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7866A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7866A
CN113507866A CN202080011892.9A CN202080011892A CN113507866A CN 113507866 A CN113507866 A CN 113507866A CN 202080011892 A CN202080011892 A CN 202080011892A CN 113507866 A CN113507866 A CN 113507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eating sensor
fixing point
cab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18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聪一郎
佐藤孝平
山口贡载
小林和树
堀江弘人
古田容造
大川大辅
佐佐木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okyo Se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174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190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174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504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okyo Se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07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7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Abstract

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垫架(1)和配置于垫板的下侧的就座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垫架(1)具有承接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受压部件(5),在就座传感器(10),至少连接有被在就座传感器(10)和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P)之间配线的线束(13),线束(13)的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至就座传感器(10)之间的部位即第一副缆线(15),在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被在前后方向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点(F1)固定于受压部件(5)。由此,能够将就座传感器(10)的线束(13)高效率地配线。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已知检测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的就座传感器被配置于座椅垫的垫板的下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专利文献1所述的就座传感器在承接就座于座椅的乘坐人员的载荷的S弹簧架间,被载置于经由弹性部架设的托架上,即使在局部较大地加重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就座传感器的破损。
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16-88467号公报。
但是,将在垫板的下侧形成的空间确保为较大并不容易。因此,将在垫板的下侧配置的就座传感器的线束配线时容易产生难以吸收尺寸公差等的问题,需要将在垫板的下侧配置的就座传感器的线束高效率地配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就座传感器的线束高效率地配线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垫架、垫板、就座传感器,前述垫架形成支承人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座椅垫的骨架,前述垫板被设置于前述垫架上,前述就座传感器被配置于前述垫板的下侧,其特征在于,前述垫架具有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受压部件,在前述就座传感器处,连接有至少被在前述就座传感器和向前述就座传感器的侧方离开的地点之间配线的线束,前述线束的从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至前述就座传感器之间的部位,被在相对于前述就座传感器向前后方向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点固定于前述受压部件。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就座传感器在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处被配置于前述受压部件的上侧,前述线束被配置于前述受压部件的下侧。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就座传感器被比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向左右的某一方偏离地配置,前述线束被相对于前述受压部件靠近前述就座传感器侧地固定。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以从前述就座传感器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接近前述就座传感器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以从前述就座传感器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借助夹持部件以上下重叠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前述夹持部件被以能够将前述线束沿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第二固定点位于比前述第一固定点靠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与前述第二固定点相比在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有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前述线束在前述第二固定点被以朝向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伸长的方式固定。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前述第二固定点,前述夹持部件被以能够使前述线束在朝向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的方向上伸长的朝向配置。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8或9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及前述第二固定点,前述第一固定点的前述夹持部件的前述线束的伸长方向和前述第二固定点的前述夹持部件的前述线束的伸长方向为互相交叉的方向。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与就座传感器连接的线束的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至就座传感器之间的部位,在相对于就座传感器在前后方向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点被固定于受压部件,所以能够将线束以向前后方向一侧的第一固定点偏向的方式配线。由此,与例如使线束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直线地延伸至就座传感器的情况相比,呈线束的长度有富余的状态,所以能够吸收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至就座传感器的间隔的尺寸公差,能够将就座传感器的线束高效率地配线。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就座传感器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被配置于受压部件的上侧,线束被配置于受压部件的下侧,所以线束位于比就座传感器靠下侧的位置,与例如线束配置于受压部件的上侧的情况相比,就座传感器的传感难以被阻碍。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就座传感器被比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向左右的某一方偏离地配置,线束相对于受压部件被靠近就座传感器侧地固定,所以能够在就座传感器的附近配置第一固定点,能够有助于线束的高效率的配线。