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7111A -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7111A
CN113567111A CN202110822168.0A CN202110822168A CN113567111A CN 113567111 A CN113567111 A CN 113567111A CN 202110822168 A CN202110822168 A CN 202110822168A CN 113567111 A CN113567111 A CN 113567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peed reducer
detection
linkage
push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21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7111B (zh
Inventor
罗彦茹
肖雄
魏子童
唐荣耀
孙炜佳
姜城
杨嵩
刘家安
宋雨来
王继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8221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71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7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7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7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机一侧的六轴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末端的检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中转机械手;所述检测机构具有一检测位;以及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表面设置有一定位机构,且所述定位机构环绕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其中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检测机构能够联动所述定位机构从两侧抱紧减速机本体。通过本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能够方便将待测减速机定位,并进行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的机械传动装置,行业涉及的产品类别包括了各类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减速机及蜗杆减速机,也包括了各种专用传动装置,如增速装置、调速装置、以及包括柔性传动装置在内的各类复合传动装置等。产品服务领域涉及冶金、有色、煤炭、建材、船舶、水利、电力、工程机械及石化等行业。
在实际应用中,对减速机的运行情况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对减速机进行检测时,需要对减速机进行可靠的定位,以精确测量减速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如果与减速机的接触减速机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热,热量聚集会降低减速机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整个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因此发明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安装完成的减速机进行定位以及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机一侧的六轴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末端的检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中转机械手;所述六轴机械手适于将减速机本体转移至所述输送机上;所述中转机械手适于将所述输送机末端的减速机本体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具有一检测位;以及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表面设置有一定位机构,且所述定位机构环绕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其中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检测机构能够联动所述定位机构从两侧抱紧减速机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的定位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滑轨侧壁的定位推块和两个分别与所述定位推块相抵的定位件;以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滑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推动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件的底端,以使两定位件的顶端抱紧减速机本体。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定位件包括一定位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杆顶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杆具有一钝角;
