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4142A -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4142A
CN113604142A CN202110828935.9A CN202110828935A CN113604142A CN 113604142 A CN113604142 A CN 113604142A CN 202110828935 A CN202110828935 A CN 202110828935A CN 113604142 A CN113604142 A CN 113604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urethane
oleophobic
coating
room temperature
cur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8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杰
徐力
王洋
田丽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289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4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4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brushes, pads,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步骤:S1.实验所需基材的制备及清洗;S2.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S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本发明的前体溶液是利用常规的环氧基团开环反应制备,涂层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该实验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迅速、绿色环保,原料成本低。本发明的优点:第一,制备过程简单迅速,在常温下就能进行;第二,涂料具有很强的基材附着力;第三,适用于豆油、十六烷等油类物质;第四,我们的技术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第五,所选取的原料,最后的产物均为绿色无污染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低表面张力(≤30mN/m)的液体(例如正十六烷),具有低接触角滞后(CAH)的超疏油表面,其对油污具有优异的排斥性能,因此它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常,超疏油表面可以通过将凹角结构和低表面能化合物组合而获得。然而,这种结构涉及复杂且耗时的制备过程,通常被称为光学清晰度低且易被损伤的表面;另外,在足够的压力下,会发生液体侵入,这大大损害了表面排斥性,导致超疏油性能失效。
为了克服这一限制,制备了多孔或粗糙的结构,并将润滑剂注入孔隙或空隙中,制造出光滑的表面。所得光滑表面上的油滴和水滴的接触角(CAs)均远小于150°,但表面CAH较低,具有良好的液体排斥性。然而,在光滑表面上的润滑剂应该与测试液体不相容,这本质上限制了润滑剂的选择。此外,溢出的润滑剂会因蒸发、洗涤或与接触测试液体时溶解而耗尽。
覆盖有全氟化层的平坦/光滑基材也因其高疏油性和极低的倾斜角(TA)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稍微倾斜基材,表面上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油或其他液体就可以轻易滑落。然而,由于广泛存在的氟化物具有高稳定性和生物蓄积性,引起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众多关注。在这方面,非常需要环保且非氟化的高疏油涂层。据报道,一些平坦的表面与低分子量惰性有机硅的支链/环状有机硅烷单层或超薄层相连。使这些表面具有“类液体”的特性,这可以促进液滴的运动并减少亚稳态之间的能垒,从而形成低CAH表面。但是,涂层的厚度只有几纳米,一旦单层磨损,表面就很容易失去其去湿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该涂层兼具拒油性,抗污性,高稳定性和对多种基材的强粘合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1)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所述的基材为金属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单晶硅或玻璃;所述的金属基材包括:铁、锌和镁。
2)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具体步骤如下:
在加热条件下,用质量比为(0.02~80):(1~10):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和乙酸丁酯制备前体溶液,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所述聚氨酯为聚氨酯8013A。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具体步骤如下:
在前体溶液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固化剂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进一步地,步骤1)中金属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用氮气干燥。其他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氮气干燥,并在使用前放置于等离子清洗机中3-5min。
进一步地,步骤2)中制备的聚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是将质量分数占总混合溶液的0.1%-6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氨酯,在乙酸丁酯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采用的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
进一步地,步骤3)中制备的动态疏油涂层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进一步地,步骤3)中制备的动态疏油涂层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制备过程简单迅速,在常温下就能进行。
(2)涂层与各种基材间结合牢固。
(3)适用于豆油以及各种烷基油,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小于等于5.87°。
(4)涂层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机械稳定性。
(5)我们的技术适用于各种基体(金属片、玻璃片、硅片等)。
(6)本文从所选取的原料,再到最后的产物均为绿色无污染的,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涂层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为附着力测试照片(横切胶带测试之前(a)和之后(b)疏油涂层的照片。横切胶带测试之前(c)和之后(d)疏油涂层的SEM图像。);
图3为涂层的光学透过率实验照片;
图4为涂层的疏油性测试结果照片;
图5为涂层的防污性能测试结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基材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金属基材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其他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并在使用前放置于等离子清洗机中3-5min。
所述的基材为铁、锌、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单晶硅和玻璃。
2.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制备前体溶液,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所述环氧树脂为聚氨酯8013A。
所述聚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是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占总混合溶液的0.1%-65%)、聚氨酯、在乙酸丁酯溶液中快速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所制备的动态疏油涂层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动态疏油涂层具有高度的透明性。
所述动态疏油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所述动态疏油涂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所述动态疏油涂层适用于豆油和烷基油。
4.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小于等于5.87°。
实施例1
1.玻璃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玻璃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玻璃表面羟基化:玻璃片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聚氨酯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2
1.玻璃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玻璃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玻璃表面羟基化:玻璃片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23±0.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3
1.玻璃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玻璃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玻璃表面羟基化:玻璃片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23±0.2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4
1.玻璃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玻璃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玻璃表面羟基化:玻璃片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2±0.1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5
1.玻璃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玻璃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玻璃表面羟基化:玻璃片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5.47±0.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6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 PET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PET表面羟基化:PET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环氧树脂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7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 PET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PET表面羟基化:PET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25±0.25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8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 PET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PET表面羟基化:PET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3±0.52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9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 PET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PET表面羟基化:PET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1±0.1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0
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 PET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PET表面羟基化:PET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25±0.312°,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1
1.单晶硅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单晶硅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单晶硅表面羟基化:单晶硅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环氧树脂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12
1.单晶硅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单晶硅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单晶硅表面羟基化:单晶硅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86±0.433°,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3
1.单晶硅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单晶硅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单晶硅表面羟基化:单晶硅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8±0.223°,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4