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线束以从就座传感器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伸长后,在沿接近就座传感器的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固定于第一固定点,所以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线束的长度有富余。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线束以从就座传感器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在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状态下被固定于第一固定点,所以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线束的长度有富余。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线束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固定于第一固定点,所以例如将相对于就座传感器将线束的连接左右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线束处产生扭转。由此,在左侧和右侧都能够进行线束相对于就座传感器的连接,所以能够有助于线束的高效率的配线。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线束以借助夹持部件上下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固定点,夹持部件被以能够使线束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所以能够借助夹持部件将线束适当地配置,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线束的长度有富余。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比第一固定点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处有第二固定点,在比第二固定点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处有向侧方离开的地点,线束在第二固定点以朝向向侧方离开的地点伸长的方式被固定,所以在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之间,容易使线束的长度有富余。即,能够在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之间使线束挠曲,容易吸收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至就座传感器的间隔的尺寸公差。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第二固定点,夹持部件被以使线束能够沿朝向向侧方离开的地点的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所以能够借助夹持部件将线束适当地配置,能够有助于线束的高效率的配线。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第一固定点及第二固定点,第一固定点的夹持部件的线束的伸长方向和第二固定点的夹持部件的线束的伸长方向为互相交叉的方向,所以在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之间容易使线束的长度有富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座椅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设置于垫架的就座传感器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座椅架的背面侧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垫架的背面侧的要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垫架的背面侧的要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安装于盘架的夹持部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夹持部件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座椅架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垫架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省略垫侧架等的状态下垫架的背面侧的要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省略垫侧架等的状态下垫架的背面侧的要部附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附加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不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至少具备支承人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座椅垫、下端部支承于座椅垫且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根据需要,设置支承人的头部的靠枕、支承人的臂部的扶手、支承人的脚部的脚凳等辅助支承部。
这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被设置于作为载客车的汽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公共汽车、卡车等其他汽车,也可以设置于铁道、船舶、飞机等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
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形成座椅垫的骨架的垫架,附图标记8表示形成座椅靠背的骨架的靠背架。
座椅垫主要由垫架1、设置于垫架1上的垫板(图示省略)、覆盖垫架1及垫板来构成座椅垫的表面的表皮(图示省略)构成。
座椅靠背也相同地,主要由靠背架8、设置于靠背架8前的垫板(图示省略)、覆盖靠背架8及垫板来构成座椅靠背的表面的表皮(图示省略)构成。
另外,靠背架8具备侧气囊8a,前述侧气囊8a在受到与汽车以一定以上的速度从正侧面碰撞时相同或其以上的冲击时膨胀。该侧气囊8a配置于汽车的外侧。此外,该侧气囊8a与后述的就座传感器10协作,被设定成在人未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状态下不工作。
垫架1主要由左右一对垫侧架2、3、连结各垫侧架2、3的后端部的靠背管架4、架设于各垫侧架2、3及靠背管架4之间而作为连结它们的受压部件的盘架50(与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盘架50相同)构成。
在垫架1下,设置有基于乘坐人员的操作使垫架1相对于交通工具的地板滑动至任意的前后位置的左右一对滑动轨道6、7。左侧的滑动轨道6安装于左侧的垫侧架2,右侧的滑动轨道7安装于右侧的垫侧架3。
与垫架1一同构成座椅垫的垫板设置于盘架50上。
盘架50是由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的金属制的板材构成的受压部件,形成为大致箱形,能够容纳垫板。
在盘架50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如图1、图2所示,设置有比盘架50的上表面低一层的凹状部50a,在该凹状部50a处配置有传感器10。另外,在凹状部50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将盘架5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连通的开口部50b。
传感器10例如是能够检测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的就座传感器(也称作位置传感器。)。即,就座传感器10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配置于作为受压部件的盘架50的上侧。
此外,凹状部50a在盘架50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被比中心部向左右的某一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偏离地配置。由此,在盘架50的凹状部50a的左侧,能够确保比右侧宽的空间。进而,在向左右偏离地配置的凹状部50a设置就座传感器10时,乘坐人员的坐骨附近容易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抵接,传感精度容易提高。
就座传感器10也可以直接安装于凹状部50a,但本实施方式的就座传感器10固定于安装托架11,固定有就座传感器10的安装托架11被配置于凹状部50a内。
另外,代替盘架50采用例如所谓S弹簧架作为受压部件的情况下,虽未图示,但在S弹簧架间架设构成凹状部50a的托架部件,在该托架部件上固定就座传感器10。
