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1182A -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1182A
CN113571182A CN202110885579.4A CN202110885579A CN113571182A CN 113571182 A CN113571182 A CN 113571182A CN 202110885579 A CN202110885579 A CN 202110885579A CN 113571182 A CN113571182 A CN 113571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consultation
image
preset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5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1182B (zh
Inventor
褚富强
章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pt Institute Of Big Data Research At Yan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upt Institute Of Big Data Research At Yan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pt Institute Of Big Data Research At Yan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Nupt Institute Of Big Data Research At Yancheng
Priority to CN2021108855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1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1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1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1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通过接通多位医疗专家并采集每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汇总为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表可以使得主治医师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医疗专家共同协商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而可以高效地保证目标病人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会诊(Remote Medicine)的概念是美国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其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医疗总开支及满足公众健康服务需求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发展也严重失衡。三级医院基本分布在大、中城市,而高水平的医疗专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三甲医院。因此,对于病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病人,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这些病人在病情危重或者出现疑难杂症而无法在当地进行治疗时,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因异地就诊而产生的交通费用、家属陪同费用、重复检验费用等都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路途的颠簸也给病人本已脆弱的病体造成了伤害,而许多没有条件到大医院就诊的病人则耽搁了诊疗,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了身心上的痛苦。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诊疗,造成基层医院病人纷纷流入市场医院,加重了市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分布不均和浪费。因此,积极发展远程会诊能够有效缓解边远地区的病人看病难的问题。
现有的远程会诊方法为医生端和病人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视频会诊,但是这种方法仅仅局限于病人未得大病的前提下,在手术间主刀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时遇到突发状况时,由于密闭的环境故而无法与其他医疗医师进行线上沟通从而无法及时地针对突发情况而进行合理的应对措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手术间主刀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时遇到突发状况时,由于密闭的环境故而无法与其他医疗医师进行线上沟通从而无法及时地针对突发情况而进行合理的应对措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优选的,所述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包括:
获取手术完整进行的第一源数据和手术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的第二源数据,提取所述第一源数据和第二源数据中各自的预设数据指标;
对比二者的与预设数据指标,筛选出二者不同的预设数据指标以作为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根据所述突发因子识别指标构建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获取所述手术流程中的当前数据指标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利用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所述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对应的突发事件等级,确认所述突发事件等级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等级,若是,确认在手术流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否则,确认在手术流程中未出现突发情况。
优选的,所述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包括:
激活所述预设会诊助手的启动序列;
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接收所述主刀医生的第一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以确定主刀医生所需要沟通医疗专家的名单;
获取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通过5G网络接通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
生成会诊请求,将所述会诊请求发送至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所在终端上,接收每个终端的反馈指令,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将同意会诊的目标注册账号接入到预先创建的线上会议室中。
优选的,在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认出现突发情况时,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将所述当前影像资料中的干扰因素剔除并选择关键区域的影像进行放大;
检测所述主刀医生发出的第二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解析获得主刀医生提出的目标难题;
将所述目标难题转换为文字格式并映射到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映射完毕后,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优选的,所述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包括:
采集每位医疗专家的第三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三声音信号获得每位医疗专家对所述突发情况的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
评估每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的可行性,获取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在多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中进行筛选获得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
将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进行归类和汇总,将相似的第二建议和意见信息合并以获得所述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优选的,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的途径为利用主刀医生所佩戴的AR眼镜进行影响的拍摄。
优选的,所述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包括:
获取目标病人手术前的病变区的第一三维立体图像;
获取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超声波图像,将所述超声波图像与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进行配准,获得配准后的图像;
根据配准后的图像获得第一三维立体图像的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
根据所述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获得主刀医生在目标病人的病变区的医疗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医疗运动轨迹结合所述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获得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第二三维立体图像;
