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0171A -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0171A
CN113570171A CN202111115423.4A CN202111115423A CN113570171A CN 113570171 A CN113570171 A CN 113570171A CN 202111115423 A CN202111115423 A CN 202111115423A CN 113570171 A CN113570171 A CN 113570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ic spot
scenic
data
core
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4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0171B (zh
Inventor
张卫平
张浩宇
米小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al Dig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4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0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0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0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0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0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执行步骤: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生成关联票记录;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启动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核心景点接驳的确认信息;将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本发明可以根据运行压力实施例的启动核心景点的动态引导机制,将等候游客或途中游客引导到关联景点,运营压力释放以后,将游客接驳回核心景点,让游客享受更加放松的游览过程,同时丰富了游客的行程。

Description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中的景点在旅游高峰期的超负荷运转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地理位置位于郊野的自然景观不同,城市中的景点由于周边环境的限制,其缓冲区域小,大量的人群车流涌向景点时,会迅速的造成景点周边的交通瘫痪,同时景点也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服务。
但是,城市中的景点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位于城市内的景点都是人文景点,例如庙宇、古迹、动物园等,本身游玩容量较小,只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半天就能够完成行程。如果能够将城市中的多个景点游客进行综合部署,调配高峰期的游客分布,将会大幅降低热点区域的服务和交通压力。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
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将一个核心景点与一个和多个关联景点相关联;
S2、设置核心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监控或预测核心景点的游客流量,当游客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S3、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S4、生成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将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S5、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S6、当游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启动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
S7、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核心景点接驳的确认信息;
S8、将每个关联景点的用户的核心景点接驳确认信息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采用了上述方法后,可以根据运行压力实施例的启动核心景点的动态引导机制,首先为购买核心景点门票的用户分配关联景点的游览权限,将等候游客或途中游客引导到关联景点,释放核心景点的运营压力和周边道路,待运营压力释放以后,再将游客接驳回核心景点,不仅让游客享受更加放松的游览过程,同时增加了游客的游览点,丰富了游客的行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的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进一步包括步骤:
S11、为每个城市景点设置一饱和阈值;
S12、调取每个城市景点的票务预订数据,对比每个城市景点的饱和阈值;
S13、将票务预订数据达到超过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核心景点;
S14、将票务预订数据未达到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关联景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2进一步包括步骤:
S21、根据景点适宜容纳游客的最大值设置流量阈值,根据流量阈值的百分比值作为空闲阈值;
S22、实时从景点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获取进闸人数和出闸人数,获取景点内实时的游客人数;
S23、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流量阈值;
S24、游客人数达到流量阈值时,生成关联景点引导提示信息和关联景点引导列表,发送给已购票未进闸游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
S31、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部分身份信息和对应的关联景点选择信息;
S32、根据回复人的部分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订票身份信息;
S33、根据订票身份信息,结合关联景点选择信息,将订票身份信息发送到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
S34、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生成与订票身份信息对应的关联票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4进一步包括步骤:
S41、获取关联票记录;
S42、为每一个关联票记录生成一个识别信息;
S43、向用户发送对应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5进一步包括步骤:
S51、在单位时间周期内对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累加计数,单位时间周期届满时计数归零,在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内重新累加计数;
S52、将一个单位时间周期的关联票记录累加计数结果作为该单位时间周期的引导游客数据;
S53、将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6进一步包括步骤:
S61、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空闲阈值;
S62、当游客人数低于空闲阈值时,在单位时间周期内检查是否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当没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63;当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7-S8;
S63、不执行操作,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再循环执行步骤S62。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系统,包括:
城市景点分级数据模块,存储城市多个景点的分级数据和关联数据;
游客流量监控模块,获取景区内游客数据;
