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6326A - 湿帘组件及风扇 - Google Patents

湿帘组件及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6326A
CN113566326A CN202110800367.1A CN202110800367A CN113566326A CN 113566326 A CN113566326 A CN 113566326A CN 202110800367 A CN202110800367 A CN 202110800367A CN 113566326 A CN113566326 A CN 113566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water
wet curtain
air inle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03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6326B (zh
Inventor
陈晓冰
白建东
黄雪珍
张逸鸿
梁桂明
刘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8003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6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6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0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 plates, sheets or pads having plane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该湿帘组件包括湿帘及第一接水件,第一接水件连接于湿帘并朝向湿帘的进风面以用于接取沿湿帘的进风面滴落的水,第一接水件包括至少两层沿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每层接水部设有第一接水槽,相邻两层接水部中的第一接水槽错位设置。湿帘组件在使用时,当湿帘在机头的作用下转动时,湿帘会与第一接水件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湿帘上的水沿湿帘的进风面滴落正好可以落入接水部中;由于第一接水件包括至少两层沿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每层接水部设有第一接水槽,相邻两层接水部中的第一接水槽错位设置,因此,沿湿帘的进风面排出的水大概率会被其中一层接水部的第一接水槽接取,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湿帘组件及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风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风扇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舒适感,因此备受用户欢迎。
作为冷风扇的一种,塔式冷风扇一般都设置有湿帘组件,当塔式冷风扇在加湿状态下会带动湿帘组件做上下摇头转动,此时湿帘组件上的水滴落机身内部,会引发安全隐患和影响电器安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塔式冷风扇在使用时,湿帘组件上的水滴落机身内部,引发安全隐患和影响电器安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该湿帘组件及风扇在使用时,可以降低湿帘组件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湿帘组件,包括:湿帘及第一接水件,所述第一接水件连接于所述湿帘并朝向所述湿帘的进风面以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进风面滴落的水。
上述湿帘组件在使用时,当湿帘在机头的作用下转动时,湿帘会与第一接水件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沿湿帘的进风面落下的水大概率会被第一接水件进行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件包括至少两层沿所述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每层所述接水部设有第一接水槽,相邻两层所述接水部中的所述第一接水槽错位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还包括第二接水件,所述第二接水件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衔接配合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件包括第一接水本体和第二接水本体,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连接于所述湿帘,所述第二接水本体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设有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本体设有第三接水槽;
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二接水槽和所述第三接水槽沿所述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接水槽和所述第三接水槽错位以接取沿所述湿帘的进风面滴落的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接水槽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进风间隙,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接水口沿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进风间隙;或
所述第二接水槽间隔设置及所述第二接水槽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边缘间隔设置均形成第一进风间隙,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接水槽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一个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接水口沿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正投影完全覆盖一个所述第一进风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还包括第三接水件,所述第三接水件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衔接配合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三接水件设有容纳腔,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三接水件通过所述容纳腔套设