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7784B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17784B
CN113517784B CN202111077932.2A CN202111077932A CN113517784B CN 113517784 B CN113517784 B CN 113517784B CN 202111077932 A CN202111077932 A CN 202111077932A CN 113517784 B CN113517784 B CN 113517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otating shaft
gear
wal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79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17784A (zh
Inventor
李胜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upin Sesa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rem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rem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rem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79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17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1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17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17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02K7/116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 H02K7/11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where at least two gears have non-parallel axes without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worm and worm-whee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m gear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套筒,两个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壁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四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转盘。本发明通过直线电机移动一个推杆移动,关闭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的电源开关,若关闭第二电机的电源开关,第二蜗杆齿轮和第二电机齿轮断开啮合,然后关闭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便于将双电机驱动切换成单电机驱动设备,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交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是指驱动设备的装置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力源,其中电机是现有驱动装置中最为常见的动力源,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和电能的混合,而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混合动力是双电机混合使用,形成混合动力。
现有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往往都是两个电机同时运行,难以切换单个电机运行,双电机切换单个电机运行,能够避免电机疲劳,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单个电机运行过程中,单个电机驱动未工作的电机均输出轴旋转,从而增加了单个电机的负荷,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切换动力过程中会有明显的顿挫感,损伤电机的齿轮,进一步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套筒,两个所述定位套筒的内壁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四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转盘。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支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驱动转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转轴的两端外壁开有内六角卡槽,两个所述内六角卡槽的底部一端开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外六角卡块,两个所述外六角卡块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内六角卡槽的内壁轮廓和外六角卡块的外壁轮廓相适配,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轮廓和导向块的外壁轮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直线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和两个推杆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一蜗杆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蜗杆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齿轮和第二蜗杆齿轮的齿距相等,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和第一蜗杆齿轮的齿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变速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外壁设有控制按钮,所述直线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分别和变速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和控制台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直线电机移动一个推杆移动,关闭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的电源开关,若关闭第二电机的电源开关,第二蜗杆齿轮和第二电机齿轮断开啮合,然后关闭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便于将双电机驱动切换成单电机驱动设备,第二蜗杆齿轮和第二电机齿轮断开啮合时,能够避免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继续旋转,降低了第一电机工作负荷,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交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且首先关闭单个电机的电源输出,再断开齿轮传动,避免损伤齿轮,能够极大地降低齿轮传动过程中的顿挫感。
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带动驱动转轴旋转,极大地提高了驱动转轴的旋转扭力,以便于提高驱动的效率,通过驱动转轴一侧外壁设有的驱动齿轮和驱动转盘,便于本发明驱动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板、2固定块、3定位套筒、4第一轴承、5驱动转轴、6内六角卡槽、7导向槽、8驱动齿轮、9驱动转盘、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一蜗杆齿轮、13第二轴承、14推杆、15第二蜗杆齿轮、16直线电机、17第一电机、18第一电机齿轮、19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齿轮、21外六角卡块、22导向块、23变速器、24控制台、25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3,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2,两个固定块2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套筒3,两个定位套筒3的内壁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4,四个第一轴承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齿轮8,通过驱动齿轮8使用齿轮传动驱动设备,驱动转轴5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转盘9,通过驱动转盘9使用皮带传动启动设备。
