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0145B -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0145B
CN113520145B CN202110733590.9A CN202110733590A CN113520145B CN 113520145 B CN113520145 B CN 113520145B CN 202110733590 A CN202110733590 A CN 202110733590A CN 113520145 B CN113520145 B CN 113520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avity
valve
pre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35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0145A (zh
Inventor
夏保清
王黎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335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0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0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44Drinking cups with heating means
    • A47J36/2461Drinking cups with he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3/00Stoves or ranges with additional provisions for heating wa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具有内胆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该灶具包括灶壳和第一燃烧器,所述灶壳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预热腔和加热腔,该第一冷却预热腔围设在上述第一燃烧器的外周并具有第一冷却进水口和第一预热出水口,上述加热腔具有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而上述内胆上开设有烹饪加水口,上述第一冷却进水口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第一预热出水口与上述加热腔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加热出水口与上述内胆的烹饪加水口相流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的余热的利用,有效降低灶具工作时面板的温度,通过对水的预热能大大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有灶具和蒸烤箱等装置的集成烹饪设备具有多功能、结构紧凑以及操控方便等优点。例如:专利号为ZL201921128866.5(CN2118226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烹饪装置及应用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专利号为ZL201921126263.1 (CN2118225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申请号为CN201910362195.7(公开号为CN11185387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等公开的集成灶结构。
现有的集成烹饪设备中灶具一般设置在蒸烤箱的上方,当灶具和蒸烤箱的烹饪工作同时开启时,灶具面板温度较高,不仅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会对灶具内部的电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为此申请号为CN201910090098.7(公开号为 CN1115036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室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上部的灶具,上述灶具包括有灶壳,所述的灶壳中设置有排气腔,该排气腔具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且该排气腔上具有第一进气口并与所述烹饪室上的出气口相流体连通;所述的灶壳中还设置有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有散热通道和设置在该散热通道中的风机,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所述灶壳的排气腔相流体连通。可见该专利中通过设置带风机的散热系统来对灶具进行散热,从而降低面板的温度,但是增设带风机的散热系统会大大增加集成灶的生产成本,增加集成灶的工作噪音,无法实现对灶具余热的回收利用,造成灶具余热的浪费。
另外,现有的集成烹饪设备中,蒸烤箱中的蒸汽发生器通过加热冷水产生蒸汽,蒸汽产生的效率不高,进而影响蒸烤箱的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灶具面板温度的集成烹饪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集成烹饪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灶具产生的余热进行充分利用的集成烹饪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蒸汽产生效率高的集成烹饪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包括具有内胆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该灶具包括灶壳和第一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预热腔和加热腔,该第一冷却预热腔围设在上述第一燃烧器的外周并具有第一冷却进水口和第一预热出水口,上述加热腔具有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而上述内胆上开设有烹饪加水口,上述第一冷却进水口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第一预热出水口与上述加热腔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加热出水口与上述内胆的烹饪加水口相流体连通。
进一步,所述灶具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器件,而所述灶壳中还设置有用来对该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的第二冷却预热腔和保温储水腔,该第二冷却预热腔具有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和第二预热出水口,保温储水腔具有第一保温进水口、第二保温进水口以及与上述加热腔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的保温出水口,其中,该第一保温进水口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的第一预热出水口相流体连通,而第二保温进水口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预热出水口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第二冷却预热腔能对上述电子元器件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该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也能避免该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面板而导致的面板的温升,进一步降低面板的温度,此外,设置上述保温储水腔,一方面能使外接水源在一定时间能持续地流入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和第二冷却预热腔,从而进一步提升吸热降温效果,同时将温水占存在保温储水腔中,根据需要将保温储水腔中的水输入加热腔中,一方面能提高加热腔加热水的效率,另一方面当烹饪装置未工作时可关闭加热腔,从而降低集成烹饪装置的能耗。
