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8677A - 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和自由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和自由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08677A CN113508677A CN202110382508.2A CN202110382508A CN113508677A CN 113508677 A CN113508677 A CN 113508677A CN 202110382508 A CN202110382508 A CN 202110382508A CN 113508677 A CN113508677 A CN 113508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operating element
- longitudinal axis
- lever
-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932 little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9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arrying by the operator
- A01D34/902—Ergonomic provis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 A01D34/40—Other 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1—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 A01D34/02—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 A01D34/08—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hand-guided by a walking operator
- A01D34/1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cutting apparatus having reciprocating cutters hand-guided by a walking operator with motor driven cutters o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9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arrying by the operator
- A01D2034/907—Control levers for portable mow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和自由式切割机,用于手持式工作器具的手柄(6,7)具有杆(8),其带有固定端部(9),手柄(6,7)固定在该固定端部处,和自由的端部(10)。手柄(6,7)具有外侧(28),该外侧设置成至少部分地贴靠使用者(51)的手掌(52)。手柄(6,7)具有与外侧相对而置的内侧(29)以及纵轴线(14)。在手柄(6,7)的内侧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20),其在垂直于所述内侧(29)的侧视图中与纵轴线(14)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多70°的角度(β)。手柄(6,7)尤其设置成用于带有引导管(2)的自由式切割机(1)。手柄在把手拉杆(43)处固定在引导管(2)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以及自由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从EP 2 845 460 A1中得知一种自由式切割机,在其引导管处固定有把手柄,该把手柄承载两个手柄。在把手柄的内侧处(该把手柄承载操作元件)布置有操作元件中的一个。
在运行中必须经由一个或多个手柄导入用于引导工具的引导力。在此,力可在不同的方向中导入。为了利用自由式切割机收割,工具必须来回地运动。然而也可为必要的是,工具推动或按压到工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利用其可以人体工程学和省力的方式将引导力导入。本发明的另外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自由式切割机,其使以人体工程学和省力的方式的工作成为可能。
该任务在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方面通过这样的手柄解决,其中该手柄具有杆,该杆具有固定端部(手柄固定在该固定端部处)和自由的端部,其中手柄具有外侧,该外侧设置成至少部分地贴靠使用者的手掌,其中手柄具有与外侧相对而置的内侧,其中手柄具有纵轴线,其中在手柄的内侧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该拇指支承面在垂直于内侧的侧视图中与纵轴线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高70°的角度。
在自由式切割机方面,该任务通过带有引导管的自由式切割机解决,其中在引导管的端部处布置有工具单元,其中在引导管处固定有把手拉杆,该把手拉杆在每个端部处承载手柄,其中每个手柄具有杆,该杆具有固定端部(在固定端部处手柄固定在把手拉杆处)和自由的端部,其中每个手柄具有位于面向工具单元的前侧和相对而置的后侧,其中手柄具有位于彼此面对的内侧和彼此背离的外侧,其中在至少一个手柄的内侧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该拇指支承面在垂直于内侧的侧视图中与纵轴线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高70°的角度。
设置成,在手柄的内侧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其在垂直于内侧的侧视图中与手柄的纵轴线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高70°的角度。由于拇指支承面的该倾斜一方面产生在拇指处的人体工程学的手姿势。另一方面,经由拇指支承面可尤其在推动和按压工具、例如自由式切割机的刀具时非常良好地将力导入到工具中。在推动和按压工具时由操作者导入的力不必仅仅从手内面施加,而是也可从拇指施加。在此,尤其也可以省力和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朝着手柄的固定端部的方向将力分量引入。
拇指支承面有利地构造为在杆的内侧处布置的隆起部的上侧。拇指支承面有利地相对于内侧的大约笔直的伸延在侧面伸出。备选地拇指支承面可构造为在内侧处引入的凹入部的底部。也可设置由隆起部和凹入部组成的组合。
拇指支承面优选地为比较平坦的面。拇指支承面位于两个彼此平行地伸延的平面之间。两个平面的间距有利地为小于3mm、尤其小于2mm。拇指支承面具有至少2.5cm的长度和至少8mm的宽度。拇指支承面的长度和宽度在此给出最大的长度和最大的宽度。在位于两个彼此平行地伸延的平面之外的区域中拇指支承面有利地与匹配的弯曲部过渡到手柄的内侧和前侧和/或后侧中。拇指支承面可为平坦的面。然而,也可设置成,拇指支承面稍微弯曲地伸延。拇指支承面的弯曲部半径在此在所有方向中优选地尽量地大。拇指支承面的弯曲部有利地具有最小的半径,该半径为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有利地至少30mm。拇指支承面可在不同的方向中不同弯曲地伸延。
拇指支承面有利地以相对于杆的自由的端部的间距布置。拇指支承面因此在一种实施变型方案中未延伸至杆的自由的端部。拇指支承面相对于杆的自由的端部的间距有利地为至少1cm。该间距尤其设置成用于这样的手柄,其未承载操作元件。优选地,拇指支承面相对于杆的自由的端部的至少1cm的间距设置成用于左手柄。对承载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手柄而言,拇指支承面相对于自由的端部的更小的间距可为有利的。
有利地拇指支承面与凹状的拱形部一起过渡到手柄的内侧中。在平行于手柄的纵轴线且穿过内侧伸延的截平面中,拇指支承面与纵轴线有利地包夹这样的角度:该角度朝着固定端部敞开。拇指支承面有利地朝着使用者的另一手的方向下降。朝着纵轴线拇指支承面有利地上升。由此,操作者可将拇指良好地在侧面的方向中放置到拇指支承面上。在拇指支承面的纵向中的推进不是必须的。拇指支承面朝着另一手的轻微的上升或者朝着纵轴线的轻微的下降然而也可为有利的。角度有利地为30°至110°、尤其60°至90°。优选地角度小于90°。拇指支承面与纵轴线包夹的角度在此可在拇指支承面的长度上变化。
有利地手柄在其固定端部处具有用于将手柄例如插上到把手拉杆上的容纳部。手柄的纵轴线有利地为中空容纳部的纵向中轴线。纵轴线在手柄的插上方向中延伸。也可设置成,手柄在固定端部处和在自由的端部处分别实施成变厚的且在其之间延伸有柄区段,操作者以其手指在运行中可包围该柄区段。纵轴线有利地伸延穿过柄区段在相邻于变厚的端部的截平面中的面重心。
