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1692B -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1692B
CN113621692B CN202111185407.2A CN202111185407A CN113621692B CN 113621692 B CN113621692 B CN 113621692B CN 202111185407 A CN202111185407 A CN 202111185407A CN 113621692 B CN113621692 B CN 113621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cleic acid
dna
standard substance
copy number
acid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54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1692A (zh
Inventor
王冰
商宇红
杨春燕
李进
周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u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u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u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u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54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1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1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1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1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1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12Q1/6858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所述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包括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其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提取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本发明中,背景基因组的制备只需培养一株细胞系,细胞系种类单一、工作量少,且在混合时,是将不同量的线性化质粒DNA分别混入到背景基因组DNA中,不同梯度标准物质间的背景一致,尤其有利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CNV分析;同时,本核酸标准物质中,线性化质粒DNA插入的片段为FGFR1完整基因组,长度达100 kbp以上,能够模拟真实的基因扩增情形,适用于多种CNV检测方法,解决了局部区域扩增的标物应用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 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是一种l kb以上的DNA片段的变异。具体表现为,变异片段发生重复且与个体间基因组片段重复数量存在差异,包括了缺失、重复、倒位及易位等多种变异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基因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CNV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一般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而发生的广泛性CNV(Broader CNV,bCNV),重复区域可以发生在染色体臂的大部分区域;另一种是由于DNA的修复错误导致的发生在染色体臂小范围内的局灶性CNV(focal CNV,fCNV)。fCNV更频繁地发生在肿瘤驱动基因上。CNV如果发生在肿瘤相关基因序列内部或周围可能引起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CNV通过改变基因剂量、调节基因活性影响基因表达、表型差异和表型适应,从而引起肿瘤以及其他遗传疾病。
FGFR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是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家族成员之一,目前已确定了四种FGFRs, 即FGFR1、FGFR2、FGFR3和FGFR4。FGFR1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当FGF与FGFR1胞外段结合后,受体细胞内段酪氨酸激酶活性区首先发生自身磷酸化,然后使受体靶蛋白发生反式磷酸化,通过蛋白质级联反应将配体的信号传递给细胞核。FGF/FGFR1信号传递是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但当过量时可引起多种疾病,在乳腺癌、脑胶质瘤、肝癌细胞等,都发现有高水平FGFR1的表达。
FGFR1基因的拷贝数扩增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是指导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价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检测FGFR1基因CNV的方法种类繁多,覆盖了生化、免疫和分子检测多个层面,各有优劣,互为补充。用于肿瘤驱动基因CNV检测的注册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s,IVD)试剂或者实验室自建方法(LaboratoryDeveloped Tests,LDTs)正从传统的染色体或者蛋白质水平向核酸分子方向发展,随着肿瘤驱动基因CNV核酸标准物质的不断推陈出新,CNV从定性检测向精确定量检测的转变正逐步成为现实。
现有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主要基于两种方法:一、培养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系,分别提取基因组DNA,不同的细胞系含有目的基因的拷贝数不同,以此制备多个梯度的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这种方法存在培养细胞系种类多、工作量大的缺陷,且这种方法制备的不同梯度标准物质间基因组背景不一致,会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CNV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二、使用传统PCR方法,扩增1-2 kbp的靶基因DNA片段,然后将片段混入到背景细胞系基因组DNA中,以此制备多个梯度的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然而,这种方法扩增的片段长度小,局部区域扩增难以代表整个基因的基因组DNA区域的扩增,难以模拟真实基因扩增情形,其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应用存在局限性,比如基于PCR方法检测CNV时,若设计的引物探针不在扩增基因片段范围内,则标准物质对该方法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旨在提供一种可靠、准确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所述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包括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其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提取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和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
从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中获取背景基因组DNA;
从所述重组质粒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DNA;
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分别进行扩增直至达到预设拷贝数浓度,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
可选地,所述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为BAC克隆RP11-350N15。
可选地,从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中获取背景基因组DNA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复苏,然后进行培养,再从中提取出背景基因组DNA;
检测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得率、纯度和完整性;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质量是否合格;
