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7445A -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7445A
CN113637445A CN202110860231.XA CN202110860231A CN113637445A CN 113637445 A CN113637445 A CN 113637445A CN 202110860231 A CN202110860231 A CN 202110860231A CN 113637445 A CN113637445 A CN 113637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retardant
silane
silane modified
stirring
phosph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02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7445B (zh
Inventor
陈军
刘伟明
沈峰
柴梦洒
裘杭建
何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Hangzhou Zhij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ijiang Silicon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02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7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7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7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7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7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1/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magnesium
    • C08K2003/2224Magnesium hydr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21Phosphates
    • C08K2003/322Ammonium phosphate
    • C08K2003/323Ammonium polyphosphat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包括以下组分:基胶、增塑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触变剂、硅烷偶联剂、除水剂、固化剂。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各组分在真空下搅拌混合均匀;步骤2:向步骤1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除水剂,搅拌混合均匀;步骤3:向步骤2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步骤4:向步骤3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后真空分散,出料分装。本申请具有提高硅烷改性阻燃胶的阻燃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胶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
硅烷改性密封胶是以硅烷改性树脂为基础原料,加入增塑剂、除水剂、填料、催化剂、粘接促进剂和助剂等,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制备而成。硅烷改性密封胶具有端硅烷结构和主链聚醚或聚氨酯机构,兼具聚氨酯树脂和硅酮树脂的特点,在建筑领域、交通领域、土木工程领域和产品组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硅烷改性密封胶中主要含有的C-O键,其本身的阻燃效果很差,而简单添加市面上常见的阻燃剂无法使得硅烷改性密封胶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且对于硅烷改性密封胶的各项性能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Figure BDA0003185462080000021
其中,增塑剂选用磷酸酯类增塑剂,第一填料选自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第二填料为磷-氮复合型阻燃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分复配混合得到改性阻燃胶,其中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增塑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果,使得改性密封胶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在受热分解时可以吸收大量燃烧区的热量,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分解后产生的金属氧化物熔点高、热稳定性好,覆盖于燃烧固相表面后,可以有效阻挡热传导和热辐射。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水蒸气可以稀释可燃气体,起到阻燃作用。
磷酸酯类增塑剂中的磷化合物会分解生成磷酸的非燃性液态膜,磷酸进一步脱水形成偏磷酸,偏磷酸聚合形成聚偏磷酸,聚偏磷酸在生成时会覆盖在燃烧固体表面,而由于聚偏磷酸是强酸,具有很强的脱水能力,使得燃烧固体脱水碳化,在表面形成一层碳化膜,隔绝燃烧固体与空气的接触,从而达到较强的阻燃效果。
磷-氮复合型阻燃剂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形成膨胀性焦炭层,它起着隔热阻氧保护层的作用,含氮化合物起着发泡剂和焦炭增强剂的作用。残留物中含有的氮、磷、氧三种元素,它们在火焰温度下形成热稳定性的无定形物,犹如玻璃体,作为绝热保护层而起到阻燃效果。
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增塑剂三者共同添加时,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均匀分散在增塑剂中,当发生燃烧时,最先起到阻燃效果的是磷酸酯类增塑剂,形成的聚偏磷酸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使得第一填料中的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时产生的水蒸气可以快速被吸收,从而促进金属氢氧化物的分解,提高金属氢氧化物对热量的吸收。而第二填料在燃烧时形成膨胀性焦炭,可以填充进入金属氧化物和聚偏磷酸等缝隙中,进一步提高燃烧时对空气的隔绝能力,从而提高阻燃效果。
本申请中硅烷改性聚醚可以采用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S303H、SAX350、SAX400;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的SPUR+*1015和SPUR+*1050或者旭硝子集团的ESS3430、ESS2410。.