已经显示的是,当手位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可多次改变时,利用手持式作业器具的工作对操作者而言较少地疲惫。为了不仅能够包围杆,而且能够支承手,设置成,杆以其自由的端部形成用于使用者的手的支承面。特别优选的是,支承面经由连续的圆部过渡到在杆的周向方向中在内侧和外侧之间伸延的后侧中。由于连续的圆部,操作者的手可连续地在不同的抓握位置之间变换,其中操作者的手可在圆部处沿着从后侧至支承面且返回运动。圆部在此有利地构造成带有比较大的半径,以为了使用者的手能够无干扰地滑下。在对柄的外侧的侧视图中圆部有利地在任何部位处具有至少1.5cm、尤其至少2cm的半径。
手柄可为承载操作元件的手柄。有利地在杆处第一操作元件可围绕第一摆动轴线摆动地安置且第二操作元件可围绕第二摆动轴线摆动地安置。第一操作元件有利地构造成用于操控驱动马达,且第二操作元件在未操纵的位置中防止经由第一操作元件操控驱动马达。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设置成,第二操作元件在其未操纵的位置中机械地锁止第一操作元件。然而也可设置成,第二操作元件虽然容许第一操作元件的摆动,但是该摆动在第二操作元件的未操纵的位置中不导致操控驱动马达,例如通过由操作元件操纵的开关的相应的接线(Beschaltung)或通过相应的机械联接件。
当前这样的轴线有利地视为手柄的纵轴线,该轴线位于垂直于第一摆动轴线且垂直于第二摆动轴线。在纵轴线的方向中的观察方向中第一摆动轴线和第二摆动轴线有利地包夹小于180°、尤其小于120°的角度。特别有利地,第一和第二摆动轴线在手柄的纵轴线的方向中的观察方向中包夹了大约90°的角度。两个摆动轴线因此未位于平行于彼此,如其针对布置在手柄的相对而置的侧部处的操作元件是常见的那样。在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操作元件布置在手柄的前侧处且第二操作元件布置在手柄的外侧处。由此,第二操作元件可利用使用者的手掌被操纵。
第二操作元件有利地具有在未操纵的状态中从杆突出的操纵区段,该操纵区段具有靠近固定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靠近杆的自由的端部的第二端部。第二摆动轴线有利地布置成更靠近操纵区段的第一端部,相比于靠近操纵区段的第二端部。优选地,摆动轴线更靠近固定端部,相比于靠近杆的自由的端部。由此,操作元件在靠近杆的自由的端部的端部处实施其最大的运动。由此,如果操作者由于其选择的手姿势、例如将手支承在支承面上可仅仅在其第二端部处碰到和操纵操纵区段,那么可靠地操纵第二操作元件也是可行的。通过第二操作元件的设置的安置部因此使以不同的手姿势操作工作器具简单化。有利地,第二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在第二操作元件的操纵的状态中在任何部位处未大于3mm地超过杆的外轮廓伸出。由此,可舒适地以手内面按压第二操作元件。在改变在手柄处的手位置时操纵区段未或仅仅稍微引起对操作者的手运动的干扰。
有利地第一操作元件在未操纵的状态中具有从杆突出的操纵区段。第一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有利地具有靠近固定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靠近杆的自由的端部的第二端部。第一摆动轴线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布置成更靠近第一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的第二端部,相比于靠近第一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的第一端部。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相对于杆的自由的端部具有小于7cm的间距。由此,当操作者的手放置在杆的自由的端部处的支承区段处时,相应的操作元件可由操作者抓握。特别有利地,两个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相对于杆的自由的端部具有小于7cm的间距。由此,当操作者的手放置在杆的自由的端部处的支承区段处时,两个操作元件可由操作者操纵。为了两个操作元件可由操作者以不同的手位置抓握,有利地设置成,第一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和第二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在杆的纵向区段上重叠。杆的纵向区段在纵轴线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有利地为第一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在同样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的至少30%、尤其至少50%。特别有利地,两个操作元件的操纵区段至少部分地在杆的柄区段中重叠。杆的柄区段在此有利地为位于杆的两个变厚的端部区域之间的区段。
第一操作元件有利地布置在杆的周向方向中在内侧和外侧之间伸延的、设置成用于贴靠使用者的手指的前侧处。第二操作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外侧处。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手柄具有第三操作元件。第三操作元件优选地布置在手柄的内侧处。第三操作元件尤其设置成用于利用操作者的拇指操纵。第一操作元件有利地主要地设置成用于利用操作者的食指和/或中指操纵。第三操作元件具有这样的操纵位置,在其中第三操作元件在从未操纵的状态运动到操纵的状态中开始实施操纵行程。可设置成,在未操纵的状态和操纵位置之间设置有用于第三操作元件的空行程。然而也可设置成,操纵位置与操作元件的未操纵的状态一致。
在操纵位置中第三操作元件在纵轴线的方向中朝着杆的固定端部的观察方向中有利地超过最多1mm地超过手柄的外轮廓伸出。第三操作元件在垂直于拇指支承面的观察方向中尤其位于手柄的外轮廓之后、即被杆遮盖。由此,在操作者的手位于支承面上的情况中避免无意地操纵第三操作元件。在未操纵的状态中第三操作元件有利地在至少一个侧部、尤其在其面向固定端部的侧部处超过杆的轮廓伸出。
布置在至少一个手柄的内侧处的拇指支承面(其在垂直于内侧的侧视图中与纵轴线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高70°的角度)特别有利地设置成用于带有引导管的自由式切割机,其中在引导管的一个端部处布置有工具单元且其中在引导管处固定有把手拉杆,该把手拉杆在每个端部处承载手柄。
通过在手柄中的至少一个处的拇指支承面,用于推动和按压工具的运动可良好互补地经由拇指支承面被导入到手柄中且在那里被导入到工具单元中。
在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自由式切割机的两个手柄在它们的内侧处具有拇指支承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文中借助于附图阐述。在此:
图1显示了操作者与自由式切割机一起的示意性的、透视示图,
图2显示了来自图1的自由式切割机的第一手柄的透视示图,
图3显示了来自图2的手柄的外侧的侧视图,
图4显示了朝着在图3中的线IV-IV的方向穿过手柄的截面图,
图5显示了朝着在图3中的箭头V 的方向对手柄的后侧的侧视图,
图6显示了朝着在图5中的箭头VI的方向对手柄的内侧的侧视图,
图7显示了沿着在图6中的线VII-VII的局部的截面示图,
图8显示了沿着在图6中的线VIII-VIII的局部的截面示图,
图9显示了朝着在图3中的箭头IX-IX的方向对手柄的前侧的侧视图,
图10显示了手柄的拇指支承面的透视的、示意示图,
图11显示了手柄的第三操作元件的操纵路径的示意性示图,
图12显示了第三操作元件在未操纵的状态中的透视示图,
图13显示了第三操作元件在操纵的状态中的透视示图,
图14至18显示了在第一手柄处的可能的不同的手姿势的示意性示图,
图19显示了第二手柄的侧视图,
图20显示了沿着在图19中的线XX-XX 穿过第二手柄的球形支承的截面图,
图21和22显示了第二手柄的透视示图,
图23显示了朝着在图19中的箭头 XXIII的方向对第二手柄的后侧的侧视图,
图24显示了朝着在图23中的箭头XXIV的方向对手柄的外侧的侧视图,
图25显示了沿着在图19中的线XXV-XXV穿过拇指支承面的局部的截面示图,
图26显示了带有两个手柄的自由式切割机的把手柄的侧视图,
图27显示了沿着在图26中的线XXVII-XXVII 穿过第二左手柄的截面图,
图28显示了沿着在图26中的线XXVIII-XXVIII 穿过第一右手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者51,其承载手持式作业器具,即自由式切割机1。自由式切割机1具有引导管2。在引导管2的一个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在实施例中带有切割刀具70的工具头。在引导管的另一端部73处布置有壳体4。在实施例中在壳体4中布置有示意性地示出的驱动马达26。驱动马达26例如可为电动马达、尤其由蓄电池供能的电动马达或内燃机。
手持式作业器具也可为其它的手持式作业器具,例如吹扫器具。手持式作业器具尤其可为具有把手柄的作业器具。手持式作业器具尤其可为吹扫器具、尤其背携式吹扫器具。
