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6274A -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6274A
CN113526274A CN202110868380.0A CN202110868380A CN113526274A CN 113526274 A CN113526274 A CN 113526274A CN 202110868380 A CN202110868380 A CN 202110868380A CN 113526274 A CN113526274 A CN 113526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elevator
buttons
frequency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83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6274B (zh
Inventor
陈玉东
易何云
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83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6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6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6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6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6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23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after boa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包括:包含至少两个且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电梯按钮的按钮组;用于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的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按钮组中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时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的检测装置;控制单元,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时,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梯按钮登记方法。本发明可以缩小高频次按钮与其它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距,实现电梯按钮实际寿命的均衡化。

Description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电梯按钮的实际寿命均衡化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电梯都会在各层站上配置层站按钮(例如上下行方向按钮),在轿厢内配置有轿厢按钮(例如各楼层按钮、开关门按钮等),层站上的乘客通过按压上下行方向按钮即可登记其乘梯方向,轿厢内的乘客则通过按压对应数字的楼层按钮即可登记其目的楼层。但是,在电梯按钮的实际使用中,不同按钮被按压的次数存在不同,例如轿厢内不同楼层对应的电梯按钮的按压次数存在非常大的差别。
以楼层数共25层的住宅电梯而言,不同楼层的业主之间的互访情况非常少,业主绝大部分的电梯搭乘都是在1楼大厅与业主住所所在楼层间的移动,因此每个业主在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操作都是按压1楼按钮或业主住所所在楼层所对应的按钮,这样就导致1楼按钮的实际按压次数要远高于其它楼层按钮的实际按压次数。
目前,电梯按钮的设计寿命都是相同的。仍以上述情况为例,如果根据电梯使用期内所有电梯按钮的最大操作次数来确定电梯按钮的设计寿命,其结果必然是根据实际按压次数最大的1楼按钮的实际按压次数来确定所有按钮的设计寿命,这会导致除1楼按钮之外的其它楼层按钮的设计寿命远高于实际需要,从而造成浪费。如果根据除1楼按钮之外的其它楼层按钮(实际按压次数小于1楼按钮的实际按压次数)来确定所有按钮的设计寿命,其结果是1楼按钮的设计寿命不能满足其实际需要,从而造成在电梯使用期间出现1楼按钮因过度使用而破损(多是供乘客按压操作的按钮可动部分出现破损等)但其余按钮完好的现象。
如何在满足按钮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实现按钮设计寿命的最小化就成为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电梯使用过程中因操作次数不均衡导致的按钮寿命不一致、部分按钮损坏而其它按钮完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包括:
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
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时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
控制单元,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时,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电梯按钮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操作数据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操作数据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利用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历史操作次数为电梯按钮的累积历史操作次数和给定时段内的历史操作次数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的非公共楼层与所述公共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位于非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非公共楼层到所述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位于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公共楼层到其它非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到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以及当前时刻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公共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将对应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开/关门按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所述关门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图像识别装置或者智能感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不同。
进一步地,当存在至少两个高频次按钮时,所述控制单元以第一告知方式将最可能的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同时以第二告知方式将其它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所述第一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不同,所述第二告知方式与所述第一告知方式和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所述常规告知方式都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
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且当前满足所述限定条件时,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且每个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步骤S2,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如果是,进入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如果是,进入步骤S4,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S4,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电梯按钮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其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或者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步骤S2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告知方式不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
步骤A1,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A2,否则进入步骤S3;
步骤A2,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判断。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步骤S2,确定所述按钮组中的高频次按钮和低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所述低频次按钮为所述按钮组中除所述高频次按钮之外的其余电梯按钮;
步骤S3,监测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和所述低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
步骤S4,判断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和所述低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第四阈值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返回步骤S3;
步骤S5,交换所述高频次按钮和所述低频次按钮的显示标识;
步骤S6,交换所述高频次按钮和所述低频次按钮对应的信号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标识是电梯按钮中用于表示电梯按钮对应功能的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对电梯按钮进行判断从而识别高频次按钮,在此基础上当检测到电梯使用者接近高频次按钮所在按钮组时通过为电梯使用者自动登记高频次按钮来减少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从而达到缩小高频次按钮与其它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距,解决按钮实际操作次数差距悬殊导致部分按钮完好而部分按钮过早损坏的问题,实现电梯按钮实际寿命的均衡化;
第二,本发明通过对同组按钮组的高频次按钮和低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进行监测,并且在二者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达到设定条件时通过交换高频次按钮与低频次按钮的功能来减少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从而达到缩小高频次按钮与其它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距,实现电梯按钮实际寿命的额均衡化;
