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5299B -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5299B
CN113525299B CN202110641193.9A CN202110641193A CN113525299B CN 113525299 B CN113525299 B CN 113525299B CN 202110641193 A CN202110641193 A CN 202110641193A CN 113525299 B CN113525299 B CN 113525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er
windshield wiper
base
limiting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1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5299A (zh
Inventor
王书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uke Car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uke Ca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uke Car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uke Car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11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5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5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5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5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40Connections between blades and a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8Wiper blades
    • B60S1/3848Flat-type wiper blade, i.e. without harness
    • B60S1/3849Connectors therefor; Connection to wiper arm; Attached to blade
    • B60S1/387Connectors therefor; Connection to wiper arm; Attached to blade the connector being suitable for receiving different types of adap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和雨刷接头,雨刷接头的紧固连接座内的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经插入通道卡置于连接块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内,将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内置于紧固连接座的内腔中,使雨刷接头的第一侧壁及隔板分别与连接块两侧面相互抵接支撑,从而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同时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内之间的卡置配合,从而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竖直方向及长度方向向后的相对位移;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部之间的抵靠限位配合,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长度方向向前的相对位移;使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形成紧固连接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风玻璃用雨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把雨刷支架组件连接到不同类型雨刷臂的雨刷连接组件及使用该雨刷连接组件的雨刷。
背景技术
业界揭示了一种雨刷连接组件CN105984435A,其包含雨刷连接底座1'及雨刷接头2',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不替换雨刷连接底座1'的前提下,通过更换不同的雨刷接头来适配不同的雨刷臂,以提升雨刷产品的通用性,但采用这种结构,当特定雨刷接头2'需与雨刷连接底座1'之间形成紧固连接的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雨刷接头2'通过转轴卡槽221'及固定加强块222'分别与雨刷连接底座1'对应设置的第二卡接部12'及转轴122'相互连接,即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由于为了确保两者之间不会产生微小的相对的位移,两者的抵靠配合面均需过渡配合,因此对其加工精度要求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刷连接组件,该雨刷连接组件包括雨刷连接底座及雨刷接头,雨刷接头可以非常牢固地安装在该雨刷连接底座上,两者不易产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且非常方便使用者将雨刷接头从雨刷连接底座上进行安装或拆离。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前述任一种雨刷连接组件的雨刷。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揭示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
