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1966A -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31966A
CN113531966A CN202110944696.3A CN202110944696A CN113531966A CN 113531966 A CN113531966 A CN 113531966A CN 202110944696 A CN202110944696 A CN 202110944696A CN 113531966 A CN113531966 A CN 113531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valve
communicated
indoor uni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46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优
林海佳
刘警生
赵材波
周智天
蔡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9446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31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31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31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制冷剂回收装置包括:吸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以对制冷设备中的冷冻油进行回收;压缩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至室内机组;所述压缩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以及抽真空管路,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综上所述,采用上述结构配合可以在对制冷机组进行在线测试结束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顺利的迁移至室内机组进行储存,确保不浪费、不泄露。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氟利昂气体的排放会破坏大气层、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氟利昂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应用于各行各业,从源头生产检测到用户使用、售后维修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氟利昂制冷剂的泄露,甚至存在人为的私自排放等现象。随着对氟利昂制冷剂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需要对上述各个流程环节中的氟利昂制冷剂进行严格的监控、回收再生利用等,特别是在测试、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制冷设备内的制冷剂进行腾挪操作,需要确保在断开连接管的时候制冷剂不会泄露到大气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进行制冷剂腾挪操作时容易出现制冷剂泄漏的问题。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包括:
吸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排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以对制冷设备中的冷冻油进行回收;
压缩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至室内机组;所述压缩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
以及抽真空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压缩管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管路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压缩管路包括: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连通有回收压缩机,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冷冻油出口之间连通有第二毛细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回油管路之间连通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与所述排气管路之间还连通有第一毛细管以及第一单向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排气管路包括:沿着所述第四接口至所述第三接口方向依次相连通的节流阀、储液罐以及第三单向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节流阀与第四单向阀并联设置于所述排气管路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之间通过如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制冷剂回收装置真空度合格后,则执行制冷设备测试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室内机组生产合格后,则关闭气阀以及开启液阀,并将节流阀开度调整至最小;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回收压缩机,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回收压缩机,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制冷剂从储液罐内吸出,并经过节流阀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中进行汽化;
将被汽化后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油分离器内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回收压缩机内;
将所述回收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油分离器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室内机组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内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将第三接口与气阀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将第二接口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关闭气阀、液阀、排气管、吸气管、第一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和吸气管,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排气管、吸气管以及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对室内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内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内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内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和液阀,以使得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内机组,则断开吸气管和排气管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可选方案之一,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外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将第三接口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将第二接口与气阀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关闭气阀、液阀、排气管、吸气管、第一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和吸气管,