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7030A -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7030A
CN113697030A CN202111154473.3A CN202111154473A CN113697030A CN 113697030 A CN113697030 A CN 113697030A CN 202111154473 A CN202111154473 A CN 202111154473A CN 113697030 A CN113697030 A CN 113697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ward
tail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4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亮
李志祥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44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7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7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7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轮坐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附体呆木包括底板、侧向板、第一外向板和第二外向板;底板包括平面状支撑面,支撑面能够抵接船坞平台,底板一端固定连接船体尾部;侧向板的第一侧边固定连接底板一侧,第二侧边能固定连接船体尾部,第三侧边位于附体呆木尾部,且与底板之间夹角为钝角;第一外向板的三条边分别固定连接船体尾部、侧向板和底板,第一外向板和侧向板之间夹角为锐角;第二外向板分别固定船体尾部、第一外向板和底板,第二外向板和第一外向板在支撑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支撑面之外。本发明的附体呆木可降低船体坐墩难度;油轮设置上述附体呆木,不仅降低坐墩难度,且增加操纵性能,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轮坐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背景技术
油轮是指载运散装石油或成品油的液货运输船舶,且石油均通过油轮油罐进行存储、运输,因此油轮需要经常进出船坞进行检验和维修。而油轮的尾鳍结构通常下方平底范围较小,油轮在船坞坐墩时,因支撑面小,不仅需要专业的支撑件,而且通过支撑件进行侧向支撑较为麻烦,支撑件结构复杂,大大增加油轮维修养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附体呆木能够为油轮在船坞坐墩时提供支撑,结构简单,油轮设置有上述的附体呆木,能在船坞内快速坐墩,且具有良好支撑,大大降低油轮维修养护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附体呆木,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为平面,所述支撑面能够抵接船坞平台,所述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船体尾部;
侧向板,所述侧向板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能够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所述第三侧边位于所述附体呆木的尾部,且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第一外向板,所述第一外向板为四边形板,所述四边形板的其中三条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所述侧向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外向板和所述侧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及
第二外向板,所述第二外向板分别固定所述船体尾部、所述第一外向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外向板和所述第一外向板在所述支撑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支撑面之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底板还包括斜切面,所述斜切面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切面能够倾斜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外向板和所述第一外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外向板和所述第一外向板的连接边与所述侧向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2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底板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向板、所述第一外向板和所述第二外向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支撑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侧向板与所述船体尾部的中轴面之间的夹角为7°-13°。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轮,包括船体尾部和上述的附体呆木,所述船体尾部包括尾鳍,所述附体呆木固定连接于所述尾鳍靠近螺旋桨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包括两个所述附体呆木,两个所述附体呆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两侧的所述尾鳍,两侧的所述尾鳍分别设置有左螺旋桨和右螺旋桨,所述左螺旋桨一侧的侧向板向所述右螺旋桨一侧倾斜,所述右螺旋桨一侧的所述侧向板向所述左螺旋桨一侧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附体呆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尾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附体呆木是由底板、侧向板、第一外向板和第二外向板固定连接组成的中空的空间几何体,结构简单;底板的支撑面为平面,能够抵接船坞平台,增加船体尾部的支撑面积,为船体尾部提供良好支撑,降低坐墩难度;侧向板的第三侧边与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外向板和第二外向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均能减小船体航行时在水中的阻力;第二外向板和第一外向板可以增加附体呆木在水下侧的投影面积,从而增加操纵性能;附体呆木沿船体尾部的中轴线方向为非对称结构,一侧为具有倾斜角度的侧向板,另一侧为第二外向板连接第一外向板,通过非对称结构能够调整船体尾部的螺旋桨盘面处的伴流,避免引起涡流,提高航行过程中的动力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轮具有上述的附体呆木,可以降低坐墩难度,而且增加操纵性能,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大大降低油轮运行成本和维修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体呆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体呆木连接船体尾部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体呆木连接船体尾部的结构仰视图。
图中:
1、底板;11、支撑面;12、斜切面;2、侧向板;21、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23、第三侧边;3、第一外向板;4、第二外向板;
