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7435B -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7435B
CN113697435B CN202111067555.4A CN202111067555A CN113697435B CN 113697435 B CN113697435 B CN 113697435B CN 202111067555 A CN202111067555 A CN 202111067555A CN 113697435 B CN113697435 B CN 113697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hole
boards
mov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75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7435A (zh
Inventor
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im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im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im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im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75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7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7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7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08B5/0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55After-treatment, e.g. cleaning or desmearing of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 B65G2201/022Fl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调整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2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从而使得第2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从而充分利用了空间,避免了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PCB板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PCB板的加工过程需要多道工序,并在多道工序之间需要传输PCB板。这些工序包括钻孔加工,即在PCB板材上钻出诸如多个过孔等,并且在钻孔过后,需要进行孔清洁工序。传统的PCB板的工序,即是钻孔、孔清洁、PCB板传输,其中,在PCB板的传输过程中是将单个PCB板逐一放置于传输带上(以面积最大的侧面接触传输带的方式),并在到达目标位置后用带有吸盘的机械手吸取PCB板,从而完成PCB板的传输。而这种传统的PCB板的传输方式,存在占地面积过大、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其中,n等于2;
S2、将第一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一角度、将第二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二角度、…、并将第n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n角度;
S3、将第n+1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一角度、将第n+2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二角度、…、并将第2n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n角度;
S4、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上;
S5、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一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没有过孔;
S6、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二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二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二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7、……;
S8、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n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9、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n+1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n+1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n+1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n+1区域上没有过孔;
S10、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n+2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n+2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n+2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11、……;
S12、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2n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2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2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13、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2n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2n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的步骤S1之前,不进行孔清洁工序;
所述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的步骤S4,包括:
S401、在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的同时,分别对2n个PCB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进行全面气体喷射处理,以完成对PCB板的孔的清洁过程;
S402、继续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的宽度为4n个板的宽度之和,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彼此平行,并且每两个相邻的PCB板之间距离等于一个PCB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2n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2n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的步骤S13之后,包括:
S131、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S132、关闭所述第n运动喷头和所述第2n运动喷头;
S133、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1个PCB板和第2n-1个PCB板;
S134、关闭所述第n-1运动喷头和所述第2n-1运动喷头;
S135、……;
S136、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一个PCB板和第n+1个PCB板;
S137、关闭所述第一个运动喷头和所述第n+1运动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的步骤S131,包括:
S1311、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夹持住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S1312、控制机械手使得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以在平行于传输带的方向上,相对于其余2n-2个PCB板相对运动,从而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六轴机械手。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系统,采用如前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传输PCB板,所述PCB板传输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传输带、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和第2n运动喷头。
