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3047A -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3047A
CN113693047A CN202110895506.3A CN202110895506A CN113693047A CN 113693047 A CN113693047 A CN 113693047A CN 202110895506 A CN202110895506 A CN 202110895506A CN 113693047 A CN113693047 A CN 113693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nnular wall
centrifugal
atomizing disk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5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3047B (zh
Inventor
章�露�
肖广元
刘厚臣
邵洋
徐艳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55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3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3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25Mechanical sprayers
    • A01M7/0032Pressure sprayers
    • A01M7/0042Field sprayers, e.g. self-propelled, drawn or tractor-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3/0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 B05B3/02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 B05B3/1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3/0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 B05B3/02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 B05B3/1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5B3/1057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with at least two outlets, other than gas and cleaning fluid outlets, for discharging, selectively or not, different or identical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on the rota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3/0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 B05B3/02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 B05B3/1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 B05B3/1071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with two rotating members rotating at different spee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离心雾化装置包括轴向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药装置及雾化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雾化装置作高速转动;进药装置的底部形成隔离的外流道与内流道;雾化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第一雾化盘远离第二雾化盘的表面设置分隔环,分隔环形成供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垂直延伸过分隔环的分流孔;外流道与内流道倒扣设置于分隔环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以通过外流道与内流道独立地向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输送液体。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在离心雾化过程中产生两种不同粒径的雾滴以对农作物等喷洒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喷洒作业,降低了药液的浪费及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并实现了灵活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雾化装置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呈液体的药液分散呈粒径微小的雾滴,以对农作物进行喷洒作业。雾滴粒径受到气流、自身重力及其衍生导致的沉降速率的综合作用,对喷洒作业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粒径较大的雾滴,由于质量较大因此具有动能较大、沉降速度快、不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慢的特性,在接触到农作物叶片(即喷洒对象的下位概念)时,容易发生弹跳现象,因此会导致药液无法有效地附着在农作物表面的问题,并存在药液流失及基于药液所导致的对土壤(或者水域)存在污染的技术缺陷。
对于粒径较小的雾滴,由于质量较小的原因导致粒径较小的雾滴具有动能较小、沉降速度慢、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快的特性,因此虽然粒径较小的雾滴由于布朗运动而可随气流深入到农作物叶片的背面或者冠层内部,但由于其存在动能较小、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快的特性,在实际药液喷洒作业中也存在药液流失明显的技术缺陷。
同时,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告号为CN2105555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及CN108935414A的中国发明专利等现有技术均只能实现将雾滴的粒径控制在范围内,申请人指出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雾化装置仅仅生成一种粒径的雾滴,能够实现对单一粒径的调节,而无法产生两种不同粒径的雾滴,也无法实现对两种不同雾滴粒径的合理调整。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雾化装置存在喷洒效果不佳、药液浪费较大及对环境存在一定污染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雾化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离心雾化装置所存在的缺陷,用以实现向两个雾化盘输送不同流量的液体,以实现在离心雾化过程中产生两种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实现对农作物等喷洒对象实现高效的喷洒作业,并降低药液的浪费及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实现简化离心雾化装置结构并易于拆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包括:
