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2244B -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2244B
CN113562244B CN202110893819.5A CN202110893819A CN113562244B CN 113562244 B CN113562244 B CN 113562244B CN 202110893819 A CN202110893819 A CN 202110893819A CN 113562244 B CN113562244 B CN 113562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cone
conveying
yarn
temporar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38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2244A (zh
Inventor
崔桂华
王森栋
傅洪伟
张红霞
王钦博
任义利
贺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corp Machiner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corp Machiner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corp Machiner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corp Machiner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938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2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2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2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2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57/1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stop, the feed of articles or material to be package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包括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主筒纱输送装置与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并列设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设置在配重筒纱输送装置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筒纱暂存装置设置在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之间,且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与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一致。该配重系统可在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时,及时供应已配好的筒纱,节省配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与原设备相比,未增加场地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纱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筒纱包装模式中,通常采用整包包装形式,且需要控制整包筒纱重量在一定范围内,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筒纱重量配重,由操作工逐个将筒纱放到称重平台上,进行重量配重,如果重量不合格,需要重新替换筒纱,直到重量达到标准范围内,然后将该组筒纱进行包装,这种通过人工称重、挑选、组合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工劳动成本,且工作强度大,包装效率低。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研发了自动配重系统,即专利202010115026177中已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但该筒纱自动配重系统在使用时,其配重工序与包装工序不衔接,当上一整包筒纱的包装工序完成时,配重系统不能及时供应已配好的筒纱,降低了包装效率。因此,现有的筒纱包装配重模式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筒纱暂存装置,可在上一包筒纱包装过程中进行下一包筒纱的配重,然后在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时,及时供应已配好的筒纱,节省配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与原设备相比,未增加场地占地面积。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包括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主筒纱输送装置与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并列设置,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架及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架顶部;所述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机架、第二输送带及若干个配重筒纱推出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顶部,所述配重筒纱推出机构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远离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筒纱包装输送装置包括第三输送机架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架顶部;
该配重系统还包括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所述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设置在配重筒纱输送装置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筒纱暂存装置设置在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之间,且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与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筒纱暂存装置包括底座及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第一暂存机架、第二暂存机架,所述第一暂存机架与第二暂存机架平行,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暂存输送带、第二暂存输送带,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暂存机架、第二暂存机架沿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且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一暂存输送带与主筒纱输送装置对接,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输送带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对接;
所述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包括第四输送机架及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设置在第四输送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一暂存输送带及第二暂存输送带分别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筒纱暂存装置的底座中部设置有沿筒纱输送方向的固定横梁,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安装方向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缸座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梁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输送带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对接;
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输送带分别与第四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且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上分别设置有单纱称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筒纱输送线位于单纱称重装置后侧的部分设置有单纱剔除装置,其单纱剔除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主筒纱剔除筐;所述配重筒纱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配纱剔除筐。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输送机架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计数器。
进一步地,该配重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筒纱暂存装置、主筒纱输送线、配重筒纱输送线、单纱称重装置、单纱剔除装置及计数器均与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定整包筒纱数量n、整包筒纱总重量范围及主筒纱重量范围,且初始状态时,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一暂存输送带与主筒纱输送装置对接,第二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输送带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对接;
