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8060A -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8060A
CN113548060A CN202010326361.0A CN202010326361A CN113548060A CN 113548060 A CN113548060 A CN 113548060A CN 202010326361 A CN202010326361 A CN 202010326361A CN 113548060 A CN113548060 A CN 113548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ontrol
display screen
driving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6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欣
周书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Royol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63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80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8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8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92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motoriz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B60W50/08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river and the control system
    • B60W50/14Means for informing the driver, warning the driver or prompting a driver intervention
    • B60W2050/146Display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和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包括柔性显示屏和弯曲驱动模组,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部区域被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边;所述弯曲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并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所述弯曲驱动模组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智能方向盘上设置有柔性触控板,用于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以用于选择或者切换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上所显示的内容。

Description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和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中控台和仪表盘都是设置在方向盘的前方,当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并通过方向盘控制汽车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方向盘的前方的中控台和仪表盘观察车况。然而,现有的汽车中的中控台和仪表盘都是固定设置在汽车前方的,显示角度无法调节,无法适应不同的坐姿不同身高的视野角度,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和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部区域被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边;
弯曲驱动模组,所述弯曲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并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所述弯曲驱动模组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方向盘,包括方向盘本体,所述方向盘本体包括轮圈和设置在所述轮圈内的轮辐,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辐上的柔性触控板,所述柔性触控板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用于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进行显示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为上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所述汽车包括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为上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所述智能方向盘为上述智能方向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进行内容显示,所述内容显示包括中控界面显示和仪表界面显示;
柔性触控板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触控操作用于选择或者切换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上所显示的内容;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汽车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和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所述弯曲驱动模组的驱动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边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以适应不同坐姿不同高度的驾驶员的视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方向盘和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方向盘和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在弯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在自然弯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和智能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方向盘的轮辐、柔性触控板和保护层的层叠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和弯曲驱动模组20。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中部区域被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宽度沿第一方向A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A平行的第一边11。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背面并与所述柔性显示屏10连接。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A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即,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可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变大,甚至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绷直呈平面状,例如,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或者,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还可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变小,例如,如图2所示的弯曲状态。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中部区域是指以所述柔性显示屏10沿第一方向A上的中轴线为中线的,具有所述中线预定距离的左右区域。
从而,通过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的驱动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A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即,可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变大,或者,还可以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变小,以适应不同坐姿不同高度的驾驶员的视线。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长度在展开状态下沿第二方向B延伸,所述第二方向B与所述第一方向A相垂直。所述柔性显示屏10由三块子显示屏拼接而成。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三块子显示屏沿着第二方向B并排设置,其中,中间的子显示屏可以为非柔性显示屏,不能弯折,并被固定,而两侧的两个子显示屏可以弯折,从而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在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的驱动下各自绕与所述第一方向A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边11的第二边12。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包括驱动件21、传动杆22和推动杆23。所述驱动件21固定在车体上。所述传动杆22连接在所述驱动件21和所述推动杆23之间。所述推动杆23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上。所述驱动件21通过所述传动杆22驱动所述推动杆23运动时,所述推动杆23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改变其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
从而,驱动件21可以通过传动杆22而驱动推动杆23做旋转运动,使得推动杆23相应的推动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绕与所述第一方向A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可以在弯曲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1包括第一驱动件211和第二驱动件212。所述传动杆22包括第一传动杆221和第二传动杆222。所述推动杆23包括第一推动杆231和第二推动杆232。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为旋转电机,并且并列的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10沿第一方向A的中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沿第一方向A设置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2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一推动杆231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22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212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之间。