一雨刷连接底座,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面形成支撑限位平面,且其沿其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所述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在连接块的顶面或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一个朝向后端限位面的限位部;
一雨刷接头,其包括并排设置的雨刷臂安装部及紧固连接座;所述紧固连接座至少包括顶壁、第一侧壁及隔板,所述顶壁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及隔板连接在一起,使紧固连接座形成开口朝下且内腔中空的构件,所述第一侧壁与隔板在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且所述顶壁或第一侧壁在相对于连接块的限位部的位置设有可产生位置偏移的限位凸块;所述雨刷臂安装部固设于紧固连接座,该雨刷臂安装部用于实现与雨刷臂的连接;
雨刷接头的紧固连接座内的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经插入通道卡置于连接块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内,将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内置于紧固连接座的内腔中,使雨刷接头的第一侧壁及隔板分别与连接块两侧面相互抵接支撑,从而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同时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内之间的卡置配合,从而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竖直方向及长度方向向后的相对位移;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部之间的抵靠限位配合,限制雨刷接头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沿长度方向向前的相对位移;使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形成紧固连接关系。
采用上述结构,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的两侧面具有足够大的抵靠接触面积,可分别与雨刷接头的紧固连接座的第一侧壁及隔板之间相互抵接配合,从而保证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沿宽度方向的限位,同时通过雨刷接头的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分别与对应设置的雨刷连接底座第一限位插槽、第二限位插槽之间构成四个点位的限位,能够最大限度克服雨刷接头连接雨刷臂处于工作状态时,雨刷连接底座会相对于雨刷接头产生向外的离心力,使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能够建立稳定的紧固连接关系;当需要将雨刷接头拆离雨刷连接底座时,只需用手将雨刷接头限位凸块掰离雨刷连接底座的限位部,即可将雨刷接头从雨刷连接底座上拆离,因此上述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拆/装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的前部端面为限位抵挡面,所述雨刷接头在第一侧壁及隔板之间形成与之相互抵靠限位的抵挡片,该抵挡片位于第二卡块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的第二限位插槽设置在连接块两侧面的前端,其开口端延伸至限位抵挡面,所述位于第二限位插槽前端的插入通道为连接块前部的空置空间;所述雨刷接头的抵挡片与第二卡块相互连接。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与第二限位插槽之间形成一个间隔让位空间,使连接块由前至后被分割为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所述间隔让位空间可作为连通至第一限位插槽开口端的插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块的高度;所述雨刷接头的紧固连接座在位于第一连接块的上方增设横置于第一侧壁及隔板之间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基座在位于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之间凸设导向凸块,藉由该导向凸块便于雨刷接头的第一卡块滑入第一限位插槽内。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基座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该支撑平面至少与雨刷接头的紧固连接座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的连接块偏置于支撑平面沿中轴线X一侧,该支撑平面剩余留空区域恰好用于承载雨刷接头的雨刷臂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雨刷连接底座第一限位插槽及第二限位插槽分别设置在连接块邻接支撑平面位置,其底部端面与支撑平面重合;所述雨刷接头的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及隔板的下部,其底部端面与第一侧壁及隔板的底部端面平齐。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雨刷,它至少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雨刷连接组件。
采用上述雨刷连接底座及雨刷接头搭配构成的雨刷连接组件,两者能够建立非常稳定的紧固连接关系,当雨刷臂通过该雨刷连接组件与雨刷支架组件连接时,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不会产生微小的晃动,从而提升雨刷刮刷的洁净度,且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拆/装方便,便于雨刷更换雨刷接头。
附图说明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1习用专利所揭示雨刷连接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习用专利所揭示雨刷接头底部结构图;
图2本发明雨刷连接底座1a的立体图;
