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5357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5357B
CN117275357B CN202311567268.9A CN202311567268A CN117275357B CN 117275357 B CN117275357 B CN 117275357B CN 202311567268 A CN202311567268 A CN 202311567268A CN 117275357 B CN117275357 B CN 1172753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state
display modul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72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5357A (zh
Inventor
吴超
李兴
陈德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hua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hua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hua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hua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72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5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底座,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包括位于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底座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拉伸件与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弯曲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1;在第二状态,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平面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2;其中,D1<D2。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车载显示领域,且占据空间较小,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出行,汽车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显示器件作为人机交互的重点,已在智能汽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交通工具中一般会安装各种显示装置,利用显示装置,用户可以例如接收实时交通信息、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经由互联网获取信息、对交通工具中的乘客或车辆本身使用远程诊断服务、听音乐、玩在线游戏以及播放视频和动画等。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车载显示屏是固定安装在车内的中控位置的,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传统交通工具中的车载显示屏一般均是被静态地固定安装在车辆的仪表面板中,因而极大可能的消耗了车内中控区用于其它目的的表面区域;车载显示屏占据中控区的空间,造型呆板陈旧,容易影响车内人员视野;车载显示屏的显示角度固定不能够调整;车载显示屏一般在不用的时候是裸露在外的,外表面易产生灰尘,也容易发生被盗和被磕碰损坏的风险。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适用于车载显示领域,且占据空间较小,使用更加灵活方便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显示设备可靠性和使用灵活性不足,占据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底座,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位于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相对两侧;第一区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底座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拉伸件与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显示模组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弯曲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1;在第二状态,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平面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2;其中,D1<D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用于起到固定柔性显示面板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作用。第一区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底座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与第一区相对的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拉伸件与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拉伸件的拉伸,可以实现将柔性显示面板曲率的改变。支撑底座可以理解为一个收纳腔体,当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弯曲状态,柔性显示面板体现为收纳于支撑底座构成的腔体内的形态,并且由于柔性显示面板本身的柔性弯曲性质,因此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状态下其表面呈现为弯曲状,可以与显示模组的周围环境相匹配。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较小,而当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拉伸件控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区顶起,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平面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变大,即第一拉伸件控制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向远离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柔性显示面板最终呈现为平面状态,供使用者观看,且平整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可被用户看到的可视范围可以更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本发明的显示模组通过第一拉伸件的结构即可控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状态和平面状态,即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显示模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自由切换,灵活度较高,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模组时,可以通过第一拉伸件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显示模组的收纳,将柔性显示面板缩回支撑底座提供的收纳空间内,不仅可以在未使用时起到保护显示模组的作用,还可以避免未使用的显示模组占据空间。在将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中时,可以较好的提升使用安全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4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7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0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支撑底座20,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包括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边缘10L的相对两侧;
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一位置20A固定连接,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通过第一拉伸件3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活动连接;
显示模组000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如图1所示,在第一状态,第一拉伸件30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为弯曲状态,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为D1;
如图2所示,在第二状态,第一拉伸件30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为平面状态,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为D2;