(2)分别从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向主筒纱输送装置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在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上对主筒纱和配重筒纱分别逐个称重,若主筒纱的重量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将主筒纱剔除至主筒纱剔除筐,符合重量要求的主筒纱输送至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输送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数量相等的配重筒纱;
(3)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最优计算主筒纱输送装置上的前n1个主筒纱和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的(n-n1)个配重筒纱可以组合成一包,则主筒纱输送装置上的前n1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一暂存输送带,配重筒纱推出机构将筛选后的(n-n1)个配重筒纱推入至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第四输送带上,然后将这(n-n1)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二暂存输送带,然后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继续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使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的配重筒纱数量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的数量一致;
(4)当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机架向内侧移动,使第一暂存输送带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的第三输送带对接,并将第一暂存输送带上的前n1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上,主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复位,然后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机架向内侧移动,使第二暂存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对接,并将第二暂存输送带上的(n-n1)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上,配重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二驱动气缸复位,完成整包筒纱配重及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如果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没有配到合适的配重筒纱,则会将配重筒纱输送装置远离配重输送线一端的至少2个配重筒纱输送至配纱剔除筐内,然后重新补入新的配重筒纱,并选择合适的配重筒纱与主筒纱进行配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筒纱分组进行输送,且输送过程中自动计重并进行配重,自动化程度高,替代现有的人工配重模式,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还设置有筒纱暂存装置,可在上一包筒纱包装过程中进行下一包筒纱的配重,然后在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时,及时供应已配好的筒纱,节省配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本发明与原设备相比,未增加场地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筒纱自动配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筒纱暂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标注:1.主筒纱输送装置;101.第一输送机架;102.第一输送带;2.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01.第二输送机架;202.第二输送带;203.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4.配重纱筒顶升机构;3.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01.第三输送机架;302.第三输送带;4.筒纱暂存装置;401.底座;402.第一暂存机架;403.第二暂存机架;404.第一暂存输送带;405.第二暂存输送带;406.第一驱动气缸;407.第二驱动气缸;408.固定横梁;409.滑块;410.滑轨;5.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01.第四输送机架;502.第四输送带;6.主筒纱输送线;7.配重筒纱输送线;8.单纱称重装置;9.单纱剔除装置;10.主筒纱剔除筐;11.配纱剔除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包括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筒纱暂存装置4、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及控制系统,主筒纱输送装置1与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并列设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设置在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1的一侧,筒纱暂存装置4设置在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之间,且筒纱暂存装置4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的筒纱输送方向与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的筒纱输送方向一致,其具体结构分别为:
主筒纱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机架101及第一输送带102,第一输送带102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架101顶部;
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包括第二输送机架201、第二输送带202及9个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第二输送带202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201顶部,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201远离主筒纱输送装置1的一侧,且第二输送机架201上设有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配重纱筒顶升机构204,第二输送机架201上设有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光电开关,工作状态下,当第二输送带202上的配重筒纱到达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对应位置时,配重纱筒顶升机构204可向上运动将对应的配重筒纱向上顶起(即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从后端依次往前端顶起),与第二输送带202分离,位于第二输送带202上的配重筒纱可依次储存在对应的配重纱筒顶升机构204上;
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包括第三输送机架301及第三输送带302,第三输送带302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架301顶部;
筒纱暂存装置4包括底座401及滑动设置在底座401上方的第一暂存机架402、第二暂存机架403,第一暂存机架402与第二暂存机架403平行,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二暂存机架40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暂存输送带404、第二暂存输送带405,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二暂存机架40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406及第二驱动气缸407,第一驱动气缸406及第二驱动气缸407分别驱动第一暂存机架402、第二暂存机架403沿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且第一驱动气缸406驱动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一暂存输送带404与主筒纱输送装置1对接,第二驱动气缸407驱动第二暂存机架403及第二暂存输送带405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对接;
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包括第四输送机架501及第四输送带502,第四输送带502设置在第四输送机架501顶部,且第四输送机架501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挡板;
上述第一输送带102、第二输送带202、第三输送带302、第四输送带502、第一暂存输送带404及第二暂存输送带405分别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
参照图4及图5,筒纱暂存装置4的底座401中部设置有沿筒纱输送方向的固定横梁408,第一驱动气缸406及第二驱动气缸407的安装方向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第一驱动气缸406及第二驱动气缸407的缸座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梁408上,第一驱动气缸406及第二驱动气缸407的活塞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二暂存机架403连接;第一驱动气缸406驱动第一暂存输送带404分别与第一输送带102、第三输送带302对接,第二驱动气缸407驱动第二暂存输送带405分别与第四输送带502、第三输送带302对接。
为便于驱动气缸带动缓存机架滑动,在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二暂存机架40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409,底座401上方设置有与滑块409相配合的滑轨410,滑轨410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
为便于对主筒纱及配重筒纱计数,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二暂存机架403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计数器。
