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0731B -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0731B
CN113500731B CN202110860148.2A CN202110860148A CN113500731B CN 113500731 B CN113500731 B CN 113500731B CN 202110860148 A CN202110860148 A CN 202110860148A CN 113500731 B CN113500731 B CN 113500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connecting plate
die
upp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601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0731A (zh
Inventor
叶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 Jia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 Jia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 Jia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 Jiajie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601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0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0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0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0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2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rectilinear movement
    • B29C33/24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rectilinear movement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6Mould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L2007/002Panels; Plates;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翻转架和用于驱动翻转架翻转的驱动装置,翻转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均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吸盘;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开模、合模的操作,提高了开模、合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亚克力板生产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克力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亚克力板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浇铸型和挤压型,浇铸型板材主要用于雕刻、装饰、工艺制品等制作,挤压型板材主要用于广告招牌、灯箱制作等。
浇铸型板材生产工艺中需要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成一个完整的模具,在完整的模具中浇入液态的亚克力原料,待亚克力原料凝固成型后,又需要将上模和下模分开,再将成型的亚克力板取出。现有技术中开模、合模的过程都由工人手动完成,而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用于生产亚克力板的模具的尺寸都极其的大,开模、合模的过程都极为的不便,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开模、合模的过程不便,极大地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从而实现用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开模、合模,代替传统人工手动开模、合模的方式,提高开模、合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亚克力板生产的效率。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翻转架和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机架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
所述翻转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均固定连接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分别位于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对应,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相背离一侧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左转轴穿过左支撑板且与左支撑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转轴穿过右支撑板且与右支撑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部均固定有若干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杆,所述上框架的顶端和下框架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由两根间隔布置的横杆组成,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两根横杆之间的间隙穿入翻转架内且安装有吸盘;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左大齿轮、右大齿轮、左小齿轮、右小齿轮、光轴和若干旋转座,所述电机安装于机架的左侧,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固定套设于左转轴上穿过左支撑板的一端,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左大齿轮固定套设于左转轴的外部,且位于左支撑板与左连接板之间,所述右大齿轮固定套设于右转轴的外部,且位于右支撑板与右连接板之间,若干所述旋转座分别固定于下框架的底端两侧以及支撑杆的底端,且若干所述旋转座均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光轴依次穿过各个旋转座且与各个旋转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小齿轮和右小齿轮分别固定于光轴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左大齿轮和右大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合模操作时,先将下模具以有效面朝上的状态放到下框架的顶端,下模具被下框架和下框架内的支撑杆支撑住,再启动下框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其上的吸盘向上移动,吸盘吸附在下模具上,吸盘产生吸力从而将下模具固定在下框架上,接着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同步旋转,从动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转轴在左支撑板上旋转,左转轴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连接板旋转,从而在翻转架的左侧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同时,左转轴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大齿轮旋转,左大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啮合的左小齿轮旋转,左小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光轴旋转,光轴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小齿轮旋转,右小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啮合右大齿轮旋转,右大齿轮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转轴在右支撑板上旋转,右转轴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连接板旋转,从而在翻转架的右侧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在翻转架的左右两侧同时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使翻转架的旋转更加的稳定。翻转架旋转180°后,关闭电机,此时下框架和固定在其上的下模具均向上翻转,下模具的有效面朝下,上框架位于下框架的下方。再将上模具以有效面朝上的状态放到上框架的顶端,上模具被上框架和上框架内的支撑杆支撑住,再启动上框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其上的吸盘向上移动,吸盘吸附在上模具上,吸盘产生吸力从而将上模具固定在上框架上,防止上模具出现滑动。之后,再次启动下框架上的气缸带动下模具向下移动,直至下模具与上模具配合连接,完成合模操作。合模操作完成后,解除吸盘上的吸力,再使上框架和下框架中的气缸的活塞杆均收缩回复至原位,即可将合模后完整的模具从翻转架中移出。