进一步,所述灶壳中还设置有第一储水腔,该第一储水腔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一储水进水口、第一储水出水口A以及第一储水出水口B,其中,第一储水出水口A 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的第一冷却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第一储水出水口B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第一储水腔能同时向第一冷却预热腔和第二冷却预热腔输水,使得集成烹饪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保温储水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储水腔和第二保温储水腔,第一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温高于第二保温储水腔,且第一保温储水腔的水温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相同,而第二保温储水腔的水温与第二冷却预热腔相同,上述第一保温进水口和第二保温进水口分别开设在第一保温储水腔和第二保温储水腔,上述保温出水口分别包括开设在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的第一保温出水口和开设在上述第二保温储水腔的第二保温出水口,相应地,上述加热腔的加热进水口包括第一加热进水口和第二加热进水口,其中,第一加热进水口与上述第一保温出水口相流体连通,第二加热进水口与上述第二保温出水口相流体连通。这样能使第一冷却预热腔更好地吸收第一燃烧器产生的余热,而第二冷却预热腔能更好地对上述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同时第一保温储水腔和第二保温储水腔分别储存不同温度的水,从而能根据需要向加热腔输入不同温度的水,提高集成烹饪设备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所述灶具还包括第二燃烧器,而上述灶壳中还设置有第三冷却预热腔和第二储水腔,该第三冷却预热腔围设在上述第二燃烧器外周,且该第三冷却预热腔具有第三冷却进水口和第三预热出水口,上述第二储水腔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二储水进水口、第二储水出水口A以及第二储水出水口B,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还具有第二冷却进水口B,上述保温储水腔还包括与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和第二保温储水腔分别独立设置的第三保温储水腔,该第三保温储水腔具有第三保温进水口,而上述保温出水口还包括开设在该第三保温储水腔上的第三保温出水口,上述加热腔的加热进水口还包括第三加热进水口,上述第二储水出水口A与上述第三冷却预热腔的第三冷却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第二储水出水口B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相流体连通,而第三冷却预热腔的第三预热出水口与第三保温储水腔的第三保温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该第三保温储水腔的第三保温出水口与上述加热腔的第三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现有的燃气灶一般均为双眼,通过在第二燃烧器外周设置第三冷却预热腔能进一步提高对灶具余热的利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灶具面板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第二储水腔能同时对第三冷却预热腔和第二冷却预热腔进行供水能使集成烹饪设备内部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进一步,所述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温高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而上述第三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温与该第三冷却预热腔相同。这样第一保温储水腔、第二保温储水腔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温均不相同,从而能根据需要向加热腔输入不同水温的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第二冷却预热腔、第三冷却预热腔、第一储水腔以及第二储水腔的设置高度均相等,而第一保温储水腔、第二保温储水腔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的设置高度均相等,其中,第一冷却预热腔的最低处高于第一保温储水腔的最高处,而第一保温储水腔的最低处高于上述加热腔的最高处。这样灶壳内部的水能利用水势的高低而朝特定方向流动,无需另设驱动水流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腔还具有通水口和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包括通水接口、进水接口以及出水接口,其中,通水接口与上述通水口连通且该通水接口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通水接口启闭的第一控制阀,而进水接口与外接水源连通且该进水接口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进水接口启闭的第二控制阀。这样可通过将外接水源、各保温储水腔中的水以及加热腔中的水选配组合而从出水接口处输出室温至100℃之间任意温度的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的第一冷却进水口与上述第一储水腔的第一储水出水口A通过第一水管连通,第一储水腔的第一储水出水口B与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通过第二水管连通,第一冷却预热腔的第一预热出水口与第一保温储水腔的第一保温进水口通过第三水管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通过第四水管与第二储水腔的第二储水出水口B通过第四水管连通,而第二储水腔的第二储水出水口 A与第三冷却预热腔的第三冷却进水口通过第五水管连通,而该第三冷却预热腔的第三预热出水口通过第六水管与第三保温储水的第三保温进水口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的第二预热出水口通过第七水管与第二保温储水腔的第二保温进水口连通,而第一保温出水口、第二保温出水口以及第三保温出水口分别通过第八水管、第九水管以及第十水管与上述第一加热进水口、第二加热进水口以及第三加热进水口连通,并且,上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第五水管、第六水管、第七水管、第八水管、第九水管以及第十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对应水管启闭的第一水阀、第二水阀、第三水阀、第四水阀、第五水阀、第六水阀、第七水阀、第八水阀、第九水阀以及第十水阀,从而能更加需要实现对各水管的启闭。
进一步,水温稳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第二冷却预热腔以及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温分别为60℃、40℃以及80℃,第一保温储水腔、第二保温储水腔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温分别为60℃、40℃以及80℃,而加热腔中的水温为100℃。这样使得各保温储水腔中的水与加热腔中的水形成梯度变化,进一步便于选配组合而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工作,而第二燃烧器及烹饪装置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关闭而第三水阀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中后,第一水阀开启而第三水阀关闭,第一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中;
同时,第二水阀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关闭而第七水阀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后,第二水阀开启而第七水阀关闭,第一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加热腔工作,开启第八水阀和/或第九水阀,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工作,而第一燃烧器及烹饪装置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五水阀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关闭而第六水阀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中后,第五水阀开启而第六水阀关闭,第二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中;
同时,第四水阀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40℃时,第四水阀关闭而第七水阀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中后,第四水阀开启而第七水阀关闭,第二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二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加热腔工作,开启第九水阀和/或第十水阀,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同时工作,而烹饪装置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关闭而第三水阀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中后,第一水阀开启而第三水阀关闭,第一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中;
同时,第五水阀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关闭而第六水阀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中后,第五水阀开启而第六水阀关闭,第二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中;
