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6762B - 乳垫 - Google Patents

乳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6762B
CN113576762B CN202110920992.XA CN202110920992A CN113576762B CN 113576762 B CN113576762 B CN 113576762B CN 202110920992 A CN202110920992 A CN 202110920992A CN 113576762 B CN113576762 B CN 113576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ut
line
vertex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09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6762A (zh
Inventor
夏双印
陈广岩
刘立坚
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liag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09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6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6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6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6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6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4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breast or abdomen
    • A61F13/141Milk breast pa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垫,包括本体,本体包括顶片、吸收体及底片,本体包括中部区及侧部区,侧部区的吸收体包括突出部及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第一切口部彼此相对,第二切口部彼此相对;本体设置有弹性体,被配置成具有使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弯折的弹性力,使乳垫整体呈现为船状,一方面,立体形态完整;二方面,通过突出部,使边缘距离乳头的距离远大于现有技术,从而不容易发生乳液溢出现象,在转换为立体形态时,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翻折,顶点处不会受到挤压作用,因此也不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三方面,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间隔设置,能够容易的容置乳头,不至于压迫或挤压乳头,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乳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垫。
背景技术
乳垫是一种防止哺乳期妇女乳液溢出的母婴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的乳垫大多是多层结构,如包括顶片、吸收芯体和底片,底片为远离使用者皮肤一侧的层,通常为拒水材料,如可以为PE膜、SMS无纺布等,顶片为靠近使用者皮肤一侧的层,常选用具有低刺激的、柔软的材料,如纱布、棉布等,吸收芯体设置在顶片和底片之间,通常是由高分子吸水材料与纤维构成,同时,乳垫还需要被设置成碗状,以适应乳房形状,从而提高舒适性。
为了形成碗状的形态,请参考图1及图2,在专利文献JP1992209802A中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在吸收芯体1上开设扇形缺口2,该扇形缺口2的顶端4对准乳垫的中心位置,同时设置弹性件3跨接在扇形缺口2两侧,通过弹性件3收缩来形成碗状形态,但是在这种方案中存在下列缺陷:
1.由于弹性件3呈直线收缩,在两侧设置弹性件3时,形成的乳垫实际形态为贝壳状,较难形成中间拱起的碗状或半球状或椎体状;
2.而要形成比较接近碗状或半球状或椎体状的形态时,必须将扇形缺口2的顶端4尽量靠近中间位置,即尽量使得扇形缺口2的深度尽可能大,导致:A. 乳垫中间位置为乳头对应的位置,而将扇形缺口2的顶端4设置成靠近中间位置时,则乳液极其容易从扇形缺口2的顶端4处溢出;B.当将扇形缺口2的顶端4设置成靠近中间位置时,在乳垫从平面状态转换成立体状态时,扇形缺口2的顶端4处受到挤压作用,使得在该处的材料的层合容易出现开裂,或者在该处造成使用不适;C.由于扇形缺口2需要开设的较深,使得乳垫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均受到影响。
3.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乳垫通常被对折设置在包装中,在经过对折之后,加上上述第1点的影响,使得乳垫被使用时,呈贝壳状的形态容易在折线附近对乳头造成夹持感或压迫感,造成使用非常不适。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和实施一种新的可替代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垫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乳垫,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透液性顶片、用于吸收乳液的吸收体及防止液体渗透的底片,所述的本体包括中部区及位于中部区两侧的侧部区,位于侧部区的吸收体包括突出部及位于突出部两侧的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位于两个侧部区的第一切口部彼此相对,以及位于两个侧部区的第二切口部彼此相对;