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为弧形,且两定位板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杆的底端时,两定位板相向运动并抱紧减速机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推块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导向槽;两定位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滚轮,且两定位滚轮与两导向槽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滚轮时,定位滚轮能够沿对应的导向槽滚动。
进一步地,两定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一检测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端面的联动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方的检测部;其中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联动部能够驱动所述减速机本体工作,所述检测部能够与减速机本体的上端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的联动气缸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气缸的活动端的联动推块;所述联动推块能够沿所述检测底座的上端面滑动;以及所述联动推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联动电机,且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检测位;其中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联动气缸能够推动所述联动电机插入减速机本体,以使所述联动气缸联动减速机本体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推块的上端面具有一推动斜面;所述定位推块的底端面具有一定位斜面;所述推动斜面与所述定位斜面平行;其中所述推动斜面与所述定位斜面相抵后,所述联动推块能够顶推所述定位推块沿所述定位滑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六轴机械手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吸取部,且所述吸取部的吸气端设置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中部空心且与所述吸取部连通,且所述按压部可折叠;所述按压部具有一出气口;其中所述吸取部停止时,所述六轴机械手能够驱动所述按压部与减速机端盖的球面相抵后伸缩,以使所述按压部向减速机端盖间歇性吹气;所述按压部被压缩至所述出气口被堵住后,所述吸取部能够通过所述按压部吸取减速机端盖的直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中转机械手将安装好的减速机放置到指定位置,并通过定位机构将减速机固定,再通过检测机构对减速机的制造精度进行检测。从而解决了减速机制造检测不便以及定位不准确造成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定位部安装位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定位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联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检测机构安装位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检测机构的局部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减速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减速机端盖直面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减速机端盖球面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吸取部与按压部安装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按压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按压导向球沿转动槽运动的优选实施例的轨迹展开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按压部处于排气状态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按压部处于保压状态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输送机;11、翻转支架;12、翻转电机;
2、六轴机械手;
3、吸取部;31、吸取支架;32、吸取套筒;33、吸附进管;
4、按压部;41、出气口;42、按压外筒;421、限位槽;422、第一卡位;423、第二卡位;424、第一拐点;425、第二拐点;426、第三拐点;427、第三卡位;428、第四拐点;429、第四卡位;43、按压内筒;431、转动槽;432、导风槽;44、按压导向球;
5、减速机本体;51、减速机底盘;52、减速机端盖;521、球面;522、直面;53、支撑架;