轴向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药装置及雾化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雾化装置作高速转动;
所述进药装置的底部形成隔离的外流道与内流道;
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所述第一雾化盘远离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表面设置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形成供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垂直延伸过分隔环的分流孔;
所述外流道与内流道倒扣设置于分隔环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以通过所述外流道与内流道独立地向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以可变流量方式输送液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雾化盘远离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表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形成若干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雾化盘靠近所述第一雾化盘的表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形成若干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槽的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由内向外呈渐扩状,所述第二导流板径向向内错位布置,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导流槽的排布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流板由沿径向向外方向依次形成的高度逐渐降低的若干凸块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雾化盘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雾化盘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边缘处横向凸设一圈尖刺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流板凸设若干定位块,所述第一雾化盘开设收容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块嵌入定位孔中,以实现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的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药装置包括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第四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围合形成外流道,所述第三环壁与第四环壁围合形成内流道,以及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包括分别连通内流道的第一进液通道及连通外流道的第二进液通道,所述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分别独立连接用于能够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药装置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第四环壁,分流腔以及进液管;
所述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围合形成外流道,所述第三环壁与第四环壁围合形成内流道,所述第二环壁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外流道与分流腔的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三环壁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内流道与分流腔的第二分流孔,所述分流腔设置于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之间,所述进液管一端连接用于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分流腔,以基于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的大小分配由外流道向第一雾化盘分配的目标流量,以及由内流道向第二雾化盘分配的目标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药装置由第一进药盘与第二进药盘相互拼接成闭环体,所述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和进液管集成于所述第一进药盘,以通过替换配置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的第一进药盘,调整第一雾化盘和第二雾化盘的目标流量。
基于相同发明思想,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作业装置,包括:
配置动力机构的作业本体,以及
与作业本体直接和/或间接连接的如上述任一项发明创造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
所述作业本体包括航空作业设备或者地面作业设备或者水面作业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能够为上下布置的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独立输送不同流量的液体,实现了在离心雾化过程中产生两种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以对农作物等喷洒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高效喷洒作业,提高了喷洒作业的效率,降低了药液的浪费及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并实现了灵活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沿图1中E-E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进药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在一种实施例中的进药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进药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仰视图;