图3本发明雨刷接头2a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4本发明雨刷接头2a俯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5本发明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沿卡块与插槽相互卡置的位置纵向剖视状态图;
图6本发明雨刷接头2b仰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7本发明雨刷接头2b与雨刷连接底座1a沿卡块与插槽相互卡置的位置纵向剖视状态图;
图8本发明雨刷接头2c与雨刷连接底座1b的立体分解图;
图9本发明雨刷接头2c与雨刷连接底座1b沿卡块与插槽相互卡置的位置纵向剖视状态图;
图10本发明雨刷连接底座1c的立体图;
图11本发明雨刷连接底座1d的立体图;
图12本发明雨刷接头2d的俯视角度的立体图;
图13本发明雨刷接头2d与雨刷连接底座1d沿卡块与插槽相互卡置的位置纵向剖视状态图;
图14本发明雨刷接头2e与雨刷连接底座1e沿卡块与插槽相互卡置的位置纵向剖视状态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雨刷支架组件的定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知晓雨刷支架组件至少具有雨刷支架及雨刷胶条,该雨刷支架可以为有骨支架或者是由弹片组成的无骨支架、或者由有骨支架与弹片共同组成的混合支架,该雨刷支架的底部直接或间接固设有雨刷胶条,雨刷支架用于传递雨刷臂施加至雨刷胶条往复摆动的侧向力,并确保雨刷胶条紧贴车辆的风挡玻璃,一般情况有骨雨刷支架不具有导流护套,而无骨支架具有导流护套,该导流护套设置在雨刷胶条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同时为了便于技术方案的理解,在附图中有将“前”、“后”的位置关系进行清楚标记,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雨刷连接底座1a,其作为连接雨刷支架组件与雨刷臂的雨刷连接组件的第一构件,该雨刷连接底座1a至少包括一基座11,该基座11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具体可以参见如CN110422140A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即基座11通过在底部设置安装槽和卡止部,且有一弹片在对应卡止部的位置设置缺口,同时弹片设有用于固定雨刷胶条的连接结构;亦或如CN109795452A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弹片与基座11的连接结构基本相同,但弹片分立为相互平行的两个弹片,其首尾端被连接钢片通过焊接固定,在两弹片之间形成夹缝,所述的雨刷胶条穿置于该夹缝,从而实现弹片与雨刷胶条的固定所揭示的技术方案;亦或如CN108583517A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在弹片与胶条之间增设承载夹片,从而实现弹片与雨刷胶条的固定;同时基座11亦可采用如CN104925029A、CN106240529A、 CN110843730A所揭示的发明构思,基座11可以一端采用凸柱另一端采用弹性卡勾的方式与雨刷支架组件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1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不仅仅是上述所举实例,但凡能够实现一旦基座11与雨刷支架组件连接时,两者可建立稳定的紧固连接关系即可。
所述基座11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12,该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的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支撑平面111,基座11的纵向中轴线为X,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块12可以设置在支撑平面111大致中轴线X位置亦或偏置于中轴线X的一侧(后续会详细说明);所述连接块12两侧面125沿其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优选设置在连接块12邻接支撑平面111的位置,即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底部端面均与支撑平面111重合,当然本发明并不排斥将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设置在连接块12的两侧面 125更高的位置(即离开支撑平面111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 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53a,该插入通道53a为位于连接块12两侧面的实体竖直沉槽,且所述任意一个插入通道53a都可以作为一个限位凹槽15a,该限位凹槽15a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一限位面151a,当然本发明并不排斥在连接块12的其中一个侧面125再增设一个限位凹槽15a (如图14),但为了降低开模成本,一般而言如果连接块12前部的设有一个实体的插入通道53a,直接将该插入通道53a作为限位凹槽15a是比较优化的设计;当然如果第二限位插槽52设置在连接块12两侧面125的前端,则第二限位插槽52前端就无需再增设实体的插入通道53a,此时只能在连接块12的侧面125增设一个限位凹槽15a,而连接块12前部的空置空间可作为非实体构件的插入通道53b(具体可参见第四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特征)。
如图3至5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与上述雨刷连接底座1a相适配的雨刷接头2a,该雨刷接头2a作为雨刷连接组件的第二构件,所述雨刷接头2a包括沿支撑平面11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雨刷臂安装部21及紧固连接座22;所述紧固连接座22至少包括第一侧壁221、顶壁222及隔板213,所述顶壁222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连接在一起,使紧固连接座22形成开口朝下且内腔中空的构件,所述第一侧壁221与隔板213在相对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卡块23及第二卡块24;同时在第一侧壁221开设一镂空让位区域2211,在所述镂空让位区域2211内增设一个第一弹性悬臂2212,在第一弹性悬臂2212自由端的内端且相对于限位凹槽15a的位置增设第一限位凸块250a,且至少在第一弹性悬臂2212未发生向外弹性形变时,该第一限位凸块250a能够始终顶抵于限位凹槽15a的第一限位面151a。