其中,D1<D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支撑底座20,其中支撑底座20用于起到固定柔性显示面板10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的作用。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为柔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不作具体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还可以包括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一侧的柔性盖板、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离出光面10E一侧的支撑膜层等(图中未示意),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可以理解为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画面的一侧表面,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可以理解为与柔性显示面板10显示画面的出光面10E一侧相背离的一侧表面,由于柔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自发光的显示面板,因此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不用起到出光或透光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设置显示模组000的其他结构(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拉伸件30、支撑底座20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的图中均以背光面10X表示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后续实施例不再解释说明。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包括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边缘10L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柔性显示面板10的边缘10L可以理解为柔性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用的边框区域中最远离显示区域的边缘,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则可以理解为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的边缘位置的相对两个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占据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的具体面积大小不作限定,仅需满足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分别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边缘10L的相对两侧即可。
本实施例的支撑底座20起到固定柔性显示面板10的作用,具体为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一位置20A固定连接,可选的,支撑底座20的第一位置20A可以通过定点固定或者机械固定的方式(图中未示意)与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固定连接,或者还可以选择其他固定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一位置20A固定连接后,与第一区10A相对的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即可通过第一拉伸件3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活动连接,即第一拉伸件30的一端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固定,第一拉伸件30的另一端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背光面10X一侧的第二区10B位置)固定,通过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可以实现将柔性显示面板10曲率的改变。
具体为,支撑底座20可以理解为一个收纳腔体,当显示模组000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状态下,第一拉伸件30可以为一个拉杆结构,即第一拉伸件30包括第一拉杆,第一拉伸件30缩短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为弯曲状态,柔性显示面板10体现为收纳于支撑底座20构成的腔体内的形态,并且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本身的柔性弯曲性质,因此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其表面呈现为弯曲状,可以与显示模组000的周围环境相匹配。
如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在第一状态下可以收纳至汽车的中控区ZK的腔体内,并且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其表面呈现为弯曲状,因此可以保持与中控区ZK的腔体形状保持一致,不显突兀。第一状态下的显示模组000可以减少占据中控区的空间,有效避免影响车内人员视野,提高使用可靠性。第一状态下的显示模组000可以理解为未使用的收纳状态,此时的柔性显示面板10相当于呈倒向支撑底座20的形态,且弯曲表面可与汽车中控区ZK中控台的曲面重合,看上去造型是一个整体曲面,因此可以避免显示模组000在中控区的凸出造型发生被磕碰损坏的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美观性。
显示模组000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较小为D1,而当显示模组000在如图2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第一拉伸件30拉伸变长,可以视为将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10B顶起,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为平面状态,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为D2,D2大于D1,即第一拉伸件30拉伸变长控制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的方向移动,柔性显示面板10最终呈现为平面状态,供使用者观看,且平整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被用户看到的可视范围可以更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
如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在第二状态下可以理解为使用的展示状态,通过第一拉伸件30的控制从汽车的中控区ZK的腔体内被顶出,并且由于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二状态下其表面呈现为平面状,此时的柔性显示面板10相当于直立起来,便于驾驶员或乘客观看,因此可以保证显示模组000在被使用时的可视效果,避免被收纳为曲面态的柔性显示面板10影响可视性。
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通过第一拉伸件30的结构即可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状态和平面状态,即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显示模组00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自由切换,灵活度较高,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模组000时,可以通过第一拉伸件30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显示模组000的收纳,将柔性显示面板10缩回支撑底座20提供的收纳空间内,不仅可以在未使用时起到保护显示模组000的作用,还可以避免未使用的显示模组000占据空间。在将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中时,可以较好的提升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支撑底座2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仅需满足能够起到为柔性显示面板10弯曲时提供收纳的空间,且可以在第二位置20B固定第一拉伸件30、在第一位置20A与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固定即可。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5、图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拉伸件30包括直杆、C型杆(如图5和图6)、L型杆、套杆(如图1和图2)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对于第一拉伸件3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以是金属材料的实体杆,形状可以是包括直杆、C型杆(如图5和图6)、L型杆、套杆(如图1和图2)中的任一种,可以是相关技术中的多个套管构成的具有拉伸功能的拉杆,也可以是长度不变的拉杆,仅需满足能够通过第一拉伸件30的推拉,使得第一状态下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D1小于第二状态下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到第二位置20B的距离D2即可,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拉伸件30的形状可以根据支撑底座20的内部收纳结构变化。
可选的,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电机结构与第一拉杆电连接,以通过电机的驱动控制第一拉杆的拉伸,或者还可以是其他控制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通过设计与柔性显示面板10和第一拉杆电连接的检测电路,监测电机结构的电流变化,以保证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保持为弯曲状态,保证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10保持定格在待使用的弯曲状态,第一拉杆不再有动作,或者还可以是其他监控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可通过设计电路配合硬件结构来实现显示模组000的不同状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还包括仿形底座40,仿形底座40位于支撑底座2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