1.单晶硅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单晶硅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单晶硅表面羟基化:单晶硅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3±0.46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5
1.单晶硅表面的清洗:取一块25mm×25mm单晶硅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30min,氮气干燥。
2.单晶硅表面羟基化:单晶硅用Plasma Cleaner处理3-5min。
3.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4.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546±0.42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6
1.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环氧树脂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17
1.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3.2±0.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8
1.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3.12±0.221°,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19
1.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3.05±0.431°,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0
1.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3.25±0.236°,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1
1.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环氧树脂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22
1.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4±0.347°,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3
1.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736±0.513°,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4
1.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3±0.285°,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5
1.镁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镁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534±0.331°,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6
1.锌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锌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涂层的CAH值是无效的,这是由于测试液体在环氧树脂表面完全附着和扩散。
实施例27
1.锌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锌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2-2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2±0.386°,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8
1.锌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锌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4-4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1.623±0.331°,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29
1.锌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锌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6-6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58±0.534°,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实施例30
1.锌片表面的清洗:取25mm×25mm的锌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30min,用氮气干燥。
2.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的制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乙酸丁酯=0.08-80:1-10:2的质量比配制前体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
所述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将所获得的溶液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所述疏油涂层对油和烷基油的接触角滞后为2.96±0.563°,具有良好的疏油性能。

Claims (9)

1.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基材表面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所述的基材为金属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晶硅或玻璃;
2)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具体步骤如下:
在加热条件下,用质量比为(0.02~80):(1~10):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和乙酸丁酯制备前体溶液,采用搅拌方式混合均匀;
3)制备动态疏油涂层,具体步骤如下:
在前体溶液加入固化剂,采用刷涂的方式,在室温条件下固化;固化剂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材包括:铁、锌和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为聚氨酯801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片用碳化硅砂纸进行机械抛光,并使用流动水作为润滑剂,然后分别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用氮气干燥。其他基材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氮气干燥,并在使用前放置于等离子清洗机中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的聚硅氧烷-聚氨酯前体溶液是将质量分数占总混合溶液的0.1%-6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氨酯在乙酸丁酯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采用的固化剂为聚氨酯8013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的动态疏油涂层采用刷涂的方法进行涂层,涂层的厚度约为6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的动态疏油涂层在室温条件下20-50min固化完全。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
CN202110828935.9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604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8935.9A CN113604142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8935.9A CN113604142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4142A true CN113604142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3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8935.9A Pending CN113604142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414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6884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多羟基聚硅氧烷及耐磨超疏水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10628311A (zh) * 2019-08-26 2019-12-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聚氨酯基透明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
US20200079974A1 (en) * 2017-04-17 2020-03-12 Cornell University Fluorine-free oil repellent coating,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nd uses of same
CN112552798A (zh) * 2020-12-14 2021-03-26 吉林大学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自富集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6884A (zh) * 2016-03-22 2016-06-08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多羟基聚硅氧烷及耐磨超疏水涂层及制备方法
US20200079974A1 (en) * 2017-04-17 2020-03-12 Cornell University Fluorine-free oil repellent coating,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nd uses of same
CN110628311A (zh) * 2019-08-26 2019-12-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聚氨酯基透明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552798A (zh) * 2020-12-14 2021-03-26 吉林大学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自富集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UHAMMAD RABNAWAZ,ET AL: "Fluorine-Free Anti-Smudge Polyurethane Coatings", 《AN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51252B1 (en) Super hydrophobic coating
JP6609382B2 (ja) 膜形成用液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0781B2 (zh)
US9102836B2 (en) Anti-reflection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2014522744A (ja) 疎水性炭化水素コーティング
KR101644025B1 (ko) 초소수성 표면체 및 개시제를 사용하는 화학기상증착 반응기(iCVD)를 이용한 초소수성 표면체의 제조방법
JP2001520699A (ja) 基板上に耐摩耗性被覆を施すための組成物
JPWO2003052003A1 (ja) 低屈折率薄膜形成用塗布組成物
WO2017141644A1 (ja) エアロゲル積層体及び断熱材
JP2006212987A (ja) 転写材
CN106833043A (zh) 一种透明耐用超疏水新型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wear-resistant, fluorine-free, strongly adhesiv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based on modified SiO2/silicone nanocomposites
Burunkaya et al. Sol–gel synthesis of IPTES and D10H consisting fluorinated silane system for hydrophobic applications
KR20200069685A (ko) 양친성 고분자 사슬을 가지는 다리걸친 유기 실리카 전구체를 이용한 불소 함유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형 발수 코팅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6052171A1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04142A (zh) 一种动态疏油的硅氧烷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45330A (ja) ゾル塗液
Ishizaki et al. Effect of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surface wettability of methylcyclosiloxane layer form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KR101209851B1 (ko) 1액형 유/무기 에멀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urri et al. Hydrophilic–oleophobic behaviour in thin films from fluoromodified nanoclays and polystyrene
JPH07138530A (ja) ハードコートの製造方法
TW202111038A (zh) 樹脂基材的硬塗覆形成用組成物及使用該組成物的積層體
WO2020137990A1 (ja) 蒸着材料、下地層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撥水撥油層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
JP286923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の表面保護積層ハードコート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94151B2 (ja) コーティング膜、コーティング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