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961A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0961A
CN104980961A CN201410132388.0A CN201410132388A CN104980961A CN 104980961 A CN104980961 A CN 104980961A CN 201410132388 A CN201410132388 A CN 201410132388A CN 104980961 A CN104980961 A CN 104980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normal
statistics
performance index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23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323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61A/zh
Priority to EP14888423.2A priority patent/EP312878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82172 priority patent/WO2015149444A1/zh
Priority to JP2016559959A priority patent/JP6279100B2/ja
Publication of CN104980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0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信息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根据所述链路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所述装置包括: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比较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信息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运营商越来越重视网络性能指标,当多个终端通过通信链路接入基站调度时,如果无线链路出现异常,而基站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异常检测处理方法时,网络吞吐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同时亦会导致网络频谱效率降低,不利于网络的稳定性。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就是针对网络中的异常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检测,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小网络异常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网络性能指标有调度性能指标和测量性能指标等。调度性能指标主要通过链路的调度反馈衡量,调度反馈指对发送数据的正确性的反馈,如果发送的数据接收端正确接收,则反馈正确(ACK,Acknowledgement)给发送端;否则反馈错误(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给发送端。发送端收到NACK后,会重传反馈NACK的数据包,如果重传达到一定次数后,接收端还是没有正确接收该数据包,则丢弃该数据包。所述的调度性能指标可以为调度错包率、调度丢包率、连续丢包次数和连续错包次数等。调度错包率指调度包中反馈NACK的调度包和全部调度包的比值;调度丢包率指多次调度反馈NACK的新传包和全部调度包的比值;连续错包次数指调度中连续反馈NACK的次数;连续丢包次数指新传包连续调度失败的次数。测量性能指标主要通过上下行链路测量信号的测量值衡量,例如: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的测量值,信道质量指标(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的上报值等。
现有技术中虽有网络异常检测方法,但是未能全面准确的检测出网络上下行链路的不同性能指标下降所导致的网络异常,并且亦没有对异常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在网络性能提升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方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指标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根据所述链路的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本方案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的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比较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信息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链路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准确的识别出上行或下行链路的状态,并对状态类型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影响小区内正常链路的调度,从而尽可能避免由于网络异常导致网络性能的下降,最大程度地减小网络异常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链路进行检测和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对链路进行检测和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站在工作过程中,会周期性的收集并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与预设的门限信息进行比较,得到链路状态信息,根据链路状态信息对相关链路做相应的处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基站周期性的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S102:基站将统计得到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的指标门限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链路的状态。
这里,所述链路的状态可以根据上下行分别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上行正常状态,上行非正常状态,下行正常状态,下行非正常状态。其中,上行非正常状态又可分为上行观察状态和上行异常状态,下行非正常状态可分为下行观察状态和下行异常状态。上行观察状态和下行观察状态表示还没有完全确定链路异常,仅是有异常趋势的状态。
这里,基站统计到的具体链路的指标信息落入相应门限范围内,则该链路的状态为具体门限范围对应的状态。
其中,所述指标门限信息可以根据网络性能要求和统计方式设置。
