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9280A -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9280A
CN113529280A CN202110801478.4A CN202110801478A CN113529280A CN 113529280 A CN113529280 A CN 113529280A CN 202110801478 A CN202110801478 A CN 202110801478A CN 113529280 A CN113529280 A CN 113529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solution
electrostatic spinning
spinneret
fiber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14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慧敏
许杉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easy Medica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easy Medica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easy Medica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easy Medical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014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9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9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9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82Addition poly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282Addition polymers
    • D04H1/4291Olefin seri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7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webs, e.g. by layering we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层数为n,n≥2;所述步骤(2)的操作次数为n‑1次。与热压工艺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避免由于热压给材料带来力学性能损失,通过选用可降解材料为纺丝材料,使得用该方法制备出的纺丝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相容性,可用于软组织修复材料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软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织,因外科手术、外伤、疾病等原因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此软组织修复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软组织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需要植入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例如腹壁缺损、腹股沟疝、跟腱修复等需要高强度的材料为其修复过程提供一定的支撑。目前用于上述疾病的主要材料是编织网片。然而,编织网片虽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存在硬度大、表面粗糙、容易与组织粘连,与组织融合性不好等缺陷,很难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电纺纤维膜具有柔软、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的特性,具有三维网络结构,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修复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电纺纤维膜的力学强度比较低,在对强度要求较高的疾病应用方面受到限制。
为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生物相容性,传统方法是将电纺膜与编织网片通过直接或间接热压和粘合来复合。CN103007364A公开了一种脂肪族聚酯双层不对称引导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双层不对称引导组织再生膜由一层致密脂肪族聚酯层和一层疏松脂肪族聚酯层构成。其制备过程包括:以脂肪族聚酯配制成A、B电纺液,以A电纺液静电纺丝成膜并经热压得致密层,再以B电纺液在A电纺膜上静电纺丝成膜得疏松层,得到的双层不对称电纺膜再经真空干燥、溶剂脱除、冷冻干燥最后经Co60辐射或环氧乙烷灭菌得到双层不对称引导组织再生膜。该发明所提供的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能很好地满足引导组织再生修复的临床需要。CN105343931A公开了一种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组织修复用复合纤维膜和它们的应用。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其吸水率在50mL/m2至200mL/m2的范围内,所述组织修复用纤维膜是通过对由直径为10nm~100μm的疏水材料的纤维丝交织形成的纤维膜进行热压处理而得到,在所述热压处理中在纤维膜表面形成沟槽。但是采用热压结合的方式直接进行纤维膜间的连接,容易破坏纤维膜的结构,从而导致电纺膜的修复性能下降力学强度损失,不能得到理想的复合膜片;CN1586637A公开了一种双层复合胶原基引导组织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胶原和透明质酸或其钠盐为主要原料,通过机械压合和化学交联制备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结构的双层复合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虽然该多层结构膜材料具备了引导组织再生的功能,但由于其主材料本身的限制(如胶原需要纯化和交联,且来源不稳定)和成型工艺的缺陷(如膜表面完全致密无孔,层与层之间的复合需要通过机械压合或使用化学交联剂)使得这些膜材料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了影响。
因此,研究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新的制备方法,克服目前常用的热压和机械压合所带来的技术缺陷,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纤维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本发明通过设定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实现了纤维膜多层结构的构建,相比于传统的热压工艺,该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热压给纺丝材料带来的损害。同时,通过喷丝孔与辊筒距离、纺丝材料组分以及各组分间配比的筛选,使得制备出的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突出的力学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
(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
(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
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
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层数为n,n≥2(例如可以为3、4、5、6、7、8、9、10、11或12等),所述步骤(2)的操作次数为n-1次。
本发明通过设定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实现了纤维膜多层结构的构建,相比于传统的热压工艺,该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热压给纺丝材料带来的损害。
本发明中,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各自独立地包括可降解材料以及任选地不可降解材料。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为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均聚物包括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对二氧环己酮或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共聚物的聚合单体选自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乙二醇、对二氧环己酮或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例如可以为50000、80000、100000、120000、150000、200000、220000、230000、250000、280000或29000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进一步优选为60000~200000。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400000,例如可以为6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20000、350000、380000或39000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进一步优选为80000~300000。
本发明中,将不可降解材料引入到纤维膜中,可以极大地增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使得在纤维膜组织修复过程中为细胞修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本发明中,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例如可以为12%、15%、20%、22%、25%、30%、35%、40%、45%、50%、52%、54%、55%、56%、57%或58%,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本发明中,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组合;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通过溶液共混或喷丝头共混进行静电纺丝。
优选地,所述溶液共混包括将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混合,注入给料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溶液共混中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质量比为9:(1~81),例如可以为9:2、9:5、9:9、9:20、9:25、9:29、9:30、9:40、9:50、9:60、9:70、9:75或9:80等。