将所述第二三维立体图像确认为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优选的,所述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包括:
获取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的编码信息;
确定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图像显示类型,根据所述显示类型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数据签名运算,获取运算结果;
根据所述运算结果构建关键区域影像的组合信息;
根据所述组合信息生成关键区域影像的查看二维码,将所述查看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与所述组合信息进行关联;
关联完毕后,基于所述组合信息,在所述关键区域影像中获得目标病人的隐私部位影像对应的独立信息;
对所述独立信息进行时效性设置,设置完毕后,将所述查看二维码以所述显示类型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确认所述线上会议室扫描所述查看二维码后,将所述组合信息与二维码信息解除关联;
检测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若所述当前状态为空闲时,自动删除所述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当所述当前状态为忙碌时,无需进行后续操作直到检测到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为空闲时删除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系统,该系统包括:
评估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接通模块,用于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汇总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的另一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的又一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远程会诊(Remote Medicine)的概念是美国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其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医疗总开支及满足公众健康服务需求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发展也严重失衡。三级医院基本分布在大、中城市,而高水平的医疗专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三甲医院。因此,对于病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病人,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这些病人在病情危重或者出现疑难杂症而无法在当地进行治疗时,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因异地就诊而产生的交通费用、家属陪同费用、重复检验费用等都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路途的颠簸也给病人本已脆弱的病体造成了伤害,而许多没有条件到大医院就诊的病人则耽搁了诊疗,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了身心上的痛苦。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诊疗,造成基层医院病人纷纷流入市场医院,加重了市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分布不均和浪费。因此,积极发展远程会诊能够有效缓解边远地区的病人看病难的问题。
现有的远程会诊方法为医生端和病人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视频会诊,但是这种方法仅仅局限于病人未得大病的前提下,在手术间主刀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时遇到突发状况时,由于密闭的环境故而无法与其他医疗医师进行线上沟通从而无法及时地针对突发情况而进行合理的应对措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步骤S102、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步骤S103、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步骤S104、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目标病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状况可以精准地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避免误评估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接通多位医疗专家并采集每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汇总为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表可以使得主治医师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医疗专家共同协商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进而可以高效地保证目标病人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地,通过以文字的形式来向主刀医生上传应对措施建议表可以保证主刀医生的精神集中不被外界以噪声影响从而可以快速合理并理智地确定医疗决策,进一步地保证了目标病人的生命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手术间主刀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时遇到突发状况时,由于密闭的环境故而无法与其他医疗医师进行线上沟通从而无法及时地针对突发情况而进行合理的应对措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包括:
获取手术完整进行的第一源数据和手术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的第二源数据,提取所述第一源数据和第二源数据中各自的预设数据指标;
对比二者的与预设数据指标,筛选出二者不同的预设数据指标以作为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根据所述突发因子识别指标构建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获取所述手术流程中的当前数据指标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利用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所述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对应的突发事件等级,确认所述突发事件等级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等级,若是,确认在手术流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否则,确认在手术流程中未出现突发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筛选突发因子识别指标用来构建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可以通过后续的手术流程中的参数来精准地评估出是否出现了突发情况,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进一步地,通过根据突发事件等级来来确定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评估情况的发生,从而可以更精确地确定目标病人的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了突发情况,进一步地提高了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包括:
步骤S201、激活所述预设会诊助手的启动序列;
步骤S202、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接收所述主刀医生的第一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以确定主刀医生所需要沟通医疗专家的名单;
步骤S203、获取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通过5G网络接通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
步骤S204、生成会诊请求,将所述会诊请求发送至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所在终端上,接收每个终端的反馈指令,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将同意会诊的目标注册账号接入到预先创建的线上会议室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激活所述预设会诊助手的启动序列可以保证及时地启动预设会诊助手进行工作,进一步地提高了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根据每位医疗专家所在终端的反馈指令来将同意会诊的医疗专家拉入到线上会议室中可以使得医疗专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加入到线上会议室中,提高了医疗专家的体验感,同时使用5G网络接通每个医疗专家所在终端可以快速稳定地保证线上会议的完整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当确认出现突发情况时,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步骤S302、将所述当前影像资料中的干扰因素剔除并选择关键区域的影像进行放大;
步骤S303、检测所述主刀医生发出的第二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解析获得主刀医生提出的目标难题;