其中,所述指标门限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正常门限和非正常门限;所述非正常门限又可以具体分为观察期门限和异常门限。
其中,上述几类门限可以分上下行链路单独设置。
其中,正常门限是用来确定链路是否正常的门限,对于在此门限范围内的链路的状态为正常状态;
非正常门限是相对于正常门限的一种门限,链路的性能指标达到了非正常门限的范围就可以认定相应链路状态为非正常状态;
非正常门限又可以具体分为观察期门限和异常门限;
观察期门限是用来判断链路是否需要继续统计相关信息的门限;达到此门限范围的链路为具有异常可能性的链路,需要经过继续统计相关信息进而判断所述链路状态;
异常门限是用来确定链路是否异常的门限;对于达到此门限的链路确定为异常链路。所述异常门限又可以分为直接确定为异常的门限,也可以为经过多次观察期后链路性能没有好转才确定为异常的门限。
其中,所述门限信息可以为上下行链路的调度性能信息或测量性能信息。
指标门限信息可以设定为周期性的,所述周期可以为时间上一定的周期,也可以为以统计一定数量的数据包为一定的周期。如以2秒(S)为一个周期,也可以以传送100个数据包为一个周期。并且不同链路不同类型信息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怎样设置特定门限指标的门限值,根据运营商在特定区域的策略进行配置并保存在基站中。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性能指标中要求调度错包率门限值一般是10%,调度丢包率门限值一般是1%,如果对网络性能要求高,可以在基本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稍做提升,尽快对调度性能差的链路限制调度资源,对异常链路重接入或者释放,保证网络性能的需求。此时可以将上行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错包率6%,将直接确定上行链路异常的门限值设置为调度错包率8%,将上行观察期门限值设置为调度丢包率为7%;将下行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丢包率0.6%,将下行观察期门限值设置为调度丢包率为0.6%-0.8%,将下行异常门限值设置为连续5个周期为观察期。所述上下行链路的门限信息的统计周期可以为时间周期也可以为以链路传输一定的数据包为一定周期,并且上下行链路不同门限指标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对于网络性能指标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相关门限信息可以在基本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下降。如在LTE网络性能指标中要求调度错包率门限值一般是10%,调度丢包率门限值一般是1%,特定区域内运营商对网络的性能指标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可以根据运营商的策略对指标进行适当的降低,可以将上行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丢包率12%,将上行非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丢包率15%,将下行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错包率1.3%,将下行非正常门限值设置为调度错包率1.6%,同样所述上下行链路的门限信息的统计周期可以为时间周期也可以为以链路传输一定的数据包为一定周期,并且上下行链路不同门限指标的统计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S103:基站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对链路进行处理。
具体的,对上行或下行正常的链路继续统计,对相应的链路不做任何处理;
对进入观察期的链路限制其调度资源,限制相应链路的调度;同时单方限制其调度资源,上行观察状态仅限制链路的上行调度资源,下行观察状态仅限制链路的下行调度资源,在限制相应链路的调度资源的同时继续统计相关信息,相应的链路进入观察期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内恢复正常,则按照正常链路对待;在随后的统计周期仍未恢复正常的判断是否达到异常门限,对于达到异常门限的链路按照异常链路处理,对于既未恢复正常又未达到异常门限的链路继续按照对进入观察期的链路的处理方式继续处理。
对于上行或下行判断为异常的链路,基站采用触发相应链路重接入基站或者直接释放的策略。针对重接入基站的链路如果该异常链路重接入成功,则在下一个周期重新统计相关性能,按照新的链路处理;如果异常链路重接入失败,则释放该链路。
对于判断为非正常的链路,按照对观察期链路的处理方式进行同样的处理。
下一个调度周期重复上面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为基站利用统计到的调度性能指标进行网络异常检测与处理的方法。
步骤101:基站统计其下所有上行链路的连续丢包次数和下行链路的调度丢包率,该基站下现有6个链路,目前统计的相应链路信息如下:
具体的,上行链路的统计结果为:
链路1:连续丢包次数为5次;
链路2:连续丢包次数为6次;
链路3:连续丢包次数为20次。
下行链路以发送100个包为一个统计周期:
链路1:当前调度窗调度反馈NACK的概率为15%;
链路2:当前调度窗调度反馈NACK的概率为45%;
链路3:已经处于观察期并且连续4个调度窗处于观察期,当前调度窗调度反馈NACK的概率为70%。
步骤102:基站将统计得到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的指标门限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链路状态信息。
具体的,上行指标门限为连续丢包次数;
上行正常门限为10次,也就是连续10次不丢包;
上行观察门限为20次,也就是连续丢包20次,进入观察期;
上行异常门限为60次,也就是连续丢包60次,上行判断为异常。
下行指标门限为调度反馈NACK的概率,该概率的统计周期以发送100个调度包为一个周期:
下行正常门限为20%,也就是100个数据包中少于20个数据包反馈NACK;
下行观察门限为40%,也就是100个数据包中超过40个数据包反馈NACK进入观察期;
下行异常门限为连续5个调度窗处于观察期,也就是连续500个数据包中,每100个数据包中超过40个数据包反馈NACK,下行判断为异常。
根据步骤101中的统计结果和相应的指标门限,相应链路的状态为:
上行:
链路1:正常;
链路2:正常;
链路3:进入观察期。
下行:
链路1:正常;
链路2:进入观察期;
链路3:异常。
步骤103:基站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对链路进行处理。
具体的,上行:
链路1: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链路2: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链路3:进入观察期,限制下行调度资源,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下行:
链路1: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链路2:进入观察期,限制下行调度资源,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链路3:发起重接入,异常链路进行重接入后,如果重接入成功,则重新统计其调度性能,在判断时刻重复步骤101-步骤103;如果重接入失败,则直接释放该链路。
实施例二为基站利用统计到的测量性能指标和调度性能指标进行网络异常检测与处理。
