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4596B -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4596B
CN113684596B CN202111112064.7A CN202111112064A CN113684596B CN 113684596 B CN113684596 B CN 113684596B CN 202111112064 A CN202111112064 A CN 202111112064A CN 113684596 B CN113684596 B CN 113684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e
hole
shaft
connecting seat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20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4596A (zh
Inventor
黄绪
吉学齐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ifa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20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4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4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4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4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22Te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es, Weavers' Tools, And Shutt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包括边撑固定座和边撑连接座,所述边撑连接座用于连接刺轴,还包括: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能够输出前后方向的平移,以推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移动,且所述边撑连接座能够绕着所述偏心轴在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一锁紧螺栓,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以所述偏心轴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弧形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均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配合,所述第一螺栓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弧形孔两端的半圆直径,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平移时,所述第一螺栓孔始终能够与所述弧形孔对齐。本发明中对刺轴调节时的调节步骤简单,且用于调节的调节结构较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气织机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背景技术
边撑装置是喷气织机重要的组成部分。边撑装置设置在喷气织机的两端,用于将织物向外撑开,保持织物的经纬密度。边撑装置包括刺轴、撑布块、导布板压条。撑布块与导布板压条围成U型槽。刺轴位于U型槽内。织物越过撑布块进入到U型槽内,并穿过刺轴的下方,最后由导布板压条导出。刺轴上刺环旋转时会对织物形成撑布拉力,以使织物伸幅。刺轴与撑布块以及导布板压条之间的间隙决定了刺轴对织物的撑布拉力的大小,因此也就决定了织物的伸幅。不同种类的织物所需的撑布拉力的大小不同,因此需要调节刺轴与撑布块以及与导布板压条之间的间隙,以获取理想的撑布拉力。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刺轴的位置往往不可调,或者是即使刺轴的位置可调,但是调节步骤较繁琐,用于实现调节的调节结构较复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该边撑装置中刺轴的位置可调,且调节步骤简单,用于实现调节的调节结构简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该边撑装置中刺轴的位置可调,且调节步骤简单,用于实现调节的调节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包括边撑固定座和边撑连接座,所述边撑连接座用于连接刺轴,还包括:
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能够输出前后方向的平移,以推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移动,且所述边撑连接座能够绕着所述偏心轴在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
第一锁紧螺栓,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以所述偏心轴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弧形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均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配合,所述第一螺栓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弧形孔两端的半圆直径,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平移时,所述第一螺栓孔始终能够与所述弧形孔对齐。
优选地,所述偏心轴包括成偏心设置的大径轴和小径轴,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孔,所述小径轴贯穿所述限位孔,且所述小径轴受到所述限位孔的限制作用仅能够作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大径轴配合的圆孔,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大径轴贯穿所述圆孔并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盲孔的盲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小径轴上设置有螺纹,与所述小径轴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小径轴锁紧在所述边撑固定座上。