当需要进行开模操作时,将完整的模具放入翻转架中,下框架上的吸盘吸附住下模具,上框架上的吸盘向下移动后吸附住上模具,再收缩上框架上的气缸,使上框架上的吸盘向上移动,从而分开上模具和下模具。接着解除下框架上的吸盘的吸力,将下模具从翻转架中移出,再180°旋转翻转架,使上框架与下框架的位置对调,解除上框架上的吸盘的吸力,将上模具从翻转架中移出即可。
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开模、合模的操作,提高了开模、合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亚克力板生产的效率。
优选地,若干所述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模具的第一滚轮。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若干与支撑杆位置对应的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滚轮位置对应的第二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具和下模具沿着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放到上框架和下框架上,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滚动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放入和取出更加的方便。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板上固定有套设在左大齿轮外部的左保护罩,所述右支撑板上固定有套设在右大齿轮外部的右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保护罩和右保护罩的设置对左大齿轮和右大齿轮起到了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边角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设置提升了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翻转架和用于驱动翻转架翻转的驱动装置,翻转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均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吸盘;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开模、合模的操作,提高了开模、合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亚克力板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4、上框架;5、下框架;6、左连接板;7、右连接板;8、左转轴;9、右转轴;10、支撑杆;11、安装杆;12、横杆;13、安装块;14、气缸;15、吸盘;16、从动轮;17、左大齿轮;18、右大齿轮;19、左小齿轮;20、右小齿轮;21、光轴;22、旋转座;23、第一滚轮;24、立杆;25、第二滚轮;26、左保护罩;27、右保护罩;28、连接杆;29、翻转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机架1、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翻转架29和用于驱动翻转架29翻转的驱动装置。
机架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机架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立杆24,立杆2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25。
翻转架29包括上框架4、下框架5、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上框架4和下框架5上下对称设置,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均固定连接于上框架4和下框架5之间,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分别位于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对应。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边角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连接杆28的设置提升了上框架4与下框架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相背离一侧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有左转轴8和右转轴9,左转轴8穿过左支撑板2且与左支撑板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右转轴9穿过右支撑板3且与右支撑板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内部均固定有若干与立杆24位置对应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模具的第一滚轮23,第一滚轮23与第二滚轮25的位置对应。上模具和下模具沿着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5放到上框架4和下框架5上,第一滚轮23和第二滚轮25的滚动使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放入和取出更加的方便。
上框架4的顶端和下框架5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安装杆11,安装杆11由两根间隔布置的横杆12组成,两根横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块13,安装块13上安装有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通过两根横杆12之间的间隙穿入翻转架29内且安装有吸盘15;
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主动轮(图中未示出)、从动轮16、左大齿轮17、右大齿轮18、左小齿轮19、右小齿轮20、光轴21和若干旋转座22,电机安装于机架1的左侧,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轮16固定套设于左转轴8上穿过左支撑板2的一端,从动轮16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左大齿轮17固定套设于左转轴8的外部,且位于左支撑板2与左连接板6之间,右大齿轮18固定套设于右转轴9的外部,且位于右支撑板3与右连接板7之间,若干旋转座22分别固定于下框架5的底端两侧以及支撑杆10的底端,且若干旋转座22均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光轴21依次穿过各个旋转座22且与各个旋转座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左小齿轮19和右小齿轮20分别固定于光轴21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左大齿轮17和右大齿轮18啮合连接。
额外地,左支撑板2上固定有套设在左大齿轮17外部的左保护罩26,右支撑板3上固定有套设在右大齿轮18外部的右保护罩27。左保护罩26和右保护罩27的设置对左大齿轮17和右大齿轮18起到了保护作用。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合模操作时,先将下模具以有效面朝上的状态放到下框架5的顶端,下模具被下框架5和下框架5内的支撑杆10支撑住,再启动下框架5上的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其上的吸盘15向上移动,吸盘15吸附在下模具上,吸盘15产生吸力从而将下模具固定在下框架5上,接着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6同步旋转,从动轮16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转轴8在左支撑板2上旋转,左转轴8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连接板6旋转,从而在翻转架29的左侧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同时,左转轴8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大齿轮17旋转,左大齿轮17的旋转带动与其啮合的左小齿轮19旋转,左小齿轮19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光轴21旋转,光轴21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小齿轮20旋转,右小齿轮20的旋转带动与其啮合右大齿轮18旋转,右大齿轮18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转轴9在右支撑板3上旋转,右转轴9的旋转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右连接板7旋转,从而在翻转架29的右侧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在翻转架29的左右两侧同时对其施加使其旋转的力,使翻转架29的旋转更加的稳定。翻转架29旋转180°后,关闭电机,此时下框架5和固定在其上的下模具均向上翻转,下模具的有效面朝下,上框架4位于下框架5的下方。再将上模具以有效面朝上的状态放到上框架4的顶端,上模具被上框架4和上框架4内的支撑杆10支撑住,再启动上框架4上的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其上的吸盘15向上移动,吸盘15吸附在上模具上,吸盘15产生吸力从而将上模具固定在上框架4上,防止上模具出现滑动。之后,再次启动下框架5上的气缸14带动下模具向下移动,直至下模具与上模具配合连接,完成合模操作。合模操作完成后,解除吸盘15上的吸力,再使上框架4和下框架5中的气缸14的活塞杆均收缩回复至原位,即可将合模后完整的模具从翻转架29中移出。
