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7812B -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7812B
CN113547812B CN202010327330.7A CN202010327330A CN113547812B CN 113547812 B CN113547812 B CN 113547812B CN 202010327330 A CN202010327330 A CN 202010327330A CN 113547812 B CN113547812 B CN 113547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yester film
white
functional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7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7812A (zh
Inventor
尹化洁
邓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llin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7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7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7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7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65D25/205Means for the attachment of labels, cards, coupon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酯膜至少包括A层白色功能层和B层黑色功能层;A层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A和树脂A,树脂A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B层原料组成包括黑色颜料B和树脂B,树脂B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025%‑15%。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改性树脂B使用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至少一种做改性剂。上述聚酯膜可直接或经图案印刷后,在60‑150℃条件下,收缩后紧紧包覆于容器表面,达到阻光及装饰的效果,满足饮品包装对遮光以及美观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多层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乳制品逐步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果汁饮品,功能性饮料也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是这些产品中的部分成分或全部成分对光较敏感,遇光会发生氧化反应,影响口味或货架期。
为解决此类问题,人们采取了在包装瓶材质中添加各种助剂和阻光材料,虽然能有效解决氧化问题,但同时带来了很多的弊端:首先制瓶设备昂贵,为产品的应用制造了壁垒;另外包装瓶中的添加剂会慢慢迁移到内容物中,为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还有就是可持续发展工作越来越紧迫,添加了各种助剂的包装瓶难于实现回收再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多层聚酯膜;该聚酯膜可直接或经图案印刷后,在60-150℃条件下,收缩后包覆于容器表面,达到阻光及装饰的效果,满足饮品包装对遮光以及美观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其中,
聚酯膜至少包括A层白色功能层和B层黑色功能层;
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A和树脂A;所述树脂A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
所述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黑色颜料B和树脂B;所述树脂B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025%-15%(优选为0.05%-5%)。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可以使用多层共挤模头挤出成型。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树脂A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含量不低于40%。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含量可以根据对收缩性标签实际的美观以及收缩性能等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在该优选方案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作为收缩性标签用材料时的美观以及收缩性能。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树脂B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含量不低于40%。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含量可以根据对收缩性标签实际的美观以及收缩性能等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在该优选方案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作为收缩性标签用材料时的美观以及收缩性能。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白色颜料A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黑色颜料B包括炭黑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A和树脂A通过将树脂A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A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A以树脂A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A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以白色颜料A和树脂A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质量百分比为1%-50%(优选为20%-50%),所述树脂A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A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所述树脂A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A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质量百分比为0-99%。该优选实施方式有助于实现白色颜料与树脂的均匀混合,进一步保证聚酯膜的质量。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黑色颜料B和树脂B通过将树脂B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黑色母粒B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功能性黑色母粒B以树脂B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黑色颜料B混合而成;其中,以黑色母粒B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5%-30%;以黑色颜料B和树脂B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黑色母粒B的质量百分比为0.05%-50%,所述树脂B中与功能性黑色母粒B进行混合部分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95%,所述树脂B中与功能性黑色母粒B进行部分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质量百分比为0-99.95%。该优选实施方式有助于实现黑色颜料与树脂的均匀混合,进一步保证聚酯膜的质量。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聚酯膜进一步包括一个C层白色功能层,且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上下两表面;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C和树脂C;所述树脂C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树脂C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其中,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白色颜料C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C和树脂C通过将树脂C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C以树脂C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C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以白色颜料C和树脂C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质量百分比为1%-50%(优选为20%-50%),所述树脂C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所述树脂C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质量百分比为0-99%。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A层白色功能层、B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所使用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是同一种也可以是不同种,A层白色功能层与C层白色功能层所使用的白色颜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聚酯膜还包括一个D层,所述D层位于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A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更优选地,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树脂D;树脂D与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A类型相同。进一步优选地,当D层进一步包含白色颜料D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D和树脂D通过将树脂D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D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D以树脂D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D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D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地,当D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其中,所述白色颜料D优选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聚酯膜还包括一个E层,所述E层位于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C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更优选地,当E层进一步包含白色颜料E时,所述E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E和树脂E通过将树脂E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E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E以树脂E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E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E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E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E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地,当E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其中,所述白色颜料E优选包括TiO2和CaCO3中至少一种。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B层黑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C层黑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在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中,优选地,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收缩率为负值意味着该方向上不发生收缩发生拉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