6、检测机构;61、检测底座;62、联动部;621、联动气缸;622、联动推块;623、联动电机;624、推动斜面;63、检测部;631、检测滑轨;632、检测支架;633、检测传感器;634、检测气缸;64、升降组件;641、升降滑杆;642、升降弹簧;643、升降限位环;
7、中转机械手。
8、定位机构;81、定位滑轨;82、定位推块;821、导向槽;822、定位斜面;83、定位件;831、定位杆;832、定位滚轮;833、定位弹簧;834、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减速机本体5包括减速机底盘51和减速机端盖52以及固定连接在减速机底盘51侧壁的支撑架53,其中减速机端盖52外形为圆环状,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为减速机端盖52的螺旋面,即为减速机本体5内部的一侧,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为减速机端盖52的平滑的端面,即为减速机本体5的外表面。减速机底座51适于安装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且减速机底盘51一侧设置有一插口,插口适于安装电机,并由电机驱动减速机底盘51工作,插口外侧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架53,支撑架53能够对减速机底盘51提供支撑,同时支撑架53也能引导电机沿正确方向插入减速机底盘51的插口。
如图1至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检测装置,包括输送机1,通过输送机1将减速机本体5向后输送,在输送机1的一侧安装有一六轴机械手2,在六轴机械手2的活动端安装有吸取部3,该吸取部3用于吸附减速机本体5,在减速机本体5被吸附在吸取部3上后,通过六轴机械手2将减速机本体5搬运到输送机1上,检测机构6设置在输送机1末端,中转机械手7设置在检测机构6的一侧,检测机构的检测表面设置有一定位机构8,定位机构8适于对中转机械手7从输送机1上转移来的减速机本体5进行定位,且定位机构8对减速机本体5定位完成后形成一适于检测机构6进行检测的检测位,当减速机本体5被固定完成后,检测机构6能够对减速机本体5的端面进行检测。针对于以上各部件,下面对其进行一一详述。
输送机
该输送机1用于将减速机本体5向后输送,以实现减速机本体5的自动化加工,通过输送机1保证减速机本体5输送的直线性,以便于对减速机本体5进行定位。具体的输送机1由两输送滚筒和环绕两输送滚筒的输送带组成,其中一输送滚筒连接有输送电机,通过输送电机驱动对应的输送滚筒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进行回转输送减速机本体5,采用上述结构输送减速机本体5,减速机本体5受到的振动较小,减速机本体5的输送稳定性较高。
六轴机械手
六轴机械手2用于转运减速机端盖52,六轴机械手2的六轴分别为,一轴:第一个轴是连接底座的部分,主要承担上轴的重量和底座的左右转动。两轴:控制机械手的前后摆动和整个手臂的上下运动。三轴:三轴也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前后摆动,但摆动臂的范围比第二轴小。四轴:四轴是机械手上可以自由旋转的圆管部分。运动的范围相当于人的手臂,但不是360度。有一些电线和人的手臂在同一范围内。五轴:五轴控制和上下微调机械手手臂的转动。六轴:第六轴起端部夹具部分的旋转功能,可360度旋转。该六轴机械手2安装在输送机1的一侧,该六轴机械手2是固定在地面上的,且该六轴机械手2适于将输送机1上减速机本体5转移,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吸取部
该吸取部3用于吸附减速机端盖52,该吸取部3安装在六轴机械手2的活动端,其具体包括固定连接在六轴机械手2的活动端的吸取支架31和固定连接在吸取支架31上的若干吸取套筒32,在本实施例中吸取套筒32优选数量为四个,吸取支架31为“C”形,其由一横杆和固定在该横杆两端的纵杆组成,横杆的中部安装在六轴机械手2的活动端,吸取支架31上每端设有两个吸取套筒32,即每个纵杆上设置有两个吸取套筒32,吸取套筒32上具有一吸附进管33,且吸附进管33连接至抽气泵(图中未示出)上,当抽气泵(图中未示出)工作时,吸取套筒32能够吸附在减速机端盖52上,具体地,通过抽气泵(图中未示出)抽走吸取套筒32内的空气,使得吸取套筒32内部形成负压,进而吸取套筒32吸附在减速机端盖52上,以使减速机端盖52能够跟随六轴机械手2转运。
中转机械手7
中转机械手7设置在检测机构6的一侧,且中转机械手7适于将被输送机1向后运送的减速机本体5抓取,并放置到检测机构6的检测位上。
但是,在对减速机底盘51进行检测时,若减速机底盘51被放置到检测位上,而未进行合适的定位,当检测机构6与减速机底盘51相抵并检测的过程中,减速机底盘51有可能因为与检测机构6接触过紧而使减速机端盖51接触部分相对保持静止而减速机底盘51转动,从而使减速机底盘51滑出检测位,或是减速机底盘51有可能因为与检测机构6接触过松,检测机构6不能采集到准确 的数据,因而无法正确反应减速机底盘51的产热情况。
为了解决减速机本体5检测不便以及定位不准确造成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需要一种能够精确检测减速机本体5产热的定位机构8,能够对中转机械手7转移到检测结构上的减速机本体5,提供能够持续通电旋转,并保持在检测位不偏移。定位机构8可采用如下方案:定位机构8设置在检测机构6的表面,且定位机构环绕检测机构的检测位。当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检测机构能够联动所述定位机构从两侧抱紧减速机本体。
定位机构8具体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机构6上的定位滑轨81、滑动连接在定位滑轨81侧壁的定位推块82和两个分别与所述定位推块82相抵的定位件83;其中,定位滑轨81整体呈块状,其一宽面侧壁开设有一方槽(图上未示出),且方槽(图上未示出)朝向检测机构6,定位推块82具体设置在方槽(图上未示出)内,且两侧壁与方槽侧壁相抵,定位件83整体呈“L”型,且定位件83的转折部开设有一圆形套筒(图上未示出),定位滑轨81沿方槽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线镜像设置有两连接柱(图上未示出),连接柱(图上未示出)大小与圆形套筒(图上未示出)大小相适配,圆形套筒(图上未示出)能够套设在连接柱上(图上未示出),从而实现定位件83与定位滑轨81转动连接;检测机构6能够推动所述定位推块82顶推两定位件83的底端,以使两定位件83的顶端抱紧减速机底盘51。