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湿帘的外壁配合将所述第二接水本体和所述第一接水本体夹持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湿帘的外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所述湿帘的进风面和所述第一接水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帘包括湿帘本体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湿帘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接水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接水件和所述过滤件均插设于所述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与所述湿帘本体限位配合以将所述湿帘本体限位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限位件卡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风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湿帘组件。
上述风扇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湿帘组件,因此该风扇在使用时,当湿帘在机头的作用下转动时,湿帘会与第一接水件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沿湿帘的进风面落下的水大概率会被第一接水件进行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风扇还包括分水件,所述分水件连接于所述湿帘组件并用于向所述湿帘组件供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与分水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与分水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风扇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分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剖视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展开示意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中湿帘组件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实施例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湿帘组件;100、湿帘;110、湿帘本体;120、安装支架;122、安装腔;124、容纳槽;126、卡孔;128、排水口;130、湿帘的进风面;200、第一接水件;210、接水部;212、第一接水槽;2122、第二进风间隙;220、插接凸起;230、第一接水本体;232、第二接水槽;2322、第一进风间隙;240、第二接水本体;242、第三接水槽;300、第二接水件;400、第三接水件;410、容纳腔;500、限位件;510、卡凸;600、过滤件;20、分水件;700、出水口;800、进水口;30、支撑杆;4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4,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风扇(未示出)包括风机40、支撑杆30及风扇结构(未示出),风扇结构包括湿帘组件10,风机40及湿帘组件10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杆30。
请参照图4,该风扇结构还包括分水件20,分水件20连接于湿帘组件10,分水件20设有密封通道(未示出)及与密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800和出水口700,分水件20通过出水口700向湿帘组件10供水。
请参照图1至4,上述风扇结构及包含该风扇结构的风扇在使用时,通过分水件20向湿帘组件10的进水端供水,由于分水件20内部的密封通道时密封设置的,因此水只能沿出水口700排向湿帘组件10。当湿帘组件10转动时,湿帘组件10和分水件20不会相对运动,湿帘组件10会带动分水件20一起转动,因此,分水件20不会将水洒向其他部位,对风扇内部的部件不会造成损伤。
请参照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水件20包括多个沿分水件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出水口700,水沿进水口800进入至密封通道内,并按预设比例进行分配沿各个出水口700排出。具体地,分水件20可以将水均匀分配并通过各个出水口700排向湿帘组件10。
请参照图5,该分水件20呈管状,分水件20设置为两端密封且中部设有进水口800和出水口700。将分水件20设置为管状有利于增加密封通道内部的压强,当湿帘组件10旋转到水平状态时,水可以从出水口700喷射到湿帘组件10的进水端处。具体地,分水件20的两端通过胶塞密封设置。
当湿帘组件10在转动时,位于湿帘组件10上的水存在进入机身内部的风险,基于此,请参照图3,具体到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湿帘组件10包括湿帘100及第一接水件200,第一接水件200连接于湿帘100并朝向湿帘的进风面130以用于接取沿湿帘的进风面130滴落的水。当湿帘组件10转动时,湿帘100会与第一接水件200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沿湿帘的进风面130落下的水大概率会被第一接水件200进行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10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请参照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200包括至少两层沿第一接水件2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210,每层接水部210设有第一接水槽212,相邻两层接水部210中的第一接水槽212错位设置。请参照图3,湿帘100的厚度方向为图中的L方向。
请参照图1至3,前述实施例中的湿帘组件10及包含该湿帘组件10的风扇在使用时,当湿帘组件10转动时,湿帘100会与第一接水件200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湿帘100上的水沿湿帘的进风面130滴落正好可以落入接水部210中;由于第一接水件200包括至少两层沿第一接水件2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210,每层接水部210设有第一接水槽212,相邻两层接水部210中的第一接水槽212错位设置,因此,沿湿帘的进风面130排出的水大概率会被其中一层接水部210的第一接水槽212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10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具体地,每一层中的第一接水槽212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者为2个以上,每一层的第一接水槽212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每一层的第一接水槽21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湿帘100的具体尺寸设置。