所述的本体在侧部区还设置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跨接在侧部区两端,并被配置成具有使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将分布在第一折线、第二折线两侧的顶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的弹性力,其中,第一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切口部的连线,第二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二切口部的连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部区包括左侧区及右侧区,所述的突出部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外侧伸出,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及第二切口部均呈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所述的第一切口部、突出部、第二切口部在吸收体的左侧区或右侧区整体呈现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顶点,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顶点,所述的第一折线为位于左侧区的第一顶点与位于右侧区的第一顶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的第二折线为位于左侧区的第二顶点与位于右侧区的第二顶点之间的连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还包括第三折线,所述的第三折线为将彼此相对的突出部连接起来的连线,所述的本体沿第三折线将分布在第三折线两侧的顶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的突出部朝向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内凹部,所述的内凹部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所述的内凹部包括第四顶点,第三折线为左侧区的第四顶点与右侧区的第四顶点之间的连线。
进一步的,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及与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其中,吸收体在第二区域的密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密度。
进一步的,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及与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的顶片与吸收体之间和/或吸收体与底片之间设置有粘合剂层,其中,第二区域的吸收体与顶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吸收体与顶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和/或,第二区域的吸收体与底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吸收体与底片之间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体包括第三连接点,所述的第三连接点位于突出部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本体在预定位置翻折的第一压痕,所述的第一压痕邻近第一顶点或第二顶点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压痕的延伸线通过第一顶点或第二顶点。
进一步的,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沿第三折线对称设置,且,若设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间距为H,则H为10-30mm。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垫,包括本体,本体包括顶片、吸收体及底片,本体包括中部区及侧部区,位于侧部区的吸收体包括突出部及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第一切口部彼此相对,第二切口部彼此相对;本体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跨接在侧部区两端,并被配置成具有使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将分布在第一折线、第二折线两侧的顶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的弹性力,其中,第一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第一切口部的连线,第二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第二切口部的连线,使得乳垫整体呈现的为船状的形态,一方面,立体形态完整;二方面,由于设置有突出部,其边缘距离乳头的距离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缺口顶端距离乳头的距离,从而使得乳液不容易发生溢出现象,在乳垫转换为立体形态时,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翻折,第一顶点、第二顶点不会受到挤压作用,因此也不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同时,吸收量吸收速率也好于现有技术;三方面,由于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间隔设置,能够容易的容置乳头,不至于压迫或挤压到乳头,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技术中的乳垫正视图;
图2为图1形成立体形态图;
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乳垫正视图;
图4 图3中A-A剖面图;
图5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乳垫的A-A处剖面图;
图6-图8其他实施例中乳垫的正视图。
图示元件说明:
吸收层 1;扇形缺口 2;弹性体 3;顶端 4;
本体10;外周缘部101;中部区102;左侧区103;右侧区104;第一折线105;第二折线106;第三折线107,307;
顶片 11,21;
吸收体 12,22;突出部 121,124,321,421;第三顶点 1211,1241;第一切口部122,125;第一顶点1221,1251,3221,5221;第二切口部123,126;第二顶点1231,1261;
弹性体13,43;第一连接点131,431;第二连接点132,432;
底片14,24;
第一区域221;第二区域224;
粘合剂层25;
内凹部 3211第四顶点3212;第五顶点3213;
第三连接点433;