从而,所述第一驱动件211驱动所述所述第一传动杆221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一第一边11一起做旋转运动,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邻近所述一第一边11的部分区域的弯曲曲率;其中,该部分区域是指与所述一第一边11的距离为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所述第二驱动件212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22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232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第一边11一起做旋转运动,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邻近所述另一第一边11的部分区域的弯曲曲率,其中,该部分区域是指与所述另一第一边11的距离为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从而,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在弯曲状态下呈C形状。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的输出轴平行于第一方向A。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为具有预定曲率的曲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弯曲曲率相等,均呈C形状,且,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弯曲朝向一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可以均成C形状,且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弯曲朝向一致,但弯曲曲率可以不相同。所述第一传动杆2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211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推动杆231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之间。
从而,通过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同步弯曲或者同步展开,同步性更好。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中部位置,因此,为了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同步朝向一侧弯曲,所述第一驱动件211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推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同步弯曲或者同步展开,同步性更好。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21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传动杆222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杆232的中部位置。
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传动杆221与所述第一推动杆231之间的受力更加平衡,并使得所述第二传动杆222与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之间的受力也更加平衡,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和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1’包括第一驱动件211’和第二驱动件212’;所述传动杆22’包括第一传动杆221’和第二传动杆222’;所述推动杆23’包括第一推动杆231’和第二推动杆232’。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一传动杆221’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一边11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212’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上。所述第一传动杆22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一推动杆231’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22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212’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21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221’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212’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222’驱动所述第二推动杆232’运动,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运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
从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其中一第一边11的第一驱动件211’、第一传动杆221’和第一推动杆231’来驱动所述第一边11弯曲或者伸展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邻近所述第一边11的部分区域的弯曲曲率;并通过设置在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另一第一边11的第一驱动件211’、第一传动杆221’和第一推动杆231’来驱动所述另一第一边11弯曲或者伸展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邻近所述另一第一边11的部分区域的弯曲曲率。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为推杆电机,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的输出行程为直线行程;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为直线轴。
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驱动不同,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线驱动,同样可以实现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的目的。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21’为所述第一驱动件2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杆221’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的底端上;所述第二传动杆222’为所述第二驱动件212’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杆232’的底端上。
从而,避免所述第一驱动件211’和第二驱动件212’相互干扰。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之间不平行且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例如,30度、45度等。
从而,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不平行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更容易推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弯曲或者伸展,使得所述第一传动杆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222’的行程缩短,减小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的布置空间。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第二推动杆232’分别自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底端延伸出预设长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抬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高度,便于观察。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背部设置有定位板101,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在自然状态下呈弯曲预定角度的弯曲状态。所述推动杆23”包括第一推动杆231”和第二推动杆232”。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分别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两个第一边11上。所述传动杆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1”连接。所述驱动件21”通过所述传动杆22”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运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由弯曲状态转换为平直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驱动件21”不拉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时,所述柔性显示屏10由于其定位板101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而促使所述柔性显示屏10再次恢复至弯曲状态。
从而,本申请可以通过一个所述驱动件21”实现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的改变,协同性更好,更易于控制。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1”为推杆电机。所述传动杆22”、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均沿第一方向A延伸设置。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还包括第一牵拉件241和第二牵拉件242。所述第一牵拉件241连接在所述传动杆22”和所述第一推动杆231”之间。所述第二牵拉件242连接在所述传动杆22”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之间。所述驱动件21”通过所述传动杆22”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231”和所述第二推动杆232”运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
通过第一牵拉件241和第二牵拉件242,使得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弯曲曲率的改变更加柔性化,避免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损坏。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拉件241包括多个第一拉绳2411,所述第二牵拉件242包括多个第二拉绳2421。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A设置的第一平衡杆251和第二平衡杆252,所述第一平衡杆251串接在所述多个第一拉绳2411之间,所述第二平衡杆252串接在所述多个第二拉绳242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平衡杆251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拉绳2411的数量相等。从而,使得每个第一拉绳2411穿过一个穿孔,使得所述第一平衡杆251与多个所述第一拉绳2411串接设置。所述第二平衡杆252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拉绳2421的数量相等。从而,使得每个第二拉绳2421穿过一个穿孔,使得所述第二平衡杆252与多个所述第二拉绳2421串接设置。
通过设置第一平衡杆251和第二平衡杆252,使得所述驱动件21”的动力传动更加平稳,避免对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损坏。
请参考图6,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还包括底座40、枢接轴50和翻转驱动模组(图未示);所述底座40被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枢接轴50沿所述第二方向B设置并将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中部以及所述驱动件10枢接在所述底座40上;所述翻转驱动模组与所述枢接轴50连接;所述翻转驱动模组通过所述枢接轴5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翻转角度。