图7为图6中所示出的进药装置的第一进药盘的仰视图;
图8为图6中所示出的进药装置的第二进药盘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出的第二进药盘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出的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雾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雾化装置在一种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雾化装置在又一种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中圈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雾化装置在又一种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中所包含的雾化装置在又一种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0所示出雾化装置中位于上方的第一雾化盘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0所示出雾化装置中位于下方的第二雾化盘的仰视图;
图18为第二雾化盘所形成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通过一个泵液系统向离心雾化装置泵送液体的拓扑图;
图20为通过两个独立的泵液系统向离心雾化装置泵送液体的拓扑图;
图21为本发明作业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通过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过程予以范例性阐述。
概括而言,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旨在揭示通过离心雾化装置向农作物等待喷洒对象实现两种目标粒径雾滴的喷洒作业,且前述两种目标粒径(以下简称“第一目标粒径”与“第二目标粒径”)是可调节的,并根据实际喷洒需要选择两种不同粒径的雾滴对待喷洒对象执行喷洒作业。同时,前述喷洒作业可被理解理解为农药喷洒、营养液喷洒等各种流体由于雾化装置在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离心力作用下形成微小的雾滴,以对各种待喷洒对象执行喷洒作业。具有第一目标粒径的雾滴1(参图1所示)由第一雾化盘21旋转形成,具有第二目标粒径的雾滴2(参图1所示)由第二雾化盘 22旋转形成。雾滴1与雾滴2在向下风场或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并附着于待喷洒对象的表面。同时,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径向向内或者径向向外的方位描述均是相对于驱动轴14及其所在中轴线而言。
实施例一:
参图1至图5、图10、图16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离心雾化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离心雾化装置,包括:轴向设置的驱动装置100、进药装置300及雾化装置200。驱动装置100驱动雾化装置200作高速转动。雾化装置200作高速转动过程中,驱动装置100及进药装置300保持相对静止。
参图2所示,该驱动装置100包括壳体101,位于壳体101的电机,被电机驱动并纵向延伸出壳体101的驱动轴14。驱动轴14向下延伸穿过进药装置300并共同驱动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转动,驱动装置100与雾化装置200之间设置嵌设一防水件37,以防止液体沿着驱动轴14进入驱动装置100内部。电机由定子132与动子131组成,驱动轴14连接动子131,定子132固持于壳体101的内壁。壳体101远离进药装置300的一端端部形成顶盖11,壳体101靠近进药装置300的一端端部形成底盖17,壳体101 靠近进药装置300的一端端部形成内卡持环171,内卡持环171视为底盖17 的一部分,并由底盖17径向向内折弯形成。
进药装置300形成内流道32的径向内侧形成外卡持环36,外卡持环36 与壳体101的底盖17靠近各雾化盘一侧设置的内卡持环17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将进药装置300(进药装置300’)形成内流道32与外流道31的圆环形敞口倒扣于雾化装置200上方,并将进药装置300设置于雾化装置200与驱动装置100之间,并将进药装置300所具有的圆环形端面与底盖17贴合。顶盖11位于壳体的内部形成环壁以收容轴承181。轴承181与动子131之间的驱动轴14套设轴套182,以限制驱动轴14在转动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或者窜动。同理所述,底盖17形成环壁以收容轴承181,并在动子131 与轴承181之间的驱动轴14上套设轴套182,以增加电机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药装置300形成的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朝向各雾化盘布置,进药装置300固持于壳体101的底部。第一雾化盘21包括第一圆盘体210及呈放射状弧形排布且环形设置于第一圆盘体210边缘处的多个第一导流板214。第一圆盘体210的径向内侧设置分隔环211,分隔环211形成供驱动轴14向下贯穿的分流孔212。结合图2所示,分隔环211向上隆起,并沿远离第一雾化盘21表面渐缩,从而通过分隔环211将内流道32和外流道31分隔,以隔离内流道32和外流道31向下输送的液体。分隔环211的顶部边缘至少向上延伸过第三环壁303与第二环壁302之间所形成的环形隔离区域。第二环壁302压持于分隔环211的扇环面上,从而保证外流道31向下输送的液体不会进入第二雾化盘22,以确保外流道31向下输送的液体仅进入到第一雾化盘21。
结合图4所示,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三环壁303及第四环壁304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长度相等,第一环壁301及第二环壁302沿垂直方向的长度相等,且第三环壁303及第四环壁304沿垂直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环壁301及第二环壁302沿垂直方向的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环壁301及第二环壁302 沿垂直方向的长度可以不同,第三环壁303与第四环壁304沿垂直方向的长度也可以不同。从而使得内流道32向下输送的液体在分隔环211的阻挡下仅流入位于下方的第二雾化盘22的表面而不会窜入第一雾化盘21的表面,外流道31向下输送的液体也仅流向第一雾化盘21而不会窜入第二雾化盘 22。
结合图10所示,第二雾化盘22包括第二圆盘体220,且第二圆盘体220 径向向内呈向上收拢状并在靠近驱动轴14的径向内侧形成向上布置的圆环体25。圆环体25至少向上延伸过第四环壁304的底部边缘,以防止内流道 32向下输送的液体接触到驱动轴14。
参图3所示,第三环壁303与第四环壁304形成缺口38,缺口38提供以人工或者机械化方式安装多个螺栓248的操作空间。使得螺栓248可穿过缺口逐一安装并挤压弹片244,通过整体旋转雾化装置200以将全部的四个螺栓248安装完毕。结合图2与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4位于靠近雾化装置200的底部尾端处设置与圆环体25卡持(例如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或者通过螺栓锁定等现有技术予以固定连接的连接筒24,连接筒 24形成供驱动轴14向下贯穿的腔体240,且连接筒24的顶部通过若干缺口 246所形成的两个、三个或者数量更多的弹片244。弹片244的顶部抵靠防水件37与驱动轴14相互接触的内环部,防水件37横向延伸过圆环体25并形成向上延伸并围合在卡持环36径向外侧的外环部,以提高防水效果。
