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6740B -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6740B
CN113606740B CN202110853050.4A CN202110853050A CN113606740B CN 113606740 B CN113606740 B CN 113606740B CN 202110853050 A CN202110853050 A CN 202110853050A CN 113606740 B CN113606740 B CN 113606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sub
machine
ai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30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6740A (zh
Inventor
余圩钱
李青云
黄招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30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6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和子机收纳仓,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该方法包括: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响应空气净化指令,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开启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如此,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空调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具备新风功能。空调器上包括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换的新风通道,新风功能启动后,通过新风通道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放出去,同时将室外新鲜空气导入室内,以达到新风换气的目的。
然而,新风功能长时间的使用,新风通道中会积累空气中的湿气、粉尘等,积累一定量后会产生细菌和异味,若在此种情况下启动新风功能,用户首先体验到的并非新鲜空气而是带异味甚至不健康的空气,严重影响到用户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所述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和子机收纳仓,所述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响应所述空气净化指令,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子机收纳仓与所述新风通道;
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向所述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并使所述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所述子机;控制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确定所述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所述空气净化指令。
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包括:判断所述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所述子机;若是,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若否,向所述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所述子机基于所述控制信息返回至所述子机收纳仓,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所述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和子机收纳仓,所述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空气净化指令,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子机收纳仓与所述新风通道;
处理单元,用于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装置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风功能长时间的使用,新风通道中会积累空气中的湿气、粉尘等,积累一定量后会产生细菌和异味,若在此种情况下启动新风功能,会将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细菌和异味吹到室内空间,使用户首先体验到的是威胁到用户身体健康的空气,故本申请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在新风功能未启动之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包括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待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有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其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主机还包括子机收纳仓,用于收纳子机。
如图1所示,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1: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这里,空气净化指令为表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的指令。示例性的,通过点击终端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点击控制主机的遥控板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或者点击置于主机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主机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方法还包括:控制监测模块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空气净化指令。
这里,预设空气质量标准可以指将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时的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实际应用中,控制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通过比较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与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来确定是否需要生成空气净化指令。这里,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表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的空气净化指令;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已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不需要生成空气净化指令,即不需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
步骤102:响应空气净化指令,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该步骤时,需确保子机是置于子机收纳仓内的,这样才可保证子机收纳仓舱门打开后,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便于借助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子机置于子机收纳仓内,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包括: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是,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若否,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子机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这里,本申请为了避免子机未在子机收纳仓内时,打开子机收纳仓舱门而造成资源浪费问题,故预先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待准确确定子机收纳仓存在子机时,再打开子机收纳仓舱门,以达到节省一定资源目的。
具体的,确定子机收纳仓存在子机时,直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即可;反之确定子机收纳仓不存在子机时,需先让子机返回至子机收纳仓,具体可以是控制主机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子机接收到控制信息,并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再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机收纳仓包括第一开关,或者新风通道内包括第二开关,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的开关状态。
这里,在子机收纳仓设置第一开关,或者在新风通道内设置第二开关。若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借助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若需要启动主机的新风功能,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实现室内与室外的新风换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还包括:检测子机收纳仓舱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是,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保持打开状态;若否,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基于上述示例的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这里,具体是检测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是,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保持在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保持打开状态;若否,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步骤103:开启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这里,空气净化模块用于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示例性的,空气净化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用于产生杀菌气体的杀菌模块和用于产生除异味气体的除异味模块。
这里,杀菌功能和除异味功能可以由同种模块实现,或者也可以由不同中模块实现。针对同种模块同时实现杀菌功能和除异味功能时,示例性的,该模块所产生的净化气体可以是臭氧,臭氧既可以用于杀菌也可以用于除异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确定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这里,预设时间阈值指的是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其中,该预设时间阈值可以通过实验所得,或者通过人为经验所得。