100、船体尾部;101、尾鳍;102、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附体呆木,包括底板1、侧向板2、第一外向板3和第二外向板4。四块板形成中空的空间几何体,开口处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底板1包括支撑面11,支撑面11为平面,支撑面11能够抵接船坞平台,增加船体尾部100的支撑面积,为船体尾部100提供良好支撑,降低坐墩难度。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优选地,采用焊接连接船体尾部100。侧向板2具有三条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也即,侧向板2为类三角形。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底板1的一侧,第二侧边22能够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贴合船体尾部100的曲面,第二侧边22为曲线。第三侧边23位于附体呆木的尾部,且与支撑面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也即,第三侧边23向底板1的斜上方延伸,减小船体航行时在水中的阻力。第一外向板3为四边形板,四边形板的其中三条边分别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侧向板2和底板1,第一外向板3和第二外向板4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能够减小在水中的阻力,降低螺旋桨102的推进负荷,而且,附体呆木在靠近船体尾部100的部位厚度较大,可以对船体尾部100安装的螺旋桨102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外向板4分别固定船体尾部100、第一外向板3和底板1,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在支撑面11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支撑面11之外,也即,通过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可以增加附体呆木在水下侧的投影面积,从而增加操纵性能。本发明实施例的附体呆木是由底板1、侧向板2、第一外向板3和第二外向板4固定连接组成的中空的空间几何体,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支撑性能,大大降低油轮维修养护成本;附体呆木沿船体尾部100的中轴线方向为非对称结构,一侧为具有倾斜角度的侧向板2,另一侧为第二外向板4连接第一外向板3,通过非对称结构能够调整船体尾部100的螺旋桨盘面处的伴流,避免引起涡流,提高螺旋桨推进效率和航行过程中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地,底板1还包括斜切面12,斜切面1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支撑面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斜切面12能够倾斜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斜切面12能够使得底板1贴合船体尾部100的曲面进行固定连接,避免连接不良造成附体呆木的支撑性能下降。
进一步地,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也即,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的连接处向附体呆木的外侧凸出,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能增加附体呆木在水下侧的投影面积,从而增加操纵性能;也能使得附体呆木具有非对称的外形结构,从而调整船体尾部100的螺旋桨盘面处的伴流,提高推进效率。夹角为钝角的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在连接处平滑过渡,水流流过时阻力小,且在连接处产生涡流较小,对螺旋桨102推进效率的不良影响较小。
优选地,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的连接边与侧向板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2m。也即,附体呆木的水平剖面的最大宽度为1.5m-2m,既能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也能避免增大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进一步地,底板1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连接侧向板2、第一外向板3和第二外向板4。焊接工艺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保证附体呆木的支撑性能。优选地,在焊接之后对焊缝进行打磨并涂抹防腐层,进一步增加附体呆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三侧边23与支撑面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0°,如图2所示,在图示坐标系中,支撑面11所在的平面为XY平面,图中α角即为第三侧边23与XY平面之间的夹角,该角度优选为20°-40°之间的锐角,可以减小船体航行时在水中的阻力,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更进一步地,侧向板2与船体尾部100的中轴面之间的夹角为7°-1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船体尾部100的中轴面为XZ平面;从图3可以看出,侧向板2倾斜设置,也即侧向板2与XZ平面之间具有较小的锐角。倾斜设置的侧向板2可调整螺旋桨盘面处的伴流,避免引起涡流,提高推进效率和航行过程中的动力性能。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轮,包括船体尾部100和上述的附体呆木,船体尾部100包括尾鳍101,附体呆木固定连接于尾鳍101靠近螺旋桨102的一端。优选地,附体呆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尾鳍101。油轮通过在尾鳍101设置附体呆木,可以降低坐墩难度,而且,附体呆木能够降低螺旋桨102的推进负荷,增加操纵性能;非对称结构能够调整船体尾部100的螺旋桨盘面处的伴流,避免引起涡流,提高螺旋桨102推进效率和航行过程中的动力性能。
进一步地,油轮包括两个附体呆木,两个附体呆木分别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两侧的尾鳍101,两侧的尾鳍101分别设置有左螺旋桨和右螺旋桨,左螺旋桨一侧的侧向板2向右螺旋桨一侧倾斜,右螺旋桨一侧的侧向板2向左螺旋桨一侧倾斜。也即,对于左螺旋桨一侧的附体呆木,凸出的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靠近右螺旋桨一侧,对于右螺旋桨一侧的附体呆木,凸出的第二外向板4和第一外向板3靠近左螺旋桨一侧,能够避免增大船航行时的阻力,大大降低油轮运行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包括支撑面(11),所述支撑面(11)为平面,所述支撑面(11)能够抵接船坞平台,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船体尾部(100);
侧向板(2),所述侧向板(2)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所述第一侧边(2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22)能够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100),所述第三侧边(23)位于所述附体呆木的尾部,且与所述支撑面(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第一外向板(3),所述第一外向板(3)为四边形板,所述四边形板的其中三条边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100)、所述侧向板(2)和所述底板(1),所述第一外向板(3)和所述侧向板(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及
