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4050B -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4050B
CN113664050B CN202110987945.7A CN202110987945A CN113664050B CN 113664050 B CN113664050 B CN 113664050B CN 202110987945 A CN202110987945 A CN 202110987945A CN 113664050 B CN113664050 B CN 113664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rnace
rolling
continuous casting
hea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79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4050A (zh
Inventor
李金浩
王宗斌
李成浩
王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79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4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4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4Temperature control, e.g. by cooling or heating the rolls or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16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wire rods, bars, merchant bars, rounds wire or material of like small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3/00Cooling beds, whether stationary or moving; Means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cooling beds, e.g. for braking work or for transferring it to or from the b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其中轧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并根据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连铸坯料装炉,并记录装炉时间;控制连铸坯料出炉,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在连铸坯料轧制完成后,根据坯料信息和装炉时间确定用于冷却连铸坯料的目标小冷床。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装置,通过对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的自动识别,来对连铸坯料进行自动分类并装炉,通过对连铸坯料的自动装入小冷床,来实现自动分类冷却,并且,通过一条轧线对应一组小冷床组的方式,轧线上可以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加热炉内的连铸坯料,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完全能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特殊钢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钢铁产能不断创新高,钢铁厂家竞争逐渐白热化,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成为各大厂家角力的新战场。
现有的轧钢车间布局,大多以单加热炉为主,装炉模式简单粗放,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长时间均热保证性能的高合金钢等钢种,得不到有效的均热时间保证,而抢产量必然造成性能的降低,造成质量损失。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轧钢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轧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并根据所述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所述目标加热炉为加热炉组中的一个;
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所述连铸坯料装炉,并记录装炉时间;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出炉,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
在所述连铸坯料轧制完成后,根据所述坯料信息和所述装炉时间确定用于冷却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小冷床,所述目标小冷床为小冷床组中的一个。
优选的,所述步骤根据所述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与所述步骤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所述连铸坯料装炉之间,还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所述目标加热炉的存钢区域内,所述存钢区域位于所述目标加热炉的炉门处。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组包括第一加热炉和第二加热炉,所述第一加热炉用于加热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结构钢;所述第二加热炉用于加热高碳低合金钢与高合金钢;所述第一加热炉的预热段温度为500-950℃,加热段温度为9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200-1260℃,均热时间≤25min;所述第二加热炉的预热段温度为500-850℃,加热段温度为8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190-1240℃,均热时间为35-4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控制所述连铸坯料出炉之后,所述步骤进入轧制工序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连铸坯料进行高压水除磷;所述高压水除磷步骤中高压水的压力25~30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
优选的,所述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大冷床进行缓冷,缓冷完成后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定尺锯切部件位置处进行定尺锯切。
优选的,所述轧制工序中,开轧温度为1000-1150℃,粗轧、中轧、精轧后的终轧温度为900-1050℃。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装炉时间策略:
获取所述加热炉组中各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所述轧线的工序时长;
根据各所述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所述轧线的工序时长确定各所述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
根据各所述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依次控制连铸坯料的装炉操作的执行。
一种轧钢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布置的加热炉组、轧线和小冷床组,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的轧钢方法。