优选地,所述喷丝头共混包括将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分别注入不同的给料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喷丝头共混中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喷丝孔的数量比为9:(1~81),例如可以为9:2、9:5、9:9、9:20、9:25、9:29、9:30、9:40、9:50、9:60、9:70、9:75或9:80等。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例如可以为12%、20%、25%、30%、32%、35%、40%、42%、45%、50%、52%、54%、55%或59%,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例如可以为12%、20%、25%、30%、32%、35%、40%、42%、45%、50%、52%、54%、55%或59%,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每一个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相同。
优选地,每一个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相同。
优选地,每一个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组合。
优选地,每一个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例如可以为6cm、10cm、12cm、15cm、16cm、18cm、20cm、21cm、22cm、25cm、26cm、28cm或29c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37℃,例如可以为22℃、24℃、26℃、28℃、30℃、32℃、34℃、35℃或36℃,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5~0.8m3/hr,例如可以为0.52m3/hr、0.54m3/hr、0.56m3/hr、0.58m3/hr、0.60m3/hr、0.62m3/hr、0.62m3/hr、0.64m3/hr、0.70m3/hr、0.72m3/hr、0.76m3/hr、0.78m3/hr或0.79m3/hr,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35KV,例如可以为12KV、14KV、16KV、20KV、25KV、28KV、30KV、32KV、33KV或34KV,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溶液给料速度为10~30μL/min,例如可以为12μL/min、14μL/min、20μL/min、22μL/min、24μL/min、25μL/min、27μL/min、28μL/min或29μL/min,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喷丝头内径为0.3~0.6mm,例如可以为0.32mm、0.34mm、0.36mm、0.38mm、0.40mm、0.42mm、0.44mm、0.5mm、0.52mm、0.56mm、0.58mm或0.59m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环境温度、空气流速、电压、溶液给料速度以及喷丝头内径相同。
本发明中,每一个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相同,每一个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相同。
优选地,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与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之比为1:(1/30~1),例如可以为1:1/25、1:1/20、1:1/15、1:1/10、1:1/8、1:1/7、1:1/6、1:1/5、1:1/4、1:1/3或1:1/2等。
优选地,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大于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
优选地,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例如可以为6cm、6.5cm、7.5cm、8cm、8.5cm、9cm、9.5cm、10cm、12cm、14cm、16cm、18cm、20cm、22cm、24cm、28cm或29c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本发明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降解材料以及任选地不可降解材料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60%的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
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环境温度、空气流速、电压、溶液给料速度以及喷丝头内径相同;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37℃,空气流速控制在0.5~0.8m3/hr,电压为10~35KV,溶液给料速度为10~30μL/min,喷丝头内径为0.3~0.6mm;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的溶液、纺丝时间相同,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的溶液、纺丝时间相同,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与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之比为1:(1/30~1);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大于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厚度为50~500μm,例如可以为80μm、100μm、150μm、180μm、200μm、250μm、280μm、300μm、320μm、350μm、400μm、450μm或480μ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进一步优选为80~300μm。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在软组织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定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实现了纤维膜多层结构的构建,相比于传统的热压工艺,该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热压给纺丝材料带来的损害。同时,通过喷丝孔与辊筒距离、纺丝材料组分以及各组分间配比的筛选,使得制备出的纤维膜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可高达15.13MPa,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95%。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层纤维膜的表面SEM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层纤维膜的表面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所使用的材料包括: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赢创,RESOMER LG755;
聚L-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赢创,RESOMER LC703S;
聚偏二氟乙烯:阿科玛,Kynar PVDF74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膜为6层结构的纤维膜,所述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纺丝材料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3)重复步骤(2)5次,得到所述具有6层结构的纤维膜;每一次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5℃、空气流速为0.7m3/hr、电压为20KV、溶液给料速度为20μL/min以及喷丝头内径为4mm。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4cm,纺丝时间为50min,第2、4、6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8cm,纺丝时间为30min。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为聚偏二氟乙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2:1;第2、4、6次的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两者的质量比为1:2。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膜为6层结构的纤维膜,所述纤维膜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一次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为聚偏二氟乙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3: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中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3cm,第2、4、6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5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中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23cm,第2、4、6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5c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中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30cm,第2、4、6次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5c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膜为6层结构的纤维膜,所述纤维膜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1、3、5次的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二者的质量比为5: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膜为6层结构的纤维膜,所述纤维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纺丝材料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然后取出纤维膜;重复步骤(1)得到3层独立的纤维膜;(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将纺丝材料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然后取出纤维膜;重复步骤(2)得到3层独立的纤维膜;(3)将得到的3层步骤(1)制备出的纤维膜以及3层步骤(2)制备出的纤维膜,采用热压工艺,将步骤(1)制备出的纤维膜与步骤(2)制备出的纤维膜交叠,得到6层结构的纤维膜。步骤(1)中的3次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均为聚偏二氟乙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三者的质量比为1:2:1;步骤(2)中的3次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均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L-丙交酯-己内酯的组合,两者的质量比为1:2。每一次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5℃、空气流速为0.7m3/hr、电压为20KV、溶液给料速度为20μL/min以及喷丝头内径为4mm。步骤(1)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4cm,纺丝时间为50min,步骤(2)的静电纺丝的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为8cm,纺丝时间为30min。
