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2723B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2723B
CN113692723B CN202080028925.0A CN202080028925A CN113692723B CN 113692723 B CN113692723 B CN 113692723B CN 202080028925 A CN202080028925 A CN 202080028925A CN 113692723 B CN113692723 B CN 113692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normality
communication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un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89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2723A (zh
Inventor
氏家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92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2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2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09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tandalone computer nodes, e.g. clusters, client-server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06F11/0754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 G06F11/076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by exceeding a count or rate limit, e.g. word- or bit count lim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6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notification, e.g. enhancement of specific meta-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1Thres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信息处理装置(20)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211),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部(212),参照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部(213),当由异常判定部(212)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工业用网络系统,利用有包含主机装置与从机装置的网络系统,与所述网络系统相关的技术是公知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包括主机装置与从机装置的网络系统中,抑制通信处理的建立的延迟的方法。而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发生通信异常时,能够缩短通信异常的原因探明所需的时间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开发支持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195329号公报(2016年11月17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8-181572号公报(2008年8月7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网络系统中,有可能因连接装置间的线缆的劣化或周边装置的影响引起的噪声等而导致通信品质下降,从而造成通信突然阻断。尤其在现场网络中,当通信突然阻断时,原因的确定或修复作业需要大量的时间。
作为其对策,可列举基于热备份(hot standby)的机器的双工、或者将网络拓扑设为环型等的冗余化对策、或者使用可减轻噪声影响的耐环境性优异的线缆等。但是,如上所述的对策需要系统的大幅变更,而且,技术上的难易度也高,因此期望不变更现状的系统或设备而定期监测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
另一方面,在定期监测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的情况下,例如存在下述情况,即,要耗费用户在主机装置中使程序运行来检查异常有无的工夫。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是有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部,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部,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主机装置、以及通过线缆而与所述主机装置连接的从机装置,其中,所述从机装置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经由网络的跟所述主机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部,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部,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所述主机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通知方法是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所述通知方法包括:统计信息获取工序,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工序,参照在所述统计信息获取工序中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工序,当所述异常判定工序中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例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
图2例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框图的一例。
图3例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例。
图4例示实施方式1的表示统计信息的表的一例。
图5例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画面的一例。
图6例示实施方式1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例。
图7例示实施方式1的表示统计信息的表以及图表的一例。
[符号的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
10:主机装置
20、20a、20b、20c:从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