操作者51承载带有承载带74的自由式切割机1。经由承载带74自由式切割机1的重量在运行时至少部分地、尤其很大程度上地被承受。承载带74在悬挂点A处保持自由式切割机1。自由式切割机1有利地如此悬挂在承载带74处,使得自由式切割机1在工作状态中(即这样的状态,在其中工具单元3比壳体4更进一步向下布置)自由地悬挂在承载带74处。在图1中示意性地标注了自由式切割机1的重心S和重力F。自由式切割机1的重心S相对于悬挂点A有利地朝着工具单元3的方向移位。由此,自由式切割机1如此悬挂在承载带74处,使得工具单元3比自由式切割机1的壳体4更进一步向下布置。
为了引导自由式切割机1在引导管2处固定有把手柄5。经由把手柄5在运行中尤其用于前推工具的力被导入。前推运动例如可为在收割时的来回的运动或在切剁运行时的上下的跳动运动。在收割时的运动方向在图1中示意性地利用双箭头M标注且在切剁运行时的运动方向利用双箭头H标注。
把手柄5为所谓的自行车把手。把手柄5包括把手拉杆43。把手拉杆43优选地大约横向于引导管2延伸。在把手拉杆43的两个端部处分别布置有手柄6或者7。手柄6和7具有内侧29,所述内侧布置成彼此面向的。手柄6和7具有位于彼此背离地的外侧28。手柄6和7的外侧28贴靠在使用者51的手掌52处。内侧29由此为手柄6和7的彼此靠近的侧部且外侧28为手柄6和7的位于彼此远离的侧部。
图2至18显示了第一手柄6,在实施例中右手柄。图19至25显示了第二手柄7,其在实施例中形成自由式切割机1的左手柄。手柄6和7也可在其它的手持式作业器具中、尤其在吹扫器具、喷洒器具等中投入使用。
如图2显示的那样,第一手柄6具有杆8。杆8具有固定端部9以及自由的端部10。在通常的工作姿势中在自由式切割机2处自由的端部10向前和上指向。在固定端部9处在实施例中构造有容纳部44,把手拉杆43插入到该容纳部中。容纳部44的中间轴线有利地与手柄6的纵轴线14重合。手柄6的杆8在实施例中由两个半壳71和72构建,所述两个半壳在分隔面中平行于纵轴线40彼此贴靠。第一手柄6具有前侧27,其在外侧28和内侧29之间延伸。前侧27设置成用于贴靠在使用者51的手指处。此外,手柄2具有后侧30,其在图5中示出且布置成与前侧27相对而置。在通常的工作姿势中后侧30在自由式切割机中位于面向操作者,且前侧27朝着工具单元3的方向指向。
为了固定手柄6在把手拉杆43处有利地设置有未示出的固定螺纹紧固件,其穿过在手柄6中的固定开口59突出。固定螺纹紧固件有利地也穿过在把手拉杆43中的开口突出且由此固定手柄6相对于把手拉杆43的位置。在图2中示出了用于固定螺母的容纳部60。如图3显示的那样,相对而置的外侧28具有用于固定螺纹紧固件的容纳部61,其在手柄6的相对而置的侧部上旋入到固定螺母中。
如图2同样显示的那样,在手柄6的自由的端部10处构造有用于使用者51的手的支承面15。支承面15构造成圆形的且在其大小方面匹配于使用者的手内面。如图2同样显示的那样,第一手柄6具有第一操作元件11以及第三操作元件13。
第二操作元件12,其同样布置在第一手柄6处,在图3中示出。杆8形成第一手柄6的长形基体,操作元件11,12和13安置在其处。第一操作元件11有利地构造成用于操控驱动马达26。利用第一操作元件11尤其可设定驱动马达26的转速和由此工具的转速。第二操作元件12有利地可在未操纵的状态中防止经由第一操作元件操控驱动马达26,例如通过锁止第一操作元件11。第三操作元件例如可为停止开关。然而,操作元件11,12和13的其它功能也可为有利的。
如图3显示的那样,第一操作元件11在前侧27处以操纵区段23从杆8突出。操纵区段23是第一操作元件11的整个区段,其在第一操作元件11未操纵的状态中从杆8中突出。第一操作元件11可围绕第一摆动轴线21摆动地安置。第一摆动轴线21比操纵区段23更近地贴靠手柄6的自由的端部10。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具有第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25。第一端部24比第二端部25更近地贴靠固定端部9。摆动轴线21相比于第一端部24更近地贴靠操纵区段23的第二端部25。摆动轴线21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比操纵区段23的第二端部25更近地贴靠自由的端部10。第一操纵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具有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b。
第二操作元件2具有操纵区段16,其从杆8中突出。操纵区段16是第二操作元件12的整个区段,其在第二操作元件12未操纵的状态中从杆8中突出。操纵区段16具有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c。长度b和c可为大约同样大。在实施例中长度b比长度c更小。
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16具有第一端部17和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7比第二端部18更近地贴靠固定端部9。两个操纵区段16和23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定向。第二操纵区段12可围绕摆动轴线22摆动地安置。摆动轴线22相比于操纵区段16的第二端部18更近地贴靠第一端部17。在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7比摆动轴线22相对于固定端部9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具有更大的间距。摆动轴线22在实施例中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位于第一端部17和固定端部9之间。
操纵区段23和16在操作元件11和12未操纵的状态中在纵向区段19中重叠。纵向区段19(在其中不仅操纵区段23而且操纵区段16延伸)具有在纵轴线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a。长度a有利地为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的长度b的至少30%。优选地,长度a为长度b的至少50%。
第一手柄6的杆8具有柄区段45。柄区段45具有长形的、粗略地近似圆柱形的形状。朝着固定端部9的方向到柄区段45处联接有变厚的区段46。朝着自由的端部10的方向到柄区段45处联接有变厚的区段47。柄区段45的长度t,其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有利地为手柄6的总长度u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总长度u在此平行于纵轴线14测量。
手柄6具有第一半部48,其从固定端部9延伸了一半的长度u。手柄6此外具有第二半部49,其联接到第一半部48且突出直到自由的端部10处。第二半部49延伸了长度u的一半。柄区段45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第一半部48中。在实施例中柄区段45在第一半部48中延伸了其长度t的至少60%。柄区段45也突出到第二半部49中。重叠区域19在实施例中完全布置在第二半部49中。也可设置成,重叠区域19部分地延伸到第一半部48中。
支承面15经由圆部32过渡到后侧30中。圆部32构造成凸状的且在实施例中圆形地伸延。圆部32的半径r在对外侧28的侧视图中(其在图3中显示)在每个部位处为至少1.5cm,尤其至少2cm。至少3cm的半径r视作为特别有利的。半径r在此可在圆部32的伸延中变化。通过圆部32实现后侧30到支承面15的均匀的过渡。在圆部32处使用者51的手可良好地沿着滑动。由于圆部32的圆形的形状在此可维持相对于相对而置的第一操作元件11的近似保持不变的间距。由此可确保,使用者51可在任何设置的手姿势中抓握操作元件11。
杆8具有球形支承33。球形支承3有利地布置在柄区段45处。如图3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33具有平行于纵轴线14测量的长度k。长度k有利地为至少2.5cm,尤其为至少3.5cm。在实施例中球形支承33延伸直至靠近变厚的区段46。
图4显示了穿过手柄6在球形支承33的区域中的截面。该截面垂直于纵轴线14伸延。球形支承33作为向外突出的凸起部由柄区段45的此外有利地近似圆形的横截面形成。球形支承33在实施例中在内侧29和后侧30处延伸。其最大的径向延伸大约在这样的区域中具有球形支承33:在该区域中内侧29和后侧30彼此邻接。球形支承33具有球形支承面36,其近似平坦地伸延。球形支承面36有利地在后侧30处伸延。球形支承33具有相对于纵轴线14最大的间距o。在图4中的截面在这样的区域中伸延:在该区域中球形支承33具有相对于纵轴线14的最大间距o。在相同的截面平面中,在其中存在最大的间距o,手柄6具有垂直于最大的间距o测量的直径p。最大的间距o有利地比一半的直径p更大。最大的间距o有利地为杆8的直径p的至少0.7倍、尤其至少0.8倍。
如图4同样显示的那样,操作元件11和12的摆动轴线21和22位于垂直于彼此。摆动轴线21和22包夹了这样的角度α,该角度有利地小于180°。角度α尤其小于120°、优选地为大约90°。在实施例中摆动轴线21和22与纵轴线14张开坐标系统。纵轴线14定义坐标系统的y方向。y轴从固定端部9至自由端部10指向。第一操作元件11的摆动轴线21相应于z轴且第二操作元件12的摆动轴线22相应于x轴。x轴从后侧30至前侧27定向。z轴从内侧29至外侧28定向。轴x,y和z形成右转系统。球形支承33在负的z方向和负的x方向中延伸。球形支承面36相对于z方向倾斜了这样的角度δ:该角度有利地在任何部位处小于45°、尤其小于30°。球形支承面36在其中存在相对于纵轴线14最大的间距o的部位处具有在z方向中测量的间距v,该间距有利地相应于直径p的至少0.3倍。
