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474A -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474A
CN113561474A CN202110884747.8A CN202110884747A CN113561474A CN 113561474 A CN113561474 A CN 113561474A CN 202110884747 A CN202110884747 A CN 202110884747A CN 113561474 A CN113561474 A CN 113561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rinting
carbon fiber
drawing die
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47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毅
朱军
段满玉
张亦弛
罗时光
曲百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titute of Nano Tech and Nano Bi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8847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2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individual droplets, e.g. from jett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05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70/10Composit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 e.g. mixtures of ceramics and polymers or mixtures of metals and bio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Polysulfo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苯硫醚母粒与增韧剂、抗氧化剂等混合后加热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并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一加热区内,直至收卷获得所述线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高,能够实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快速、连续、大规模生产,成本低,且所获产品的力学性能、3D打印加工性能优秀,在3D打印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PPS)3D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熔点范围为285℃~300℃,该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突出的耐热性,可在200℃~240℃范围内长期连续使用、良好的耐腐蚀性、阻燃性、优良的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因此,PPS及其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器电子等多个领域。PPS除了以上的众多优点以外,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韧性较差;成本较高;熔融过程中易与氧气发生热氧化交联反应,造成粘度不稳定。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往往需要对PPS进行改性。另一方面,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经常需要制备结构异形的部件,这些部件如果使用传统注塑挤压、热压等成型方式制备不仅耗时长,而且开模等成本较高。3D打印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异形结构的零件可以随用随打,而且省略了开模环节,耗时短、成本低。然而PPS打印出来的零件又存在韧性差、强度不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92-98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1-5重量份增韧剂及1-3重量份抗氧化剂混合后加热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并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一加热区内,直至收卷获得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由所述方法制备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其包括:放卷机构、塑料供给机构、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至少一加热区和收卷机构,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相应的一加热区内;
所述放卷机构用于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
所述塑料供给机构用于提供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所述收卷机构至少用于:
牵引所述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
牵引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所述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形成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以及
收卷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方法,其包括:提供具有至少两个打印喷嘴的打印机,并以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打印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并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从而制得所需的3D打印工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其包括控制机构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至少两个打印喷嘴控制机构,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提供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高,能够实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快速、连续、大规模生产,成本低;
(2)提供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之中,碳纤维与聚苯硫醚均匀复合,线材的力学性能、3D打印加工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与现有的碳纤维PPS复合材料相比,可以在碳纤维用量降低5%-10%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强度。
(3)提供的3D打印方法通过采用双喷嘴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便于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拓扑优化,可打印出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PPS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方案中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制备方法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一种3D打印线材样品剖面的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同一批次制备的多个3D打印线材样品的抗拉强度测试图谱;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同一批次制备的多个3D打印线材样品的抗拉强度测试图谱;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同一批次制备的多个3D打印线材样品的抗拉强度测试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92-98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1-5重量份增韧剂及1-3重量份抗氧化剂混合后加热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并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一加热区内,直至收卷获得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聚苯硫醚母粒与增韧剂及抗氧化剂混合后进行单螺杆挤出,并设置挤出温度为290℃-320℃、挤出速度为1-10cm/s,从形成所述熔融态塑料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中添加入硅烷偶联剂,且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质量的0.1wt%-0.3wt%。
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但不限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设置为20-40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丝模和加热区均为多个并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拉丝模的孔径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最后一个加热区的温度高于第一个加热区的温度。