如图4所示,所述雨刷臂安装部21包括第二侧壁211、底壁212及隔板213,所述底壁212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二侧壁211及隔板213连接在一起,形成开口朝上且内腔中空的构件,在第二侧壁211与隔板213之间横置一枢接轴(铰接连接部)214(图8),该枢接轴214 用于装配与之产生枢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A,该第一连接部A用于固定与之适配的雨刷臂,就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连接部A其用于适配钩型刮臂,该第一连接部A的结构可参看CN207072329U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所揭示的雨刷连接件结构与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第一连接部A的具体结构基本一致,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接部A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种类的雨刷臂进行适应性调整,亦或本领域的普通技D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雨刷臂的适配要求,对雨刷臂安装部21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与雨刷臂建立铰接活动连接关系,同时该雨刷臂安装部21并不局限于并排的设置于紧固连接部22的一侧,如设置在紧固连接部22的顶部等。
如图5所示,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将雨刷接头2a的紧固连接座22置于雨刷连接底座1a的上方,并将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分别与连接块12的插入通道53a相对,然后将雨刷接头2a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沿着连接块12的插入通道53自上而下套置,直至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与雨刷连接底座1a的支撑平面111相互抵靠接触,此时连接块12被内置于紧固连接座22的内腔,并将雨刷接头2a自前向后平移,最终使雨刷接头2a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相互卡置,所述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的顶部端面分别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横向抵挡面511、521相互抵靠,从而限制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 1a产生向上的相对位移,同时为了降低加工精度,不需要将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4的后部端面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纵向抵挡面512、522相互抵靠,本实施例揭示的是通过第二卡块24与第二限位插槽52的纵向抵挡面522之间的抵靠限位,从而限制雨刷接头2a与连接块12产生向后的相对位移;同时雨刷接头2a位于第一侧壁 221的第一限位凸块250a与连接块12的限位凹槽15a的第一限位面151a相互顶抵,用于限制雨刷接头2a与连接块12产生向前的相对位移,如车辆在维修状态或者清洗风挡玻璃状态,雨刷连同雨刷臂被竖起时,雨刷接头2a会相对雨刷连接底座1a的连接块12产生向前的相对位移;当需要将雨刷接头2a从雨刷连接底座1a拆离时,只需将雨刷接头2a的第一弹性悬臂 2212向外拨,使第一限位凸块250a离开限位凹槽15a的的第一限位面151a,将雨刷接头2a 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自后向前,使雨刷接头2a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的顶部端面脱离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横向抵挡面511、521的束缚,并将雨刷接头2a自下而上使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分别沿着雨刷连接底座1a的连接块12的插入通道53a 滑出,实现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的相互脱离。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雨刷连接底座1a的连接块12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其本身作为与雨刷接头2a相互嵌套配合的限位块,其连接块12的两侧面125具有足够大的抵靠接触面积,可分别与雨刷接头 2a的紧固连接座22的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之间相互抵接配合,从而保证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沿宽度方向的限位,同时通过雨刷接头2a的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分别与对应设置雨刷连接底座1a的第一限位插槽51、第二限位插槽52之间构成四个点位的限位,能够最大限度克服雨刷接头2a连接雨刷臂处于工作状态时,雨刷连接底座1a会相对于雨刷接头2a产生向外的离心力(雨刷接头2a与雨刷臂相互固定),使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 之间能够建立稳定的紧固连接关系;如果将雨刷连接底座1a连接块12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设置在邻接支撑平面111的位置,可降低当雨刷接头2a的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4分别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之间所建立的卡置配合部的高度,增大卡置配合部至连接块12顶部之间的高度差,因为雨刷接头2a的紧固连接部22在将连接块 12嵌套至其内腔时,存在一定的装配间隙,如果间隙越大,则雨刷在处于工作状态,会带动雨刷接头2a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产生侧向扭动(沿雨刷连接底座1a的宽度方向),该侧向扭动会以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4为受力旋转支点,如果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4离连接块12的顶面距离越长,高度差越大,则紧固连接部22的第一侧壁221与隔板213与连接块12两侧面215之间的抵靠接触面积就越大,越不易于使雨刷接头2a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产生侧向扭动,使雨刷接头2a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雨刷连接底座1a上。