触变剂可以为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
硅烷偶联剂可以选自苯氨基-硅烷、三氨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脲丙基三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除水剂可以选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比如市售型号为A-171的除水剂。
固化剂可以选用螯合锡催化剂,比如市售牌号为U-220型催化剂、U303型催化剂和TIB226型催化剂。
优选的,磷酸酯类增塑剂选自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氯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氯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甲苯二苯酯均含有不同长度的支链,支链数量和长度可以提高磷酸酯与基胶之间的混合均匀性,且在硅烷改性阻燃胶燃烧时可以形成更厚的碳化膜,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硅烷改性阻燃胶的阻燃性能。
优选的,磷-氮复合型阻燃剂选自Ⅱ型长链聚磷酸铵、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Ⅱ型长链聚磷酸铵是一种高磷高氮的无机聚合物,其具有加长的支链、含有若干交联结构、热分解温度高、阻燃效能腔,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在硅烷改性阻燃胶燃烧时,金属氢氧化物热分解后形成的活性金属氧化物会在热辐射中催化基胶中生成羟基、羰基型支链等,从而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的阻燃体系中形成更多的碳源,促进材料膨胀成碳,延缓热量向材料内部传递,降低材料热释放速率及有毒烟气的释放速率,提高材料燃烧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基胶选自端硅烷基聚醚、硅烷封端聚氨酯树脂和硅烷改性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硅烷基聚醚的主链是大分子聚醚,端基为可水解基团硅烷基,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耐候性、耐久性。硅烷封端聚氨酯树脂具有出色的伸长率和弹性回复率,以及卓越的耐化学性和耐候性。硅烷改性聚醚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免底涂粘接性和快速固化性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阻胺在有氧的状态下吸收光能后,可以转变为相应的氮氧自由基,这些氮氧自由基不仅可以捕获聚合物光分解中所产生的烷基自由基,且在光稳定的过程中具有再生功能。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可以优先吸收对聚合物有害的紫外光,并能将光能转化为对聚合物无害的热能散发。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一同使用时,通过不同的机理对聚合物起到抗紫外光降解的能力,提高本申请中硅烷改性阻燃胶的抗紫外性能。
优选的,所述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添加有10-15重量份的阻燃微粒,所述阻燃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气相硅胶与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乙二醇-水溶液间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气相硅胶包覆离子液体微粒;
步骤2:向离子液体微粒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持续20-30min,得到阻燃液体微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微粒与基胶混合均匀,当硅烷改性阻燃胶发生燃烧时,阻燃微粒在受热情况下会释放出其吸附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降低燃烧物表面的氧气以及可燃气浓度,从而对硅烷改性阻燃胶起到较好的阻燃性能。其次,离子液体本身也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和热稳定性能,因此加入了阻燃微粒后的硅烷改性阻燃胶的阻燃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优选的,所述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添加有10-15重量份的改性多孔二氧化硅,所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多孔二氧化硅先用蒸馏水进行浸润预处理;
步骤2:用硫酸镁溶液浸渍预处理多孔二氧化硅;
步骤3:浸渍后的多孔二氧化硅加热脱水;
步骤4:对加热脱水后的多孔二氧化硅用湿度为40-70%的湿空气进行循环吹风处理5-10min,即可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二氧化硅经过改性处理后,多孔二氧化硅的孔隙中附着有六水硫酸镁颗粒,当硅烷改性阻燃胶发生燃烧时,多孔二氧化硅中的六水硫酸镁颗粒中的结晶水会发生脱附,脱附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燃烧区的温度,起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其次结晶水从六水硫酸镁颗粒中脱附后形成的水蒸气,可以降低多孔二氧化硅附近的可燃气体的浓度,从而对气相起到阻燃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胶、增塑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在真空下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加热到110℃,继续搅拌脱水,脱水后降温至45℃;
步骤2:向步骤1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除水剂,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3,:向步骤2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4:向步骤3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后真空分散,出料分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基胶、增塑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在真空下搅拌混合,得到预混合物,并在110℃下通过高温进行脱水,去除与混合物中的水分。随后,通过除水剂的进一步脱水作用,将预混合物中的水分进一步去除。最后通过硅烷偶联剂和固化剂的掺入,经过搅拌混合后得到吃成品硅烷改性阻燃胶。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加入第一填料、第二填料和增塑剂进行复配协同,极大地提高了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
2、本申请中通过在硅烷改性阻燃胶中添加阻燃微粒以及改性多孔二氧化硅,进一步提高硅烷改性阻燃胶的阻燃性能。
3、本申请中通过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紫外吸收剂的协同作用,提高硅烷改性阻燃胶的抗紫外能力。
4、本申请中通过改性多孔二氧化硅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其他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硅烷改性阻燃胶的阻燃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具体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基胶40kg、增塑剂20kg、第一填料55kg、第二填料15kg、紫外吸收剂0.3kg、光稳定剂0.3kg、触变剂1.5kg、硅烷偶联剂1kg、除水剂1kg、固化剂0.5kg。
其中,基胶为硅烷改性聚醚,采用AGC(旭硝子集团)公司的型号为ESS3430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增塑剂采用磷酸三(2-氯乙基)酯;第一填料采用氢氧化镁;第二填料采用Ⅱ型长链聚磷酸铵;