从而,本申请中,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不仅可以改变其柔性显示屏10的第二边12的弯曲曲率,还可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弯折角度,即,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这样,可以适合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用户观看屏幕。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还可以具有触控功能,即,所述柔性显示屏10上还可以叠加一层触控屏,使得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屏100具有触控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柔性显示屏10和所述触控屏均与一处理器电性连接。从而,所述柔性显示屏10显示中控界面和/或仪表盘等界面时,处理器能够通过所述触控屏能够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进行显示界面的切换等等,甚至可以将汽车上的中控台上的控制按钮功能部分或者全部集成在所述触控屏上,从而达到简化汽车内饰的目的,使得汽车内部的空间更加宽敞舒适。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10仅具有显示功能,不具备触控功能。类似所述触控屏的功能可以设置在一智能方向盘200上。具体地,请再次参考图1、图2和图7,所述智能方向盘200包括方向盘本体210,所述方向盘本体210包括轮圈2101和设置在所述轮圈2101内的轮辐2102,所述智能方向盘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辐2102上的柔性触控板220,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触控输入信号用于被一处理器进行处理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处理器可以设置在所述智能方向盘200上、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或者,汽车的其它位置上,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电性连接。因而,可以通过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产生的触控输入信号控制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的显示。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辐21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2103,所述柔性触控板220设置在所述轮辐2102的外表面和所述保护层2103之间。从而,可以避免对所述柔性触控板220的损坏。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为可拉伸的弹性触控板,从而使得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可以贴合所述轮辐2102的表面设置。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方向盘2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40,所述压力传感器240对应所述柔性触控板220的位置而设置并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40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操作而产生相应的压力信号,所述处理器230用于响应所述压力信号而识别当前的触控压力,并在触控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才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用于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进行显示的控制信号。
从而,可以避免误触控而造成一些误操作,增加触控安全性。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可以被放低使得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与所述汽车的车体大致平行状,这样,在不使用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时,可以增加汽车的内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方向盘200还包括启动按钮250,所述启动按钮250设置在所述方向盘本体210上,所述启动按钮250响应用户的按压操作而产生相应的启动信号,所述处理器230响应所述启动信号而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升起并翻转至预设角度及弯曲至预设曲率且启动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
从而,可以通过启动按钮250实现一键启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按钮250可以为汽车的点火按钮,从而,可以实现汽车点火启动并使得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同时升起,简化用户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按钮250可以与所述点火按钮分开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按钮250设置在所述智能方向盘200的中部位置,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包括两个触控板,所述两个触控板分别设置在位于中部位置两侧的两个轮辐2102上。
这样,两个触控板可以方便用户的握持轮圈2101的情况下就近触控所述触控板而实现相应的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和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可以同时存在,这样,可以将一些需要停车后才触控完成的功能按钮集成到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上,并将一些不需要停车便能够触控完成的功能按钮集成到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上,这样,可以简化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上的触控操作,提高驾驶安全性。
另外,关于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的控制,可根据上一次柔性显示屏10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自行停止至上次翻折角度的位置即可。此时,汽车内部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用于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的机械按钮,当需要调整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机械按钮而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待下次启动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10自动停留在上次记忆的翻折角度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按压所述机械按钮时,所述翻转驱动模组通过所述枢接轴5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持续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翻转角度,当用户停止按压所述机械按钮时,所述翻转驱动模组将停止驱动所述枢接轴50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按钮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感测到大小产生不同转速的控制信号,翻转驱动模组根据所述不同转速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枢接轴5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持续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翻转角度,例如,压力大,则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的翻转速度快,否则,则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的翻转速度小。
通过按压机械按钮的时长和/或压力来调节翻折角度大小并可记忆历史操作,方便用户将翻折角度调整为最舒适的翻折角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内部还设置有用户头部感测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头部感测器可以是车内摄像头或者红外感测器等。所述用户头部感测器感测当前用户头部的位置判断用户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的距离。所述汽车内部还设置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用户头部感测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用户头部位置与翻折角度和弯曲曲率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器根据用户头部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的距离以及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翻折角度及弯曲曲率,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且传输至所述弯曲驱动模组20和所述翻转驱动模组,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10具有所述翻折角度和所述弯曲曲率。
从而,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身高和坐姿的用户自动的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10的翻折角度和弯曲曲率,简化用户操作过程。
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汽车包括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为上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所述智能方向盘为上述智能方向盘20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81: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进行内容显示,所述内容显示包括中控界面显示和仪表界面显示;
步骤82:柔性触控板220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触控操作用于选择或者切换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上所显示的内容;
步骤83: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步骤84: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操作为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切换驾驶模式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驾驶模式包括仪表盘模式、3D地图导航模式和速度仪表模式;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切换到对应的驾驶模式并进行显示。
从而,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默认驾驶模式为仪表盘模式。当汽车处于仪表盘模式下时,所述处理器响应左右滑动的滑动操作而切换为3D地图导航模式或者速度仪表模式,例如,所述处理器响应向左的滑动操作而切换为3D地图导航模式,相应向右的滑动操作而切换至速度仪表模式等,或者,连续朝同一方向滑动多次将进行驾驶模式的多次切换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操作为重按所述柔性触控板220的触控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呼出空调控制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100显示空调控制界面。