保留质量合格的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备用。
可选地,从所述重组质粒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DNA的步骤包括:
提供含有所述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对所述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
在判定所述大肠杆菌中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后,培养所述大肠杆菌;
使用质粒大提法提取出重组质粒;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提取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单酶切,得到线性化质粒DNA。
可选地,所述限制性内切酶包括Not I限制性内切酶。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分别进行扩增直至达到预设拷贝数浓度,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分别进行扩增直至达到预设拷贝数浓度,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
对所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后,进行定值,定值表示为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
可选地,所述稳定性评估包括长期稳定性评估、短期稳定性评估以及反复冻融稳定性评估。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所述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核酸标准物质由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提取得到的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混合而成,其中,背景基因组的制备只需培养一株细胞系,细胞系种类单一、工作量少,且在混合时,是将不同量的线性化质粒DNA分别混入到背景基因组DNA中,不同梯度标准物质间的背景一致,尤其有利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CNV分析;同时,本核酸标准物质中,线性化质粒DNA插入的片段为FGFR1完整基因组,长度达100 kbp以上,能够模拟真实的基因扩增情形,适用于多种CNV检测方法,解决了局部区域扩增的标物应用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背景细胞系GM12878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2为BAC克隆RP11-350N15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主要基于两种方法:一、培养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系,分别提取基因组DNA,不同的细胞系含有目的基因的拷贝数不同,以此制备多个梯度的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这种方法存在培养细胞系种类多、工作量大的缺陷,且这种方法制备的不同梯度标准物质间基因组背景不一致,会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CNV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二、使用传统PCR方法,扩增1-2 kbp的靶基因DNA片段,然后将片段混入到背景细胞系基因组DNA中,以此制备多个梯度的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然而,这种方法扩增的片段长度小,局部区域扩增难以代表整个基因的基因组DNA区域的扩增,难以模拟真实基因扩增情形,其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应用存在局限性,比如基于PCR方法检测CNV时,若设计的引物探针不在扩增基因片段范围内,则标准物质对该方法不适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所述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包括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其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提取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核酸标准物质由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提取得到的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混合而成,其中,背景基因组的制备只需培养一株细胞系,细胞系种类单一、工作量少,且在混合时,是将不同量的线性化质粒DNA分别混入到背景基因组DNA中,不同梯度标准物质间的背景一致,尤其有利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CNV分析;同时,本核酸标准物质中,线性化质粒DNA插入的片段为FGFR1完整基因组,长度达100 kbp以上,能够模拟真实的基因扩增情形,适用于多种CNV检测方法,解决了局部区域扩增的标物应用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和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
其中,所述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为BAC克隆RP11-350N15。
步骤S20,从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中获取背景基因组DNA。
具体实施时,步骤S20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S21,将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复苏,然后进行培养,再从中提取出背景基因组DNA。
步骤S22,检测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得率、纯度和完整性。
其中,检测得率、纯度和完整性的具体方法本发明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Qubit 4.0荧光计(Invitrogen by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测定得率,使用NanoDropTM 2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Thermo Scientific)测定纯度,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完整性。
步骤S23,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质量是否合格。
具体地,步骤S23中,判断标准为:当NanoDrop显示OD260/280在1.6~1.8之间、OD260/230在2.0以上,且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条带完整、无弥散无拖尾时,判断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然后重新进行步骤S20,直至获得合格的背景基因组DNA。
步骤S24,保留质量合格的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备用。
当检测结果为合格时,保留背景基因组DNA,备用;当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时,重新提取背景基因组DNA。
步骤S30,从所述重组质粒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DNA。
具体实施时,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提供含有所述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步骤S32,对所述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
步骤S33,在判定所述大肠杆菌中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后,培养所述大肠杆菌。
步骤S34,使用质粒大提法提取出重组质粒。
步骤S35,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提取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单酶切,得到线性化质粒DNA。
其中,所述限制性内切酶包括Not I限制性内切酶。
步骤S40,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
具体实施时,步骤S40可以包括:
步骤S41,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