紫外吸收剂采用UV-327型号紫外吸收剂,即2-(2'-羟基-3',5'-二特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光稳定剂采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LQ-292;触变剂采用聚酰胺蜡;硅烷偶联剂采用苯氨基-硅烷;除水剂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固化剂采用市售牌号为U-220型催化剂。
实施例1还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胶、增塑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按上述重量比例投入双行星搅拌机中,并在真空下以10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60min,随后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加热到110℃,继续以1000rpm的转速搅拌120min进行脱水,搅拌后将混合物降温至45℃。
步骤2:向步骤1中最终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中按上述重量比例加入除水剂,然后以250rpm的转速搅拌20min。
步骤3,:向步骤2中最终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按上述重量比例加入硅烷偶联剂,以250rpm的转速搅拌25min;
步骤4:向步骤3中最终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按上述重量比例加入固化剂,以250rpm的转速搅拌25min,搅拌后真空分散,出料分装。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包括有10kg的阻燃微粒。
阻燃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燥的气相硅胶2kg加入搅拌机中以2000rpm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接着加入0.5kg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1kg的乙醇水溶液,继续以2000rpm的转速每隔2min间歇式搅拌混合液,间歇式搅拌2min,得到气相硅胶包覆的离子液体颗粒。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60%。
步骤2:将气相硅胶包覆的离子液体颗粒放在室温25℃下0.1MPa的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中,维持气压不变,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0min后,取出气相硅胶包覆的离子液体颗粒得到阻燃液体微粒。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刚开始的加入行星搅拌机中的原料还包括阻燃微粒。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包括有10kg的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多孔二氧化硅先用蒸馏水进行浸润预处理;
步骤2:用硫酸镁溶液浸渍预处理多孔二氧化硅;
步骤3:浸渍后的多孔二氧化硅加热脱水;
步骤4:对加热脱水后的多孔二氧化硅用湿度为40-70%的湿空气进行循环吹风处理5-10min,即可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步骤1:浸润预处理,将1kg多孔二氧化硅浸渍在2L的蒸馏水中,浸渍12h,浸渍完成后用离心机过滤,过滤后滤渣在120℃的烘箱中加热7h,得到预处理多孔二氧化硅;
步骤2:将硫酸镁粉料与蒸馏水混合制备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镁溶液,然后将预处理多孔二氧化硅浸入到硫酸镁溶液中,静置12h,用离心机过滤得到滤渣备用;
步骤3:滤渣在150℃的烘箱中加热4h,然后再将烘箱升温至250℃,继续加热多孔二氧化硅料2h,自然冷却至室温。
步骤4:步骤3中处理后得到的多孔二氧化硅在相对湿度为40%的湿空气,温度为30℃的环境中进行循环吹风处理10min,即可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刚开始的加入行星搅拌机中的原料还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实施例4
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包括有10kg的改性多孔二氧化硅。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中的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刚开始的加入行星搅拌机中的原料还包括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实施例5-11与实施例1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增塑剂、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的含量不同,如表1所示。
表1硅烷改性阻燃胶各组分含量
增塑剂 第一填料 第二填料
实施例5 25 55 15
实施例6 30 55 15
实施例7 30 65 15
实施例8 30 70 15
实施例9 30 70 20
实施例10 30 70 25
实施例11-14与实施例4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阻燃微粒和多孔二氧化硅的含量不同,如表2所示。
表2硅烷改性阻燃胶各组分含量
Figure BDA0003185462080000111
Figure BDA0003185462080000121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2区别在于第一填料的添加量为70kg。
实施例16-17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如表3所示。
表3硅烷改性阻燃胶各组分含量
基胶 紫外吸收剂 光稳定剂 触变剂 硅烷偶联剂 除水剂 固化剂
实施例16 50 0.3 0.3 2.5 2 1.5 0.75
实施例17 60 0.3 0.3 3.5 3 2 1
实施例18-21例1区别在于硅烷改性阻燃胶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如表4所示。
表4硅烷改性阻燃胶中各组分的含量
紫外吸收剂 光稳定剂
实施例18 0.65 0.3
实施例19 1 0.3
实施例20 1 0.65
实施例21 1 1
实施例2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填料采用氢氧化铝。
实施例2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填料采用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实施例2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三(2-氯丙基)酯。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
实施例2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三乙酯。
实施例2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三苯酯。
实施例2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
实施例2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采用磷酸甲苯二苯酯。
实施例3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酸酯类增塑剂选用质量比为1∶1∶1的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氯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混合物。
实施例3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氮复合型阻燃剂采用三聚氰胺聚磷酸钠。
实施例3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磷-氮复合型阻燃剂采用质量比为1∶1的Ⅱ型长链聚磷酸铵与三聚氰胺聚磷酸钠的混合物。
实施例3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胶采用硅烷封端聚氨酯树脂,具体为迈图高新材料集团生产的SPUR+*1015型号的硅烷封端聚氨酯树脂。