如图5和6显示的那样,第一手柄6具有拇指面20。拇指支承面20在内侧29处在变厚的区段47中延伸。拇指支承面20具有宽度g,其垂直于纵轴线14测量。拇指支承面20相对于自由的端部10具有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间距i。对第一手柄6而言间距i可非常小。拇指支承面20可突出直至靠近自由的端部10。
如图5显示的那样,在示出的侧视图中在x轴朝着后侧30的方向中第三操作元件13很大程度上或完全地被遮盖。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观察方向中至少部分地位于拇指支承面20之后。第三操作元件13由遮盖件68被遮盖。如图5和6显示的那样,第三操作元件13具有位于面向固定端部9的侧部62(图6)。在实施例中第三操作元件13大约平行于拇指支承面20定向。侧部62倾斜于纵轴线14伸延。靠近侧部62在手柄6处构造有凹入部64,该凹入部使在侧部62处操纵第三操作元件13容易。相对于凹入部64第三操作元件13在侧部62处具有伸出部63。伸出部63有利地为至少1mm,尤其至少2mm。由此,也可利用手套在侧部62处可靠地操纵操作元件13。如图5同样显示的那样,第二操作元件12相对于自由的端部10具有平行于纵轴线14测量的间距e。
在图6至8中示出了拇指支承面20的定向。如图6显示的那样,拇指支承面 20在朝着内侧29的观察方向中、即在z轴的方向的观察方向中相对于纵轴线14倾斜了角度β。角度β在拇指支承面20的任何位置处为至少20°和最高70°。由此,一方面实现人体工程学的手姿势。另一方面,由于拇指支承面20的定向可非常好地将力朝着工具单元3导入(图1),从而尤其产生有益于推动和按压工具的力比例。
在图6中示出的侧视图中拇指支承面20优选地凸状地弯曲。然而,平坦的或凹状地弯曲的设计也可为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34和35之间。平面34和35有利地倾斜于图纸平面伸延。平面34和35未平行于手柄6的坐标系统的轴x,y和z伸延。平面34和35因此在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拇指支承面20在此有利地如此构造,即使得两个平面34和35的间距h为小于3mm、尤其小于2mm。拇指支承面20的宽度g有利地为至少8mm。拇指支承面20的长度f(其标注在图6中)有利地为至少2.5cm。优选地,设置有至少3cm、尤其至少4cm的长度f。长度f和宽度g在此在位于平面34和35之间的区域中测量。位于平面34和35之外的、邻接拇指支承面20的面区段当前未考虑为拇指支承面20的一部分。拇指支承面20有利地具有这样的弯曲部,其半径w在任何部位处至少为10mm,尤其至少15mm,有利地至少30mm。在实施例中弯曲部的半径在任何部位处为至少40mm。同样,拇指支承面20的平坦的设计、即无限大的半径可为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与拱形部31一起过渡到手柄6的内侧29中。拱形部31构造成凹状的。
如图7和8显示的那样,拇指支承面20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向外下降。然而,拇指支承面在该方向中的轻微的上升也可为有利的。在平行于纵轴线14且穿过内侧29伸延的截平面中(即在y-z平面中的截平面),拇指支承面20与纵轴线14包夹朝固定端部9敞开的角度γ。角度γ有利地为30°至110°。角度γ特别优选地为45°至90°。角度γ优选地小于90°。在图8中也可良好地看出第三操作元件13在凹入部64上的伸出部63。图7和8此外显示凹状的拱形部31的设计。拱形部31具有半径s,该半径可构造成比较小,也就是说小于2cm,尤其小于1cm。半径s在此不必连续地一样大,而是可变化,如图7和8显示的那样。
如图9显示的那样,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相对于自由的端部10具有间距d。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16相对于自由的端部10具有在图5中示出的间距e。间距e在实施例中比间距d更大。间距d和e有利地分别为小于7cm。由此,如果使用者51的手放置在支承面15上,操作元件11和12那么也可由使用者51操纵。
在图10中也示出了拇指支撑面20、拱形部31和与其邻接的内侧29的设计。
第二操作元件13如此布置,使得即使操作者将其手放置到在杆8的自由的端部10处的支承面15上,也避免对第二操作元件13的无意的操纵。如图11示意性地显示的那样,第二操作元件13例如可操纵示意性地示出的开关65。也可设置机械元件的操纵。开关13拥有在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未操纵的状态39以及操纵的状态41,在该操纵的状态中开关65完全被操纵。在所述状态之间操纵元件13可首先经过空行程66。在空行程66之内未操纵开关65。操纵行程67联接到空行程66处,在其中开关65被按压。第三操作元件13的位置,在其中操作元件13已经通过了空行程66且开始执行操纵行程67,当前称为操纵位置40。为了防止开关65的无意的操纵,操纵位置40是重要的,在其中操纵行程67开始。第三操作元件30在空行程66内的操纵对自由式切割机1的功能而言是不重要的。
图12显示了在未操纵的状态39中的第三操作元件13。第二操作元件13在实施例中由遮盖件68朝着拇指支承面20和自由的端部10的方向被遮盖。遮盖件68在此至少为如此大,即使得第三操作元件13在操纵位置40中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固定端部9的观察方向中超过最高1mm地超过手柄6,7的外轮廓、即超过遮盖件68伸出。
图13显示了在操纵的状态41中的第三操作元件13。操作元件13在实施例中比凹入部64更深地压入到杆8中,从而凹入部64在侧部62处超过操作元件13伸出。然而也可设置成,第三操作元件13与凹入部64的底部平坦地结束或超过其伸出。仅仅当操作者主动地按压操作元件13时,那么将第三操作元件13从在图12中示出的未操纵的状态39移动到在图13中显示的操纵的状态41中由于遮盖件68的原因有利地是可行的。无意的操纵由于遮盖件68的原因被避免。
图14至18显示针对手柄6的不同的可行的抓握位置。图14显示了手柄6示意性地与使用者51的手53一起(图1)。使用者51的手53包围柄区段45。鱼际(Handballen)贴靠球形支承33。手掌52(图15)贴靠第二操作元件12且操纵其。食指55贴靠第一操作元件11且可操纵其。中指56、无名指57和小手指58包围柄区段45。为该手姿势设置有用于拇指54的两个可能的位置。图15显示了这样的布置,在其中拇指54放置在拇指支承面20上且支撑在其处。在图16中示出的位置中拇指55位于变厚的区段47之下。拇指54可在该位置中包围柄区段54。如图15显示的那样,拇指54然而也可操纵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情况中拇指54位于变厚部68之下(图12和13)。
如在图15和16中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固定端部9的视图显示的那样,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观察方向中由遮盖件68完全遮盖。第三操作元件13在该视图中不可见。拇指支承面20有利地构造得比较大。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固定端部9的观察方向中拇指支承面20的面积有利地为第一手柄6的变厚的区段47的整体可见的面积的至少10%、尤其至少20%、优选地至少25%。有利地,拇指支承面20的面积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固定端部9的观察方向中小于第一手柄6的变厚的区段47的整体可见的面积的70%、尤其小于50%、尤其小于30%。
在图15中显示了在操纵的位置中的第二操作元件12。在该位置中,第二操作元件12有利地仅仅稍微或未超过杆8的外轮廓伸出。在实施例中设置成,在操纵的位置中的第二操作元件12超过杆8的外轮廓伸出了伸出部j,该伸出部为最大3mm、尤其最大2mm。伸出部j有利地在第二操作元件12的任何位置处不大于3mm、尤其不大于2mm。
图17显示了手位置,在其中手53部分地支撑在支承面15处,更确切地说有利地与食指55的内侧一起。中指56包围变厚部47。无名指57和小手指58贴靠第一操作元件11且可操纵其。使用者51的手掌52布置在第二操作元件12处且可操纵第二操作元件12。
在图18中显示了手姿势,在其中手53的手掌52贴靠在支承面15上。第二操作元件12可利用小手指58被抓握。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针对中指56设置。利用食指55或无名指57的操纵也可被使用者51偏爱。由于操作元件11和12相对于自由的端部10的小于7cm的间距d和e(图5和9)操作元件11和12的操纵即使在图18中示出的手位置的情况中毫无问题地也是可行的。
由于连续的圆部32使用者51可在不同的手位置之间如此变换,使得手53在圆部32处被沿着推动。由此,即使在较长的时间空间上也产生以人体工程学的方式的工作。