步骤S304、将所述目标难题转换为文字格式并映射到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映射完毕后,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关键区域的放大影响和主刀医生提出的目标难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显示可以使得其他医疗专家根据图像内容快速地确定目标病人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而可以快速地作出应对措施,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包括:
采集每位医疗专家的第三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三声音信号获得每位医疗专家对所述突发情况的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
评估每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的可行性,获取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在多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中进行筛选获得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
将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进行归类和汇总,将相似的第二建议和意见信息合并以获得所述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自动评估每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的可行性可以智能化地将不可行的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排除,无需主刀医生自己对每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进行决策,减少了主刀医生决策所需要的时长,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的途径为利用主刀医生所佩戴的AR眼镜进行影响的拍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AR眼镜俩拍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既不耽误主刀医生的手术操作又可以拍摄清晰的图像,提高了主刀医生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包括:
获取目标病人手术前的病变区的第一三维立体图像;
获取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超声波图像,将所述超声波图像与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进行配准,获得配准后的图像;
根据配准后的图像获得第一三维立体图像的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
根据所述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获得主刀医生在目标病人的病变区的医疗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医疗运动轨迹结合所述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获得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第二三维立体图像;
将所述第二三维立体图像确认为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获取第一三位立体图像的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可以有效地确定第一三维立体图像的横纵轴变化趋势以及整体变化趋势,进而可以精确地绘制出主刀医生在目标病人的病变区的医疗运动轨迹,根据医疗轨迹结合第一三维立体图像使用模拟软件快速地模拟出目标病人的第二三维图像,更加合理化和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包括:
获取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的编码信息;
确定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图像显示类型,根据所述显示类型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数据签名运算,获取运算结果;
根据所述运算结果构建关键区域影像的组合信息;
根据所述组合信息生成关键区域影像的查看二维码,将所述查看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与所述组合信息进行关联;
关联完毕后,基于所述组合信息,在所述关键区域影像中获得目标病人的隐私部位影像对应的独立信息;
对所述独立信息进行时效性设置,设置完毕后,将所述查看二维码以所述显示类型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确认所述线上会议室扫描所述查看二维码后,将所述组合信息与二维码信息解除关联;
检测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若所述当前状态为空闲时,自动删除所述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当所述当前状态为忙碌时,无需进行后续操作直到检测到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为空闲时删除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保证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在线上会议室的完整无误显示,避免了由于图像分辨率和类型冲突问题导致无法在线上会议室显示进而影响会诊效率,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实时生成查看二维码并且适应性地将组合信息与二维码信息进行关联和解除关联既可以有效地保护目标病人的隐私又可以避免其他人利用图像进行非法操作,提高了目标病人的隐私性,同时也间接地保证了对于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的完整上传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评估模块401,用于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接通模块402,用于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汇总模块403,用于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上传模块404,用于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方法权利要求中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包括:
获取手术完整进行的第一源数据和手术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的第二源数据,提取所述第一源数据和第二源数据中各自的预设数据指标;
对比二者的与预设数据指标,筛选出二者不同的预设数据指标以作为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根据所述突发因子识别指标构建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获取所述手术流程中的当前数据指标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
利用所述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所述当前突发因子识别指标对应的突发事件等级,确认所述突发事件等级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等级,若是,确认在手术流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否则,确认在手术流程中未出现突发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包括:
激活所述预设会诊助手的启动序列;
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接收所述主刀医生的第一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以确定主刀医生所需要沟通医疗专家的名单;
获取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通过5G网络接通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
生成会诊请求,将所述会诊请求发送至每位医疗专家的注册账号所在终端上,接收每个终端的反馈指令,根据所述反馈指令将同意会诊的目标注册账号接入到预先创建的线上会议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认出现突发情况时,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将所述当前影像资料中的干扰因素剔除并选择关键区域的影像进行放大;
检测所述主刀医生发出的第二声音信号,对所述第二声音信号进行解析获得主刀医生提出的目标难题;
将所述目标难题转换为文字格式并映射到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映射完毕后,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包括:
采集每位医疗专家的第三声音信号,解析所述第三声音信号获得每位医疗专家对所述突发情况的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
评估每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的可行性,获取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在多条第一建议和第一意见信息中进行筛选获得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
将所述目标数量个第二建议和第二意见信息进行归类和汇总,将相似的第二建议和意见信息合并以获得所述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的途径为利用主刀医生所佩戴的AR眼镜进行影响的拍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接受手术的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包括:
获取目标病人手术前的病变区的第一三维立体图像;
获取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超声波图像,将所述超声波图像与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进行配准,获得配准后的图像;