优选的,所述轧线上自靠近所述加热炉组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小冷床组的一侧依次布置有高压水除鳞部件、粗轧轧辊、中轧轧辊、精轧轧辊、大冷床以及定尺锯切部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并根据所述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所述目标加热炉为加热炉组中的一个;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所述连铸坯料装炉,并记录装炉时间;控制所述连铸坯料出炉,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在所述连铸坯料轧制完成后,根据所述坯料信息和所述装炉时间确定用于冷却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小冷床,所述目标小冷床为小冷床组中的一个。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装置,通过对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的自动识别,来对连铸坯料进行自动分类并装炉,通过对连铸坯料的自动装入小冷床,来实现自动分类冷却,并且,通过一条轧线对应一组小冷床组的方式,轧线上可以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加热炉内的连铸坯料,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完全能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加热炉-1;第二加热炉-2;高压水除鳞部件-3;粗轧轧辊-4;中轧轧辊-5;精轧轧辊-6;大冷床-7;定尺锯切部件-8;第一小冷床-9;第二小冷床-10;控制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轧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并根据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目标加热炉为加热炉组中的一个;具体的,坯料信息至少包括连铸坯料的材料类型,也可以包括钢种、尺寸,连铸坯料可以为连铸方坯,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可以人为输入的方式获取,也可以通过在连铸坯料上设置采集标识的方式,自动获取;加热炉组包括至少两个加热炉,优选为两个。
步骤S2: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连铸坯料装炉,并记录装炉时间,由于连铸的加热时间以及轧制时间固定,故连铸坯料的装炉时间可以作为该连铸坯料的识别信息,以供后续选择目标小冷床;
步骤S3:控制连铸坯料出炉,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具体的,连铸坯料在扎线上自动前进,依次进行粗轧、中轧、精轧的工序;
步骤S4:在连铸坯料轧制完成后,即进入小冷床之前,根据坯料信息和装炉时间确定用于冷却连铸坯料的目标小冷床,目标小冷床为小冷床组中的一个;具体的,小冷床组中小冷床的个数应当与加热炉组中加热炉的个数相同。
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装置,通过对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的自动识别,来对连铸坯料进行自动分类并装炉,通过对连铸坯料的自动装入小冷床,来实现自动分类冷却,并且,通过一条轧线对应一组小冷床组的方式,轧线上可以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加热炉内的连铸坯料,能够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完全能满足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根据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与步骤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连铸坯料装炉之间,还包括:
控制连铸坯料移动至目标加热炉的存钢区域内,存钢区域位于目标加热炉的炉门处。具体的,通过将连铸坯料移动至存钢区域内,可以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对连铸坯料进行装炉操作,存钢区域的设置,可以保证连铸坯料的装炉时间精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热炉组包括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第一加热炉1用于加热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第二加热炉2用于加热高碳低合金钢与高合金钢;第一加热炉1的预热段温度为500-950℃,加热段温度为9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200-1260℃,均热时间≤25min;第二加热炉2的预热段温度为500-850℃,加热段温度为8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190-1240℃,均热时间为35-45min。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控制连铸坯料出炉之后,步骤进入轧制工序之前,还包括:
对连铸坯料进行高压水除磷;高压水除磷步骤中高压水的压力25~30MPa。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包括:
控制连铸坯料移动,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之后,还包括:
控制连铸坯料移动至大冷床7进行缓冷,缓冷完成后控制连铸坯料移动至定尺锯切部件8位置处进行定尺锯切。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轧制工序中,开轧温度为1000-1150℃,粗轧、中轧、精轧后的终轧温度为900-1050℃。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步骤确定装炉时间策略:
获取加热炉组中各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轧线的工序时长;
根据各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轧线的工序时长确定各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
根据各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依次控制连铸坯料的装炉操作的执行。
具体的,以两个加热炉为例,即加热炉组包括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第一加热炉1的加热时间为T1,第二加热炉2的加热时间为T2,轧线的执行时长为T轧线,第一加热炉1与第二加热炉2的装炉间隔时间相同,设定第一加热炉1与第二加热炉2的装炉间隔时间为T间隔,T间隔应当大于两倍的T轧线,则当第一加热炉1的某一个装炉时间为t,则该时刻装炉的连铸坯料的出炉时间为t+T1,那么第二加热炉2的某一个出炉时间应该在t+T1+T轧线至T+T1+T间隔-T轧线之间,对应的第二加热炉2的某一个装炉时间为t+T1+T轧线-T2至T+T1+T间隔-T轧线-T2之间;依次作为依据,第一加热炉1的各装炉时间间隔T间隔即可,第二加热炉2的各装炉时间同样间隔T间隔,使得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的出炉时间间隔,既可以满足第一加热炉1中连铸坯料的轧制,也可以保留时间供第二加热炉2中的连铸坯料完成轧制;同时,可以避免两个加热炉中连铸坯料的出炉干预。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该轧钢方法的工艺路线为: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粗轧-中轧-精轧-大冷床7缓冷-定尺锯切-小冷床收集打捆。
包括以下步骤:
连铸坯料进入智能装炉模块,对连铸坯料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后装炉,其智能装入模式为:第一加热炉1装入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结构钢,执行1类加热制度;第二加热炉2装入高碳低合金钢与高合金钢,执行2类加热制度;
连铸坯料进入第一加热炉1或第二加热炉2进行加热,第一加热炉1执行1类加热制度,预热段温度为500-950℃,加热段950-1260℃,均热段1200-1260℃,均热时间≤25min;第二加热炉2执行2类加热制度,预热段500-850℃,加热段850-1260℃,均热段1190-1240℃,均热时间为35-45min;