乘坐人员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时,乘坐人员的载荷经由垫板施加至就座传感器10。此时,若就座传感器10经由安装托架11安装于凹状部50a,则乘坐人员的载荷施加至就座传感器10时安装托架11将其一部分吸收,所以与就座传感器10直接安装于凹状部50a的情况相比,波及到就座传感器10的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影响变少。
在就座传感器10,如图1~图3所示,连接有将该就座传感器10与外部装置12电气连接的线束13(也称作配线线束、缆线线束。)中的较平地形成的平缆线15a。
平缆线15a是与后述的第一副缆线15一体地连接的缆线,从形成于凹状部50a的两侧的开口部50b中的某一方的开口部50b穿过,被在盘架50的背面侧(下侧)配线。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平缆线15a穿过左侧的开口部50b。
另外,外部装置12例如是用于控制电源装置、来自就座传感器10的信号的处理装置、装备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电装零件(马达、传感器、吹风机等)控制的控制装置(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等,本实施方式中采用ECU作为外部装置12(与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相同)。
作为ECU的外部装置12与线束13一同设置于垫架1的背面(下表面),也与线束13以外的其他线束或缆线连接。若更详细地说明,则外部装置12被在垫架1的盘架50的背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方(右)。
线束13具有主缆线14、从主缆线14分岔的第一副缆线15及第二副缆线16。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将用于电源供给、信号通信的多个电线(缆线)结成束来作为集合零件的线束13进行说明,但也可以置换成一根缆线(第一副缆线15)。
这样的线束13除了上述的平缆线15a以外配置于盘架50的背面侧(下侧)。
主缆线14如图3所示,与外部装置12连接,在与和外部装置12连接的一方相反的一侧具备分岔部14a。
分岔部14a被配置于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该地点指,盘架50的背面的向凹状部50a的侧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方)离开的部位的周边区域。更具体地,指盘架50的背面的左右方向侧端部且相对于凹状部50a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部位的周边区域。即,凹状部50a和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呈,在盘架50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垂直面上的位置关系。
并且,主缆线14在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以下为地点P)被夹持部件20(后述)固定,分岔部14a也被配置于地点P。
第一副缆线15是在分岔部14a与第二副缆线16分岔地延伸的缆线,在距就座传感器10较近侧的端部,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的平缆线15a被一体地连接,在第一副缆线15的途中部分,具备将一方的圆型缆线和另一方的圆型缆线连接的接头15b。
即,这样的第一副缆线15被从地点P至凹状部50a地配线,在分岔部14a与第二副缆线16分岔,被一体地连接的平缆线15a被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
平缆线15a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与第一副缆线15一体地连接。(即是指,平缆线15a与第一副缆线15是分体的,为了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而被相对于第一副缆线15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平缆线15a也可以与第一副缆线15是一体的。
第二副缆线16是在分岔部14a与第一副缆线15分岔地延伸的缆线,被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配置,经由接头与其他缆线连接。
此外,为了将线束13的主缆线14及第一副缆线15固定于盘架50,适当地使用夹持部件20、30。
因此,在盘架50,形成有安装夹持部件20、30而被卡止的多个安装孔。
夹持部件20如图6、图7所示,具备卡止于盘架50的卡止部21、保持主缆线14或第一副缆线15的保持部22、配置于与卡止部21一同夹入盘架50的位置的支承部23。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21、保持部22、支承部23被一体地形成。
卡止部21具有基部21a、从基部21a向基部21a的两侧突出的卡止片21b。卡止片21b能够弹性变形,基部21a插入形成于盘架50的安装孔时,卡止于盘架50的表面侧(上表面侧)。
保持部22具备保持部主体22a、设置于保持部主体22a的带22b。在保持部主体22a具有连接带22b的基端且防止被插入的带22b脱离的防止脱离孔22c。
通过将带22b插入防止脱离孔22c来形成的环中,主缆线14或第一副缆线15被保持。
另外,支承部23具有外周部分抵接于盘架50的盘簧的形状。因此,将卡止部21的基部21a插入形成于盘架50的安装孔时弹性变形,基部21a插入安装孔后弹性复原。由此,能够提高夹持部件20相对于盘架50的卡止状态。
夹持部件30如图3~图6所示,是第一副缆线15的接头15b用的夹持部件,具备卡止于盘架50的卡止部31、卡合于接头15b的下端部的卡合部32、配置于与卡止部31一同夹入盘架50的位置的支承部23。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31、卡合部32、支承部33被一体地形成。
卡止部31与夹持部件20的卡止部21相同地构成为具有基部和卡止片。
卡合部32被插入在接头15b的下端部形成的带突片的槽部而卡合于接头15b。
支承部33与夹持部件20的支承部23相同地构成盘簧状。
此外,构成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及第二副缆线16或其他缆线如图3所示,在垫架1的盘架50的背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左)。此外,与左右方向的一方(右)相连的缆线(包括主缆线14的各种缆线)被以朝向另一方(左)侧的方式配线。
即,在垫架1的盘架50的背面,在左右方向的一侧配置外部装置12,在另一方侧,线束13(14~16)或其他缆线类(也包括分岔部14a等)被汇集地配置。并且,就座传感器10呈设置于这些外部装置12和被汇集地配置的线束13等之间的状态。由此,能够避免外部装置12和线束13等的干涉。
另外,在盘架50的背面,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汇集的线束13等中,虽未图示,但包括与用于加热座椅垫的加热装置连接的加热线束。加热装置被设定成,与就座传感器10协作,在人未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状态下不工作。
上述的平缆线15a在这样的设置有加热线束或侧气囊8a的一侧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由此,容易借助缆线等使就座传感器10和加热装置或侧气囊8a协作。
以下,对第一副缆线15的配线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第一副缆线15被配置于盘架50的背面侧(下侧)。
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在前后方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相邻地配置有第一固定点F1。该第一固定点F1指在盘架50的背面从凹状部50a向前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的部位的周边区域。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点F1位于凹状部50a的右斜前侧。
第一副缆线15为,从平缆线15a伸长的圆型缆线在第一固定点F1固定于盘架50的背面。借助夹持部件20进行向盘架50的固定。
将第一副缆线15在第一固定点F1固定的情况下,被靠近就座传感器10侧地固定。若更详细地说明,则第一副缆线15以从就座传感器10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左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接近就座传感器10的方向弯曲的状态(以下,将该弯曲的状态的部位称作第一曲部15c。)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
第一副缆线15在第一曲部15c的部位,以从就座传感器10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伸长后,被以向接近就座传感器10的方向弯曲的状态配线,在伸长处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更详细地说,第一副缆线15以从就座传感器10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左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右侧)弯曲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