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存储和监控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并读取游客流量监控模块获取的景区内游客数据,当景区内游客数据达到流量阈值时,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引导列表反馈模块,接收用户端用户对于引导列表的反馈选择回复信息;
票务关联数据模块,从引导列表反馈模块中获取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识别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票务关联模块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生成对应的关联票的识别信息,并将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接驳数据模块,与票务关联数据模块通信,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反向引导处理模块,与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在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触发响应,生成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并推送;
反向接驳数据模块,接收用户端对于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的响应,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存储介质,所述的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的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1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步骤S2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为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4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第四实施例的步骤S5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步骤S6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8为第五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总体思路和体系做一个整体介绍,以下各个实施例主要解决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基于城市内的景点的数据的监测和多景点的协作来达到热点景点的游客分流引导处理,将热点景点的游客暂时引导到非热点景区,将游客的等待时间转换为另一景点的游玩时间,并依此来减轻热门景点的运行压力和周边交通的运行压力。同时,其中涉及到的票务关联的处理也不同于日常的多景点通票的设计模式,日常的城市多景点通票是为了让游客以较低的价格游览该城市更多的景点,其票价一般低于多个景点的票价之和,但高于其中任意一个景点的单独票价。以下各个实施例中的票务关联是基于旅游高峰期的游客流量而实时启动的联动机制,日常各个景区仍独立运营,在热点景点游客流量较大时,启动该动态引导机制,游客所购买和所持有的门票仍为热点景点的门票,基于该门票信息另外实时的启动票务关联,在游客流量恢复常态时关闭该动态引导机制,恢复各个景区的运营常态。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将一个核心景点与一个和多个关联景点相关联;
由于一个城市往往不限于只存在一个热点景点,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的城市往往具有很多景点,其中包括多个热点景点和更多的非热点景点,所以需要对各个景点进行一个热点划分,将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核心景点即为通常意义上的热点景点,关联景点即为非热点景点,该划分可以根据经验和以往的客流量情况人为的进行划分,同时根据核心景点的位置和周边交通、距离等因素为其配置一个或多个关联景点。
S2、设置核心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监控或预测核心景点的游客流量,当游客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步骤S1中的景点分级和关联是在某一游玩日之前即确定完成的,在步骤S1中进行了景点的划分和关联以后,在特定的游览日时,需要对核心景点的游客流量情况进行监测,以确定是否启用动态引导机制,因此,步骤S2中首先需要根据核心景点的游客承载量来设置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流量阈值供游客流量超过该阈值时启用动态引导机制,而空闲阈值是用于在游客流量低于该空闲阈值时停用动态引导机制。核心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的设置可以预先完成作为参照数据进行存储,在游览日当日当当游客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将该核心景点的关联景点列表向正在排队或者正在赶往景点的游客们推送,供这些未进闸游客选择愿意去往的关联景点。推送方式根据游客在订票时所登记的手机号码,社交账户号码或者安装注册的APP平台,采用短信、公众号或专用的APP等方式来进行,用户在收到推送消息以后,在消息列表中选择愿意去的关联景区并确认发送即可。
S3、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步骤S3用于对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同时使得用户根据原景点名票或者自己的身份信息可以顺利的进入关联景点,避免用户的二次购票,该步骤为本方法的关键步骤,对于核心景点的分流是基于城市道路和景点安全的综合考虑,基于此目的的引导措施不应将成本转嫁给游客,关联景点因此增加的成本可以由旅游主管部门补贴和核心景点部分承担的方式结合来支付给关联景点。因此在此条件下,游客进入关联景区是无需另外购票的,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游客已购的核心景点的门票能够直接作为凭证进入关联景点,或者针对购买有原核心景点门票的游客身份数据进行处理,开放进入关联景点的权限,本步骤S3即采用这种方法在关联景区的票务系统中生成一关联票的记录,将原核心景点的门票或者原核心景点门票对应的身份信息在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进行标记,生成关联票记录。
S4、生成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将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上一步骤S3产生的关联票记录是在关联景区的票务中的,生成关联票记录以后,还需要给用户一个可以供识别的识别信息以供进入关联景点时进行核验,该记录可以为一串字母数字组成的字符串,也可以是一个二维码,或者直接采用客户的身份信息,让用户凭借身份证核验入园。
S5、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前述步骤S1-S4为游客创建了一个可以在旅游高峰期生成引导信息,并为用户配置关联票记录和核验识别信息,供游客将等待入园的时间转化为在其他景点的游览时间,但是游客一般是来自于外地,对当地的交通并不熟悉,让游客自己到达园区,即降低了游客选择分流引导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所以还应该对这部分游客进行集中的接驳,提高整个机制的运行效率。
步骤S5通过获取关联票记录的情况,得到需要前往每个关联景区的总人数,合理的安排接驳车辆班次和路线。当前往某一个关联景区的人数较多时,可以安排多个车辆同时运行,当前往某几个关联景区的人数较为分散时,可以安排同一车辆接驳多个关联景点的游客。
由于游客的最终目的是到核心景点游玩,所以将游客从核心景点引导运送到关联景区以后,还需要考虑将游客在合适的时间重新引导回核心景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
S6、当游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启动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
当核心景点的游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即核心景点从高负荷的运营状态转变为正常的运营状态,此时可以允许游客进入,当获得游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的数据信息时,向游客发送可返回核心景点的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告知在外游客可以返回核心景点,让游客选择是否立即返回核心景点。推送方式和渠道与步骤S2中相同,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S7、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核心景点接驳的确认信息;
向用户发送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以后,需要用户回复确认信息,确定是否需要马上返回核心景区,有需要马上返回核心景点的游客发送确认信息即可,不需要马上返回核心景区的游客可以暂不确认,到下一次推送时再确认即可。