另外,参照图2,主筒纱输送装置1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筒纱输送线6及配重筒纱输送线7,用于供给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主筒纱输送线6及配重筒纱输送线7上分别设置有单纱称重装置8;主筒纱输送线6位于单纱称重装置8后侧的部分设置有单纱剔除装置9,其单纱剔除装置9的外侧设置有主筒纱剔除筐10;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的后端设置有配纱剔除筐11。当主筒纱从主筒纱输送线6方向往主筒纱输送装置1输送时,单纱称重装置8对每一个主筒纱进行称重,若主筒纱重量过大或过小,则其后侧的单纱剔除装置9将其剔除,且单纱称重装置8将所测得的主筒纱的重量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记录主筒纱的编码及重量,控制系统自动对主筒纱重量进行筛选,对于不符合重量要求的主筒纱,控制系统发送信号给单纱剔除装置9,单纱剔除装置9将不符合重量要求的主筒纱剔除至主筒纱剔除筐10;当配重筒纱从配重筒纱输送线7方向往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输送时,单纱称重装置8对每一个配重筒纱进行称重,并将每一个配重筒纱的重量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记录每个配重筒纱的编码及重量,配重筒纱用于与主筒纱匹配,当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上的9个配重筒纱都无法与主筒纱配重时,将位于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后端的至少2个配重筒纱剔除至配纱剔除筐11,然后配重筒纱输送线7输送新的配重筒纱至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再选择合适的配重筒纱进行配重。
另外,上述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筒纱暂存装置4、主筒纱输送线6、配重筒纱输送线7、单纱称重装置8、单纱剔除装置9及计数器、光电开关均与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实现自动化配重与输送。
根据上述配重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定整包筒纱数量n(本实施例中n为12)、整包筒纱总重量范围及主筒纱重量范围,且初始状态时,第一暂存机架402及第一暂存输送带404与主筒纱输送装置1对接,第二暂存机架403及第二暂存输送带405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对接;
(2)分别从主筒纱输送线6及配重筒纱输送线7向主筒纱输送装置1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在主筒纱输送线6及配重筒纱输送线7上对主筒纱和配重筒纱分别逐个称重,若主筒纱的重量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将主筒纱剔除至主筒纱剔除筐10,符合重量要求的主筒纱输送至主筒纱输送装置1,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上输送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数量相等的配重筒纱,即9个配重筒纱存储在相对于的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上;
(3)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最优计算主筒纱输送装置1上的前8个主筒纱和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上的4个配重筒纱可以组合成一包,则主筒纱输送装置1上的前8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一暂存输送带404,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将筛选后的4个配重筒纱推入至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的第四输送带502上,并将这4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二暂存输送带405,然后主筒纱输送线6及配重筒纱输送线7继续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使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上的配重筒纱数量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的数量一致,重新开始下一轮配重选择;如果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没有配到合适的配重筒纱,则会将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远离配重输送线一端的至少2个配重筒纱输送至配纱剔除筐11内,然后重新补入新的配重筒纱,并选择合适的配重筒纱与主筒纱进行配重;
(4)当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406驱动第一暂存机架402向内侧移动,使第一暂存输送带404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3的第三输送带302对接,并将第一暂存输送带404上的前8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302上,主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406复位,然后第二驱动气缸407驱动第二暂存机架403向内侧移动,使第二暂存输送带405与第三输送带302对接,并将第二暂存输送带405上的4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302上,配重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二驱动气缸407复位,完成整包筒纱配重及输送,且当第一暂存输送带404上的主筒纱输送完成后,下一轮已配重好的主筒纱继续往第一暂存输送带404配送,当第二暂存输送带405上的配重筒纱输送完成后,下一轮已配重好的配重筒纱继续往第二暂存输送带405输送;
在上述步骤(3)中4个配重筒纱的推出过程为:当将9个配重筒纱输送至配重筒纱输送装置2时,每个配重筒纱存储在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上,且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处于顶升状态,当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选定好4个配重筒纱后,将信号输送给相应的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及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然后配重筒纱顶升机构204下降至与第二输送带202平行,相应的配重筒纱推出机构203将这4个配重筒纱推送至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5的第四输送带502上。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配重系统包括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主筒纱输送装置与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并列设置,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架及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架顶部;所述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机架、第二输送带及若干个配重筒纱推出机构,所述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顶部,若干个所述配重筒纱推出机构依次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架远离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筒纱包装输送装置包括第三输送机架及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设置在第三输送机架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所述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设置在配重筒纱输送装置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筒纱暂存装置设置在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之间,且筒纱暂存装置及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与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及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的筒纱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筒纱暂存装置包括底座及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方的第一暂存机架、第二暂存机架,所述第一暂存机架与第二暂存机架平行,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暂存输送带、第二暂存输送带,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暂存机架、第二暂存机架沿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且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一暂存输送带与主筒纱输送装置对接,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输送带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对接;
所述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包括第四输送机架及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设置在第四输送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一暂存输送带及第二暂存输送带分别由电机驱动机构驱动;
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且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上分别设置有单纱称重装置;