即,第一曲部15c如图4、图5所示,随着从平缆线15a朝向地点P而逐渐向前侧弯曲,最终向与地点P相反的一侧伸长。
进而,第一副缆线15被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的情况下,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以下将该弯曲的状态的部位称作第二曲部15d。)下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即,第一副缆线15的第二曲部15d以借助夹持部件20上下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
第二曲部15d通过呈上下重叠的状态,使第一副缆线15的伸长方向从向右180度转换为向左。即,第一副缆线15在第二曲部15d处弯曲。
此外,夹持部件20将第一副缆线15以能够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即,夹持部件20为,通过将带22b插入防止脱离孔22c来形成的环被配置成向左右方向开口。这样的环中,通过以上下重叠地弯曲的状态插入,第一副缆线15被夹持部件20保持。
第二固定点F2位于比第一固定点F1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点F1的右侧方,隔开较短的间隔地配置有第二固定点F2。该第二固定点F2位于比上述的地点P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换言之,设置分岔部14a的地点P位于比第二固定点F2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更具体地,地点P位于第二固定点F2的左斜后方。
第一副缆线15从第一固定点F1向第二固定点F2伸长。第一副缆线15固定于第二固定点F2的情况下,以向前后方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挠曲的状态(以下,将该挠曲状态的部位称作第三曲部15e。)固定于第二固定点F2。
并且,第一副缆线15在第二固定点F2以向地点P伸长的方式被固定。
第二固定点F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将第一副缆线15的接头15b固定的部位。因此,在该第二固定点F2设置有接头15b用的夹持部件30。
即,第一副缆线15为,接头15b的部分被接头15b用的夹持部件30固定于第二固定点F2。
此外,夹持部件30被以能够将第一副缆线15沿朝向上述的地点P的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即,夹持部件30的卡合部32如上所述被插入在接头15b的下端部形成的带突片的槽部,但呈该插入方向(或其相反方向的朝向)和第一副缆线15向地点P伸长的方向相同的状态。由此,第一副缆线15从第二固定点F2朝向地点P向左斜后方伸长。
第一固定点F1的夹持部件20的第一副缆线15的伸长方向和第二固定点F2的夹持部件30的第一副缆线15的伸长方向为互相交叉的方向。
即,第二固定点F2位于第一固定点F1的右侧方,这些第一固定点F1和第二固定点F2之间的第一副缆线15沿左右方向伸长。地点P位于第二固定点F2的左斜后方,这些第二固定点F2和地点P之间的第一副缆线15沿斜方向伸长。
并且,将就座传感器10和第一固定点F1的间隔、第一固定点F1和第二固定点F2的间隔、第二固定点F2和地点P的间隔分别相加的尺寸被设定成,比包括平缆线15a及接头15b的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尺寸短。换言之,第一副缆线15被在形成第一曲部15c、第二曲部15d、第三曲部15e的同时配线,所以比将上述各间隔相加的尺寸长。
第一副缆线15如上所述地被在盘架50的背面侧(下侧)配线。
另外,如上所述的线束13、外部装置12、包括其他线束的整体的配置也可以根据交通工具用座椅被配置于交通工具的左或右的条件适当地线对称地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的线束13的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至就座传感器10之间的部位即第一副缆线15,在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与前后方向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点F1处固定于盘架50,所以能够将线束13以偏向前后方向一侧的第一固定点F1的方式配线。由此,例如与使线束13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至就座传感器10直线性地伸长的情况相比,为线束13的长度上有富余的状态,所以能够吸收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至就座传感器10的间隔的尺寸公差,能够将就座传感器10的线束13高效率地配线。
此外,就座传感器10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配置于盘架50的上侧,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被配置于盘架50的下侧,所以第一副缆线15与就座传感器10相比位于下侧,例如与第一副缆线15被配置于盘架50的上侧的情况相比,难以妨碍就座传感器10的传感。
此外,就座传感器10被比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向左右的某一方偏离地配置,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相对于盘架50被靠近就座传感器10侧地固定,所以能够在就座传感器10的附近配置第一固定点F1,有助于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的高效率的配线。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以从就座传感器10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沿接近就座传感器10的方向弯曲的状态(第一曲部15c)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所以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有富余。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以从就座传感器10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所以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有富余。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弯曲的状态(第二曲部15d)下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所以例如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将第一副缆线15的连接左右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第一副缆线15处产生扭转。由此,在左侧和右侧都能够进行第一副缆线15相对于就座传感器10的连接,所以能够有助于第一副缆线15的高效率的配线。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被夹持部件20以上下重叠的状态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夹持部件20被以能够使第一副缆线15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所以能够借助夹持部件20适当地配置第一副缆线15,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上容易使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有富余。
此外,第二固定点F2位于比第一固定点F1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在比第二固定点F2靠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有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在第二固定点F2被以朝向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伸长的方式固定,所以,在第一固定点F1和第二固定点F2之间,容易使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有富余。即,能够在第一固定点F1和第二固定点F2之间使第一副缆线15挠曲(第三曲部15e),容易吸收从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至就座传感器10的间隔的尺寸公差。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被夹持部件30固定于第二固定点F2,夹持部件30被以能够使第一副缆线15沿朝向向侧方离开的地点P的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所以能够借助夹持部件30适当地配置第一副缆线15,能够有助于第一副缆线15的高效率的配线。