同时,第二水阀和第四水阀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和第四水阀关闭而第七水阀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中的40℃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中后,第二水阀和第四水阀开启而第七水阀关闭,则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加热腔工作,开启第八水阀和/或第九水阀和/或第十水阀,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和烹饪装置均工作,而第二燃烧器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开启而第三水阀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注满水,接着将第二水阀、第七水阀以及第九水阀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开始工作,加热腔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进入烹饪装置的内胆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开启,第一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注入加热腔,加热腔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和烹饪装置均工作,而第一燃烧器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五水阀开启而第六水阀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注满水,接着将第四水阀、第七水阀以及第九水阀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二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开始工作,加热腔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进入烹饪装置的内胆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十水阀开启,第三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注入到加热腔,加热腔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如上所述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第二燃烧器以及烹饪装置均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开启而第三水阀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注满水,同时第五水阀开启而第六水阀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注满水;
接着,将第二水阀、第四水阀、第七水阀、第九水阀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开始工作,加热腔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进入烹饪装置的内胆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或第十水阀开启,则第一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或第三保温储水腔中的水注入到加热腔,加热腔在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从而能从出水接口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第一燃烧器的外周围设有第一冷却预热腔,从而能利用第一燃烧器工作时产生的余热加热第一冷却预热腔中的水,实现对第一燃烧器的余热的利用,同时能避免第一燃烧器的余热传递至面板表面而导致面板温升,从而有效降低灶具工作时面板的温度。同时,第一冷却预热腔中被预热后的水进入加热腔中被再次加热,经加热腔加热后的水通过烹饪加水口进入内胆中而被快速加热产生蒸汽,与现有的直接加热冷水产生蒸汽的方式相比,本发明能大大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水孔完全打开状态下加热盒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水孔部分打开状态下加热盒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水孔完全关闭状态下加热盒的剖视图;
图13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3所示,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包括具有内胆20的烹饪装置2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2之上的灶具1,该灶具1包括灶壳10、第一燃烧器11以及第二燃烧器12,其中,上述灶壳1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101和盖合在该底盘101的开口上的面板102,上述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设置有加热系统21,该加热系统21包括安装在内胆20内顶面上的顶部加热管211、安装在内胆20底壁上的加热盘212以及安装在内胆20底面上的底部加热管213,通入内胆20中的水通过加热盘212和底部加热管213的加热而形成蒸汽。上述灶壳10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预热腔31和加热腔40,该第一冷却预热腔 31围设在上述第一燃烧器11的外周并具有第一冷却进水口311和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上述加热腔40具有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405,而上述内胆20上开设有烹饪加水口 201,上述第一冷却进水口311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与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加热出水口405与上述内胆20的烹饪加水口201 相流体连通。这样本发明在第一燃烧器11的外周围设有第一冷却预热腔31,从而能利用第一燃烧器11工作时产生的余热加热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实现对第一燃烧器 11的余热的利用,同时能避免第一燃烧器11的余热传递至面板102表面而导致面板102 温升,从而有效降低灶具1工作时面板102的温度。同时,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被预热后的水进入加热腔40中被再次加热,经加热腔40加热后的水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内胆20中而被快速加热产生蒸汽,与现有的直接加热冷水产生蒸汽的方式相比,本发明能大大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灶具1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器件13(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器件为显示板),而上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用来对该电子元器件13进行散热的第二冷却预热腔32和保温储水腔,该第二冷却预热腔32具有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和第二预热出水口323,保温储水腔具有第一保温进水口 361、第二保温进水口371以及与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的保温出水口,其中,该第一保温进水口361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预热出水口312相流体连通,而第二保温进水口371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预热出水口323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第二冷却预热腔32能对上述电子元器件13进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该电子元器件13的工作性能,同时也能避免该电子元器件1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面板102而导致的面板102的温升,进一步降低面板102的温度,此外,设置上述保温储水腔,一方面能使外接水源在一定时间能持续地流入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和第二冷却预热腔32,从而进一步提升吸热降温效果,同时将温水占存在保温储水腔中,根据需要将保温储水腔中的水输入加热腔40中,一方面能提高加热腔40加热水的效率,另一方面当烹饪装置2未工作时可关闭加热腔40,从而降低集成烹饪装置2的能耗。