图19至25显示了第二手柄7的设计。第二手柄7有利地为左手柄。第二手柄7在实施例中不具有操作元件。第二手柄7由此总体而言可构造得比第一手柄6更小。两个手柄6和7具有不同的形状。第二手柄7然而也如第一手柄6那样具有拇指支承面20、在自由的端部10处的支承面15以及球形支承面33。相同的参考符号对两个手柄而言表征彼此相应的元件。
第二手柄7也具有杆8,其具有固定端部9以及自由的端部10。在固定端部9处设置有用于把手拉杆43的未示出的容纳部44。第二手柄7也具有纵轴线14,其有利地与y轴重叠。y轴从固定端部9向自由的端部10定向。x轴从后侧30至前侧27伸延。如图20显示的那样,z轴从外侧28至内侧29指向。所述轴形成右转系统。
如图19显示的那样,拇指支承面20与纵轴线14包夹角度β。角度β对第二手柄7而言也为至少20°和最大70°。在实施例中针对第二手柄7的角度β比针对第一手柄6的角度β稍微更大。由于在第二手柄7中第三操作元件13未布置成相邻于拇指支承面20,拇指支承面20的定向可更自由地选择。第二手柄7的拇指支承面20位于平面34和35之间,它们有利地具有小于3mm、尤其小于2mm的间距h。拇指支承面20在实施例中稍微凹状地拱弯。凸状的区段联接到凹状的区段处。拇指支承面20的拱形部在任何部位处具有半径w,该半径为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第二手柄7的最小的半径w尤其比第一手柄6的最小的半径w更小。拇指支承面20的平坦的设计也可为有利的。拇指支承面20至自由的端部具有间距e。间距e在实施例中对第二手柄7而言为至少1cm。拇指支承面20具有这样的长度f:该长度为至少2.5cm、尤其至少3cm。拇指支承面20具有这样的宽度g:该宽度有利地为至少8mm、尤其至少1cm。
在图20中详细地显示了球形支承33的设计。球形支承33形成球形支承面36,其在第二手柄7的后侧29处伸延。球形支承面36为近似平坦的且可在平行于纵轴线14的截平面中稍微凹状地拱弯。凸状的拱形部也是可行的。最大的间距o和其与直径p的比率相应于它们在第一手柄6中的情况。如图20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面36相对于z-y平面在示出的垂直于y轴的截平面中倾斜了角度δ。第二手柄7的球形支承面36的角度δ可比针对第一手柄6的角度δ更大。也可设置相同的角度δ。
在图21中可良好地看出拇指支承面20的宽度g和长度f。如图22显示的那样,拱形部31(支承面20与其一起过渡到内侧29中)明显比在第一手柄6的情况中更大。这也可在图23和图25中看出。如图25显示的那样,拱形部31的半径s有利地大于2mm、尤其大于5mm。拇指支承面20在平行于纵轴线14的截平面20中与纵轴线14包夹角度γ,该角度γ相应于关于第一手柄6描述的角度γ。
如图24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36布置在柄区段45的第一半部48中。如图24也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面36具有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k。如图24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面36具有在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k。长度k有利地为至少2.5cm、尤其至少3.5cm。第二手柄7具有在图24中标注的长度u。第二手柄7的长度u优选地比第一手柄6的长度u更小。
图26显示了把手柄5的设计。在把手拉杆43处示出了固定装置75,利用其把手拉杆43可固定在引导管2处。固定装置75有利地允许在引导管2的纵向方向中匹配把手拉杆43的位置和/或围绕固定装置75摆动把手拉杆43,以为了如此可设定把手拉杆43的倾斜和手柄6和7的倾斜。在图26中也示出两个把手柄6和7的拇指支承面22。在图26中也标注了针对收割运行的运动方向M和针对切剁运行的运动方向H。
图27和28分别显示了穿过球形支承33在这样的区域中的截面,在该区域中球形支承33具有相对于纵轴线14最大的间距o。
如图27显示的那样,第二手柄7的球形支承面36具有宽度m。宽度m有利地为至少8mm、尤其至少1cm。经由宽度m和长度k球形支承面36位于两个彼此平行地伸延的平面37和38之间。两个平面37和38彼此具有间距n,该间距有利地为小于3mm。长度k和宽度m在球形支承面36位于平面37和38之间的区域中测量。
如图28显示的那样,第一手柄6的球形支承面36具有宽度m,该宽度有利地为至少8mm、尤其至少1cm。球形支承面36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37和38之间,它们的间距n有利地为最大3mm。长度k(图3)和宽度m在球形支承面36位于平面37和38之间的区域中测量。
如图27和28也显示的那样,球形支承面36、尤其第一手柄6的球形支承面36在示出的垂直于纵轴线14的截平面中具有半径q,该半径在任何部位处为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球形支承面36在此可在示出的截平面中凹状地和/或凸状地伸延。至少部分区段地平坦的伸延或连续地平坦的伸延也可为有利的。尤其对第二手柄7的球形支承面36而言也可设置更小的半径。中间的、凹状的区域的半径q有利地为至少10mm、尤其至少15mm。在周向方向中与其联接的凸状的区域可具有小于10mm的半径。
由于球形支承面36的定向经由球形支承面36在力方向B中能够良好地导入力。两个手柄6和7的力方向B在此可彼此倾斜地伸延,如图27和28显示的那样。力方向B有利地横向于球形支承面36伸延。力方向B尤其垂直于平面37和38伸延。球形支承面36有利地横向于、尤其垂直于朝着工具单元3的方向定向。由此力可经由球形支承面36朝着工具单元3的方向良好地被导入。
通过在手柄6,7的球形支承面36处的按压和在另外的手柄6,7处的握持或牵拉,力可在针对切割运行的运动方向M中简单地且以人体工程学的方式被导入。通过在球形支承面36处的按压、尤其在两个手柄6,7的球形支承面36处的按压,工具单元3可向下按压且由此力在针对切剁运行的运动方向H中良好地且以人体工程学的方式被导入。
球形支承33构造为在杆8的内侧29和后侧30处延伸的凸起部。球形支承33对两个手柄6,7而言至少部分地、尤其完全地布置在相应的手柄6,7的第一半部48中。如在图20中针对第二手柄7示出的那样,手柄7具有橡胶衬面69。有利地,每个手柄6,7至少在区段中、尤其在杆8的整个外面上具有橡胶衬面。由此实现使用者51的手52在手柄6,7处的改善的握持。
第二手柄7的另外的特征相应于第一手柄6的特征,对此参考其描述。
Claims (25)
1.用于手持式工作器具的手柄(6,7),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杆(8),所述杆(8)具有固定端部(9),所述手柄(6,7)固定在所述固定端部处,且具有自由的端部(10),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外侧(28),所述外侧设置成至少部分地贴靠使用者(51)的手掌(52),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与所述外侧(28)相对而置的内侧(29),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纵轴线(14),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6,7)的内侧(29)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20),所述拇指支承面在垂直于所述内侧(29)的侧视图中与所述纵轴线(14)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多70°的角度(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支承面(20)位于两个彼此平行地伸延的平面(34,35)之间,所述平面的间距(h)为小于3mm,且所述拇指支承面(20)具有至少2.5cm的长度(f)和至少8mm的宽度(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支承面(20)至所述杆(8)的自由的端部(10)具有至少1cm的间距(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支承面(20)与凹状的拱形部(31)一起过渡到所述手柄(6,7)的内侧(2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支承面(20)在平行于所述纵轴线(14)且穿过所述内侧(29)伸延的截平面中与所述纵轴线(14)包夹这样的角度(γ),所述角度朝着所述固定端部(9)敞开且所述角度为30°至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支承面(20)在平行于所述纵轴线(14)且穿过所述内侧(29)伸延的截平面中与所述纵轴线(14)包夹这样的角度(γ),所述角度朝着所述固定端部(9)敞开且所述角度为45°至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8)以其自由的端部(10)形成用于使用者的手的支承面(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15)经由连续的圆部(32)过渡到在杆(8)的周向方向中在所述内侧(29)和所述外侧(28)之间伸延的后侧(3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外侧(28)的侧视图中所述圆部(32)在任何部位处具有至少1.5cm的半径(r)。