步骤201:基站统计其下所有上行链路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Reference Signal)测量无效性概率和下行链路的调度丢包率。
具体的,所述基站下现有6个链路,目前统计的相应链路信息如下:
上行链路以统计100个SRS测量值为一个统计窗。
链路1:当前统计窗SRS测量无效性概率为35%;
链路2:当前统计窗SRS测量无效性概率为15%;
链路3:已经处于观察期并且连续4个统计窗处于观察期,当前统计窗SRS测量无效性概率为70%。
下行链路以统计100个新传数据包为一个统计窗。
链路1:当前调度窗丢包概率为5%;
链路2:当前调度窗丢包概率为45%;
链路3:当前调度窗丢包概率为20%;
步骤202:基站将统计得到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的指标门限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链路状态信息。
具体的,上行指标门限为SRS测量有效性比例,采用截窗统计的方式,100个SRS测量值为一个统计窗:
上行正常门限为20%,也就是100个测量值中少于20个测量值是无效的;
上行观察门限为30%,也就是100个测量值中超过30个测量值是无效的,进入观察期;
上行异常门限为连续5个统计窗处于观察期,也就是连续500个测量值中,每100个测量值中超过30个测量值无效,上行判断为异常。
下行指标门限为下行丢包概率,采用截窗统计的方式,100个新传数据包为一个统计窗:
下行正常门限为20%,也就是100个数据包中少于20个数据包丢包;
下行观察期门限为30%,也就是100个包中超过30个数据包丢包进入观察期;
下行异常门限为连续5个统计窗处于观察期,也就是连续500个包中,每100个包中超过30个数据包丢包,下行判断为异常。
根据步骤201中的统计结果和相应的指标门限,相应链路的状态为:
上行:
链路1:进入观察期;
链路2:正常;
链路3:异常。
下行:
链路1:正常;
链路2:进入观察期;
链路3:正常。
步骤203:基站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对链路进行处理。
具体的,上行:
链路1:进入观察期,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链路2:上行正常,继续统计其上行调度性能;
链路3:异常,直接释放该链路;
下行:
链路1:下行正常,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链路2:进入观察期,限制下行调度资源,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链路3:下行正常,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链路进行检测和处理的流程图;实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示方法的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统计所有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步骤402: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指标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
步骤403:判断链路状态是否正常,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06;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404或步骤405。
步骤404:处理异常终端,进一步执行步骤409或步骤410。
步骤405:链路进入观察期限制其调度资源,进一步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统计链路性能指标,并返回执行步骤402。
步骤407:判断观察期链路性能是否好转,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06;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408.
步骤408:判断是否达到异常门限值,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04;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重新执行步骤405。
步骤409:释放链路。
步骤410:触发链路重新接入,进一步执行步骤411。
步骤411:判断链路重接入是否成功,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返回执行步骤406;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返回执行步骤409。
实施例三为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基站统计其下所有上行链路调度丢包率
该基站下现有3个上行链路,目前统计的相应链路信息如下:
上行链路以统计2S内新传数据包为一个统计周期:
链路1:当前周期丢包率为5%;
链路2:当前周期丢包率为45%;
链路3:当前周期丢包率为20%;
步骤302、基站将统计得到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的指标门限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链路状态信息
上行指标门限为一个统计周期的上行丢包率:
正常门限为10%,也就是2S内新传数据包中丢包率低于10%;
非正常门限为15%,也就是2S内新传数据包中丢包率高于15%就认定为该链路非正常。
根据步骤301中的统计结果和相应的指标门限,相应链路的状态为
下行:
链路1:正常;
链路2:非正常;
链路3:非正常。
步骤303、基站根据链路的状态信息对链路进行处理:
链路1:正常,继续统计其调度性能;
链路2:进入观察期,限制下行调度资源,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链路3:进入观察期,限制下行调度资源,在后续周期继续统计并进行相应的判断。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对链路进行检测和处理的流程图;实现实施例三所示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统计所有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步骤502: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指标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
步骤503:判断链路状态是否正常,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509;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504。
步骤504:链路进入观察期,限制其调度资源。
步骤505:判断观察期链路性能是否好转,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509;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判断是否达到异常门限,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507;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重新执行步骤504.