连铸坯料进入智能出炉模块,第一加热炉1加热时间短,出钢灵活,第二加热炉2加热时间长,均热段需要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扩散均匀成分,提高钢材性能的均质化,考虑到装炉连铸坯料的时间间隔和加热炉的加热效果,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的出炉时间间隔设定为10min,而轧线轧制钢材到进入大冷床7的时间为3min,因此可在第二加热炉2出钢,连铸坯料经过轧制进入大冷床7后,接着第一加热炉1出钢进行轧制,同样用时3min,因此若轧线只用第二加热炉2的情况下,1小时轧制6支钢,出钢间隔10min,轧一支钢3min,空窗时间7min,而拥有第一加热炉1的情况下,1小时可轧制12支钢,第二加热炉2出钢间隔10min,轧2支钢用6min,空窗时间4min,轧制效率翻倍,并且保持良好稳定的轧制节奏;
高压水除磷去除连铸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高压水的压力25~30MPa;
开轧温度1000-1150℃,粗轧、中轧、精轧后,终轧温度900-1050℃;
轧后圆棒进入大冷床7进行缓冷,大冷床7设有智能编组模块,对第一加热炉1出钢轧制的圆钢编组为1-9+连铸坯信息;对第二加热炉2出钢轧制的圆钢编组为2-10+连铸坯信息;
圆钢下冷床进行定尺锯切,锯切后进入小冷床进行收集打捆;小冷床前设有智能识别模块,编组号前缀为1的进入第一小冷床9进行收集打捆,编组好前缀为2的进入第二小冷床10进行收集打捆。
举例说明:
45#、50#、20Cr钢牌号的连铸坯料通过智能模块进入第一加热炉1装炉,第一加热炉1执行1类加热制度,预热段温度为500-950℃,加热段950-1260℃,均热段1200-1260℃,均热时间≤25min;
40CrNiMoA、40CrMnMo、GCr15、30CrMnSiMo钢牌号的连铸坯通过智能模块进入第二加热炉2装炉,第二加热炉2执行2类加热制度;
高压水除磷去除连铸坯表面的氧化铁皮;
开轧温度1100℃,粗轧、中轧、精轧后,终轧温度950℃;
轧后圆棒进入大冷床7缓冷,大冷床7设有智能编组模块,45#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1-9-45#-001、002、003...,50#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1-9-50#-001、002、003...,20Cr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1-9-20Cr-001、002、003...,定尺锯切后由智能识别模块分入第一小冷床9进行打捆收集;40CrNiMoA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2-10-40CrNiMoA-001、002、003...,40CrMnMo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2-10-40CrMnMo-001、002、003...,GCr15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2-10-GCr15-001、002、003...,30CrMnSiMo钢牌号的连铸坯编组为2-10-30CrMnSiMo-001、002、003...,在定尺锯切部件8处进行定尺锯切后,由智能识别模块分入第二小冷床10进行打捆收集。
除上述轧钢方法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轧钢装置,该轧钢装置包括控制器11以及依次布置的加热炉组、轧线和小冷床组,控制器11用于执行如上述的轧钢方法。
进一步,轧线上自靠近加热炉组的一侧向靠近小冷床组的一侧依次布置有高压水除鳞部件3、粗轧轧辊4、中轧轧辊5、精轧轧辊6、大冷床7以及定尺锯切部件8,连铸坯料在轧线上的时长,应当为高压水除磷,粗轧,中轧,精轧,大冷床7缓冷和/或定尺锯切的总时长。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轧钢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连铸坯料的坯料信息,并根据所述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所述目标加热炉为加热炉组中的一个;
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所述连铸坯料装炉,并记录装炉时间;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出炉,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
在所述连铸坯料轧制完成后,根据所述坯料信息和所述装炉时间确定用于冷却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小冷床,所述目标小冷床为小冷床组中的一个;
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装炉时间策略:
获取所述加热炉组中各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所述轧线的工序时长;
根据各所述加热炉的加热时长以及所述轧线的工序时长确定各所述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
根据各所述加热炉对应的装炉时刻依次控制连铸坯料的装炉操作的执行;
所述加热炉组包括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加热时间为T1,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加热时间为T2,所述轧线的执行时长为T轧线,所述第一加热炉(1)与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装炉间隔时间相同,设定所述第一加热炉(1)与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装炉间隔时间为T间隔,T间隔应当大于两倍的T轧线,则当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某一个装炉时间为t,则该时刻装炉的连铸坯料的出炉时间为t+T1,那么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某一个出炉时间应该在t+T1+T轧线至T+T1+T间隔-T轧线之间,对应的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某一个装炉时间为t+T1+T轧线-T2至T+T1+T间隔-T轧线-T2之间;依次作为依据,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各装炉时间间隔T间隔即可,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各装炉时间同样间隔T间隔,使得所述第一加热炉(1)和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出炉时间间隔,既可以满足所述第一加热炉(1)中连铸坯料的轧制,也可以保留时间供所述第二加热炉(2)中的连铸坯料完成轧制,以避免两个加热炉中连铸坯料的出炉干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根据所述坯料信息确定用于加热所述连铸坯料的目标加热炉与所述步骤根据预设装炉时间策略控制所述连铸坯料装炉之间,还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所述目标加热炉的存钢区域内,所述存钢区域位于所述目标加热炉的炉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组包括第一加热炉(1)和第二加热炉(2),所述第一加热炉(1)用于加热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结构钢;所述第二加热炉(2)用于加热高碳低合金钢与高合金钢;所述第一加热炉(1)的预热段温度为500-950℃,加热段温度为9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200-1260℃,均热时间≤25min;所述第二加热炉(2)的预热段温度为500-850℃,加热段温度为850-1260℃,均热段温度为1190-1240℃,均热时间为35-4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控制所述连铸坯料出炉之后,所述步骤进入轧制工序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连铸坯料进行高压水除磷;所述高压水除磷步骤中高压水的压力25~30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依次进行粗轧、中轧和精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进入轧线执行轧制工序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大冷床(7)进行缓冷,缓冷完成后控制所述连铸坯料移动至定尺锯切部件(8)位置处进行定尺锯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中,开轧温度为1000-1150℃,粗轧、中轧、精轧后的终轧温度为900-1050℃。