可选地,第一接水槽212的形状可以为V形或者是U形。
请参照图3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200中包含两层接水部210,通过设置两层接水部210降低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在别的实施例中,接水部210的层数可以为3层或者是三层以上,所有接水部210均沿第一接水件2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层接水部210设有第一接水槽212,相邻两层接水部210中的第一接水槽212错位设置,因此,沿湿帘的进风面130排出的水大概率会被其中一层接水部210的第一接水槽212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10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
请参照图2,湿帘100包括湿帘本体110和安装支架120,安装支架120形成有安装腔122,湿帘本体110设置于安装腔122内,第一接水件20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上。
请参照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10还包括限位件500,限位件50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并与湿帘本体110限位配合以将湿帘本体110限位安装于安装腔122。如此,通过限位件500和湿帘本体110的限位配合限制湿帘本体110从安装腔122内脱落。
请参照图1和图2,安装腔122的形状设置为U型,此时为了配合装设于安装腔122内,湿帘本体110的形状也设置成U型。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卡接。如此,便于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之间的拆装。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之间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孔126,另一者形成有卡凸510,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通过卡孔126和卡凸510卡接配合。
请参照图1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上设有卡扣,限位件500上设有卡凸510,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通过卡孔126和卡凸510卡接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通过其他紧固件将安装支架120和限位件500进行固定。当然了,在别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紧固方式将两者进行固定,只要限位件500将湿帘本体110限位安装于安装腔122即可,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1,安装支架120可以呈网状结构。在别的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还可以是安装杆件或者是安装块。
请参照图2,安装支架120设有与安装腔122连通的排水口128,当湿帘本体110装设于安装腔122内时,湿帘100的出水端通过该排水口128与第二接水件300进行连通,如此,沿湿帘100的出水端可以通过该排水口128将水排出至第二接水件300,通过第二接水件300进行接取,第二接水件300再将水输送至水箱(未示出)进行重复利用。
请参照图5,分水件2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分水件20用于向湿帘100的进水端供水。
请参照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10还包括第二接水件300,第二接水件300与湿帘100的出水端衔接配合用于接取沿湿帘100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沿湿帘100的进水端进入的水在湿帘100上传输后,会沿湿帘100的出水端排出并通过第二接水件300进行接取。请参照图1换和图2,第二接水件30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上。
可选地,第二接水件300可以为接水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200与第二接水件300连通设置,具体地,第一接水槽212与第二接水件300连通,如此,第一接水件200接取的水可以排向第二接水件300。进一步地,第二接水件300可以与冷风扇的水箱进行连通,如此,第二接水件300中的水可以回流至水箱内进行重复利用。
请参照图2,第一接水槽212沿湿帘100的进水端到湿帘100的出水端的方向延伸设置。为了便于第二接水件300接取沿第一接水件200中第一接水槽212的水,还可以在第一接水件200的端部开设相应的通孔,以使第一接水槽212直接将水排至第二接水件300上。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水件300还可以包覆于第一接水件200的端部,当第一接水件200随着湿帘组件10转动时,水直接溢出并输送至第二接水件300上。
当湿帘100在上下摇头转动时,湿帘100上的水会直接撞击在第一接水件200上,使得第一接水件200上水飞溅。基于此,请参照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10还包括过滤件600,过滤件600设置湿帘的进风面130和第一接水件200之间。如此,过滤件600的设置可以对沿湿帘100上滴落的起到一定的阻击作用,进而可以避免水直接落向第一接水件200。
请参照图8,可选地,过滤件600可以为过滤网。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层接水部210之间存在第二进风间隙2122,风沿该第二进风间隙2122进入,穿过过滤件600到达湿帘100处,因此,将过滤件600设置在第一接水件200和湿帘100之间,过滤件600的设置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避免灰尘随着风吹向湿帘100,对湿帘100造成污染。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相邻两层中的第一接水槽212之间形成有第二进风间隙2122,但是该第二进风间隙2122足够小,只能供气流流通。因此,该风扇使用时,完全可以忽略沿湿帘100滴落的水沿第二进风间隙2122进入机身内部对机身造成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件600的形状与第一接水件200的形状相匹配,如此可以确保过滤件600确保沿湿帘100流出的水不会直接落入第一接水件200。