优选地,刺轴位于所述边撑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远离所述刺轴的位置,所述弧形孔位于所述偏心轴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螺栓杆上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螺母将所述第一垫片压紧在所述边撑连接座上。
优选地,还包括偏心轴套,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轴套配合的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型长条孔,所述偏心轴套与所述轴套孔的上孔沿和下孔沿均接触,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二锁紧螺栓通过所述长条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将所述边撑连接座和所述边撑固定座锁紧。
优选地,所述偏心轴套具有沿着径向向外扩张的帽部,所述帽部与所述边撑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螺母通过所述帽部将所述第二垫片压紧在所述边撑连接座上。
优选地,所述弧形孔和所述轴套孔均位于所述偏心轴的上方,且在前后方向上,以及在上下方向上,所述轴套孔均相对于所述弧形孔远离所述偏心轴。
优选地,所述边撑连接座通过刺轴压盖与所述刺轴连接,所述刺轴压盖上设置有用于与刺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对刺轴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时,将小径轴上的螺母旋下,旋松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之后通过扳手转动偏心轴,在调节到位后,将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旋紧即可。在对刺轴进行上下方向调节时,旋松第一锁紧螺栓,旋松第二锁紧螺栓,并将偏心轴套从轴套孔中取下,之后以偏心轴为圆心转动边撑连接座,在调节到位后,旋紧第一锁紧螺栓,将偏心轴套放入到轴套孔中,并转动偏心轴套以使轴孔与第二螺栓孔对齐,之后旋紧第二锁紧螺栓。本发明中对刺轴调节时的调节步骤简单,且用于调节的调节结构较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的轴侧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边撑固定座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边撑连接座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边撑连接座、2为边撑固定座、3为偏心轴、4为第一锁紧螺栓、5为偏心轴套、6为刺轴压盖、7为导布板压条、8为刺轴、9为撑布块、10为连接孔、11为限位孔、12为盲孔、13为第一螺栓孔、14为第二螺栓孔、15为圆孔、16为弧形孔、17为轴套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该边撑装置中刺轴的位置可调,且调节步骤简单,用于实现调节的调节结构简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包括边撑固定座2和边撑连接座1,边撑连接座1能够锁紧在边撑固定座2上。边撑连接座1用于连接刺轴8。本发明中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还包括偏心轴3,该偏心轴3能够输出前后方向的平移,以推动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由于刺轴8连接在边撑连接座1上,因此刺轴8会随着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如此就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调节刺轴8的位置。
本发明中的边撑连接座1还能够绕着偏心轴3转动,在边撑连接座1转动时,连接于边撑连接座1上的刺轴8就会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如此便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节刺轴8的位置。
如果通过上下移动边撑连接座1来对刺轴8进行上下调节,通过前后移动边撑连接座1来对刺轴8进行前后调节,那么这样很难实现。因为上下移动会受到前后移动结构的干涉,前后移动会受到上下移动结构的干涉。而本发明巧妙地将对刺轴8的上下调节变为对边撑连接座1的旋转,并且边撑连接座1是绕着输出前后平移的偏心轴3转动。如此,使得刺轴8的上下调节和前后调节互不干涉。
除了刺轴8的调节问题,边撑连接座1与边撑固定座2的锁紧也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因为要在边撑连接座1发生前后位移或者转动后依然要确保能够通过锁紧件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依靠现有技术显然无法实现。为了突破该难题,本发明作出了如下设计:
本发明引入了第一锁紧螺栓4,并且在边撑连接座1上设置了以偏心轴3为圆心的弧形孔16,该弧形孔16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本发明在边撑固定座2上设置了第一螺栓孔13,第一螺栓孔13与第一锁紧螺栓4适配。第一锁紧螺栓4通过弧形孔16和第一螺栓孔13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边撑连接座1的厚度较厚,因此将第一螺栓设置为第一螺纹孔,第一锁紧螺栓4能够旋拧在第一螺栓孔13内。
在调节刺轴8的上下位置时,绕着偏心轴3在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边撑连接座1,弧形孔16也会随着边撑连接座1转动,而弧形孔16是以偏心轴3为圆心,且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孔,因此只要边撑连接座1转动的角度不超过预定角度,那么弧形孔16总能够与边撑固定座2上的第一螺栓孔13对齐,即第一锁紧螺栓4总能够通过弧形孔16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弧形孔16是以偏心轴3为圆心形成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孔,而且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与第一螺栓孔13适配,因此,在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边撑连接座1时,或者说在对刺轴8进行上下调节时,仅需要将第一锁紧螺栓4旋松即可,而不必将第一锁紧螺栓4从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上拆卸下,如此简化了调节步骤,节省了调节时间。