优选地,上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第一储水腔34,该第一储水腔34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一储水进水口340、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以及第一储水出水口B342,其中,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冷却进水口311相流体连通,第一储水出水口 B342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第一储水腔34能同时向第一冷却预热腔31和第二冷却预热腔32输水,使得集成烹饪装置2 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保温储水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的水温高于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且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水温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相同,而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水温与第二冷却预热腔32相同,上述第一保温进水口361和第二保温进水口371分别开设在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上述保温出水口分别包括开设在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 36的第一保温出水口362和开设在上述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第二保温出水口372,相应地,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包括第一加热进水口401和第二加热进水口402,其中,第一加热进水口401与上述第一保温出水口362相流体连通,第二加热进水口402 与上述第二保温出水口372相流体连通。这样能使第一冷却预热腔31更好地吸收第一燃烧器11产生的余热,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能更好地对上述电子元器件13进行散热,同时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分别储存不同温度的水,从而能根据需要向加热腔40输入不同温度的水,提高集成烹饪设备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第三冷却预热腔33和第二储水腔35,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围设在上述第二燃烧器12外周,且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具有第三冷却进水口331和第三预热出水口332,上述第二储水腔35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二储水进水口350、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以及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还具有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上述保温储水腔还包括与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分别独立设置的第三保温储水腔38,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 具有第三保温进水口381,而上述保温出水口还包括开设在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上的第三保温出水口382,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还包括第三加热进水口403,上述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与上述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冷却进水口331相流体连通,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相流体连通,而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预热出水口332与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进水口381相流体连通,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出水口382与上述加热腔40的第三加热进水口403相流体连通。现有的燃气灶一般均为双眼,通过在第二燃烧器12外周设置第三冷却预热腔33能进一步提高对灶具1余热的利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灶具1面板102 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第二储水腔35能同时对第三冷却预热腔33和第二冷却预热腔32 进行供水能使集成烹饪设备内部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温高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而上述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温与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相同。这样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温均不相同,从而能根据需要向加热腔40输入不同水温的水。优选地,水温稳定状态下,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第二冷却预热腔32以及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温分别为60℃、40℃以及80℃,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温分别为60℃、 40℃以及80℃,而加热腔40中的水温为100℃。这样使得各保温储水腔中的水与加热腔40中的水形成梯度变化,进一步便于选配组合而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第二冷却预热腔32、第三冷却预热腔33、第一储水腔34以及第二储水腔35的设置高度均相等(此处的设置高度以各腔的最低处为准),而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设置高度均相等(此处的设置高度以各腔的最低处为准),其中,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最低处高于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最高处,而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最低处高于上述加热腔40的最高处。这样灶壳10内部的各腔中的水能利用水势的高低而朝特定方向流动,无需另设驱动水流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腔40还具有通水口404和三通接头7,该三通接头7包括通水接口71、进水接口72以及出水接口73,其中,通水接口71与上述通水口404连通且该通水接口71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通水接口71启闭的第一控制阀74,而进水接口72与外接水源连通且该进水接口72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进水接口72启闭的第二控制阀75。这样可通过将外接水源、各保温储水腔中的水以及加热腔40中的水选配组合而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室温至100℃之间任意温度的水。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冷却进水口311与上述第一储水腔34的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通过第一水管51连通,第一储水腔34的第一储水出水口B342与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通过第二水管52连通,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与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第一保温进水口361通过第三水管53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通过第四水管54与第二储水腔35的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通过第四水管54连通,而第二储水腔35的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与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冷却进水口331通过第五水管55连通,而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预热出水口332通过第六水管56与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进水口381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预热出水口323通过第七水管57与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第二保温进水口371连通,而第一保温出水口362、第二保温出水口372以及第三保温出水口382分别通过第八水管58、第九水管59以及第十水管50 与上述第一加热进水口401、第二加热进水口402以及第三加热进水口403连通,并且,上述第一水管51、第二水管52、第三水管53、第四水管54、第五水管55、第六水管 56、第七水管57、第八水管58、第九水管59以及第十水管50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对应水管启闭的第一水阀61、第二水阀62、第三水阀63、第四水阀64、第五水阀65、第六水阀66、第七水阀67、第八水阀68、第九水阀69以及第十水阀60,从而能更加需要实现对各水管的启闭。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设置在上述电子元器件13的下方,上述第一储水腔34和第二储水腔35分别设置在该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两侧,并且各储水腔与第二冷却预热腔32之间分别设置有旋钮组件14,从而能对灶具1的旋钮组件 14进行降温,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设置在第一燃烧器11与第二燃烧器12之间的前侧,而上述加热腔40设置在第一燃烧器 11与第二燃烧器12之间的后侧。