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雨刷连接底座1a缺省支撑平面111的设计,采用改劣的设计方案,依然落入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即雨刷接头2a可以仅通过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及第一限位凸块250a与雨刷连接底座1a的第一限位插槽51、第二限位插槽52及限位凹槽15a相互卡置配合,依然可以实现两者的紧固连接关系。
第二实施例:
如图2,雨刷连接底座1a的连接块12的前部端面为限位抵挡面124,即在该实施例上,需强调前部端面被设计成一个平面抵挡面,而在第一实施例对连接块12的前部端面结构并无限制。
如图6、图7所示,该雨刷接头2b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紧固连接座22还包括一抵挡片223,该抵挡片223横向设置于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之间,且间隔设置在第二卡块24的前端,当雨刷接头2b与雨刷连接底座1a相互连接时,该抵挡片223与连接块12的限位抵挡面124之间的抵靠配合,用于限制雨刷接头2b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向后的相对位移,即采用这个方案,用抵挡片223取代了第一实施例采用的第二卡块24与第二限位插槽 52的纵向抵挡面522之间的抵靠限位,采用上述替换方案可以产生的有利技术效果:1、抵挡片223与连接块12的限位抵挡面124之间抵靠面积>两个第二卡块24与第二限位插槽52 的纵向抵挡面522叠加在一起的抵靠面积;2、通过抵挡片223也进一步限制了紧固连接座 22的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之间由于受力而产生沿宽度方向的变形量,上述两个因素叠加,进一步确保雨刷接头2b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雨刷连接底座1a上。
第三实施例:
如图8、图9所示,该实施例雨刷连接底座1b及雨刷接头2c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一致,但用于限制雨刷接头2c与雨刷连接底座1b沿长度方向产生向前的相对位移与第二实施例存在区别,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b的连接块12的顶部增设限位台阶部15b,该限位台阶部 15b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二限位面151b;所述雨刷接头2c的顶壁22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U型缺槽,使顶壁222在位于U型缺槽内侧的区域形成第二弹性悬臂2222,在第二弹性悬臂2222自由端的内端且相对于限位台阶部15b的位置增设第二限位凸块250b,该第二限位凸块250b 至少具有一个与限位台阶部15b的第二限位面151b相互抵靠的抵挡面251,即两者需要具有足够大的抵靠接触面积,该抵靠接触面积至少保证在第二弹性悬臂2222未发生向外弹性形变时,该第二限位凸块250b的抵挡面251始终顶抵于限位台阶部15b的第二限位面151b,在第二弹性悬臂2222的前端还设有操作凹部2223,一旦需要将雨刷接头2c从雨刷连接底座1b 拆离时,只需用手将第二弹性悬臂2222向外掰,使第二弹性悬臂2222的第二限位凸块250b 的抵挡面251离开限位台阶部15b的第二限位面151b即可。通过将雨刷接头2c的第二限位凸块250b设置在顶壁222而非第一侧壁221,这样更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也更方便用户将雨刷接头2c从雨刷连接底座1b拆离。
第四实施例: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雨刷连接底座1c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雨刷连接底座1b 的结构基本一致,但存在以下几点区别:1、雨刷连接底座1c的连接块12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与第二限位插槽52之间形成一个间隔让位空间,使连接块12由前至后被分割为第一连接块121及第二连接块122;2、第一连接块121及第二连接块122之间所形成的间隔让位空间作为连通至第一限位插槽51开口端的插入通道53b,该插入通道53b为非实体构件;3、所述第二连接块122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块121的高度;4、所述第二限位插槽52设置在连接块12两侧面的前端,其开口端延伸至限位抵挡面124。
更优选的设计,如图11所示,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d的基座11在位于第一连接块121及第二连接块122之间凸设导向凸块20,通过增设该导向凸块20,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引导第一卡块23滑入第一限位插槽51内;2、进一步提升第二连接块122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该雨刷连接底座1d还揭示了连接块12偏置于支撑平面111沿中轴线X一侧的结构设计,使支撑平面111沿中轴线X在位于连接块12的另一侧提供足够大的留置空间,能够给本发明所揭示的任意一个雨刷接头的雨刷臂安装部21提供更大抵靠支撑平面,即让支撑平面111与雨刷臂安装部21的底壁212相互抵靠接触,避免其悬空于雨刷连接底座1d的支撑平面111外,使产品具有较好的整体设计美感;同时由于雨刷接头额外增加了与雨刷连接底座1d之间的抵靠支撑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在支撑平面111远离连接块 12的一侧增设限位凸棱112,雨刷接头2a在与该限位凸棱112相对的位置增设限位沉槽215 (如图3所示),从而进一步约束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d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移。
