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5729B -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5729B
CN113545729B CN202010328848.2A CN202010328848A CN113545729B CN 113545729 B CN113545729 B CN 113545729B CN 202010328848 A CN202010328848 A CN 202010328848A CN 113545729 B CN113545729 B CN 113545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part
capsule endoscope
circuit structure
bear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88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5729A (zh
Inventor
龚明利
夏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j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j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j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ji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11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7171A/zh
Priority to CN202311208790.8A priority patent/CN117100203A/zh
Priority to CN202010328848.2A priority patent/CN113545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5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5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57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esting or calib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modular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84Endoscope light sources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描述了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电路板,其包括承载有照明模块的第一承载部、承载有成像模块的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通过第一软板连接;第二电路板,其包括第三承载部,第三承载部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承载部连接,其中,当在胶囊内窥镜中装配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时,通过折叠第一软板使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沿着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由此,能够方便将此电路结构安装至胶囊内窥镜中,也能够方便调试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Description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胶囊内窥镜内部电路为方便在胶囊内窥镜内安装,通常会将电路模块制作成胶囊内窥镜截面积大小的电路板,电路板之间通过可弯折的软板进行连接。在生产时,通常将软板和电路板作为一个整体一次制作完成,并在安装时折叠安装进胶囊内窥镜的外壳中。
但由于现有已经制作完成的得到的电路板作为一个柔性的整体,但在后期调试时制作连接夹具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拆卸并且方便调试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为此,本公开提供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其包括:第一电路板,其包括承载有照明模块的第一承载部、承载有成像模块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第一软板连接;第二电路板,其包括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其中,当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装配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时,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沿着所述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一软板的长度的间隙。
在本公开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以可拆卸样式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将此电路结构安装至胶囊内窥镜中,并且当在对胶囊内窥镜中的电路组件进行调试时,可以单独对第一电路板中的成像模块的成像性能进行调试,由此,能够方便调试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第二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承载部通过所述第二软板与所述第三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软板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由此,能够通过第二软板方便的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连接起来。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当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装配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时,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和所述第二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沿着所述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一软板的长度的间隙,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三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二软板的长度的间隙。由此,能够方便的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进行连接,并装配进胶囊内窥镜中。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连接方式为插座式、插孔式或触点式中的一种。由此,能够根据情况方便地选择插座式、插孔式和触点式中的一种。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分别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成像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插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插头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和所述第二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依次布置在所述胶囊内窥镜内。由此,能够方便地将第一承载面、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面依次布置在胶囊内窥镜内。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还包括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由此,能够方便的将图像处理模块布置在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承载部具有与所述成像模块匹配的通孔,所述成像模块与所述通孔耦合。由此,能够使成像模块与第一承载部的瞳孔相匹配。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第二触点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第一触点阵列和所述第二触电阵列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通过所述第一触点阵列和第二触电阵列进行电连接。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插座,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所述插头,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第插座和所述插头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通过插座和插头进行电连接。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插针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插孔阵列,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插针阵列和所述插孔阵列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通过插针阵列和插孔阵列进行电连接。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胶囊内窥镜包括胶囊状的壳体,所述电路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由此,能够使电路结构方便地安装在胶囊状的壳体内。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软板和所述第二软板为FPC。由此,能够方便得到第一软板和第二软板。