圆环体25的顶部设置围合连接筒24的紧缩段的锁止环245,锁止环245 开设供螺栓248径向向内贯穿并具内螺纹的通孔。螺栓248旋入前述具螺纹的通孔并径向向内挤压多个弹片244,以通过多个弹片244共同抱持驱动轴 14。参图3所示,卡持环36中心处形成供内卡持环171向下塞入的通道360。卡持环36形成与内卡持环171的外壁面以过盈配合方式卡接的环壁面361。
结合图2与图10所示,该雾化装置20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雾化盘21 与第二雾化盘22,第一雾化盘21远离第二雾化盘22的表面设置分隔环211,分隔环211形成供驱动装置100的驱动轴14垂直延伸过分隔环211的分流孔212。图2中药液进入至进药装置300,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倒扣设置于分隔环211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以通过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独立地向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输送液体(即药液)。
尤其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谓“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输送液体”是指:基于外流道31为第一雾化盘21,内流道32为第二雾化盘22所独立分配液体流量,外流道31和内流道32的流道可通过进液管33(进液管321)或者分流腔33分配流量大小,甚至进行调整,从而通过图3至图5的结构或者图6至图9所示的结构实现液体分流及目标流量的调节,以基于分流的液体及目标流量的调节最终借助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形成可分配流量的具第一目标粒径的雾滴1与具第二目标粒径的雾滴2。
结合图10所示,第二导流板221凸设若干定位块222,第一雾化盘21 开设收容定位块222的定位孔213,通过定位块222嵌入定位孔213中,以实现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的活动装配,并易于拆装。进一步的,定位块222设置于第二导流板221上,以避免定位块222阻碍液体流动。驱动轴14的末端固定第二雾化盘22,以通过位于下方的第二雾化盘22同步驱动位于上方的第一雾化盘21同时高速转动。定位孔213及定位块222也呈螺旋状排布,以提高上下装配的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所形成的雾化装置200的结构稳定性。
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第一雾化盘21位于第二雾化盘22的上方,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上下嵌套并被驱动轴14同步驱动以实现高速转动。具体的,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的转动速度可为20000转/分。第一雾化盘21远离第二雾化盘22的表面设置间隔设置一圈弧形排布的第一导流板214,第一导流板214形成若干第一导流槽215,第二雾化盘22靠近第一雾化盘21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流板221,第二导流板221形成若干第二导流槽225,第一导流槽215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槽225的数量,通过导流槽数量的差异,可增大第一雾化盘21的雾滴粒径,扩大两种目标粒径的可调范围。第一导流板214与第二导流板221以驱动轴14的中轴线为基准,呈放射状弧形排布,且第一导流槽215与第二导流槽225由内向外呈渐扩状,第二导流板221径向向内错位布置,第一导流槽215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导流槽 225的排布方向相反,可以进一步扩大两种雾滴的目标粒径的可调范围。
第一导流板214与第二导流板221在俯视角度下彼此所呈现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图11、图16及图17所示,因此第一导流槽215与第二导流槽 225在俯视角度下彼此所呈现的旋转方向也是相反。此种旋转相反的布局方式能够使其中一个雾化盘的旋转方向与驱动轴14转动方向相反,液体形成更大的科氏加速度,进而使得基于离心力撕裂液体所形成的雾滴(或者液滴) 具有更大的惯性。例如,当第二导流板221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雾化盘22的转动方向相反时,当雾滴从第二导流槽225被横向甩出时,提高对雾滴2的剪切效应,改善对雾滴的雾化效果,以进一步降低雾滴的粒径,增大雾滴的粒径范围分布。
参图16所示,第一导流板214与第一导流槽215沿彼此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延伸方向上所形成的弧长相对于第二导流板221与第二导流槽225沿彼此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延伸方向上所形成的弧长较短,且第一导流板214 与第一导流槽215沿彼此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延伸方向上不延伸至分隔环 211。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流板214沿其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横向端部之间在以第一雾化盘21的圆心O1所形成的圆环上的圆弧段的弧长w1小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流板214沿其弧形轮廓径向向外的横向端部之间在以第一雾化盘 21的圆心O1所形成的圆环上的圆弧段的弧长w2,由此使得所有第一导流槽215由内向外呈渐扩状,第二导流槽225也由内向外呈渐扩状。
参图18所示,第二导流板2211沿其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末端与相邻的第二导流板2212弧形轮廓径向向内延伸轨迹2212的末端之间在以第二雾化盘22的圆心O2所形成的圆环上圆弧段的弧长w5等于第二导流板2212沿其弧形轮廓径向向内延伸轨迹2212的末端与相邻的第二导流板2212弧形轮廓径向向内的末端之间在以第二雾化盘22的圆心O2所形成的圆环上圆弧段的弧长w6。弧长w5小于第二导流板2211、2212沿彼此弧形轮廓径向向外的横向端部之间在以第二雾化盘22的圆心O2所形成的圆环上的圆弧段的弧长w3,弧长w6小于第二导流板2212、2213沿彼此弧形轮廓径向向外的横向端部之间在以第二雾化盘22的圆心O2所形成的圆环上的圆弧段的弧长 w4。同时,弧长w5+弧长w6之和小于弧长w3+弧长w4之和。第二导流板 2212其弧形轮廓径向向内延伸的长度小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导流板2211、2213 的长度,从而使得液体在第二雾化盘22的上表面流经第二导流槽225a及第二导流槽225b时,能够降低液体的阻力并防止液体发生飞溅。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第一雾化盘21和第二雾化盘22的设计,能保证第一雾化盘21喷洒的雾滴1的粒径大于第二雾化盘喷洒的雾滴2的粒径,从而可以通过一个仅包含一个电机的雾化装置200实现两种雾滴粒径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一雾化盘21和第二雾化盘22所分别设置的第一导流板214和第二导流板221旋转方向相反的设计,可以增大两种雾滴粒径的差异。
