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7977B -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7977B
CN113527977B CN202110666386.XA CN202110666386A CN113527977B CN 113527977 B CN113527977 B CN 113527977B CN 202110666386 A CN202110666386 A CN 202110666386A CN 113527977 B CN113527977 B CN 113527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silicone
acrylic resin
resin coat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63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7977A (zh
Inventor
汪黎明
赖心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663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7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7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7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7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7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51/08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51/085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n to 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 C08F283/1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siloxanes on to polysilox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28Oxygen or compounds releasing free oxygen
    • C08F4/32Organic compounds
    • C08F4/34Per-compounds with one peroxy-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8Anti-corrosive pai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体系中加入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丙烯酸,可明显提高涂层的粘附性,使工艺成本大大降低;所得的硅丙树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得到,借助化学键的作用将两种不相容的物质结合起来,使得该树脂体系无需添加乳化剂即可持久稳定,有效地结合了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两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金属材料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飞机、轮船、导弹、火箭,小到机械零件、日常用品等等,无一不需要金属材料。而金属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腐蚀生锈而造成经济损失、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危害。由此可见,防腐蚀技术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目前,涂覆一层防腐涂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丙烯酸酯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酸碱性,且其成膜性高、附着力强,因此是广泛应用于金属防腐领域的重要涂料种类之一。然而,丙烯酸酯涂料存在耐水性和致密性差的弱点,其涂料分子中通常含亲水基团,导致涂层表面亲水,此时雨水及污染物便容易附着在涂层表面,同时涂层表面存在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孔,在毛细作用下,水和污染物会渗入到涂层中去,造成表面污染,大大降低了防腐蚀效果。
而有机硅单体及其聚合物分子链段柔顺,具有低表面能和高铺展性等优异的表面特性,可以弥补丙烯酸酯涂料的表面缺陷,因此将有机硅与丙烯酸树脂进行共聚,形成二元或三元聚合物网络,可以大大提高树脂的性能,从而在金属材料防水与防粘附的领域中得到应用。现有的硅丙树脂制备技术中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制备相关的树脂涂料中通常不含硅油或者硅油含量很少,大多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有机硅对丙烯酸酯体系进行改性,导致体系中硅油含量有限致使涂层综合防水,防腐性能受限;二是使用的功能性有机硅单体或聚合物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应用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一种硅丙树脂涂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上述硅丙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上述硅丙树脂涂料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包括以下组分:
丙烯酸、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预聚体、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丙烯酸1~20份、丙烯酸酯单体5~65份、有机硅预聚体1~50份、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0.01~5.0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丙烯酸、1,4-双(丙烯酰氧基)丁烷、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三乙酰氧基乙烯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有机硅预聚体为乙烯基硅油,如下式(Ⅰ)所示:
Figure GDA0003360792750000031
其中,R为烷基、烯基、芳基、羟基、氢,酯基、氨基、聚醚链的至少一种,m=5~200,n=1~1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有机硅预聚体分子量为Mn=200~20000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对苯甲酸叔丁酯等自由基引发剂的至少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上述硅丙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预聚体、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经反应后得所述硅丙树脂涂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丙烯酸、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预聚体和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经搅拌,升温至80~130℃,再加入引发剂,经聚合反应0.1~48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溶剂包括甲苯、乙苯、丁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氯仿、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甲基亚砜、石油醚、四氯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将硅丙树脂涂料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任意基材,上述基材包括但不限于马口铁片、铝片、铜片、镁片、玻璃、木材、棉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硅丙树脂涂料中无需添加固化剂,上述硅丙树脂涂料涂布在上述基材后,在室温下干燥1~3h,即可得到一种自清洁防腐涂层。