在本公开中,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以可拆卸样式进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方便将此电路结构安装至胶囊内窥镜中,并且当在对胶囊内窥镜中的电路组件进行调试时,可以单独对第一电路板中的成像模块的成像性能进行调试,由此,能够方便调试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个平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装配折叠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其中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另外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10…第一电路板,11…第一承载部,12…第二承载部,20…第二电路板,21…第二软板,22…第三承载部,31…插头,32…插座,33…第二触电阵列,34…第一触点阵列,35…插孔阵列,36…插针阵列,110…照明模块,120…成像模块,130…图像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图,部件相互之间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形状等可与实际不同。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胶囊内窥镜是形成为能够导入被检体的组织腔体内且形状如胶囊的医疗装置。从外观上看,胶囊内窥镜可以包括胶囊状的壳体。对于胶囊内窥镜的胶囊型壳体,其可以是形成为能够导入到被检体内部的大小的胶囊型壳体。其中,胶囊型壳体的两端开口被呈圆顶形状的圆顶形状壳体塞住,从而维持液密状态。圆顶形状壳体是透射规定的波长频带的光(例如可见光)的透明的光学圆顶。另一方面,筒状壳体是大致不透明的壳体。且胶囊内窥镜内部可以安装如下所述的电路结构1。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1的示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个平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装配折叠图。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1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且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可以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且这些连接方式具有容易拆卸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可拆卸的连接,能够在胶囊内窥镜组装好后方便对第一电路板10或第二电路板20单独进行调试,一方面提高了胶囊内窥镜的制造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对第一电路板10或第二电路板20单独进行调试,能够避免因单个电路中器件的不良而造成整个电路的报废,能够降低成品的不良率。
(第一实施例)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路板10可以包括承载有照明模块110的第一承载部11、承载有成像模块120的第二承载部12,第一承载部11和第二承载部12可以通过第一软板13连接(参见图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部11可以呈圆饼状,并且第一承载部11可以具有位于第一承载部11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照明模块110可以设置在第一承载部11的第一承载面用于照明。该第一承载面可以朝向胶囊内窥镜透明的光学圆顶的一端设置,当胶囊内窥镜在被检体的组织腔体内工作时,照明模块110可以朝向组织腔体内壁的一侧用于照亮较暗的组织腔体。
在一些示例中,照明模块110可以由LED灯组组成。在一些示例中,照明模块110可以包括第一LED灯组111、第二LED灯组112、第三LED灯组113和第四LED灯组114。第一LED灯组111、第二LED灯组112、第三LED灯组113和第四LED灯组114可以呈环状的布置在呈圆饼状的第一承载部11的第一承载面的外周(参照图3)。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路板20可以包括与第一电路板10连接的第二软板21和与第二软板21连接的第三承载部22,第二软板21可以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第二承载部12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可以呈圆饼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可以为具有相同大小的圆饼状的承载部。在一些示例中,该圆饼状具有小于胶囊内窥镜的截面积的横截面,由此,能够将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设置在胶囊内窥镜的胶囊型壳体的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当在胶囊内窥镜中装配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时,可以通过折叠第一软板13和第二软板21以使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沿着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参照图4)。第一承载部11与第二承载部12之间具有不大于第一软板13的长度的间隙,第二承载部12与第三承载部22之间具有不大于第二软板21的长度的间隙,由此,能够使在承载部(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上安装的电子部件等具有合适的空间,以避免各电子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碰撞。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路板10还可以用于承载图像处理模块130,图像处理模块130可以设置于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由此,能够方便的将图像处理模块130布置在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
在一些示例中,当胶囊内窥镜在被检体内工作时,照明模块110可以用于提供照明光,成像模块120可以用于将拍摄的光信息转化为电信息,图像处理模块130可以与成像模块120连接,并将成像模块120的输出信号解调为图片。
在一些示例中,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插座式、插孔式和触点式中的一种(稍后针对三种连接方式分别具体进行描述)。由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插座式、插孔式和触点式中的一种,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可以设置有插座32(参照图3),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可以设置有插头31(参照图2),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可以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130(参照图1),在胶囊内窥镜中,插座32和插头31可以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通过插座32和插头31进行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分别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也即,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分别为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的正面和反面。照明模块110可以设置于第一承载部11的第一承载面。成像模块120可以设置于第二承载部12的第一承载面。插座32可以设置于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插头31可以设置于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可以通过折叠第一软板13和第二软板21使第一承载部11的第一承载面、第二承载部12的第一承载面、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以及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依次布置在胶囊内窥镜内。由此,能够方便地将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依次布置在胶囊内窥镜内,能够增加胶囊内窥镜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承载部11可以具有与成像模块120匹配的通孔,成像模块120可以与通孔耦合。由此,能够使成像模块120与第一承载部11的通孔相匹配。