每个定位件83具体包括一定位杆83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杆831顶部的定位板834,其中定位杆831从中间转折部向两端延伸,且定位杆831两端夹角为钝角,定位板834固定在远离定位推块82的一端。定位板834横截面为弧形,且两定位板834相对设置,定位板834的弧形半径大小与减速机底盘51的外圆半径大小相同,定位推块82顶推两定位杆831的底端时,两定位板834相向运动并抱紧减速机底盘51,同时接触部分处处相切贴合,从而保证夹紧的稳定性。
为了引导定位推块82顶推两定位杆831的底端时,两定位杆831的转动方向,所述定位推块82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导向槽821;导向槽821由定位推块82的侧壁向内渐进设置,使定位推块82上端面形成类似等腰梯形上端面的轮廓。同时两定位杆8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滚轮832,且两定位滚轮832与两导向槽821一一对应,定位推块82顶推两定位滚轮832时,定位滚轮832能够沿对应的导向槽821向下滚动,表现出定位杆831与定位推块82接触的一端相离转动,而定位杆831远离定位推块82的一端相向移动,从而使定位板834从两端夹紧减速机底盘51。
为了使定位机构8能够在检测完成后能够复位。两定位杆83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弹簧833。当减速机底盘51从定位板834中取出后,两定位杆831在定位弹簧833的作用下被拉回,从而使定位机构8复位。
检测机构6具体包括包括一检测底座61、固定连接在检测底座61上端面的联动部62和固定连接在检测底座61上方的检测部63,其中检测底座61是检测装置6的安装基座,且能够为减速机本体5提供支撑和定位基准,具体表现为,定位机构8放置在检测底座61上,减速机底盘51能够放置在定位机构8上并夹紧固定,从而形成适于检测机构6检测的检测位。检测底座61由多块硬质板组成,且每块板都固定在检测底座61的下端支架上。当减速机底盘51被置于检测位后,联动部63能够驱动减速机底盘51工作,检测部63能够与减速机底盘51的上端面相抵。从而对减速机底盘51进行检测。
联动部62具体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底座61上的联动气缸621和固定连接在联动气缸621的活动端的联动推块622,其中,联动气缸621能够推动联动推块622沿检测底座61的上端面滑动;以及联动推块6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联动电机623,且联动电机623的输出轴朝向检测位;其中减速机底盘51被置于检测位后,联动气缸621能够推动联动电机623插入减速机底盘51,以使联动气缸621联动减速机底盘51工作。当联动电机623到达指定位置并驱动减速机底盘51转动时,联动气缸621停止推动联动推块622,并保持与联动推块622之间的距离不变,使联动电机623能够持续驱动减速机底盘51转动。
为了便于联动推块622推动定位推块82沿定位滑轨81上开设的方槽(图上未示出)滑动,联动推块622上端面具有一推动斜面624,同时定位推块82的底端面具有一定位斜面822,且所述推动斜面624与所述定位斜面822平行;当联动推块622滑动到与定位推块82相抵时,推动斜面624和定位斜面822重合部分相贴合,此时联动推块能够顶推定位推块沿定位滑轨滑动。
检测部63具体包括固定在检测底座61上端面的检测滑轨631、滑动连接在检测滑轨631上的检测支架632、位于检测底座61上方的检测传感器633和固定连接在检测滑轨631顶端的检测气缸634;其中检测滑轨631为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根立柱,且检测滑轨631中部空心,检测滑轨631朝向减速机底盘51的侧壁开设分别开设有一滑槽(图上未示出),检测支架632可在滑槽(图上未示出)内上下滑动,检测传感器633设置在检测支架632下方,且检测传感器633与检测支架632固定连接,检测气缸634设置在检测支架632上方,且检测气缸634可通过插接在检测滑轨631中部空心内的定位装置固定。当减速机底盘51被放置于检测位后,检测气缸634能够推动检测支架632沿检测滑轨631下降,以使检测传感器633与减速机底盘51的上端面相抵。
为了防止检测装置6与减速机本体5,硬性接触,而造成检测装置损坏,检测支架632与检测传感器633之间设置有若干升降组件64,每个升降组件64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传感器634顶端面的升降滑杆641和外套在升降滑杆641外的升降弹簧642,升降滑杆641和升降弹簧642使检测机构6具有与被测物件弹性接触的功能,其具体表现为,升降弹簧642位于升降支架641和检测传感器633之间;升降滑杆6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升降限位环643;其中检测传感器633与减速机底盘51相抵后,检测传感器633能够压缩升降弹簧642,同时升降滑杆641向上滑动,但不超过升降限位环643所限位置。
本实施例所示检测机构6的工作过程为,当减速机本体5被中转机械手7放置到检测位后,检测机构6中的联动部62工作,使联动电机623插入减速机底盘51,并驱动减速机底盘51转动,并带动减速机端盖52转动,使减速机端盖52产生热量,再通过检测气缸634推动检测传感器633沿检测滑轨631下降,并与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相抵,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减速机本体5的产热磨损进行检测。