第三,本发明不但可以保证按钮的设计寿命满足按钮的最大按钮次数,还可以充分利用按钮的设计寿命,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寿命浪费,从而降低按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可以进行各种类似推广和替换。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
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时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
控制单元,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时,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通常,常见的电梯按钮按照功能属性可以分为层站方向登记按钮(即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轿内开关门登记按钮(即轿厢内的开/关门按钮)、轿内目的楼层登记按钮(即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轿内紧急通话按钮以及层站上的目的层登记系统(实现DOAS的重要部分)。上述按钮中,除轿内紧急通话按钮外,其余的每一种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按钮都至少有两个,因此每一种具有相同功能属性的按钮都可作为一个按钮组(如: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其功能属性都是用于供乘客在层站上向电梯登记其出行方向,且具备该功能属性的上下行方向按钮的数量为2),但轿内紧急通话按钮数量为1,因此不能构成按钮组。
另外,本发明(包含本实施例在内的所有实施例中)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以及登记方法都是以一个按钮组为实施对象。如果需要针对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多个按钮组实施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以及登记方法时,可以针对每个按钮组分别应用本发明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以及登记方法。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自动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该电梯按钮的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其可以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也可以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根据这些数据确定电梯按钮是否为高频次按钮,或者进一步确定高频次操作时段),利用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
所述历史操作次数为电梯按钮的累积历史操作次数和给定时段内的历史操作次数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电梯按钮是否为高频次按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设定条件,例如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达到设定阈值,此处并不对此加以限定。
情况二,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簇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簇间距离的定义有多种,例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幂距离等。这里针对电梯按钮操作次数进行如下定义:
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指的是同一簇中任意两个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的差的均值。
两个簇之间的距离:从第一簇中任取一个电梯按钮(第一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从第二簇中任取一个电梯按钮(第二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计算第一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与第二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的差,将所有可能的差的均值作为簇间距离;或者分别计算单个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操作次数的平均值,然后将不同簇的电梯按钮操作次数的平均值的差作为不同簇间的距离。
下面根据按钮组的不同功能属性对第一判断单元确定高频次按钮的情况加以说明:
第一,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的非公共楼层与所述公共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位于非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非公共楼层到所述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例如,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该公共楼层位于建筑物的一楼,那么第一判断单元将设于非公共楼层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下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
再比如,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该公共楼层位于建筑物的三楼,那么第一判断单元将设于四楼及四楼以上楼层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下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而将二楼及一楼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上行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
第二,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位于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公共楼层到其它非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例如,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该公共楼层位于建筑物的一楼,那么第一判断单元将设于公共楼层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上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
第三,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例如大厅层、车库层、就餐层等)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到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比如,对于共有28层的住宅楼,其共有两个公共楼层,分别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停车库和位于一层的大楼出入口。考虑到车位数与住户数的比例仅为1:2、户均人数通常不少于3人以及住宅类中层间互访情况很少的现状,下行业主多为去往一楼外出,因此,第一判断单元将位于2-28层的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下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且在乘客进入轿厢后为乘客自动登记一楼作为其目的楼层同时点亮一楼按钮。
第四,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例如大厅层、车库层、就餐层等)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以及当前时刻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到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例如,电梯所在建筑物总共有28层,其有三个公共楼层,分别为地下一层的停车库、位于1楼的大厅层以及13楼的就餐层。在上午8-9点的早晨上班高峰期,绝大多数乘客都是自驾车到达地下一层停车库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达1层大楼出入口来上班的人员,因此第一判断单元将地下一层层站上和1层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上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在中午11:30-12:30期间,就餐层所在的13楼作为此时乘客的最可能目的楼层,第一判断单元将设于14楼至28楼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下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将设于1楼至12楼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中的上行方向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将13楼作为高频次按钮且在乘客进入轿厢后为乘客自动登记13楼作为其目的楼层同时点亮13楼按钮。
第五,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公共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第六,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将对应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比如,对于共有28层的住宅楼,其共有两个公共楼层,分别是位于地下一层的停车库和位于一层的大楼出入口。考虑到车位数与住户数的比例仅为1:2、户均人数通常不少于3人以及住宅类中层间互访情况很少的现状,业主多为去往一楼外出,因此,第一判断单元将一楼按钮作为高频次按钮,且在乘客进入轿厢后为乘客自动登记一楼作为其目的楼层同时点亮一楼按钮。考虑到该住宅楼有两个公共楼层,虽然业主多为去往一楼外出,但也会有个别业主是去往位于地下一层的停车库或者是去往其它非公共楼层的情况出现。因此,为了提醒进入轿厢的业主注意为其登记的目的楼层结果,可以在点亮作为高频次按钮的一楼按钮时,采用不同于常规点亮方式,如闪烁方式并持续若干秒后转为常规点亮方式。
第七,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以及当前时刻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将对应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例如,电梯所在建筑物总共有28层,其有三个公共楼层,分别为地下一层的停车库、位于1楼的大厅层以及13楼的就餐层。在中午11:30-12:30期间,就餐层所在的13楼作为此时乘客的最可能目的楼层,第一判断单元将13楼作为高频次按钮且在乘客进入轿厢后为乘客自动登记13楼作为其目的楼层同时点亮13楼按钮。
考虑到该住宅楼有三个公共楼层,虽然处于中午就餐时段,但仍不能排除乘客的目的楼层不是就餐层所在的13楼的情况的出现。因此,为了提醒乘客注意为其登记的目的楼层结果,可以在点亮作为高频次按钮的13楼按钮时,采用不同于常规点亮方式,如闪烁方式并持续若干秒后转为常规点亮方式。
