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7056A - 美容器 - Google Patents

美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7056A
CN113557056A CN202080020175.2A CN202080020175A CN113557056A CN 113557056 A CN113557056 A CN 113557056A CN 202080020175 A CN202080020175 A CN 202080020175A CN 113557056 A CN113557056 A CN 113557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ight
lens
peak wavelength
l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01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原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erans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derans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erans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Adera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57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7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实现一种美容器,即使在使用难以视觉识别的LED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目标LED光照射到所希望的皮肤的位置。与发出使用者难以视觉识别的颜色的光的LED(31a)、LED(31d)相邻地配置有发出与该LED(31a)、LED(31d)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接近的可见光的LED(31b)、LED(31c)。

Description

美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器,尤其涉及使用了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美容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了LED的美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98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美容用途的LED中存在可见光区域外的光(紫外线或红外线)或者与紫外线或红外线接近的可见光区域内的光,这些光难以被视觉识别。所以,在使用美容器时,会产生无法将目标LED光照射到所希望的皮肤的位置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美容器,即使在使用难以视觉识别的LED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目标LED光安全地照射到所希望的皮肤的位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美容器具备多种具有不同的峰值波长的LED,其特征在于,与发出使用者难以视觉识别的颜色的光的第1LED相邻地配置有发出与该第1LED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接近的可见光的第2LED。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即使在使用难以视觉识别的LED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目标LED光照射到所希望的皮肤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美容器的立体图。
图2的(a)是图1所示的美容器的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顶视图,(d)是(a)的XX线向视截面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美容器的LED照射部中的各个颜色的LED的配置例的图。
图4是构成图3所示的LED照射部的LED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LED所具备的透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图4所示的LED所具备的透镜的另一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图3所示的LED照射部的各LED的光轴的朝向的图。
图8是示出在人的脸中一般易于长粉刺的部位的图。
图9是示出图3所示的LED照射部的照射图案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美容器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美容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美容器的概要)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立体图。图2的(a)是图1所示的美容器的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顶视图,(d)是(a)的XX线向视截面图。
如图1所示,美容器101具备:构成装置主体的箱体1;以及支撑箱体1的腿部2。在箱体1的正面1a设置有LED照射部3,在箱体1的背面1b设置有离子产生装置4。另外,美容器是将未图示的电源线连接到商用电源来使用。此外,也可以是通过电池进行驱动的结构。
LED照射部3是与标准的人脸的大小相匹配的大小,在表面配置有多个LED31。所配置的LED31具有对美容有效果的峰值波长。稍后将详细叙述LED31。