如图12、13所示,所述的雨刷接头2d与第三实施例所揭示雨刷接头2c的结构基本一致,但存在以下三点区别:1、抵挡片223与第二卡块24前端相连,使第二卡块24的前端增加一个固定接面(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卡块24只是一个侧面固接于隔板213或第一侧壁221 上),确保两第二卡块24分别更牢固地固接于隔板213和第一侧壁221上;2、在雨刷接头2d的紧固连接座22的后端还增设一后壁224,所述后壁224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相连,顶端与顶壁222相连,在后壁224的下端设有供第二连接块122滑入的缺口2241,降低雨刷接头2d的紧固连接座22长度,相较于前述各个实施例的雨刷连接底座,如第一实施例为例,由于雨刷连接底座1a的连接块12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使雨刷接头2a能够与之进行装配时,要么紧固连接座22的后端为开放端设计,如图3所示,这样就会降低雨刷接头 2a的紧固连接座22的结构强度;要么其雨刷接头2a的后端也可以封闭设计,但需要在紧固连接座22内预留足够的长度,供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在装配过程中前后相对位移,导致雨刷接头2a的长度会增加,增加雨刷接头2a的风阻面积;3、所述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在位于第二连接块122顶部的镂空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横向的加强筋225,该加强筋225在抵接于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位置具有一沿其内壁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段2251,该延伸段2251的设置至少可以增加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在位于该延伸段位置的结构强度,通过在雨刷接头2d的紧固连接座22的后端增设后壁224及若干横向加强筋225,可以进一步降低雨刷接头2d的紧固连接座22沿宽度方向的变形量,增加紧固连接座22整体的结构强度。
如图13,该雨刷接头2d与雨刷连接底座1d之间的装配方法与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安装并无本质区别,其限位台阶部15b设置在连接块12的顶部,用于限制雨刷接头2d沿其长度方向与雨刷连接底座1d产生向前的相对位移,上述方案只是由于雨刷连接底座1d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前端都预留足够的让位空间供第一卡块23、第二卡块24插入,因此无需额外设置实体的插入通道53a,因此关于雨刷接头2d与雨刷连接底座1d之间的装配方法不再累述。
另,图14,该实施例揭示了雨刷连接底座1e采用限位凹槽15a的设计,其雨刷接头2e 的第一侧壁221需要相应增设第一限位凸块250a,其具体结构可以参看第一实施例所揭示的雨刷接头2a第一限位凸块250a的设置方式(可参看图3),不再累述。
在前述各个种类的雨刷接头的前端和/或后端分别具有用于加强其整体强度的连接片E,该连接片E在部分实施例可以作为雨刷接头的前壁和后壁,在一些实际案例中,作为前壁的连接片E也可作为雨刷接头的抵挡片223,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在必要的位置设置若干加强筋以增加雨刷接头的整体强度。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雨刷,其搭配使用前述任意系列的雨刷连接组件(含雨刷接头及雨刷连接底座),通过雨刷连接组件实现雨刷支架与雨刷臂之间的连接,由于采用本发明所揭示的雨刷连接组件,雨刷接头可以非常牢固地安装在该雨刷连接底座上,两者不易产生微小的相对位移,从而避免雨刷在刮刷过程中,由于两者之间微小的相对位移产生振动,该振动传导至雨刷支架,继而导致雨刷胶条产生微小的跳动,从而影响雨刷刮刷质量;且一旦需要更换雨刷接头时,使用者也可以非常方便将雨刷接头从雨刷连接底座上进行拆离,方便雨刷接头与雨刷连接底座之间拆/装。
上述实施例和图示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和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8)

1.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其包括一基座(11),该基座(11)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11)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两侧面形成支撑限位平面,且其沿其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53a、53b),在连接块(12)的顶面或至少一个侧面具有一个限位部(15a、15b),所述限位部(15a、15b)具有一个朝向后端的限位面(151a、151b);
一雨刷接头(2a、2b、2c、2d、2e),其包括紧固连接座(22)和雨刷臂安装部(21);所述紧固连接座(22)至少包括顶壁(222)、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所述顶壁(222)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连接在一起,使紧固连接座(22)形成开口朝下且内腔中空的构件,所述第一侧壁(221)与隔板(213)在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之对应卡置配合的第一卡块(23)及第二卡块(24);且所述顶壁(222)或第一侧壁(221)在相对于连接块(12)的限位部(15a、15b)的位置设有与之抵接配合的限位凸块(250a、250b),所述限位凸块(250a、250b)的外端增设一弹性悬臂(2212、2222),使所述的限位凸块(250a、250b)可产生位置偏移;所述雨刷臂安装部(21)固设于紧固连接座(22),该雨刷臂安装部(21)用于实现与雨刷臂的连接;该雨刷接头(2a、2b、2c、