304。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的端部均连接有与外壳131的内周面贴合的连接翻边,连接翻边可以与外壳131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
可选地,动力模组13还包括转接件137,转接件137的一端与固定架134相连,且转接件137的另一端与第一加强板1361或第二加强板1362相连。通过转接件137可以实现固定架134与外壳131更加稳定地连接。
可选地,转接件137沿作业方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设于第一防护网1321和第二防护网1322之间。其中,转接件可以穿过防护网连接加强板,具体而言,以第一防护网相对于第二防护网更靠近固定件134为例,固定件134的一端连接固定架134,且固定架134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防护网与第一加强板相连;以第二防护网相对于第一防护网更靠近固定件134为例,固定件134的一端连接固定架134,且固定架13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防护网与第二加强板相连。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在作业方向上间隔开,风力元件133可以与第一加强板1361相连;风力元件133也可以与第二加强板1362相连;风力元件133还可以与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都相连。
可选地,风力元件133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之间。
结合前述实施例,固定架134通过转接件137与第一加强板1361或第二加强板1362相连,而风力元件133连接于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之间,因此,可以将风力元件133稳定地安装于固定架134上,而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架135将固定架134与外壳131连接在一起,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固定架134与外壳13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沿作业方向在吊篮机构1000上的投影呈“十”字交叉形状。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加强板1361和第二加强板1362对外壳131的结构加强作用,提高外壳131的结构强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动力模组13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风力元件133包括旋翼机构和涵道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图4和图5示出了风力元件133为旋翼时构造出旋翼机构的方案,而图6中提供了一种风力元件133为涵道风扇的方案。
结合前述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动力模组13主要包括第一防护网1321、外壳131、风力元件133(例如旋翼、风轮等)、转接件137、连接架135、固定架134。以风力元件133为旋翼为例,动力模组13还包括碳管固定块138。碳管固定块138侧面有开口,开口上方为通孔下方为螺孔,通过螺钉锁紧夹紧旋翼上面的碳纤维管;碳管固定块138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加强板1362上。转接件137穿过所述第一防护网1321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加强板1361上,转接件137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架134上;第一防护网132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31上。连接架135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31及固定架134上。固定架134通过螺钉固定在吊篮上。
可选地,吊篮上设有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动力模组13。通过多个动力模组13,可以对吊篮施加稳定的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吊篮的稳定性。可选地,吊篮上设有间隔排布的至少两个支撑模组,可以通过多个支撑模组支撑作业面2000,使得吊篮可以在作业面2000上稳定地支撑,提高吊篮的稳定性。
可选地,吊篮机构1000的第二侧设有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动力模组13,且吊篮机构1000的第一侧上设有与动力模组13相对的多个支撑模组。其中,动力模组13可以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四个等,而支撑模组也可以包括并排布置的两个或其他数量。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案中,吊篮的第二侧并排设置有两个动力模组13,吊篮的第一侧设置了两个支撑模组,两个支撑模组与两个动力模组13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支撑模组和动力模组在作业方向上相对;另外,还可以在吊篮的第二侧并排设置四个动力模组13,从而提供更大的推力来维持吊篮的稳定。
当然上述对动力模组13和支撑模组的数量的描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使用过程中,相互对应的动力模组13和支撑模组中,动力模组13对吊篮施加靠墙的推力,并将支撑模组支撑于作业面2000上,而设置多个动力模组13,并且设置多个与动力模组13对应的支撑模组,可以有效地提高吊篮的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图1中,在本发明中,支撑模组12被构造成适于从吊篮的第一侧伸出,支撑模组12从吊篮的第一侧伸出后,可以支撑作业面。而在不需要支撑模组12支撑作业面时,可以如本发明的图3中示出的那样,将支撑模组缩回。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支撑模组12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结构单独或组合实现伸缩,例如本发明中可以设置驱动结构来驱动支撑模组12沿作业方向伸缩,从而可以驱动吊篮11伸出和缩回。另外,还可以将支撑模组12设置成可弹性伸缩的形式,即支撑模组12可以具有沿作业方向的弹性移动,这样,在动力模组13驱动吊篮11时,具有弹性的支撑模组12会更加紧密地靠在作业面2000上,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吊篮的稳定性。当然,本发明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来实现支撑模组12的伸缩,上述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支撑模组的结构。