进一步,上述内胆20上开设有排气口202,而上述面板102的后侧设置排气窗口1021,该排气口202与排气窗口1021通过具有排气管9的排气组件连通,且该排气管9 至少部分位于上述加热腔40中。这样通过加热腔40对排气管9进行加热可减少外凝集在排气管9中的冷凝水,并且通过加热可分解外排气体中的油烟,避免油脂在排气窗口 1021等处凝结,降低用户的清洁难度。优选地,上述排气口202开设在内胆20的顶壁上,上述排气组件还包括罩设在上述排气窗口1021下方的排气盒(未示出,该排气盒为上部开口的盒体结构,其上端口缘贴设在面板102的下表面上,从而罩设在上述排气窗口1021上,具体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申请的CN209877015U、CN210107489U等专利公开的相应结构),该排气盒的底部上开设有安装孔,上述加热腔40设置在该排气盒的下方,上述排气管9为竖向延伸的直管,该排气管9的下端与上述排气口202连通,而排气管9的上端由下至上穿入底盘101并穿过上述加热腔40而穿连在上述安装孔中。这样能缩短烹饪装置2的排气路径,提高排气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排气口202上设置有排气接头2021,上述排气管9的下端连接在该排气接头2021上,且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1。
进一步,上述加热腔40中竖向设置有出水管8,该出水管8的上端封闭,而下端穿过上述加热出水口405而外露于加热腔40并穿出底盘101而与上述烹饪加水口201 连接,且该出水管8位于上述加热腔40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801,还包括用于控制该出水孔801启闭的控制组件81。这样通过出水管8上的出水孔801能将加热腔40 中的热水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输入内胆20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出水孔801 为沿出水管8高度方向竖向延伸的长条孔,上述控制组件81包括电机811、螺杆812 以及滑动塞82,上述电机811安装在加热腔40之外并位于该加热腔40的上方,该电机 811的输出轴穿入该加热腔40中,上述螺杆812竖向设置在上述出水管8中且其上端与上述电机811的输出轴固定,上述滑动塞82开设有竖向贯穿的螺纹孔821并通过该螺纹孔821与上述螺杆812形成螺纹传动副,且上述滑动塞82具有与上述出水孔801相匹配并能遮蔽该出水孔801的凸条822,这样当该凸条822遮蔽出水孔801时,该出水孔801被关闭,而当该凸条822与出水孔801上下错开时,该出水孔801被开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出水孔801为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应地,上述滑动塞82的外形呈方柱状,其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条上述凸条822,且两条凸条822分别上述出水孔801一一对应。为使滑动塞82能更加平稳地上下滑动,上述滑动塞82的另外两侧对称地凸设有滑条823,而上述出水管8的内周面上对称设置有与上述滑条823一一对应的滑轨84,各滑轨84分别沿竖向延伸,且各滑条823分别嵌装在对应的滑轨84中并能沿该滑轨84上下滑动。
进一步,上述出水管8的顶端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出气孔802,这样加热腔40中的蒸汽(加热腔40中的水温达到100℃可产生部分蒸汽)能直接通过该出气孔802进入内胆20中,同时也能保证加热腔40内部气压的稳定性。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上述内胆20中于上述顶部加热管211的上方沿左右方向设置排水管85,该排水管85中的中部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进水接头851,该进水接头851穿设在上述烹饪加水口201中而与上述出水管8的下端口连接,而该排水管85的两端分别形成朝向内胆20的左右内侧面的排水口852。这样出水管8中的水进入排气管9中,通过顶部加热管能对该排水管85中的水进行再加热,进入排水管85 中的水能从各排水口852喷射至内胆20的左右内侧面上并顺势流向底部的加热盘212,快速产生蒸汽。优选地,上述排水管85呈扁平状,从而能使顶部加热管211更加高效地加热排水管85中的水,此外,各排水口852的口缘均由上至下朝下倾斜,从而能使排水管85中的水更好地通过各排水口852喷射至内胆20的左右内侧面上。优选地,上述进水接头与上述出水管8下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0,从而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方形的加热盒4,该加热盒包括上部开口的盒体41和盖合在该盒体41的开口上的盖体42,该加热盒4的内腔构成上述加热腔40,上述第一加热进水口401、第二加热进水口402、第三加热进水口403以及通水口404分别开设在该加热盒4的侧壁上,而上述加热出水口405开设在该加热盒4的底壁上。进一步,该加热盒4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未示出),通过该加热装置能对进入加热腔40的水以及排气管 9中的外排气体进行加热。优选地,上述加热装置为分别设置在该加热盒4的内底面上和上述排气管9位于加热腔40部分的外周面上的加热膜(未示出),从而能实现对进入加热腔40的水的快速加热,以及对排气管9中的外排气体的加热。
本发明中默认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第二冷却预热腔32以及第二冷却预热腔33的腔壁分别采用导热材质,而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腔壁采用保温隔热材质,上述加热盒4同样采用保温隔热材质。
本发明中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1)上述第一燃烧器11工作,而第二燃烧器12及烹饪装置2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61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61关闭而第三水阀63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后,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
同时,第二水阀62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62 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后,第二水阀62开启而第七水阀 67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11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八水阀68和/或第九水阀69,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2)上述第二燃烧器12工作,而第一燃烧器11及烹饪装置2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五水阀65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65关闭而第六水阀66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后,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
同时,第四水阀64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四水阀64 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后,第四水阀64开启而第七水阀67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二燃烧器12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九水阀69和/或第十水阀60,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3)上述第一燃烧器11和第二燃烧器12同时工作,而烹饪装置2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61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61关闭而第三水阀63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后,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
同时,第五水阀65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65 关闭而第六水阀66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后,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