实施例二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支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和驱动转轴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驱动转轴5的两端外壁开有内六角卡槽6,两个内六角卡槽6的底部一端开有导向槽7,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外六角卡块21,两个外六角卡块21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导向块22,内六角卡槽6的内壁轮廓和外六角卡块21的外壁轮廓相适配,导向槽7的内壁轮廓和导向块22的外壁轮廓相适配,通过导向块22和导向槽7便于驱动转轴5的两端插接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
实施例三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轴承13,两个第二轴承13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推杆14,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直线电机16,直线电机16设有两个输出轴,直线电机16的两个输出轴分别和两个推杆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通过直线电机16的输出轴能够带动两个推杆14移动,两个推杆14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轴承13能够带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移动,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变速器23,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控制台24,控制台24的外壁设有控制按钮25,直线电机16、第一电机17与第二电机19分别和变速器23电性连接,通过变速器23便于控制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的转速,通过控制台24便于控制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9和直线电机16的开合。
实施例四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齿轮18,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齿轮20,第一转轴10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一蜗杆齿轮12,第二转轴11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蜗杆齿轮15,第二电机齿轮20和第二蜗杆齿轮15的齿距相等,第一电机齿轮18和第一蜗杆齿轮12的齿距相等,通过第二电机19能够带动第二电机齿轮20旋转,第二电机齿轮20通过第二蜗杆齿轮15能够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第一电机17能够带动第一电机齿轮18旋转,第一电机齿轮18通过第一蜗杆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台24控制直线电机16的两个输出轴移动,两个直线电机16通过推杆14带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移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一端设有的外六角卡块21插入内六角卡槽6的内壁,第一蜗杆齿轮12和第一电机齿轮18啮合,第二蜗杆齿轮15和第二电机齿轮20啮合,此时启动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开始旋转,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通过第一电机齿轮18带动第一蜗杆齿轮12旋转,第一蜗杆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第一转轴10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第二电机19通过第二电机齿轮20带动第二蜗杆齿轮15旋转,第二蜗杆齿轮15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第二转轴11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通过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同时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驱动转轴5上设有的驱动齿轮8和驱动转盘9驱动设备工作,实现双电机驱动设备工作,单电机驱动时,通过直线电机16带动单个输出轴移动,直线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13能够带动第一转轴10或第二转轴11进行移动,移动第一转轴10时,第一转轴10一端设有的外六角卡块21与导向块22插入内六角卡槽6与导向槽7的内壁上,此时第一蜗杆齿轮12和第一电机齿轮18啮合,此时通过控制台24和变速器23启动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电机齿轮18旋转,第一电机齿轮18带动第一蜗杆齿轮12旋转,第一蜗杆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第一转轴10通过导向块22和导向槽7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驱动转轴5的外壁带动驱动齿轮8和驱动转盘9旋转,通过驱动齿轮8和驱动转盘9驱动设备运行,双电机驱动切换单电机驱动时,此时关闭第一电机17或第二电机19的电源开关,若关闭第二电机19的电源开关,第二电机19输出轴设有的第二电机齿轮20通过齿轮传动仍保持旋转,直线电机16移动一个推杆14移动,第二蜗杆齿轮15和第二电机齿轮20断开啮合,然后关闭断开啮合的电机,便于切换单电机驱动和双电机驱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两个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外壁均固定设有定位套筒(3),两个所述定位套筒(3)的内壁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4),四个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转轴(5),所述驱动转轴(5)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齿轮(8),所述驱动转轴(5)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驱动转盘(9);
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通过支架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和驱动转轴(5)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驱动转轴(5)的两端外壁开有内六角卡槽(6),两个所述内六角卡槽(6)的底部一端开有导向槽(7),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外六角卡块(21),两个所述外六角卡块(21)的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导向块(22);
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轴承(13),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3)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推杆(14),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直线电机(16),所述直线电机(16)设有两个输出轴,所述直线电机(16)的两个输出轴分别和两个推杆(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一侧外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一电机齿轮(18),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齿轮(20),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一蜗杆齿轮(12),所述第二转轴(11)的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蜗杆齿轮(15);
所述内六角卡槽(6)的内壁轮廓和外六角卡块(21)的外壁轮廓相适配,所述导向槽(7)的内壁轮廓和导向块(22)的外壁轮廓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齿轮(20)和第二蜗杆齿轮(15)的齿距相等,所述第一电机齿轮(18)和第一蜗杆齿轮(12)的齿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变速器(23),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控制台(24),所述控制台(24)的外壁设有控制按钮(25),所述直线电机(16)、第一电机(17)与第二电机(19)分别和变速器(23)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23)和控制台(24)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23)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需要使用单电机驱动时,通过直线电机(16)带动单个输出轴移动,直线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13)能够带动第一转轴(10)或第二转轴(11)进行移动,移动第一转轴(10)时,第一转轴(10)一端设有的外六角卡块(21)与导向块(22)插入内六角卡槽(6)与导向槽(7)的内壁上,此时第一蜗杆齿轮(12)和第一电机齿轮(18)啮合,此时通过控制台(24)和变速器(23)启动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电机齿轮(18)旋转,第一电机齿轮(18)带动第一蜗杆齿轮(12)旋转,第一蜗杆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第一转轴(10)通过导向块(22)和导向槽(7)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驱动转轴(5)的外壁带动驱动齿轮(8)和驱动转盘(9)旋转,通过驱动齿轮(8)和驱动转盘(9)驱动设备运行;