此外,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被夹持部件20、30固定于第一固定点F1及第二固定点F2,第一固定点F1的夹持部件20的第一副缆线15的伸长方向和第二固定点F2的夹持部件30的第一副缆线15的伸长方向为互相交叉的方向,所以在第一固定点F1和第二固定点F2之间,容易使第一副缆线15的长度有富余。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重点说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部分,若有必要则重复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垫与地板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较多,对于间隙,有乘坐人员的手或手指进入、例如维护时工具进入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座椅垫的下表面,有为了保持座椅垫的性能的部位(例如承接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受压部件)。因此,需要防止这样的部位由于进入间隙的手・手指、工具而从垫架不慎拆卸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因此,以往,如日本特开2016-037272号公报所记载,已知通过在座椅垫的下表面安装树脂成型品的罩或将整体被表皮件覆盖的座椅垫固定于交通工具的地板来覆盖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的技术。
但是,有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垫的下表面安装用于控制搭载于该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电装零件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装置、或设置有使交通工具用座椅相对于地板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的情况。因此,若像以往那样将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用罩覆盖,则有ECU装置的维护作业、滑动机构的动作被妨碍的可能。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欲保护用于保持处于座椅垫的下表面的座椅垫的性能的部位的要求。
因此,需要不覆盖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也将应保护的部位保护。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1发明是具备垫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前述垫架构成座椅垫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前述垫架具有第一盘架、第二盘架、前架,前述第一盘架位于该垫架的后侧,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前述第二盘架位于比前述第一盘架靠前侧的位置,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前述前架位于前述第一盘架和前述第二盘架之间,安装前述第一盘架的前端部,在前述第二盘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装置,前述控制装置控制搭载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电装零件的动作,前述第一盘架相对于前述前架的安装部位为保护对象,该安装部位和前述控制装置被沿前后方向相邻地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2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1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控制装置的下表面位于比前述安装部位靠下方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3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1或第12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前架的侧端部被弯曲地形成,弯曲的前述侧端部与前述控制装置的侧面相向。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4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3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控制装置被比弯曲的前述侧端部靠座椅中央侧地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5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1至第14中任一项的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安装部位的前侧面与前述控制装置的后侧面相向。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6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1至第15中任一项的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在前述第二盘架的下表面,形成有向该第二盘架的上方凹陷的形状的凹部,前述控制装置被相对于前述第二盘架的下表面跨前述凹部地配置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第17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1至第16中任一项的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前述座椅垫具有前述垫架、设置于前述垫架的前述第一盘架及前述第二盘架的上表面的垫板、从前述第一盘架及前述第二盘架的周缘部覆盖前述垫板的表皮。
根据第11发明,例如,即使乘坐人员的手或手指从前方进入在座椅垫和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维护时工具进入在座椅垫和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都比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先接触控制装置。即,控制装置成为相对于从间隙进来的手・手指或物体的障碍,使得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接触变得困难,所以即使不将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覆盖,也容易将应保护的部位保护。并且,结果上,能够抑制第一盘架从前架脱落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根据第12发明,控制装置的下表面位于比安装部位靠下方的位置,所以控制装置容易成为相对于从间隙进来的手・手指或物体的障碍,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接触变得更困难。
根据第13发明,前架的弯曲的侧端部与控制装置的侧面相向,所以借助该弯曲的侧端部,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接触变得更困难。
根据第14发明,控制装置被比弯曲的侧端部靠座椅中央侧地配置,所以例如对于在座椅垫和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即使乘坐人员的手或手指从侧方进入或维护时工具进入,由于弯曲的侧端部,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接触都变得更困难。
根据第15发明,安装部位的前侧面与控制装置的后侧面相向,所以借助控制装置,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前侧面的接触变得困难。
根据第16发明,能够借助凹部使第二盘架的刚性提高,能够在这样提高刚性的部分设置控制装置,所以能够使控制装置相对于第二盘架的固定状态稳定且牢固。
根据第17发明,表皮从第一盘架及第二盘架的周缘部覆盖垫板,所以不将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覆盖,容易进行控制装置的维护作业。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若更详细地说明,则交通工具用座椅至少具备支承人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座椅垫、下端部支承于座椅垫且作为靠背的座椅靠背。根据需要,设置支承人的头部的靠枕、支承人的臂部的扶手、支承人的脚部的脚凳等辅助支承部。
这样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被设置于作为载客车的汽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公共汽车、卡车等其他汽车,也可以设置于铁道、船舶、飞机等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
图1、图3、图8中,附图标记1表示形成座椅垫的骨架的垫架,附图标记8表示形成座椅靠背的骨架的靠背架。
座椅垫主要由垫架1、设置于垫架1上的垫板(图示省略)、覆盖垫架1及垫板来构成座椅垫的表面的表皮(图示省略)构成。