其中,“重按所述柔性触控板220的触控操作”是指所述压力传感器240的感测到的按压所述柔性触控板220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的触控操作。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空调调节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调节空调参数。
其中,在进入空调参数调节界面之后,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响应左右滑动的触控操作而切换为风速调节界面或者温度调节界面的触控信号,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在风速调节界面下响应上下滑动操作而产生调节风速的触控信号,或者,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在温度调节界面响应上下滑动操作而产生调节温度的触控信号。所述处理器响应所述触控信号而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来电显示时,所述触控操作为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滑动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接通或者挂断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进行通话或者挂断电话。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响应向上滑动的触控操作而产生接通电话的触控信号,所述柔性触控板220响应向下滑动的触控操作而产生挂断电话的触控信号。
另外,所有现有的中控台上的功能按钮都可以集成在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上,通过触控手势来调出相应的功能。这样,就可以省掉传统中控台上的功能按钮,增加汽车内部的空间。
另外,切换音视频、调节音频声音大小、定速巡航、自动驾驶、高速驾驶、地图的选择、多功能按钮等功能都可以集成在所述柔性触控板220上,可以通过对应的触控操作调出。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内部设置有一机械按钮,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响应按压所述机械按钮的按压操作而产生调节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的输入信号;
响应所述输入信号控制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翻折角度。
当按压所述机械按钮时,所述翻转驱动模组通过所述枢接轴5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持续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翻转角度,当用户停止按压所述机械按钮时,所述翻转驱动模组将停止驱动所述枢接轴50旋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按钮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响应按压所述机械按钮的按压操作而产生调节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的输入信号,还包括:
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感测到大小产生不同转速的控制信号;
翻转驱动模组根据所述不同转速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枢接轴50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持续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10相对底座40的翻转角度;例如,压力大,则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的翻转速度快,否则,则所述柔性显示屏10绕所述枢接轴50的翻转速度小。
在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内部设置有一用户头部感测器和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用户头部位置与翻折角度和弯曲曲率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用户头部感测器感测当前用户头部的位置判断用户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的距离;
根据用户头部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的距离以及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翻折角度及弯曲曲率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响应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以及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
所述存储器存储若干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若干计算机程序而实现上述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7)

1.一种应用于汽车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部区域被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宽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边;
弯曲驱动模组,所述弯曲驱动模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面并与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所述弯曲驱动模组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可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轴线旋转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边的第二边;所述弯曲驱动模组包括驱动件、传动杆和推动杆,所述驱动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传动杆连接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推动杆之间,所述推动杆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上,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推动杆运动时,所述推动杆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改变其第二边的弯曲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推动杆包括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并列的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沿第一方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两个第一边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推动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为具有预定曲率的曲轴,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推动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的旋转方向总是相反,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弯曲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中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推动杆包括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传动杆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杆邻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两个第一边上,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运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二推动杆运动,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两个第一边运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弯曲曲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推杆电机,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为直线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为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底端上;所述第二传动杆为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底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之间不平行且具有预定角度的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背部设置有定位板,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在自然状态下呈弯曲预定角度的弯曲状态;所述推动杆包括第一推动杆和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分别固定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两个第一边上,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运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弯曲曲率,使得所述柔性显示屏由弯曲状态转换为平直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弯曲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一牵拉件和第二牵拉件,所述第一牵拉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一推动杆之间,所述第二牵拉件连接在所述传动杆和所述第二推动杆之间,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杆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运动以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二边的弯曲曲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拉件包括多个第一拉绳,所述第二牵拉件包括多个第二拉绳,所述弯曲驱动模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串接在所述多个第一拉绳之间,所述第二平衡杆串接在所述多个第二拉绳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还包括底座、枢接轴和翻转驱动模组,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平直状态下其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底座被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枢接轴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将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部以及所述驱动件枢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翻转驱动模组与所述枢接轴连接,所述翻转驱动模组通过所述枢接轴驱动所述柔性显示屏绕所述枢接轴转动而改变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底座的翻转角度。