参图3至图5所示,进药装置300包括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301、第二环壁302、第三环壁303和第四环壁304,第一环壁301与第二环壁302 围合形成外流道31,第三环壁303与第四环壁304围合形成内流道32,以及进液管333。进液管333包括分别连通内流道32的第一进液通道331及连通外流道31的第二进液通道332,第一进液通道331与第二进液通道332分别独立连接用于能够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进药装置 300的底部形成隔离的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泵液系统可包括泵51与流量计53,泵51可选自蠕动泵、隔膜泵等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用于泵送液体的循环装置。当然可以选用包含具有流量统计功能的循环装置以省略前述流量计53。
结合图5及图20所示,泵51与流量计53所组成的泵液系统将液体泵入第一进液通道331,并沿图5中箭头32a所示出的路径充满内流道32。泵 52与流量计54所组成的另一个独立的泵液系统将液体泵入第二进液通道 332,并沿图5中箭头31a所示出的路径充满外流道31。外流道31与内流道 32中的液体向下分别独立输送至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为了减轻进药装置300质量,在第二环壁302与第三环壁303且靠近驱动装置100的端面开设镂空部39。
参图3至图5所示,进药装置30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301、第二环壁302、第三环壁303和第四环壁304,分流腔33以及进液管。第一环壁301与第二环壁302围合形成外流道31,第三环壁303与第四环壁304 围合形成内流道32,第二环壁302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外流道31与分流腔33 的第一分流孔3021,第三环壁303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内流道32与分流腔33 的第二分流孔3201,分流腔33设置于第二环壁302与第三环壁303之间,进液管一端连接用于能够以可变量方式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另一端连通分流腔33,以基于第一分流孔3021和第二分流孔3201的大小分配由外流道 31向第一雾化盘21分配的目标流量,以及由内流道32向第二雾化盘22分配的目标流量。通过第一分流孔3021和第二分流孔3201的大小的区分,以实现内流道32和外流道31的流量分配,分流孔越大,则分配至第一雾化盘21(第二雾化盘22)的流量就越大,则通过第一雾化盘21或者第二雾化盘 22通过旋转离心所形成的具有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占比也越大。进一步的,第一雾化盘21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具第一目标粒径的雾滴1粒径随着第一分流孔3021的增大而增大,第二雾化盘22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具第二目标粒径的雾滴2的粒径随着第二分流孔3201的减小而减小。从而,可以设置第一分流孔3021的大小大于第二分流孔3201,以此保证第一雾化盘21甩出的雾滴1的粒径较大,第二雾化盘22甩出的雾滴2的粒径较小,通过改变分流孔大小的方式,实现变量喷洒的同时还可以灵活地控制雾滴粒径大小。
结合图19所示,泵51与流量计53所组成的泵液系统将液体泵入进液管,从进液管流入分流腔33,通过与分流腔33连通的第一分流孔3021和第二分流孔3201将液体分流分别进入外流道31和内流道32,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中的液体向下分别独立输送至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通过一个泵液系统实现两个流道的分流分配,简化系统,又可实现不同流量、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的喷洒作用,极大降低了成本。
可选的,结合图15所示,第一雾化盘21的直径(两倍的r1)大于或等于第二雾化盘22的直径(两倍的r2),进一步优选为第一雾化盘21的直径大于第二雾化盘22的直径,从而使得位于上方的第一雾化盘21所形成的雾滴1不会对位于下方的第二雾化盘22所形成的雾滴2发生干扰与串扰,从而使得粒径较大的雾滴1基于较大的惯性并克服向下风场的作用,从而横向飞行的距离更大,使得雾滴1具有更好的靶向性,雾滴2具有更好的穿透力,并随气流深入农作物冠层内部,附着并沉积到农作物冠层较深处叶片的表面与背面。同时,位于粒径较大的雾滴1下方且粒径较小的雾滴2由于具有质量较小及惯性较小的特性,可以在雾滴1所形成的空气扰流保护层的作用下(减小被无人机的螺旋桨旋转所产生的下压风场的影响),能够提升雾滴2 漂移,提高布朗运动效应,从而使得雾滴2能够更加均匀地附着在农作物冠层上方叶片的表面。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分流不仅可以通过大颗粒雾滴的靶向性直接将雾滴附着于叶片上,还可以通过小颗粒雾滴的漂移特性使雾滴穿透厚冠层且附着于叶片背面,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分配大颗粒雾滴和小颗粒雾滴的比例,显著地提高了农作物执行农药喷洒、营养液喷洒等各种喷洒作业的喷洒适用性和喷洒效果。
实施例二:
采图6至图9所示出的本发明一种离心雾化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如下。在本实施例中,进药装置30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301、第二环壁302、第三环壁303和第四环壁304,分流腔33以及进液管321。进药装置300’由第一进药盘310与第二进药盘320相互拼接成闭环体,第一分流孔3021、第二分流孔3201和进液管321集成于第一进药盘310,以通过替换配置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3021、第二分流孔3201的第一进药盘310,以调整第一雾化盘21和第二雾化盘22的目标流量。分流腔33由部分第三环壁303,部分第二环壁302,顶壁3216和底壁3215共同围合形成。
参图7所示,第一进药盘310与第二进药盘320相互拼接,且第一进药盘310最外侧的弧长大于第二进药盘320最外侧的弧长。第一进药盘310与第二进药盘320含有部分第一环壁301、第二环壁302、第三环壁303和第四环壁304,以形成部分的外流道31与内流道32,第一进药盘310所形成的外流道与第二进药盘320所形成的外流道共同围合一圈外流道31,第一进药盘310所形成的内流道32与第二进药盘320所形成的内流道32共同围合一圈内流道32。同时,第一进药盘310的内流道32所形成的圆心角大于外流道31所形成的圆心角,从而使得第二进药盘320能够横向塞入第一进药盘310所形成的缺口。