座椅靠背也相同地,主要由靠背架8、设置于靠背架8前的垫板(图示省略)、覆盖垫架1及垫板来构成座椅靠背的表面的表皮(图示省略)构成。
另外,靠背架8具备侧气囊8a,前述侧气囊8a在受到与汽车以一定以上的速度从正侧面碰撞时相同或其以上的冲击时膨胀。该侧气囊8a配置于汽车的外侧。此外,该侧气囊8a与后述的就座传感器10协作,被设定成在人未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状态下不工作。
垫架1主要由左右一对垫侧架2、3、连结各垫侧架2、3的后端部的靠背管架4、连结各垫侧架2、3的前端部的前管架5(即前架)、作为承接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受压部件的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构成。
左右一对垫侧架2、3在后端部与靠背架8连结,所以该后端部呈向上方弯曲的状态。
靠背管架4是管材,用于将如上所述地弯曲的左右一对垫侧架2、3的后端部连结,所以位于比前管架5靠上方的位置。
前管架5是管材,如图3、图9、图10所示,右侧端部5a被弯曲成曲柄状(弯曲部有两处。)地形成。
在垫架1下,设置有基于乘坐人员的操作使垫架1相对于交通工具的地板滑动至任意的前后位置的左右一对滑动轨道6、7。左侧的滑动轨道6安装于左侧的垫侧架2,右侧的滑动轨道7安装于右侧的垫侧架3。在滑动轨道6、7,设置有将这些滑动轨道6、7的动作锁定及进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
座椅垫这样地在垫架1下设置有滑动轨道6、7,所以被从地板向上方隔开间隙地配置。即,形成有人的手・手指、工具等进入座椅垫的下方的空间。
另外,在座椅垫的左右设置有滑动轨道6、7,所以在手・手指、工具进入间隙的情况下,主要从前方或后方进入。
此外,在间隙的前方,存在从上述的锁定机构延伸而用于操作该锁定机构的操作杆L。
与垫架1一同构成座椅垫的上述的垫板被设置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上。
此外,上述的表皮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周缘部覆盖垫板。即,座椅垫的下表面借助表皮覆盖周缘部,比周缘部靠中央侧未被覆盖而呈开口的状态,座椅垫的侧面及上表面被表皮覆盖。
换言之,座椅垫的下表面的中央附近未设置有表皮而开口,所以能够从该开口进行垫架1、设置于垫架1的装置等维护作业。
以下,详细说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结构。
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是由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的金属制的板材构成的受压部件,通过组合使用第一盘架50和第二盘架60来形成为大致箱形,能够容纳垫板。
此外,在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形成有多个插入夹持部件20、30的安装孔(贯通孔),前述夹持部件20、30用于将各种缆线、装置固定于该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
首先,第一盘架50位于垫架1的后侧,在通常的驾驶位置就座的情况下,位于乘坐人员的臀部的下方。
该第一盘架50为,后端部51a安装于靠背管架4、前端部51b安装于前管架5、被架设于靠背管架4和前管架5之间的状态。
第一盘架50具有承接垫板的底面部51。
底面部51形成为,后端部51a随着朝向后方逐渐上升,前端部51b随着朝向前方逐渐上升,位于后端部51a的两侧的两侧端部51c随着朝向侧方逐渐上升。即,第一盘架50的底面部51形成为容易承接垫板的形状。
第一盘架50具有第一后侧钩52a、第二后侧钩52b、第三后侧钩52c作为安装于靠背管架4的安装部位,具有第一前侧钩53a、第二前侧钩53b、第三前侧钩53c作为安装于前管架5的安装部位。
这些各个钩52a~52c、53a~53c是设定成与各管架4、5的直径大致相等的内径的钩状部。
第一后侧钩52a、第二后侧钩52b、第三后侧钩52c被与底面部51的后端部51a一体形成,被等间隔地配置。
设置于左右的第一后侧钩52a和第三后侧钩52c形成为相等的形状,设置于中央的第二后侧钩52b与左右的第一及第三后侧钩52a、52c相比形成为朝向左右宽度较宽。
并且,第一后侧钩52a、第二后侧钩52b、第三后侧钩52c通过从上方钩挂靠背管架4来安装于靠背管架4。
第一前侧钩53a、第二前侧钩53b、第三前侧钩53c与底面部51的前端部51b一体形成,被等间隔地配置。
设置于左右的第一前侧钩53a和第三前侧钩53c形成为相等的形状,设置于中央的第二前侧钩53b与左右的第一及第三前侧钩53a、53c相比形成为朝向左右宽度较宽。
并且,第一前侧钩53a、第二前侧钩53b、第三前侧钩53c通过从上方钩挂前管架5来安装于前管架5。
第一盘架50如上所述,各钩52a~52c、53a~53c被相对于各管架4、5从上方钩挂,进而承接垫板的大部分,并且被表皮覆盖。
由此,例如维护作业时等各钩52a~52c、53a~53c从各管架4、5脱落时,需要剥离表皮或去除垫板后将各钩52a~52c、53a~53c重新钩挂于各管架4、5,花费工夫。
因此,第一盘架50相对于各管架4、5的安装部位(各钩52a~52c、53a~53c的部位)为保护对象。
特别地,座椅垫的下表面不借助表皮覆盖中央侧而呈开口的状态,所以相对于从该开口露出的前管架5安装的各前侧钩53a~53c的部位为重要的保护对象。
在第一盘架50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如图1、图8所示,设置有比第一盘架50的上表面低一层的凹状部50a,在该凹状部50a配置有传感器10。另外,在凹状部50a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将第一盘架5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连通的开口部50b。
传感器10例如是能够检测乘坐人员是否就座于座椅的就座传感器(也称作位置传感器。)。即,就座传感器10在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配置于作为受压部件的第一盘架50的上侧。
就座传感器10也可以直接安装于凹状部50a,但本实施方式的就座传感器10固定于安装托架11,固定有就座传感器10的安装托架11被配置于凹状部50a内。
乘坐人员就座于交通工具用座椅时,乘坐人员的载荷经由垫板施加至就座传感器10。此时,若就座传感器10经由安装托架11安装于凹状部50a,则乘坐人员的载荷施加至就座传感器10时安装托架11将其一部分吸收,所以与就座传感器10直接安装于凹状部50a的情况相比,波及到就座传感器10的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影响变少。
另外,代替第一盘架50采用例如所谓S弹簧架作为受压部件的情况下,虽未图示,但在S弹簧架间架设构成凹状部50a的托架部件,在该托架部件上固定就座传感器10。
此外,作为受压部件采用S弹簧架的情况下,该S弹簧架也与第一盘架50相同地在后端部和前端部具备上述的各钩52a~52c、53a~53c。
在就座传感器10,如图1、图3、图8、图9所示,连接有将该就座传感器10与控制装置12(在后说明)电气连接的线束13(也称作配线线束、缆线线束。)中的较平地形成的平缆线15a。
平缆线15a是与后述的第一副缆线15一体地连接的缆线,从形成于凹状部50a的两侧的开口部50b中的某一方的开口部50b穿过,被在盘架50的背面侧(下侧)配线。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平缆线15a穿过左侧的开口部50b。
接着,第二盘架60位于比第一盘架50靠前侧的位置,在通常的驾驶位置就座的情况下,位于乘坐人员的大腿部的下方。
该第二盘架60呈左右的侧端部被安装于左右一对垫侧架2、3地架设的状态。
此外,该第二盘架60的大部分位于比前管架5靠前方的位置。
第二盘架60整体被一体形成,具有承接垫板的底面部61、位于底面部61的前方而构成垫架1的前缘的前端部62、位于底面部61的左右两侧而与左右一对垫侧架2、3一同构成垫架1的左右的侧缘的左右的侧端部63、64。
底面部61呈相对于前端部62及左右的侧端部63、64向下方凹陷的状态,在其后方有前管架5和钩挂于该前管架5的各前侧钩53a~53c。
此外,在第二盘架60的底面部61的下表面,如图11所示,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形状的凹部61a。该凹部61a如图1所示,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被识别为凸部。
进而,凹部61a(凸部)被从底面部61的左侧端部遍及至右侧端部地形成。在这样的凹部61a,如图9所示,后述的线束13被配线。
前端部62及左右的侧端部63、64缓慢地弯曲而被一体形成,左右的侧端部63、64的后端部如图8所示,位于比前管架5靠后方的位置。
左右的侧端部63、64以相对于左右一对垫侧架2、3的前端部从上方覆盖的方式载置并且被一体地接合。
并且,在第二盘架60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搭载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电装零件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2。
这样的控制装置12是所谓ECU(Electric Control Unit)装置,例如控制电源装置、来自后述的就座传感器10的信号的处理装置、装备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电装零件(马达、传感器、吹风机等)。
控制装置12与后述线束13一同设置于垫架1的背面(下表面),也与线束13以外的其他线束或缆线连接。