第一压痕511;第二压痕512。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考图3-图4,其中,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乳垫正视图,图4示出了A-A处的剖面图,下面将参考这些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乳垫,包括本体10,所述的本体10包括顶片11、底片14及夹设在顶片11、底片14之间的吸收体12。
所述的顶片11被配置在靠近使用者皮肤的一侧,通常的,所述的顶片11为透液性的,以使得乳液能够通过顶片11之后被吸收体12吸收。
由于顶片11与皮肤接触,因此优选的选用具有低刺激的,柔软的,如,单位面积重量为10~60g/m2的纱布、棉布、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片状材料,更优选的,为由热塑性合成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作为构成上述热风无纺布的合成纤维,可以使用聚乙烯(PE)纤维、聚丙烯(PP)纤维等聚烯烃系纤维、聚酯系纤维、尼龙等聚酰胺系纤维等,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添加有天然纤维或粘胶纤维,以进一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这些天然纤维可以包括木纤维、棉纤维等。
所述的吸收体12用于吸收乳液,设置在顶片11与底片14之间,具体的,吸收体12为由若干纤维缠结而被适当地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分布有若干孔隙,在三维网络结构之间包含有高分子吸水材料,通过这些孔隙可以吸收、扩散液体,以及通过高分子吸水材料吸收、保留液体,所述的纤维可以为绒毛浆。
所述的底片14用于防止液体渗透,被配置在远离使用者皮肤的一侧,所述的底片14通常为拒水材料,具体的,可以为PE膜、SMS无纺布等,优选的,所述的底片14能够让气体,如水蒸气通过,而液体不能通过,从而使得使用时不会闷热。
所述的顶片11、吸收体12及底片14层叠设置,并且,所述的顶片11与底片14沿外周缘部101被结合形成一个大致呈圆形的形状,且通过在外周缘部101的结合,顶片11与底片1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吸收体12被容置在该封闭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顶片11与底片14也可以沿外周缘部101结合成其他形状,如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等,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结合,是指被结合的材料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常的,可以通过热熔或粘接的方式形成,其中,热熔可以通过对材料本身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熔点温度后,局部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或者通过超声波等外部能量作用于材料,使得材料局部产生高温熔化,凝固成型后形成连接。
所述的本体10包括中部区102及位于中部区102两侧的侧部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部区102为靠近乳头对应的区域,所述的侧部区为图1中位于中部区102左侧的左侧区103及位于中部区102右侧的右侧区104,所述的吸收体12在左侧区103包括突出部121及第一切口部122、第二切口部123,所述的吸收体12在右侧区104包括突出部124及第一切口部125、第二切口部126,位于左侧区103、右侧区104的突出部(121,124)、第一切口部(122,125)、第二切口部(123,126)彼此相对设置,更具体的,位于左侧区103、右侧区104的突出部(121,124)、第一切口部(122,125)、第二切口部(123,126)对称设置或大致对称设置。
位于左侧区103的突出部121沿吸收体12内侧向外侧方向伸出,在这里所述的外侧为左侧,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突出部121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外伸出,第一切口部122及第二切口部123分别设置在突出部121的上侧及下侧,第一切口部122及第二切口部123均呈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使得第一切口部122、突出部121、第二切口部123在吸收体12的左侧呈现为波浪形。同样的,位于右侧的突出部124、第一切口部125及第二切口部126以基本相同的形式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22,125)、第二切口部(123,126)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切口部(122,125)与第二切口部(123,126)也可以被设置成不同形态。
所述的本体10在侧部区还设置有弹性体13,所述的弹性体13跨接在侧部区两端,并被配置成使本体10沿将彼此相对的第一切口部(122,125)、第二切口部(123,126)之间连接起来的折线向使分布在折线两侧的顶片11呈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侧区103设置有弹性体13,所述的弹性体13可以为橡皮筋、弹性丝等,包括连接在左侧区103上端方向的第一连接点131及连接在左侧区103下端方向的第二连接点132,所述的弹性体13被配置有一弹性力,该弹性力具有使得第一连接点131、第二连接点132向靠近突出部121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吸收体12的左侧受到弹性力的作用,同样的,在右侧区104也设置有弹性体,使得吸收体12的右侧也受到弹性力的作用,由于在左侧第一切口部122向内侧凹进,右侧的第一切口部125同样向内侧凹进,在吸收体12上侧的区域中,左侧第一切口部122与右侧第一切口部125之间间距最小的位置成为强度最弱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该间距最小的位置为左侧第一顶点1221与右侧第一顶点1251之间的连线,在弹性力作用下,吸收体12上侧区域将沿该强度最弱的区域:左侧第一顶点1221与右侧第一顶点1251之间的连线弯折,即左侧第一顶点1221与右侧第一顶点1251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折线105,所述的第一顶点(1221,1251)为第一切口部(122,125)朝向内侧的端点,另外,吸收体12上侧区域的弯折方向为自上向下弯折,即,使得分布在第一折线105两侧的顶片11呈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