仿形底座40至少包括第一底面401和第一支撑面402,第一底面401和第一支撑面402相交于第一位置20A,第一底面401与支撑底座20贴合固定;
第一支撑面402为弯曲面,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拉伸件30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与第一支撑面402贴合。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还可以包括位于支撑底座2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一侧的仿形底座40,即仿形底座4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仿形底座40至少包括第一底面401和第一支撑面402,第一底面401可以理解为与支撑底座20贴合固定的表面,可选的,第一底面401可以通过粘性物质或者螺丝等固定结构实现与支撑底座20的固定效果。第一底面401和第一支撑面402相交于第一位置20A,第一支撑面402为弯曲面,可选的,第一支撑面402可以是与柔性显示面板10第一状态下的弯曲面匹配的形状。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拉伸件30控制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与第一支撑面402贴合,第一支撑面402为弯曲面,可以通过弯曲的第一支撑面402起到对第一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支撑作用,以使得显示模组000在未使用的第一状态下,较好的保持弯曲收纳的形态,保证整个模组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时,仿形底座40可以是硬质的、与中控台的形状、曲率相匹配的结构,当第一拉伸件30将柔性显示面板10收回的时候,可以通过硬质的仿形底座40的第一支撑面402支撑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10,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与中控台一致的弯曲形状,较好的保持收纳形态,有利于提升整体美观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离出光面10E一侧与支撑底座20之间设置仿形底座40后,仿形底座40的内部可以做挖空处理,如在仿形底座40可能产生碰撞体积的地方做一些避位开槽,以容纳第一拉伸件30,实现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9、图10和图1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50;
第一拉伸件30包括第一拉杆,第一拉杆包括第一端301,第一端301设置有转轴结构302,固定组件50包括转孔501,第一端301通过转轴结构302嵌套于转孔501内与固定组件50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由于第一拉伸件30需要实现将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朝远离或者靠近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拉伸件30与柔性显示面板10连接的第一端301可以设置转轴结构302,而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设置固定组件50,固定组件50可以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10B,固定组件50上开设转孔501,第一拉伸件30的第一端301通过转轴结构302嵌套于转孔501内实现与固定组件50连接,转轴结构302可以在转孔501内旋转,从而可以提升第一拉伸件30与柔性显示面板10的活动连接的灵活性,避免第一拉伸件30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断裂或者强制拉伸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整个模组改变状态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固定组件5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固定组件50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且其表面可以开设转孔501,与第一拉伸件30的第一端301的转轴结构302相匹配即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示意第一拉伸件30与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种活动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时,两者的连接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转轴结构302和转孔50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举例,不作为具体限定。
可选的,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为长条状,固定组件5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区10A指向第二区10B的方向相交。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固定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的固定组件50可以是长条状的凸块结构,长条状的固定组件50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第一方向X,第一区10A指向第二区10B的方向可以是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图中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为例进行示例说明。长条状的固定组件5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时,安装简单,且固定组件50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相对两侧边缘之间延伸,因此将第一拉伸件30嵌套与固定组件50的转孔501之后,可以通过长条状的固定组件50整个拉动和顶出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使得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整体朝靠近或者远离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移动,达到显示模组00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有效和快捷的转变,提高状态转换的效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9、图10和图12,图12是图10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包括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分别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一区10A指向第二区10B的方向相交。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固定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的固定组件50可以是成对出现的块状结构,具体的,固定组件50包括至少一组成对的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沿如图12所示的第一方向X,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分别固定于柔性显示面板10背光面10X一侧表面上的相对两侧,第一区10A指向第二区10B的方向可以是如图12所示的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图中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为例进行示例说明。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相对成组,作为固定组件50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时,安装简单,此时第一拉伸件30为拉杆结构,拉杆结构的一个第一拉伸件30可以划分成两个分支结构的第一端301,第一端301均设置有转轴结构302,将第一拉伸件30第一端301的转轴结构302分别嵌套与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各自开设的转孔501之后,可以通过成对的第一子部50A和第二子部50B均匀分散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力,拉动和顶出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时,不仅能够使得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整体朝靠近或者远离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移动,达到显示模组00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有效和快捷的转变,提高状态转换的效率,还可以使得第一拉伸件30拉伸柔性显示面板10时的分布力更均匀,有利于保证模组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拉伸件30包括第二端,第二端可以理解为与第一端301相对的一端,第二端与第一电机(图中未示意)电连接,第一电机可以固定安装于支撑底座20上,通过第一电机的控制,实现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带动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运动,或者还可以设计检测电路,监测第一电机的电流变化,以控制第一拉伸件30伸缩或滑动,将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往下拉至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为弯曲面,保证第一状态时定格在收纳未使用的待机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电机与第一拉伸件的电连接和控制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第一拉伸件所要实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程度和效果来具体设置第一电机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还包括多个中间区10C,多个中间区10C位于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之间;