2d、2e)与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之间形成紧固连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e)的限位部(15a)为在连接块(12)与第一侧壁(221)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竖直向下的限位凹槽(15a),该限位凹槽(15a)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一限位面(151a);所述雨刷接头(2a、2b、2e)的第一侧壁(221)在相对于限位凹槽(15a)的位置开设一镂空让位区域(2211),在所述的镂空让位区域(2211)内增设一个第一弹性悬臂(2212),在第一弹性悬臂(2212)自由端的内端且相对于限位凹槽(15a)的位置增设第一限位凸块(250a),且至少在第一弹性悬臂(2212)未发生向外弹性形变时,该第一限位凸块(250a)始终顶抵于限位凹槽(15a)的第一限位面(151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b、1c、1d)的限位部(15b)为设置在连接块(12)的顶面的限位台阶部(15b),该限位台阶部(15b)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二限位面(151b);所述雨刷接头(2c、2d)的紧固连接座(22)的顶壁(22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U型缺槽(2221),使顶壁(222)在位于U型缺槽(2221)内侧的区域形成第二弹性悬臂(2222),在第二弹性悬臂(2222)自由端的内端且相对于限位台阶部(15b)的位置增设第二限位凸块(250b),且至少在第二弹性悬臂(2222)未发生向外弹性形变时,该第二限位凸块(250b)始终顶抵于限位台阶部(15b)的第二限位面(151b)。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b、1c、1d、1e)的连接块(12)的前部端面为限位抵挡面(124),所述雨刷接头(2b、2c、2d、2e)在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之间形成与之相互抵靠限位的抵挡片(223),该抵挡片(223)位于第二卡块(24)的前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c、1d、1e)的连接块(12)的第二限位插槽(52)设置在连接块(12)两侧面的前端,其开口端延伸至限位抵挡面(124),所述位于第二限位插槽(52)前端的插入通道(53b)为连接块(12)前部的空置空间;所述雨刷接头(2d、2e)的抵挡片(223)与第二卡块(24)相互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c、1d、1e)的连接块(12)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与第二限位插槽(52)之间形成一个间隔让位空间,使连接块(12)由前至后被分割为第一连接块(121)及第二连接块(122),所述间隔让位空间可作为连通至第一限位插槽(51)开口端的插入通道(53b),所述第二连接块(122)的高度小于第一连接块(121)的高度;
所述雨刷接头(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后端在位于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之间增设后壁(224),所述后壁(224)的下端设有供第二连接块(122)滑入的缺口(22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d、1e)基座(11)在位于第一连接块(121)及第二连接块(122)之间凸设导向凸块(20),藉由该导向凸块(20)便于雨刷接头(2d、2e)的第一卡块(23)滑入第一限位插槽(51)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9.如权利要求2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基座(11)的顶面具有沿着连接块(12)宽度和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平面(111),该支撑平面(111)至少与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紧固连接座(22)的底部端面相互抵接支撑。
15.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1b、1c、1d、1e)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分别设置在连接块(12)邻接支撑平面(111)位置,其底部端面与支撑平面(111)重合;所述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第一卡块(23)及第二卡块(24)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的下部,其底部端面与第一侧壁(221)及隔板(213)的底部端面平齐。
16.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雨刷臂安装部(21)为固设于紧固连接座(22)位于隔板(213)的一侧,其与紧固连接座(22)共用隔板(213),它还包括底壁(212)和第二侧壁(211),所述底壁(212)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二侧壁(211)及隔板(213)连接在一起,形成开口朝上且内腔中空的构件,在第二侧壁(211)及隔板(213)之间形成用于连接雨刷臂的铰接连接部(214);
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d)的连接块(12)偏置于支撑平面(111)沿中轴线X一侧,该支撑平面(111)剩余留空区域恰好用于承载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雨刷臂安装部(21),所述雨刷臂安装部(21)的底壁(212)与雨刷连接底座(1d)的支撑平面(111)相互抵接支撑。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雨刷臂安装部(21)为固设于紧固连接座(22)位于隔板(213)的一侧,其与紧固连接座(22)共用隔板(213),它还包括底壁(212)和第二侧壁(211),所述底壁(212)将基本平行设置的第二侧壁(211)及隔板(213)连接在一起,形成开口朝上且内腔中空的构件,在第二侧壁(211)及隔板(213)之间形成用于连接雨刷臂的铰接连接部(214);