当然,多个拉丝模也可以被置于一个连续的加热区内,该加热区内对应于各拉丝模的位置处的温度不同,且总体来说温度是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降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丝模的孔径为400-1000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丝模包括锥形拉丝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区的温度为310-320℃。
在本发明中,通过交替设置多个不同温度的加热区和不同孔径的拉丝模,可以使PPS在碳纤维表面包裹更为全面均匀无死角,并可以使PPS在被反复熔融和被反复挤压的情况下能深入碳纤维内部,进而使最终获得的3D打印线材产品更为圆润且表面光滑,在3D打印过程中利于打印机送丝,同时还具有抗拉强度大(≥1200MPa)及杨氏模量高(≥60GPa)等优异力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通过辊压器后,再依次通过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分别被设于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内,之后收卷获得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均为锥形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1000-800μm、800-500μm,所述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800-500μm、500-450μm,所述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450μm、400μm以下;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310℃、310℃、3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直径进行检测。
其中,优选采用非接触方式(例如激光测径器等)对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直径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收卷速度为1-10m/s。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包括SBS、SEBS、POE、TPO、TPV等,且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化剂1010、1076、BHT、DSTDP等,且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由所述方法制备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其可以应用于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制备系统包括:放卷机构、塑料供给机构、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至少一加热区和收卷机构,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相应的一加热区内;
所述放卷机构用于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
所述塑料供给机构用于提供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所述收卷机构至少用于:
牵引所述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
牵引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所述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形成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以及
收卷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供给机构包括单螺杆挤出机,且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挤出速度分别被设置为290℃-320℃、1-10cm/s。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被设置为20-40μ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系统包括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分别被设于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内。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均为锥形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1000-800μm、800-500μm,所述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800-500μm、500-450μm,所述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450μm、400μm以下。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310℃、310℃、3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系统还包括直径检测机构(例如激光测径器等),用于对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直径进行检测。所述直径检测机构可以被设置于收卷机构和最后一个拉丝模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卷机构收卷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速度被设置为1-10m/s。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系统的大部分甚至所有组件可以集成设置于一个设备内,也可以分立设置,但优选采用前一种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方法,其包括:提供具有至少两个打印喷嘴的打印机,并以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打印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并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从而制得所需的3D打印工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3D打印设备,其包括控制机构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至少两个打印喷嘴控制机构,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3D打印设备可以基于FDM打印原理设计,在利用其打印3D工件过程中,可以进行拓扑优化,从而打印出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PPS零件。
以下将结合若干较为典型的施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如下简称3D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包括:放卷机构、单螺杆挤出机、辊压器、锥形拉丝模、加热区、激光测径器和收卷机构。进一步的,前述锥形拉丝模、加热区均为多个,其包括沿所述3D打印线材的初成品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分别被设于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内。所述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1000μm、500μm,所述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μm、450μm,所述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450μm、400μm。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310℃、310℃、320℃。
请继续参阅图1,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系统制备所述3D打印线材的方法,其包括:
以放卷机构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东丽T300,1K碳纤维);
将98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1重量份增韧剂POE及1重量份抗氧化剂1010混合后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设置挤出温度为290℃,挤出速度为5cm/s,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通过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被设置为20μm;
使经过所述辊压器辊压处理后的连续线材初成品在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从形成所述3D打印线材,再以激光测径器测量所述3D打印线材的直径,最后以收卷机构将所述3D打印线材收卷,收卷速度被设置为8m/s。本实施例制备的3D打印线材圆润,表面光滑。其中一个样品的截面形貌如图2所示。同一批次制备的5个样品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该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一种3D打印设备进行3D打印,该设备包括控制机构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至少两个打印喷嘴控制机构,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依据所需的3D打印工件的性能指标,设置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使两个打印喷嘴同时工作或者交替工作。
对比例1:该对比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辊压器与收卷机构之间仅设置有一个孔径为400μm的锥形拉丝模,且无加热区。
该对比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使经过所述辊压器辊压处理后的连续线材初成品在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下通过该孔径为400μm的锥形拉丝模,从形成3D打印线材,该线材截面不圆润,表面也较粗糙,在3D打印过程中打印机送丝过程较困难,在力学性能等方面也明显逊于实施例1的产品。