根据配准后的图像获得第一三维立体图像的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
根据所述位移矢量和旋转矩阵获得主刀医生在目标病人的病变区的医疗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医疗运动轨迹结合所述第一三维立体图像获得目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第二三维立体图像;
将所述第二三维立体图像确认为目标病人的当前影像资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包括:
获取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的编码信息;
确定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图像显示类型,根据所述显示类型对所述编码信息进行数据签名运算,获取运算结果;
根据所述运算结果构建关键区域影像的组合信息;
根据所述组合信息生成关键区域影像的查看二维码,将所述查看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与所述组合信息进行关联;
关联完毕后,基于所述组合信息,在所述关键区域影像中获得目标病人的隐私部位影像对应的独立信息;
对所述独立信息进行时效性设置,设置完毕后,将所述查看二维码以所述显示类型上传到所述线上会议室中;
确认所述线上会议室扫描所述查看二维码后,将所述组合信息与二维码信息解除关联;
检测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若所述当前状态为空闲时,自动删除所述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当所述当前状态为忙碌时,无需进行后续操作直到检测到所述线上会议室的当前状态为空闲时删除线上会议室所显示的放大后的关键区域的影像。
9.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评估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手术流程,根据预设突发事件评估算法评估出在手术流程中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接通模块,用于若出现突发情况,启用预设会诊助手,利用所述预设会诊助手通过5G网络接通多位医疗专家;
汇总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多位医疗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将多条建议和意见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建议表;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应对措施建议表以文字的形式上传至手术室的电脑终端以供所述主刀医生进行医疗决策。
CN202110885579.4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571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79.4A CN11357118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579.4A CN11357118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182A true CN113571182A (zh) 2021-10-29
CN113571182B CN113571182B (zh) 2022-07-29

Family

ID=7817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579.4A Active CN11357118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118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9802A2 (fr) * 2003-12-12 2005-06-30 Sarl Pallidum Systeme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relatives a des consultations medicales hospitalieres
CN103356284A (zh) * 2012-04-01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手术导航方法和系统
CN109688369A (zh) * 2019-01-15 2019-04-26 随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
CN110504037A (zh) * 2019-08-30 2019-11-26 深圳市汇健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信息互联互通的手术室数字工作站
CN211047060U (zh) * 2020-03-05 2020-07-17 广安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可移动穿戴式远程指导系统
CN111653343A (zh) * 2020-04-28 2020-09-11 南京新广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实时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12656446A (zh) * 2021-01-13 2021-04-16 北海市景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b超装置
CN113066588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党彤 内镜手术会诊平台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9802A2 (fr) * 2003-12-12 2005-06-30 Sarl Pallidum Systeme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relatives a des consultations medicales hospitalieres
CN103356284A (zh) * 2012-04-01 2013-10-2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手术导航方法和系统
CN109688369A (zh) * 2019-01-15 2019-04-26 随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控制方法
CN110504037A (zh) * 2019-08-30 2019-11-26 深圳市汇健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信息互联互通的手术室数字工作站
CN211047060U (zh) * 2020-03-05 2020-07-17 广安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可移动穿戴式远程指导系统
CN111653343A (zh) * 2020-04-28 2020-09-11 南京新广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实时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12656446A (zh) * 2021-01-13 2021-04-16 北海市景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技术应用的b超装置
CN113066588A (zh) * 2021-03-22 2021-07-02 党彤 内镜手术会诊平台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1182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3224B2 (en) Telemedicine system
Gore National survey of surgic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s
CN103324831A (zh) 一种远程问诊系统
KR20190132290A (ko) 환자 진단 학습 방법, 서버 및 프로그램
CN109545394A (zh) 一种问诊方法及装置
CN107845421A (zh) 一种基于数据交互的远程会诊系统及其方法
CN102567930A (zh) 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11667914A (zh) 人工智能与医生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及系统
CN110706811A (zh) 一种中医辅助开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47293B (zh) 一种vte风险预警系统
CN105574355A (zh) 临床科研数据的记录方法及系统
CN113571182B (zh) 一种基于5g通讯的会诊方法及系统
CN113053514A (zh)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城市医联体系统
TW201501069A (zh) 遠距醫療即時通訊平台與資訊傳送系統
CN116597981A (zh) 一种结合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慢阻肺疾病防治管理的方法
CN110223783B (zh) 一种用于在多个终端交互医学数据的控制方法
CN115089112B (zh) 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评估模型建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2983A (zh) 一种远程动态病理诊断方法
CN205540735U (zh) 一种实时交互远程会诊系统
CN110957031B (zh) 一种疾病预防信息服务平台
JP2004533068A (ja) 検査を統合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媒体
CN112420190A (zh) 一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Gillies Computers and the NHS: an analysis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delivery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CN111028921A (zh) 一种病人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CN114496131B (zh) 一种家庭医生信息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