同时,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40℃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后,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开启而第七水阀67关闭,则第一储水腔34和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11和第二燃烧器12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八水阀68和/或第九水阀69和/或第十水阀60,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4)上述第一燃烧器11和烹饪装置2均工作,而第二燃烧器12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31注满水,接着将第二水阀62、第七水阀67以及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11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 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68开启,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的60℃水注入加热腔40,加热腔40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5)上述第二燃烧器12和烹饪装置2均工作,而第一燃烧器11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33注满水,接着将第四水阀64、第七水阀67以及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二燃烧器12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 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十水阀60开启,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80℃水注入到加热腔40,加热腔40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6)上述第一燃烧器11、第二燃烧器12以及烹饪装置2均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31注满水,同时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33注满水;
接着,将第二水阀62、第四水阀64、第七水阀67、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 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从而能实现对第一燃烧器11和第二燃烧器12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灶具1面板102表面的温度。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 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68或第十水阀60开启,则第一保温储水腔36 中的60℃水或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80℃水注入到加热腔40,加热腔40在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从而能提高蒸汽产生的效率。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外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从而能从出水接口73处输出所需温度的水。
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5)

1.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包括具有内胆(20)的烹饪装置(2)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2)之上的灶具(1),该灶具(1)包括灶壳(10)和第一燃烧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10)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预热腔(31)和加热腔(40),该第一冷却预热腔(31)围设在上述第一燃烧器(11)的外周并具有第一冷却进水口(311)和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上述加热腔(40)具有加热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405),而上述内胆(20)上开设有烹饪加水口(201),且该内胆(20)的内顶面上安装有顶部加热管(211),上述第一冷却进水口(311)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与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加热出水口(405)与上述内胆(20)的烹饪加水口(201)相流体连通,
所述加热腔(40)还具有通水口(404)和三通接头(7),该三通接头(7)包括通水接口(71)、进水接口(72)以及出水接口(73),其中,通水接口(71)与上述通水口(404)连通且该通水接口(71)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通水接口(71)启闭的第一控制阀(74),而进水接口(72)与外接水源连通且该进水接口(72)中设置有用于控制该进水接口(72)启闭的第二控制阀(75),
上述加热腔(40)中竖向设置有出水管(8),该出水管(8)的上端封闭,而下端穿过上述加热出水口(405)而外露于加热腔(40)并穿出上述灶壳(10)的底盘(101)而与上述烹饪加水口(201)连接,且该出水管(8)位于上述加热腔(40)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孔(801),还包括用于控制该出水孔(801)启闭的控制组件(81),上述出水孔(801)为沿出水管(8)高度方向竖向延伸的长条孔,上述控制组件(81)包括电机(811)、螺杆(812)以及滑动塞(82),上述电机(811)安装在加热腔(40)之外并位于该加热腔(40)的上方,该电机(811)的输出轴穿入该加热腔(40)中,上述螺杆(812)竖向设置在上述出水管(8)中且其上端与上述电机(811)的输出轴固定,上述滑动塞(82)开设有竖向贯穿的螺纹孔(821)并通过该螺纹孔(821)与上述螺杆(812)形成螺纹传动副,且上述滑动塞(82)具有与上述出水孔(801)相匹配并能遮蔽该出水孔(801)的凸条(8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1)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器件,而所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用来对该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的第二冷却预热腔(32)和保温储水腔,该第二冷却预热腔(32)具有与外接水源相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和第二预热出水口(323),保温储水腔具有第一保温进水口(361)、第二保温进水口(371)以及与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的保温出水口,其中,该第一保温进水口(361)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预热出水口(312)相流体连通,而第二保温进水口(371)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预热出水口(323)相流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第一储水腔(34),该第一储水腔(34)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一储水进水口(340)、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以及第一储水出水口B(342),其中,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冷却进水口(311)相流体连通,第一储水出水口B(342)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相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储水腔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的水温高于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且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水温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相同,而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水温与第二冷却预热腔(32)相同,上述第一保温进水口(361)和第二保温进水口(371)分别开设在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上述保温出水口分别包括开设在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第一保温出水口(362)和开设在上述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第二保温出水口(372),相应地,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包括第一加热进水口(401)和第二加热进水口(402),其中,第一加热进水口(401)与上述第一保温出水口(362)相流体连通,第二加热进水口(402)与上