其中,本发明中的支撑模组12相对于吊篮沿作业方向可伸缩地与吊篮相连。因此,针对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可以通过支撑模组12的伸缩对吊篮机构1000进行调整,例如,将支撑模组12缩回,可以将支撑模组12与作业面2000分离,从而方便吊篮机构1000的快速升降;而在需要利用支撑模组12和动力模组13的组合实现吊篮11的位置稳定时,可以将支撑模组12伸出,通过动力模组13与支撑模组12的组合实现吊篮11的稳定。另外,该吊篮机构1000的支撑模组12可伸缩,可以实现吊篮机构1000在支撑作业面2000和不支撑作业面2000的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吊篮机构1000的快速移动以及支撑作业面2000的切换。
可选地,吊篮机构还包括:驱动件14,驱动件14包括伸缩部和和驱动部。驱动部用于驱动伸缩部伸缩,驱动部设于吊篮11上,伸缩部与支撑模组12相连以带动支撑模组12伸缩。通过驱动部可以驱动支撑模组12伸缩,在不需要吊篮支撑作业面2000时,可以将支撑模组12缩回,此时吊篮与作业面2000分离,可以跟快速地移动吊篮,实现吊篮的快速移动;而在需要吊篮支撑作业面2000时,可以将支撑模组12伸出,此时吊篮支撑于作业面2000上,保证吊篮可以稳定地在作业面2000上行走。
可选地,伸缩部的端部设有连接段141,连接段141的径向尺寸缩小形成有台阶面,台阶面抵在支撑模组12的后侧,连接段141穿过支撑模组12并与支撑模组12螺栓连接。例如,支撑模组12上与台阶面相对的一侧设有螺母,连接段141与该螺母螺纹配合。螺母与支撑模组12之间设有转接板143。促使伸缩部可以稳定快速地连接支撑模组12,提高伸缩部与支撑模组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可旋转,转接板143上设有长条形通槽,该长条形通槽可以包括多个并沿转接板143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转接板143为角部倒圆的方形,在转接板143的两个对角处设有弧形的长条形通槽。
可选地,驱动部沿作业方向延伸,且驱动部的沿作业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与吊篮11相连的安装板142。可以将驱动部稳定地安装在吊篮11上,有效地提高支撑模组12与吊篮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驱动件14为气动元件或液动元件。通过气动或液动,也可以方便驱动件14的稳定驱动,而且,气动元件和液动元件均为相对柔性的支撑,可以提高支撑模组12的稳定性。另外,驱动件14还可以为直线电机等。
如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模组12包括:支架121和行走部122,支架121包括连接部1211和弹性部,弹性部与连接部1211相连并具有弹性;行走部122连接于弹性部。行走部122可以在作业面2000行走,从而促使吊篮机构1000稳定地移动,而由于支撑模组12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行走部122可以进行一定的弹性伸缩,在利用动力模组13向前对吊篮11施力时,由于行走部12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动力模组13的作用下,吊篮11将会更加靠近作业面2000,从而提高吊篮11运行的稳定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动力模组13对吊篮11向前的施力,在具有弹性的支撑模组12的作用下,对动力模组13的施力减缓,支撑模组12与作业面2000之间为柔性接触,从而避免吊篮与作业面2000之间的硬接触,形成对作业面2000的保护,不仅提高吊篮自身的稳定性,而且还提高了对作业面2000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将支撑模组12设置具有弹性的形式,例如,在连接部1211上连接可以弹性伸缩的弹簧,将行走部122和连接部1211连接弹簧的不同位置,从而促使行走部122可以具有弹性伸缩的能力。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些其它的方式来实现支撑模组12的前后伸缩。
可选地,连接部1211呈垂直于作业方向的平片形状。而弹性部也可以设置成具有弹性的片状,此时,将连接部1211与弹性部设置为一个整体,构成具有弹性的结构,这样,可以对行走部122提供更好的弹性伸缩能力。
可选地,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片1212和第二连接片1213,第一连接片1212与连接部1211的边沿相连,且第一连接片1212沿作业方向朝吊篮的第二侧延伸,第二连接片1213与第一连接片1212的自由端相连,且第二连接片1213沿垂直于作业方向并远离连接部的方向延伸,行走部122连接于第二连接片1213。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片1212和第二连接片1213在远离吊篮的方向上形成了一个凹陷结构,将行走部122设置在该凹陷结构之内,这样,可以降低行走部122对吊篮机构1000重心的影响,在增加支撑模组12之后,吊篮机构1000的整体重心不会有太多变化,从而维持吊篮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模组12的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部1211的周围具有多个弹性部,且每个弹性部上均连接有行走部122。通过设置多个行走部122,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模组12与作业面2000支撑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多个弹性部来支撑多个行走部122,可以提高支撑模组12的整体平衡性。
可选地,连接部1211的相对两侧(参照图2中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弹性部,且每个弹性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走行部件。可选地连接部1211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均设有弹性部。
可选地,行走部122为滚轮,滚轮可以在作业面2000上滚动,提高行走部122行走的稳定性,减少摩擦力和阻力。
可选地,行走部122为滑动件。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吊篮机构1000在作业面2000上的行走,而且,通过滑动件与动力模组13的组合,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吊篮的稳定性。
可选地,行走部122为具有弹性的充气结构。充气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走部122与作业面2000的接合面,从而提高吊篮机构1000在作业面2000上的稳定性。
可选地,行走部122的表面设有聚氨酯层。
如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吊篮机构1000通过钢丝绳被吊在空中,通过电缸(驱动件)伸出带动支撑模组12伸出吊篮机构1000,使吊篮与作业面2000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通过装在吊篮第二侧的动力模组13产生的反向推力使支撑模组12对作业面2000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由于支撑模组12的外层包有一定厚度的聚氨脂,使得支撑模组12对作业面2000的压力转变成支撑模组12外层聚氨脂的变形不至于压坏作业面2000,同时也可增大支撑模组12与作业面2000的接触面积,增大支撑模组12与作业面2000的摩擦力,使得吊篮在空中受到风力作用时不至于左右摆动;同时通过钢丝绳的收放使得吊篮在空中上下移动,同时由于旋翼及支撑模组12的作用使得吊篮可以稳定的附着上升下降。