实际应用中,开启空气净化模块后,计时器会统计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所使用的净化时间,确定净化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则自动关闭空气净化模块;反之,确定净化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未处理干净,需保证空气净化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这里,预设空气质量标准可以指将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时的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也就是说,控制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其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则自动关闭净化模块,以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得净化处理;反之,确定其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未处理干净,需保证空气净化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示例出通过时间标准和/或空气质量标准,来衡量新风通道内空气是否完成净化处理。对于其他可以用于衡量新风通道内空气是否完成净化处理的处理参数,均可以设置对应的标准参数,以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步骤101至步骤1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空调器的处理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具体给出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其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主机还包括子机收纳仓,用于收纳子机。
如图2所示,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201: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这里,空气净化指令为表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的指令。示例性的,通过点击终端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点击控制主机的遥控板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或者点击置于主机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主机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方法还包括:控制监测模块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空气净化指令。
这里,预设空气质量标准可以指将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时的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实际应用中,控制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通过比较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与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来确定是否需要生成空气净化指令。这里,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表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的空气净化指令;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已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不需要生成空气净化指令,即不需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
步骤202:响应空气净化指令,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该步骤时,需确保子机是置于子机收纳仓内的,这样才可保证子机收纳仓舱门打开后,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便于借助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子机置于子机收纳仓内,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包括: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是,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若否,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子机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也就是说,为了确保子机置于子机收纳仓内,在主机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后,响应空气净化指令,预先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存在时,则直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即可;若不存在时,需先让子机返回至子机收纳仓,具体可以是控制主机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子机接收到控制信息,并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再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机收纳仓包括第一开关,或者新风通道内包括第二开关,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的开关状态。
这里,在子机收纳仓设置第一开关,或者在新风通道内设置第二开关。若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借助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若需要启动主机的新风功能,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实现室内与室外的新风换气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还包括:检测子机收纳仓舱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是,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保持打开状态;若否,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基于上述示例的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这里,具体是检测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是,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保持在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保持打开状态;若否,则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步骤203: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
这里,新风通道的排风口包括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为了避免将未净化处理前新风通道内空气排放于室内,故该步骤中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其实际可以是关闭室内排风口,或者,也可以是关闭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
步骤204:控制开启的空气净化模块向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并使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与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这里,空气净化模块置于子机内,空气净化模块开启后,会自动释放出净化气体。示例性的,空气净化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一种:用于产生杀菌气体的杀菌模块和用于产生除异味气体的除异味模块
这里,杀菌功能和除异味功能可以由同种模块实现,或者也可以由不同中模块实现。针对同种模块同时实现杀菌功能和除异味功能时,示例性的,该模块所产生的净化气体可以是臭氧,臭氧既可以用于杀菌也可以用于除异味。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机收纳仓置于新风通道下方时,该步骤具体包括:开启新风通道内的新风风机,开启子机内的子机风机;在子机风机风力作用下,控制开启的空气净化模块向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在新风风机风力作用下,带动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这里,子机收纳仓置于新风通道下方,子机收纳仓包括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即空气净化模块置于新风通道下方,故需要开启子机风机,在子机风机风力作用下可将空气净化模块释放出的净化气体,向上输出至新风通道。另外,为了对整个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还需要开启新风风通的新风风机,在新风风机作用下使得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以达到对整个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若子机风机风向并非向上,或者风力较弱时,不能够将更多的净化气体输出至新风通道,故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还需要开启子机顶吹风功能,子机顶吹风功能顾名思义是向顶上吹风,以此达到将更多的净化气体向上输出至新风通道,这样使得减少净化时间,提高净化效率。
也就是说,在新风风机、子机风机和子机顶吹风功能三者作用下,带动空气净化模块内释放出的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新风风机和/或子机风机出现故障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实际应用中,由于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过程中,需要同时开启新风风机和子机风机,故若检测到至少一个风机出现故障时,为了避免一定资源浪费,需要结束净化处理过程。
也就是说,若检测到新风风机出现故障,或者若检测到子机风机出现故障,或者若检测到新风风机和子机风机均出现故障,则为了避免一定资源浪费,关闭空气净化模块,同时还可以关闭新风风机和子机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确定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这里,预设时间阈值指的是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其中,该预设时间阈值可以通过实验所得,或者通过人为经验所得。