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排气管、吸气管以及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对室外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外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外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外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和液阀,以使得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外机组,则断开吸气管和排气管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制冷剂回收装置包括:吸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排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以对制冷设备中的冷冻油进行回收;压缩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至室内机组;所述压缩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以及抽真空管路,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综上所述,采用上述结构配合可以在对制冷机组进行在线测试结束后,利用不同的阀门启闭组合与压缩机的运行控制,使得制冷剂回收装置中的回收压缩机可以替代制冷机组中的压缩机,以实现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顺利的迁移至室内机组进行储存,确保不浪费、不泄露;另外,本发明通过回油管路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制冷设备独自运动时的冷冻油进行分离以及回收;通过第二回油管路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制冷剂回收装置独自运动时的冷冻油进行分离回收,从而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冷冻油发生大量的混杂现象,保证各自系统的冷冻油平衡。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其中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其中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其中一个实施例示出制冷剂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示出制冷剂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示出制冷剂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管路;2、第一接口;3、第二接口;4、排气管路;5、第三接口;6、第四接口;7、回油管路;8、压缩管路;9、第二油分离器;10、第一油分离器;11、第一毛细管;12、第一单向阀;13、第一电磁阀;14、回收压缩机;15、第二毛细管;16、第二电磁阀;17、第二单向阀;18、节流阀;19、储液罐;20、第三单向阀;21、第四单向阀;22、吸气管;23、排气管;24、气阀;25、液阀;26、注氟嘴;27、室外换热器;28、室内换热器;29、真空阀;30、气氟管;31、液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进行制冷剂腾挪操作时容易出现制冷剂泄漏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之间通过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包括:
吸气管路1,两端具有第一接口2和第二接口3;
排气管路4,两端具有第三接口5和第四接口6;
具体的,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本身自带手动启闭的阀门,可以对所在接口进行关闭或者开启的操作;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制冷剂回收装置用于生产测试结束后的制冷剂迁移存储,对应的将制冷剂回收装置采用串联方式连接于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之间;更为具体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第一接口2通过气氟管30与室内机组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三接口5通过液氟管31与室内机组的进液口相连通,第二接口3与室外机组的进入口相连通,第四接口6与室外机组的排出口相连通;如图4所示,当需要对室内机组进行维修时,则对应的采用旁通室内压缩机的方式对故障制冷设备的制冷剂进行迁移存储,从而对故障机组进行无氟维护,更为具体的,制冷剂的第二接口3通过吸气管22与注氟嘴26相连通,第三接口5通过排气管23与设置于气阀24上的注氟口相连通;同理的,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室外机进行维修时,则对应的采用旁通室内压缩机的方式对故障制冷设备的制冷剂进行迁移存储,从而对故障机组进行无氟维护,更为具体的,制冷剂的第二接口3通过吸气管22与气阀24上的注氟口相连通,第三接口5通过排气管23与注氟嘴26相连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连接到注氟嘴26的接口处也是具备有自带手动启闭的阀门,可以对所在接口进行关闭或者开启的操作。
回油管路7,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4相连通,以对制冷设备中的冷冻油进行回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路7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油分离器10、第一毛细管11以及第一单向阀12。
压缩管路8,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路7相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至室内机组;所述压缩管路8上还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9,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管路8包括:与所述吸气管路1相连通的第一电磁阀13,所述第一电磁阀1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9的制冷剂入口之间连通有回收压缩机14,所述第一电磁阀1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9的冷冻油出口之间连通有第二毛细管15和第二电磁阀16,所述第二油分离器9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回油管路7之间连通有第二单向阀17。
以及抽真空管路,与回油管路7相连通,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具体的包括真空阀29与真空泵,其他结构均属于制冷空调行业的常规设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优选的,在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7/第三单向阀20出口与第三接口5之间引出抽真空接口并设置有真空阀29,真空阀29可以采用手动关闭阀门或者电动控制关闭阀门,真空泵开启后打开真空阀29、真空阀29关闭后关闭真空泵;同时,在线测试或者售后故障维护时经常进行的抽真空操作也属于常规性步骤或者程序,在此不再对抽真空原理进行赘述。