由于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刺轴8在安装好后,在上下方向上几乎符合要求,因此在上下方向上需要调节的调节量较小,大概在5mm左右。另外,本发明特将刺轴8设置在边撑连接座1的一侧,而将偏心轴3设置在边撑连接座1上远离刺轴8的一侧,以使刺轴8离偏心轴3的距离尽可能地远,如此,刺轴8的旋转半径较大。因此在上下方向调节刺轴8时,边撑连接座1所需转动的角度会较小。因此本发明中的弧形孔16几乎接近于直线型长条孔。
为了防止边撑连接座1在前后移动时偏离第一螺栓孔13,本发明还作出了如下设计:将第一螺栓孔13的直径设置为小于弧形孔16的两端的半圆直径。换言之,如果将第一螺栓孔13投影到边撑连接座1上,那么第一螺栓孔13与弧形孔16的上孔沿和下孔沿均具有间隙。即使在弧形孔16跟随边撑连接座1平移时,弧形孔16相对于第一螺栓孔13发生了上下方向的偏移,但是依然能够确保弧形孔16与第一螺栓孔13对齐。如此,在对边撑连接座1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后,依然能够通过第一锁紧螺栓4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与第一螺栓孔13适配,因此在对刺轴8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时,不必将第一锁紧螺栓4卸下,仅需要将第一锁紧螺栓4旋松,之后使偏心轴3推动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在调节到位后,再将第一锁紧螺栓4旋紧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螺栓孔13的直径小于弧形孔16的两端的半圆直径,那么与第一螺栓孔13适配的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也小于弧形孔16的两端的半圆直径,即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与弧形孔16的上孔沿和下孔沿之间具有间隙。为了实现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之间的牢固锁紧,本发明还引入了第一垫片,第一垫片套在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上,第一垫片的外径大于弧形孔16的两端半圆直径。如此,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母能够将第一垫片压紧在边撑连接座1上。
由上文的描述可知边撑连接座1通过偏心轴3驱动而发生前后方向的位置。接下来详细介绍偏心轴3输出前后平移的原理。
偏心轴3包括成偏心设置的大径轴和小径轴。边撑固定座2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孔11,小径轴贯穿该限位孔11。在转动偏心轴3时,由于小径轴受到限位孔11的限制作用仅能够作上下方向的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没有限位孔11的限制作用,在转动偏心轴3时,小径轴会相对于大径轴发生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位移。在本发明中由于限位孔11的设置,在转动偏心轴3时,小径轴仅能够作上下方向的移动,那么可以得出,大径轴会相对于小径轴发生前后方向的位移。
那么大径轴如何将该前后方向的位移传递给边撑连接座1呢?本发明作出了如下设计:本发明在边撑连接座1上设置了与大径轴适配的圆孔15,且该圆孔15为通孔,在边撑固定座2上设置了与大径轴配合的盲孔12,该盲孔12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孔。而限位孔11设置在盲孔12的盲端。大径轴贯穿边撑连接座1上的圆孔15,之后进入盲孔12内。小径轴从限位孔11中穿出。在转动偏心轴3时,由于受到限位孔11的限制作用,大径轴需要在前后方向发生位移,盲孔12的长条结构用于避让大径轴的前后位移。大径轴在前后位移时会通过圆孔15的内壁来推动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如此,实现了大径轴驱动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
为了防止偏心轴3从圆孔15脱出,本发明还通过螺母将小径轴锁紧在边撑固定座2上。小径轴上设置有与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偏心轴3施力,本发明将偏心轴3的大径轴的端部设置了六角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扳手来转动偏心轴3。
由上文的描述可知,在偏心轴3处,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之间并不存在锁紧关系,偏心轴3仅能够防止边撑连接座1相对于边撑固定座2平移,而不能够防止边撑连接座1转动。在弧形孔16处,由于第一锁紧螺栓4的螺杆与弧形孔16的上孔沿和下孔沿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仅仅通过第一垫片与边撑连接座1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之间的锁紧。由于在实际的作业中,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会受到打纬结构的振动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边撑连接座1与边撑固定座2之间的锁紧力,以确保刺轴8稳定作业。
为此,本发明引入了偏心轴套5。边撑连接座1上设置有与偏心轴套5配合的轴套孔17。该轴套孔17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该轴套孔17为直线型长条孔。偏心轴套5与轴套孔17的上孔沿和下孔沿均接触。边撑固定座2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14。第二锁紧螺栓通过偏心轴套5和第二螺栓孔14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由于偏心轴套5与轴套孔17的上孔沿和下孔沿均接触,因此在第二锁紧螺栓旋紧后,不仅会在第二锁紧螺栓的螺母处形成摩擦力,还会在偏心轴套5与轴套孔17之间,以及第二锁紧螺栓的螺杆与偏心轴套5之间形成摩擦力。三处摩擦力共同作用用于实现边撑连接座1与边撑固定座2的锁紧。如此,确保了边撑连接座1与边撑固定座2之间的有效锁紧,确保了刺轴8工作的稳定性。
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刺轴8前后方向的调节量要大于上下方向的调节量。前后方向的调节量大概为10mm左右,上下方向的调节量为5mm左右。因此,在设置轴套孔17时优先考虑前后方向的调节。为了利于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本发明将轴套孔17设置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型长条孔。如此,在前后移动边撑连接座1时,轴套孔17会随着边撑连接座1前后移动。只要前后移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轴套孔17总能够与边撑固定座2上的第二螺栓孔14对齐,即第二锁紧螺栓总能够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如此,刺轴8前后调节后依然能够将边撑连接座1与边撑固定座2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轴套孔17为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型长条孔,因此在前后移动边撑连接座1时,只要将第二锁紧螺栓旋松即可,无须将第二锁紧螺栓拆卸下。如此,简化了调节步骤,节省了调节时间。