在LED照射部3的中央部、相当于人的眼睛的部分未配置有LED31,取而代之形成有2个开口部3a、3a。从开口部3a排出设置于箱体1的背面1b侧的离子产生装置4所产生的离子。
离子产生装置4从腿部2侧起具有由西洛克风扇构成的送风风扇41、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部42、乘着来自送风风扇41的风运送由离子产生部42产生的离子的送风路43。送风路43的排出口43a与LED照射部3的开口部3a连通,由离子产生装置4产生的离子从该开口部3a排出。在此,从2个开口部3a分别排出极性各自不同的离子。也就是说,从一个开口部3a排出正离子,从另一个开口部3a排出负离子。
箱体1的纵横尺寸是考虑设置于正面1a的LED照射部3的大小来设定的。LED照射部3的大小考虑一般的人脸的大小来设定。例如,箱体1的正面1a的尺寸如下:横向的长度A为190mm,纵向的长度B为230mm。不过,各尺寸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这些尺寸。
腿部2包括设置于箱体1的背面1b的下方的2个板状构件。2个板状构件之间的距离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比介于这2个板状构件之间的离子产生装置4的宽度大。如果像这样使2个板状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离子产生装置4的宽度,则只要通过将这2个板状构件设为以箱体1侧为支点旋转自如,使它们旋转到箱体1的背面1b侧而设为将腿部2收纳起来的状态,就能够使美容器101变得紧凑。变得紧凑的美容器101也容易携带。此外,此时,腿部2优选是不与离子产生装置4接触的形状。通过这样,能够变得更加紧凑。
如图1的(a)所示,上述构成的美容器101在将腿部2载置于桌子(未图示)的状态下,通过使脸靠近LED照射部3侧,能够将该LED照射部3的各LED31所照射的LED光照射到脸上。此时,从LED照射部3的2个开口部3a、3a分别排出正离子、负离子。由此,除了能得到由LED光带来的美容效果以外,还能得到由正离子和负离子带来的保湿效果。
(LED照射部的说明)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美容器101的LED照射部3中的各个颜色的LED31的配置例的图。
LED照射部3使用了发出峰值波长分别不同的4种光的LED31a、31b、31c、31d作为LED31。
LED31a是发出峰值波长为415nm的紫色光的紫色LED,用于应对粉刺细菌。即,峰值波长为415nm的紫色光易于被粉刺细菌吸收,因此,通过对皮肤的规定的位置照射该紫色光,能够杀死存在于照射位置的粉刺细菌。
LED31b是发出峰值波长为455nm的蓝色光的蓝色LED,能得到抑制情绪低落并减少不适的效果。另外,通过使LED31b与LED31a相邻地配置,易于告知使用者配置有LED31b和LED31a。
LED31c是发出峰值波长为630nm的红色光的红色LED,用于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即,峰值波长为630nm的红色光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而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因此,通过对皮肤照射LED31c所发出的红色光,能够促进该皮肤内的胶原蛋白生成。
LED31d是发出峰值波长为840nm的红外光的红外LED,用作促进血液循环的措施。即,峰值波长为840nm的光是红外区域的光,通过渗透到皮肤深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在LED照射部3中,各波长的LED31的配置数量和配置位置考虑上述的效果功效来设定。稍后将详细叙述LED31的配置。
(LED详细情况)
图4是构成LED照射部3的LED31的概略构成图。
如图4所示,LED31具有成为发光源的LED芯片(发光部)32、以及设置于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的上部的透镜33。
透镜33是放大透镜。透镜33具有:凹部33a,其与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相对;光入射面33b,其形成于凹部33a的底面,入射该LED芯片32所发出的光;以及光出射面33c,其出射从光入射面33b入射的光。透镜33是在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侧将该LED芯片32的发光面的面积放大到至少10倍以上的放大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在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侧,形成有将该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的表观上的面积(以下,称为发光面的面积)放大到至少10倍以上的放大构件。由此,能够使每单位面积的光的能量(亮度)成为1/10以下。此时,由于光的量(光通量)不变,因此能够不改变从LED31出射的光的量(光通量)地使亮度成为1/10以下。因而,即使LED31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眼睛的视网膜上,亮度也是被降低到1/10以下的,因此能够降低LED光对视网膜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将峰值波长为415nm、455nm的蓝色LED光作为从LED31出射的光的情况下,优选亮度低。由此,即使蓝色LED光进入到视网膜,由于亮度低,因此与亮度高的情况相比,也能够降低眩光。
而且,由于透镜33为放大透镜,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容易地将LED芯片32的光出射面32a的投影面积放大。
此外,如果LED芯片32的发光面的面积的放大率大,则也能够使亮度的下降幅度变大,因此是更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33的光出射面33c的面积设定为LED芯片32的发光面的面积(芯片面积)的0.5mm×0.5mm=0.25mm2的1000倍。此外,透镜33的光入射面33b被进行了褶皱加工。另外,透镜33的光出射面33c的整个面并非均匀地发光,因此至少与芯片面积相比,是100倍以上的发光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照射到脸上的LED光的亮度成为LED芯片32的亮度的1/10以下。