由于现有分体式制冷设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在线测试结束后机组的制冷剂无法回收到低压侧的室内机组处,通常都是依靠自身压缩机把制冷剂压到高压侧的室外机进行储存,而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配合可以在对制冷机组进行在线测试结束后,利用不同的阀门启闭组合与压缩机的运行控制,使得制冷剂回收装置中的回收压缩机14可以替代制冷机组中的压缩机,以实现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顺利的迁移至室内机组进行储存,确保不浪费、不泄露;另外,本发明通过回油管路7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制冷设备独自运动时的冷冻油进行分离以及回收;通过第二油分离器9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制冷剂回收装置独自运动时的冷冻油进行分离回收,从而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冷冻油发生大量的混杂现象,保证各自系统的冷冻油平衡。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则无需安装专门的制冷剂储存用压力容器,从而有效避免测试或者维修时制冷剂的放空污染,可以确保制冷设备的制冷剂灌注量的前后一致性,仅需对维修侧进行抽真空保压从而降低了抽真空重新灌注制冷剂的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油分离器10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磁阀13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油分离器10的制冷剂入口与第一接口2相连通,进而实现与室内机组相连通;工作时,制冷设备中含有冷冻油的制冷剂将经由第一接口2进入第一油分离器10内进行气液分离操作,分离后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出口流至室外机组内的室外换热器27,而分离出来的冷冻油回流至压缩机进行重复利用,从而实现对制冷设备中冷冻油的回收分离;同理的,当回收压缩机14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时,制冷剂将经由第一电磁阀13进入回收压缩机14内,经过压缩机进行压缩后进入第二油分离器9内对冷冻油进行回收分离。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油分离器10的制冷剂入口与第一电磁阀13的进口相连通,第一油分离器10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二接口3相连通,进而使得当利用回收压缩机14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至室内机组时,制冷剂将首先经由第一油分离器10对制冷剂中的冷冻油进行分离,之后再经由第一电磁阀13流入回收压缩机14内,综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冷冻油进入回收压缩机14内,提高回收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排气管路4包括:相连通的节流阀18、储液罐19以及第三单向阀20;优选的,所述节流阀18与第四单向阀21并联设置于所述排气管路4上;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高压储液罐19和节流阀18与单向阀的组合配置,当回收压缩机14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过程中,从储液罐19流出的制冷剂首先进入节流阀18内进行节流操作,之后流入室外换热器27中进行汽化,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回收压缩机14发生吸气带液的现象,进而保证回收压缩机14的稳定工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制冷剂回收装置真空度合格后,则执行制冷设备测试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室内机组生产合格后,则关闭气阀24以及开启液阀25,并将节流阀18开度调整至最小;
开启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以及回收压缩机14,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启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以及回收压缩机14,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开启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
启动回收压缩机14,将制冷剂从储液罐19内吸出,并经过节流阀18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27中进行汽化;
将被汽化后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油分离器10内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回收压缩机14内;
将所述回收压缩机14排出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油分离器9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室内机组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内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23将第三接口5与气阀24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22将第二接口3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26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第二接口3以及第三接口5,关闭气阀24、液阀25、排气管23、吸气管22、第一接口2以及第四接口6,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启动回收压缩机14将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14、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排气管23、吸气管22以及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对室内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内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内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内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24和液阀25,以使得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内机组,则断开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外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23将第三接口5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26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22将第二接口3与气阀24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第二接口3以及第三接口5,关闭气阀24、液阀25、排气管23、吸气管22、第一接口2以及第四接口6,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启动回收压缩机14将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14、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排气管23、吸气管22以及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对室外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外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外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外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24和液阀25,以使得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外机组,则断开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室内机组至少包含有压缩机、注氟嘴26、室内换热器28、膨胀阀、气阀24和液阀25,气阀24连接有室内机组的出气口,液阀25连接室内机组的进液口。通常气阀24和液阀25上还具备有注氟口,气阀24和液阀25只能手动开启或者关闭,当气阀24和/或液阀25关闭时,气阀24或者液阀25上自带的注氟口只能与室外机组或者室内机组连通,本发明默认为气阀24或者液阀25关闭时,其自带的注氟口与室外机组连通,与室内机组不连通。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生产测试时串联模式用于生产测试结束后的制冷剂迁移存储;