另外,由于第一切口部(122,125)呈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在弹性力作用下,第一切口部(122,125)开口区域将收拢。
同样的,吸收体12下侧的区域则向上方弯折,同时,其弯折的位置为左侧、右侧的第二切口部(123,126)第二顶点(1231,1261)之间的连线,在这里,左侧、右侧的第二切口部(123,126)第二顶点(1231,1261)之间的连线为第二折线106,在弹性力作用下,本体10沿第二折线106呈将分布在第二折线106两侧顶片1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的形态,同样的,由于第二切口部(123,126)呈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在弹性力作用下,第二切口部(123,126)开口区域将收拢。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在弹性力作用下,呈现的形态为,本体10上侧沿第一折线105向下方方向弯折,本体10下侧沿第二折线106向上方方向弯折,本体10左侧、右侧呈收拢,并向上弯曲的形态,在整体上呈现为船的形态,一方面,形成完整的立体形态,而非现有技术中的贝壳状;二方面,由于乳垫中间位置的两侧设置有突出部121,其呈现为外凸形态,其边缘距离乳头的距离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缺口顶端距离乳头的距离,从而使得乳液不容易发生溢出现象,另外,在乳垫从平面状态转换为立体形态时,本体10沿第一折线105、第二折线106翻折,第一顶点(1221,1251)、第二顶点(1231,1261)不会受到挤压作用,因此也不容易在该处出现开裂等现象,同时,采用该种形态,乳垫的吸收量吸收速率也好于现有技术;三方面,由于第一折线105与第二折线106间隔设置,即翻折的位置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区能够容易的容置乳头,而不至于压迫或挤压到乳头,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
由于通常的,乳头的直径为10-30mm,优选的,若设,第一折线105与第二折线106之间的间距为H,则H为10-30mm。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的本体10被对折设置在一包装体内,所述的本体10还包括第三折线107,所述的第三折线107为将彼此相对的突出部121连接起来的连线,通过第三折线107使得本体10向使分布在折线两侧的顶片11呈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从而使得本体10的中央位置更加凸起,形成更为立体的形态,从而使得使用更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的突出部(121,124)包括第三顶点(1211,1241),所述的第三折线107为左侧第三顶点1211与右侧第三顶点1241之间的连线。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切口部(122,125)与第二切口部(123,126)沿第三折线107对称设置。
另外,所述的弹性体13设置在吸收体12与外周缘部101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体13容置在顶片11与底片14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弹性体13的第一连接点131及第二连接点132可以连接在顶片11上,也可以连接在底片14上。
请一并参考图5,当本体在突出部对应的区域具有更高的挺度时,在受到弹性力作用下时,在左侧突出部与右侧突出部之间的区域,即乳头对应的区域以及邻近乳头的区域相对其他区域将不容易发生弯折,从而避免或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对乳头的压迫或夹持感。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在突出部对应的区域相对其他区域具有更高的挺度,为,设置吸收体22包括第一区域221以及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224,其中吸收体22在第二区域224的密度大于第一区域221的密度,更优选的,吸收体22在第二区域224的密度与第一区域221的密度之比大于等于1.5。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在突出部对应的区域相对其他区域具有更高的挺度,为,在所述的顶片21与吸收体22之间和/或吸收体22与底片24之间设置粘合剂层25,通过粘合剂层25粘接顶片21与吸收体22和/或吸收体22与底片24,设置吸收体22包括第一区域221以及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224,其中,第二区域224的吸收体22与顶片21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221的吸收体22与顶片21之间的结合强度,和/或,第二区域224的吸收体22与底片24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221的吸收体22与底片24之间的结合强度,可以理解的,结合强度的不同,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粘合剂,或者使用不同数量的粘合剂等方式实现,当结合强度大时,可以使得突出部对应区域的挺度大于其他区域。
另外,由于仅限定第二区域224对应的本体的挺度大,使得乳头对应的中间位置仍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而不会造成使用不适。
请一并参考图6,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突出部321朝向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内凹部3211,所述的内凹部3211呈宽度朝内侧逐渐缩小的形态,从而使得本体容易的进行对折,方便包装和使用。
其中,所述的内凹部3211包括第四顶点3212,第四顶点3212与第一顶点3221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mm。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三折线307为相对的第四顶点3212之间的连线。
其中,所述的突出部321包括朝向外侧的第五顶点3213,若第四顶点3212与第一顶点3221之间的距离为D,第一顶点3221与第五顶点3213之间的距离为L,则,L≤2×D,以使得本体能够容易的通过第三折线307进行折叠的同时,第四顶点3212与乳头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使得乳垫具有更佳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