15.一种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本体,所述方向盘本体包括轮圈和设置在所述轮圈内的轮辐,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辐上的柔性触控板,所述柔性触控板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用于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进行显示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14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层,所述柔性触控板设置在所述轮辐的外表面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触控板为可拉伸的弹性触控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所述柔性触控板的位置而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响应用户的按压操作而产生相应的压力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响应所述压力信号而识别当前的触控压力,并在触控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才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用于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进行显示的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方向盘还包括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本体上,所述启动按钮响应用户的按压操作而产生相应的启动信号,所述处理器响应所述启动信号而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翻转至预设角度并弯曲至预设曲率且启动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按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中部位置,所述柔性触控板包括两个触控板,所述两个触控板分别设置在位于中部位置两侧的两个轮辐上。
21.一种通过智能方向盘控制汽车的控制方法,所述汽车包括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为权利要求1-14任何一项所述的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所述智能方向盘为权利要求15-20任何一项所述的智能方向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进行内容显示,所述内容显示包括中控界面显示和仪表界面显示;
柔性触控板响应用户的触控操作而产生相应的触控输入信号,所述触控操作用于选择或者切换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上所显示的内容;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操作为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滑动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切换驾驶模式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驾驶模式包括仪表盘模式、3D地图导航模式和速度仪表模式;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切换到对应的驾驶模式并进行显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操作为重按所述柔性触控板的触控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呼出空调控制界面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所述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显示空调控制界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空调调节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调节空调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来电显示时,所述触控操作为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滑动操作;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所述触控输入信号而产生接通或者挂断的控制指令;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汽车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响应所述控制指令而控制进行通话或者挂断电话。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内部设置有一机械按钮,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响应按压所述机械按钮的按压操作而产生调节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的输入信号;
响应所述输入信号控制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翻折角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汽车内部设置有一用户头部感测器和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用户头部位置与翻折角度和弯曲曲率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
所述用户头部感测器感测当前用户头部的位置判断用户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的距离;
根据用户头部距离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的距离以及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翻折角度及弯曲曲率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响应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调整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曲率以及所述柔性显示屏相对水平面的翻折角度。
CN202010326361.0A 2020-04-22 2020-04-22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5480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361.0A CN113548060A (zh) 2020-04-22 2020-04-22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6361.0A CN113548060A (zh) 2020-04-22 2020-04-22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8060A true CN113548060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0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6361.0A Pending CN113548060A (zh) 2020-04-22 2020-04-22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80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0966A (zh) * 2022-06-21 2022-09-23 江苏中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应用软件开发用的系统展览装置
DE102021214768A1 (de) 2021-12-21 2023-06-2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r Anzeigefläche
CN117275357A (zh) * 2023-11-22 2023-12-22 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510A (zh) * 2014-04-23 2015-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620542A (zh) * 2014-10-31 2016-06-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方向盘
WO2018131873A1 (ko) * 2017-01-10 2018-07-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109461385A (zh) * 2019-01-07 2019-03-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3510A (zh) * 2014-04-23 2015-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5620542A (zh) * 2014-10-31 2016-06-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方向盘
WO2018131873A1 (ko) * 2017-01-10 2018-07-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CN109461385A (zh) * 2019-01-07 2019-03-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4768A1 (de) 2021-12-21 2023-06-2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orrichtung zum Bewegen einer Anzeigefläche
CN115100966A (zh) * 2022-06-21 2022-09-23 江苏中电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框架的应用软件开发用的系统展览装置
CN117275357A (zh) * 2023-11-22 2023-12-22 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7275357B (zh) * 2023-11-22 2024-02-13 江苏天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8060A (zh)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JP6243711B2 (ja) ポップアップ式の電子自動変速レバー
CN109109781A (zh) 车辆操作装置
EP0923463A1 (en) Dual screen display device
JP5456899B2 (ja) 車両用操作装置
JP2009196473A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7710139A (zh) 用于车辆中的可调节部件的虚拟操纵杆控件
EP3670237B1 (en) Vehicle-mounted device operation system
CN109507799A (zh) 车载hud显示方法和系统
EP3659848B1 (en) Operating module, operating method, opera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vehicles
JP4858206B2 (ja) 車載機器の操作支援装置、操作支援方法
JP2008195142A (ja) 車載機器の操作支援装置、操作支援方法
JP3668834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13401068A (zh) 车用中控屏系统及控制该系统的方法
JP2002178855A (ja) 設備制御装置
KR102324029B1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60121795A1 (en) Side mirror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KR20090109605A (ko) 차량의 스티어링 휠 장치 및 서비스 방법
CN211684663U (zh) 中控屏、汽车中控台及汽车
CN114919513A (zh) 一种后视镜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KR102535360B1 (ko) 차량의 센터페시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219728302U (zh) 一种方向盘和车辆
EP3670231B1 (en) A display device and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the display device
JP4217554B2 (ja) 車両用座席の操作対象報知装置
CN114475764A (zh) 一种多功能方向盘按键调节记忆系统、工作方法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