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通过第二拉杆6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还可以通过多个第二拉杆60的结构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呈弯曲面时的曲率可调,具体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即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还可以包括多个中间区10C,多个中间区10C分别依次排布位于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之间;每个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通过第二拉杆6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活动连接。可选的,第二拉杆6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拉伸件30的结构相同,其起到的作用也与第一拉伸件30的作用相同,即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互改变的过程中,起到拉回和顶出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作用。柔性显示面板10本身柔软,在其允许的极限范围内可弯曲,一般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与配套的壳体或支撑架安装后,其曲率受到限制不可再调整,因此若仅在第二区10B的位置设置第一拉伸件30,则会有曲率调节受限的问题,使用者难以根据环境特点(如汽车中控区的曲面弯曲程度)针对性的调节柔性显示面板10的曲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和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划分多个中间区10C,各个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通过第二拉杆6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活动连接,通过不同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10采用不同的拉杆控制拉回和顶出,可以在显示模组000从第二状态变回第一状态时,较大幅度的调节柔性显示面板10的曲率,有利于更加灵活的与周边环境的曲面结构(如汽车中控区的弯曲台面)匹配,曲率控制更加自由(比如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表面可以呈现为S型)。并且通过不同的拉杆控制不同区域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程度,可以在制程底座20上不设置仿形底座,可以节省模组的设置空间,当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领域时,可以节省驾驶前仓空间,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拉伸件30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组件50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连接时,第二拉杆60与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也可通过相同结构的固定组件实现连接,第二拉杆60连接的固定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与第一拉伸件30连接的固定组件的结构进行理解,如图15所示,图15是图14中柔性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光面一侧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第二拉杆60连接的固定组件也可以是包括成对的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3和图14示意的是显示模组000的侧视透视图,侧面看上去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处的多个第二拉杆60和第一拉伸件30的端部是重合了,但是由于在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多个第二拉杆60和第一拉伸件30是分区域设置,因此实际在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处同样也是分区域设置,以实现不同拉杆的分开控制,附图的侧视图仅是示意。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图13和图14中中间区10C的划分数量和划分面积、第二拉杆60的数量仅是示例,并不表示实际设置数量,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拉伸件30包括第二端,第二端可以理解为与第一端301相对的一端,第二端与第二电机(图中未示意)电连接,第二电机可以固定安装于支撑底座20上,通过第二电机的控制,实现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带动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运动,或者还可以设计检测电路,监测第二电机的电流变化,以控制第一拉伸件30伸缩或滑动,将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往下拉至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为弯曲面,保证第一状态时定格在收纳未使用的待机状态。当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还设置有第二拉杆60时,多个第二拉杆60也可以与第二电机电连接,即第一拉伸件30和第二拉杆60连接同一个第二电机,由同一个第二电机共同控制不同拉杆的拉回和顶出,从而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更多的弯曲曲率,还有利于简化模组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二电机与第一拉伸件、第二拉杆的电连接和控制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第一拉伸件、第二拉杆所要实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程度和效果来具体设置第二电机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如图13-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设置多个中间区10C时,沿第二方向Y,多个中间区10C在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之间均匀间隔分布。通过在均匀分布的中间区10C设置第二拉杆60,使得第二拉杆60拉回和顶出不同区域的中间区10C时,也可以分布力均匀,每个第二拉杆60控制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区域尽可能大小一致,进而使得弯曲后的柔性显示面板10各个区域的曲率均衡,尽可能接近圆弧形状。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6和图17,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还包括多个中间区10C,多个中间区10C位于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之间;
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B之间包括多个第三位置20C;
一个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通过第三拉杆70与支撑底座20的一个第三位置20C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还可以通过多个第三拉杆70的结构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呈弯曲面时的曲率可调,具体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即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还可以包括多个中间区10C,多个中间区10C分别依次排布位于第一区10A和第二区10B之间;每个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通过第三拉杆70与支撑底座20的一个第三位置20C活动连接,其中的多个第三位置20C位于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B之间。可选的,第三拉杆7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拉伸件30的结构相同,其起到的作用也与第一拉伸件30的作用相同,即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相互改变的过程中,起到拉回和顶出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作用。柔性显示面板10本身柔软,在其允许的极限范围内可弯曲,一般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与配套的壳体或支撑架安装后,其曲率受到限制不可再调整,因此若仅在第二区10B的位置设置第一拉伸件30,则会有曲率调节受限的问题,使用者难以根据环境特点(如汽车中控区的曲面弯曲程度)针对性的调节柔性显示面板10的曲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第一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和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划分多个中间区10C,各个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通过第三拉杆7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B之间的第三位置20C活动连接,通过不同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10采用不同的拉杆控制拉回和顶出,可以在显示模组000从第二状态变回第一状态时,较大幅度的调节柔性显示面板10的曲率,有利于更加灵活的与周边环境的曲面结构(如汽车中控区的弯曲台面)匹配,曲率控制更加自由(比如第一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表面可以呈现为S型)。