可选地,支撑模组12及动力模组13组成稳定机构,支撑模组12通过螺钉固定在吊篮的第一侧,动力模组13通过螺钉固定在吊篮机构1000的第二侧。
如图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支撑模组12主要包括滚轮(行走部122)、滚轮轴支撑板1222、驱动件14(例如电缸)、支架121、电机144、滚轮轴1221、转接板143及安装板142;滚轮轴1221穿过滚轮并通过螺钉安装在两块滚轮轴支撑板1222之间;滚轮轴支撑板1222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架121上;支架121通过转接板143及螺母安装在带有台阶及外螺纹的驱动件14的伸出轴上;驱动件14通过安装板142用螺钉固定在吊篮上;驱动件14通过伺服电机144驱动。驱动件14通过安装板142用螺钉固定在吊篮上。
结合图1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吊篮通过钢丝绳被吊在空中,支撑模组12上的伺服电机144驱动电缸上的伸出轴伸出,带动滚轮伸出吊篮,使吊篮与作业面2000保持一定距离;然后所述动力模组13上的风力元件133开始工作,使吊篮稳定附着作业面2000;同时通过钢丝绳的收放使得吊篮在空中稳定的上下移动。
本发明中,吊篮稳定机构必须包含可以沿作业面2000滑动或滚动且具有弹性的滚轮,以及能给吊篮提供推力的动力模组13;滚轮不仅限于外层包有聚氨脂内部有轴承的滑轮,还可以是其它能沿作业面2000滑动或滚动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充气轮胎或其它滚轮等;动力模组13不仅限于旋翼,还包括涵道风扇(如图6所示)等其它能给吊篮提供推力的动力模组13。本发明中吊篮的应用场合不仅限于外墙喷涂吊篮及擦窗机的吊篮,还可以是其它空中作业吊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外墙处理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吊篮机构1000,吊篮机构1000通过钢丝绳吊在支撑机构上,吊篮机构1000为根据前述的吊篮机构1000。吊篮机构1000上设置有外墙处理器。
本发明中的外墙处理设备可以是外墙喷涂机器人、擦窗机、外墙面清洗机器人、外墙打磨机器人、高楼玻璃清洗机,也可适用于高空救援、高空消防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墙处理设备,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动力模块和靠墙模块使吊篮机构1000保持稳定,从而提高了吊篮机构1000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支撑模组12的伸缩来调整吊篮11与作业面2000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吊篮机构1000稳定,使得即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进行稳定地移动,提高安全性,降低或避免安全事故。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外墙处理设备,即使在极端条件下无法进行外墙作业,而由于突发状态吊篮机构1000未及时撤离时,也可以通过动力模组13和支撑模组12维持吊篮机构1000的位置稳定,通过调整动力模块的动力、支撑模组12的的伸缩情况,将吊篮机构1000紧靠作业面2000,此时,由于环境条件可能无法进行外墙处理,但是可以提高吊篮机构1000的稳定性,避免或降低吊篮机构1000摇摆、脱落等造成的损坏。
当然,在极端天气下,一般建议收回吊篮机构1000。
在本申请中,外墙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外墙喷涂设备,也可以为作业面2000清洗设备、窗户清洗设备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篮,所述吊篮具有在作业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支撑模组,所述支撑模组设于所述吊篮的第一侧;
动力模组,所述动力模组与所述吊篮相连,且所述动力模组沿预定方向对所述吊篮施力,所述预定方向为从所述吊篮的第二侧指向第一侧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在作业方向上的两端开口分别设有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
风力元件,所述风力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防护网和所述第二防护网之间;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吊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均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并在所述作业方向上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作业方向在所述吊篮上的投影呈“十”字交叉形状,所述风力元件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组还包括: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相连,且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中的一个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元件包括旋翼和涵道风扇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组相对于所述吊篮沿所述作业方向可伸缩地与所述吊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机构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伸缩部和和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部伸缩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吊篮上,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支撑模组相连以带动所述支撑模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沿所述作业方向延伸且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吊篮相连的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动元件或液动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行走部,所述行走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周围具有多个所述弹性部,且每个弹性部上均连接有所述行走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为滚轮或滑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具有弹性的充气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的表面设有聚氨酯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呈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的平片形状;