参图8与图9所示,进液管321形成一个供药液进入的入口3211。进液管321包含与分流腔33连通的水平管段3210,水平管段3210的内部形成中空腔体3212。水平管段3210靠近分流腔33的一端形成口部3213。待泵入进药装置300’的药液沿图9中箭头a所示出的方向从口部3213泵入分流腔 33中。口部3213的横向两侧或者一侧开设与第二进药盘320的外流道31连通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分流孔3021,并在第三环壁303中开设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分流孔3201。优选的,所有第二分流孔3201位于第三环壁303中所形成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有第一分流孔3021位于第二环壁302中所形成的横截面积,并最优选为第二分流孔3201位于第三环壁303中所形成的横截面积大于所有第一分流孔3021位于第二环壁302中所形成的横截面积。
由于分流腔33中向各个方向上基于液体充满所形成的压力是一致的,因此可使得在相同时间段内更多的药液通过孔径较大的分流孔(例如第二分流孔3201)流入与其连通的内流道32,较少的药液通过孔径较小的分流孔 (例如第一分流孔3021)流入与其连通的流通。故而,使得第一分流孔3021 的大小大于第二分流孔3201的大小,同时保证第一导流槽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槽,确保第一雾化盘21高速旋转所形成的雾滴1的粒径(即第一目标粒径)相对于由第二雾化盘22同步高速旋转形成的雾滴2的粒径(即第二目标粒径)更大,至少实现了两种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的不同流量的生成。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雾滴1所形成的第一目标粒径的粒径范围可为 60~150微米,雾滴2所形成的第二目标粒径的粒径范围为30~60微米。
本实施例中,通过相互拼接的第一进药盘310与第二进药盘320,可通过更换具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3021与第二分流孔3201的第二进药盘320,实现第一分流孔3021及第二分流孔3201的更换。由于不同的第二进药盘320 具有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3021及第二分流孔3201,因此可通过配置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3021及第二分流孔3201的第二进药盘320,分别调整向第一雾化盘21和第二雾化盘22所输送液体的流量,进而调整第一雾化盘21和第二雾化盘22所产生的具有不同目标粒径的雾滴粒径。此外,本实施例所揭示的该离心雾化装置还提高了整体适用性和易用性,且结构更加易于拆装,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具有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参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参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离心雾化装置的一种变形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如下。
结合图12所示,作为前述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的一种合理变形,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雾化盘21与第二雾化盘22 为一体式结构。此时,第二雾化盘22的第二导流板221与第一雾化盘21的第一圆盘体210形成一体式结构。
同时,第一导流板214由沿径向向外方向依次形成的高度逐渐降低的若干凸块组成,参图12中的凸块2141、凸块2142、凸块2143;优选的,凸块 2143的靠近第一雾化盘21a的边缘处设置高度更低的肋板21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沿径向向外方向依次形成高度逐渐降低的若干凸块(及前述凸块2141、凸块2142、凸块2143)组成的第一导流板214,对流经第一导流槽215的液体起到了进一步的切割作用,从而减少雾滴1的粒径。
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可以是一体的,具体参图12所示出的第一雾化盘21b与第二雾化盘22b;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也可以是分体的,具体参图11所示出的第一雾化盘21a与第二雾化盘22a。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具有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参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离心雾化装置的一种变形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装置由上下活动连接的第一雾化盘21c与第二雾化盘22c组成。该第二雾化盘22的边缘处横向凸设一圈尖刺部226。尖刺部 226在俯视角度下可呈三角形或者梯形等各种形状。尖刺部226自第二圆盘体220的边缘2200处径向向外水平延伸设置,并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二导流板221之间,并通过尖刺部226对流经第二导流槽225所形成的雾滴2起到撕裂边缘液丝的作用,从而改善雾滴2的雾化效果,并使得雾滴2的粒径更小,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增大雾滴2与雾滴1的粒径差异。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具有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参实施例一~实施例三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作业装置。
一种作业装置,包括:配置动力机构的作业本体,以及与作业本体直接和/或间接连接的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作业本体包括航空作业设备或者地面作业设备或者水面作业设备。
作业本体41装配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航空器作业设备选自旋翼飞机、无动力航空器或者固定翼飞机。前述航空器可为有人驾驶航空器或者无人驾驶航空器。前述地面作业设备可为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离心雾化装置装配于车辆的侧部、前部或尾部。
参图21所示,航空器作业设备进一步选用四旋翼无人机(旋翼飞机的下位概念)。四旋翼无人机400包括作业本体41,作业本体41通过四个横杆42连接四个动力装置43(例如直流无刷电机),动力装置43配置桨叶 431。作业本体41下方设置两个起落架44。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可通过安装板101安装在作业本体41的下方(或者前方或者后方) 或者安装在横置于两个起落架44之间的其他常规的辅助安装装置的下方。该四旋翼无人机可吊装一个或者多个离心雾化装置。
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离心雾化装置所包含的技术方案,请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2)

1.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向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药装置及雾化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雾化装置作高速转动;