并且通过不同的拉杆控制不同区域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程度,可以在制程底座20上不设置仿形底座,可以节省模组的设置空间,当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领域时,可以节省驾驶前仓空间,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拉伸件30的第一端通过固定组件50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连接时,第三拉杆70与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也可通过相同结构的固定组件实现连接,第三拉杆70连接的固定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与第一拉伸件30连接的固定组件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6和图17中中间区10C的划分数量和划分面积、第三拉杆70、第三位置20C的数量仅是示例,并不表示实际设置数量,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仅需满足中间区10C与第三位置20C一一对应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拉伸件30包括第二端,第二端可以理解为与第一端301相对的一端,第二端与第三电机(图中未示意)电连接,第三电机可以固定安装于支撑底座20上,通过第三电机的控制,实现第一拉伸件30的拉伸,带动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运动,或者还可以设计检测电路,监测第三电机的电流变化,以控制第一拉伸件30伸缩或滑动,将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往下拉至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为弯曲面,保证第一状态时定格在收纳未使用的待机状态。当支撑底座20的多个第三位置20C还分别设置有第三拉杆70时,多个第三拉杆70可以分别与多个第三电机电连接,即第一拉伸件30和第三拉杆70连接不同的第三电机,由不同的第三电机分别控制不同拉杆的拉回和顶出,即第二位置20B、不同的第三位置20C设置不同的第三电机,通过不同第三电机的转速单独控制差异,可以实现曲率变化的速度不一样,比如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时,第二区10A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由第一拉伸件30先顶出变平整,其余中间区10C的柔性显示面板10可由第三拉杆70后顶出变平整,进而可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形态自由度更高,变化更加灵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三电机与第一拉伸件、第三拉杆的电连接和控制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第一拉伸件、第三拉杆所要实现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程度和效果来具体设置第三电机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以第一拉伸件30为拉杆结构为例进行示例说明显示模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变换原理,具体实施时,第一拉伸件30的结构包括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设计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8和图19,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包括传动组件80,传动组件80位于支撑底座2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
传动组件80包括传动结构801、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至少一个活动转轴804;
传动结构801套设于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外围,第一固定轴802设置于第一位置20A,第二固定轴803设置于第二位置20B,活动转轴804位于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A之间;
在第一状态下,活动转轴804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11,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12,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13(图18中以带双箭头的虚线表示W11、W12、W13);
在第二状态下,活动转轴804向靠近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21,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22,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为W23(图19中以带双箭头的虚线表示W21、W22、W23);其中,W11>W21,W12<W22,W13=W23。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采用第一拉伸件30拉伸控制,第一拉伸件30还可以为传动组件80中的部分结构形成,具体的,传动组件80包括传动结构801、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至少一个活动转轴804,可选的,传动结构801可以是皮带或者链条组件中的任一种,传动结构801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背光面10X一侧,起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皮带或者链条组件的传动结构801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0的弯曲。第一固定轴802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一位置20A,第二固定轴803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二位置20B,即第一固定轴802和第二固定轴803是位置不变的两个轴。活动转轴804位于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A之间,活动转轴804可以依靠与其连接的电机带动齿轮及推杆等结构(图中未示意)来推动活动转轴804移动,皮带或者链条组件的传动结构801套设于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外围。此时,部分区域的传动结构801即可作为第一拉伸件30使用,如图18中示意的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之间的传动结构801即可理解为第一拉伸件30,即皮带或者链条组件的传动结构801的部分区域视为第一拉伸件30。显示模组0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可以通过软性皮带等结构的第一拉伸件30拉紧和放松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即可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变换。
在第一状态下,活动转轴804可以依靠与其连接的电机带动齿轮及推杆等结构来推动活动转轴804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变长为W11,而整个传动结构801的总长度是不变的,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W13即为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10A的边缘和第二区10B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是不变的,因此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缩短为W12,相当于缩短了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柔性显示面板10的在传动组件80的控制下呈现为弯曲的未使用的第一状态。
在第二状态下,活动转轴804可以依靠与其连接的电机带动齿轮及推杆等结构来推动活动转轴804向靠近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由第一状态的W11减小为W21,即W11大于W21,而整个传动结构801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此时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W23等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W13,也即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10A的边缘和第二区10B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变长为W22,W12小于W22,此时的第二状态相当于第二固定轴803与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变长了,柔性显示面板10的在传动组件80的控制下被顶出呈现为平面状的展示用的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传动组件80的设置,可以在未使用仿形底座的情况下,通过软性皮带制作的第一拉伸件30配合,达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较好的切换灵活的效果。