30:显示装置
40、41、42、44:对象物
43:文本
45:按钮
50、51:线
53:部位
110、210:控制部
111:通信控制部
120、220:通信部
211:统计信息获取部
212:异常判定部
213:异常通知部
214:通信处理部
230:存储部
S101~S105、S202~S205: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以下也称作“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适用例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是在进行分布式处理等的网络系统中作为从机装置发挥功能的装置,例如是输入/输出装置或传感器控制器等装置。
信息处理装置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并参照所述统计信息来判定通信的异常。信息处理装置为下述结构,即,在所述判定的结果表示通信为异常时,将表示异常的部位以及种类的信息发送向网络系统的主机装置侧。此处,所谓通信的异常,例如是指因连接装置间的线缆的劣化或周边装置的影响引起的噪声等,导致无法正常收发帧的状态或者所收发的帧存在缺损等的状态。而且,所谓帧,是指在EtherCAT等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中使用的数据的格式。
通过所述结构,例如在探测到通信的异常时,用户对发送至主机装置的信息进行确认,由此,能够进行适当的应对,例如将用于与其他机器的连接的线缆变更为提高了噪声对抗性等环境性能的线缆。而且,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2结构例
〔硬件结构〕
<信息处理系统>
接下来,使用图1以及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图1示意性地例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而且,图2是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功能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主机装置10、多个从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20a、20b及20c与显示装置30。而且,各装置通过线缆进行菊链连接。
另外,本说明书中,对信息处理系统1所构成的网络系统为EtherCAT(注册商标)规格的网络系统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网络系统例如也可为MECHATROLINK(注册商标)、EtherNet/IP、CC-Link(注册商标)等规格的网络系统。而且,信息处理系统1所构成的网络系统例如也可为工厂内的制造装置群所构成的现场网络系统。而且,主机装置例如也可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等装置。而且,以下的说明中,在不特别区分是从机装置20a、20b以及20c中的哪个的情况下,也有时将其中的任意一台简称作从机装置20。另外,图1以及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在主机装置10连接有三台从机装置20,但也可为在主机装置10连接有一台或两台或者四台以上的从机装置20的结构。
主机装置10包括控制部110以及通信部120。控制部110是统括主机装置10整体的控制装置,也作为通信控制部111发挥功能。
而且,控制部110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根据信息处理来进行各构成元件的控制。而且,关于后述的控制部210也同样。
通信控制部111进行与通信部120所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控制相关的控制。通信部120进行与从机装置20以及显示装置30等的通信处理。而且,主机装置10也可包括未图示的存储器(存储部)。
从机装置20包括控制部210、通信部220以及存储部230。控制部210是统括从机装置20整体的控制装置,也作为统计信息获取部211、异常判定部212、异常通知部213以及通信处理部214发挥功能。
统计信息获取部211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此处,统计信息在EtherNet中可包含被称作所谓的统计资料(statistics)的信息。而且,关于统计信息的详细例将后述。异常判定部212参照统计信息来判定通信异常的有无。异常通知部213在由异常判定部212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通信为异常时,朝向主机装置10侧的装置通知所述判定结果。通信处理部214进行与通信部220所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控制相关的控制。
通信部220进行与主机装置10以及其他从机装置20的通信处理。存储部230是保存统计信息等各种信息的存储装置。显示装置30是包括可显示动态图像的显示器的装置或显示器其自身,例如为个人计算机等。另外,作为其他实施例,也可为主机装置10包括显示装置30的结构,还可为显示装置30配置在信息处理系统1外部的结构。而且,图1以及图2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为菊链型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环拓扑型的结构。
§3动作例1
〔信息处理系统〕
接下来,使用图3来说明信息处理系统1的第一动作例。图3是例示从机装置20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而且,从机装置20与自身应处理的通常的控制动作并行地,反复执行基于图3的流程图的处理。另外,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不过是一例,各处理可尽可能地变更。而且,对于以下说明的处理流程,可根据实施方式来适当地进行步骤的省略、替换以及追加。
(步骤S101)
步骤S101中,控制部210判定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从前次获取统计信息开始是否已经过了规定的单位时间。若控制部210判定为已经过了规定的单位时间,则接下来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若判定为未经过,则继续本步骤S101中的判定处理。另外,例如在自从机装置20启动开始,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一次都没有获取统计信息的情况下,即,在初次进行本步骤S101中的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也可在接下来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而且,统计信息也可为控制部210反映通信的结果而随时保存到存储部230中的信息。
(步骤S102)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2中,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例如获取自从机装置20启动开始计起的断联次数的总数以作为统计信息。此处,所谓断联次数,是指装置未收到应接收的帧的次数。而且,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从在本步骤S102中此次获取的断联次数的总数减去前次获取的断联次数的总数,由此来算出最近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
图4表示了正常接收的帧数、以及以一小时为单位对断联次数进行合计的表的一例。例如日期时间为“10:00AM”的行表示了从机装置20从上午10点开始的1小时的期间正常接收了99帧,有1帧未能正常接收的情况。