S8、将每个关联景点的用户的核心景点接驳确认信息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在步骤S7中,获得用户对于推送的核心景点接驳的确认信息以后,可以根据游客所在的关联景区,可以计算出每个关联景点所需要送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数量,依此来安排接驳车辆进行接送,接驳车辆的安排方式可以参照步骤S5中的进行,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本第一实施例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实施后,城市的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城市中多个景点的热点数据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动态分流引导措施,将游客的客流从向某几个热点景点集中转变为多点分散,不仅有利于提高热门景点的服务质量和安全,也降低了热点景点周围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同时可以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具有城市特点的非热点景区,使游客全面的了解城市的综合历史、人文、自然等文化内容,提高和丰富城市整体形象;另外还避免了游客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排队等候,丰富了游客的行程。使城市的综合管理部门、景点自身、及终端游客都能获得积极正面的效果。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中,提出了一种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的方式,即根据经验或者往年同时间段的游客数量进行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的划分,基本上可以满足使用需要。但是从长时间来看,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或者说游客对于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的选择是会发生变化的,例如某一旅游高峰期,某个核心景点可能并不会发生游客超量涌入的情况,某个关联景区反而由于某个热点事件的发生成为了游客的主要目的地。所以游客的目的地选择本身具有随机性,根据经验和往年数据作出判断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通过一种更为准确的方式来划分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基于这个思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根据票务出售情况,临时的划分,由于票务出售具有一定的提前量,即大部分景区门票都会提前通过旅行社、网络平台、景区在线平台提前进行出售,少量的票务在当天于售票处进行销售,且票务数据来自于实际发生交易的门票数据,所以某一天的游客大致流量情况,可以通过门票出售情况提前获知,因此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S1中的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进一步包括步骤:
S11、为每个城市景点设置一饱和阈值;
S12、调取每个城市景点的票务预订数据,对比每个城市景点的饱和阈值;
S13、将票务预订数据达到超过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核心景点;
S14、将票务预订数据未达到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关联景点。
首先,将纳入动态引导考虑的景点都设置一饱和阈值,根据每个景点的票务预订数据来判断该景点是否需要容纳超过该饱和阈值的游客,将实际需接待游客量超过饱和阈值的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将实际需要接待游客量低于饱和阈值的景点划分为关联景点。
将各个景点的接待能力和实际接待量综合考虑,按照实际情况来划分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可以有效地克服游客选择随机性的问题。
具体操作时,可以建立景区表,将每个景区作为一条记录,将景区标记字段设置为变量,该变量值根据饱和阈值和票务预订数据的比较结果产生。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步骤S2进一步包括步骤:
S21、根据景点适宜容纳游客的最大值设置流量阈值,根据流量阈值的百分比值作为空闲阈值;
S22、实时从景点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获取进闸人数和出闸人数,获取景点内实时的游客人数;
S23、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流量阈值;
S24、游客人数达到流量阈值时,生成关联景点引导提示信息和关联景点引导列表,发送给已购票未进闸游客。
通过对进出口闸机的数据记录,可以准确的获取景点中实际的游客数量,以此来判断景点的运行状态,无需通过目测景点内的拥挤程度来大致判断,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步骤S24中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中记载可供选择的关联景区的名称,供用户选择,也可以增加对应用户的排队预估时间,例如“您是对888位票务预定游客,在您前面还有388位游客等待入园,预计入园时间3小时”用于可以根据该排队时间来选择是否需要继续等待。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游客在回复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时,往往只包含电话号码或者社交媒体账号,这些账号往往不能作为关联景区的核验依据,为了准确地为用户分配关联景点的入园凭证,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三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
S31、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部分身份信息和对应的关联景点选择信息;
由于用于在预定核心景区的门票时一般都输入过订票身份信息并经过了查验,这里的订票身份信息一般为身份证、护照等官方身份证明,同时记录有用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例如手机号码、社交账号、购票平台注册账号等,这里的部分身份信息一般指用户个人的一些自由账号。
S32、根据回复人的部分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订票身份信息;
在步骤S31中,获取回复人即用户的部分身份信息以后,可以从核心景区的订票数据中获取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
S33、根据订票身份信息,结合关联景点选择信息,将订票身份信息发送到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
S34、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生成与订票身份信息对应的关联票记录。
经过步骤S33和S34,可以将步骤S32中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在关联景区中生成一关联票记录,关联票记录首先是作为对应用户的一个入园许可的登记记录,同时又是一个该票务是来源于核心景区的分流游客记录,可作为后续的数据统计。
上述步骤S31-S34产生的关联票记录是在关联景区的票务中的,生成关联票记录以后,还需要给用户一个可以供识别的识别信息以供进入关联景点时进行核验,因此如图5所示,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S4进一步包括步骤:
S41、获取关联票记录;
S42、为每一个关联票记录生成一个识别信息;
S43、向用户发送对应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
经过上述步骤S41-S43生成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以后,用户可以根据该识别信息的核验,直接入园,省去了再次填写资料的过程,能够进一步的方便用户。
在接驳游客从核心景区去往关联景区的处理上,如果根据用户的实时回复信息即安排车辆进行运送,则会造成游客分散,每趟的接驳车都坐不满,但是需要频繁排车接送,降低了接驳效率,因此需要相对集中地安排接驳。
因此在以上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步骤S5进一步包括步骤:
S51、在单位时间周期内对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累加计数,单位时间周期届满时计数归零,在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内重新累加计数;
例如以15分钟为周期,集中计算15分钟内应答的游客,15分钟内为应答游客,在下一个15分钟在集中进行安排。
S52、将一个单位时间周期的关联票记录累加计数结果作为该单位时间周期的引导游客数据;
根据关联票记录的累加结果可以得到当前时间段内需要接驳的游客总数和去往每个关联景点的游客数量。