所述进药装置的底部形成隔离的外流道与内流道;
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所述第一雾化盘远离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表面设置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形成供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垂直延伸过分隔环的分流孔;
所述外流道与内流道倒扣设置于分隔环的径向外侧与径向内侧,以通过所述外流道与内流道独立地向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输送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盘远离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表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形成若干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雾化盘靠近所述第一雾化盘的表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形成若干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数量小于第二导流槽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由内向外呈渐扩状,所述第二导流板径向向内错位布置,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排布方向与第二导流槽的排布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由沿径向向外方向依次形成的高度逐渐降低的若干凸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盘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雾化盘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雾化盘的边缘处横向凸设一圈尖刺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凸设若干定位块,所述第一雾化盘开设收容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块嵌入定位孔中,以实现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的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盘与第二雾化盘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装置包括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第四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围合形成外流道,所述第三环壁与第四环壁围合形成内流道,以及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包括分别连通内流道的第一进液通道及连通外流道的第二进液通道,所述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分别独立连接用于能够以目标流量分配方式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装置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第四环壁,分流腔以及进液管;
所述第一环壁与第二环壁围合形成外流道,所述第三环壁与第四环壁围合形成内流道,所述第二环壁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外流道与分流腔的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三环壁开设至少一个连通内流道与分流腔的第二分流孔,所述分流腔设置于第二环壁与第三环壁之间,所述进液管一端连接泵入液体的泵液系统,另一端连通所述分流腔,以基于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的大小分配由外流道向第一雾化盘分配的目标流量,以及由内流道向第二雾化盘分配的目标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装置由第一进药盘与第二进药盘相互拼接成闭环体,所述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和进液管集成于所述第一进药盘,以通过替换配置不同大小的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的第一进药盘,调整第一雾化盘和第二雾化盘的目标流量。
12.一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动力机构的作业本体,以及
与作业本体直接和/或间接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雾化装置;
所述作业本体包括航空作业设备或者地面作业设备或者水面作业设备。
CN202110895506.3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Active CN11369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506.3A CN11369304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506.3A CN11369304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3047A true CN113693047A (zh) 2021-11-26
CN113693047B CN113693047B (zh) 2022-09-02

Family

ID=7865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5506.3A Active CN113693047B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30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8060A (zh) * 2022-06-16 2022-08-19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喷洒方法及雾化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8892B1 (ko) * 2013-09-26 2014-01-10 조은별 원심식 방제기
CN107234013A (zh) * 2017-07-11 2017-10-10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盘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无人机
CN107711794A (zh) * 2017-11-15 2018-02-23 成都天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喷盘
KR101875314B1 (ko) * 2017-02-15 2018-07-05 김성진 회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노즐 어셈블리, 그리고 상기 노즐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농약 살포용 드론