而传动组件80的传动结构801,不仅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支撑,还可以与传动组件80的其他部件配合,改变移动活动转轴804的位置,缩短或者拉长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屏幕动态曲率的调整,使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所需的弯曲曲率,弯曲曲率的自由度更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8和图19中仅是简单示意了传动结构801为皮带结合链条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相关柔性显示设备中具有传动功能的皮带或者链条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当第一拉伸件30采用软性皮带类结构的传动结构801,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端部区域的拉紧和放松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的状态稳定性,还可以在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之间设置刚性的支撑拉杆(图中未示意),该支撑拉杆可起到辅助第一拉伸件30的作用,随着第一拉伸件30的拉紧和放松,支撑拉杆也可拉长或缩短,以对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进而有利于保证整个显示模组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0和图21,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还包括传动组件80,传动组件80位于支撑底座2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
传动组件80包括传动结构801、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多个活动转轴804(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三个活动转轴804:第一活动转轴804A、第二活动转轴804B、第三活动转轴804C);传动结构801套设于第一固定轴802、第二固定轴803、第二活动转轴804B的外围,第一固定轴802设置于第一位置20A,第二固定轴803设置于第二位置20B,多个活动转轴804位于第一位置20A和第二位置20A之间,第一活动转轴804A位于第一位置20A和第二活动转轴804B之间,第三活动转轴804C位于第二活动转轴804B和第二位置20B之间;
在第一状态下,第二活动转轴804B向靠近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其余的第一活动转轴804A、第三活动转轴804C均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相对较长;
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活动转轴804B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其余的第一活动转轴804A、第三活动转轴804C均向靠近支撑底座2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固定轴802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相较于第一状态时变短,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第二固定轴803之间的传动结构801的长度变长,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被顶出向远离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移动,柔性显示面板10被切换为平面状的展示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传动组件80的设置,可以在未使用仿形底座的情况下,通过软性皮带制作的第一拉伸件30配合,达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较好的切换灵活的效果。而传动组件80的传动结构801,不仅可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支撑,还可以与传动组件80的其他部件配合,改变移动活动转轴804的位置,缩短或者拉长第二区10B的柔性显示面板10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屏幕动态曲率的调整,使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所需的弯曲曲率,弯曲曲率的自由度更大。并且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80中设置多个活动转轴804,可以减少支撑底座20上方活动转轴804整体所需的变化高度差(即多个活动转轴804的配合,可以减小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活动转轴移动的高度差,比如设置一个活动转轴时,如图18所示,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活动转轴的移动高度差需要的空间是支撑底座与弯曲态的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三个活动转轴之后,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成图18的相同状态,如图20所示,第一状态下和第二状态下活动转轴的移动高度差仅需要的空间是一半以下的支撑底座与弯曲态的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间),节省支撑底座20上方的收纳空间,当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时,可以大大节省驾驶舱内中控区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2和图23,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还包括传动组件80,传动组件80位于支撑底座20朝向柔性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面10E的一侧;
传动组件80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固定轴802、多个活动转轴804和多个传动结构801配合形成的曲率控制结构组,多组独立控制的活动转轴804,每一个活动转轴804与同一个第一固定轴802配置一个传动结构801(如皮带),多组独立控制的活动转轴804和皮带结构,可以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的局部曲率的调整,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不同区域的弯曲曲率半径不均匀,比如一段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半径为R,另一段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半径为2R,另一段区域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曲率半径为3R(R仅是表示用字母表示的曲率半径)等,从而可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在第一状态下的弯曲曲率的变化更加灵活可控,与周围环境弯曲面的配合度更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4、图25和图26,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4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4和图25示意的是显示模组000的侧视透视图,图26则可以理解为是图25的显示模组经过转盘旋转后的后视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还包括转盘90,转盘90设置于支撑底座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底座20下方的转盘90,转盘90可以通过旋转结构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在支撑底座20下方增加一个可以控制其旋转的转盘90(如图26所示的箭头G的方向旋转),使得显示模组000在使用时的第二状态下,通过转盘90的控制能够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0呈平面状时,柔性显示面板10的可视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朝向不同的使用者。当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可以将显示模组安装于中控区的台面内,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模组000时使其呈现为第一状态,即弯曲状的柔性显示面板10收纳于中控区的台面内,并与台面保持尽可能一致的弯曲状,尽可能与中控区台面的造型融为一体;在需要使用显示模组000进行展示时使其呈现为第二状态,即柔性显示面板10呈平面状并朝向使用者,如偏向驾驶员,当驾驶员需要安全驾驶时,可以通过转盘90的旋转功能使得平面状作展示用的柔性显示面板10的可视区偏向副驾方向,实现不同使用环境下不同角度的转向,进而有利于保证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7、图28和图29,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7中的显示模组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7-图29示意的是显示模组000的侧视透视图;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00还包括充气气囊100,充气气囊100设置于支撑底座20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侧。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模组000在支撑底座2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充气气囊100,充气气囊100可以通过外接充气管,通过对充气气囊100中充其量的多少的控制,可以改变支撑底座20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显示模组000在第二状态的展示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可视区的倾斜角度。
具体可选的,如图28和图29所示,充气气囊100可以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20的第二位置20B处,即充气气囊100在支撑底座20的下方比较靠近第二位置20B侧;