控制装置12形成为长方体状,具备上表面与第二盘架60的下表面接触的主体部12a、装备于主体部12a而将内部遮蔽的盖部12b。这样的控制装置12的主体部12a被相对于第二盘架60的下表面跨凹部61a地配置固定。
此外,控制装置12的后侧面12c被配置成,与前管架5的除了弯曲的右侧端部5a的直的部位平行的状态。
若更详细地说明控制装置12的配置,则控制装置12在垫架1的第二盘架60的背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方(右)。
此外,该控制装置12和第一盘架50的第三前侧钩53c被沿前后方向相邻地配置。并且,第三前侧钩53c的前侧面与控制装置12的后侧面12c相向。即,控制装置12呈配置于第一盘架50的第三前侧钩53c前的状态。另外,控制装置12的后侧面12c的左右的宽度尺寸被设定成比第三前侧钩53c的左右的宽度尺寸长。
进而,控制装置12的下表面(即,盖部12b的朝向下方的面)如图11所示,位于比第三前侧钩53c靠下方的位置。另外,控制装置12的后侧面12c的上下尺寸优选地设定成比第三前侧钩53c的上下尺寸长。
前管架5的弯曲的右侧端部5a呈与控制装置12的右侧面相向的状态。即,如图3、图9、图10所示,控制装置12被比弯曲的右侧端部5a靠座椅中央侧地配置,并且,位于比控制装置12靠后方的位置的前管架5的右侧端部5a呈从后方向前方侧弯曲一次、进而在该末端向右侧弯曲的状态。
在以上那样的控制装置12处连接有线束13(主缆线14)。
线束13具有主缆线14、从主缆线14分岔的第一副缆线15及第二副缆线16。
这样的线束13的上述的平缆线15a以外被配置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背面侧(下侧)。
主缆线14如图3所示,与控制装置12连接,在与和控制装置12连接的一方相反的一侧具备分岔部14a。
分岔部14a被配置于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该地点指,第一盘架50的背面的向凹状部50a的侧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方)离开的部位的周边区域。
并且,主缆线14在向就座传感器10的侧方离开的地点(以下为地点P)被夹持部件20固定,分岔部14a也被配置于地点P。
第一副缆线15是在分岔部14a处与第二副缆线16分岔地延伸的缆线,在接近就座传感器10侧的端部,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的平缆线15a被一体地连接,具备在第一副缆线15的途中部分将一方的圆型缆线和另一方的圆型缆线连接的接头15b。
第二副缆线16是在分岔部14a与第一副缆线15分岔地延伸的缆线,被沿座椅垫的宽度方向配置,经由接头与其他缆线连接。
此外,为了将线束13的主缆线14及第一副缆线15固定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适当使用夹持部件20、30。因此,在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形成有多个安装夹持部件20、30而被卡止的安装孔。
此外,构成线束13的第一副缆线15及第二副缆线16或其他缆线如图3所示,被沿第二盘架60的左右方向配线,并且在第一盘架50的背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另一方(左)。此外,与左右方向的一方(右)相连的缆线(包括主缆线14的各种缆线)被以朝向另一方(左)侧的方式配线。
即,在垫架1的第二盘架60的背面,在左右方向的一侧配置控制装置12,在另一方侧,线束13(14~16)或其他缆线类(也包括分岔部14a等)被汇集地配置。并且,就座传感器10呈设置于这些控制装置12和被汇集地配置的线束13等之间的状态。由此,能够避免控制装置12与线束13等的干涉。
以上那样构成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垫如上所述,被从地板向上方隔开间隙地配置。此外,在座椅垫的左右侧端部,设置有支承座椅垫的滑动轨道6、7,所以人的手・手指或进行维护作业等时使用的工具等从座椅垫的前方或后方向间隙进入。
进而,安装有第一盘架50的后端部51a的靠背管架4如上所述,呈左右一对垫侧架2、3的后端部向上方弯曲那样的状态,随之位于比前管架5靠上方的位置。
因此,与第一盘架50相对于靠背管架4的安装部位(后端部51a:各后侧钩52a~52c)相比,第一盘架50相对于前管架5的安装部位(前端部51b:各前侧钩53a~53c)呈人的手・手指、工具容易接触的状况。
基于这样的状态,在钩挂于前管架5的第一前侧钩53a、第二前侧钩53b、第三前侧钩53c中的至少一个前侧钩(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三前侧钩53c)的前方配置有控制装置12。由此,对于在座椅垫和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即使乘坐人员的手或手指从前方进入或维护时工具进入,也比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第三前侧钩53c)先接触控制装置1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与就座传感器10连接的各种缆线的配线,控制装置12被配置于右侧的第三前侧钩53c的前方,但也可以配置于左侧的第一前侧钩53a或正中的第二前侧钩53b的前方。
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对于前管架5的第一盘架50的安装部位(第三前侧钩53c)为保护对象,该安装部位53c和控制装置12被沿前后方向相邻地配置,所以控制装置12成为相对于从间隙进来的手・手指、物体的障碍,使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第三前侧钩53c)的接触变得困难,所以即使不将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借助表皮覆盖,也容易将应保护的部位(第三前侧钩53c)保护。并且,结果,能够抑制第一盘架50从前管架5脱落这样的情况的发生。
此外,控制装置12的下表面位于比作为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靠下方的位置,所以控制装置12容易成为相对于从间隙进来的手・手指、物体的障碍,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的接触变得更困难。
即,从间隙进来的手・手指、工具呈若不越过向下方突出的控制装置12则无法接触后方侧的第三前侧钩53c的状态。
此外,前管架5的弯曲的右侧端部5a与控制装置12的侧面相向,所以借助该弯曲的右侧端部5a,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的接触变得更困难。
此外,控制装置12被比弯曲的右侧端部靠座椅中央侧地配置,所以例如相对于在座椅垫和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即使乘坐人员的手或手指从侧方进入或维护时工具进入,借助弯曲的右侧端部,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的接触变得更困难。
此外,作为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的前侧面和控制装置12的后侧面12c相向,所以借助控制装置12,向作为保护对象的安装部位的第三前侧钩53c的前侧面的接触变得困难。
此外,控制装置12相对于第二盘架60的下表面被跨凹部61a地配置固定,所以能够借助凹部61a使第二盘架60的刚性提高,能够在这样提高刚性的部分设置控制装置12,所以能够使控制装置12相对于第二盘架60的固定状态稳定且牢固。
此外,座椅垫具有垫架1、设置于垫架1的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上表面的垫板、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周缘部覆盖垫板的表皮,所以表皮从第一盘架50及第二盘架60的周缘部覆盖垫板,不覆盖座椅垫的下表面整面,容易进行控制装置12的维护作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能够将就座传感器的线束高效率地配线,所以产业上的可利用性高。
附图标记说明
1 垫架
2 垫侧架
3 垫侧架
4 连结管架
5 前管架
5a 右侧端部
50 第一盘架
50a 凹状部
50b 开口部
51 底面部
51a 后端部
51b 前端部
51c 侧端部
52a 第一后侧钩
52b 第二后侧钩
52c 第三后侧钩
53a 第一前侧钩
53b 第二前侧钩
53c 第三前侧钩
60 第二盘架
61 底面部
61a 凹部
62 前端部
63 左侧端部
64 右侧端部
6 滑动轨道
7 滑动轨道
8 靠背架
10 就座传感器
11 安装托架
12 外部装置(控制装置)
12a 主体部
12b 盖部
12c 后侧面
13 线束
14 主缆线
14a 分岔部
15 第一副缆线
15a 平缆线
15b 接头
15c 第一曲部
15d 第二曲部
15e 第三曲部
16 第二副缆线
20 第一夹持部件
21 卡止部
21a 基部
21b 卡止片
22 保持部
22a 保持部主体
22b 带
22c 防止脱离孔
23 支承部
30 第二夹持部件
31 卡止部
32 卡合部
33 支承部
P 地点
F1 第一固定点
F2 第二固定点
L 操作杆。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垫架、垫板、就座传感器,前述垫架形成支承人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座椅垫的骨架,前述垫板被设置于前述垫架上,前述就座传感器被配置于前述垫板的下侧,其特征在于,
前述垫架具有承受乘坐人员的载荷的受压部件,
在前述就座传感器处,连接有至少被在前述就座传感器和向前述就座传感器的侧方离开的地点之间配线的线束,