S53、将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步骤S6进一步包括步骤:
S61、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空闲阈值;
S62、当游客人数低于空闲阈值时,在单位时间周期内检查是否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当没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63;当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7-S8;
S63、不执行操作,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再循环执行步骤S62。
此步骤中S61中的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时,游客人数可以通过上述步骤S22中实时从景点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获取进闸人数和出闸人数,获取景点内实时的游客人数,在已有接驳车辆运送游客返回核心景点图中时,还应该加上返回图中的游客数量。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
城市景点分级数据模块1,存储城市多个景点的分级数据和关联数据;
游客流量监控模块2,获取景区内游客数据;
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3,与城市景点分级数据模块1和游客流量监控模块2通信,存储和监控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并读取游客流量监控模块获取的景区内游客数据,当景区内游客数据达到流量阈值时,根据城市景点分级数据模块1的关联数据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引导列表反馈模块4,接收用户端用户对于引导列表的反馈选择回复信息;
票务关联数据模块5,从引导列表反馈模块中获取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识别信息生成模块6,根据票务关联模块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生成对应的关联票的识别信息,并将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接驳数据模块7,与票务关联数据模块通信,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反向引导处理模块8,与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在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触发响应,生成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并推送;
反向接驳数据模块9,接收用户端对于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的响应,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本实施例的系统运行细节控制可以参考以上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一存储介质,所述的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的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将一个核心景点与一个和多个关联景点相关联;
S2、设置核心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监控或预测核心景点的游客流量,当游客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S3、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S4、生成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将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S5、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S6、当游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启动核心景点接驳信息推送;
S7、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核心景点接驳的确认信息;
S8、将每个关联景点的用户的核心景点接驳确认信息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返回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对城市的多个景点进行分级关联,将多个景点划分为核心景点和关联景点,进一步包括步骤:
S11、为每个城市景点设置一饱和阈值;
S12、调取每个城市景点的票务预订数据,对比每个城市景点的饱和阈值;
S13、将票务预订数据达到超过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核心景点;
S14、将票务预订数据未达到饱和阈值的城市景点标记为关联景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步骤:
S21、根据景点适宜容纳游客的最大值设置流量阈值,根据流量阈值的百分比值作为空闲阈值;
S22、实时从景点入口闸机和出口闸机获取进闸人数和出闸人数,获取景点内实时的游客人数;
S23、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流量阈值;
S24、游客人数达到流量阈值时,生成关联景点引导提示信息和关联景点引导列表,发送给已购票未进闸游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
S31、接收用户对于推送的关联景点引导列表的选择回复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部分身份信息和对应的关联景点选择信息;
S32、根据回复人的部分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用户的订票身份信息;
S33、根据订票身份信息,结合关联景点选择信息,将订票身份信息发送到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
S34、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生成与订票身份信息对应的关联票记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进一步包括步骤:
S41、获取关联票记录;
S42、为每一个关联票记录生成一个识别信息;
S43、向用户发送对应的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进一步包括步骤:
S51、在单位时间周期内对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累加计数,单位时间周期届满时计数归零,在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内重新累加计数;
S52、将一个单位时间周期的关联票记录累加计数结果作为该单位时间周期的引导游客数据;
S53、将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进一步包括步骤:
S61、实时或定时比较游客人数是否达到空闲阈值;
S62、当游客人数低于空闲阈值时,在单位时间周期内检查是否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当没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63;当有剩余接驳到关联景点且尚未接驳回核心景点的游客,执行步骤S7-S8;
S63、不执行操作,下一单位时间周期再循环执行步骤S62。
8.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城市景点分级数据模块,存储城市多个景点的分级数据和关联数据;
游客流量监控模块,获取景区内游客数据;
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存储和监控景点的流量阈值和空闲阈值,并读取游客流量监控模块获取的景区内游客数据,当景区内游客数据达到流量阈值时,启动关联景点引导列表推送;
引导列表反馈模块,接收用户端用户对于引导列表的反馈选择回复信息;
票务关联数据模块,从引导列表反馈模块中获取从用户在核心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的订票信息中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到被选择的关联景点的票务系统中,生成关联票记录;
识别信息生成模块,根据票务关联模块生成的关联票记录,生成对应的关联票的识别信息,并将关联票记录的识别信息发送给用户;
接驳数据模块,与票务关联数据模块通信,每个关联景点的关联票记录进行汇总,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反向引导处理模块,与景点流量阈值监控模块,在客流量低于空闲阈值时触发响应,生成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并推送;