(步骤S103)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3中,异常判定部212判定一单位时间之前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相对于此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之比是否为第一阈值以下。若设最近的单位时间为T、之前的单位时间为T-1,则所述的比的值以下述式来表示。
[数1]
Figure GDA0003304326770000061
而且,第一阈值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例如也可为1。若α的值为第一阈值以下,则异常判定部212判定为线缆产生了异常,异常通知部213接下来执行步骤S104的处理。若α的值大于第一阈值,则异常判定部212判定为线缆未产生异常,控制部210接下来执行步骤S105的处理。
(步骤S104)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4中,异常通知部213将表示因线缆的异常导致通信产生了异常的信息适当地经由其他从机装置20而发送至主机装置10。而且,主机装置10将所接收的所述信息发送至显示装置30。
(步骤S105)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5中,控制部210对保存在存储部230中且表示断联次数的总数与最后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的信息进行更新。具体而言,控制部210将前次的断联次数的总数覆盖至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最后获取的断联次数的总数。而且,控制部210将前次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覆盖至最后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
〔异常通知例〕
接下来,使用图5来说明表示通信异常的信息的显示例。图5是表示显示装置30所显示的画面且显示关于通信的信息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的(A)中,“重要级”项目表示成为对象的信息所表示的问题的多寡或者紧急性。“发生源”项目是表示在哪个网络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信息。“发生源详细”项目是表示产生了通信异常的网络中,通信异常涉及到哪个装置的信息。“事件名”项目是表示通信异常的种类的信息。“事件代码”项目是用于唯一识别关于通信异常的事件的信息。而且,“详细信息”项目是与选择中的事件对应的信息且是表示所述事件的详细、特别记载事项或者向用户推荐的举措等的信息。
而且,图5的(B)中,图示了主机装置10、从机装置20以及连接各装置间的线缆。具体而言,对象物(object)40表示主机装置10。对象物41表示从机装置20。对象物42表示连接各装置间的线缆。而且,文本43是用于唯一识别对应的从机装置20的信息。对象物44是通过对象物42的颜色等的显示形态的差异,来表示对应的线缆处于何种状态。作为具体例,连接“E002”的从机装置20与“E003”的从机装置20的线缆处于“警告”状态。
对象物44中,所谓“正常”,表示未发现成为对象的线缆的通信异常。所谓“警告”,表示在成为对象的线缆中探测到通信异常的次数为规定的次数以下。而且,所谓所述规定的次数,例如也可为一次或数次等。所谓“异常”,表示在成为对象的线缆中探测到通信异常的次数多于所述规定的次数。按钮45例如是用于显示图5的(A)所示的画面的按钮。根据图5的(B)所示的画面例,以在视觉上容易分辨的方式而显示有表示在哪个线缆中产生了通信异常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所述信息。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3中,异常判定部212参照与断联次数相关的统计信息来判定通信的异常,由此,不需要用于每次获取表示有无通信异常的信息的、针对主机装置10的用户操作。而且,步骤S104中,异常通知部213将表示因线缆异常导致通信产生了异常的信息发送至主机装置10侧,由此,能够在主机装置10中对表示通信异常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由于因线缆的不良造成的通信异常的部位被自动探测及通知,因此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4动作例2
〔信息处理系统〕
接下来,使用图6以及图7来说明信息处理系统1的第二动作例。图6是例示从机装置20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而且,从机装置20与自身应处理的通常的控制动作并行地,反复执行基于图6的流程图的处理。
(步骤S101)
步骤S101中,控制部210执行与动作例1同样的处理。另外,在控制部210判定为从统计信息获取部211前次获取统计信息开始已经过了规定的单位时间的情况下、或者例如自从机装置20启动开始初次进行本步骤S101中的判定处理的情况下,接下来执行步骤S202的处理。
(步骤S202)
接下来的步骤S202中,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例如获取自从机装置20启动开始计起的不当的帧的总数以作为统计信息。此处,所谓不当的帧,例如是指符合以下任一点的帧、以及具有某些异常的帧。
·与数据链路层相关的异常
·帧校验和(Frame Check Sum,FCS)的不一致
·帧起始定界符(Start Frame Delimiter)的错误
·前导码(Preamble)的有无
·与物理层相关的异常
·曼彻斯特码(Manchester code)的异常
·4B/5B码的异常
·短帧
·超过最大长度的帧
而且,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从在本步骤S202中此次获取的不当的帧的总数减去前次获取的不当的帧的总数,由此来算出最近的单位时间内的不当的帧的数量。此处,所谓最近的单位时间内的不当的帧的数量,也可以说是从前次获取的不当的帧的数量计起的增加数。但是,关于在各单位时间内最开始产生的不当的帧,也可视为可靠性低者而不计入所述增加数。
图7的(A)表示了以一小时为单位对正常接收的帧数、断联次数以及不当的帧数进行合计的表的一例。例如日期时间为“2:00PM”的行表示了:从机装置20从下午2点开始的1小时的期间接收了100帧,其中的1帧为不当的帧。而且,断联与不当帧的接收可视为异常的帧接收。即,图7的(A)表示了统计信息中包含正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正常帧数与异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异常帧数。
(步骤S203)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3中,异常判定部212判定将不当的帧的增加数设为概率变量值,将不当的帧的总数的时间平均设为总体参数的泊松分布式的值是否为第二阈值以下。而且,所述泊松分布式如下。
[数2]
Figure GDA0003304326770000091
此处,总体参数λ是通过将不当的帧的总数除以累积运转时间而算出的值。即,λ是不当的帧的总数的时间平均。与概率变量X对应的值k是不当的帧的增加数。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而且,第二阈值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值,例如也可为0.25。而且,所述泊松分布式的值为0.25以下,对应于会产生25%以下的低概率的事态。
若泊松分布式的值β的值为第二阈值以下,则异常判定部212判定为产生了因噪声的影响造成的通信异常,异常通知部213接下来执行步骤S204的处理。若β的值大于第二阈值,则异常判定部212判定为未产生因噪声的影响造成的通信异常,控制部210接下来执行步骤S205的处理。