也就是说,透镜33用作不减少LED芯片32所发出的光的量(光通量)地降低亮度的手段。透镜33的结构不限于图4所示的结构。另外,可以是对形成在基板上的各LED芯片32中的每一LED芯片32并排配置1个透镜33,也可以是以与全部LED芯片32对应的方式配置一体成型的透镜(放大构件)。
此外,在透镜33中,也可以通过对光出射面33c进行凹凸加工使光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透镜33的光入射面33b的褶皱加工。
另外,在想要定点地将LED光照射到脸的特定的部位的情况下,例如在对易于长粉刺的部位照射峰值波长为415nm的LED光的情况下,为了设为窄配光,也可以仅对该位置的透镜更改配光设计。
而且,透镜33的光出射面33c的外径优选直径为5~20mm,进一步优选直径为10~15mm。如果透镜33的光出射面33c的外径在上述范围内,则能不减少LED31的数量并且不减少光量地降低亮度。当LED照射部3的面积恒定时,如果透镜33的光出射面33c的外径在上述范围外,例如直径小于5mm,则降低亮度的效果会降低,并且LED31的配置数量也增加,因此制造成本变高,如果直径大于20mm,则降低亮度的效果虽然会提高,但会减少LED31的配置数量,因此会产生外观差这一问题。
(透镜)
图5是示出LED31所具备的别的透镜34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示出LED31所具备的别的透镜35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5的(a)、(b)所示,透镜34是凹部34a的内表面、光入射面34b、光出射面34c均未被进行褶皱加工的透镜。由于该透镜34是表面未被进行褶皱加工的透镜,因此成为窄配光的透镜。
如图6的(a)、(b)所示,透镜35是位于凹部35a的底面的光入射面35b和光出射面34c被进行了褶皱加工且侧面35d被进行了凹凸加工的透镜。通常,越是在透镜的光入射面、光出射面、侧面对透镜35增加褶皱加工部位或者使凹凸变大,越会从窄配光变为宽配光。因此,透镜35是配光的范围比透镜34宽的广阔配光的透镜。
因而,通过针对透镜的褶皱加工或凹凸加工,会根据LED芯片32的发光强度来设计透镜。这样,优选使用宽配光的透镜,以使光能量不集中。
另外,通过使用透镜33~35,从LED31出射的光有可能还出射到比脸靠外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朝向脸以外的位置进行照射,则无法有效地使光照射到脸上,能量效率差。因此,如后所述,以使各LED31的光轴朝向脸的方式来设计透镜33~35。
(光轴)
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LED照射部3的各LED31的光轴的朝向的图。
如图7所示,LED照射部3的各LED31被设计成光轴OA朝向脸201的中心X倾斜。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如果将从存在于LED照射部3的最边缘部的LED31到存在于LED照射部3的中央的LED31的距离设为Fmm,将各个LED31离照射部中央的距离设为xmm,将预计使用距离(从脸201的中心X到LED照射部3的LED31配置面的距离)设为Gmm(一般是200mm~300mm),则离照射部中央的距离为xmm的位置的LED的光轴OA的倾斜度ψx°成为x的函数(例如,ψx°=a*arctan(x/G),a是满足0<a≤1的常量)。此外,光轴OA的倾斜度ψx°=a*arctan(x/G)是一个例子,不限于此。
在考虑了LED31的能量效率的情况下,使全部光轴OA以朝向脸的中央的方式倾斜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ψmax°=arctan(F/G),但优选ψmax°是ψmax°≤arctan(F/G))。即,优选透镜33的光轴OA设定成朝向作为LED31所发出的LED光的照射对象的脸201的中心X。不过,在该情况下,脸的照度分布在脸中央处变大,相应地,脸的周边处的照度变得比中央低。因此,在考虑了脸的照度分布的均匀性的情况下,优选在将配光角2θ1/2设为
Figure BDA0003255755470000071
时,
Figure BDA0003255755470000072
另外,作为使光轴OA倾斜的方法,如上所述,可以将LED31安装在同一平面上,通过透镜33的设计使光轴OA倾斜。也就是说,可以将透镜33彼此倾斜来设定光轴OA。或者,也可以将各个LED31安装在以与想要朝向的光轴OA正交的方式倾斜的面上,来使光轴OA倾斜。也就是说,光轴OA也可以按每一透镜33错开设定。
(LED配置)
图8是示出在人的脸200中一般易于长粉刺的部位200a的图。
在人的脸200中,一般易于长粉刺的部位200a是图8的(a)所示的额头的部分(斜线区域)、图8的(b)所示的鼻子的部分(斜线区域)、图8的(c)所示的脸颊的部分(斜线区域)、图8的(d)所示的下颌的部分(斜线区域)。
因此,在图3所示的LED照射部3中,将应对粉刺用的峰值波长为415nm的LED31a配置在相当于额头的位置、相当于鼻子的位置、相当于脸颊的位置、以及相当于下颌的位置。
峰值波长为840nm的LED31d用作促进血液循环的措施,因此所发出的光会渗透到皮肤深处。因而,尤其是避开皮肤薄的眼睑附近,适度地分散配置。
峰值波长为630nm的LED31c用于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因此配置在未配置有LED31a、LED31b、LED31d的所有位置,以能够对整个脸照射LED光。
在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101的LED照射部3中,如图3所示,在多个LED31中,与发出使用者难以视觉识别的颜色的光的峰值波长为415nm的LED31a(第1LED)和峰值波长为840nm的LED31d(第1LED)相邻地配置有发出与该第1LED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接近的可见光的峰值波长为455nm的LED31b(第2LED)和峰值波长为630nm的LED31c(第2LED)。
根据上述构成,与发出具有美容效果但使用者难以视觉识别的颜色的光的第1LED相邻地配置有发出与该第1LED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接近的可见光的第2LED,从而容易视觉识别出第1LED配置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说,即使在使用难以视觉识别的LED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目标LED光照射到所希望的皮肤的位置。