使用双电机驱动时,通过直线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两个推杆(14)移动,两个推杆(14)通过第二轴承(13)分别带动第二转轴(11)和第一蜗杆齿轮(12)移动,第一蜗杆齿轮(12)和第一电机齿轮(18)啮合,第二蜗杆齿轮(15)和第二电机齿轮(20)啮合,两个外六角卡块(21)和导向块(22)分别插入内六角卡槽(6)和导向槽(7)的内壁旋转,通过控制台(24)和变速器(23)带动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同时旋转,第一电机齿轮(18)带动第一蜗杆齿轮(12)旋转,第一蜗杆齿轮(12)带动第一转轴(10)旋转,第一转轴(10)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第二电机齿轮(20)带动第二蜗杆齿轮(15)旋转,第二蜗杆齿轮(15)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第二转轴(11)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通过第一电机(17)和第二电机(19)分别带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旋转,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带动驱动转轴(5)旋转,从而实现双电机驱动;
双电机驱动切换单电机驱动时,通过直线电机(16)移动一个推杆(14)移动,从而使第一蜗杆齿轮(12)和第一电机齿轮(18)断开啮合或第二蜗杆齿轮(15)和第二电机齿轮(20)断开啮合,然后关闭断开啮合的电机,便于切换单电机驱动和双电机驱动。
CN202111077932.2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Active CN113517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932.2A CN11351778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7932.2A CN11351778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784A CN113517784A (zh) 2021-10-19
CN113517784B true CN113517784B (zh) 2021-11-12

Family

ID=7806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7932.2A Active CN113517784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1778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1910A1 (de) * 1996-03-26 1997-10-02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omechanische Bremsvorrichtung
CN205092726U (zh) * 2015-09-28 2016-03-16 台州市大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结构的电动车电机
CN205239119U (zh) * 2015-12-22 2016-05-18 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双电机串联结构
CN206389223U (zh) * 2016-12-23 2017-08-0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机切换装置和具有该电机切换装置的升降设备
CN107181362A (zh) * 2016-03-12 2017-09-19 巩士国 一种双组合电机组合驱动设备
CN210739299U (zh) * 2019-09-03 2020-06-12 陶东升 双流变速箱
CN112838715A (zh) * 2021-02-20 2021-05-25 北京应天海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双电机同轴机芯及闸机
CN112865408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余度机电作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76613A (ja) * 2018-03-28 2019-10-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1910A1 (de) * 1996-03-26 1997-10-02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omechanische Bremsvorrichtung
CN205092726U (zh) * 2015-09-28 2016-03-16 台州市大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结构的电动车电机
CN205239119U (zh) * 2015-12-22 2016-05-18 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双电机串联结构
CN107181362A (zh) * 2016-03-12 2017-09-19 巩士国 一种双组合电机组合驱动设备
CN206389223U (zh) * 2016-12-23 2017-08-08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机切换装置和具有该电机切换装置的升降设备
CN210739299U (zh) * 2019-09-03 2020-06-12 陶东升 双流变速箱
CN112865408A (zh) * 2021-01-11 2021-05-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余度机电作动器
CN112838715A (zh) * 2021-02-20 2021-05-25 北京应天海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双电机同轴机芯及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17784A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5473U (zh) 一种建筑施工塑管低速截割装置
CN207903686U (zh) 一种电力用收线装置
CN108544320B (zh) 一种空调用金属波纹管端口处理装置
CN213765182U (zh) 一种双面埋弧直缝焊管焊缝的打磨装置
CN110125809B (zh) 一种爬壁式除锈装置
CN113517784B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9329905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的检修装置
CN211046666U (zh) 一种非标自动化滑台装置
CN214421709U (zh) 一种分配阀生产设备
CN216465443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生产装置
CN207914909U (zh) 永磁电机装配流水线用轴承感应加热全自动压入机
CN101159183A (zh) 一种电缆拆分机
CN208670258U (zh) 一种传导发射测试系统用线缆自动固定装置
CN212635642U (zh) 一种便携式家用自动起钉子器
CN20893028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工业生产用机械抓手
CN208215336U (zh) 一种电力设备检修用多角度夹持运输装置
CN219793185U (zh) 机器人电镀设备
CN111969813A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CN112490936A (zh) 一种输电线路修补机器人行走越障机构
CN21099707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双交换工作台装置
CN205819157U (zh) 一种电动车、摩托车清洗设备的传动装置
CN2388749Y (zh) 电缆卷放装置
CN214897822U (zh) 一种电缆挤铝机操作台
CN215946398U (zh) 一种电力施工线缆铺设装置
CN21966513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铝壳体车床精加工装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5

Address after: 361000 room 4101, No. 131, xinjingdongli,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Jiupin sesa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301b Tianliao building, Tianliao Industrial Zone A,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AREMO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