聚酯膜原料备料:针对聚酯膜的各个层,分别按照其各自的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分别得到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完成聚酯膜原料备料;
共挤成型:利用多层共挤技术将得到的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进行多层共挤得到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实现聚酯膜多层共挤一体成型;
拉伸成膜: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进行纵向(MD方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然后再经横向(TD方向)方向拉伸成膜,其中,纵向拉伸的拉伸比为2.5-4.5倍,横向方向拉伸成膜的拉伸比为2.0-6.5倍;或者
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纵向(MD方向)单一方向拉伸成膜(横向(TD方向)不拉伸),其中,拉伸比为2.0-6.5倍;或者
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横向(TD方向)单一方向拉伸成膜,其中,拉伸比为2.0-6.5倍;
从而实现所述聚酯膜的制备。
在上述聚酯膜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多层共挤的挤出温度为200℃-300℃。
在上述聚酯膜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热定型温度为90℃-150℃,热定型时间为1-10s。
在上述聚酯膜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拉伸(包括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单一横向拉伸、单一纵向拉伸)的温度为60℃-150℃。
在上述聚酯膜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在聚酯膜原料备料过程中,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后进行烘干,从而得到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
在上述聚酯膜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拉伸成膜后的产物进行冷却、可选择的进行收卷和分切;其中可以在冷却和收卷之间进行单面电晕处理或双面电晕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作为热收缩标签用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所述食品可以但不限于乳制品、饮料等。具体应用时,可以在60-150℃条件下,使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高阻光高阻隔热缩性聚酯膜收缩后紧紧包覆于容器表面。
本发明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制备,具体为在使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反应过程中加入改性剂制备得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发明提供的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至少包含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在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中使用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助于聚酯膜的性能提升,从而保障聚酯膜在具备合适的收缩温度的同时、兼具沿拉伸方向具有适中的收缩率沿非拉伸方向基本不发生拉伸的特性,更能满足收缩标签用材料对拉伸以及美观的要求。发明人在研发本发明提供的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过程中,首次发现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中不使用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仅使用常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备得到的聚酯膜:一方面表观不良,在用于热收缩性标签时常出现表面局部泛白,无法满足收缩标签用材料对美观的要求;另一方面拉伸性能不佳,达不到收缩标签用材料对拉伸的要求。本发明在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中添加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表观以及性能方面都有所提升。
本发明提供的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可直接或经图案印刷后在60-150℃条件下收缩后紧紧包覆于容器表面有效阻止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透过,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通过在包装瓶材质中添加各种助剂和阻光材料的方式进行饮品等的遮光;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为了避光在包装瓶材质中添加各种助剂和阻光材料带来的添加剂的缓慢迁移问题,确保了食品安全性;有效解决了包装瓶材质中因为添加各种助剂和阻光材料导致的无法回收利用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聚酯膜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低成本、安全、高效的进行饮品等的遮光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D层和E层;其中,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上下两表面,D层位于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A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E层位于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C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
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以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厚度占比分别为5%-90%、5%-90%、5%-90%;
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和树脂,树脂包括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体而言,以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1-50%(优选地为20-50%)的功能性白色母粒、0-99%的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0-99%的可选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以功能性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中的白色颜料的质量占比为5%-70%(优选为40%-70%);白色颜料包括TiO2和CaCO3等中的至少一种;以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
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和树脂,树脂包括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体而言,以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1-50%(优选地为20-50%)的功能性白色母粒、0-99%的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0-99%的可选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以功能性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中的白色颜料的质量占比为5%-70%(优选为40%-70%);白色颜料包括TiO2和CaCO3等中的至少一种;以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
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黑色颜料、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体而言,以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0.05%-50%的功能性黑色母粒、0-99.95%的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0-99.95%的可选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功能性黑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黑色颜料混合而成;以功能性黑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黑色母粒中的黑色颜料的质量占比为0.05%-30%;黑色颜料包括炭黑和石墨等中至少一种;以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5%-5%;
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剂的用量5%-100%;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D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与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类型相同;当D层包含白色颜料时,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白色母粒、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选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以功能性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所述白色颜料包括TiO2和CaCO3等中至少一种;当D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