生产测试时,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是分离状态的,同时因为室外机组非常简单故不配置复杂的电控系统,但室内机组构成复杂且配置有电控系统,因此在生产线上主要是对室内机组进行在线测试和制冷系统检漏。通常的做法是:室内机组灌注少量制冷剂作为检漏使用,室外机组采用测试工装配置有足量的制冷剂,室内外机组连接起来后采用室外机组的测试工装自带制冷剂运行,测试完毕后关闭液阀25通过压缩机把制冷剂全部压入室外机组的测试工装,这其中包括原来室内机组检漏用的少量制冷剂。由于采用同一个室外机组的测试工装,测试多台室内机组后,众多的原来室内机组的检漏制冷剂也会逐一累积到室外机组的测试工装内,导致测试工装的制冷剂越来越多、也会累积更多的压缩机冷冻油,只能定期排放或者调整,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同时还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生产时间的延长、降低生产效率。
当将本发明的制冷剂回收装置与室外机组连接后,具体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第二接口3与室外机组的进气口连接、第四接口6与室外机组的出液口连接;制冷剂回收装置和室外机组将作为生产线上的用于进行在线测试的测试工装,此时只需通过气氟管30将室内机组的出气口和第一接口2进行连通、通过液氟管31将室内机组的进液口和第三接口5进行连通,同时要求室内机组内灌注机组的额定灌注量替代原来的少量检漏用制冷剂。
本发明中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在生产测试时的工作过程如下:
①→制冷剂回收装置与室内机组连接后,气阀24和液阀25均处于原来的关闭状态,从而确保连接准确和紧密,之后打开四个接口上的手动阀门,四个单向阀根据其两端压差实现自动导通或者关闭,各种阀门按照下表动作到位后,制冷剂回收装置启动抽真空操作,具体的,顺序开启真空泵以及真空阀29,当检测到当前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真空压力满足抽真空要求时则认为当前真空度合格,此时顺序关闭真空泵和真空阀29即可,至此完成抽真空操作。
抽真空步骤: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31
②→抽真空符合要求后,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再手动打开气阀24和液阀25联通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从而开始制冷设备的测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操作顺序不能错误,此时各种阀门动作状态如下表: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41
③→在制冷设备测试完毕后,表明室内机组生产合格,可以从室外机组的测试工装上断开连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工序,此时需要把原来室内机组上灌注的制冷剂全部转移回室内机组,因此要把室外机组和制冷剂回收装置管路上的制冷剂回收至室内机组。关闭气阀24、打开液阀25、节流阀18开度调整到最小;然后开启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启动外风机,启动回收压缩机14将室外机组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此时节流阀18的开度根据回收工装的控制程序自动调节,持续运行直到回收工装检测到回收结束信号完成回收工作,各阀门状态如下表: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42
④→回收工作完成后,回收工装自动关闭回收压缩机14和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6,然后可以手动关闭液阀25;最后关闭第一接口2和第三接口5上的手动阀门,才可以把气氟管30和液氟管31从室内机组上的出气口和进液口断开,从而保证回收工装与室外机组组成的整套测试工装还处于无空气进入(但保留有极少质量的气体制冷剂,不影响下一台室内机组的测试运行)。至此完成首台室内机组的生产测试工序,该室内机组可以进入下一步生产工序,而测试工装可以等待下一台室内机组的测试和回收,各阀门状态如下表: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51
⑤→下一台室内机组与回收装置连接后,不再执行首台室内机组的首次抽真空程序,而是采用二次抽真空操作。由于室内机组的气阀24和液阀25都处于原来的关闭状态,故气阀24自带的注氟口处可以连接抽真空管对气阀24与第一接口2之间的管路进行抽真空、液阀25自带的注氟口处可以连接抽真空管对液阀25与第三接口5之间的管路进行抽真空。二次抽真空合格后断开抽真空管,打开气阀24和液阀25、打开第一接口2和第三接口5。后续的制冷设备的生产测试、迁移制冷剂到室内机组等与首台室内机组的操作②→④相同。故正常情况下首台室内机组的操作步骤为①②③④,第二台及以后的室内机组的操作步骤为⑤②③④,如果回收工装检测到工装的真空度不符合要求了,则按照首台室内机组的操作步骤执行。
如图4所示,当需要对室内机组进行维修时,则对应的采用旁通室内压缩机的方式对故障制冷设备的制冷剂进行迁移存储,具体过程如下:
实验室联机测试或者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室内机组系统故障时,特别是压缩机容易出现烧毁、卡缸等现象,这时候维护室内机组的系统时需要把制冷剂排放到回收罐,这就涉及到制冷剂的回收存储问题。如果采用本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可以把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迁移到室外机组,然后对室内机组进行系统维修,维修完毕抽真空后再把室外机组的制冷剂释放到整个制冷设备,则不需要专门的制冷剂回收容器,同时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制冷剂量在维修前后基本保持不变。
①准备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连接到室内机组上的端部带有启动手柄,手柄打开后可以把注氟嘴26内部的顶针压入,从而打开注氟嘴26实现联通开启;手柄关闭后注氟嘴26内部的顶针自动回弹实现关闭。连接制冷剂回收装置前手动关闭室内机组上的气阀24和液阀25、关闭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上的手柄;然后采用排气管23连接第三接口5和气阀24自带的注氟口、采用吸气管22连接第二接口3和室内机组的注氟嘴26。连接前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自带的手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②上述连接确保准确无误后,把真空泵连接到制冷剂回收装置的抽真空接口处,按照下面的阀门开关状态操作: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61
上述启闭状态确认完毕后,可以进行抽真空操作:顺序开启真空泵和真空阀29,直至真空度合格,顺序关闭真空阀29和真空泵,完成抽真空操作。
③上述抽真空操作完成后,按照下面的阀门开关状态操作: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62
确认完毕后,可以开启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风机,然后开启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回收压缩机14开始迁移制冷剂,持续运行直到制冷剂回收装置检测到回收结束信号完成回收工作。然后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回收压缩机14、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各种阀门开关状态操作如下: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63
④室内机组系统维护完毕,需要对室内机组进行抽真空:顺序开启真空泵和真空阀29、打开第二接口3和吸气管22上自带的阀门,直至真空度合格,顺序关闭真空阀29和真空泵完成抽真空操作。
⑤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制冷设备的气阀24和液阀25,室外机组的制冷剂会自动平衡返回室内机组,最后从制冷设备上断开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的连接,完成室内机组的系统维护。
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室外机进行维修时,则对应的采用旁通室内压缩机的方式对故障制冷设备的制冷剂进行迁移存储,具体过程如下:
实验室联机测试或者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室外机系统故障时,这时候维护室外机的系统时需要把制冷剂排放到回收罐,这就涉及到制冷剂的回收存储问题。如果采用本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可以把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迁移到室内机组,然后对室外机组进行系统维修,维修完毕抽真空后再把室内机组的制冷剂释放到整个制冷设备,则不需要专门的制冷剂回收容器,同时保证制冷设备内部的制冷剂量在维修前后基本保持不变。