在显示模组000的第二状态下,即柔性显示面板10呈现为平面状的状态下,充气气囊100包括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
通过外接的充气管对充气气囊100充入气体,使其为充气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与水平面P(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水平面可以理解为显示模组000在安装环境下的地表平面,也可理解为图28和图29中示意的横方向)的夹角为α1;
通过外接的充气管对充气气囊100抽出气体,使其为放气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与水平面P的夹角为α2;其中,α1>α2。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位置20B设置充气气囊100的设置,可以使得充气气囊100内的气体体积改变,进而使得第二位置20B的支撑底座20的倾斜度发生变化,使得充气气囊100在充气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与水平面P的夹角α1更加接近直角(如图29所示),而放气后在充气气囊100为放气状态时,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恢复到与水平面P较小的夹角α2,即此时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呈图28的倾斜状,从而通过充气气囊100的设置,来改变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的不同仰角,实现显示模组000在展示使用的第二状态下的不同角度的摇摆。当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中时,可通过该充气气囊100的设置改变柔性显示面板10的出光面10E朝向不同高度的使用者,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驾驶员或者乘客等使用者,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的多变性、灵活性和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7所示,显示模组000在收纳的第一状态下,充气气囊100可以理解为是放气状态,进而可以缩小充气气囊100的占用空间,便于显示模组000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时的收纳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仅是举例说明可以通过充气气囊100来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出光面10E不同仰角的变化,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选用其他方式,如还可以采用机械齿轮组件,配合电机驱动,通过齿轮调整支撑底座的不同倾斜角度,配合限位器控制支撑底座20的最大倾斜角,进而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10出光面10E的不同仰角的控制;或者在其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支撑底座20的倾斜程度,或者还可以是其他控制结构和控制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显示模组000具有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可视习惯实现不同仰角角度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0,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为车载用显示装置,可以安装于汽车的中控区,当显示装置111应用于车载显示中时,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用于起到固定柔性显示面板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作用。第一区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底座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与第一区相对的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拉伸件与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拉伸件的拉伸,可以实现将柔性显示面板曲率的改变。支撑底座可以理解为一个收纳腔体,当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拉伸件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弯曲状态,柔性显示面板体现为收纳于支撑底座构成的腔体内的形态,并且由于柔性显示面板本身的柔性弯曲性质,因此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状态下其表面呈现为弯曲状,可以与显示模组的周围环境相匹配。显示模组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较小,而当显示模组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拉伸件控制将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区顶起,控制柔性显示面板为平面状态,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到第二位置的距离变大,即第一拉伸件控制第二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向远离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柔性显示面板最终呈现为平面状态,供使用者观看,且平整状态下的柔性显示面板可被用户看到的可视范围可以更大,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本发明的显示模组通过第一拉伸件的结构即可控制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状态和平面状态,即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显示模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自由切换,灵活度较高,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模组时,可以通过第一拉伸件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显示模组的收纳,将柔性显示面板缩回支撑底座提供的收纳空间内,不仅可以在未使用时起到保护显示模组的作用,还可以避免未使用的显示模组占据空间。在将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中时,可以较好的提升使用安全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底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边缘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拉伸件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
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拉伸件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弯曲状态,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1;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拉伸件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平面状态,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距离为D2;
其中,D1<D2;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底座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结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至少一个活动转轴;
所述传动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外围,所述第一固定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其中,部分所述传动结构复用为所述第一拉伸件;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活动转轴向远离所述支撑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11,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12,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13;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活动转轴向靠近所述支撑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固定轴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21,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22,所述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第二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所述传动结构的长度为W23;其中,W11>W21,W12<W22,W13=W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仿形底座,所述仿形底座位于所述支撑底座朝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仿形底座至少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一支撑面相交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支撑底座贴合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面为弯曲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拉伸件控制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还包括多个中间区,多个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