前述线束的从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至前述就座传感器之间的部位,被在相对于前述就座传感器在前后方向一侧相邻地配置的第一固定点固定于前述受压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就座传感器在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被配置于前述受压部件的上侧,
前述线束被配置于前述受压部件的下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就座传感器被比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中心部向左右的某一方偏离地配置,
前述线束被相对于前述受压部件靠近前述就座传感器侧地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以从前述就座传感器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接近前述就座传感器的方向弯曲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以从前述就座传感器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离开的方式伸长后,以向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借助夹持部件以上下重叠的状态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
前述夹持部件被以能够将前述线束沿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伸长的朝向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第二固定点位于比前述第一固定点靠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与前述第二固定点相比在前述座椅垫的宽度方向外侧有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
前述线束在前述第二固定点被以朝向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伸长的方式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前述第二固定点,
前述夹持部件被以能够使前述线束在朝向向前述侧方离开的地点的方向上伸长的朝向配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线束被夹持部件固定于前述第一固定点及前述第二固定点,
前述第一固定点的前述夹持部件的前述线束的伸长方向和前述第二固定点的前述夹持部件的前述线束的伸长方向为互相交叉的方向。
CN202080011892.9A 2019-02-01 2020-01-27 交通工具用座椅 Pending CN1135078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7451 2019-02-01
JP2019017451A JP7319053B2 (ja) 2019-02-01 2019-02-01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9-017439 2019-02-01
JP2019017439A JP7350491B2 (ja) 2019-02-01 2019-02-01 乗物用シート
PCT/JP2020/002801 WO2020158671A1 (ja) 2019-02-01 2020-01-27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7866A true CN113507866A (zh) 2021-10-15

Family

ID=7184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1892.9A Pending CN113507866A (zh) 2019-02-01 2020-01-27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7866A (zh)
WO (1) WO202015867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4069A (ja) * 2012-10-26 2014-05-12 Fujikura Ltd 乗員検知装置
JP2016144989A (ja) * 2015-02-06 2016-08-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7081504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6976418A (zh) * 2015-10-02 2017-07-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7581832A (zh) * 2017-09-19 2018-01-1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84069A (ja) * 2012-10-26 2014-05-12 Fujikura Ltd 乗員検知装置
JP2016144989A (ja) * 2015-02-06 2016-08-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06976418A (zh) * 2015-10-02 2017-07-25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JP2017081504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N107581832A (zh) * 2017-09-19 2018-01-1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汗液传感器的智能床垫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立平;隋美丽;: "汽车座椅舒适度的研究与探索", 汽车实用技术, no. 19, 15 October 2018 (2018-10-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8671A1 (ja)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46485A1 (en) Holding structures of vehicular seats for holding an electric wire member
US9707918B2 (en) Mounting device for an airbag module
CN108621886B (zh) 乘坐物用座椅
US8308235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09641545B (zh) 向座椅配置传感器的配置构造
US10252651B2 (en) Seat assemblies having seat heater wire harnesses connected to child restraint brackets for vehicles
US9272650B2 (en) Vehicle seat apparatuses
CN107539179B (zh) 车辆座椅
CN109109702B (zh) 车用座椅
CN111516558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GB2481586A (en) Seatbelt buckle assembly with an integrally woven electrical conductor
US9469224B2 (en) Cable fixing element on a spring mat for a vehicle seat, spring mat, and vehicle seat
CN113507866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JP735049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5067172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31905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990363B2 (ja) ブラケット
KR101282527B1 (ko) 자동차용 3점식 시트벨트 웨빙의 끼임 방지구조
CN107009934B (zh) 座椅罩和车辆
JP2021094997A (ja) キーレス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JP7354825B2 (ja) バックルブラケットへ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RU2720587C1 (ru) Размещаем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14117988A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パネルへ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202315204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80932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