①准备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连接到室内机组上的端部带有启动手柄,手柄打开后可以把注氟嘴26内部的顶针压入,从而打开注氟嘴26实现联通开启;手柄关闭后注氟嘴26内部的顶针自动回弹实现关闭。连接制冷剂回收装置前手动关闭室内机组上的气阀24和液阀25、关闭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上的手柄;然后采用排气管23连接第三接口5和室内机组的注氟嘴26、采用吸气管22连接第二接口3和气阀24自带的注氟口。连接前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自带的手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②上述连接确保准确无误后,把真空泵连接到制冷剂回收装置的抽真空接口处,按照下面的阀门开关状态操作: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71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81
上述启闭状态确认完毕后,可以进行抽真空操作,顺序开启真空泵和真空阀29,直至真空度合格完成抽真空操作,顺序关闭真空阀29和真空泵。
③上述抽真空操作完成后,按照下面的阀门开关状态操作: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82
确认完毕后,可以开启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的风机,然后开启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回收压缩机14开始迁移制冷剂,持续运行直到制冷剂回收装置检测到回收结束信号完成回收工作。然后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回收压缩机14、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6,各种阀门开关状态操作如下:
Figure BDA0003216362080000183
④室外机组系统维护完毕,需要对室外机组进行抽真空:顺序开启真空泵和真空阀29、打开第二接口3和吸气管22上自带的阀门,直至真空度合格,顺序关闭真空阀29和真空泵完成抽真空操作。
⑤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22和排气管23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制冷设备的气阀24和液阀25,室内机组的制冷剂会自动平衡返回室外机组,最后从制冷设备上断开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的连接,完成室外机组的系统维护。
上述三种制冷剂回收装置的使用情况,每种情况下的步骤都可以成为一个标准的控制模块,其中某些控制模块是通用的,步骤中出现手动操作比如连接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打开或者关闭手柄等都有系统提示,完成后确认通过制冷剂回收装置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很显然,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同时出现故障时,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可以逐一进行维护最终实现整个制冷设备的故障排除。
需要说明的是,本中所涉及的第一接口2至第四接口6、排气管23和吸气管22、真空阀29等等所涉及到的手动开关都可以采用电气化控制的阀门,比如电磁阀等,从而可以实现智能控制,提高效率、降低出错概率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若干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排气管路,两端具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回油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相连通,以对制冷设备中的冷冻油进行回收;
压缩管路,一端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从室外机组转移;所述压缩管路上还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用于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进行回收;
以及抽真空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通,对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压缩管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的入口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回油管路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压缩管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路包括:与所述吸气管路相连通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连通有回收压缩机,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冷冻油出口之间连通有第二毛细管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回油管路之间连通有第二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冷冻油出口与所述排气管路之间还连通有第一毛细管以及第一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包括:沿着所述第四接口至所述第三接口方向依次相连通的节流阀、储液罐以及第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与第四单向阀并联设置于所述排气管路上。
8.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相连通。
9.一种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制冷剂回收装置真空度合格后,则执行制冷设备测试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室内机组生产合格后,则关闭气阀以及开启液阀,并将节流阀开度调整至最小;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回收压缩机,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回收压缩机,以将室外机组内的制冷剂压入室内机组内,并将所述制冷剂回收装置内的冷冻油以及制冷设备内的冷冻油进行对应回收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制冷剂从储液罐内吸出,并经过节流阀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中进行汽化;
将被汽化后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油分离器内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回收压缩机内;
将所述回收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油分离器进行冷冻油分离操作;
将被分离后的制冷剂输送至室内机组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内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将第三接口与气阀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将第二接口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关闭气阀、液阀、排气管、吸气管、第一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和吸气管,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排气管、吸气管以及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对室内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内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内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内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和液阀,以使得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内机组,则断开吸气管和排气管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剂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室外机组出现故障时,则通过排气管将第三接口与室内机组的注氟嘴相连通,以及通过吸气管将第二接口与气阀自带的注氟口相连通;