所述中间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二拉杆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二位置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间区在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背离出光面的一侧还包括多个中间区,多个所述中间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
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包括多个第三位置;
一个所述中间区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通过第三拉杆与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个所述第三位置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皮带或者链条组件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所述第二位置处;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
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
在所述放气状态下,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2;其中,α1>α2。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311567268.9A 2023-11-22 2023-11-22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7275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268.9A CN117275357B (zh) 2023-11-22 2023-11-22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268.9A CN117275357B (zh) 2023-11-22 2023-11-22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5357A CN117275357A (zh) 2023-12-22
CN117275357B true CN117275357B (zh) 2024-02-13

Family

ID=8922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7268.9A Active CN117275357B (zh) 2023-11-22 2023-11-22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535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CN105938684A (zh) * 2015-03-02 2016-09-1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装置
CN106103175A (zh) * 2014-11-03 2016-11-0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显示设备,用于运行显示设备的方法以及具有显示设备的汽车
CN110246418A (zh) * 2019-07-12 2019-09-17 赵娜 太阳能供电的户外大型广告屏
CN111862819A (zh) * 2020-08-05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与显示装置
CN213844623U (zh) * 2020-11-10 2021-07-30 厦门大字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标示牌
CN113548060A (zh) * 2020-04-22 2021-10-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27065A (zh) * 2022-06-07 2022-08-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188281A (zh) * 2022-08-09 2022-10-14 惠州市建达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缝拼接结构的显示屏及拼接方法
CN115527448A (zh) * 2022-09-29 2022-12-27 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面板的控制系统
CN115588364A (zh) * 2022-09-29 2023-01-10 深圳市安卓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形态显示屏装置及其形态转换方法
CN220061123U (zh) * 2023-04-23 2023-11-21 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调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CN106103175A (zh) * 2014-11-03 2016-11-0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显示设备,用于运行显示设备的方法以及具有显示设备的汽车
CN105938684A (zh) * 2015-03-02 2016-09-1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装置
CN110246418A (zh) * 2019-07-12 2019-09-17 赵娜 太阳能供电的户外大型广告屏
CN113548060A (zh) * 2020-04-22 2021-10-2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柔性中控显示板、智能方向盘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62819A (zh) * 2020-08-05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轴机构与显示装置
CN213844623U (zh) * 2020-11-10 2021-07-30 厦门大字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标示牌
CN114927065A (zh) * 2022-06-07 2022-08-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188281A (zh) * 2022-08-09 2022-10-14 惠州市建达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缝拼接结构的显示屏及拼接方法
CN115527448A (zh) * 2022-09-29 2022-12-27 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面板的控制系统
CN115588364A (zh) * 2022-09-29 2023-01-10 深圳市安卓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形态显示屏装置及其形态转换方法
CN220061123U (zh) * 2023-04-23 2023-11-21 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调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5357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040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6652128B2 (en) Backlighting method for an automotive trim panel
CA1298256C (en) Warning light device
CN109148534A (zh)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522896A (zh) 有帘式安全气囊的汽车的支柱装饰的固定结构
CN1550381A (zh) 外面展开型气囊装置
CN107031402A (zh) 车辆的显示屏设备和信息装置以及制造信息装置的方法
CN117275357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0137443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20220346249A1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JP2019160747A (ja) 表示装置
TW202241732A (zh) 顯示模組
CN113281926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364967B2 (en) Display device
EP4006883A1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US11840144B2 (en) Deployable rollable display for a vehicle
CN118550148B (zh) 一种可调式车载投影屏幕及车载投影系统
US703892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P1723452A2 (en) Display fibers and displays made thereof
JP2006315444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0112406A (ja) 内照式情報表示装置
CN214728566U (zh) 一种汽车控制面板结构
US20240324124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outputting pixel-based display content, carrier element for the display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the display device
CN118280218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7298513B2 (ja) 車載用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