在对刺轴8进行上下调节时,需要以偏心轴3为圆心转动边撑连接座1。而轴套孔17会随着边撑连接座1转动,那么轴套孔17会相对于第二螺栓孔14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为了补偿该上下位移,本发明会转动偏心轴套5,以使偏心轴套5的轴孔发生下上方向的位置,从而确保第二锁紧螺栓依然能够通过偏心轴套5和第二螺栓孔14将边撑连接座1和边撑固定座2锁紧。
比如,如果在调节刺轴8的上下位置时,将边撑连接座1向下转动,那么就要使偏心轴套5的轴孔向上转动,以弥补轴套孔17的下移位移。如果将边撑连接座1向上转动,那么就要使偏心轴套5的轴孔向下转动,以弥补轴套孔17的上移位移。
由于刺轴8在上下方向上的调节量很小,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偏心轴套5的偏心轴3孔来补偿边撑连接座1在上下方向的位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偏心轴3为圆心转动边撑连接座1前,需要首先将偏心轴套5拆卸下,以避免偏心轴套5干涉边撑连接座1的转动。在转动完毕后,将偏心轴套5放入到轴套孔17中,并转动偏心轴套5使偏心轴套5上的轴孔与第二螺栓孔14对齐。
偏心轴套5的端部具有帽部,该帽部沿着偏心轴套5的径向向外扩张形成。为了提高偏心轴套5的端面摩擦力,本发明引入了第二垫片,该第二垫片套设在偏心轴套5上。第二锁紧螺栓的螺母旋紧后会通过偏心轴套5的帽部来挤压第二垫片,以使第二垫片与边撑连接座1之间形成摩擦力。
为了使边撑连接座1受到均匀的锁紧力,本发明将弧形孔16和轴套孔17进行错位设置。在前后方向上,弧形孔16和轴套孔17间隔排布,在上下方向上,弧形孔16和轴套孔17也为间隔排布。
在本发明中除了能够对刺轴8进行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调节外,还能够对刺轴8进行左右方向的调节。本发明中的边撑连接座1通过刺轴压盖6与刺轴8连接。刺轴压盖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刺轴8的连接孔10,该连接孔10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允许刺轴8在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且发生位移后依然能够通过连接孔10连接在刺轴压盖6上。
综上所述,在对刺轴8进行前后方向的调节时,将小径轴上的螺母旋下,旋松第一锁紧螺栓4和第二锁紧螺栓,之后通过扳手转动偏心轴3,在调节到位后,将第一锁紧螺栓4和第二锁紧螺栓旋紧即可。
在对刺轴8进行上下方向调节时,旋松第一锁紧螺栓4,旋松第二锁紧螺栓,并将偏心轴套5从轴套孔17中取下,之后以偏心轴3为圆心转动边撑连接座1,在调节到位后,旋紧第一锁紧螺栓4,将偏心轴套5放入到轴套孔17中,并转动偏心轴套5以使轴孔与第二螺栓孔14对齐,之后旋紧第二锁紧螺栓。
在对刺轴8进行左右方向调节时,旋松用于连接刺轴8和刺轴压盖6的连接螺栓,之后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刺轴8,待调节到位后,旋紧连接螺栓。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包括边撑固定座和边撑连接座,所述边撑连接座用于连接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能够输出前后方向的平移,以推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移动,且所述边撑连接座能够绕着所述偏心轴在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
第一锁紧螺栓,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以所述偏心轴为圆心的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弧形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均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配合,所述第一螺栓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弧形孔两端的半圆直径,在所述边撑连接座前后平移时,所述第一螺栓孔始终能够与所述弧形孔对齐;
所述偏心轴包括成偏心设置的大径轴和小径轴,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孔,所述小径轴贯穿所述限位孔,且所述小径轴受到所述限位孔的限制作用仅能够作上下移动;
还包括偏心轴套,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轴套配合的轴套孔,所述轴套孔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型长条孔,所述偏心轴套与所述轴套孔的上孔沿和下孔沿均接触;
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第二锁紧螺栓通过所述偏心轴套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将所述边撑连接座和所述边撑固定座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大径轴配合的圆孔,所述边撑固定座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所述大径轴贯穿所述圆孔并伸入所述盲孔内,所述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盲孔的盲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轴上设置有螺纹,与所述小径轴螺纹配合的螺母将所述小径轴锁紧在所述边撑固定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刺轴位于所述边撑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偏心轴位于所述边撑连接座上远离所述刺轴的位置,所述弧形孔位于所述偏心轴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螺栓杆上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螺母将所述第一垫片压紧在所述边撑连接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套具有沿着径向向外扩张的帽部,所述帽部与所述边撑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螺母通过所述帽部将所述第二垫片压紧在所述边撑连接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孔和所述轴套孔错位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连接座通过刺轴压盖与所述刺轴连接,所述刺轴压盖上设置有用于与刺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CN202111112064.7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Active