当需要进行开模操作时,将完整的模具放入翻转架29中,下框架5上的吸盘15吸附住下模具,上框架4上的吸盘15向下移动后吸附住上模具,再收缩上框架4上的气缸14,使上框架4上的吸盘15向上移动,从而分开上模具和下模具。接着解除下框架5上的吸盘15的吸力,将下模具从翻转架29中移出,再180°旋转翻转架29,使上框架4与下框架5的位置对调,解除上框架4上的吸盘15的吸力,将上模具从翻转架29中移出即可。
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开模、合模的操作,提高了开模、合模的效率,进而提高亚克力板生产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翻转架(29)和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29)翻转的驱动装置;
所述机架(1)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
所述翻转架(29)包括上框架(4)、下框架(5)、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所述上框架(4)和下框架(5)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均固定连接于上框架(4)和下框架(5)之间,所述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分别位于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对应,所述左连接板(6)和右连接板(7)相背离一侧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有左转轴(8)和右转轴(9),所述左转轴(8)穿过左支撑板(2)且与左支撑板(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转轴(9)穿过右支撑板(3)且与右支撑板(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内部均固定有若干用于支撑模具的支撑杆(10),所述上框架(4)的顶端和下框架(5)的底端均固定有若干安装杆(11),所述安装杆(11)由两根间隔布置的横杆(12)组成,两根所述横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块(13),所述安装块(13)上安装有气缸(14),所述气缸(14)的活塞杆通过两根横杆(12)之间的间隙穿入翻转架(29)内且安装有吸盘(15);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16)、左大齿轮(17)、右大齿轮(18)、左小齿轮(19)、右小齿轮(20)、光轴(21)和若干旋转座(22),所述电机安装于机架(1)的左侧,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16)固定套设于左转轴(8)上穿过左支撑板(2)的一端,所述从动轮(16)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左大齿轮(17)固定套设于左转轴(8)的外部,且位于左支撑板(2)与左连接板(6)之间,所述右大齿轮(18)固定套设于右转轴(9)的外部,且位于右支撑板(3)与右连接板(7)之间,若干所述旋转座(22)分别固定于下框架(5)的底端两侧以及支撑杆(10)的底端,且若干所述旋转座(22)均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光轴(21)依次穿过各个旋转座(22)且与各个旋转座(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小齿轮(19)和右小齿轮(20)分别固定于光轴(21)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左大齿轮(17)和右大齿轮(18)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杆(10)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模具的第一滚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若干与支撑杆(10)位置对应的立杆(24),所述立杆(2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滚轮(23)位置对应的第二滚轮(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2)上固定有套设在左大齿轮(17)外部的左保护罩(26),所述右支撑板(3)上固定有套设在右大齿轮(18)外部的右保护罩(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4)和下框架(5)的边角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8)。
CN202110860148.2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Active CN113500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148.2A CN113500731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60148.2A CN113500731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0731A CN113500731A (zh) 2021-10-15
CN113500731B true CN113500731B (zh) 2023-09-05

Family

ID=78014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60148.2A Active CN113500731B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07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09599A1 (de) * 1997-10-17 1999-04-21 Wilhelm Hedrich Vakuumanlagen GmbH & Co.KG Formschliessmaschine
US5980184A (en) * 1994-06-10 1999-11-0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nd transporting articles from molds
CN210026036U (zh) * 2019-03-01 2020-02-07 广州达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器械毛胚注塑机
CN210880547U (zh) * 2019-10-11 2020-06-30 常熟市展宏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器零件压制模具快速脱模结构
CN112677472A (zh) * 2021-01-29 2021-04-20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皮覆合模具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184A (en) * 1994-06-10 1999-11-0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nd transporting articles from molds
EP0909599A1 (de) * 1997-10-17 1999-04-21 Wilhelm Hedrich Vakuumanlagen GmbH & Co.KG Formschliessmaschine
CN210026036U (zh) * 2019-03-01 2020-02-07 广州达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器械毛胚注塑机
CN210880547U (zh) * 2019-10-11 2020-06-30 常熟市展宏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器零件压制模具快速脱模结构
CN112677472A (zh) * 2021-01-29 2021-04-20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表皮覆合模具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0731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0081B (zh) 一种砂型浇注件成型处理装置及成型处理工艺
CN113500731B (zh)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模具的开模、合模翻转装置
CN215967462U (zh) 一种成型材料切割装置
CN114620526A (zh) 一种胶带加工用收卷工艺、装备
CN214642998U (zh) 一种汽车轮毂夹持工装
CN115648392B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滚压成型机
CN211640350U (zh) 一种陶瓷泥坯滚压成型装置
CN218363977U (zh) 一种键盘生产用键帽抛光装置
CN209716250U (zh) 一种汽车模具冲压机脱模机构
CN212795576U (zh) 一种吸尘器吸尘管道生产用快速脱模装置
CN213438897U (zh) 一种数控外圆磨床研磨工装
CN215320795U (zh) 真空式轮胎模具
CN111644846A (zh) 干式无油螺杆压缩机装配线及装配方法
CN219703482U (zh) 一种配重块v法铸造砂箱翻箱装置
CN216607645U (zh) 一种标牌自动激光雕刻机
JPS594015Y2 (ja) ガラス成形装置
CN220882580U (zh) 一种亚克力板修边机
CN220760988U (zh) 一种铸件冒口处理装置
CN219972135U (zh) 一种石英坩埚自动刮料成型机构
CN112024856B (zh) 一种生产过程中铸造模具使用的装载装置
CN220882028U (zh) 一种精加工拆卸装置
CN21121962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工装
CN219905940U (zh) 一种代替液压油缸力矩脱箱机械装置
CN22094594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混凝土管桩模具
CN220480176U (zh) 一种球磨机磨球铸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