步骤507:触发链路重接入,进一步执行步骤508。
步骤508:判断链路重接入是否成功,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509;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510。
步骤509:统计链路性能指标,进一步重新执行步骤502。
步骤510:释放终端。
实施例四为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装置。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信息统计模块61:用于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比较判断模块62:用于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信息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
处理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链路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同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指标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
根据所述链路的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期性统计是以时间为周期进行统计或以预设数量的数据包为周期进行统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是调度性能指标信息或测量性能指标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链路进行处理,包括:
对正常的链路继续统计相应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对非正常的链路限制所述链路的调度资源;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恢复正常的链路,按照正常链路处理;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达到异常门限的链路,采用重接入或释放处理;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既未恢复正常也未确认为异常的链路继续按照非正常链路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链路进行处理,包括:
对正常的链路继续统计相应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对异常的链路采用触发相应链路重接入或者释放处理;对进入观察期的链路采用限制所述链路的调度资源处理;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恢复正常的链路,按照正常链路处理;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达到异常门限的链路,采用重接入或释放处理;对于在随后的统计周期既未恢复正常也未确认为异常的链路继续按照进入观察期的链路处理。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重接入或释放处理,包括:
当异常链路重接入成功,则在下一个周期重新统计所述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当异常链路重新接入失败,则直接释放所述链路。
8.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
信息统计模块:用于周期性统计接入链路的性能指标信息;
比较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的性能指标信息和相应信息的门限值判断链路的状态;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链路状态对链路进行处理。
CN201410132388.0A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4980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388.0A CN104980961A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EP14888423.2A EP3128781B1 (en) 2014-04-01 2014-07-14 Network anomaly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PCT/CN2014/082172 WO2015149444A1 (zh) 2014-04-01 2014-07-14 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6559959A JP6279100B2 (ja) 2014-04-01 2014-07-14 ネットワーク異常検出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異常検出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2388.0A CN104980961A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0961A true CN104980961A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3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2388.0A Pending CN104980961A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28781B1 (zh)
JP (1) JP6279100B2 (zh)
CN (1) CN104980961A (zh)
WO (1) WO20151494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723A (zh) * 2019-05-23 2021-11-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9826B2 (ja) * 2018-09-20 2022-08-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性能測定システム、無線性能測定方法、無線性能測定装置および無線性能測定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534A (zh) * 2006-08-04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信道资源异常检测方法
CN101795186A (zh) * 2010-03-04 201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断开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43522A (zh) * 2011-04-13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652454A (zh) * 2009-12-09 2012-08-29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无线链路状态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2465B2 (ja) * 2001-12-21 2007-04-04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7313737B2 (en) * 2003-03-19 2007-12-25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US7701844B2 (en) * 2005-02-09 2010-04-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radio link failures associated with HSUPA and HSDPA channels
EP2296397A1 (en) * 2008-06-19 2011-03-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WO2012035646A1 (ja) * 2010-09-17 2012-03-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リレー局、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534A (zh) * 2006-08-04 200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户信道资源异常检测方法
CN102652454A (zh) * 2009-12-09 2012-08-29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无线链路状态管理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1795186A (zh) * 2010-03-04 201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断开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43522A (zh) * 2011-04-13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723A (zh) * 2019-05-23 2021-11-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13692723B (zh) * 2019-05-23 2023-01-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通知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1870670B2 (en) 2019-05-23 2024-01-09 Omr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tif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8781B1 (en) 2021-03-10
EP3128781A1 (en) 2017-02-08
JP2017517917A (ja) 2017-06-29
JP6279100B2 (ja) 2018-02-14
EP3128781A4 (en) 2017-10-25
WO2015149444A1 (zh)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1822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7430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alf 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021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i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KR102142792B1 (ko)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357561B2 (e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91745B (zh) 网络设备及其识别终端异常的方法
CN102457914B (zh) 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
CN109768907A (zh) 一种can总线波特率自适应设置方法
EP3749033A1 (en) Beam rest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027603A (zh) 配置有epdcch的用户设备中提供下行无线链路条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7999B (zh) 调整调度请求虚警门限值的方法及装置
EP3420656B1 (en) Link adaptation on a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carrier
CN104980961A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异常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982107A (zh) 调度方法、调度器及网络接入设备
CN101772046A (zh) 下行通信质量测量和上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521272A (zh) 信息获取方法和基站
CN102547832A (zh) 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异常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991375B (zh) 用于监视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的方法
CN105634894A (zh) 一种增强型can总线数据重发方法和装置
CN105637790B (zh) 一种重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05247A (zh) 一种数据包重传率的获取方法和rlc层数据解析设备
CN102904696B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结果的上报和确定的方法、设备
CN107800509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反馈与重传方法和系统
CN112654096A (zh) 竞争窗长度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4284406A (zh) 一种调整终端速率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