实施例2: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辊压器的间隙被设置为40μm;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800μm、500μm,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μm、450μm,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450μm、400μm。
相应的一种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包括:
以放卷机构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
将92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5重量份增韧剂TPO及3重量份抗氧化剂DSTDP混合后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设置挤出温度为290℃,挤出速度为1cm/s,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通过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
使经过所述辊压器辊压处理后的连续线材初成品在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从形成所述3D打印线材,再以激光测径器测量所述3D打印线材的直径,最后以收卷机构将所述3D打印线材收卷,收卷速度被设置为1m/s。本实施例制备的3D打印线材圆润,表面光滑。其中同一批次制备的4个样品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实施例3:该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是基于实施例1的制备系统实施的,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以放卷机构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
将95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3重量份增韧剂及2重量份抗氧化剂混合后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设置挤出温度为290℃,挤出速度为10cm/s,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通过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被设置为30μm;
使经过所述辊压器辊压处理后的连续线材初成品在收卷机构的牵引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从形成所述3D打印线材,再以激光测径器测量所述3D打印线材的直径,最后以收卷机构将所述3D打印线材收卷,收卷速度被设置为10m/s。本实施例制备的3D打印线材圆润,表面光滑。其中同一批次制备的5个样品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实施例4:该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获得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之后,还在其中添加了0.1wt%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之后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该实施例获得的3D打印线材产品在抗拉强度等方面比实施例1产品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5:该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获得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之后,还在其中添加了0.3wt%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之后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该实施例获得的3D打印线材产品在抗拉强度等方面比实施例1产品有显著提升。
实施例6:该实施例提供的3D打印线材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获得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之后,还在其中添加了0.2wt%的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之后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该实施例获得的3D打印线材产品在抗拉强度等方面比实施例1产品有显著提升。
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92-98重量份聚苯硫醚母粒与1-5重量份增韧剂及1-3重量份抗氧化剂混合后加热形成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并使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之后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一加热区内,直至收卷获得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将所述聚苯硫醚母粒与增韧剂及抗氧化剂混合后进行单螺杆挤出,并设置挤出温度为290℃-320℃、挤出速度为1-10cm/s,从形成所述熔融态塑料材料;
和/或,向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内添加硅烷偶联剂,且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总质量的0.1wt%-0.3wt%;
和/或,所述增韧剂包括SBS、SEBS、POE、TPO或TPV;
和/或,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化剂1010、1076、BHT或DSTDP;
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设置为20-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模和加热区均为多个并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拉丝模的孔径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最后一个加热区的温度高于第一个加热区的温度;和/或,所述拉丝模的孔径为400-1000μm;和/或,所述拉丝模包括锥形拉丝模;和/或,所述加热区的温度为310-3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使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通过辊压器后,再依次通过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分别被设于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内,之后收卷获得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均为锥形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1000-800μm、800-500μm,所述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800-500μm、500-450μm,所述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450μm、400μm以下;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310℃、310℃、3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直径进行检测;和/或,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收卷速度为1-10m/s;和/或,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抗拉强度≥1200MPa,杨氏模量≥60GPa。
8.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9.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构、塑料供给机构、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至少一加热区和收卷机构,每一拉丝模均被设于相应的一加热区内;
所述放卷机构用于连续提供碳纤维原丝;
所述塑料供给机构用于提供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
所述收卷机构至少用于:
牵引所述碳纤维原丝连续通过所述熔融态聚苯硫醚材料,从而使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聚苯硫醚材料形成连续线材初成品,
牵引所述连续线材初成品连续通过所述辊压器、至少一拉丝模形成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以及
收卷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供给机构包括单螺杆挤出机,且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挤出速度分别被设置为290℃-320℃、1-10cm/s;和/或,所述辊压器的间隙被设置为20-40μm;和/或,所述制备系统包括沿连续线材初成品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被分别设于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内,所述第一拉丝模、第二拉丝模、第三拉丝模均为锥形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1000-800μm、800-500μm,所述第二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800-500μm、500-450μm,所述第三拉丝模两端的孔径分别为500-450μm、400μm以下,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第三加热区的温度分别为310℃、310℃、320℃;和/或,所述制备系统还包括直径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直径进行检测;和/或,所述收卷机构收卷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速度被设置为1-10m/s。