由此,美容器的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掌握应该使第1LED所发出的光照射到自己的脸的哪个位置,因此美容器的便利性提高。
如上所述,峰值波长为415nm以下的LED31a难以视觉识别,因此将蓝色系的峰值波长为455nm的LED31b与LED31a相邻地配置。由此,易于使美容器101的使用者识别出应对粉刺用的LED的配置位置。
而且,峰值波长为455nm的LED所发出的光具有抑制情绪低落并减少不适的功效,因此能得到如下效果:美容器的使用者能够在应对粉刺的同时平复情绪。
另外,从峰值波长为840nm以上的第1LED发出的光虽然无法被视觉识别,但从峰值波长为630nm的红色的LED发出的光能够被视觉识别,因此,美容器的使用者能够识别出对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光是从哪里照射的。因此,美容器的使用者能将第1LED所发出的光适当地照射到应该促进血液循环的脸的位置。
此外,图3所示的LED31的配置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该配置。
在利用美容器101的情况下,使用者需要在闭上眼睛的状态下度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因此,优选不仅进行稳定的点亮,还使各个颜色的平衡发生变化来点亮各LED31。例如,可以是以成为“不厌倦”的点亮图案、“可估计出剩余时间”的点亮图案的方式,控制LED31的点亮。
(LED发光图案)
图9是示出LED照射部3的照射图案(LED31的点亮图案)的图。
LED照射部3能够设定例如图9所示的4种发光图案。
图9的(a)是使全部LED31点亮的发光图案。
图9的(b)是从图9的(a)的发光图案使蓝色的LED31b的发光减弱的发光图案。
图9的(c)是仅使红色的LED31c点亮的发光图案。
图9的(d)是从图9的(a)的发光图案使红色的LED31c的发光减弱的发光图案。
美容器101的使用者能够通过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根据目的从图9的(a)~(d)的4个发光图案中进行选择。
通常,选择能够期待全部功效效果的图9的(a)所示的将全部LED31点亮的发光图案。
但是,在减轻蓝色光,考虑对视网膜的影响,以应对粉刺、生成胶原蛋白为目的的情况下,优选选择图9的(b)所示的发光图案。
另外,在仅以生成胶原蛋白为目的的情况下,优选选择图9的(c)所示的发光图案。
而且,在生成少量胶原蛋白,以应对粉刺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优选设为图9的(d)所示的发光图案。
而且,还能够将LED照射部3的发光用作唤醒器功能。
例如,作为使LED照射部3发光的方法,有以下方法。
(1)利用明亮度来唤醒的点亮:将LED照射部3的所有LED31全点亮来提高照度,从而将人唤醒。
(2)利用波长来唤醒的点亮:利用使LED照射部3的LED31a、LED31b点亮的短波长的光,使大脑活性化。
LED照射部3由于LED31的配光角被控制得窄,因此成为不易对睡在同一房间的其他人带来影响的唤醒器。
而且,在没有将睡在同一房间的人吵醒之忧的地方,为了使美容器101作为唤醒器发挥功能,除了LED31的点亮以外,还可以发出唤醒用的声音。
此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是不具备离子产生装置4的美容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施方式1中开口部3a的位置是未配置有LED31的与人的眼睛的位置相当的位置,因此,可以使开口部3a的部分成为未配置有LED31的板部,而作为眼睛的位置对准部。此时,如果在眼睛的位置对准部分记载眼睛的图标或插图,则用户易于知晓要将眼睛对准该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是使离子产生装置4所产生的离子从LED照射部3的开口部3a释放。该开口部3a的位置是未配置有LED31的与人的眼睛的位置相当的位置。但是,开口部3a的形成位置也可以是其它位置。也就是说,开口部3a可以形成在任何位置,只要是能够朝向美容器101的使用者的脸释放离子的位置即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2中,对将开口部3a的位置设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位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美容器的概要)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102的立体图。
美容器102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美容器101大致相同的构成,但在具备离子的吹出位置不同的离子产生装置5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即,除了离子的吹出位置以外,美容器102的LED照射部3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美容器101是相同的。
如图10所示,美容器102在箱体1的上端部侧的LED照射部3中的LED31的设置范围外形成有用于吹出离子的开口部3a。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4的送风路43延伸设置,而使该送风路43的排出口43a与形成于箱体1的上端部侧的开口部3a连通。此外,在LED照射部3中与眼睛对应的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LED照射部3中形成有开口部3a的位置)没有配置任何LED31。
根据上述构成的美容器102,会从该美容器102的使用者的脸的上部朝向下部吹送离子,因此,离子会到达整个脸。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脸的保湿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对使用西洛克风扇作为离子产生装置4的送风风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送风风扇不限于西洛克风扇,例如也可以是螺旋桨风扇、横流风扇等其它风扇。在以下的实施方式3中,对将螺旋桨风扇用作离子产生装置4的送风风扇的例子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美容器的概要)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103的立体图。