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并沿所述作业方向朝所述吊篮的第二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自由端相连并沿垂直于所述作业方向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行走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的第二侧设有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动力模组,且所述吊篮的第一侧设有与多个所述动力模组对应的支撑模组。
17.一种外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
吊篮机构,所述吊篮机构通过钢丝绳吊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吊篮机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篮机构。
CN202010436041.0A 2020-05-21 2020-05-21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Active CN113700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041.0A CN113700282B (zh) 2020-05-21 2020-05-21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6041.0A CN113700282B (zh) 2020-05-21 2020-05-21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282A true CN113700282A (zh) 2021-11-26
CN113700282B CN113700282B (zh) 2022-12-06

Family

ID=7864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6041.0A Active CN113700282B (zh) 2020-05-21 2020-05-21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0028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103876D0 (en) * 2011-03-08 2011-04-20 Ideas Creative Design Ltd Scaffolding system
CN207808959U (zh) * 2018-01-15 2018-09-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机构
CN108557717A (zh) * 2018-06-22 2018-09-21 南安市耶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电动吊篮
CN110331848A (zh) * 2019-06-04 2019-10-15 中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楼建筑钢结构施工平台
CN110409787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篮
CN209799330U (zh) * 2019-03-04 2019-12-17 筑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吊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103876D0 (en) * 2011-03-08 2011-04-20 Ideas Creative Design Ltd Scaffolding system
CN207808959U (zh) * 2018-01-15 2018-09-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机构
CN108557717A (zh) * 2018-06-22 2018-09-21 南安市耶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稳定型电动吊篮
CN209799330U (zh) * 2019-03-04 2019-12-17 筑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吊篮
CN110331848A (zh) * 2019-06-04 2019-10-15 中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楼建筑钢结构施工平台
CN110409787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00282B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7900B2 (en) Wind turbine fluid application apparatus
US20180055299A1 (en) Semi-automatic system for washing a building
CN113700282B (zh) 吊篮机构和外墙处理设备
CN112387467A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零件表面喷涂装置
CN105011868A (zh) 一种玻璃清洗机
CN21291628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加工平台
CN114937532B (zh) 一种电气电缆绝缘层快速修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73195U (zh) 一种风压推力式壁面悬吊作业设备本体装置
CN210150462U (zh) 一种便携式电缆敷设架
JP7186432B2 (ja) 作業用ゴンドラ装置
CN209887991U (zh) 一种波浪瓦板材的加工设备
CN210277040U (zh) 一种用于清洁玻璃幕墙的装置
CN210950473U (zh) 一种360度旋转的监控设备支撑架
CN212740256U (zh) 一种隐形防护网专用钢丝绳的收放线装置
US20130240057A1 (en) Pre conditioned air duct storage and deployment reel apparatus
CN215744332U (zh) 风电塔筒喷漆用内部通风装置
CN210567124U (zh) 一种大气监测高空固定装置
CN218643782U (zh) 一种人防工程用建筑粉刷设备
CN212252925U (zh) 一种栅篮吊装式空调外机悬挂支撑结构
CN211572818U (zh) 一种组合塔桅
CN217652404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电梯井道防护结构
CN113827126B (zh) 一种高空玻璃幕墙清洗机构及清洗装置
CN112695662B (zh) 一种用于安防工程的施工警示装置
CN218614168U (zh) 一种耐磨损的喷涂机器人用底座
CN113629631B (zh) 一种高空架线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65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