第二外向板(4),所述第二外向板(4)分别固定所述船体尾部(100)、所述第一外向板(3)和所述底板(1),所述第二外向板(4)和所述第一外向板(3)在所述支撑面(11)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支撑面(11)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斜切面(12),所述斜切面(12)沿所述底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撑面(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切面(12)能够倾斜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向板(4)和所述第一外向板(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向板(4)和所述第一外向板(3)的连接边与所述侧向板(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5m-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侧向板(2)、所述第一外向板(3)和所述第二外向板(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23)与所述支撑面(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体呆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板(2)与所述船体尾部(100)的中轴面之间的夹角为7°-13°。
8.一种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尾部(100)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附体呆木,所述船体尾部(100)包括尾鳍(101),所述附体呆木固定连接于所述尾鳍(101)靠近螺旋桨(102)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附体呆木,两个所述附体呆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船体尾部(100)两侧的所述尾鳍(101),两侧的所述尾鳍(101)分别设置有左螺旋桨和右螺旋桨,所述左螺旋桨一侧的侧向板(2)向所述右螺旋桨一侧倾斜,所述右螺旋桨一侧的所述侧向板(2)向所述左螺旋桨一侧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体呆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尾鳍(101)。
CN202111154473.3A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Pending CN1136970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4473.3A CN113697030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4473.3A CN113697030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7030A true CN113697030A (zh) 2021-11-26

Family

ID=7866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4473.3A Pending CN113697030A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70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0673A (en) * 1983-06-02 1985-11-05 Sigurdur Ingvason Hull construction for seagoing vessels
CN102501957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呆木结构
CN203864922U (zh) * 2013-10-18 2014-10-08 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 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
CN108557005A (zh) * 2018-04-03 2018-09-21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呆木及船
CN110422270A (zh) * 2019-08-01 2019-11-08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放式新型呆木结构的船舶
CN111055962A (zh) * 2020-01-19 2020-04-24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简易流线型呆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0673A (en) * 1983-06-02 1985-11-05 Sigurdur Ingvason Hull construction for seagoing vessels
CN102501957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呆木结构
CN203864922U (zh) * 2013-10-18 2014-10-08 重庆新世纪游轮股份有限公司 带呆木的内河游轮尾部结构
CN108557005A (zh) * 2018-04-03 2018-09-21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呆木及船
CN110422270A (zh) * 2019-08-01 2019-11-08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放式新型呆木结构的船舶
CN111055962A (zh) * 2020-01-19 2020-04-24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简易流线型呆木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费龙等: "《耙吸、绞吸挖泥船工程设计》", 31 December 2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0776Y (zh) 一种扰流型船艉结构双体船
CN207328741U (zh) 一种千吨级散货船船型
US10940918B2 (en) Watercraft with transom-mounted lifting fin
CN111055962A (zh) 一种船用简易流线型呆木结构
CN113022807A (zh) 一种船舶的舭龙骨结构
EP2029420B1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foil below the waterline
JP6041440B2 (ja) フィン装置及び船舶
CN113697030A (zh) 一种附体呆木及油轮
WO2023040304A1 (zh) 一种船舶动力鳍及船舶
CN103612705A (zh) 单喷水推进器的水面单体无人艇
CN113799914B (zh) 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CN107585257B (zh) 一种千吨级散货船船型
CN213200013U (zh) 一种具有综合减阻措施的浅吃水高速运输艇
CN210027814U (zh) 一种带铰接底座的滑道与码头连接结构
CN113697029B (zh) 一种船舶的水下线型
US9751593B2 (en) Wave piercing ship hull
CN210149532U (zh) 一种铝合金尾轴架
CN215098101U (zh) 一种船舷带折角的铝合金船舶
KR20150016642A (ko) 선박
CN201447045U (zh) 船用涡流发生器
CN204871519U (zh) 一种利于船舶坐墩的尾部宽平线型结构
CN218022048U (zh) 复合型压浪板及截流板结构
CN212354291U (zh)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CN112124490A (zh) 海工辅助船舶新型呆舵结构
CN211893551U (zh) 一种船用简易流线型呆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