CN207589939U (zh) * 2017-11-15 2018-07-10 成都天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喷盘
CN108568358A (zh) * 2018-05-16 2018-09-25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CN208512829U (zh) * 2018-05-16 2019-02-19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雾化结构及具有该离心雾化结构的喷洒装置
CN209185487U (zh) * 2018-09-17 2019-08-02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弥雾喷洒装置
CN210646904U (zh) * 2019-08-06 2020-06-0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US20210229118A1 (en) * 2018-05-16 2021-07-29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A centrifugal atomization structure and a spraying device with the same, a centrifugal atomization device, a drive device and a dual-drive spray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8892B1 (ko) * 2013-09-26 2014-01-10 조은별 원심식 방제기
KR101875314B1 (ko) * 2017-02-15 2018-07-05 김성진 회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노즐 어셈블리, 그리고 상기 노즐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농약 살포용 드론
CN107234013A (zh) * 2017-07-11 2017-10-10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盘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无人机
CN107711794A (zh) * 2017-11-15 2018-02-23 成都天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喷盘
CN207589939U (zh) * 2017-11-15 2018-07-10 成都天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喷盘
CN108568358A (zh) * 2018-05-16 2018-09-25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CN208512829U (zh) * 2018-05-16 2019-02-19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雾化结构及具有该离心雾化结构的喷洒装置
US20210229118A1 (en) * 2018-05-16 2021-07-29 Suzhou Eavision Robotic Technologies co., Ltd A centrifugal atomization structure and a spraying device with the same, a centrifugal atomization device, a drive device and a dual-drive spraying device
CN209185487U (zh) * 2018-09-17 2019-08-02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弥雾喷洒装置
CN210646904U (zh) * 2019-08-06 2020-06-02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盘、喷洒装置及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8060A (zh) * 2022-06-16 2022-08-19 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喷洒方法及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3047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74996B1 (en) A mi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WO2019119244A1 (zh) 离心甩盘、喷洒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US4795095A (en) Rotary atomizer
CN108568358B (zh)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CN113693047B (zh)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及作业装置
JP7335995B2 (ja) 遠心霧化構造及びこの遠心霧化構造を有する噴霧装置、遠心霧化装置、駆動装置及びデュアル駆動噴霧装置
CN212172546U (zh) 一种涵道式离心雾化喷头及无人机
EP3446788A1 (en) Rigid mount orbitor sprinkler
JP5759742B2 (ja) アトマイザーを有する無人ヘリコプタ
WO2019130317A1 (en) Spraying rotor
CN207106905U (zh) 无人机离心喷头及设置该喷头的无人机
CN111066758B (zh) 一种具有离心式喷头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12218725B (zh) 离心甩盘、离心式喷头、喷洒系统及可移动平台
CN113598148B (zh) 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装置
CN201760363U (zh) 旋转式液力雾化喷头
CN113695099B (zh) 一种离心雾化装置
CN109077045B (zh) 一种带液滴回收功能的喷洒装置
CN111530648B (zh) 圆锥雾离心雾化盘
US20150258556A1 (en) Reclamation system for a controlled droplet applicator
EP2900383B1 (en) Horizontally rotating controlled droplet application
WO2014052289A2 (en) Controlled droplet application with directional shroud for limiting application area
CN218132621U (zh) 一种雾化喷盘、离心雾化装置以及无人设备
AU2008216777A1 (en) Fluid distribu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20126582U (zh) 一种雾化盘、离心雾化装置以及植保设备
CN112173119A (zh) 一种风动无人机喷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