第八,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开/关门按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所述关门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图像识别装置或者智能感应装置(如乘客出门时的智能门锁信号,根据该信号预测乘客x秒后到达候梯厅将需要登记下行乘梯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不同。
当存在至少两个高频次按钮时,所述控制单元以第一告知方式(以一种颜色且闪烁的方式点亮高概率按钮周圈的环状灯圈)将最可能的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同时以第二告知方式(以另一种颜色、不闪烁或者闪烁方式与第一告知方式不同或者亮度与第一告知方式不同)将其它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所述第一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以再一种颜色一定亮度点亮按钮周圈的环状灯圈)不同,所述第二告知方式与所述第一告知方式和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所述常规告知方式都不同。
基于前述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实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且每个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步骤S2,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如果是,进入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如果是,进入步骤S4,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S4,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电梯按钮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其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或者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
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步骤S2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
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在所述步骤S4中,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告知方式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虽然控制单元通过对高频次按钮自动登记来减少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但这种自动登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
1)二者针对的技术问题不同。本发明针对的是如何缩小高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与低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距,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针对的是如何提高乘客乘梯时的便利性。
2)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本发明以高频次按钮为出发点,服务对象为高频次按钮,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以乘客为出发点,服务对象是乘客。
3)二者的受控对象不同。本发明中,控制单元的控制对象仅仅是高频次按钮,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中,控制对象为所有可能的目的楼层按钮。
4)二者确定被自动登记的按钮的依据不同。本发明中依据按钮的操作次数来确定高频次按钮,并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自动登记,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中根据乘客来确定其目的楼层并为其自动登记对应于其目的楼层的按钮。
5)二者的目的不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乘客对于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目的在于不再要求乘客手工登记操作、解放乘客的双手(主要考虑乘客双手持物以及接触传播病菌)。
6)技术效果不同。本发明通过自动登记高频次按钮,减小了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缩小了高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与低频次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传统的目的楼层自动登记通过为乘客自动登记其目的楼层按钮,使得乘客无需接触按钮即可实现目的楼层登记,解放了乘客双手、避免了因接触按钮导致的病菌传播。
在本实施例中,对电梯按钮进行判断从而识别高频次按钮,在此基础上当检测到电梯使用者接近高频次按钮所在按钮组时通过为电梯使用者自动登记高频次按钮来减少高频次按钮的实际操作次数,从而达到缩小高频次按钮与其它按钮的操作次数间的差距,解决按钮实际操作次数差距悬殊导致部分按钮完好而部分按钮过早损坏的问题,实现电梯按钮实际寿命的均衡化。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原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对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条件进行分析并加以利用。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如图2所示,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
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且当前满足所述限定条件时,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此处的限定条件可以为特定时间,例如仅在某些时段内,电梯按钮的登记数据才呈现出明显的高频次现象,其余时段则不存在高频次现象。
基于该实施例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S1,确定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且每个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步骤S2,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如果是,进入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A1,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A2,否则进入步骤S3;
步骤A2,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判断;
步骤S3,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如果是,进入步骤S4,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S4,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本实施例对高频次按钮的出现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特定的限定条件,并且在确定存在限定条件的情况下同时满足限定条件且电梯使用者接近按钮组才对高频次按钮进行自动登记,这样可以更加精准地完成高频次按钮的自动登记,避免误登记。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27)

1.一种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
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时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
控制单元,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时,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电梯按钮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操作数据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操作数据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利用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操作次数为电梯按钮的累积历史操作次数和给定时段内的历史操作次数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的非公共楼层与所述公共楼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位于非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非公共楼层到所述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位于公共楼层的所述按钮组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公共楼层到其它非公共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层站上的上/下行方向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根据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所述上/下行方向按钮中表示由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到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方向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以及当前时刻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仅有一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公共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目的楼层按钮,当电梯所在建筑物有至少两个公共楼层且轿厢处于除所述公共楼层之外的其它任一楼层时,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并将对应于所述最可能目的楼层的楼层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公共楼层的用途属性和所述按钮组所在楼层的用途属性以及当前时刻从所述公共楼层中确定一个最可能目的楼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为设于轿厢内的开/关门按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将所述关门按钮作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图像识别装置或者智能感应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存在至少两个高频次按钮时,所述控制单元以第一告知方式将最可能的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同时以第二告知方式将其它高频次按钮告知给电梯使用者,所述第一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常规告知方式不同,所述第二告知方式与所述第一告知方式和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所述常规告知方式都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