11.一种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具有至少两个打印喷嘴的打印机,并以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打印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并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从而制得所需的3D打印工件。
12.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和与控制机构连接的至少两个打印喷嘴控制机构,其中的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聚苯硫醚打印线材,另一个打印喷嘴用于打印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各打印喷嘴的工作参数。
CN202110884747.8A 2021-08-03 2021-08-03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35614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747.8A CN1135614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747.8A CN1135614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474A true CN113561474A (zh) 2021-10-29

Family

ID=7817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4747.8A Pending CN1135614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4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058A (zh) * 2022-05-10 2022-09-09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 3d打印线材、其连续性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5375A (ja) * 1995-02-22 1996-09-03 Tonen Corp 一方向性炭素繊維強化炭素複合材集合体並びに同炭素複合材多角柱体とその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2560734A (zh) * 2011-12-29 2012-07-11 深圳市中晟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增韧改性聚苯硫醚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6447A (zh) * 2017-03-17 2017-05-10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热塑性基体层的拉挤装置及拉挤工艺
CN108481764A (zh) * 2018-05-21 2018-09-04 泰安市中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制备格栅条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9142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复合纱拉挤板材的生产装置和成型方法
CN112251830A (zh) * 2020-10-22 2021-01-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取向碳纳米管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812547A (zh) * 2021-01-04 2021-05-18 上海大学 一种高强度高导热树脂基连续碳质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7925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复合材料熔融浸渍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5375A (ja) * 1995-02-22 1996-09-03 Tonen Corp 一方向性炭素繊維強化炭素複合材集合体並びに同炭素複合材多角柱体とその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2560734A (zh) * 2011-12-29 2012-07-11 深圳市中晟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增韧改性聚苯硫醚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6447A (zh) * 2017-03-17 2017-05-10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热塑性基体层的拉挤装置及拉挤工艺
CN108481764A (zh) * 2018-05-21 2018-09-04 泰安市中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混合纤维制备格栅条带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19142A (zh) * 2019-02-27 2020-09-04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复合纱拉挤板材的生产装置和成型方法
CN112251830A (zh) * 2020-10-22 2021-01-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取向碳纳米管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812547A (zh) * 2021-01-04 2021-05-18 上海大学 一种高强度高导热树脂基连续碳质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7925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复合材料熔融浸渍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继成等: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本原理及工艺》", vol. 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46 - 4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058A (zh) * 2022-05-10 2022-09-09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 3d打印线材、其连续性制备方法及制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847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05172144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的多级送丝打印头
CN106751379A (zh) 一种熔融沉积成型工艺制备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11919A (zh) 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20137B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片材的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CN109423703A (zh) 在具有增强可模制性的复合材料的前驱体形成过程中对连续碳纤维的改性
CN104669636B (zh)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聚丙烯高强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74885A (zh) 一种六钛酸钾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61474A (zh) 连续碳纤维增强pps打印线材的制备系统、方法及其应用
CN104141179A (zh) 一种用于fdm技术的复合纤维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346A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的peek单向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7925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3d打印复合材料熔融浸渍系统及方法
CN217553378U (zh)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板材
CN104356585A (zh) 高性能连续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5454A (zh) 一种纤维复合型材的生产工艺
CN103568339A (zh) 一种生产连续纤维织物增强热塑性聚氨酯的设备
CN104910615A (zh) 一种高强度尼龙/玻纤复合材料及其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04626618B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棒材的制备方法
CN113185801B (zh) 一种可应用于空间环境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3d打印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3438522U (zh) 单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熔融包覆辊压成型设备
CN110154383A (zh) 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加强材料挤出成形界面结合的方法
CN115260753B (zh) 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连续纤维增强长碳链聚酰胺复合材料
CN105538538B (zh) 一种长纤维束熔融浸渍系统
CN102691126A (zh) 一种聚丙烯耐磨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599323A (zh) 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