美容器103是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美容器101大致相同的构成,但离子产生装置6所使用的送风风扇的种类是不同的。即,除了离子产生装置6以外,美容器102的LED照射部3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美容器101是相同的。
离子产生装置6具备螺旋桨风扇(未图示)作为送风风扇。螺旋桨风扇的安静性比西洛克风扇的安静性高,因此优选在需要安静性的地方使用美容器103。例如可以考虑将离子产生装置6放置于卧室,在睡眠时对脸等进行保湿。
上述实施方式1~3的美容器101、美容器102、美容器103均未在与眼睛的位置相当的位置配置有LED31,因此,即使使用者闭上眼睛,也能够感觉到从美容器使用上的恰当位置的错位。也就是说,如果闭上的眼睛不被LED光照射的状态是美容器使用上的恰当位置,则感觉到闭上的眼睛被LED光照射的位置就不是美容器使用上的恰当位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而且,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 箱体
1a 正面
1b 背面
2 腿部
3 LED照射部
3a 开口部
4、5、6 离子产生装置
31、31a、31b、31c、31d LED
32 LED芯片
32a 光出射面
33~35 透镜(放大构件)
33a 凹部
33b 光入射面
33c 光出射面
34a 凹部
34b 光入射面
34c 光出射面
35a 凹部
35b 光入射面
35d 侧面
41 送风风扇
42 离子产生部
43 送风路
43a 排出口
101、102、103 美容器
200a 部位
200 脸
OA 光轴
X 中心。

Claims (6)

1.一种美容器,具备多种具有不同的峰值波长的LED,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上述LED中,与发出使用者难以视觉识别的颜色的光的第1LED相邻地配置有发出与该第1LED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接近的可见光的第2L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LED是峰值波长为415nm以下的LE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LED是峰值波长为455nm的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LED是峰值波长为840nm以上的LE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LED是峰值波长为630nm的LE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LED是峰值波长为415nm的LED,并且,是峰值波长为840nm的LED,
上述第2LED是与峰值波长为415nm的LED相邻配置的峰值波长为455nm的LED,并且,是与峰值波长为840nm的LED相邻配置的峰值波长为840nm的LED。
CN202080020175.2A 2019-03-12 2020-03-05 美容器 Pending CN1135570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5027 2019-03-12
JP2019-045027 2019-03-12
PCT/JP2020/009354 WO2020184365A1 (ja) 2019-03-12 2020-03-05 美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7056A true CN113557056A (zh) 2021-10-26

Family

ID=7242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0175.2A Pending CN113557056A (zh) 2019-03-12 2020-03-05 美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64660B2 (zh)
CN (1) CN113557056A (zh)
WO (1) WO2020184365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0250B2 (ja) * 2005-04-14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線治療器
JP4382820B2 (ja) * 2003-11-14 2009-12-16 キム、ジン−イル 近赤外線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前立腺疾患治療機
KR101413646B1 (ko) * 2013-08-26 2014-07-04 이영회 마스크형 led 조사장치
JP2014161517A (ja) * 2013-02-25 2014-09-08 Panasonic Corp 育毛用光照射装置
WO2014141014A1 (en) * 2013-03-11 2014-09-18 GIBERT GINJAUME, Francisco Jav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kin treatment with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KR101635927B1 (ko) * 2016-01-08 2016-07-04 김종천 안면피부관리용 마스크장치
CN105797277A (zh) * 2014-12-31 2016-07-27 禾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疗美肤装置
JP6164834B2 (ja) * 2012-12-25 2017-07-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治療装置
WO2017134552A1 (en) * 2016-02-02 2017-08-10 Braun Gmbh Skin treatment device
CN207055742U (zh) * 2017-02-21 2018-03-02 深圳东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皮肤美容的led光源及led美容设备