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且当前满足所述限定条件时,控制单元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21.一种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按钮组,所述按钮组包含至少两个电梯按钮且每个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属性;
步骤S2,判断所述按钮组中是否存在高频次按钮,所述高频次按钮指的是操作频次高于其所在按钮组的其它电梯按钮中的部分电梯按钮或全部电梯按钮分别对应的操作频次的电梯按钮,如果是,进入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检测是否有电梯使用者接近所述按钮组,如果是,进入步骤S4,否则继续检测;
步骤S4,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按钮状态自动设定为已登记状态,并将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电梯使用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确定是否存在所述高频次按钮,所述历史操作数据指的是在当前时刻之前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因被电梯使用者操作或由所述控制单元的登记动作所产生的对应于电梯按钮预期功能的信号数据,其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或者包括电梯按钮的标识信息和电梯按钮被操作的时间戳。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满足设定条件时,所述步骤S2判定所述按钮组中历史操作次数大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按钮组中两个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之间的差值与历史操作次数小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的比值达到第一阈值α。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所述按钮组中的电梯按钮的所述历史操作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当聚类分析得到的簇的数量为两个时,如果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全部大于第二簇中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次数,且第一簇还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则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为所述高频次按钮:
条件1,所述第一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与第二簇中的电梯按钮的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β;
条件2,同一簇中对应于不同电梯按钮的历史操作数据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簇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γ。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将所述高频次按钮的所述已登记状态告知给电梯使用者的告知方式与电梯使用者自行登记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已登记状态的告知方式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梯按钮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之间还包括:
步骤A1,分析所述高频次按钮的出现是否存在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A2,否则进入步骤S3;
步骤A2,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所述限定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否则继续判断。
CN202110868380.0A 2021-07-30 2021-07-30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3526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380.0A CN1135262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8380.0A CN1135262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6274A true CN113526274A (zh) 2021-10-22
CN113526274B CN113526274B (zh) 2023-02-03

Family

ID=78089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8380.0A Active CN113526274B (zh) 2021-07-30 2021-07-30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627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5651A (ja) * 1993-04-27 1994-11-0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呼び登録装置
JP2003146544A (ja) * 2001-11-08 2003-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973302A (zh) * 2004-06-29 2007-05-30 奥蒂斯电梯公司 可编程自适应触摸屏电梯呼叫装置
US20070151809A1 (en) * 2004-06-28 2007-07-05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arrangement
JP2009126594A (ja) * 2007-11-20 2009-06-1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
CN102076588A (zh) * 2008-06-30 2011-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装置
CN212923998U (zh) * 2020-08-04 2021-04-09 徐州凯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的远程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5651A (ja) * 1993-04-27 1994-11-01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呼び登録装置
JP2003146544A (ja) * 2001-11-08 2003-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US20070151809A1 (en) * 2004-06-28 2007-07-05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arrangement
CN1973302A (zh) * 2004-06-29 2007-05-30 奥蒂斯电梯公司 可编程自适应触摸屏电梯呼叫装置
JP2009126594A (ja) * 2007-11-20 2009-06-1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
CN102076588A (zh) * 2008-06-30 2011-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操作装置
CN212923998U (zh) * 2020-08-04 2021-04-09 徐州凯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的远程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6274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7373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llocation of elevators based on learned travel direction and traffic
US8136636B2 (en) Elevator hall call system including a programmable adaptable touch screen
US7021428B2 (en) Elevator floor call panel having dual operating modes
EP3686143B1 (en) Elevator call registration when a car is full
US20040129502A1 (en) Group controller of elevator
CN104891282B (zh) 基于红外感应探测自动控制启闭开关的电梯
CN103171935A (zh) 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升降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27876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表示装置
CN105129547A (zh) 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JP20081436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誘導案内システム
CN113526274B (zh) 电梯按钮登记系统与方法
CN201024023Y (zh) 电梯运行中待人识别智能系统
JP557074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204661065U (zh) 基于红外感应探测的电梯
JP2009292566A (ja) 乗場かご呼び自動登録システム
CN105923481A (zh) 一种防止幼儿误入危险的升降电梯
CN108792854B (zh) 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823535U (zh) 一种采用红外线探测装置的智能识别电梯
JPH0741262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13003332A (zh) 一种防乱按的智能电梯
CN103303750A (zh) 智能型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357705A (zh) 一种电梯候梯时长显示方法
KR100869908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홀 스테이션의 시험방법
CN113501397A (zh) 电梯按钮登记方法
CN211034777U (zh) 智能电梯运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