E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与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类型相同;当E层包含白色颜料时,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白色母粒、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选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以功能性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优选为40%-70%),所述白色颜料包括TiO2和CaCO3等中至少一种;当E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
该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透光率小于1%,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其中,
该聚酯膜由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组成,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上下两表面;
聚酯膜的厚度为40μm,以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厚度比为30:60:10;
A层白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84:16的功能性白色母粒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功能性白色母粒以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白色颜料选用TiO2;以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0%;
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12:88的功能性黑色母粒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功能性黑色母粒以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黑色颜料混合而成;黑色颜料为炭黑;以黑色母粒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5%;
上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使用的改性剂为1,4-环己烷二甲醇,以制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使用的乙二醇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剂的用量40%;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数为0.85dL/g、熔融温度为200-22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聚酯膜原料备料:针对聚酯膜的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按照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各自的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烘干,分别得到聚酯膜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各自的混合料,完成聚酯膜原料备料;
共挤成型:适用挤出机利用三层共挤模头将得到的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进行三层共挤得到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实现聚酯膜多层共挤一体成型;其中挤出机温度为240℃-275℃;
拉伸成膜: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冷却后进行纵向(MD方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然后再经横向(TD方向)方向拉伸成膜,其中,纵向拉伸的拉伸比为3.5倍,热定型温度为110℃,热定型时间为8s,横向方向拉伸成膜的温度为120℃,横向方向拉伸成膜放入拉伸比为4.5倍;
后处理:拉伸成膜后产品冷却后进行A面电晕处理后收卷和分切,制备得到所述聚酯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性能数据参见表1,该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透光率约为0,热收缩温度为9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75%,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在用于热收缩标签时,表面色泽均匀未出现泛白等表观不良问题。
表1
Figure BDA0002463689140000101
Figure BDA000246368914000011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其中,
该聚酯膜由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D层和E层组成;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上下两表面,D层位于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A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E层位于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C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
聚酯膜的厚度为50μm,以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D层、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和E层的厚度比为10:50:10:20:10;
A层白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10:70:2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功能性白色母粒;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白色颜料选用TiO2;以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0%;
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10:70:2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功能性黑色母粒;其中,功能性黑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黑色颜料混合而成;黑色颜料选用炭黑;以黑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0%;
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树脂(质量比为20:8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SiO2;D层不包含白色颜料、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1200ppm;
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20:80的功能性白色母粒和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E层的功能性白色母粒与A层所用的白色功能性母粒种类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使用的改性剂为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两种,以制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使用的乙二醇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剂的用量为50%;其中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的摩尔比为80:20;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数为0.8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熔融温度为180-2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聚酯膜原料备料:针对聚酯膜的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和D层和E层,分别按照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D层和E层各自的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烘干,分别得到聚酯膜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D层和E层各自的混合料,完成聚酯膜原料备料;
共挤成型:适用挤出机利用五层共挤模头将得到的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进行共挤得到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实现聚酯膜多层共挤一体成型;其中挤出机温度为240℃-285℃;
拉伸成膜: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冷却后进行纵向(MD方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然后再经横向(TD方向)方向拉伸成膜,其中,纵向拉伸的拉伸比为3.0倍,热定型温度为115℃,热定型时间为8s,横向方向拉伸成膜的温度为120℃,横向方向拉伸成膜放入拉伸比为4.5倍;
后处理:拉伸成膜后产品冷却后进行D面电晕处理后收卷和分切,制备得到所述聚酯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性能数据参见表2,该聚酯膜的透光率约为0,热收缩温度为95℃,拉伸方向收缩率约为7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约为3%。在用于热收缩标签时,表面色泽均匀未出现泛白等表观不良问题。
表2
Figure BDA0002463689140000121
Figure BDA000246368914000013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其中,
该聚酯膜由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组成,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上下两表面;
聚酯膜的厚度为60μm,以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厚度比为25:50:25;
A层白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10:60:3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功能性白色母粒;其中,功能性白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白色颜料混合而成;白色颜料选用TiO2;以白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0%;
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质量比为10:60:3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功能性黑色母粒;其中,功能性黑色母粒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载体与黑色颜料混合而成;黑色颜料选用石墨;以黑色母粒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0%;