述第二保温出水口(372)相流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1)还包括第二燃烧器(12),而上述灶壳(10)中还设置有第三冷却预热腔(33)和第二储水腔(35),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围设在上述第二燃烧器(12)外周,且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具有第三冷却进水口(331)和第三预热出水口(332),上述第二储水腔(35)具有与外接水源连通的第二储水进水口(350)、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以及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还具有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上述保温储水腔还包括与上述第一保温储水腔(36)和第二保温储水腔(37)分别独立设置的第三保温储水腔(38),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具有第三保温进水口(381),而上述保温出水口还包括开设在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上的第三保温出水口(382),上述加热腔(40)的加热进水口还包括第三加热进水口(403),上述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与上述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冷却进水口(331)相流体连通,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与上述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相流体连通,而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预热出水口(332)与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进水口(381)相流体连通,该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出水口(382)与上述加热腔(40)的第三加热进水口(403)相流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温高于上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而上述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温与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第二冷却预热腔(32)、第三冷却预热腔(33)、第一储水腔(34)以及第二储水腔(35)的设置高度均相等,而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设置高度均相等,其中,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最低处高于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最高处,而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最低处高于上述加热腔(40)的最高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冷却进水口(311)与上述第一储水腔(34)的第一储水出水口A(341)通过第一水管(51)连通,第一储水腔(34)的第一储水出水口B(342)与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A(321)通过第二水管(52)连通,第一冷却预热腔(31)的第一预热出水口(312)与第一保温储水腔(36)的第一保温进水口(361)通过第三水管(53)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冷却进水口B(322)通过第四水管(54)与第二储水腔(35)的第二储水出水口B(352)通过第四水管(54)连通,而第二储水腔(35)的第二储水出水口A(351)与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冷却进水口(331)通过第五水管(55)连通,而该第三冷却预热腔(33)的第三预热出水口(332)通过第六水管(56)与第三保温储水腔(38)的第三保温进水口(381)连通,第二冷却预热腔(32)的第二预热出水口(323)通过第七水管(57)与第二保温储水腔(37)的第二保温进水口(371)连通,而第一保温出水口(362)、第二保温出水口(372)以及第三保温出水口(382)分别通过第八水管(58)、第九水管(59)以及第十水管(50)与上述第一加热进水口(401)、第二加热进水口(402)以及第三加热进水口(403)连通,并且,上述第一水管(51)、第二水管(52)、第三水管(53)、第四水管(54)、第五水管(55)、第六水管(56)、第七水管(57)、第八水管(58)、第九水管(59)以及第十水管(50)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对应水管启闭的第一水阀(61)、第二水阀(62)、第三水阀(63)、第四水阀(64)、第五水阀(65)、第六水阀(66)、第七水阀(67)、第八水阀(68)、第九水阀(69)以及第十水阀(6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水温稳定状态下,所述第一冷却预热腔(31)、第二冷却预热腔(32)以及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温分别为60℃、40℃以及80℃,第一保温储水腔(36)、第二保温储水腔(37)以及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温分别为60℃、40℃以及80℃,而加热腔(40)中的水温为10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11)工作,而第二燃烧器(12)及烹饪装置(2)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61)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61)关闭而第三水阀(63)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后,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
同时,第二水阀(62)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62)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后,第二水阀(62)开启而第七水阀(67)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八水阀(68)和/或第九水阀(69),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11.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12)工作,而第一燃烧器(11)及烹饪装置(2)均不工作状态下:
第五水阀(65)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65)关闭而第六水阀(66)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后,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
同时,第四水阀(64)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四水阀(64)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后,第四水阀(64)开启而第七水阀(67)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九水阀(69)和/或第十水阀(60),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12.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11)和第二燃烧器(12)同时工作,而烹饪装置(2)不工作状态下:
第一水阀(61)开启,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内水温到达60℃时,第一水阀(61)关闭而第三水阀(63)开启,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当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后,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第一储水腔(34)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一冷却预热腔(31)中;
同时,第五水阀(65)开启,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内水温到达80℃时,第五水阀(65)关闭而第六水阀(66)开启,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当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的水全部流入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后,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三冷却预热腔(33)中;