在一些示例中,通孔可以为圆形,在装配第一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时,可以是成像模块120与通孔匹配,也即,让成像模块120穿过通孔。由此,能够方便在照明模块110照明灯(LED灯组)的作用下对组织腔体的内壁进行拍摄。
(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其中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参照图5至图7,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阵列34,可以在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第二触点阵列33,可以在第三承载部22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130(参照图6),在胶囊内窥镜中,第一触点阵列34和第二触电阵列33可以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和第三承载部22通过第一触点阵列34和第二触电阵列33进行有效的电连接。
当在胶囊内窥镜的胶囊型壳体中装配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时,可以将第二触点阵列33和第一触点阵列34对其进行接触,以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进行充分的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上可以分别设有足够多的触点。由此,能够增大第二触点阵列33与第一触点阵列34之间的接触面积。参照图6,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上可以设置5×7且等间距的触点,相应地,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上可以设置5×7且等间距的触点。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触点阵列34和第二触点阵列33可以分别设置6×6、6×7、7×7的触点等,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由此,能够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进行充分地电连接,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和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触点阵列,此时,可以将图像处理模块130设置在第三承载部22的第二承载面。由此,能够有效的利用第二电路板20的安装空间。
(第三实施例)
图8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另外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可以设置插针阵列36,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可以设置有插孔阵列35,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可以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130(参照图9),在胶囊内窥镜中,插针阵列36和插孔阵列35可以相向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通过插针阵列36和插孔阵列35进行充分的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插孔阵列35插入插针阵列36可以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进行有效的电连接,进而可以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可以取代第二软板21的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插孔阵列35可以呈曲线型布置在第三承载部22的第一承载面的边缘,相应的,插针阵列36可以对应设置在第二承载部12的第二承载面。在这种情况下,当贴合第二承载部12和第三承载部22时,可以使插针阵列36和插孔阵列35中的插针和插孔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插针阵列36可以具有5、10、15、20个插针,对应的插孔阵列35可以具有5、10、15、20个插针。一般情况下,插针和插孔越多,可以使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之间的电连接越充分,数据传输性能更强。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软板13和第二软板21可以为FPC(柔性电路板)。由此,能够借助FPC可弯折的特性减少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20所占胶囊状壳体的空间。
再次参考图1至图9。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路板20还可以包括第三软板23和第四承载部2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三承载部22和第四承载部24上设置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定位模块等,由此,能够该胶囊内窥镜实现更多样的功能。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公开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包括承载有照明模块的第一承载部、承载有成像模块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通过第一软板连接;
第二电路板,其包括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
其中,当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装配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时,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沿着所述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一软板的长度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二电路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软板与所述第三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二软板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装配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时,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和所述第二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沿着所述胶囊内窥镜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一软板的长度的间隙,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三承载部之间具有不大于所述第二软板的长度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方式为插座式、插孔式和触点式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三承载部分别具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成像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插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插头设置于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通过折叠所述第一软板和所述第二软板使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以及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依次布置在所述胶囊内窥镜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板还承载有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载部具有与所述成像模块匹配的通孔,所述成像模块与所述通孔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第二触点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第一触点阵列和所述第二触电阵列相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插座,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所述插头,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相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插针阵列,所述第三承载部的第一承载面设置有插孔阵列,所述第二承载部的第二承载面设置有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在所述胶囊内窥镜中,所述插针阵列和所述插孔阵列相向设置。