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外侧(28)的侧视图中所述圆部(32)在任何部位处具有至少2cm的半径(r)。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8)处第一操作元件(11)可围绕第一摆动轴线(21)摆动地安置且第二操作元件(12)可围绕第二摆动轴线(22)摆动地安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构造成用于操控驱动马达(26),且其中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在未操纵的位置中防止经由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操控所述驱动马达(2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线(14)垂直于所述第一摆动轴线(21)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摆动轴线(22)定向且所述第一摆动轴线(21)和所述第二摆动轴线(22)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的观察方向中包夹了小于180°的角度(α)。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线(14)垂直于所述第一摆动轴线(21)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摆动轴线(22)定向且所述第一摆动轴线(21)和所述第二摆动轴线(22)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的观察方向中包夹了小于120°的角度(α)。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在未操纵的状态中具有从所述杆(8)突出的操纵区段(16),所述操纵区段具有靠近所述固定端部(9)的第一端部(17)和靠近所述杆(8)的自由的端部(10)的第二端部(18),且所述第二摆动轴线(22)布置成更靠近所述操纵区段(16)的第一端部(17),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16)在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的状态中在任何部位处未大于3mm地超过所述杆(8)的外轮廓伸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在未操纵的状态中具有从所述杆(8)突出的操纵区段(23),所述操纵区段具有靠近所述固定端部(9)的第一端部(24)和靠近所述杆(8)的自由的端部(10)的第二端部(25),且所述第一摆动轴线(21)布置成更靠近所述操纵区段(23)的第二端部(25),相比于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4)。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操作元件(11,12)的所述操纵区段(16,23)相对于所述杆(8)的自由的端部(10)具有小于7cm的间距(d,e)。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16)和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23)在所述杆(8)的纵向区段(19)上重叠,所述纵向区段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a)为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在同样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b)的至少30%。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16)和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的操纵区段(23)在所述杆(8)的纵向区段(19)上重叠,所述纵向区段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a)为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的操纵区段(23)在同样的方向中测量的长度(b)的至少50%。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元件(11)布置在所述杆(8)的周向方向中在所述内侧(29)和外侧(28)之间伸延的、设置成用于贴靠使用者的手指的前侧(27)处且所述第二操作元件(12)布置在所述外侧(28)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具有第三操作元件(13),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布置在所述内侧(29)处,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具有这样的操纵位置(40),在所述操纵位置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从未操纵的状态(39)运动到其操纵的状态(41)中开始实施操纵行程(67),且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操纵位置(40)中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所述固定端部(9)的观察方向中超过最多1mm地超过手柄(6,7)的外轮廓伸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具有第三操作元件(13),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布置在所述内侧(29)处,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具有这样的操纵位置(40),在所述操纵位置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从未操纵的状态(39)运动到其操纵的状态(41)中开始实施操纵行程(67),且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操纵位置(40)中在所述纵轴线(14)的方向中朝着所述固定端部(9)的观察方向中位于所述手柄(6,7)的外轮廓之后。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未操纵的状态中在至少一个侧部处超过所述杆(8)的轮廓伸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操作元件(13)在未操纵的状态中在其面向所述固定端部(9)的侧部处超过所述杆(8)的轮廓伸出。
25.带有引导管(2)的自由式切割机,其中在所述引导管(2)的端部(42)处布置有工具单元(3),其中在所述引导管(2)处固定有把手拉杆(43),所述把手拉杆在每个端部处承载手柄(6,7),其中每个手柄(6,7)具有杆(8),所述杆具有固定端部(9),在所述固定端部处所述手柄(6,7)固定在所述把手拉杆处;和自由的端部(10),其中每个手柄(6,7)具有位于面向所述工具单元(3)的前侧(27)和相对而置的后侧(30),其中所述手柄(6,7)具有位于彼此面对的内侧(29)和彼此背离的外侧(28),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手柄(6,7)的内侧(29)处布置有拇指支承面(20),所述拇指支承面在垂直于所述内侧(29)的侧视图中与所述纵轴线(14)在任何部位处包夹至少20°和最高70°的角度(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0169021.1 | 2020-04-09 | ||
EP20169021.1A EP3892082A1 (de) | 2020-04-09 | 2020-04-09 | Handgriff für ein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und freischneid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08677A true CN113508677A (zh) | 2021-10-19 |
Family
ID=7028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82508.2A Pending CN113508677A (zh) | 2020-04-09 | 2021-04-09 | 用于手持式作业器具的手柄和自由式切割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864493B2 (zh) |
EP (1) | EP3892082A1 (zh) |