(步骤S204)
接下来的步骤S204中,异常通知部213将表示因噪声的影响导致通信产生了异常的信息适当地经由其他从机装置20而发送至主机装置10。而且,主机装置10将所接收的所述信息发送至显示装置30。
(步骤S205)
接下来的步骤S205中,控制部210对保存在存储部230中且表示累积运转时间的信息和表示不当帧的总数的信息进行更新。关于后者,具体而言,控制部210将前次的不当帧的总数覆盖至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最后获取的不当帧的总数。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3中,异常判定部212参照与不当的帧相关的统计信息来判定通信的异常,由此,不需要用于每次获取表示有无通信异常的信息的、针对主机装置10的用户操作。而且,步骤S204中,异常通知部213将表示因噪声的影响导致通信产生了异常的信息发送至主机装置10侧,由此,能够在主机装置10中对表示通信异常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由于因噪声的影响造成的通信异常的部位被自动探测以及通知,因此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而且,图7的(B)是与图7的(A)的表对应的图表。所述图表中,线50对应于断联的总数,线51对应于不当的帧的总数。图7的(A)、以及图7的(B)的部位53表示从上午11点开始的1小时的期间产生了6次断联。尽管也存在线缆异常的可能性,但考虑是因为突发性的噪声影响而暂时产生了多次断联。根据基于图6的流程图的工序,也有助于用户掌握断联是因噪声的影响而产生的情况。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关于动作例2,统计信息中并非必须包含在步骤S202中所述的所有种类的不当的帧的总数,只要包含至少任一种类的不当的帧的总数即可。例如也可为下述结构:统计信息中包含短帧数与帧最大长度超过数即超过最大长度的帧的数量,异常判定部212在将短帧数以及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增加数设为概率变量值,且将短帧数以及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总数的时间平均设为总体参数的泊松分布式的值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因噪声而导致所述通信异常。
而且,关于步骤S203的判定处理,异常判定部212也可在单位时间内的异常帧数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判定通信为异常。由此,能够基于单位时间内的异常帧数来判定通信异常的有无。
而且,关于在所述的动作例1中,基于连续的单位时间内的通信异常的发生次数(断联次数)之比来对线缆异常进行判定的示例,在动作例2中,对基于将通信异常的增加数(不当帧的增加数)设为概率变量值的泊松分布的值来对噪声的影响进行判定的示例进行了说明。所述记载并不意味着必须根据单位时间内的通信异常的发生次数或其比的值来判定线缆等的异常的有无。而且,并不意味着必须基于泊松分布的值来判定因噪声的影响造成的异常的有无。
例如也可为基于使用断联次数的泊松分布的值来判定线缆等的异常的有无的结构,还可为基于单位时间内的不当帧的数量或比的值来进行关于噪声影响的判定的结构。
而且,对于统计信息,并不限定于蓄积在从机装置20中的结构,也可为主机装置10自从机装置20获取并蓄积统计信息的结构。所述结构中,主机装置10的控制部110也可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211以及异常判定部212并进行同样的处理。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于与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重复关于已说明的事项的重复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设定用户所期望的第一阈值的第一结构进行说明。然后,对设定用户所期望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结构的从机装置(信息处理装置)20是从图2所示的结构,控制部210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与第一阈值设定部的结构。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第一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第一阈值设定部参照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第一阈值。
第一结构的从机装置20利用以下的工序来进行第一阈值的设定。
(1)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由用户所输入的、表示应设定的第一阈值的信息。另外,所述信息的获取源既可为从机装置20自身,也可为主机装置10。换言之,所述信息的输入既可为用户对作为对象的从机装置20来进行的结构,也可为对主机装置10来进行的结构。在后者的情况下,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经由通信部220来获取所述信息。
另外,从用户输入的信息并不限定于第一阈值的绝对值其自身,也可为对从当前时间点的第一阈值计起的倍率、或者从自动算出的第一阈值计起的倍率进行设定的系数。此时,例如若所输入的系数小于1,则在从机装置20中难以进行通信异常的检测。尤其是在系数为0的情况下,实质上不进行通信异常的检测。而且,若所输入的系数大于1,则容易在从机装置20中进行通信异常的检测。
(2)第一阈值设定部将保存在存储部230中的表示第一阈值的信息更新为在(1)中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信息。
根据第一结构,能够将第一阈值设定为用户所期望的值。另外,对各从机装置20设定的第一阈值也可为互不相同的值,关于第二阈值也同样。
继而,对设定用户所期望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结构的从机装置20从图2所示的结构,控制部210还包括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与第二阈值设定部。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第二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第二阈值设定部参照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第二阈值。
而且,第二结构的从机装置20进行第二阈值的设定的流程是在第一结构的从机装置20进行第一阈值的设定的流程中,将“第一阈值”替换为“第二阈值”,将“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替换为“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将“第一阈值设定部”替换为“第二阈值设定部”而同样地说明。根据第二结构,能够将第二阈值设定为用户所期望的值。
而且,也可为下述结构:可设定用户所期望的第一阈值,与此同时,可设定第二阈值。所述结构中,控制部210从图2所示的结构,还包括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第一阈值设定部、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以及第二阈值设定部。