所述主筒纱输送线位于单纱称重装置后侧的部分设置有单纱剔除装置,其单纱剔除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主筒纱剔除筐;所述配重筒纱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配纱剔除筐;
所述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设定整包筒纱数量n、整包筒纱总重量范围及主筒纱重量范围,且初始状态时,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一暂存输送带与主筒纱输送装置对接,第二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输送带与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对接;
(2)分别从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向主筒纱输送装置及配重筒纱输送装置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在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上对主筒纱和配重筒纱分别逐个称重,若主筒纱的重量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将主筒纱剔除至主筒纱剔除筐,符合重量要求的主筒纱输送至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输送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数量相等的配重筒纱;
(3)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最优计算主筒纱输送装置上的前n1个主筒纱和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的(n-n1)个配重筒纱可以组合成一包,则主筒纱输送装置上的前n1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一暂存输送带,配重筒纱推出机构将筛选后的(n-n1)个配重筒纱推入至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第四输送带上,然后将这(n-n1)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二暂存输送带,然后主筒纱输送线及配重筒纱输送线继续输送主筒纱及配重筒纱,且使配重筒纱输送装置上的配重筒纱数量与配重筒纱推出机构的数量一致;
(4)当上一包筒纱包装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机架向内侧移动,使第一暂存输送带与筒纱包装输送装置的第三输送带对接,并将第一暂存输送带上的前n1个主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上,主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一驱动气缸复位,然后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机架向内侧移动,使第二暂存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对接,并将第二暂存输送带上的(n-n1)个配重筒纱输送至第三输送带上,配重筒纱输送完成后第二驱动气缸复位,完成整包筒纱配重及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纱暂存装置的底座中部设置有沿筒纱输送方向的固定横梁,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安装方向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缸座一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梁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及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暂存输送带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对接;
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暂存输送带分别与第四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与筒纱输送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送机架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暂存机架及第二暂存机架靠近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计数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主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输送装置、配重筒纱辅助输送装置、筒纱暂存装置、主筒纱输送线、配重筒纱输送线、单纱称重装置、单纱剔除装置及计数器均与控制系统通过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如果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没有配到合适的配重筒纱,则会将配重筒纱输送装置远离配重输送线一端的至少2个配重筒纱输送至配纱剔除筐内,然后重新补入新的配重筒纱,并选择合适的配重筒纱与主筒纱进行配重。
CN202110893819.5A 2021-08-05 2021-08-05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562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819.5A CN113562244B (zh) 2021-08-05 2021-08-05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3819.5A CN113562244B (zh) 2021-08-05 2021-08-05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244A CN113562244A (zh) 2021-10-29
CN113562244B true CN113562244B (zh) 2023-04-18

Family

ID=7817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3819.5A Active CN113562244B (zh) 2021-08-05 2021-08-05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2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5389B (zh) * 2022-11-10 2023-08-11 天津市畅顺制管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钢管的存放打包装置及其转运机构
CN117533583B (zh) * 2023-10-24 2024-04-09 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的配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9151A (ja) * 1999-07-05 2001-01-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搬送物品仕分け方法および搬送物品仕分け装置
CN101306754A (zh) * 2008-06-04 2008-11-19 济南兰剑物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缓存原理和并行分拣机制的条烟快速分拣方法
CN101723177B (zh) * 2008-10-27 2012-07-25 全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包装体输送装置的进出料区间暂存机构及其动作方法
CN102837959B (zh) * 2012-07-03 2015-04-22 山东洛杰斯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分流补烟装置
CN110980235A (zh) * 2019-12-16 2020-04-10 广州珐玛珈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包随动并道输送装置
CN211442859U (zh) * 2020-01-07 2020-09-08 河北百缝制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的自动配重装置
CN213737411U (zh) * 2020-10-23 2021-07-20 江苏斯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传送带自动汇流系统
CN112298663A (zh) * 2020-10-26 2021-02-02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整包自动配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2244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62244B (zh) 用于筒纱整包包装的储存式快速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58387B (zh) 汽车第一代轮毂轴承装配线
CN102688859A (zh) 一种光伏检测分板机
CN105151428B (zh) 一体自动化智能控制的筒子纱包装系统
CN112193759A (zh) 一种平行立体式筒纱自动配重装置及方法
CN204937562U (zh) 一种一体自动化智能控制的筒子纱包装系统
CN208679836U (zh) 用于精品盒的不良品剔除装置
CN112298663A (zh) 一种筒纱整包自动配重系统
CN112824261A (zh) 一种双组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0606378A (zh) 料盘自动收放料机构
CN214516150U (zh) 一种具有自动回测功能的测试分选设备
CN214524851U (zh) 一种筒纱配重机构
CN108709615A (zh) 称重装置及其应用
CN108688898B (zh) 一种筒子纱自动配对装置
CN108946183B (zh) 高效盒体码垛机
CN115158752B (zh) 电缆码垛打捆设备及其方法
CN112960215B (zh) 一种双层输送物料自动配重打包系统
CN214651454U (zh) 一种Tray盘自动分盘装置
CN113562243B (zh) 一种具有存配一体缓存箱的筒纱配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53964U (zh) 一种双组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3792763U (zh) 一种筒纱配重机构
JP3691598B2 (ja) 定重量計量方法及び定重量計量装置
CN210311992U (zh) 一种配网应急物资智能化储备库
CN201105913Y (zh) 人工操作悬挂系统
CN210942571U (zh) 一种智能焊条分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