此外,由于减速机端盖52安装到减速机本体5当中时,球面521处于减速机本体5内部,若球面521上残留有金属碎屑,会影响到减速机本体5工作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一般单独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进行吹气除尘后再对减速机端盖52进行转运,这样的方式对于减速机端盖52的转运来说增添了一道工序,也就增加了单个减速机端盖52的转运时间,降低了减速机端盖52的转运效率,降低了减速机端盖52的加工效率;或者可以采用增设一个打气泵,该打气泵也需与吸附进管33连通,通过打气泵使得吸取套筒32向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以除尘,这样的方式需要用到两个动力源,无疑增加了设备成本,同时抽气泵与打气泵需要交替使用,也增加了交替控制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仅存在抽气泵的情况下实现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除尘和吸取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两用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在吸取部3的吸气端安装一按压部4,即按压部4固定连接在吸取套筒32的底部,按压部4中部空心且与吸取部3连通,即按压部4内部与吸取套筒32内部连通,当吸取套筒32内部形成负压时,则按压部4内部也形成负压,此时通过按压部4与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相抵,以实现吸附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为了实现按压部4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除尘,在按压部4上开设一出气口41,同时将按压部4设置成可折叠结构,通过按压部4的折叠压缩按压部4内部的体积,以使按压部4内部的空气喷出。在吸取部3中的抽气泵停止时,通过六轴机械手2驱动吸取部3中的吸取套筒32移动,通过吸取套筒32移动带动按压部4移动至与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相抵,通过六轴机械手2按压按压部4进行收缩,以使按压部4向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喷气,再六轴机械手2抬升按压部4时按压部4拉伸成初始状态,通过六轴机械手2反复按压和抬升按压部4,以使按压部4间歇性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除尘,进而保证减速机的工作稳定性;在按压部4压缩时,按压部4上的出气口41会被堵住,此时按压部4处于保压状态,此时抽气泵工作,吸取套筒32内部负压则按压部4内部负压,此时按压部4能够吸附在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上,在按压部4拉伸时,按压部4上的出气口41会露出,此时按压部4处于能够排气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仅存在抽气泵,且仅需要控制抽气泵的情况下,按压部4能够实现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除尘和吸取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两用的效果。
为了使按压部4能够前后对减速机端盖52分别进行除尘和吸附的操作,输送机1具有与输送机1的一侧转动连接的翻转支架11、固定连接在与翻转支架11同一侧的一翻转电机12,翻转支架11固定连接在翻转电机12的输出轴上,且翻转支架11上能够放置若干个减速机端盖52,且减速机端盖52需要保持圆面521朝上的状态,此外,在对安装好的减速机本体5进行检测时,翻转支架11也能够放置若干个减速机本体5,减速机本体5能够通过支撑架53与翻转支架11上表面相抵而不滑动,当翻转电机12工作时,翻转支架11能够随着翻转电机12翻转,并带动减速机端盖52或减速机本体5翻转,使减速机端盖52直面522朝上,球面521与输送带接触。
按压部4的折叠结构具体分为与吸取套筒32固定连接的按压外筒42和滑动连接在按压外筒42内的按压内筒43,其中按压内筒43的外侧壁与按压外筒42的内侧壁相贴合,按压内筒43的上端面低于按压外筒42的上端面;按压内筒43的底端面低于按压外筒42的底端面。出气口41开设在按压内筒43下端侧壁,且贯穿按压内筒43并保持与按压内筒43侧壁向下倾斜,出气口41的开口朝向减速机端盖52。当六轴机械手2驱动吸取部3中的吸取套筒32移动,进而吸取套筒32移动带动按压部4移动至与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相抵,进而六轴机械手2按压按压部4进行收缩,进而按压外筒42与吸取套筒32相向滑动,使按压内筒43堵住出气口41,此时按压内筒43与按压外筒42、吸取套筒32以及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能够形成封闭空间,当形成封闭空间时,即为按压部4处于保压状态;而当按压内筒43未堵住出气口41时,按压内筒43与按压外筒42、吸取套筒32以及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未形成封闭空间,此时由于按压部4内的空间被压缩,使空气从出气口41吹出,从而形成按压部4向减速机端盖52间歇性吹气除尘的效果。
为了加强出气口41对减速机端盖522的球面51间歇性吹气除尘的效果,出气口41的纵截面直径由按压内筒43的内侧壁向外侧壁逐渐减小,当空气被挤压并从出气口41吹出时,空气流速会沿着出气口41逐渐缩小的方向增大,从而使出气口41能够从斜向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1灰尘较多的地方除尘效果更好。