请参照图15和图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件600和第一接水件200的形状均为U型。当然了,在别的实施例中,过滤件600和第一接水件200的形状均还可以为方形或者是其他形状,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3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设有容纳槽124,第一接水件200和过滤件600均插设于容纳槽124。如此,便于第一接水件200和过滤件600安装于安装支架120上,同时也便于拆卸。
进一步地,为了固定第一接水件200和过滤件600,过滤件600和第一接水件200伸入容纳槽124内的部分的厚度的总和可以设置为等于容纳槽124的宽度或者略大于容纳槽124的宽度,如此,过滤件600和第一接水件200可以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容纳槽124内。
请参照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200的边缘形成有插接凸起220,第一接水件200通过该插接凸起220与容纳槽124插接配合。
前述实施例中的风扇在装配时,过滤件600和第一接水件200均伸入安装支架120上容纳槽124内进行限位安装,使过滤件600与第一接水件200均紧扣在安装支架120上。然后将湿帘100装进安装支架120的安装腔122内,并通过限位件500与安装支架120卡接配合防止湿帘100脱出,最后将第二接水件300安装在安装支架120的下端,用于接取沿湿帘100的出水端和第一接水件200排出的水。该风扇(未示出)在使用时,水经过分水件20平均分流到湿帘100上,当湿帘组件10做上下摇头时,已经湿润的湿帘100会开始滴水,此时第一接水件200和过滤件600会接住湿帘100滴下的水,从而使湿帘100上滴落的水随第一接水件200上的第一接水槽212导流到第二接水件300上并回落到水箱内重复使用。
请参照图9至图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水件200包括第一接水本体230和第二接水本体240,第一接水本体230连接于湿帘100,具体地,第一接水本体23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上。第二接水本体240与第一接水本体230可转动连接,第一接水本体230设有第二接水槽232,第二接水本体240设有第三接水槽242;当第二接水本体240相对第一接水本体230转动至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时,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三接水槽242沿第一接水件2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三接水槽242错位以接取沿湿帘的进风面130滴落的水。
请参照图9至图12,湿帘组件10及包含该湿帘组件10的风扇在使用时,当湿帘组件10在转动时,湿帘100会与第一接水件200一同转动;当转动到某个角度时,由于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三接水槽242错位设置,此时沿湿帘的进风面130落下的水大概率会被第二接水槽232或第三接水槽242接取,进而降低湿帘组件10上的水滴落至机身内部风险,提升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接水本体230和第二接水本体240可转动连接,相对于第一接水本体230和第二接水本体240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接水本体230中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二接水本体240中的第三接水槽242便于出模。
由于风扇在使用时,会沿着第一接水件200的这一侧进行进风,为了能够使风通过第一接水件200这一侧输送至湿帘100处,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一接水本体230的边缘之间需要形成第一进风间隙2322,或者当第二接水槽232为至少两个时,第二接水槽232间隔设置及第二接水槽232与第一接水本体230的边缘间隔设置均形成第一进风间隙2322。
为了避免水沿该第一进风间隙2322滴落至机身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只有第二接水槽232之间形成有第一进风间隙2322时,当第二接水本体240相对第一接水本体230转动至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时,第三接水槽242的接水口沿第一接水本体230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进风间隙2322。此时,位于第二接水本体240中的第三接水槽242则会接取沿该第一进风间隙2322滴落的水,进而避免水滴沿前述第一进风间隙2322滴落至机身内,对机身内的部件造成损伤。
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水槽232间隔设置及第二接水槽232与第一接水本体230的边缘间隔设置均形成第一进风间隙2322,此时,第二接水槽2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第二接水槽232间隔设置,当第二接水本体240相对第一接水本体230转动至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时,一个第三接水槽242的接水口沿第一接水本体230的正投影完全覆盖一个第一进风间隙2322。此时,位于第二接水本体240中的第三接水槽242则会接取沿该第一进风间隙2322滴落的水,进而避免水滴沿前述第一进风间隙2322滴落至机身内,对机身内的部件造成损伤。
在前述两个并列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三接水槽242的数量均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当第二接水本体240相对第一接水本体230转动至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时,第二接水槽232和第三接水槽242沿着第一接水件200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接水槽232间隔设置,第三接水槽242间隔设置,如此,既可以保证接取沿湿帘100滴落的水,也可以保证气流可以沿这第一接水件200输送至湿帘100处。
请参照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湿帘组件10还包括第三接水件400,第三接水件400与湿帘100的出水端衔接配合以接取沿湿帘100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沿湿帘100的进水端进入的水在湿帘100上传输后,会沿湿帘100的出水端排出并通过第三接水件400进行接取。请参照图13和图14,第三接水件400连接于安装支架120上。
请参照图13和图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接水件400设有容纳腔410,当第二接水本体240相对第一接水本体230转动至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时,第三接水件400通过容纳腔410套设于湿帘100的出水端,容纳腔410的内壁与湿帘100的外壁配合将第二接水本体240和第一接水本体230夹持固定于容纳腔410的内壁与湿帘100的外壁之间。