反向接驳数据模块,接收用户端对于核心景点反向引导信息的响应,获得对应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将每个关联景点的引导游客数据发送给接驳车辆。
9.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的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方法。
CN202111115423.4A 2021-09-23 2021-09-23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570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423.4A CN11357017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423.4A CN11357017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0171A true CN113570171A (zh) 2021-10-29
CN113570171B CN113570171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17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423.4A Active CN113570171B (zh) 2021-09-23 2021-09-23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01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438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gc的场景属性标注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846A (zh) * 2017-03-27 2017-09-0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景区导游方法、服务端、客户端及系统
CN107392440A (zh) * 2017-06-30 2017-11-24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景区游客流量监控与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10119822A (zh) * 2018-02-06 2019-08-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管理、行程规划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2365638A (zh) * 2020-11-16 2021-02-12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客流预警系统
CN113077084A (zh) * 2021-03-26 2021-07-0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旅游景点游客流量预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2846A (zh) * 2017-03-27 2017-09-0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景区导游方法、服务端、客户端及系统
CN107392440A (zh) * 2017-06-30 2017-11-24 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 景区游客流量监控与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10119822A (zh) * 2018-02-06 2019-08-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管理、行程规划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2365638A (zh) * 2020-11-16 2021-02-12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客流预警系统
CN113077084A (zh) * 2021-03-26 2021-07-0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旅游景点游客流量预警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豪等: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引导假日旅游供需平衡研究", 《旅游学刊》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4381A (zh) * 2023-08-30 2023-09-29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gc的场景属性标注系统
CN116824381B (zh) * 2023-08-30 2023-10-27 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gc的场景属性标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0171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1164B (zh) 客流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US11288603B2 (en) System for real-time optimal matching of ride sharing requests
US2015014248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ccess to a resource
US201001532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lobal transportation,vetting, and payment
CN102236843A (zh) 票务订购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139359A1 (en) Parking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vehicle human occupancy
CN110119822B (zh) 景区管理、行程规划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KR20060129188A (ko) 텔레비전 통제를 통해 군중 밀집의 중심에 관련한 사람의흐름 관리
WO2003007161A1 (fr) Serveur de delivrance d'informations,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et procede de delivrance d'informations
KR20180038651A (ko) 숙박 예약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109082A (zh) 一种旅游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214327A (zh) 停车场信息整合管理交易系统及方法
JP2008123270A (ja) 還元対価算出装置、還元対価算出システム、および還元対価算出方法
CN107122835A (zh) 用于智能化4s店的车辆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07945088A (zh) 一种景区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70171B (zh) 城市多景点热点数据动态引导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875255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租车方法及系统
CN114373256A (zh) 一种基于预约机制的场馆入场核验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1236459A (ja) チケット情報管理装置
CN115866547A (zh) 基于信令数据的固定区域游客统计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JP2004295521A (ja) タクシー評価方法、タクシー評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タクシー評価装置
JP6987703B2 (ja) 施策決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施策決定方法
CN116777685A (zh) 景区引导系统、方法、装置及管理服务器
CN114049181A (zh) 基于ota的旅游住宿动态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493236A (zh) 服务车辆分派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