实施例3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胶采用端硅烷基聚醚,具体为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S303H型号的端硅烷基聚醚。
对比例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塑剂采用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二填料采用I型长链聚磷酸铵。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改性多孔二氧化硅采用多孔二氧化硅替代。
性能检测试验
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采用GB/T13488-92《橡胶燃烧性能测定垂直燃烧法》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待检测样品采用固化后的实施例1-35和对比例1-3的硅烷改性阻燃胶,样品均裁至标准中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测试结果如表5。
表5燃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185462080000141
Figure BDA0003185462080000151
结论: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5-10、对比例1和对比例2以及表5可以看出,本申请中采用的增塑剂以及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配合效果,从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阻燃效果明显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表5可以看出阻燃颗粒的添加对于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效果。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3、对比例3以及表5可以看出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添加对于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效果。且改性后的多孔二氧化硅比未改性的多孔二氧化硅对于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的提高具有更好的效果。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11-14以及表5可以看出阻燃颗粒和改性多孔二氧化硅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协同阻燃效果,能够更好地提升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
结合实施例14、15和表5可以看出,第一填料与改性多孔二氧化硅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效果,可以提高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2-32以及表5可以看出,本申请中采用的金属氢氧化物中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能提高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且当共同使用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时,对于阻燃性能的提高最好。本申请中采用的磷酸酯类增塑剂以及磷-氮复合型阻燃剂在提高硅烷改性密封胶的阻燃性能上也比一般的增塑剂更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Figure FDA0003185462070000011
其中,增塑剂选用磷酸酯类增塑剂,第一填料选自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中的任一一种或为两种的混合物;第二填料为磷-氮复合型阻燃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类增塑剂选自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氯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甲苯二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氮复合型阻燃剂选自Ⅱ型长链聚磷酸铵、三聚氰胺聚磷酸盐中的任一一种或为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胶选自端硅烷基聚醚、硅烷封端聚氨酯树脂和硅烷改性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添加有10-15重量份的阻燃微粒,所述阻燃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气相硅胶与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乙二醇-水溶液间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气相硅胶包覆离子液体微粒;
步骤2:向离子液体微粒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持续20-30min,得到阻燃液体微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阻燃胶中还添加有10-15重量份的改性多孔二氧化硅,所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多孔二氧化硅先用蒸馏水进行浸润预处理;
步骤2:用硫酸镁溶液浸渍预处理多孔二氧化硅;
步骤3:浸渍后的多孔二氧化硅加热脱水;
步骤4:对加热脱水后的多孔二氧化硅用湿度为40-70%的湿空气进行循环吹风处理5-10min,即可得到改性多孔二氧化硅。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胶、增塑剂、第一填料、第二填料、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在真空下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加热到110℃,继续搅拌脱水,脱水后降温至45℃;
步骤2:向步骤1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除水剂,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3,:向步骤2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4:向步骤3中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后真空分散,出料分装。
CN202110860231.X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637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231.XA CN11363744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231.XA CN11363744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7445A true CN113637445A (zh) 2021-11-12
CN113637445B CN113637445B (zh) 2023-01-03

Family

ID=7841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0231.XA Active CN113637445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744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1694A (en) * 1986-03-17 1989-10-03 Legare David J Cellular cerami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320079A (zh) * 2013-07-11 2013-09-25 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型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08086044A (zh) * 2018-01-03 2018-05-2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阻燃型瓦楞纸板的制备方法