同时,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开启,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内水温到达40℃时,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关闭而第七水阀(67)开启,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水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当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的40℃水全部流入第二保温储水腔(37)中后,第二水阀(62)和第四水阀(64)开启而第七水阀(67)关闭,则第一储水腔(34)和第二储水腔(35)中的水继续补充至第二冷却预热腔(32)中;
或者,上述加热腔(40)的出水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加热腔(40)工作,开启第八水阀(6)8和/或第九水阀(69)和/或第十水阀(60),同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13.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11)和烹饪装置(2)均工作,而第二燃烧器(12)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31)注满水,接着将第二水阀(62)、第七水阀(67)以及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68)开启,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的水注入加热腔(40),加热腔(40)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14.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燃烧器(12)和烹饪装置(2)均工作,而第一燃烧器(11)不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33)注满水,接着将第四水阀(64)、第七水阀(67)以及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十水阀(60)开启,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注入到加热腔(40),加热腔(40)再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15.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集成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11)、第二燃烧器(12)以及烹饪装置(2)均工作状态下:
集成烹饪设备开始工作,第一水阀(61)开启而第三水阀(63)关闭,将第一冷却预热腔(31)注满水,同时第五水阀(65)开启而第六水阀(66)关闭,将第三冷却预热腔(33)注满水;
接着,将第二水阀(62)、第四水阀(64)、第七水阀(67)、第九水阀(69)开启一定时间,然后先将第七水阀(67)关闭,待一段时间后将第九水阀(69)关闭,从而保证在加热腔(4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同时第二保温储水腔(37)没有冷水而第二冷却预热腔(32)注满水;
接着,加热腔(40)开始对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烹饪装置(2)开始工作,加热腔(40)中的水被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烹饪加水口(201)进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0)中并迅速产生蒸汽;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将第八水阀(68)或第十水阀(60)开启,则第一保温储水腔(36)中的水或第三保温储水腔(38)中的水注入到加热腔(40),加热腔(40)在对其加热,接着将加热后的热水输入至内胆(20)中迅速产生蒸汽;
或者,需要从出水接口(73)出水时,开启第一控制阀(74),同时根据出水水温需要启闭第二控制阀(75)。
CN202110733590.9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3520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3590.9A CN11352014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3590.9A CN11352014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145A CN113520145A (zh) 2021-10-22
CN113520145B true CN113520145B (zh) 2022-11-25

Family

ID=7812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3590.9A Active CN11352014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014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216A (zh) * 2006-09-01 2007-05-09 甲继明 一种艺术火锅及其炉具的水冷磁化燃烧方法
CN201954655U (zh) * 2010-11-12 2011-08-31 许敬轩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及采暖装置
CN102829494A (zh) * 2012-09-17 2012-12-19 青岛大学 一种燃气式家用集中供热装置
CN212029637U (zh) * 2019-12-12 2020-11-27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水盒及集成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486U (zh) * 1989-12-15 1990-07-18 牛广傚 节能型红外辐射式家用燃气灶具
CN2371477Y (zh) * 1999-03-31 2000-03-29 陈子康 汽化冷却式高效节能燃气灶
CN1817277A (zh) * 2006-03-22 2006-08-16 甲继明 一种艺术火锅及其炉具的水冷磁化燃烧方法
CN111853875B (zh) * 2019-04-30 2022-01-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0848767B (zh) * 2019-10-15 2021-08-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283753A (zh) * 2020-11-10 2021-01-29 谭兴洪 一种酒店专用的水循环降温并自动清理台面的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216A (zh) * 2006-09-01 2007-05-09 甲继明 一种艺术火锅及其炉具的水冷磁化燃烧方法
CN201954655U (zh) * 2010-11-12 2011-08-31 许敬轩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及采暖装置
CN102829494A (zh) * 2012-09-17 2012-12-19 青岛大学 一种燃气式家用集中供热装置
CN212029637U (zh) * 2019-12-12 2020-11-27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水盒及集成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0145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1843B1 (en) Oven
JP4517863B2 (ja) 加熱機器
CN209826374U (zh) 一种分层高效蒸汽烤箱
CN107850316A (zh) 烤箱
CN110848767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KR102244526B1 (ko) 조리기기
CN112021951A (zh) 烹饪设备
KR20110058135A (ko) 전자레인지
US6992268B2 (en) Steam oven having an inner casing including a vacuum
CN113520145B (zh)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4120140U (zh) 一种带有蒸烤箱的集成灶
CN113531600B (zh)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
CN203943501U (zh) 电饭煲
KR101450898B1 (ko) 전기오븐의 도어
JPH09229377A (ja) 電子レンジ
KR100646879B1 (ko) 전기오븐레인지의 오븐부 구조
KR20090099814A (ko)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
CN211795854U (zh)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CN214332807U (zh) 一种集成灶
KR100624814B1 (ko) 스팀 오븐의 증기 발생 장치
KR101568039B1 (ko) 컨벡션 전자레인지
CN218295833U (zh) 一种热回收节能灶
CN220141448U (zh) 腔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111110013A (zh) 一种烹饪电器
CN114893793B (zh)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