为了控制按压外筒42与按压内筒43的相对移动,并控制相对移动的行程大小,按压内筒43的外侧壁开设有一转动槽431,按压外筒42的内侧壁开设有一与转动槽431形状相对应的限位槽421,转动槽431与限位槽421内适配有一按压导向球44,限位槽421内具有若干周向均布的卡位组,按压导向球44能够在转动槽431内滚动,并受到卡位组的限制,以区分不同的工作过程,按压导向球44沿转动槽431滚动时,按压导向球44能够卡入各卡位组内。
下面具体说明限位槽421与转动槽431组成的各卡位组的构成,卡位组包括第一卡位422和位于第一卡位422顺时针侧的第二卡位423,第一卡位422高于第二卡位423;第一卡位422与第二卡位423的两侧壁角度相同,以保证按压导向球44能够被卡在第一卡位422内,而不会向两侧滑动。同一组的第一卡位422与第二卡位423之间形成第一拐点424,不同组的第一卡位422与第二卡位423之间形成第二拐点425;其中按压导向球44由第一卡位422越过第一拐点424卡入第二卡位423后,按压外筒42堵住出气口41。当出气口41被堵住后,抽气泵工作以使按压内筒43形成负压。形成负压后,按压内筒43、按压内筒4、吸取套筒32以及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共同形成的封闭空间即可通过直面522吸附减速机端盖52。此外,为了保证按压内筒43与直面522贴合紧密,按压内筒43位于出气口41下方的部门应当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以方便贴合直面522,防止贴合完全后漏气;而出气口41上方应当采用刚性材料制作,以防止按压内筒43与按压外筒42之间摩擦力过大,妨碍相对滑动。
为了进一步控制按压导向球44的行程,卡位组还包括与第一卡位422对应的第三拐点426、与第一拐点424对应的第三卡位427,与第二卡位423对应的第四拐点428和与第二拐点425对应的第四卡位429;第一卡位422位于第三拐点426的顺时针方向侧;第三拐点426位于第三卡位427的逆时针方向侧;第二卡位423位于第四拐点428的顺时针方向侧;第四拐点428位于第二拐点425的逆时针方向侧。卡位组的设置将按压导向球44的行程的行程分成四段,以完成两个不同的功能,其中按压导向球44卡在第一卡位422内时,按压部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进行除尘;按压导向球44卡在第二卡位423内时,按压部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2进行吸附。且在上文的出气口41可以随按压导向球44的转动而转动,当按压部4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进行除尘时,压缩空气能够从出气口41吹出,并且随着出气口41的转动在减速机端盖52表面吹动一定的角度的范围,此区域即为出气口41加强除尘的区域。
为了加强对减速机端盖52表面进行除尘的效果,按压内筒43的内侧壁底部开设有一导风槽432,以发散按压内筒43内被压缩的空气。当按压内筒43内的空气被压缩后,空气能够沿按压内筒43吹出,并且由于导风槽432设置在按压内筒43的侧壁下端,因此在除尘时可以有效对按压内筒43侧壁所占据的空间进行除尘。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导风槽432的设置加强了按压部4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除尘的效果,但是按压内筒43与球面521尚有部分贴合处无法除尘,因此在对减速机端盖52除尘后,减速机端盖52被翻转放置到输送带上时,输送带运动的过程中,减速机端盖52与输送带间存在摩擦,未被除尘的部分会被输送带擦去。
当对减速机端盖52除尘完成后,即可将减速机端盖52安装到减速机底盘51中,并再次放置到输送机1的输送带上,等待中转机械手抓取减速机本体5,并进行后续的检测。
本实施例所示减速机产热磨损用检测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先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进行除尘,具体表现为:先将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朝上排列在翻转支架11上,随后六轴机械手2依次通过按压部4间歇性对减速机端盖52的球面521吹气除尘,当除尘完毕后,翻转支架11在翻转电机12的驱动下带动减速机端盖52翻转到输送带上,并由输送带(图上未示出)向后输送,即可将除尘完毕的减速机端盖52安装到减速机底盘51上形成完整的减速机本体5,接着可以再次将安装完成的减速机本体5放置到翻转支架11并翻转到输送带上,再通过输送带向后输送,随后通过中转机械手7搬运。
当减速机本体5被中转机械手7放置到检测机构6上时,需要对减速机本体5的减速机底盘51进行定位。具体表现为,中转机械手将减速机本体5放置在检测位,此时为预定位过程,接着联动部62中的联动气缸621推动联动推块622沿着检测底座61向减速机底盘51方向移动,使推动斜面624与定位斜面822相抵,此时联动部62继续推动定位推块82沿定位滑轨81的方槽(图上未示出)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定位杆831随定位滚轮832转动,使定位杆831下端相离转动,定位杆831上端相向转动,进而从两端夹紧减速机底盘51,同时,检测机构6中的联动电机623插入减速机底盘51,并驱动减速机底盘51转动,并带动减速机端盖52转动,使减速机本体1被定位并处于运作状态,此时便完成对减速机底盘51的完整过程。
当对减速机底盘51定位完成后,再通过检测气缸634推动检测传感器633沿检测滑轨631下降,并与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相抵,并通过升降滑杆641和升降弹簧642相配合使检测传感器633与减速机端盖52的直面522贴合松紧合适,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减速机本体5的产热磨损进行检测。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机一侧的六轴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末端的检测机构和安装在所述检测机构一侧的中转机械手;