请一并参考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体43包括第三连接点433,所述的第三连接点433位于突出部421对应的区域,从而使得弹性体43能够单独对第一切口部或第二切口部施加弹性力。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第三连接点433可以连接在顶片上或吸收体上或底片上,优选的,第一连接点431与第二连接点432设置在顶片上,同样的,第三连接点433设置在顶片上。
请一并参考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本体在预定位置翻折的第一压痕511,以在预定的位置进一步降低本体的挺度或强度,从而在预定的位置发生翻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压痕511邻近第一顶点5221或第二顶点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压痕511的延伸线通过第一顶点5221或第二顶点。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压痕511为直线状,且其朝向内侧的一端的延伸线通过乳垫的中心点,朝向外侧的一端的延伸线通过第一顶点5221或第二顶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压痕511设置在顶片上,且呈自顶片向底片方向凹进的凹槽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压痕512,所述的第二压痕512与外周缘部形态相似,以进一步引导本体形成立体形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乳垫,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透液性顶片、用于吸收乳液的吸收体及防止液体渗透的底片,所述的本体包括中部区及位于中部区两侧的侧部区,位于侧部区的吸收体包括突出部及位于突出部两侧的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位于两个侧部区的第一切口部彼此相对,以及位于两个侧部区的第二切口部彼此相对;
所述的本体在侧部区还设置有弹性体,所述的弹性体跨接在侧部区两端,并被配置成具有使本体沿第一折线、第二折线将分布在第一折线、第二折线两侧的顶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的弹性力,其中,第一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切口部的连线,第二折线为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二切口部的连线,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及与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在所述的顶片与吸收体之间和/或吸收体与底片之间设置有粘合剂层,其中,第二区域的吸收体与顶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吸收体与顶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和/或,第二区域的吸收体与底片之间的结合强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吸收体与底片之间的结合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部区包括左侧区及右侧区,所述的突出部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外侧伸出,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及第二切口部均呈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所述的第一切口部、突出部、第二切口部在吸收体的左侧区或右侧区整体呈现为波浪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顶点,所述的第二切口部包括第二顶点,所述的第一折线为位于左侧区的第一顶点与位于右侧区的第一顶点之间的连线,所述的第二折线为位于左侧区的第二顶点与位于右侧区的第二顶点之间的连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还包括第三折线,所述的第三折线为将彼此相对的突出部连接起来的连线,所述的本体沿第三折线将分布在第三折线两侧的顶片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朝向外侧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内凹部,所述的内凹部以宽度逐渐缩小的形式向内侧凹进,所述的内凹部包括第四顶点,第三折线为左侧区的第四顶点与右侧区的第四顶点之间的连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包括第一区域及与突出部对应的第二区域,其中,吸收体在第二区域的密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密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包括第三连接点,所述的第三连接点位于突出部对应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本体在预定位置翻折的第一压痕,所述的第一压痕邻近第一顶点或第二顶点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压痕的延伸线通过第一顶点或第二顶点。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口部与第二切口部沿第三折线对称设置,且,若设第一折线与第二折线之间的间距为H,则H为10-30mm。
CN202110920992.XA 2021-08-11 2021-08-11 乳垫 Active CN113576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0992.XA CN113576762B (zh) 2021-08-11 2021-08-11 乳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0992.XA CN113576762B (zh) 2021-08-11 2021-08-11 乳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6762A CN113576762A (zh) 2021-11-02