为了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硅丙树脂涂料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硅丙树脂涂料在防水涂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附着力好、疏水效果好、抗腐蚀性强的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基于有机硅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良好的耐水性,将乙烯基硅氧烷与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硅烷偶联剂通过自由基共聚获得硅丙树脂,并使用旋涂或者刷涂的方式将硅丙树脂附着于不同的基底上,制得具有优良的附着力,疏水性能和防腐蚀效果的涂层。
本发明中各原料搭配合理、功能性好,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体系中加入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丙烯酸,可明显提高涂层的粘附性,使工艺成本大大降低;
(2)所得的硅丙树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式合成得到,借助化学键的作用将两种不相容的物质结合起来,使得该树脂体系无需添加乳化剂即可持久稳定,有效地结合了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两者的优点;
(3)制备的涂层与市售水性涂料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附着力和透明性,能达到良好的防护、装饰的作用;
(4)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应用广泛;
(5)与市售涂料相比,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疏水防黏附性能,增强了涂层的实用价值;
该硅丙树脂还可以与纳米粒子SiO2、TiO2、ZnO等混合,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能适应于不同的应用需要,实现性能可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附着力测试图。
图2为涂层透明性测试图。
图3为涂层耐酸碱盐腐蚀测试图。
图4为硫酸铜点滴实验测试图。
图5为疏水性能测试图。
图6为润湿性能测试图。
图7为防污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抹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2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3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3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4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5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6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酰胺、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7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10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8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1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9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20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实施例10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25份有机硅预聚体和2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对比例1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份丙烯酸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对比例1中不含乙烯基硅油和硅烷偶联剂。
对比例2
将20份甲基丙烯酸月桂酯、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溶解于30份甲苯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00℃,加入0.01份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基)酯,自由基聚合反应3h,降温,过滤出料制得硅丙树脂。
将上述硅丙树脂通过旋涂、浸涂、滴涂、刷涂、喷涂中至少一种方式涂布于马口铁片上,涂膜室温干燥3h后,测试其涂膜性能,各项测试性能结果见表1。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9286-88划格法测试涂层附着力;
本发明使用国标GB/T6739-1986铅笔划痕法来测试涂层硬度。
对比例2中不含丙烯酸。
性能测试:
表1室温干燥3h后,涂膜的各项性能
Figure GDA0003360792750000111
Figure GDA0003360792750000121
如表1所示,随着丙烯酸的用量从0份(对比例2)到1份(实施例1),附着力从3级增加到1级,丙烯酸用量再增加到2份(实施例2),涂层可达到最佳附着力等级0级,表明本发明仅通过加入少量丙烯酸单体即可达到涂层所需优异的附着力;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酰胺用量的增加,铅笔划痕等级从HB增加到4H,硬度得到大幅增长。
图1为实施例3与市售水性涂料附着力测试实物图。由图可见,市售水性涂料部分面积脱落,涂层附着力性能差,而实施例3几乎没有脱落,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图2为涂层透明性测试,左图为实施例1使用旋涂方式的疏水涂层实物图,右图为无涂层的玻璃片实物图,两者对比,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涂层可提供良好的透明性。
图3为涂层耐酸碱盐腐蚀测试,(a)图为对比例1~2和实施例6~8通过滴涂方式所得铁片在pH为1的盐酸溶液中浸泡5天后涂层的实物图,可见与空白铁片完全被腐蚀对比,本发明中的涂层(包含对比例1~2和实施例6~8)均未被腐蚀,表明本发明中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b)图对比例1~2和实施例6~8通过滴涂方式所得铁片在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5天后涂层的实物图,可见与空白铁片完全被腐蚀对比,对比例发生了局部腐蚀,实施例只有边缘被腐蚀,表明实施例6~8的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c)图对比例1~2和实施例6~8通过滴涂方式所得铁片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5天后涂层的实物图。可见与空白铁片完全被腐蚀对比,本发明中的涂层(包含对比例1~2和实施例6~8)均未被腐蚀,表明本发明中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厚度均为60~70μm。
图4为硫酸铜点滴实验,(a)图右边为实施例8通过旋涂方式所得铁片刚滴入硫酸铜溶液的实物图,左边为对比例1所制得铁片刚滴入硫酸铜溶液的实物图;(b)图右边为实施例8通过旋涂方式所得铁片滴入硫酸铜溶液15min后的实物图,左边为对比例1,可见对比例1铜被置换出现浑浊,实施例8未出现浑浊,表明实施例8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注:硫酸铜点滴实验判断标准:当硫酸铜溶液大于2min后出现浑浊,则表明涂层耐蚀性能合格。空白铁片在5s左右出现浑浊。
图5为市售水性涂料、对比例1-3和实施例1-9的疏水性能测试,由图中可见,市售涂料接触角小于90度,而本发明的涂层(包括对比例和实施例)接触角均大于90度,表明涂层具有疏水性。