CN113684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2064.7A CN113684596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2064.7A CN113684596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4596A CN113684596A (zh) 2021-11-23
CN113684596B true CN113684596B (zh) 2022-07-15

Family

ID=7858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2064.7A Active CN113684596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459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16648A (en) * 1912-07-17 1913-04-24 William Gerrar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mple Cutters for Automatic Weft-replenishing Looms.
US4222280A (en) * 1978-08-21 1980-09-16 Stewart Donald M Speed changing unit construction
CN201186978Y (zh) * 2008-02-19 2009-01-28 江苏省高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织机布撑调整机构
CN105040246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动程可调式移动边撑装置
CN108358123A (zh) * 2018-04-08 2018-08-03 意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轴调整机构
CN210262199U (zh) * 2019-06-28 2020-04-07 青岛星火引春纺机有限公司 用于喷气织机的新型边撑装置
CN213328080U (zh) * 2020-09-09 2021-06-01 襄阳盛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边撑刺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16648A (en) * 1912-07-17 1913-04-24 William Gerrar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mple Cutters for Automatic Weft-replenishing Looms.
US4222280A (en) * 1978-08-21 1980-09-16 Stewart Donald M Speed changing unit construction
CN201186978Y (zh) * 2008-02-19 2009-01-28 江苏省高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织机布撑调整机构
CN105040246A (zh) * 2015-08-31 2015-11-11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动程可调式移动边撑装置
CN108358123A (zh) * 2018-04-08 2018-08-03 意欧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轴调整机构
CN210262199U (zh) * 2019-06-28 2020-04-07 青岛星火引春纺机有限公司 用于喷气织机的新型边撑装置
CN213328080U (zh) * 2020-09-09 2021-06-01 襄阳盛之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边撑刺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4596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84596B (zh) 一种喷气织机边撑装置
CN102909942B (zh) 刮刀调节装置
CN213702544U (zh) 一种支撑高度可调的支撑装置
CN102021858A (zh) 新型轧光机用可调压力辊
CN108977999B (zh) 无梭织机的卷取压布装置
US3736891A (en) Connecting rods in combination with a tufting machine
CN211517732U (zh) 模切刀版锁紧装置与模切机
CN213281673U (zh) 一种布料固定装置及口罩生产设备
CN211343764U (zh) 自动化d轴导向座
CN208279762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顶纱器
CN107435728A (zh) 一种纺织设备滑轮组装置
CN208577224U (zh) 一种验布机
CN104816339A (zh) 一种刀具间距调节装置
CN219426218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09194139U (zh) 一种副罗拉的压布调节机构
CN215974365U (zh) 纺织机械用具有监测功能的切纱装置
CN214655615U (zh) 一种上差动调节机构
CN215517929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针头的纺织机
CN212144262U (zh) 一种安装夹具方便的冲床
CN217149686U (zh) 一种可调节式无纺布边缘裁切装置
CN217432725U (zh) 一种用于加工推拉门配件的冲床
CN216838405U (zh) 一种用于织带生产的经纱机张力检测装置
CN220812840U (zh) 一种可调节的供纱机构
CN220788953U (zh) 一种圆织机上经线松紧调节机构
CN216473886U (zh) 一种夹布装置的减振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