上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以制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使用的乙二醇的摩尔数为100%计,改性剂的用量为40%;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特性粘数为0.9dL/g、熔融温度为200-230℃。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聚酯膜原料备料:针对聚酯膜的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按照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各自的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烘干,分别得到聚酯膜A层白色功能层、B层黑色功能层和C层白色功能层的混合料,完成聚酯膜原料备料;
共挤成型:适用挤出机利用三层共挤模头将得到的聚酯膜三个层的混合料进行共挤得到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实现聚酯膜多层共挤一体成型;其中挤出机温度为240℃-275℃;
拉伸成膜: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冷却后进行纵向(MD方向)拉伸成膜,拉伸成膜的温度为115℃,拉伸比为5.0倍;
后处理:拉伸成膜后产品冷却后进行A面电晕处理后收卷和分切,制备得到所述聚酯膜。
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收缩标签用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性能数据参见表3,该聚酯膜的透光率约为0,热收缩温度为95摄氏度,拉伸方向收缩率约为7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约为3%。在用于热收缩标签时,表面色泽均匀未出现泛白等表观不良问题。
表3
Figure BDA0002463689140000141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特点,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51)

1.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其中,聚酯膜至少包括A层白色功能层和B层黑色功能层;
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A和树脂A;所述树脂A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所述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黑色颜料B和树脂B;所述树脂B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025%-15%;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B层黑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白色颜料A和树脂A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添加:以树脂A中的一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A混合制成功能性白色母粒A,将功能性白色母粒A与树脂A的剩余部分混合进行添加;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以白色颜料A和树脂A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质量百分比为1%-50%,与功能性白色母粒A进行混合的部分所述树脂A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与功能性白色母粒A进行混合的部分所述树脂A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质量百分比为0-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A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白色颜料A和树脂A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A的质量百分比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黑色颜料B和树脂B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添加:以树脂B中的一部分为载体与黑色颜料B混合制成功能性黑色母粒B,将功能性黑色母粒B与树脂B中的剩余部分混合进行添加;其中,以黑色母粒B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黑色颜料B所占质量百分比为0.05%-30%;以黑色颜料B和树脂B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黑色母粒B的质量百分比为0.05%-50%,与功能性黑色母粒B进行混合的部分所述树脂B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95%,与功能性黑色母粒B进行的部分所述树脂B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质量百分比为0-99.9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白色颜料A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黑色颜料B包括炭黑和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A层白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B层黑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树脂A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的含量不低于4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树脂B的质量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的含量不低于4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至少还包括一个C层白色功能层,且A层白色功能层、C层白色功能层分别位于B层黑色功能层的两个表面;
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白色颜料C和树脂C;所述树脂C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树脂C包含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和可选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所使用的改性剂为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辛戊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以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5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制备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使用的乙二醇或者使用的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为100%计,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改性剂用量为5%-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特性粘数为0.7-1.5dL/g,所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熔点或熔融温度为160-260℃。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C和树脂C通过将树脂C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C以树脂C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C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以白色颜料C和树脂C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质量百分比为1%-50%,所述树脂C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99%,所述树脂C中与功能性白色母粒C进行混合的部分中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的质量百分比为0-99%。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白色颜料C和树脂C的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C的质量百分比为20%-50%。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白色颜料C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所述聚酯膜的总厚度为100%计,C层黑色功能层的厚度为5%-90%。
23.根据权利要求15-22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聚酯膜至少还包括一个E层,所述E层位于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所述C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C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树脂E;树脂E与C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C类型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E层进一步包含白色颜料E时,所述E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E和树脂E通过将树脂E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E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功能性白色母粒E以树脂E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E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E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E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E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E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E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白色颜料E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E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E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E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