CN110433740A (zh) * 2019-06-25 2019-1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包裹离子液体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511369A (zh) * 2019-09-02 2019-11-29 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聚醚增塑剂、阻燃型单组分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92682A (zh) * 2020-05-27 2020-08-28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微孔发泡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1662667A (zh) * 2020-05-27 2020-09-15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防火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327A (zh) * 2020-07-17 2020-09-15 山东卓俊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苯基二氯化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1694A (en) * 1986-03-17 1989-10-03 Legare David J Cellular cerami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320079A (zh) * 2013-07-11 2013-09-25 上海回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型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
CN108086044A (zh) * 2018-01-03 2018-05-2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阻燃型瓦楞纸板的制备方法
CN110433740A (zh) * 2019-06-25 2019-11-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包裹离子液体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511369A (zh) * 2019-09-02 2019-11-29 广东普赛达密封粘胶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聚醚增塑剂、阻燃型单组分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92682A (zh) * 2020-05-27 2020-08-28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微孔发泡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1662667A (zh) * 2020-05-27 2020-09-15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防火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327A (zh) * 2020-07-17 2020-09-15 山东卓俊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苯基二氯化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ENGJIAO,CHEN: "《Effect of alkyl groups in organic part of polyoxo-metalates based ionic liquids on properties of flame retardant polypropylene》", 《THERMOCHIMICA ACTA》 *
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组编: "《镁质胶凝材料及制品技术》", 31 January 2016 *
尹洪峰等编著: "《功能复合材料》", 31 August 2013 *
李静: "《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
谷行: "《气相硅胶包覆咪唑类离子液体微粒吸附CO2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高平强著: "《无机纳米硼酸盐复合阻燃材料制备技术》", 31 July 2018 *
黄千钧: "《Ⅱ型长链聚磷酸铵制备与表征研究进展》", 《无机盐工业》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7445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517493A (ja) リグノセルロース物質用の難燃剤膨張性コーティング
CN112029156B (zh) 一种淀粉复合聚磷酸铵膨胀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75509B (zh) 一种常压干燥制备耐高温酚醛有机硅复合轻质块体材料的方法
CN108102598B (zh) 一种低模量脱酮肟型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及密封胶
CN105086925A (zh) 一种新型环保阻燃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12393A (zh) 一种耐浸水阻燃单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445B (zh) 一种硅烷改性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902A (zh) 阻燃聚氨酯密封胶
CN111117101A (zh) 一种高韧性高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829B (zh) 一种阻燃eva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375257B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249B (zh) 一种橡塑阻燃添加剂及含有其的橡塑材料
CN108048027B (zh) 一种高阻燃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69378A (zh) 一种复合型木材阻燃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2920519A (zh) 一种轻质多孔的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712B (zh) 一种阻燃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354876A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单组分多源一体型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48152A (zh) 一种阻燃性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142A (zh) 一种疏水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134A (zh) 一种添加型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3298A (zh) 一种用于变电所的阻燃封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6925686A (zh) 一种硅烷改性双组分阻燃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8724A (zh) 一种阻燃性聚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483A (zh) 用于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侧板的阻燃绝缘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786A (zh) 一种应用于开关柜的阻燃导热型纳米有机硅绝缘涂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