8.一种轧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1)以及依次布置的加热炉组、轧线和小冷床组,所述控制器(11)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轧钢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线上自靠近所述加热炉组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小冷床组的一侧依次布置有高压水除鳞部件(3)、粗轧轧辊(4)、中轧轧辊(5)、精轧轧辊(6)、大冷床(7)以及定尺锯切部件(8)。
CN202110987945.7A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664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7945.7A CN113664050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7945.7A CN113664050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4050A CN113664050A (zh) 2021-11-19
CN113664050B true CN113664050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546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7945.7A Active CN113664050B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405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985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钢坯加热炉小交叉出钢控制方法
CN1483534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双铸机单辊道双加热炉物流控制方法
CN1824401A (zh) * 2005-02-26 2006-08-30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坯加热温度控制方法
WO2013153879A1 (ja) * 2012-04-10 2013-10-1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圧延順序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圧延順序決定方法
JP2016078070A (ja) * 2014-10-15 2016-05-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間圧延の圧延順序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圧延順序決定方法
CN111957745A (zh) * 2020-07-10 2020-11-2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大规格棒材的热轧控冷方法
CN112108519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加热的热轧带钢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3290060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生产节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3985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钢坯加热炉小交叉出钢控制方法
CN1483534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双铸机单辊道双加热炉物流控制方法
CN1824401A (zh) * 2005-02-26 2006-08-30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铸坯加热温度控制方法
WO2013153879A1 (ja) * 2012-04-10 2013-10-17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圧延順序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圧延順序決定方法
JP2016078070A (ja) * 2014-10-15 2016-05-16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間圧延の圧延順序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圧延順序決定方法
CN112108519A (zh) * 2019-06-19 2020-12-2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加热的热轧带钢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1957745A (zh) * 2020-07-10 2020-11-20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大规格棒材的热轧控冷方法
CN113290060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生产节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4050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9688A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obtaining steel strip coils having cold-rolled characteristics and directly obtained in a hot-rolling line
CN104525560B (zh) 普碳钢/含Nb钢20‑30mm中厚板麻面的有效控制方法
RU2057601C1 (ru) Способ горячей прокатки стальной полосы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8906888A (zh) 不锈钢冷轧带钢生产设备
CN104399745B (zh) 一种配置粗轧机的炉卷轧机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70528B (zh) 一种冷轧低碳钢表面白斑缺陷的控制方法
CN103341498B (zh) 减少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厚度的方法
CN101147920A (zh) 含钒汽车梁用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控制方法
RU2003106118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онких плоских изделий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167858A (zh) 一种极薄带钢的铁素体区无头轧制方法
CN102601129A (zh) 一种低碳冷镦钢热轧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控制方法
CN111375636B (zh)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CN108315651B (zh) 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轧带钢连续冷轧退火酸洗方法
CN104056863A (zh) 一种热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4050B (zh)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CN104399748B (zh) 一种可以取代常规宽带钢热连轧的生产工艺
CN204276517U (zh) 一种可以取代常规宽带钢热连轧的生产线
CN101244435A (zh) 高碳钢线材的生产工艺
CN101590488B (zh) 一种热轧带钢粗轧工序的轧制工艺技术
CN113275385B (zh) 一种动态控制单机架轧机待轧位置的方法
CN114406226A (zh) 一种微合金低碳钢中厚板的连续铸轧方法
CN114406000A (zh) 一种普通低碳钢中厚板的连续铸轧方法
CN204220617U (zh) 一种配制粗轧机的炉卷轧机生产线
CN115415319A (zh) 一种多机多流铸坯生产端到端全过程追溯方法
US20030150091A1 (en) Foundry rollin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