CN202010328848.2A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Active CN113545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1196.4A CN117017171A (zh) 2020-04-23 2020-04-23 胶囊内窥镜
CN202311208790.8A CN117100203A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可拆卸的电路结构
CN202010328848.2A CN113545729B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8848.2A CN113545729B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8790.8A Division CN117100203A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可拆卸的电路结构
CN202311211196.4A Division CN117017171A (zh) 2020-04-23 2020-04-23 胶囊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729A CN113545729A (zh) 2021-10-26
CN113545729B true CN113545729B (zh) 2023-08-15

Family

ID=7810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8790.8A Pending CN117100203A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可拆卸的电路结构
CN202311211196.4A Pending CN117017171A (zh) 2020-04-23 2020-04-23 胶囊内窥镜
CN202010328848.2A Active CN113545729B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8790.8A Pending CN117100203A (zh) 2020-04-23 2020-04-23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可拆卸的电路结构
CN202311211196.4A Pending CN117017171A (zh) 2020-04-23 2020-04-23 胶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710020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6281Y1 (ko) * 2009-04-27 2009-10-14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유연한 전자회로기판을 구비한 캡슐 내시경
CN103702602A (zh) * 2011-08-31 2014-04-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
CN109349985A (zh) * 2018-11-30 2019-02-19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结构和胶囊内窥镜
CN209091318U (zh) * 2018-02-02 2019-07-12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信号接收装置的柔性电路板
WO2019190057A1 (ko) * 2018-03-27 2019-10-03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캡슐 내시경
CN209499682U (zh) * 2018-11-30 2019-10-18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结构和胶囊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0357B2 (ja) * 2007-03-30 2012-08-15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46281Y1 (ko) * 2009-04-27 2009-10-14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유연한 전자회로기판을 구비한 캡슐 내시경
CN103702602A (zh) * 2011-08-31 2014-04-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胶囊型内窥镜
CN209091318U (zh) * 2018-02-02 2019-07-12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胶囊内窥镜信号接收装置的柔性电路板
WO2019190057A1 (ko) * 2018-03-27 2019-10-03 주식회사 인트로메딕 캡슐 내시경
CN109349985A (zh) * 2018-11-30 2019-02-19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结构和胶囊内窥镜
CN209499682U (zh) * 2018-11-30 2019-10-18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结构和胶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7171A (zh) 2023-11-10
CN113545729A (zh) 2021-10-26
CN117100203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0630B2 (en) In vivo device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thereof
US7998065B2 (en) In vivo sensing device with a circuit board having rigid sections and flexible sections
US7223915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opposed inverse wire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s
CN103915708B (zh) 具有高浮动插塞适配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US20070229656A1 (en) Battery contacts for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US778513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magnetic module
JP5806343B2 (ja) 光電複合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ヘッド、及び内視鏡装置
US20180301837A1 (en) Float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6252923B (zh) 具有端口光指示器的电连接器
EP3249751A3 (en) Press-fit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9833127B2 (en) Wire connection device, camera head and endoscopic device
CN113545729B (zh) 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
KR200446281Y1 (ko) 유연한 전자회로기판을 구비한 캡슐 내시경
KR102084222B1 (ko) 캡슐 내시경
US11936142B2 (en) Graphics-card power connector
KR20200101111A (ko) 캡슐 내시경
CN211830483U (zh) 电机用一体式插件及电机
CN211381255U (zh) 内窥镜胶囊灯板罩和内窥镜胶囊
CN213693912U (zh) 一种摄像头
CN109510017A (zh) 端子模块及其电连接器
CN215383858U (zh) 胶囊式电子内窥镜
CN214342220U (zh) 一种镜头底座及其胶囊内窥镜
CN215424507U (zh) 胶囊内窥镜及胶囊内窥镜系统
CN220963803U (zh) 插头连接器、连接器系统以及医用内窥镜系统
CN210670254U (zh) 一种快速更换摄像头的无线口腔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ng Mingli

Inventor after: Xia Ran

Inventor after: Hu Juan

Inventor before: Gong Mingli

Inventor before: Xia R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