本实施例先分别测定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各自的拷贝数浓度,然后根据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需要的拷贝数比率,换算混合比例,再根据混合比例将二者混合,即可得到需要的拷贝数比率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例如,当检测得到的背景基因组DNA的FGFR基因拷贝数浓度为a拷贝/微升,线性化质粒DNA的FGFR基因拷贝数浓度为b拷贝/微升,且需要制备拷贝数比率为n的标准物质时,若背景基因组DNA的体积为x微升,则混入到背景基因组DNA中的线性化质粒DNA的体积为y=ax(n-1)/(b-an)。
步骤S42,对所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后,进行定值,定值表示为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
其中,所述稳定性评估包括长期稳定性评估、短期稳定性评估以及反复冻融稳定性评估。
本实施例在对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后,选取其中均匀性高且稳定性好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定值,定值表示为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具体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F-检验法进行均匀性评估,根据自由度(υ1,υ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分布临界值表查得临界的Fα值。若算得的F值满足F<Fα,则认为数据组间无明显差异,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良好。使用(经典)线性模型分析拷贝数比率的变化趋势,用t检验分析趋势显著性,对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所述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由于本试剂盒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的制备
将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GM12878(Human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GM12878)从液氮中取出复苏后培养,进行传代、收集和保种,提取GM12878的基因组DNA。
使用Qubit 4.0荧光计(Invitrogen by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测定GM12878 gDNA的得率,使用NanoDropTM 2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Thermo Scientific)测定GM12878 gDNA的纯度,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GM12878 gDNA的完整性,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四列GM12878条带为平行试验。根据检测结果,该GM12878 gDNA完整性好且纯度高,将其作为背景基因组DNA备用。
取重组质粒-BAC克隆RP11-350N15,进一步获取含有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冰上融化上述大肠杆菌菌液,吸取100μL菌液至含有30 mL的LB液体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中含有氯霉素,氯霉素的终浓度为12.5μg/mL)的锥形瓶中,并用铝箔封口,在37℃摇床中200rpm振荡培养过夜培养。从过夜培养复苏的菌液中吸取100μL至新的1.5 mL离心管中,向离心管中加入800 μL的LB液体培养基,37℃摇床中200 rpm振荡培养1 h。在含有氯霉素(12.5μg/mL)的LB 固体培养基上加入100μL摇好的菌液,涂布器涂抹均匀,37℃倒置培养14~16h。挑取单克隆菌斑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判断准阳性克隆,并将准阳性克隆菌液进行一代测序,确定插入片段确为FGFR1基因。
对上述准阳性克隆菌液进行培养,然后使用质粒大提法制备高达50μg超纯的genomic DNA-free BAC质粒。测定BAC质粒DNA得率、纯度和完整性。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两列BAC质粒条带为平行试验。根据检测结果,该BAC质粒完整性好且纯度高,保留备用。
取500 ng BAC质粒DNA与Not I限制性内切酶37℃孵育16 h,80℃酶失活20 min,将BAC质粒DNA线性化,得到线性化质粒DNA。
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分别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最终测得背景GM12878基因组DNA中FGFR基因的拷贝数浓度为1.053×106拷贝/微升,线性化质粒DNA的FGFR基因拷贝数浓度为1.603×107拷贝/微升。制备FGFR基因拷贝数比率为3的标准物质,吸取的GM12878基因组DNA的体积为1000微升,则混入到背景基因组DNA中的线性化质粒DNA的体积为152.125微升。
实施例2 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的评估
一、均匀性评估
(1)每个水平抽取15个单元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
(2)使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检测,每个单元重复检测3次,计算平均值。
(3)根据抽样方法和检测次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F-检验法对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均匀性评估。
二、稳定性评估
1、长期稳定性评估(即在规定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1)每个水平随机抽取2个单元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在-80℃保存0、1、2、3、4、5和6个月。
(2)使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检测,每个样品重复检测3次,计算平均值。
(3)根据抽样方法和检测次数,使用(经典)线性回归和t-检验法对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长期稳定性评估。
2、短期稳定性评估(即在短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每个水平随机抽取2个单元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在4℃保存0天、1天、3天、7天和14天。
(2)使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检测,每个样品重复检测3次。
(3)根据抽样方法和检测次数,使用(经典)线性回归和t-检验法对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短期稳定性评估。
3、反复冻融稳定性评估(即在短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将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贮存于-80℃超低温冰箱,然后取出于室温(15℃-25℃)融化,此过程记为冻融1次,每次冻融使用2个单元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反复冻融0次、1次、2次和3次。
(2)使用数字PCR方法进行检测,每个样品重复检测3次。
(3)根据抽样方法和检测次数,使用(经典)线性回归和t-检验法对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反复冻融稳定性评估。
三、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定值
将对均匀性高且稳定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定值;定值表示为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1)取均匀性高且稳定的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由多个独立实验室使用数字PCR方法提供一系列核酸标准物质的特征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合作确定标准值。
(2)多个实验室合作定值,参与实验室的最小数目通常为6-8个。当采用同一种方法时,独立定值组数一般不少于8个。所述核酸标准物质的特征值,是指对于每个水平抽取3个单元核酸标准物质,每个单元重复测量3次,得到9个独立重复测量的特征值。
(3)组内可疑值检验:对每组独立测量结果,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如格拉布斯法、狄克逊法、t检验法等,结合技术上的判断,剔除可疑值。
(4)组间数据等精度检验:对各组数据的标准偏差用科克伦法或F检验法进行等精度检验,对有显著性差异的数据组在进行技术审查后再决定是否予以剔除。
(5)当各组数据等精度时,检验各组数据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先合并数据再用适当的方法检验数据分布的正态性,在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可将两个或多个平均值再次计算平均值,求出总平均值,即为标准值。
四、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