KR101862280B1 (ko) * 2017-11-22 2018-05-29 주식회사 에프앤디파트너스 안면 부위별 설정된 파장대의 광 조사가 가능한 엘이디 마스크 장치
CN208405787U (zh) * 2017-07-04 2019-01-22 青岛美泊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ed美肤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9927B2 (ja) 2009-01-15 2013-11-13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施療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2820B2 (ja) * 2003-11-14 2009-12-16 キム、ジン−イル 近赤外線発光ダイオードを用いた前立腺疾患治療機
JP4340250B2 (ja) * 2005-04-14 2009-10-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線治療器
JP6164834B2 (ja) * 2012-12-25 2017-07-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治療装置
JP2014161517A (ja) * 2013-02-25 2014-09-08 Panasonic Corp 育毛用光照射装置
WO2014141014A1 (en) * 2013-03-11 2014-09-18 GIBERT GINJAUME, Francisco Javi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kin treatment with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KR101413646B1 (ko) * 2013-08-26 2014-07-04 이영회 마스크형 led 조사장치
CN105797277A (zh) * 2014-12-31 2016-07-27 禾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疗美肤装置
KR101635927B1 (ko) * 2016-01-08 2016-07-04 김종천 안면피부관리용 마스크장치
WO2017134552A1 (en) * 2016-02-02 2017-08-10 Braun Gmbh Skin treatment device
CN207055742U (zh) * 2017-02-21 2018-03-02 深圳东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皮肤美容的led光源及led美容设备
CN208405787U (zh) * 2017-07-04 2019-01-22 青岛美泊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ed美肤仪
KR101862280B1 (ko) * 2017-11-22 2018-05-29 주식회사 에프앤디파트너스 안면 부위별 설정된 파장대의 광 조사가 가능한 엘이디 마스크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虹主编,李国营,胡志奇,王绍强,齐向东,罗盛康副主编: "《美容技术分册》", vol. 978, 30 November 2015,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pages: 94 - 9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4660B2 (ja) 2023-10-18
WO2020184365A1 (ja) 2020-09-17
JPWO2020184365A1 (zh) 2020-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30908A1 (en) Skin treatment phototherapy device
KR101807533B1 (ko) 엘이디 마스크
US2008027553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therapeutic light
JP4431527B2 (ja) 美容機器
US20080091250A1 (en) Light therapy desk lamp
KR101616002B1 (ko) 안면 피부 클리닉 마스크 장치
JP2007330690A (ja) 美容装置
CN111246913B (zh) 光照射装置及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1599273B1 (ko) 광조사 피부 관리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223108B1 (ko) Led 마스크
US11975215B2 (e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photo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skin
KR20130007490U (ko) 안면 마스크
KR20220024872A (ko) 조절 가능한 치료용 안면 마스크
KR20200115353A (ko) 피부용 광 마스크 장치
JP6868843B2 (ja) 発光装置
KR20200035711A (ko) 피부미용 마스크 장치
CN113557056A (zh) 美容器
CN113557055A (zh) 美容器
KR20200144443A (ko) 얼굴 구조에 따른 다각형 형태의 광 조사부를 포함하는 비착용형 led 광 테라피 장치
CN210687849U (zh) 一种光照模组及使用该光照模组的智能睡眠设备
JP2020146164A (ja) 電気機器及び美顔器
KR20210030087A (ko) 피부 관리장치
KR20100009542U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피부미용기기
EP4316576A1 (en) Adaptive photobiomodulation (pbm)
KR102386716B1 (ko) 헬멧형 두피케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