在安装时,先将第一接水本体230固设于安装支架12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0设有限位槽(未示出),将第一接水本体230插设于限位槽内。然后转动第二接水本体240,使第二接水本体240与第一接水本体230重叠,此时,第三接水件400通过容纳腔410套设于湿帘100的出水端,并通过容纳腔410的内壁与湿帘100的外壁配合将第二接水本体240和第一接水本体230夹持固定于容纳腔410的内壁与湿帘100的外壁之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帘;及
第一接水件,所述第一接水件连接于所述湿帘并朝向所述湿帘的进风面以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进风面滴落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件包括至少两层沿所述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接水部,每层所述接水部设有第一接水槽,相邻两层所述接水部中的所述第一接水槽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水件,所述第二接水件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衔接配合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一接水槽与所述第二接水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件包括第一接水本体和第二接水本体,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连接于所述湿帘,所述第二接水本体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设有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本体设有第三接水槽;
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二接水槽和所述第三接水槽沿所述第一接水件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接水槽和所述第三接水槽错位以接取沿所述湿帘的进风面滴落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接水槽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进风间隙,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接水口沿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进风间隙;或
所述第二接水槽间隔设置及所述第二接水槽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边缘间隔设置均形成第一进风间隙,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接水槽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一个所述第三接水槽的接水口沿所述第一接水本体的正投影完全覆盖一个所述第一进风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接水件,所述第三接水件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衔接配合用于接取沿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排出的水,所述第三接水件设有容纳腔,当所述第二接水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接水本体转动至与所述第一接水本体重叠时,所述第三接水件通过所述容纳腔套设于所述湿帘的出水端,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湿帘的外壁配合将所述第二接水本体和所述第一接水本体夹持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湿帘的外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所述湿帘的进风面和所述第一接水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包括湿帘本体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湿帘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接水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接水件和所述过滤件均插设于所述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与所述湿帘本体限位配合以将所述湿帘本体限位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限位件卡接。
12.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湿帘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水件,所述分水件连接于所述湿帘组件并用于向所述湿帘组件供水。
CN202110800367.1A 2021-07-15 2021-07-15 湿帘组件及风扇 Active CN113566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0367.1A CN113566326B (zh) 2021-07-15 2021-07-15 湿帘组件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0367.1A CN113566326B (zh) 2021-07-15 2021-07-15 湿帘组件及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26A true CN113566326A (zh) 2021-10-29
CN113566326B CN113566326B (zh) 2022-11-25

Family

ID=78164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0367.1A Active CN113566326B (zh) 2021-07-15 2021-07-15 湿帘组件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6326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50776A1 (de) * 1972-10-17 1974-04-18 Schoell Guenter Verfahren nebst vorrichtungen zur verminderung der pumpenarbeit fuer den kuehlwasserkreislauf in nasskuehltuermen
JP2002310550A (ja) * 2001-04-13 2002-10-23 Kankyo Science Kk 冷風機用の吸水蒸発ユニット
KR20030092686A (ko) * 2002-05-30 2003-12-06 주식회사 파세코 냉풍기의 임펠러조립체 작동구조