图6为实施例8和对比例1的分别在玻璃基底和金属铁片基底的润湿性能实物图。由图可见,不管是玻璃基底还是金属基底,实施例8涂层上的水滴1s后会从涂层滚落,而对比例1涂层上的水滴在1min后仍停留在表面,表明实施例8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清洁防黏附性能。
图7为空白基底和实施例8分别对牛奶、咖啡、颜料、酱油、蜂蜜不同液体的防污性能。由图可见,不同的液体在空白基底上会扩散并污染整个表面,而涂覆了实施例8样品的涂层,在玻璃基底,金属基底和木材基底上,不同的液体呈现水珠状态,当基材倾斜到一定程度,液体可滚落表面而不污染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丙烯酸、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预聚体、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
所述有机硅预聚体为乙烯基硅油,如下式(Ⅰ)所示:
Figure FDA0003740967150000011
其中,R为烷基,m=200,n=10;
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丙烯酸1~20份、丙烯酸酯单体5~65份、有机硅预聚体1~50份、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0.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丁酯、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1,4-双(丙烯酰氧基)丁烷、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三乙酰氧基乙烯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对苯甲酸叔丁酯自由基引发剂的至少一种。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混合所述丙烯酸、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预聚体、含乙烯基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经反应后得所述硅丙树脂涂料。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在防水涂料中的应用。
CN202110666386.X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527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6386.XA CN113527977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6386.XA CN113527977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7977A CN113527977A (zh) 2021-10-22
CN113527977B true CN113527977B (zh) 2022-10-11

Family

ID=7812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6386.XA Active CN113527977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79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9102A (zh) * 2021-10-25 2021-12-14 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干高耐候丙烯酸机械通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860B (zh) * 2022-08-23 2023-08-29 广州大学 一种有机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4C (zh) * 1997-10-15 2001-01-31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涂料用硅丙树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35412B (zh) * 2009-12-01 2011-06-29 陕西科技大学 有机硅及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无皂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1982512B (zh) * 2010-09-21 2014-07-09 常州大学 一种硅丙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7977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27977B (zh) 一种硅丙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8513342B2 (en)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US10837139B2 (en) Durable polymer-aerogel based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a composite material
US6114440A (en) Silicone resin-containing emulsio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nd article having a cured film of same
CN104558447B (zh) 一种无机纳米复合的防涂鸦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71640B (zh) 一种涂层剂用表面调整剂
GB2139115A (en) Article comprising silicone resin coated, methacrylate-primed substrate
CN102766403B (zh) 一种丙烯酸改性有机硅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313A (zh)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
WO2018040863A1 (zh) 自抛光防污漆用的(甲基)丙烯酸锌-硅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WO1997020004A1 (fr) Composition de resine solidifiable pour peintures a l'eau
KR102084794B1 (ko) 표면조정제
JP5788014B2 (ja) 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膜
CN101555385B (zh) 一种水稀释型有机硅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202865B1 (en) Matt coating composition, matt coating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3502129B (zh) 一种透明防污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99251A (zh) 复合材料卫生洁具表面涂装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01561A (zh) 一种室温固化超疏水自清洁氟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3772524B2 (ja) 水系コーティング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装品
TWI735015B (zh) 聚矽氧烷樹脂、含彼之塗料組合物及其應用
CN1217360A (zh)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胶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91166A (zh) 一种有机硅油复合丙烯酸乳胶及其制备方法
JPH11130962A (ja) シリコーン樹脂含有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並びに該組成物の硬化被膜を有する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410625B (zh) 改性uv光油及基于改性光油制备透明防污涂层的方法
CN114940723B (zh) 一种超耐水氟化自清洁增透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