本申请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一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2n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2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2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
从而实现了间隔竖直立起的方式传输PCB板,充分利用了空间,避免了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传输效率,并且相对于普通的PCB板的传输,无需进行孔清洁操作,减少了一步孔清洁的工序(或者说,无需单独进行孔清洁,因为本申请的这种工序,能够在PCB板传输过程中同时完成,相当于减少了一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的第一PCB板的左视图;
图2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的第二PCB板的左视图;
图3 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的第三PCB板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第一过孔1,第二过孔2,第三过孔3,第一区域4,第二区域5,平移长度6,第三区域7。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其中,n等于2;
S2、将第一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一角度、将第二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二角度、…、并将第n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n角度;
S3、将第n+1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一角度、将第n+2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二角度、…、并将第2n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n角度;
S4、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上;
S5、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一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没有过孔;
S6、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二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二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二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7、……;
S8、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n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9、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n+1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n+1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n+1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n+1区域上没有过孔;
S10、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n+2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n+2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n+2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11、……;
S12、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2n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2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2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13、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2n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2n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
本申请传输带、运动喷头、机械手等实体设备,实际上是PCB收放板系统(也可单独称为PCB收放板机)的一部分。本申请相对于普通的PCB板传输,提高了效率,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普通的PCB板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传输带上的整体空间是被浪费的,而本申请采用直立传输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传输带上的整体空间,提高了效率;其二,由于本申请无需单独进行孔清洁工序,因此在整体方案上,提高了效率。
以图1-3为例(图中过孔及标注的其他区域仅为示例,实际的尺寸大小的任意调节),介绍本申请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案。此时,以n为3来举例说明,图1为第一PCB板的左侧面视图,图2为第二PCB板的左侧面视图,图3为第三PCB板的左侧面视图。在进行气体喷射时,第一PCB板的第一区域4(虚线框部分)被气体喷射,因此保持向左倾斜的状态(图中虽然只标注出一处位置,但实际上可将其他任意可行位置作为第一区域,即,第一区域可以为不连续的多个区域,并且优选为相对于第一PCB板的中心对称的区域)。
如图2所示,第二PCB板的第二区域5(虚线框部分)被气体喷射,因此保持向左倾斜的状态,此时,第二区域5虽然为虚拟方框表示,但实际形状应当与过孔的形状相同,图中以方框表示,是为了表示出与过孔的区别。另外,第二区域5是透过第一PCB板的第三过孔3而喷射至第二PCB板上的,这是因为,第二PCB板在原始位置的基础上(原始位置指多个PCB板平行放置,且在侧面观察时,过孔位置完全相同),相对于第一PCB板向左平移(以示意图为基础进行的平移)虚线长度6而得到,长度6为第一过孔的中心与第二过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二PCB板在平移后,相对于第三过孔的位置是实体位置,因此可作为第二区域,用以在喷射气体后维持向左倾斜的状态。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第二PCB板相对于第一PCB板的平移方向。
如图3所示,第三PCB板的第三区域7(虚线框部分)被气体喷射,因此保持向左倾斜的状态。同样地,虽然第三区域7在图中也为方框状,但实际上应该等于过孔的形状,更具体地,与第一过孔1和第二过孔2相同(即第一过孔1和第二过孔2的形状是相同的),若第一过孔1和第二过孔2的形状是不同的,则第三区域7的形状为第一过孔1和第二过孔2在侧面视角的重叠部分。而第三区域7是这样形成的:运动喷头通过第一PCB板的第一过孔1,再透过第二PCB板的第二过孔2,将气体喷射至第三区域7。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第三PCB板相对于第二PCB板向左平移了虚线长度6,也即是,相对于第一PCB板向左平移了虚线长度6的两倍,因此,从侧面看,第一PCB板的第一过孔1、第二PCB板的第二过孔2和第三PCB板的第三区域7是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三者的中心是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因此能够使运动喷头的气体喷射至第三区域。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第三PCB板相对于第二PCB板的平移方向。
上述图1-3是对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的描述,由于本申请在传输时时传输2n个PCB板的,因此当n等于3时,还具有第四PCB板、第五PCB板和第六PCB板,而第四PCB板、第五PCB板和第六PCB板是与第一PCB板、第二PCB板和第三PCB板反向对称的,在传输过程中向右倾斜,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图1-3中标注的过孔、区域均为方便演示说明,实际上的过孔布局和区域(均优选为对称区域,以利于气体喷射给予的支持力的分散)可为任意可行方式实现。
本申请的方案得以实现,其依赖的是过孔穿叉状态,而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上。如图1-3所示,不同的孔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例如透过第一过孔、第二过孔能到达第三PCB板,而透过第三过孔仅能到达第二PCB板,这即是图示的过孔穿叉状态。
本申请中的倾斜角度,即第一角度、第二角度等可为任意可行角度,其角度越小,倾斜度越低,越有向反方向倾覆的可能,因此整个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就越差,但相对地,需要的气体喷射量就更小,利于更多数量的PCB板同时运输。并且由于PCB板的长宽比较大,因此倾斜角度也不宜过大。因此,倾斜角度优选1-30度,更优选1-15度,更优选1-5度(即与铅垂面之间的角度,若换算为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则应当为90度减去相应数值)。
在多个PCB板放置于传输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暂时固定装置进行辅助维持倾斜状态,而在运动喷头喷射气体,而能够维持状态后,则可去除暂时固定装置。这些暂时固定装置可为机械手,而这种机械手对精度的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申请中,过孔的孔径可以任意调节,不仅可以采用原有的过孔布图中的过孔设计,还可以另加部分专用过孔,这些专用过孔的孔径更大,更利于接受气体喷射。这些专用过孔,可以在后续的切割步骤中去除(此时,钻孔的PCB板是由多个PCB子板构成的,而这些PCB子板需要对PCB母板切割后得到,因此在设计母板时,可预留部分区域,专门布设专用过孔,这些专用过孔不作为实际的PCB板电连接使用,而只作为本申请实施时使用)。