所述六轴机械手适于将减速机本体转移至所述输送机上;
所述中转机械手适于将所述输送机末端的减速机本体转移至所述检测机构上;
所述检测机构具有一检测位;以及
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表面设置有一定位机构,且所述定位机构环绕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位;其中
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检测机构能够联动所述定位机构从两侧抱紧减速机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机构上的定位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滑轨侧壁的定位推块和两个分别与所述定位推块相抵的定位件;以及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滑轨转动连接;其中
所述检测机构能够推动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件的底端,以使两定位件的顶端抱紧减速机本体。
3.如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定位件包括一定位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杆顶部的定位板;
所述定位杆具有一钝角;
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为弧形,且两定位板相对设置;其中
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杆的底端时,两定位板相向运动并抱紧减速机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推块的上端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导向槽;
两定位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滚轮,且两定位滚轮与两导向槽一一对应;其中
所述定位推块顶推两定位滚轮时,定位滚轮能够沿对应的导向槽滚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定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弹簧。
6.如权利要求5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一检测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端面的联动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方的检测部;其中
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联动部能够驱动所述减速机本体工作,所述检测部能够与减速机本体的上端面相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底座上的联动气缸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联动气缸的活动端的联动推块;
所述联动推块能够沿所述检测底座的上端面滑动;以及
所述联动推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联动电机,且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检测位;其中
减速机本体被置于所述检测位后,所述联动气缸能够推动所述联动电机插入减速机本体,以使所述联动气缸联动减速机本体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推块的上端面具有一推动斜面;
所述定位推块的底端面具有一定位斜面;
所述推动斜面与所述定位斜面平行;其中
所述推动斜面与所述定位斜面相抵后,所述联动推块能够顶推所述定位推块沿所述定位滑轨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六轴机械手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吸取部,且所述吸取部的吸气端设置有一按压部;
所述按压部中部空心且与所述吸取部连通,且所述按压部可折叠;
所述按压部具有一出气口;其中
所述吸取部停止时,所述六轴机械手能够驱动所述按压部与减速机端盖的球面相抵后伸缩,以使所述按压部向减速机端盖间歇性吹气;
所述按压部被压缩至所述出气口被堵住后,所述吸取部能够通过所述按压部吸取减速机端盖的直面。
CN202110822168.0A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1135671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2168.0A CN11356711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2168.0A CN11356711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111A true CN113567111A (zh) 2021-10-29
CN113567111B CN113567111B (zh) 2022-07-19

Family