性能测试
SEM测试:实施例1中的步骤(1)纺出的第一层纤维膜,进行收集,然后接着进行步骤(2)操作,得到第二层纤维膜,进行收集;对得到的第一层纤维膜以及第二层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飞纳,Phenom Pro),分别对其进行SEM测试。如图1、图2所示,从两图中可看出,纤维膜中纤维丝的内径大概为4μm,且图2的纤维层与图1相比较为致密。
力学性能测试:根据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将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制备出的多层结构的纤维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164773870000121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纤维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当纺丝溶液包括可降解材料和不可降解材料时,通过调控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实施例1),纤维膜的力学强度可高达19.13MPa,断裂伸长率为201%,当纺丝溶液中仅包括可降解材料时(实施例6),制备出的纤维膜的力学强度为9.62MPa,断裂伸长率为262%。而采用传统的热压工艺制备出的纤维膜(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力学性能较差,仅为6.25MPa,断裂伸长率为100%,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更有利于提高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
(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
(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
相邻两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不同;
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层数为n,n≥2;所述步骤(2)的操作次数为n-1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各自独立地包括可降解材料以及任选地不可降解材料;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为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均聚物包括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对二氧环己酮或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共聚物的聚合单体选自乙交酯、丙交酯、己内酯、乙二醇、对二氧环己酮或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进一步优选为60000~200000;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400000,进一步优选为80000~300000;
优选地,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组合;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通过溶液共混或喷丝头共混进行静电纺丝;
优选地,所述溶液共混包括将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混合,注入给料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溶液共混中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质量比为9:(1~81);
优选地,所述喷丝头共混包括将可降解材料溶液与不可降解材料溶液分别注入不同的给料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喷丝头共混中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喷丝孔的数量比为9:(1~81);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材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
优选地,所述不可降解材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6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相同;
优选地,每一个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相同;
优选地,每一个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和不可降解材料溶液的组合;
优选地,每一个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为可降解材料溶液。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材料的溶液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乙酰胺、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37℃;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空气流速控制在0.5~0.8m3/hr;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0~35KV;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溶液给料速度为10~30μL/min;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丝的喷丝头内径为0.3~0.6mm;
优选地,每一次静电纺丝的所述环境温度、空气流速、电压、溶液给料速度以及喷丝头内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相同,每一个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相同;
优选地,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与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之比为1:(1/30~1);
优选地,每一个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每一个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大于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
优选地,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降解材料以及任选地不可降解材料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60%的纺丝材料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一层纤维膜;
(2)改变喷丝孔与辊筒的距离,在步骤(1)得到的一层纤维膜上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含有两层结构的纤维膜;
(3)可选地重复步骤(2),得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
每一次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空气流速、电压、溶液给料速度以及喷丝头内径相同;静电纺丝的环境温度为20~37℃,空气流速控制在0.5~0.8m3/hr,电压为10~35KV,溶液给料速度为10~30μL/min,喷丝头内径为0.3~0.6mm;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的溶液、纺丝时间相同,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材料的溶液、纺丝时间相同,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与第偶数次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时间之比为1:(1/30~1);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相同,相邻两次静电纺丝中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大于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的距离,第奇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和第偶数次静电纺丝的所述喷丝头与辊筒之间的距离各自独立地为5~30cm。
9.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优选地,所述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的厚度为5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80~300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在软组织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CN202110801478.4A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3529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1478.4A CN113529280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01478.4A CN113529280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9280A true CN113529280A (zh) 2021-10-22

Family