由于传输带在传输PCB板时是不会高速传输的,这也是本申请得以实施的一个前提。因为,若传输速度过快,则运动喷头进行气体喷射时,难以维持PCB板的倾斜状态。并且,在实际应用时,本申请的PCB板的倾斜状态的角度实际上是可以动态变化的,虽然本申请中提及了第一角度、第二角度等术语,但这些第一角度、第二角度的数值是可以动态变化的,因此本申请具有一定的容错率。当然,传输带的传输速度越快,容错率越低。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2n个PCB板可以采用不同的过孔布局,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过孔布局。当采用不同的过孔布局时,实际上相当于,这2n个PCB板不是遵从相同的布线设计图,但需要保证的是,彼此之间能够实现过孔穿叉的状态。进一步地,本申请采用n个过孔布局,应用于2n个PCB板,使得2n个PCB板不需要进行位置调整,就能够实现过孔穿叉状态,这是因为,可以通过预先比较不同过孔布局,进而直接筛选出匹配的过孔布局版本对应的PCB板,从而省起了调整位置的时间,提高了整体效率。
本申请的运动喷头可与传输带一体形成,即传输带与运动喷头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
本申请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数学领域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表示承接的意思,即对于步骤S2,将第一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一角度、将第二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二角度、…、并将第n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n角度,其中的省略号是省略了对第三个PCB板与第n-1个PCB板之间的描述,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确得出的结论。
同理,对于步骤S7,其位于步骤S6-S8之间,
S6、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二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二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二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S7、……;
S8、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n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其是省略了对第三运动喷头至第n-1运动喷头的描述,这由省略号的前后部分的描述可以明确得知。而之所以采用这种描述方式,是因为无法列举所有的运动喷头,因此不得不采用这种描述方式,但是这种描述方式是清楚明确的,是唯一的,因为不会造成歧义。
进一步地,所述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的步骤S1之前,不进行孔清洁工序;
所述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第n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n+2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的步骤S4,包括:
S401、在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的同时,分别对2n个PCB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进行全面气体喷射处理,以完成对PCB板的孔的清洁过程;
S402、继续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
本申请的一个优点在于,不必进行专利的孔清洁工序。即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的步骤S1之前,不进行孔清洁工序。而在传输的过程及前后,可以随时采用运动喷头对过孔进行全面喷射处理,以实现传输与孔清洁的同时进行步骤。本申请优选在步骤S4中,同时进行孔清洁的过程,因为在调整相对位置的同时,有利于将所有的孔都暴露出来,利于清洁的进行。其中,全面气体喷射处理,指的是,气体喷射的范围覆盖整个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的宽度为4n个板的宽度之和,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彼此平行,并且每两个相邻的PCB板之间距离等于一个PCB板的宽度。
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此时,由于每个PCB板之间的间隔极窄,因此倾斜角度也应当较小,容错率较低,但是相对应地,整体效率得到了提高。根据实际需要,本申请还可以调整每两个相邻的PCB板之间距离,从而改变传输带的宽度。但无论如何,本申请的传输带的宽度远小于普通的PCB传输带,这是本申请中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的一方面(这是对于水平方面而言)。本申请中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另一方面在于,由于PCB板是直立传输,因此PCB传输带上空的空间也得到了利用(这是对于竖直方面而言)。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2n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2n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的步骤S13之后,包括:
S131、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S132、关闭所述第n运动喷头和所述第2n运动喷头;
S133、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1个PCB板和第2n-1个PCB板;
S134、关闭所述第n-1运动喷头和所述第2n-1运动喷头;
S135、……;
S136、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一个PCB板和第n+1个PCB板;
S137、关闭所述第一个运动喷头和所述第n+1运动喷头。
本申请取出PCB板的过程,相较于普通的PCB板运输过程也是不同的。由于本申请未采用任意硬质的限制部件,因此不需考虑对于硬质的限制部件之间的碰撞等问题。相应地,本申请应当先对位于中间的PCB板进行取出,再依次由内而外取出其他PCB板,而不能乱序执行取板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的步骤S131,包括:
S1311、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夹持住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S1312、控制机械手使得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以在平行于传输带的方向上,相对于其余2n-2个PCB板相对运动,从而取出第n个PCB板和第2n个PCB板。
并且,本申请在取出PCB板时,无需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或者说,几乎无需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能够将竖直方向上的空间让给PCB板的运输过程,更利于整个方案的实施。可以这么理解,PCB板的取出过程是顺着传输带的运动方向,从多个PCB板中抽取出来,相当于存在一个无形的板匣。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六轴机械手。以利于PCB板的取出。其中,六轴机械手指的是利用x、y、z轴的旋转和移动进行操作的机械手,其灵活度较高,对于可能的突发情况,具有更好的反应能力。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系统,其采用前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传输PCB板,所述PCB板传输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传输带、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和第2n运动喷头。
其中,传输带、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和第2n运动喷头的使用方法和相对位置,与前述PCB板传输方法中所述内容相同,也构成了对传输带、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和第2n运动喷头的位置与结构的限定。
本申请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将2n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调整2n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一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2n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n+1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2n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2n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2n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2n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维持所述2n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从而实现了间隔竖直立起的方式传输PCB板,充分利用了空间,避免了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提高了传输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4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