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d)的连接块(12)偏置于支撑平面(111)沿中轴线X一侧,该支撑平面(111)剩余留空区域恰好用于承载雨刷接头(2a、2b、2c、2d、2e)的雨刷臂安装部(21),所述雨刷臂安装部(21)的底壁(212)与雨刷连接底座(1d)的支撑平面(111)相互抵接支撑。
18.一种雨刷,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雨刷连接组件。
CN202110641193.9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Active CN113525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1193.9A CN11352529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1193.9A CN11352529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5299A CN113525299A (zh) 2021-10-22
CN113525299B true CN113525299B (zh) 2023-06-06

Family

ID=7809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1193.9A Active CN113525299B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52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8509A1 (en) * 2006-12-15 2008-06-26 Bacarella Joseph C Connectable-disconnectable shroud-connector-adapter
CN202193060U (zh) * 2011-08-24 2012-04-18 宁波鑫海爱多汽车雨刷制造有限公司 雨刷及其接头
KR20130049034A (ko) * 2011-11-03 2013-05-13 케이씨더블류 주식회사 와이퍼 블레이드
CN106394512B (zh) * 2016-11-28 2019-01-08 丹阳市万博汽配厂 雨刮臂连接组件
EP3560773A1 (en) * 2018-04-27 2019-10-30 KBWS Corporation (Profit Organization) Wiper system
CN211223362U (zh) * 2019-08-02 2020-08-11 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雨刷接头及适配该雨刷接头的雨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5299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5133B2 (ja) ワイパアームに固く結合された結合エレメントを枢着式に結合するための接続装置
US8671505B2 (en) Windshield wiper blade assembly
JP5941101B2 (ja) 自動車のワイパブレード用コネクタのアダプタおよび連結ベース
JP4740341B2 (ja) 接続エレメント
US10155501B2 (en) Locking device between a wiper blade and a windscreen wiper blade holder
US8689389B2 (en) Connecting unit for wiper arm and flat wiper blade with the same
US20020174505A1 (en) Adapter for windshield wiper arms
CN103842602B (zh) 快速连接式家具铰接件
JP2010519108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とワイパーアームとを枢着結合するための結合部材
KR101691427B1 (ko) 윈드쉴드 와이퍼 어셈블리
JP2013023209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JP2002537168A (ja) 自動車の窓ガラス用の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とワイパーアームとのヒンジ結合のための装置
KR100894759B1 (ko) 전기면도기
CN113525299B (zh)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适配的雨刷
CN113548014B (zh)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雨刷
CN113561941B (zh) 一种适配器及雨刷
JP4114564B2 (ja) バーティブラ及びクリップベース
CN113370937B (zh) 一种雨刷连接底座及其雨刷
KR102494626B1 (ko) 하이브리드 윈드실드 와이퍼 블레이드
CN219821375U (zh)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雨刷
US20020174504A1 (en) Adapter for windshield wiper arms
CN113830029B (zh) 一种适配器及雨刷
CN113525300B (zh) 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其雨刷
CN117068100A (zh) 一种适配器及雨刷
CN113815570B (zh) 一种连接器及雨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wiper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its adapted wip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6

Pledgee: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Tong'an District Sub-branch

Pledgor: Xiamen Fuke Car Accessorie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018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