使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的扩展不确定度,包括均匀性评估中引入的不确定度、稳定性评估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和定值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1)均匀性评估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评定。均匀性评估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检验方法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和人员操作所引入的不确定度,为A类不确定度。其中由核酸标准物质均匀性产生的标准偏差sbb为:Sbb 2=(s1 2-s2 2)/n
所以均匀性评估引入的不确定度为:ubb=sbb
(2)稳定性评估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评定。稳定性评估引入的不确定度也涵盖了储存温度的变动性对核酸标准物质的影响、检验方法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人员操作引入的不确定度,为A类不确定度。在产品进行稳定性评估时,对保存在-80℃环境中的样本,6个月以内每个月随机抽取2个单元,每个单元重复测量3次。每次检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其斜率、截距和不确定度。暂定产品有效期为6个月,则有效期6个月的稳定性不确定度为:
us=s(β1) · X
(3)定值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本研究使用多种已证明准确性的方法,由多个实验室合作定值。测定结果回报的形式是每个实验室回报一系列观测值。原则上,此种定值模式下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就是定值不确定度uchar
如果确认的特性值恰好是平均值的均值(及各组数据不存在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不一致性),即如下所示:
Figure 311474DEST_PATH_IMAGE001
式中:Y----总平均值;Yi----各组数据的平均值;p----实验室的数目。
与平均值的平均值相关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基础是标准偏差,可由下述公式获得:
Figure 963035DEST_PATH_IMAGE00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Figure 680456DEST_PATH_IMAGE003
(4)标准值的不确定度(uCRM)的评定
标准物质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标准物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bb,标准物质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s以及标准物质的定值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uchar
将3部分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下述公式进行合成,即得标准物质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RM
Figure 514813DEST_PATH_IMAGE004
式中:
uCRM----标准物质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har----标准物质的定值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ubb----标准物质的不均匀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us----标准物质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5)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CRM
将本研制标准物质的特性量拷贝数比率的标准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RM乘以包含因子k(一般取k = 2或3,对应置信概率95%或99.97%),即为本标准物质的特性值拷贝数比率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CRM
UCRM = k ▪ uCRM
式中:uCRM----标准物质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包含因子。
(6)定值结果的表示
完整的拷贝数比率定值结果包含两部分:
被测特性量拷贝数比率的最佳估计值y,也称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或认定值;
该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UCRM
即表示为:y±UCRM或 y± k ▪ uCRM
并明确指出扩展不确定度的含义并指明所选择的置信水平。
拷贝数比率参考值的表示方式是将数值括以括号。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值修约规则按GB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
(2)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最多只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采用只入不舍的规则。标准值的最后一位与扩展不确定度的相应的位数要对齐。
研制的人FGFR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中FGFR基因的拷贝数比率Ratio及其扩展不确定度UCRM数据修约后为3.07±0.1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景基因组DNA以及包含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线性化质粒DNA,其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提取自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所述线性化质粒DNA从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BAC克隆RP11-350N15中获取。
2.一种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和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
从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中获取背景基因组DNA;
从所述重组质粒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DNA;
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
其中,所述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为BAC克隆RP11-350N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中获取背景基因组DNA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人正常B淋巴悬浮细胞系复苏,然后进行培养,再从中提取出背景基因组DNA;
检测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得率、纯度和完整性;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背景基因组DNA的质量是否合格;
保留质量合格的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备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重组质粒中提取DNA,然后对其进行酶切获得线性化质粒DNA的步骤包括:
提供含有所述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对所述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
在判定所述大肠杆菌中插入有FGFR1完整基因组后,培养所述大肠杆菌;
使用质粒大提法提取出重组质粒;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提取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单酶切,得到线性化质粒DN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性内切酶包括Not I限制性内切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背景基因组DNA和所述线性化质粒DNA的拷贝数浓度进行测定,然后混合得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
对所述核酸标准物质候选物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后,进行定值,定值表示为标准值±扩展不确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性评估包括长期稳定性评估、短期稳定性评估以及反复冻融稳定性评估。