ID=7816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2168.0A Active CN113567111B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71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8313A (zh) * 2023-06-27 2023-09-29 杭州以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载荷装载式减速机测试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54481U (zh) * 2014-09-28 2015-02-11 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
CN106041203A (zh) * 2016-07-15 2016-10-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型材对中夹具及其夹紧机构
CN207844415U (zh) * 2017-12-15 2018-09-11 深圳星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手臂协作自动化上下料机器
CN110333053A (zh) * 2019-06-11 2019-10-15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主缸总成多项性能综合测试设备
CN112025237A (zh) * 2020-08-13 2020-12-04 苏州金策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电机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
CN112197960A (zh) * 2020-09-22 2021-01-08 厦门大学 一种机器人用减速器的振动和疲劳寿命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54481U (zh) * 2014-09-28 2015-02-11 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油箱盖自动检测装置
CN106041203A (zh) * 2016-07-15 2016-10-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型材对中夹具及其夹紧机构
CN207844415U (zh) * 2017-12-15 2018-09-11 深圳星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手臂协作自动化上下料机器
CN110333053A (zh) * 2019-06-11 2019-10-15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离合器主缸总成多项性能综合测试设备
CN112025237A (zh) * 2020-08-13 2020-12-04 苏州金策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电机自动装配检测生产线
CN112197960A (zh) * 2020-09-22 2021-01-08 厦门大学 一种机器人用减速器的振动和疲劳寿命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8313A (zh) * 2023-06-27 2023-09-29 杭州以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载荷装载式减速机测试装置
CN116818313B (zh) * 2023-06-27 2024-03-22 杭州以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载荷装载式减速机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7111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1120A (zh) 一种能够分支取料的多功能旋转移位的输送机械臂
CN106737614B (zh) 一种软料智能抓取装置
JPH0114360Y2 (zh)
CN213022911U (zh) 一种环形导轨式多角度视觉检测装置
CN113567111B (zh)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高精度检测装置
CN209393582U (zh) 一种自动上料分拣机
CN113386163B (zh) 一种减速机端盖用转运装置及转运方法
KR101472266B1 (ko) 다축 그리퍼 장치
CN110654828B (zh) 一种玻璃瓶自动抓取翻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56427U (zh) 一种用于真空吸附的输送定位装置
CN113233382A (zh) 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智能搬运设备
WO2019155884A1 (ja) 把持装置
CN215395264U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机器人
CN108313694B (zh) 一种生产线间物品搬运装置
CN107953339B (zh) 一种具有柔顺结构的玻璃瓶分拣并联机器人
CN113567112B (zh) 一种减速机产热磨损用检测装置
CN211717377U (zh) 气门全尺寸检测机
CN114132742B (zh) 一种软袋上料装置及灯检机
CN208898124U (zh) 一种三轴自动码垛机器人
CN110759092A (zh) 自动上下料驱动结构
CN109019022B (zh) 一种玻璃进出料装置及方法
CN217866880U (zh)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机械手
CN113370022A (zh) 一种单片定位组件、夹爪机构及上下料装置
CN106018424A (zh) 一种用于检测汽车零件的装置
CN208961382U (zh) 一种铜箔贴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