CN113576762B true CN113576762B (zh) 2022-04-29

Family

ID=7825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0992.XA Active CN113576762B (zh) 2021-08-11 2021-08-11 乳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676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864A (en) * 1995-06-07 1997-09-16 Landoll; Leo M. Absorbant laminat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244005A (zh) * 2007-02-15 2008-08-20 蒂科健康保健零售服务股份公司 乳垫
CN101299935A (zh) * 2005-11-01 2008-11-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母乳垫
CN101453916A (zh) * 2006-06-08 2009-06-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母乳垫
CN201389132Y (zh) * 2009-04-14 2010-01-27 富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防溢乳垫结构
CN203749696U (zh) * 2013-11-07 2014-08-06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防溢乳垫
JP3210515U (ja) * 2017-03-08 2017-05-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6974766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叶正瑜 一种带缺口的弹性乳垫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91085U (zh) * 2016-07-07 2017-08-11 叶正瑜 一种吸收体缺口处带压花的乳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935402T2 (de) * 1998-12-28 2007-06-14 Kao Corp. Saugfähiger Gegenstand
JP5766421B2 (ja) * 2010-09-30 2015-08-1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864A (en) * 1995-06-07 1997-09-16 Landoll; Leo M. Absorbant laminat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299935A (zh) * 2005-11-01 2008-11-05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母乳垫
CN101453916A (zh) * 2006-06-08 2009-06-10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母乳垫
CN101244005A (zh) * 2007-02-15 2008-08-20 蒂科健康保健零售服务股份公司 乳垫
CN201389132Y (zh) * 2009-04-14 2010-01-27 富佑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防溢乳垫结构
CN203749696U (zh) * 2013-11-07 2014-08-06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防溢乳垫
CN106974766A (zh) * 2016-01-19 2017-07-25 叶正瑜 一种带缺口的弹性乳垫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91085U (zh) * 2016-07-07 2017-08-11 叶正瑜 一种吸收体缺口处带压花的乳垫
JP3210515U (ja) * 2017-03-08 2017-05-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bras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Norris M,Blackmore T,Horler B,Wakefield-Scurr J;《Ergonomics》;20201015;第64卷(第3期);全文 *
一次性防溢乳垫产品标准研究;李俊鹏,苏涌,杜文功,马亿珠,付丽丽;《标准科学》;20181116(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6762A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96646B1 (ko) 체액 흡수성 물품
JP5065585B2 (ja) 母乳パッド
JP5860928B2 (ja) 吸収性物品
EP2593060B1 (en) Disposable diaper
JP5350078B2 (ja) 尿吸収物品
KR100648156B1 (ko) 체액 흡수성 물품의 투액성 표면 시트
JP2004089269A (ja) 吸収性パッド
JP5210447B1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4822810B2 (ja) 母乳パッド包装体
CN215425536U (zh) 乳垫
WO2015005502A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8023760A (ja) 吸収性物品
CN215652038U (zh) 乳垫
CN112512473B (zh) 吸收性物品
CN215689077U (zh) 乳垫
JP2018149004A (ja) 吸収性物品
JP6869310B1 (ja) 吸収性物品
CN112426273A (zh) 乳垫
CN113576762B (zh) 乳垫
JP2013013430A (ja) 吸収性物品
CN113576760B (zh) 乳垫
JP604441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215425534U (zh) 乳垫
JPH10295724A (ja) 体液処理用吸収性物品
CN112155855A (zh) 夜用乳垫及内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