将第一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一角度、并将第二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左倾斜第二角度;
将第三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一角度、并将第四个PCB板相对于水平面朝右倾斜第二角度;
调整4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四个PCB板的右侧面上;
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一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一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一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上没有过孔;
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左侧的第二运动喷头,从左侧对所述第一个PCB板的左侧面的第二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从而使得第二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三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三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三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使得第三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上没有过孔;
采用布设于所述传输带右侧的第四运动喷头,从右侧对所述第三个PCB板的右侧面的第四区域进行气体喷射处理,以通过过孔将气体喷射至第四个PCB板的右侧面,从而使得第四个PCB板能够维持倾斜状态;
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4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三运动喷头、第四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4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4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PCB板进行完成钻孔处理之后,将4个PCB板以非接触的方式,间隔竖直立起在传输带上的步骤之前,不进行孔清洁工序;
所述调整4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其中,所述过孔穿叉状态指,从左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二个PCB板的左侧面上,从右侧开启平行光源发出可见光,能够使可见光透过过孔照射到第四个PCB板的右侧面上的步骤,包括:
在调整4个PCB板的相对位置的同时,分别对4个PCB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进行全面气体喷射处理,以完成对PCB板的孔的清洁过程;
继续调整4个PCB板的相对位置,以形成过孔穿叉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的宽度为8个板的宽度之和,所述4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彼此平行,并且每两个相邻的PCB板之间距离等于一个PCB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传输带,以第一速度传输所述4个PCB板至目标地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三运动喷头、第四运动喷头、所述传输带和所述4个PCB板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不变,以维持所述4个PCB板在传输过程中均保持倾斜状态的步骤之后,包括:
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二个PCB板和第四个PCB板;
关闭所述第二运动喷头和所述第四运动喷头;
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一个PCB板和第三个PCB板;
关闭所述第一运动喷头和所述第三运动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取出第二个PCB板和第四个PCB板的步骤,包括:
采用预设的机械手,夹持住第二个PCB板和第四个PCB板;
控制机械手使得第二个PCB板和第四个PCB板,以在平行于传输带的方向上,相对于其余PCB板相对运动,从而取出第二个PCB板和第四个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为六轴机械手。
7.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传输PCB板,PCB板传输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带、第一运动喷头、第二运动喷头、第三运动喷头、和第四运动喷头。
CN202111067555.4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697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555.4A CN11369743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555.4A CN11369743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435A CN113697435A (zh) 2021-11-26
CN113697435B true CN113697435B (zh) 2022-05-20

Family

ID=78660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7555.4A Active CN113697435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743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608A (zh) * 2005-01-26 2006-08-02 三发机电有限公司 基底传送设备
AT13041U1 (de) * 2011-11-08 2013-05-15 Gassner Gmbh Beschickungsvorrichtung für behälterverschlüsse
DE102011121343A1 (de) * 2011-12-16 2013-06-20 Dürr Systems GmbH Beschichtungsanlage und entsprechendes Betriebsverfahren
CN206610273U (zh) * 2017-03-28 2017-11-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435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03912B1 (ko) 로봇 셀 장치 및 생산시스템
JP4876640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搬送方法
JP2007283221A (ja) 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加工設備
CN101254495A (zh) 基板的输送涂布装置
CN113697435B (zh) 一种基于过孔穿叉状态的pcb板传输方法及系统
US7082680B2 (en) Mount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03078287A (ja) 部品実装機の基板搬送方法及びその基板搬送装置
JP4616524B2 (ja) 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2000323894A (ja) 半導体装置
JP4644941B2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02208797A (ja) 部品実装装置の基板搬送方法
JPH1070398A (ja) 部品実装装置
US6575688B2 (en) Placement head and placement system for a placement apparatus for placing components
KR100271055B1 (ko) 부품장착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하여 제조한 전자회로기판
KR102230598B1 (ko) 부품 실장 장치
JPH0236598A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JP2507234B2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JP2002255329A (ja) 搬送装置
KR102458914B1 (ko) 태그 분산을 수행하는 글라스 기판 이송 시스템
CN215905345U (zh) 翻板模组
JPH06164197A (ja) プリント基板の位置決め装置
JPH04275495A (ja) 電子部品実装機のプリント基板搬送方法
CN210116749U (zh) 基板装载设备及基板承载框体
JPH11124102A (ja) ハンドリングモジュール
KR101721895B1 (ko) 두 장의 기판을 연속 증착하는 듀얼 증착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