CN (1) | CN11350867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219083A1 (de) * | 2022-01-28 | 2023-08-02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Baugruppe für ein gehäuseteil eines handgeführten arbeitsgerätes und gehäuseteil für ein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29167A1 (en) * | 1996-12-27 | 1998-07-09 | Tamaribuchi Stephen K | Ergonomic hand grip and method of gripping |
CN102480915A (zh) * | 2009-09-02 | 2012-05-30 | 株式会社牧田 | 割灌机 |
US20140075693A1 (en) * | 2012-09-19 | 2014-03-20 | Easy Pro Products, Llc | Guides for painting |
EP2845460A1 (en) * | 2013-09-09 | 2015-03-11 | Yamabiko Corporation | Grip for portable work machine and brush cutter comprising the same |
CN208242227U (zh) * | 2018-04-03 | 2018-12-18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用于打草机的线盘固定装置及打草机 |
CN109334953A (zh) * | 2018-10-26 | 2019-02-15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开关功能的侧杆杆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06528A (en) | 1974-11-22 | 1977-02-08 | Kaaz Machinery Co. Ltd. | Portable grass and brush cutter with brake and clutch |
USD297906S (en) | 1985-05-29 | 1988-10-04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Handle with controls for a vegetation cutting and clearing implement |
USD389706S (en) | 1995-06-15 | 1998-01-27 | Andreas Stihl | Control handle |
JP3529199B2 (ja) | 1995-08-04 | 2004-05-24 | 株式会社共立 | ハンドレバー装置 |
USD413784S (en) | 1998-05-19 | 1999-09-14 | Ting-Sheng Tsai | Blowtorch handle |
US6176016B1 (en) * | 1998-07-02 | 2001-01-23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Operation control lever unit for engine-powered working machine |
US6021630A (en) | 1998-07-02 | 2000-02-08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Hand-held, engine-powered bush cutting machine |
DE60203743T2 (de) | 2001-01-11 | 2005-09-22 | Honda Giken Kogyo K.K. | Steuervorrichtung für Buschschneider |
JP4027043B2 (ja) * | 2001-01-15 | 2007-12-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刈払機の操作レバー |
USD487216S1 (en) | 2002-03-01 | 2004-03-02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Handle |
US6880251B2 (en) * | 2002-06-07 | 2005-04-19 | Richard L. Gambert | Powered trimmer |
US7143835B2 (en) * | 2003-03-17 | 2006-12-05 | Honda Motor Co., Ltd. | Walk-behind electric working machine |
JP4452206B2 (ja) * | 2005-04-05 | 2010-04-21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携帯型作業機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操作装置 |
US8042220B2 (en) * | 2005-09-28 | 2011-10-25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Implement |
DE102005046227B4 (de) | 2005-09-28 | 2009-10-01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Arbeitsgerät mit Einhand- und Zeihandbedienung |
USD600515S1 (en) | 2008-01-11 | 2009-09-22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Branch clipping machine |
JP4983663B2 (ja) | 2008-03-17 | 2012-07-25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刈払機の操作ハンドル及び刈払機 |
DE202008006396U1 (de) | 2008-05-09 | 2009-10-29 | Dolmar Gmbh | Tragbares Arbeitsgerät |
JP2010022235A (ja) | 2008-07-16 | 2010-02-04 | Starting Ind Co Ltd | 刈払機 |
JP5431744B2 (ja) | 2009-02-10 | 2014-03-05 | 株式会社やまびこ | トップハンドル式携帯動力作業機 |
USD625970S1 (en) | 2009-05-04 | 2010-10-26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Handle |
CN101924506B (zh) | 2009-06-15 | 2013-01-30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割灌机锯片反转的方法 |
ES2564816T3 (es) | 2009-08-19 | 2016-03-29 | Pascal Badollet | Empuñadura para manillar de un vehículo de dos ruedas |
US20110203118A1 (en) * | 2010-02-19 | 2011-08-25 | Kyodo Co., Ltd. | Brush cutter |
JP5724381B2 (ja) | 2010-12-29 | 2015-05-27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携帯型作業機 |
US8695222B2 (en) | 2011-07-25 | 2014-04-15 | Bettcher Industries, Inc. | Power operated rotary knife |
US8667648B2 (en) * | 2011-08-26 | 2014-03-11 | Mtd Products Inc | Ball handle assembly for a handheld tool |
JP2013078268A (ja) | 2011-09-30 | 2013-05-02 | Hitachi Koki Co Ltd | 刈払機 |
EP2687078B1 (en) | 2012-07-20 | 2017-08-30 | Yamabiko Corporation | Work machine and control handle to be attached thereto |
USD690569S1 (en) | 2012-12-21 | 2013-10-01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Partial load trigger for a loop handle |
USD692287S1 (en) | 2012-12-21 | 2013-10-29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Partial load trigger for a handle |