实际应用中,开启空气净化模块后,计时器会统计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所使用的净化时间,确定净化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则自动关闭空气净化模块;反之,确定净化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未处理干净,需保证空气净化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这里,预设空气质量标准可以指将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时的空气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也就是说,控制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其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处理干净,则自动关闭净化模块,以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得净化处理;反之,确定其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表征新风通道内空气净化未处理干净,需保证空气净化模块处于开启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示例出通过时间标准和/或空气质量标准,来衡量新风通道内空气是否完成净化处理。对于其他可以用于衡量新风通道内空气是否完成净化处理的处理参数,均可以设置对应的标准参数,以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以杀菌模块和除异味模块为例,具体给出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其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主机还包括子机收纳仓,用于收纳子机。
如图3所示,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301: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步骤302:响应空气净化指令,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是,执行步骤303;若否,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步骤304: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子机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这里,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时,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便于借助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实现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步骤305:关闭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
步骤306:开启新风通道内的新风风机;
步骤307:开启子机内的子机风机和子机顶吹风功能;
步骤308:开启杀菌模块和除异味模块;
这里,步骤306、步骤307和步骤308这样的先后顺序并非限定开启各个功能的先后顺序,三者是可以同时执行的。对于功能开启的先后顺序,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309:检测杀菌、除异味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若是,执行步骤312;若否,执行步骤308;
步骤310:检测子机风机和/或新风风机是否出现故障;若是,执行步骤312;若否,执行步骤308;
步骤311:是否接收到停止杀菌、除异味指令;若是,执行步骤312;若否,执行步骤308;
这里,在开启杀菌模块和除异味模块之后,可以通过步骤309、步骤310和步骤311任意一种方法确定是否关闭杀菌模块和除异味模块。
步骤312:关闭杀菌模块和除异味模块;
步骤313:关闭子机风机和子机顶吹风功能;
步骤314:关闭新风风机;
这里,步骤312、步骤313和步骤314这样的先后顺序并非限定关闭各个功能的先后顺序,三者是可以同时执行的。对于功能关闭的先后顺序,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同上述步骤306、步骤307和步骤308一样。
步骤315: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关闭状态。
这里,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关闭状,即就是关闭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的连通通道,停止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方法的第四流程示意图,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其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主机还包括子机收纳仓,用于收纳子机。
如图4所示,该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401: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这里,空气净化指令为表征对新风通道进行净化处理的指令。示例性的,通过点击终端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点击控制主机的遥控板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或者点击置于主机上表征空气净化功能的按键,主机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方法还包括:控制监测模块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空气净化指令。
步骤402:响应空气净化指令,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子机置于子机收纳仓内,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包括: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是,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若否,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子机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机收纳仓包括第一开关,或者新风通道内包括第二开关,通过控制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以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的开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还包括:检测子机收纳仓舱门是否处于打开状态,若是,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保持打开状态;若否,则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步骤403: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
这里,新风通道的排风口包括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为了避免将未净化处理前新风通道内空气排放于室内,故该步骤中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其实际可以是关闭室内排风口,或者,也可以是关闭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
步骤404:控制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子机;
示例性的,在关闭室内排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条件下,开启新风通道内新风风机,在新风风机作用下,可控制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子机。或者,在关闭室内排风口条件下,开启子机向内吸气功能,以将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子机收纳仓舱门吸入包括子机的子机收纳仓内。
步骤405:控制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也就是说,新风通道内空气流向子机收纳仓内,利用子机收纳仓内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释放出的净化气体或者直接利用空气净化模块对吸入子机收纳仓的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得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向室内排风口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不会对用户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确定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该步骤之后,方法还包括: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控制装置,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控制装置组成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净化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其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主机还包括子机收纳仓,用于收纳子机。
如图5所示,该空气净化控制装置50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控制单元502,用于响应空气净化指令,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子机收纳仓与新风通道;
处理单元503,用于开启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机的新风功能启动前借助空调器中子机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新风功能启动后,新风通道的室内排风口向室内排出的是净化后的空气,从而减少新风通道内滞留空气对新风效果的影响,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503,开启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时,具体还用于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空气净化模块向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并使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与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是将空气净化模块内释放出的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新风通道,完成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使得后续排放至室内的空气为净化后的空气,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有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503,开启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时,具体还用于关闭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子机;控制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将