28.根据权利要求1-22、24-27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聚酯膜至少还包括一个D层,所述D层位于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A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树脂D;树脂D与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A类型相同。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聚酯膜至少还包括一个D层,所述D层位于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所述A层白色功能层的外表面指与B层黑色功能层相接触的A层白色功能层的表面相对的另一面;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树脂D;树脂D与A层白色功能层的原料组成中的树脂A类型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D层进一步包含白色颜料D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D和树脂D通过将树脂D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D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D以树脂D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D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D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D层进一步包含白色颜料D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中白色颜料D和树脂D通过将树脂D中的一部分与功能性白色母粒D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所述白色母粒D以树脂D中的剩余部分为载体与白色颜料D混合而成;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D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70%;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质量百分比为50%以下。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以功能性白色母粒D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白色颜料D所占质量百分比为40%-70%。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白色颜料D包括TiO2和CaCO3中的至少一种。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D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聚酯膜,其中,当D层不包含白色颜料时,所述D层的原料组成包括功能性助剂SiO2,以D层的原料组成总质量为100%计,SiO2的质量分数为500-1500ppm。
36.根据权利要求1-22、24-27、29-31、34-35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3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39.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所述聚酯膜的厚度为10-80μm。
41.根据权利要求1-22、24-27、29-31、34-35、37-40任一项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6.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聚酯膜,其中,
所述聚酯膜的透光率小于1%;
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温度为60-150℃,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0-80%,非拉伸方向收缩率为-1%至5%。
47.权利要求1-46任一项所述的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
聚酯膜原料备料:针对聚酯膜的各个层,分别按照其各自的原料组成进行原料组成混合,分别得到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完成聚酯膜原料备料;
共挤成型:利用多层共挤技术将得到的聚酯膜每个层的混合料进行多层共挤得到一体成型后的铸片,实现聚酯膜多层共挤一体成型;
拉伸成膜: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进行纵向拉伸后进行热定型,然后再经横向方向拉伸成膜,其中,纵向拉伸的拉伸比为2.5-4.5倍,横向方向拉伸成膜的拉伸比为2.0-6.5倍;或者
将得到的一体成型后的铸片纵向或横向单一方向拉伸成膜,其中,拉伸比为2.0-6.5倍;
从而实现所述聚酯膜的制备。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多层共挤的挤出温度为200℃-300℃。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热定型温度为90℃-150℃,热定型时间为1-10s。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拉伸的温度为60℃-150℃。
51.权利要求1-46任一项所述的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作为热收缩标签用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CN202010327330.7A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3547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7330.7A CN113547812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7330.7A CN113547812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7812A CN113547812A (zh) 2021-10-26
CN113547812B true CN113547812B (zh) 2022-05-20

Family

ID=7810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7330.7A Active CN113547812B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7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0236B (zh) * 2023-02-16 2023-12-15 山东圣和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 阻光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82342B (zh) * 2023-04-17 2024-03-19 攀钢集团重庆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白粉在hips注塑体系中应用性能的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8476B (zh) * 2007-11-21 2014-05-21 三菱聚酯薄膜有限公司 具有潜在收缩性的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8959A (zh) * 2009-12-30 2010-06-30 上海展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五层共挤高阻隔液体包装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6331B (zh) * 2010-03-30 2013-04-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及其膜的制法
CN102285184B (zh) * 2011-04-25 2013-12-25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瓶类标签用低温高收缩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4574B (zh) * 2012-12-07 2015-06-17 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1591A (zh) * 2017-04-20 2017-06-27 深圳市摩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遮光高反光的pet膜
EP3932666A4 (en) * 2019-02-28 2022-10-19 Jiangsu Junlin Textile Technology Ltd. LIGHT SHIELDING COMPOSIT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T AND ITS U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7812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7812B (zh) 一种高阻光热收缩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02036356A (ja) 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熱収縮性チューブ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とそれを装着した容器
US7815996B2 (en) Low gloss and low haze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including talc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JP6493275B2 (ja) 空洞含有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
US20090061137A1 (en) Coextruded, Heat-Sealable and Peelable Polyester Film
JP4464356B2 (ja) 熱収縮性乳白フィルム、シュリンクラベル及びラベル付き容器
JP2002103549A (ja) 二軸延伸共押出し透明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5736086A (en) Process for forming layered structure of metal sheet and polyester
EP2558292A1 (en) Labels
CN113548312B (zh) 一种高阻光高阻隔热缩性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22574A (zh) 用于食品包装的具有持久高表面张力的覆膜铁及制备方法
CN107116870A (zh) 白色热收缩层压薄膜及包括该薄膜的标签
JP4311838B2 (ja) 窓貼り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4196918A (ja) 熱収縮性フィルム用材料、ポリエステル系熱収縮性フィルム及びポリエステル系シュリンクラベル
KR20110002408A (ko) 열 수축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058366A (ja) 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
JP2002331581A (ja) 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
KR102281770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에스테르 용기의 재생 방법
JP2007237434A (ja) 熱収縮性フィルム
CN115491000B (zh) 热收缩标签用的低温高韧聚酯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402569B2 (ja) 再生多層ポリエステルシート
CN104684726A (zh) 具有低比重的用于标签的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JP3464531B2 (ja) 深絞り熱成形ポリエステル容器
JP2005014592A (ja) 多層シート
JP2005068392A (ja) 熱収縮性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6

Address after: No. 269, Beido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5

Patentee after: Illino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010110 No.1 Jinshan street, Jinshan Development Zone,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