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接口以及第三接口,关闭气阀、液阀、排气管、吸气管、第一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执行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当前真空度合格后,则打开排气管和吸气管,启动回收压缩机将室外机组的制冷剂迁移至室内机组;
若检测到回收完成后,则关闭回收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排气管、吸气管以及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对室外机组进行维护;
当检测到室外机组维护完毕后,则执行对室外机组抽真空步骤;
若检测到所述室外机组的真空度合格后,则关闭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所有接口和电磁阀、把制冷剂回收装置上的吸气管和排气管上的自带阀门关闭、打开气阀和液阀,以使得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自动平衡返回至室外机组;
若检测到制冷剂已返回至室外机组,则断开吸气管和排气管与制冷机组的连接。
CN202110944696.3A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531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4696.3A CN113531966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44696.3A CN113531966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31966A true CN113531966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1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44696.3A Pending CN113531966A (zh) 2021-08-17 2021-08-17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319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979A (zh) * 2022-04-24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器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6880A (ko) * 1999-11-09 2000-02-07 고석선 냉매 회수,재생,충진기를 이용한 냉매 누출 시험장치.
CN101769655A (zh) * 2010-01-25 2010-07-07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自动回收及充注系统
CN201527351U (zh) * 2009-11-24 201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回收制冷剂式空调外机检测系统
CN206056039U (zh) * 2016-08-16 2017-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3203228A (zh) * 2021-04-28 2021-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整装置、冷媒回收设备及冷媒回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5809519U (zh) * 2021-08-17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制冷剂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6880A (ko) * 1999-11-09 2000-02-07 고석선 냉매 회수,재생,충진기를 이용한 냉매 누출 시험장치.
CN201527351U (zh) * 2009-11-24 201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可回收制冷剂式空调外机检测系统
CN101769655A (zh) * 2010-01-25 2010-07-07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的自动回收及充注系统
CN206056039U (zh) * 2016-08-16 2017-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回收功能的空调系统
CN113203228A (zh) * 2021-04-28 2021-08-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整装置、冷媒回收设备及冷媒回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5809519U (zh) * 2021-08-17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制冷剂回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979A (zh) * 2022-04-24 2022-07-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器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9207A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3438629B (zh) 一种多功能冷媒机
CN215809519U (zh)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制冷剂回收系统
KR20060075942A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및 냉매 회수방법
CN113531966A (zh) 一种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74647B (zh) 变容压缩机系统化霜控制方法
KR20050034948A (ko) 4대의 압축기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균유운전 제어방법
CN113203228B (zh) 冷媒调整装置、冷媒回收设备及冷媒回收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207432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测试工装、及在线测试和制冷剂回收方法
CN201527351U (zh) 可回收制冷剂式空调外机检测系统
US11131489B2 (en) Refrigerant recovery apparatus
CN214665402U (zh) 冷媒调整装置和冷媒回收设备
CN104848487B (zh) 智能维护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1400406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3190729U (zh) 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
CN114777218B (zh) 多联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94982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的抽真空控制方法
CN113007932A (zh) 冷媒调整装置、冷媒回收设备及冷媒回收设备的控制方法
JP4082224B2 (ja) 冷媒回収装置
JP3550616B2 (ja) 冷凍設備に封入されている冷媒の回収方法、および、同回収装置
CN206905154U (zh) 空调机组
US10281182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CN115615069A (zh) 制冷剂回收装置、制冷剂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78893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02959B (zh) 一种压缩机试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