〔总结〕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20a、20b、20c)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211,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部212,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部213,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212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10。所述结构中,不需要用于每次获取表示有无通信异常的信息的、针对主机装置10的用户操作。而且,能够在主机装置10中对表示在网络系统中产生的通信异常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因此,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为,所述统计信息包含:正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正常帧数、以及异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异常帧数。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参照正常帧数以及异常帧数来判定通信的异常。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为,所述异常判定部212在规定单位时间内的所述异常帧数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判定所述通信为异常。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基于规定单位时间内的不当帧数来判定通信异常的有无。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为,所述统计信息包含断联次数,所述异常判定部212在一单位时间之前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相对于所述一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的比为第一阈值以下时,判定为因线缆异常导致所述通信异常。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探测因线缆的不良造成的通信异常。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包括: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以及第一阈值设定部,参照所述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所述第一阈值。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阈值设定为用户所期望的值。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为,所述统计信息包含短帧数与帧最大长度超过数,所述异常判定部212在将短帧数以及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增加数设为概率变量值,将短帧数以及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总数的时间平均设为总体参数的泊松分布式的值为第二阈值以下时,判定为因噪声导致所述通信异常。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探测因噪声造成的通信异常。
所述一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20中,也可包括: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以及第二阈值设定部,参照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所述第二阈值。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二阈值设定为用户所期望的值。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1包含主机装置10、以及通过线缆而与所述主机装置10连接的从机装置20(20a、20b、20c),其中,所述从机装置20包括:统计信息获取部211,获取与经由网络的跟所述主机装置10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部212,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部213,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212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所述主机装置10。所述结构中,不需要用于每次获取表示有无通信异常的信息的、针对主机装置10的用户操作。因此,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通知方法是在信息处理装置20中执行,所述通知方法包括:统计信息获取工序,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异常判定工序,参照在所述统计信息获取工序中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异常通知工序,当所述异常判定工序中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10。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减轻对网络系统的通信品质进行监测时的用户负担。
而且,本发明的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20而发挥功能,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211、所述异常判定部212以及所述异常通知部213而发挥功能。根据所述结构,可获得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20同样的效果。
〔借助软件的实现例〕
从机装置20的控制块(尤其是统计信息获取部211、异常判定部212、异常通知部213以及通信处理部214)以及主机装置10的控制块(尤其是通信控制部111)既可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chip))等上的逻辑电路(硬件)实现,也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从机装置20或主机装置10包括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例如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processor),并且包括存储有所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且,在所述计算机中,通过所述处理器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程序,从而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作为所述处理器,例如可使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作为所述记录介质,可使用“并非临时的有形介质”,例如除了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以外,还可使用带(tape)、盘(disk)、卡(card)、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而且,也可还包括展开所述程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而且,所述程序也可经由可传输此程序的任意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波等)而供给至所述计算机。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也能以通过电子传输来将所述程序具现化的、被嵌入载波中的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部件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信息获取部,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