8.一种用于检测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
CN202111185407.2A 2021-10-12 2021-10-12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Active CN113621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5407.2A CN11362169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5407.2A CN11362169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1692A CN113621692A (zh) 2021-11-09
CN113621692B true CN113621692B (zh) 2022-02-22

Family

ID=7839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5407.2A Active CN113621692B (zh) 2021-10-12 2021-10-12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16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7441B (zh) * 2021-11-29 2024-01-30 深圳泛因医学有限公司 高通量测序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9507A (zh) * 2013-02-21 2016-02-17 托马生物科学公司 用于核酸分析的方法、组合物和试剂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308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Amgen, In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Like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CN105861653B (zh) * 2016-04-08 2019-11-01 北京医院 一种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质控物及其制备方法
CA3068198A1 (en) * 2017-07-07 2019-01-10 Nipd Genetics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nrichment of targeted genomic regions for multiplexed parallel analysis
CN111172288A (zh) * 2020-03-13 2020-05-19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大肠癌多基因筛选探针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9507A (zh) * 2013-02-21 2016-02-17 托马生物科学公司 用于核酸分析的方法、组合物和试剂盒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 of NIST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2373: Genomic DNA standards for HER2 measurements;Hua-Jun He 等;《Biomolecula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20160309;第8卷;第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1692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 et al. Single-cell omics in ageing: a young and growing field
JP2020527946A (ja) 混合細胞集団を分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Ståhlberg et al. Single-cell gene-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its potential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Forester et al. Revealing nascent proteomics in signaling pathways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Chernova et al. Molecular profiling reveals primary mesothelioma cell lines recapitulate human disease
CN108504742A (zh) 一种基于数字pcr技术检测her-2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及方法
KR20110138340A (ko) 약물 타겟을 진단, 예후 예측 및 동정하기 위한 단일 세포 유전자 발현
Berglund et al. Automation of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library preparation to enable rapid and robust insights into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issues
CN112048560B (zh) 一种多内参结合序贯概率比检验分析her2基因拷贝数变异的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CN113621692B (zh) 人类fgfr1基因拷贝数变异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Tan et al. Third-generation single-molecule sequencing for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of aneuploidy and segmental imbalances
Peretz et al. The DNA methylome of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its use in liquid biopsies
CN110408612B (zh) 一种低浓度dna标准物质的保护剂、保存方法及应用
KR101841673B1 (ko) 유전자의 결실을 이용한 유방암 환자의 예후 예측 방법
Mehmood et al. Systems genomics of nucleoporins provides prognostic insights into breast cancer
Delmar et al. Mixture model on the variance for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data
Zhe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ub gene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Kamath-Loeb et al. Accurate detection of subclonal variants in paired diagnosis-relaps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amples by next generation Duplex Sequencing
Majewska et al.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during myogenesis
CN116024303A (zh) 一种eml4-alk融合基因定量基因组rna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Nam et al. Genotyping of Transcriptomes links somatic mutations and cell identity
Ip et al. Reliability of cell-free DNA and targeted NGS in predicting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of patients with myeloid neoplasms
Chuang et al. Reduced mitochondrial DNA content correlate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cryotransfers with day 6 single euploid embryos
Amemiya et al. Deep targeted sequencing of cytological tumor cells using 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
Zha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dPCR and sanger sequencing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low-frequency mutation 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