ID=7809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1478.4A Pending CN113529280A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92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632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增强电纺纤维膜力学性能的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4015A (zh) * 2012-08-30 2012-11-2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有三七药物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81624A (zh) * 2013-08-09 2014-01-0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夹心式静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11767A (zh) * 2014-03-27 2014-07-0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生产设备及利用该设备制备静电纺丝纤维膜的方法
CN106581786A (zh) * 2016-11-22 2017-04-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功能性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180236403A1 (en) * 2015-08-13 2018-08-23 Amogreentech Co., Ltd. Nanofiber for filter medium, filter medium comprising sam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filter unit comprising same
CN109700562A (zh) * 2018-12-13 2019-05-03 贵州大学 仿生天然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多层双取向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5576A (zh) * 2019-01-18 2019-05-14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缓释镇痛抗菌可吸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3680A (zh) * 2019-03-07 2019-06-18 宁波光远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纤维膜、修复套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29994A (zh) * 2019-05-24 2019-08-16 东华大学 具有高效吸湿凉爽功能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4654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李军 一种复合型人工韧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40648A (zh) * 2016-12-28 2020-10-30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1550A (zh) * 2020-10-20 2021-02-02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环保自清洁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4015A (zh) * 2012-08-30 2012-11-21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有三七药物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481624A (zh) * 2013-08-09 2014-01-0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多层夹心式静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11767A (zh) * 2014-03-27 2014-07-09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生产设备及利用该设备制备静电纺丝纤维膜的方法
US20180236403A1 (en) * 2015-08-13 2018-08-23 Amogreentech Co., Ltd. Nanofiber for filter medium, filter medium comprising sam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filter unit comprising same
CN106581786A (zh) * 2016-11-22 2017-04-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功能性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840648A (zh) * 2016-12-28 2020-10-30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复合组织修复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562A (zh) * 2018-12-13 2019-05-03 贵州大学 仿生天然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多层双取向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5576A (zh) * 2019-01-18 2019-05-14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缓释镇痛抗菌可吸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3680A (zh) * 2019-03-07 2019-06-18 宁波光远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修复纤维膜、修复套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29994A (zh) * 2019-05-24 2019-08-16 东华大学 具有高效吸湿凉爽功能的微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4654A (zh) * 2020-05-15 2020-08-18 李军 一种复合型人工韧带及其制作方法
CN112301550A (zh) * 2020-10-20 2021-02-02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环保自清洁复合纳米纤维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6320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增强电纺纤维膜力学性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9419B (zh) 一种仿生型可吸收硬脑膜补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U772047B2 (en) Multi-channel bioresorbable nerve regeneration conduit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KR101828382B1 (ko) 골유도재생술용 나노섬유 복합 멤브레인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4100718A1 (en) Methods of electrospinning and compositions made therefrom
KR20070085405A (ko) 원통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4206308A1 (zh) 组织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540327A (zh) 一种仿自然血管的三层人造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6186B (zh) 一种用于神经修复的生物医用可降解双层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28514B1 (ko) 골재생용 세포 지지체 제작을 위한 전기방사와 동결건조법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제조 방법
EP0835894B1 (de) Triblockterpolymer, seine Verwendung für medizinische Produkt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McCullen et al. Fiber-reinforced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use of traditional textile substrates to nanofibrous arrays
US11883279B2 (en) Implant with fillable reservoir
CN111617320B (zh) 骨诱导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9280A (zh)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hang et al. Medical fibers and biotextiles
Malik et al. Electrospun biomimetic polymer nanofibers as vascular grafts
US20210140070A1 (en) Nanofiber composite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372478A (zh) 人造硬膜
CN105420848B (zh) 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
CN114129778B (zh) 一种通过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相结合制备引导组织再生膜的方法
Sukmana PLAGIARISM_ELECTROSPUN-BASED FIBROUS SCAFFOLD FOR CARDIOVASCULA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JP4729293B2 (ja) 人工心臓弁、再生医療用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88228B1 (ko) 친수화성 합성 및 천연 폴리에스터 나노섬유와, 천연폴리에스터를 이용한 상처 피복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376692A1 (en) Biomimetic nanofiber web and method and device to manufacture the same
Lin et al. Tissue engineering stent model with long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