异常判定部,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
异常通知部,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
其中所述统计信息包含短帧数与帧最大长度超过数,
其中所述异常判定部根据所述短帧数与所述帧最大长度超过数,判定所述通信异常是否因噪声导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计信息还包含:正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正常帧数、以及异常的帧接收的数量即异常帧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判定部在规定单位时间内的所述异常帧数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判定所述通信为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计信息还包含断联次数,
所述异常判定部在一单位时间之前的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相对于所述一单位时间内的断联次数的比为第一阈值以下时,判定为因线缆异常导致所述通信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第一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以及
第一阈值设定部,参照所述第一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所述第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判定部在将所述短帧数以及所述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增加数设为概率变量值,将所述短帧数以及所述帧最大长度超过数的总数的时间平均设为总体参数的泊松分布式的值为第二阈值以下时,判定为因噪声导致所述通信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获取与所述第二阈值的设定相关的用户输入;以及
第二阈值设定部,参照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获取部所获取的用户输入来设定所述第二阈值。
8.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主机装置、以及通过线缆而与所述主机装置连接的从机装置,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从机装置包括:
统计信息获取部,获取与经由网络的跟所述主机装置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
异常判定部,参照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
异常通知部,当由所述异常判定部得到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所述主机装置,
其中所述统计信息包含短帧数与帧最大长度超过数,
其中所述异常判定部根据所述短帧数与所述帧最大长度超过数,判定所述通信异常是否因噪声导致。
9.一种通知方法,是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所述通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信息获取工序,获取与跟利用线缆而连接的其他机器之间的通信相关的统计信息;
异常判定工序,参照在所述统计信息获取工序中所获取的统计信息来判定所述通信的异常;以及
异常通知工序,当所述异常判定工序中的判定结果表示所述通信为异常时,将所述判定结果通知给主机装置,
其中所述统计信息包含短帧数与帧最大长度超过数,
其中所述异常判定工序根据所述短帧数与所述帧最大长度超过数,判定所述通信异常是否因噪声导致。
10.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一种信息处理程序,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程序,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统计信息获取部、所述异常判定部以及所述异常通知部而发挥功能。
CN202080028925.0A 2019-05-23 2020-03-06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92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7081A JP7423906B2 (ja) 2019-05-23 2019-05-23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9-097081 2019-05-23
PCT/JP2020/009867 WO2020235178A1 (ja) 2019-05-23 2020-03-06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2723A CN113692723A (zh) 2021-11-23
CN113692723B true CN113692723B (zh) 2023-01-17

Family

ID=73454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8925.0A Active CN113692723B (zh) 2019-05-23 2020-03-06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0670B2 (zh)
EP (1) EP3975485A4 (zh)
JP (1) JP7423906B2 (zh)
CN (1) CN113692723B (zh)
WO (1) WO20202351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3906B2 (ja) * 2019-05-2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2111807A (ja) * 2021-01-20 2022-08-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スタ装置、スレーブ装置、通信ケーブル評価システム、通信ケーブル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2122692A (ja) * 2021-02-10 2022-08-2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レー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通信異常箇所検出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062A (zh) * 2011-09-20 