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子机,利用空气净化模块释放出的净化气体或者直接利用空气净化模块对吸入子机收纳仓的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得后续排放至室内的空气为净化后的空气,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有益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获取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确定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控制监测模块监测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空气净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确定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空气净化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502,具体用于响应空气净化指令,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若是,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若否,向子机发送控制信息;待子机基于控制信息返回至子机收纳仓,控制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子机未在子机收纳仓内时,打开子机收纳仓舱门而造成资源浪费问题,故预先判断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子机,待准确确定子机收纳仓存在子机时,再打开子机收纳仓舱门,以达到节省一定资源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器,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器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空调器60包括:处理器601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602;
其中,处理器601配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6所示,该空调器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3。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处理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所述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和子机收纳仓,所述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响应所述空气净化指令,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子机收纳仓与所述新风通道;
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向所述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并使所述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
或者,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所述子机;控制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启时间;
确定所述开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关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内包括监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监测模块监测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
确定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未达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生成所述空气净化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质量达到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标准时,关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子机收纳仓是否存在所述子机;
若是,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若否,向所述子机发送控制信息;
待所述子机基于所述控制信息返回至所述子机收纳仓,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6.一种空气净化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主机和子机;其中,所述主机包括新风通道和子机收纳仓,所述新风通道为连通室内与室外且进行空气流通的通道;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主机的新风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接收到空气净化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空气净化指令,控制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以连通所述子机收纳仓与所述新风通道;
处理单元,用于开启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具体用于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向所述新风通道输出净化气体,并使所述净化气体布满整个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中积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完成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的净化处理;或者具体用于关闭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控制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通过所述子机收纳仓舱门流向所述子机;控制所述子机内的空气净化模块对所述新风通道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853050.4A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606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050.4A CN113606740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3050.4A CN113606740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6740A CN113606740A (zh) 2021-11-05
CN113606740B true CN113606740B (zh) 2023-01-03

Family

ID=7830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3050.4A Active CN113606740B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6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4622A (zh) * 2022-10-08 2023-01-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2374B (zh) * 2018-01-30 2021-06-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新风控制方法、装置
CN110966737A (zh) * 2019-12-31 2020-04-07 上海亚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云的新风系统
CN212057511U (zh) * 2020-04-27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736475A (zh) * 2020-05-14 2020-10-02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提示方法以及装置
CN111503779B (zh) * 2020-05-22 2023-04-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45554B (zh) * 2020-05-28 2022-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6740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9328B2 (ja) エアコンの制御方法、エアコン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2367981B (zh) 空调器和利用该空调器除甲醛的方法
CN113606740B (zh) 一种空气净化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928443B (zh) 一种空调杀菌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0911473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0676B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35300A (zh) 一种衣类异味处理方法及衣类处理装置
JP201813225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751724B (zh) 具有双极离子发生模块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JP2020109350A (ja) 空気清浄機
CN114484810A (zh) 用于空调净化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KR100759068B1 (ko) 차량용 살균탈취장치
CN113503618A (zh) 空调杀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控制器及储存介质
JP2003311239A (ja) 生ごみ処理装置
CN212132741U (zh) 一种具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3915892A (zh) 一种冰箱和杀菌控制方法
CN111493774A (zh) 自清洁方法、设备、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196876A (ja)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877596A (zh) 臭氧发生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臭氧发生系统及冰箱
CN10914066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22581B (zh) 智能空调系统
JP2014035089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535497B1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습기제거장치 및 습기제어방법
CN111823827B (zh) 汽车空调紫外线灯消毒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51303A (zh) 一种智能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