CN101275803A (zh) * 2007-03-27 2008-10-01 巴州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世光仓储有限公司 制冷蒸发器顶排管接排水装置
CN201209572Y (zh) * 2008-05-28 2009-03-18 曾键 一种改进的风扇用冷气罩
CN101551184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 电冰箱
JP3155870U (ja) * 2009-09-24 2009-12-03 鈴楚 蘇 扇風機に設置される冷風発生装置
TWM457858U (zh) * 2012-10-04 2013-07-21 Jian Chi Entpr Co Ltd 室溫降低設備
CN204830267U (zh) * 2015-06-12 2015-12-0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卫生间蒸发冷却壁挂式凉风空调
JP2016539302A (ja) * 2013-11-12 2016-12-15 ステレンボッシュ ユニバーシティ 集水樋組立体
CN109579189A (zh) * 2018-12-25 2019-04-05 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可调角度的塔式空调扇
CN109945673A (zh) * 2019-04-11 2019-06-28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蒸发冷却换热器
CN211290367U (zh) * 2019-08-26 2020-08-18 宁波永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接水盘及包含该接水盘的冷风扇
CN112762534A (zh) * 2021-01-25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风扇
CN112781135A (zh) * 2021-02-25 2021-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头及冷风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50776A1 (de) * 1972-10-17 1974-04-18 Schoell Guenter Verfahren nebst vorrichtungen zur verminderung der pumpenarbeit fuer den kuehlwasserkreislauf in nasskuehltuermen
JP2002310550A (ja) * 2001-04-13 2002-10-23 Kankyo Science Kk 冷風機用の吸水蒸発ユニット
KR20030092686A (ko) * 2002-05-30 2003-12-06 주식회사 파세코 냉풍기의 임펠러조립체 작동구조
CN101275803A (zh) * 2007-03-27 2008-10-01 巴州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世光仓储有限公司 制冷蒸发器顶排管接排水装置
CN101551184A (zh) * 2008-03-31 2009-10-07 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 电冰箱
CN201209572Y (zh) * 2008-05-28 2009-03-18 曾键 一种改进的风扇用冷气罩
JP3155870U (ja) * 2009-09-24 2009-12-03 鈴楚 蘇 扇風機に設置される冷風発生装置
TWM457858U (zh) * 2012-10-04 2013-07-21 Jian Chi Entpr Co Ltd 室溫降低設備
JP2016539302A (ja) * 2013-11-12 2016-12-15 ステレンボッシュ ユニバーシティ 集水樋組立体
CN204830267U (zh) * 2015-06-12 2015-12-02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卫生间蒸发冷却壁挂式凉风空调
CN109579189A (zh) * 2018-12-25 2019-04-05 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口可调角度的塔式空调扇
CN109945673A (zh) * 2019-04-11 2019-06-28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蒸发冷却换热器
CN211290367U (zh) * 2019-08-26 2020-08-18 宁波永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冷风扇接水盘及包含该接水盘的冷风扇
CN112762534A (zh) * 2021-01-25 2021-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风扇
CN112781135A (zh) * 2021-02-25 2021-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头及冷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6326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2037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101871268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101880484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CN106257148A (zh) 蒸发式加湿器
KR20170051249A (ko) 가습청정장치
CN113566326B (zh) 湿帘组件及风扇
CN215444502U (zh) 风扇结构及风扇
CN113404722A (zh) 风扇结构及风扇
KR101939087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CN113551333B (zh) 湿帘组件及风扇
CN113508929A (zh) 雾化组件、雾化弹及雾化设备
CN214836785U (zh) 摩托车、空滤器总成及进气管组件
CN214366286U (zh) 油气分离器以及发动机
CN211326787U (zh) 喷雾洗鼻装置
KR20170107951A (ko) 가습청정장치
CN216821791U (zh) 雾化器以及雾化装置
CN216924698U (zh) 一种防凝露双层可调出风口
CN111156629A (zh) 引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冷风扇
CN113107723A (zh) 摩托车、空滤器总成及进气管组件
CN217209637U (zh) 加湿装置
CN215531631U (zh) 一种胶囊烟弹
CN220423152U (zh) 供电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7004823U (zh) 一种香薰机
CN215390282U (zh) 酒精供应装置及针头清洁设备
CN215002120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