2012-01-18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登录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980961A (zh) * 2014-04-01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8029283A (ja) * 2016-08-18 2018-02-22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8931948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196430A (zh) * 2016-06-01 2019-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及监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4186B2 (en) 2005-03-01 2008-10-28 Omron Corporation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ystem
JP4986155B2 (ja) * 2007-10-15 2012-07-2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品質診断装置
US8862944B2 (en) * 2010-06-24 2014-10-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solation of faulty links in a transmission medium
JP6179354B2 (ja) 2013-10-31 2017-08-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解析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および解析装置
JP6511921B2 (ja) 2015-03-31 2019-05-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スタ装置、およびマスタ装置の設定方法
JP6512037B2 (ja) * 2015-08-31 2019-05-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23906B2 (ja) * 2019-05-2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知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062A (zh) * 2011-09-20 2012-01-18 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登录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980961A (zh) * 2014-04-01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196430A (zh) * 2016-06-01 2019-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及监视方法
JP2018029283A (ja) * 2016-08-18 2018-02-22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8931948A (zh) * 2017-05-23 2018-12-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3906B2 (ja) 2024-01-30
EP3975485A4 (en) 2023-07-05
JP2020191591A (ja) 2020-11-26
CN113692723A (zh) 2021-11-23
US11870670B2 (en) 2024-01-09
WO2020235178A1 (ja) 2020-11-26
EP3975485A1 (en) 2022-03-30
US20220217066A1 (en)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2723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6795941B2 (en) Method for diagnosing a network
JP659586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ログ取得方法およびログ取得プログラム
US8041993B2 (e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JP2008052315A (ja) フィールドバス通信診断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ルドバス通信診断方法
EP2000868B1 (en) Method of acquir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I/O units
EP412063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aster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2006195554A (ja) 統合監視システム
JP2012080181A (ja) 障害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障害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3965494A (zh) 用于冗余进程网络中的故障检测和角色选择的方法
KR101750673B1 (ko) 리던던트 시스템 및 통신 유닛
WO2017051574A1 (ja) 異常予兆監視システム
CN113778763B (zh) 一种三方接口服务故障智能切换方法及系统
JP2007028118A (ja) ノード装置の故障判断方法
JP2014135580A (ja) プラント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13132150B (zh) 控制器局域网故障检测和恢复
JP4813883B2 (ja) 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JP2015154187A (ja)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の監視方法
CN113645099B (zh) 一种高可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031106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2157991A1 (ja) マスタ装置、スレーブ装置、通信ケーブル評価システム、通信ケーブル評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285845A (ja) 耐障害性を有する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耐障害性を有する情報通信装置
JP2757455B2 (ja) 伝送路切替装置
WO2020213092A1 (ja) 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プログラム、メンテナンス支援装置、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支援方法
JP2001357470A (ja) プラント監視警報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