DE102012025309A1 (de) | 2012-12-22 | 2014-06-26 |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Antriebsmotor zum Antrieb mindestens eines Werkzeug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
EP3046408A4 (en) | 2013-09-20 | 2017-09-20 | Todd Rader | Handle configuration for power implements |
JP6457798B2 (ja) | 2014-11-26 | 2019-01-23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電動機器 |
US20170297192A1 (en) | 2014-12-15 | 2017-10-19 | Yu-Hua Ou | Tool handle |
WO2016150514A1 (en) | 2015-03-26 | 2016-09-29 | Husqvarna Ab | Dual direction trimmer with self detection capability |
US10448552B2 (en) | 2016-06-01 | 2019-10-22 | Conor Mills Ahearn | Gardening tool |
USD807716S1 (en) * | 2016-06-01 | 2018-01-16 | Conor Mills Ahearn | Gardening tool |
US9961988B2 (en) | 2016-07-25 | 2018-05-08 | Felisa Wedlock | Hair brush with dual shaped head for managing baby and mature hair |
US10639514B2 (en) | 2017-10-09 | 2020-05-05 | Bosu Fitness, Llc | Device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running performance |
AU2018347571A1 (en) | 2017-10-13 | 2020-04-30 | Mtd Products Inc | Handheld tool for single-handed operation |
DE102018206175A1 (de) | 2018-04-22 | 2019-10-24 | Robert Bosch Gmbh | Handwerkzeugmaschine, insbesondere Rasentrimmer oder Freischneider |
TWI660806B (zh) | 2018-07-09 | 2019-06-01 | 愛烙達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工具 |
CN210537528U (zh) | 2018-08-20 | 2020-05-19 | 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园林工具 |
US11027408B2 (en) * | 2019-03-04 | 2021-06-08 | Jonathan Rizzo | Powered tool device |
USD907978S1 (en) | 2019-05-02 | 2021-01-19 | Hubbell Incorporated | Cutting tool housing |
USD954425S1 (en) | 2020-01-07 | 2022-06-14 | Vive Health LLC | Cane grip |
-
2020
- 2020-04-09 EP EP20169021.1A patent/EP3892082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4-01 US US17/219,979 patent/US11864493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4-09 CN CN202110382508.2A patent/CN113508677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1-29 US US18/522,306 patent/US20240099190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8029167A1 (en) * | 1996-12-27 | 1998-07-09 | Tamaribuchi Stephen K | Ergonomic hand grip and method of gripping |
US5979015A (en) * | 1996-12-27 | 1999-11-09 | Tamaribuchi; Stephen K. | Ergonomic hand grip and method of gripping |
CN102480915A (zh) * | 2009-09-02 | 2012-05-30 | 株式会社牧田 | 割灌机 |
US20120167539A1 (en) * | 2009-09-02 | 2012-07-05 | Makita Corporation | Bush cutter |
US20140075693A1 (en) * | 2012-09-19 | 2014-03-20 | Easy Pro Products, Llc | Guides for painting |
EP2845460A1 (en) * | 2013-09-09 | 2015-03-11 | Yamabiko Corporation | Grip for portable work machine and brush cutter comprising the same |
CN208242227U (zh) * | 2018-04-03 | 2018-12-18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用于打草机的线盘固定装置及打草机 |
CN109334953A (zh) * | 2018-10-26 | 2019-02-15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带有开关功能的侧杆杆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64493B2 (en) | 2024-01-09 |
US20240099190A1 (en) | 2024-03-28 |
US20210315157A1 (en) | 2021-10-14 |
EP3892082A1 (de) | 2021-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07830B2 (en) | Power tool with ergonomic handgrip | |
EP1690649B1 (en) | Power tool | |
CN201711952U (zh) | 用于动力工具的人机工程学手柄 | |
EP1670011B1 (en) | Lockout mechanism for power tool | |
US20050247466A1 (en) | Power tool with adjustable hand grip | |
JP5991616B2 (ja) | 電動バリカン | |
US8707568B2 (en) | Top-handle working machine | |
US20240099190A1 (en) | Handle for a Hand-Guided Power Tool and Trimmer | |
CN109844678A (zh) | 用户接口装置 | |
US7096974B2 (en) | Handle for a hand-held power tool | |
WO1997004927A1 (en) | Ergonomic handle for terminal insertion tool | |
CN113508679A (zh) | 割灌机 | |
EP3235604B1 (en) | Power tool with ergonomic handgrip | |
CN216263830U (zh) | 锯 | |
US12064860B2 (en) | Hand-guided work apparatus | |
US11075038B2 (en) | Fastening tool having an ergonomic trigger | |
CN220481621U (zh) | 电动工具 | |
CN118120494A (zh) | 用于手持式操作器具的延长装置以及手持式操作器具与这样的延长装置的组件 | |
JPH035809B2 (zh) | ||
KR20060112430A (ko) | 조절가능한 핸드그립을 가진 동력공구 | |
JP2006297494A (ja) | 調節可能なハンドグリップを備えている電動工具 | |
AU2005201606A1 (en) | Power tool with adjustable hand grip | |
CA2504232A1 (en) | Power tool with adjustable hand grip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